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7:55: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理学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理学科中创新教育的思考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地理教学中强化创新教育,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更新观念,对教育对象有全新的认识,此外,还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教育
有许多地理现象具有神秘色彩,使得人们不断地发挥创造性思维潜能,不懈地探究。有许多地理研究学说,诸如大陆漂移说、冰川学说等,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可以说,地理学科时时处处都充盈着创新教育的因素,利用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代中学生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曾有学者说过:“要鼓励学生创新,教师不能用保守思想、传统方法和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正因为不相信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发展,从而扼杀了许多联想好奇的欲望和能力。”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世界科技史上许多重大发现都是来自于外行的贡献。原因是外行人员不受行内规矩的限制和束缚,不在原有的知识领域“绕圈圈”,能用新的思路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地理现象。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是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但他勇于创新,使得他这个外行也提出了新学说,为现代地学理论的诞生导航。高中学生的思维尚未定势,他们往往可以通过想象和直觉等非逻辑方法领悟出一些感性认识,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如在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宇宙是怎样产生的?”“为何存在黄赤交角?”“极光为何只产生于两极?”“地球上人类的起源是否由外星球迁移而来?”等一些问题,这些都说明当代中学生具有好奇探究的兴趣,而这正是学生的创新的可贵起点。
二、教师务必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人文地理学在成人通识教育中的体现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探讨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关键词:成人通识教育;人文地理学;体现策略
一、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
成人教育狭义上是指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类教育形式,与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经考试录取,学成后发放统一的毕业证,而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习对象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可以扩展到非国民教育体系。所谓成人通识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识类知识的教育,并且此处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往往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内容,并有日趋增加的趋势。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价值取向明显,通识教育内容长期被认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人通识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一)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论自然地理学教学更改与创新思索
摘要:文章从地球系统科学及全球变化研究的角度提出学科内综合与知识融合是学科教学的发展趋势,从素质教育理念与自然地理学新思维视角提出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观念更新、内容整合与更新、方法改进、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培养方案是进行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创新教学改革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自19世纪中叶洪堡与李特尔创立科学地理学到20世纪中叶,地理学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近代地理学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研究方法的变革却相对落后。这个时期的自然地理学以分化为主,部门地理与区域地理成为主导方向,以肉眼观察或借助简单仪器观测为主要调查手段,定性分析和简单描述为重要表述方式。科学的自然地理学创立与地理大发现以来哥白尼的“日心说”、托马斯伯内特的地球起源灾变说等一系列理论的出现密不可分,也与李希霍芬、彭克、戴维斯、沃耶科夫、道库恰耶夫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自然地理学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密不可分。这些学者的观点和成果构筑了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推动了近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20世纪中叶以来,地理学进入了现代地理学发展阶段。随着航空航天摄影和遥感技术在地理考察中的运用、定量方法的导入和发展,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发生了较大革新,但理论无重大突破,致使现代技术手段在自然地理学的许多领域里显得无所作为,因此,理论突破及理论与方法的协调成为现代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已进入了全球环境时代,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资源和全球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人类应怎样面对这种自然变化是当前和未来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触及到地球表层系统各个部分,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系列问题成了地理学的前沿学科领域。21世纪,地理学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高等院校的地理教学要从人地关系系统结构变化、知识经济、素质教育的需求重新审视地理科学教育功能和价值,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地理学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教学主要内容及观点。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要通过观念更新、内容整合、方法革新,促进学科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一、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3](一)课程分散,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地理学学科分化的影响,高等学校的自然地理学按照地球表层的自然要素分成一定门类,形成一系列课程。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结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等课程,各门单独开出;一种是将所有自然地理学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称为自然地理学。部门课程自成体系,注重学科内的学术性和理论性,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综合研究,造成了部门课程与地理学的分离。合并为一门课,受课程内容容量的限制,不能充分反映学科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全球变化问题、《21世纪议程》等一些地理学的热点问题和新知识难以列入到大学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
(二)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自然地理学教学的另一突出问题就是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建设,而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美育在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
一、地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美育是提高学生“美”鉴赏能力及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从而培养人们“美”的发现能力、鉴赏能力及创造能力,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所以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愿意接受“美育”,初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将美育渗透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及鉴赏能力,为学生以后创造“美”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更加了解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1]。(二)美育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在我国,任何学科进行教学时都或多或少灌输“爱国主义”,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爱国精神高尚的人才,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也毫无例外地渗入“爱国主义”教育,美育恰好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地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尽可能发掘初中地理学科中的美育素材。初中地理不仅涉及地理知识,还涉及气候、环境、人文及科学等领域的知识,所以在初中地理学科中不仅能够发掘出科学美的美育素材,还能发掘出自然美和人文美等美育