地域文化景观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1:40: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域文化景观案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文脉与码头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1历史文脉在码头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手法
1.1整治
伴着人们的生活、劳作和商业活动,历史文脉经过长久的岁月积淀慢慢地形成了,码头建筑物、牌坊、古树等都是历史文脉的物质要素的体现.而这些外在的景观形式在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了损坏,有的甚至已经较为破烂,因此要对码头的景观环境进行合理的整治.整治的重要原则是维护码头地区的景观肌理.首先,要对城市的历史文脉的肌理进行深入的挖掘,如空间形态、建筑结构样式等,只有通过对城市文化肌理的充分了解才能在维护历史文脉的基础之上,在码头景观设计中同时融入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其次,还要从保护及恢复历史遗产性空间的角度着重考虑,要重视已受损的历史空间在修缮和恢复中与周边建筑与空间环境的协调性.
1.2保留
文脉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它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更好地记录时代变迁的车轮在城市中留下的痕迹,往往会选择对场地中的一些历史遗留物进行完整的保留,如房屋、寺庙、碑文、牌坊、古树、雕塑等.这些遗留下来的历史景观作为城市活动的历史痕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人们认知和探究某种历史现象的重要线索.将历史遗迹的基本构筑和空间形式保留下来加以强化处理,突出形式特征,使其文化内涵不减反增,更好地传承了历史文脉.
1.3重现
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7篇
第一篇: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1地域文化的概念
中国地域辽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地域性是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表现在每个地区具有的特点上。文化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下形成的,因此,文化也具有历史属性。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的不同,文化可概括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习俗、文学、艺术、思维、价值观等。而地域文化可理解为某一地域独特的文化特征,也可以理解一个国家所有地区、民族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综合。在我国,学术界对地域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一般而言,地域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有序的文化。
2景观设计的概念和目的
景观设计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的皇家园林都是绝世罕见的景观,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与我国的文化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我国的每一座城池、每一座园林的景观都代表着我国的文化。景观设计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中华大地上有很多优美的历史园林,但一直未出现系统介绍这些景观设计的书籍。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是在20世纪初期从西方传入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人文关怀是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优美的景观可为游人带来内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由于每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历史都独具特色,因此,景观具有地域性特征。景观的地域性是指不同地域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存,它是在这一地域生活的人的精神载体,比如不同地区的历史建筑,它是这一地区文化的象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3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城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论文2篇
第一篇
1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综合来看,“景观”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的空间、时间、物体及事件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与生动的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印记。英国规划师戈登•卡伦在《城市景观》一书中说:“景观是一门相互关系的艺术。”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文化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思想习惯,它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的价值取向[1]。“景观是人类文化在大地上的投影”。景观是地表上文化的一种印记,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显示出一个地区的人文关系特征[2]。景观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二者的关系中,文化承担着催化剂的作用,景观是被催化的对象,扮演着媒介和载体的角色。由于景观本身具有跨越多个学科的特点,自身就有着客观的复杂性。因此人类在构筑自己的生存居所时,不可避免地融入其作为生命的活力、热情、感受、体验和创造。正因为如此,由于人的参与和需求,景观首先成为了带有源于自然环境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而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同时景观解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人们能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所有这些又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景观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景观是文化的载体。古今中外,景观设计的发展深受当时、当地的文化影响是一个最常见的现象,景观的形成反映和表达了与之关联的各种文化。景观在主流文化思想、地域特色、艺术流派、集体记忆等方面深刻地反映着文化的精神和印记(图1)。首先,景观的形成和内在精神受到当时、当地的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如: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特征是师法自然、模拟山水、小中见大,讲求天人合一,就是受到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的深刻影响[3]。日本园林则深刻地反映出岛国文化的特征,其四面临海的狭小国土,使得这种文化必须兼容并蓄,但同时又表现出骨子里的封闭特性,在矛盾中生存与发展。这种文化特征突出体现在日本独特的“枯山水”和“茶亭”两种园林景观形式上[4]。而西方园林中常见的对称、几何、轴线等形式则更多受到西方文化中理性、逻辑及神权、人权的文化思想的影响。法国园林以恢宏的气势、开阔的视野、均衡对称的轴线等景观构图手法,反映出法国文化中曾经的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及“皇权至上”的精神[5]。所有这些世界代表性的园林景观风格无不深深打下了本国文化的烙印。其次,景观的特征一定会受到所处地域的特色文化的影响。这种地域的特征如雨雪、干旱、温度等气候条件影响植物及构筑物的种类和形式。当地居民的日常行为、习俗及审美喜好等文化特征也会影响到景观的构图、花饰、雕塑等艺术形式。细腻圆润的江南景观与粗犷豪放的北方景观形式的大相径庭就是明证。另外,当今景观设计中流行的“地中海风格”、“北美风格”、“东南亚风格”等也是景观受到地域文化影响的直接表现。第三,景观还越来越多地受到“艺术思潮”等文化现象的深刻影响。某一特定时期,艺术思潮是对当时社会体制、文化生活与社会问题的最直接反应,以意识形态成形影响着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艺术思潮与景观设计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景观设计从20世纪初开始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当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文化的进步,在不同阶段又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也同样在景观设计中留下了深刻印记。而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化思想的确立,景观设计也进入了生态景观的新阶段,将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理念不断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主题与文化之中,为现代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增添了更广泛的内容[6]。可见,景观设计的发展深受社会思潮及文化取向的影响。艺术思潮影响景观设计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及主流价值观的转变而改变,而艺术思潮也起到指引景观设计方法的作用,渗透于景观设计方法的整个体系之中,形成独特的景观设计风格[7]。第四,景观设计也受到历史文脉与集体记忆的影响。景观经常被人们称为具有记忆仓储的作用[8]。集体记忆是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提出的概念,他认为集体记忆是一种社会建构,是在“一个由人们构成的聚合体中存续着,并且从其基础中汲取力量”[9]。广而言之,集体记忆即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由于城市环境时空变化的特点,建立在城市环境感应基础上的集体记忆相应地具有地域性、连续性、时代性和选择性[10]。集体记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对过去的建构。景观设计除了功能与形式的考量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场景的创造。场景需要故事性、情节与情感共鸣,集体记忆、共同回忆等这些文化要素就是景观创作的灵魂,集体记忆使场景拥有了叙事性和主导精神,并引导人的活动展开与思想展开。透过集体记忆是构筑地方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分析,来建构历史城市的地方感和地域文化[11]。
2景观与文化的结合产生文化景观
由景观与文化两个词汇结合成的“文化景观”,呈现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文化通过景观来反映,而又改变着景观。文化景观除物质形态的具体事物(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五台山、庐山及江南文化景观等)外,也包括无形的“氛围”因素(如宗教场所、政治场合)等,甚至可以拓展为自然风光、田野村落、道路等构成的文化现象复合体。这种复杂、多样与有形无形相互融合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中,正在面临着形态消亡的严峻挑战[12]。一个文化景观,从空间的层次及文化内涵上可以分为场地(site)、场所(space)和场景(scene),笔者将其概括为文化景观中的“3S要素”。把空间(景观)与文化内涵相融合的过程,就是人们适应场地、建构场所、形成场景的过程。场地(site)是任何一个景观(及设计)的基础。它从景观营造的开始阶段——选择原始基地,直到景观营造的全过程——场地空间的构建,其过程就是所谓“文化的选择”的过程。场地精神的构建,更多是从直观的视觉角度来完成,最终的结果是构建一个个空间形态的“景”,是景观中可以具体触摸和感觉的“躯体”。而设计的功效正是对这些场地、空间通过文化的形式赋予不同的风格、特性等文化要素,创造出一种“场地精神”。而使用者对其的使用或感受是通过“看”与“观赏”的途径来实现。场所(space)则是在场地的基础上,将场地及其各个空间统一成一个整体,同时把场地周边的所有对场地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可见的空间、物理因素及不可见的文脉、历史因素,还有人类的活动等因素)均加以考虑和整合,是在文化层面上对景观空间形态的深层解读。场所要塑造的是一种“境界”。场所是通过综合的、不可见(或部分不可见)及抽象的元素构成的,在文化意义上是对“意境”的一种构成,是景观的“气血”。使用者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去丰富景观的表象,扩充景观的内涵,领略、开拓景观的意境,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场景(scene)则是在上述的场地、场所的形成过程中,即认识场地气质、形成场地精神,并通过场所构建及填充文化内容的过程中,经过整合和实施形成的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化精神的外化形式。场景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情境”,是景观的内在的“灵魂”,是对文化、思想、风格等的综合反映和诠释。正由于其最高层次的含蓄性,要求设计者去“领悟”其中的含义。这种“悟”,是在“观”与“品”的基础上,建立在理解、思索、体验和品味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从而获得对园林意义的深层把握,引导观赏者达到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同时设计者所要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对“场地的构建”和“场所的营造”等具体景观构成手法来烘托出景观的文化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反映出景观的品质与价值(表1)。
3文化景观的设计思路——环境美学的现实运用
人文景区造型设计研究
摘要:目的以人文景区导视系统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人文景区导视系统造型设计中的地域性特征。方法通过对人文景区导视系统设计应用案例的分析,探究了不同类型的人文景区导视系统造型设计元素的提炼途径,推进了人文景区导视系统造型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研究领域发展。结论不同类型的人文景区导视系统具有不同的造型,采用不同肌理的材质,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塑造通俗、直观、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景区品牌形象。
关键词:导视系统;造型设计;地域文化;人文景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为国内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时间。旅游业是很多城市、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旅游景区是旅游业中最重要的实体支撑。在旅游景区内,结合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信息界面系统,称为导视系统。导视系统以直观、准确的视觉信息对景区内的人流和物流进行引导。它不但有着引导、指示等功能,同时作为景区文化的一部分,传递着景区的人文精神。
一、导视系统造型设计
导视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图形设计和造型设计两个方面,其中造型设计是导视牌设计的首要任务,造型设计因素包含:外形、材质、色彩和比例。外形是吸引游客关注的重要途径,在一个环境中,导视系统有统一的外形特点会让使用者形成惯性思维,使其行走过程中主动搜寻相同外形特点的事物,使导视系统备受关注,外形设计要立足于当地的文化特色,可以是从当地文物遗迹中提取的纹样,可以是从当地传颂的名人故事里提取的元素,也可以是从当地特有的自然生态中提取的纹理,总之,无论是源于当地的何种特色,都要将提取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不仅符合人们的审美追求,又不失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材料是导视牌设计的物质基础,材料的选择需要从肌理纹路、色泽方面进行考虑,不仅要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也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风情,可以借鉴当地建筑、景观的材料,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传达出不同的信息;导视系统色彩有两个准则,与当地环境形成对比或者与当地环境产生融合;而导向牌的大小也要以环境为依据,在室内和室外、空旷的土地和拥挤的小镇,导向牌的比例大小是不同的。
二、导视系统分类
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景观中的文化表现特征
我国历史悠久,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各具特色.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城市用地日趋紧张,景观用地和其他要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林景观的发展.这直接影响了设计者的思路,各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同质化较为严重,无法体现出城市特色.结合城市背景,如何将文化植入城市,促进市区环境与景观文化有机融合,成为当前园林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1.1地域性在文化景观中的表现
地域特性决定于地理特性,由于城市所在地理、自然以及气候上的差异使得该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作为文化的首要特征,地域性直接体现出本城市的文化特色,集中表达了该市民的思想诉求和生活方式.此外,即便是同一座城市也会有明显的地段性差异.设计者需要结合所在城市的特性(风貌、风格)来提取本质的文化内涵,最终统一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并将城市景观与建筑风格相融合统一.
1.2文化继承性是景观的重要作用
虽然不同阶段的城市文化不同,所留下的烙印也有较大差异,但随着时间的延续脉络形式先传的文化还是有一定的贯通性.作为文化载体的城市景观则起到继承与延续的作用,如设计得当,则能充分反映出长期的城市文化积淀.
滨海景观设计思考
摘要:文章主要以深沪湾海丝文化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展开分析和探讨,从设计的项目背景和设计的原则进行概述,根据分区景观设计理念谈滨海景观设计,从而为沿海城市的建设提出依据。
关键词:滨海;景观设计;设计理念
文章以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海丝文化公园为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项目的主要设计范围是以烟墩山和海洋科技公司前面的一片荒地为主,项目位于深沪湾以东,璧峰路以西,深沪镇政府以北及海洋科技公司以南,区域内有丰富的地域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在景观设计之前,首先对当前海丝文化公园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当前现有的情况和当地的地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景观设计,并由此得出有关海滨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
1现状考察
烟墩山是海丝文化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部分,海拔78.6m,是深沪镇的最高点,因为有烽火台,所以取名为烟墩。明代为了抵抗猖獗的倭寇,朝廷在深沪地区设置巡检司,并修筑烽火台。烟墩山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阵地,站在烟墩山的最高点,能够对周围的景色一览无余。除此之外,海丝文化公园附近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镇海宫、施琅大将军雕像、宝泉庵等。深沪港有100多种常见的鱼类,形成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海丝文化公园有着山、海、林、石的自然生态格局,也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但是历经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海丝文化公园已经失去了文化的光彩。首先从整体上看,海丝文化公园缺乏一定的主题性,能够吸引人的特色的景观不多。其次从细节方面分析,植被的生长比较缓慢,山体裸露部分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丝文化公园的美观。上山的道路和村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道路铺设的形式粗糙且单一,设施设备相对简陋,游客缺少游览嬉戏的空间。
2海滨景观项目设计原则及定位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地域性特色的体现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化建设进程也在加快,其中融合了大量的设计元素,尤其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保留传统民俗优秀的地域文化特色,能更好地凸显城市的时代价值,在满足设计潮流和发展趋势要求的同时,呈现出更加不同的效果。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凸显地域性特色的设计原则,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具体的应用方案。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地域性特色;设计方案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体系内,要善于融合地域性特色和优势,从而发挥新型建筑理念和设计方案的作用,避免过度迎合现代化设计风格问题,确保城市景观设计整体性和地域性,共同促进城市全面发展和进步。
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凸显地域性特色的设计原则
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要善于更好地融合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全面提高整体设计效果。尤其是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体系内,要在维系其观赏价值的基础上,有效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不同层面展现文化特征,从而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效果的全面进步创设良好的平台。1.1尊重自然资源。为了提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认清人与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这种隐性的依赖性,决定了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不能忽略地域的特色和要点,将环境决策论作为整体设计的依据,强化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密切联系,确保相应的设计方案和要点都能满足地域的基本情况[1]。1.2融合民俗特色文化。民俗文化是城市发展和进步的载体,是在历史记载、历史沉淀以及现展相融合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民俗文化含有十分浓郁的人文特色。基于此,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要深入分析当地地域文化的形成模式,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双管齐下。并且,要在设计中将审美价值和民族文化内核充分融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地域研究价值[2]。另外,在景观设计中利用民间传说、历史文化等要素,也能增添设计感,为景观设计方案和地域特色融合的全面升级奠定基础。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性特色设计的方案
地域文化元素在景观园林设计的应用
摘要:地域文化是动机,景观环境是媒介,文化景观是结果。本文从霞西民俗文化园出发,初步探究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景观园林设计的意义,重视生态环境、地域特色才能营造出富有深厚内涵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地域文化元素;景观园林;设计应用
当前,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合理应用地域文化元素可提升生态环境价值、人文环境氛围和整体艺术效果,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加大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力度,既能美化城市环境,又能为群众们营造良好的休闲区域,并合理应用地域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出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赋予城市园林人文底蕴与文化特色,才能推动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地域文化与景观园林设计概念
1.1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传承与弘扬的传统文化,并具有较强的特色性,在各时代发展阶段均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属于特定区域内民俗、文化、生态等文明表现的集合体。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能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探究自然、社会、环境等相融合的要点与内涵,有较强的地域性。同时,其内涵较丰富,包括:历史、地理、物种及衍生的地域独特文化,整个形成过程较漫长,所遇到的影响因素与问题也比较多,是促进各民族融合的必要条件。
地域特性研究下古镇景观设计策略
摘要:古镇景观地域文化特性的缺失表现突出,备受关注。正由于古镇的无序建设和掌控不当不但致使其本身的传统景观特性遭到破坏、建筑功能紊乱,本研究通过对地域文化特性的挖掘入手,以铅山县河口古镇为例。在系统分析地域文化特性下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肌理规划,展开提出如何就“地域文化特性”对古镇做有效的地域保护、合理改造修复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特性;景观;河口古镇
铅山县河口镇是江西省一座被誉为“八省码头”的千年古邑,2003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河口明清古街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然而,河口暴露出的问题是传统村镇普遍存在的共性缺陷——传统文化景观保存的纰漏、历史地域特性的缺失、地域文化改造的欠缺,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古镇景观设计发展的局限。
一、案例概况
1、区位特征
铅山县的这座千年古镇—河口,明清时期就是八省通衢的商埠重镇,它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的东北部,地处龙虎山、黄岗山的中部。“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村居》),晚唐诗人王驾途经铅山所做,描绘了农耕经济时代铅山的富足。但昔日的繁荣却不足以支撑现代古镇的发展,由于地域文化特性的缺失,使河口古镇失去了它本应由的个性和风格。
乡土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西南地区地处我国边陲,地形复杂且民族种类众多,长久以来各民族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使得区域间的景观特征差异较大。在当代消费社会语境下,独特的地域性文化被赋予一种潜在的价值,因此旅游开发成为景观营造的重要手段。在大规模旅游开发的背景下,景观的差异具有较强的“标出性”特质,往往成为开发的重点。然而地域性景观不仅表现为视觉的景观实体,还包括空间与空间中“人”的行为等深层次的要素,这些往往被开发者所忽视,造成景观形式趋同或流于表象。本文从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就西南地区乡土景观特征进行总结,并就新时期如何将西南乡土景观的开发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传统形式与现展相适应进行探讨。
关键词:西南 民族地区 乡土景观 景观设计
一、乡土景观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与“景观(Landscape)”的概念相似,“乡土景观(RuralLandscape)”也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一般认为我国“乡土景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到了90年代研究逐渐兴起并将研究视野关注于传统聚落。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乡土景观的理解大致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聚落中及其周围原本的自然景观,即在具体的地域范围内的“气象”、“山林”、“土地”、“河川”等所构成的具有视觉性特征的物质承载;另一层面是指反映文化体系特色的文化景观,即当地人为了生存而对自然承载及其之上的空间格局的适应性改造所形成的景观形式,更倾向于文化层面,是人类行为在环境上的映射,包括空间形态、建筑、道路、服饰、标志物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与旅游开发的深入,“乡土景观”成为包括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社会学、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等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不同学者从自身研究视角出发对“乡土景观”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大致包含以下几种理解:从人文地理学与旅游管理的角度来看,乡土景观是有别于异域景观的本土景观,是一种基于特定地理区位的“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着重探讨各种文化现象在地理上的分布及变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乡土景观,主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经验研究”;建筑学与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土景观主要从村落建筑形态、空间结构、环境构成、生活习俗、民族文化、传统宗教等角度对乡土聚落展开探讨;园林与环境设计视角的乡土景观,结合了多门学科的理论方法,从乡村规划出发,围绕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利用,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对乡土景观进行了探讨。总的来说,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文化性与社会性研究日益突出。同时,从时代的角度来看,随着传媒与网络的发展,我们的社会进入了“全媒体(Omnimedia)”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消费社会(ConsumerSociety)”中,当今我国西南地区乡土景观设计出现了以下新的特征:景观设计“协同化”“网络化”与“平面化”趋势明显。例如景观设计与旅游开发并行而产生的田园农业旅游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以及村落乡镇旅游模式;景观打造与传媒并行而产生的“网红村”,如成都天府新区白沙镇的茅香艺村;以及“背包客”模式的典型案例:元阳梯田的开发最早也是以图片的形式在网上传播。以上种种皆显示出了乡土景观设计方式的多元化,因此我们要重新挖掘乡土景观特色,适应新的开发模式的需要。
二、西南地区乡土景观的特征
作为地理概念,西南地区一般指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三省两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是典型的山地空间,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形态类型——山地村寨聚落。相对封闭的环境维持了较为稳定的“人—地”关系,也造就了西南地区独特的乡土景观。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影响西南地区乡土景观设计的因素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地”与“人”因素。(一)“地”——地形与气候条件影响下的西南乡土景观。1.山地、丘陵。在西南五省中,山地面积比重超过了80%。如何最大限度使用土地并充分利用竖向空间,是西南乡土景观的一大特色。有着稻作文化传统的哈尼梯田就是西南山区利用并改造自然环境的一个典型例子。另外,西南山区山地河谷错杂的地形使得当地居民通常择水而居,聚落依山而建,较为分散。主要有带状聚集模式、辐射状聚集模式以及离散点状聚集模式。区域内村落间街道比较狭窄,因此各村交通联系也随之减弱。此外,山区传统建筑在功能组织及空间形态上通常呈现出平面简洁、组合自由、分隔灵活等特点。2.坝子、河谷。西南地区河网密集,河流众多。在澜沧江中下游的宽谷地带,汉族、白族村落建筑呈“簇群”式布置,屋顶鳞次栉比,街巷空间狭窄迂回,呈封闭式聚状景观特质;佤族、傣族村落的建筑呈点状布局,为“开敞式散形”景观特质。干热河谷是西南地区另一种地理景观。主要位于元江、怒江、金沙江和澜沧江海拔1500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沿江两岸河谷地带。区域内以高山峡谷地貌为主,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突出,当地旱地多于水田。人们在多年的开荒、建房等过程中对区域内脆弱的基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即“基质破碎化”,如何保护脆弱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干热河谷地区人在开发利用自然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3.气候、气象。西南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降水较多。由于海拔以及地形的变化,各地呈现出明显的气候差异以及区域内高山峡谷地区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如云南无量山区、藏东南喜玛拉雅山南坡高山峡谷地区以及贵州大娄山山脉北坡。不同的气候类型造就了各地各具特色的植物类型和自然景观,如大理“无量山云海”,以及位列中国三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的贵州草海湿地。(二)“人”——多元的民族文化影响下的西南乡土景观。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西南乡土聚落景观。解放前,以宗祠、族权构成的“家族系统”在西南地区的权力支配系统中影响力最为深刻。这种关系影响下的聚落通常表现出很强的聚合力,聚落选址往往以宗族祠堂或祭祀场所为核心空间,并根据族内等级高低由内向外建屋居住。西南地区的血缘型聚落中,以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拉祜族最为典型。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也出现了多姓氏、多民族共同组成的聚落,然而家族观念对聚落的组成形式仍然起着主要作用。2.宗教影响下的西南乡土景观。在生产力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信仰,同时也渗透到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滇西德宏地区的傣族同时信仰原始宗教和南传佛教。在原始宗教的影响下,该地区的傣族信奉家神、寨神和勐神。表现在传统聚落的格局上,寨子通常呈现出内向、封闭的空间格局。在南传佛教传入后,寨内产生了许多佛教建筑,如佛寺、佛塔。同时受佛教审美的影响,当地佛寺园林中通常也呈现出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景观特色。历史上的西藏曾是“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藏南河谷地区,大部分的传统聚落都可视为宗教聚落。民居与周围寺院关系密切,通常围绕寺院而布置,或与寺院隔河相望,寺院作为整个聚落的信仰中心,通常地处村落中群山的最高处。3.乡土经验影响下的西南乡土景观。乡土经验是乡土景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与场所有关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建造经验。从生产技术上来看,成都平原有着悠久的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以及成熟的水网格局,并由此而产生了特殊的林盘聚落景观结构,在成都平原一带的乡土景观中,凿、镰、锄、锸、筒车、龙骨车等物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辉煌的农耕文明。又比如,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农业地区,这里素有稻田养鱼的习惯,俗称“渔猎”,围绕此种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如风水树、禾仓、鼓楼、风雨桥等景观,成为黔东南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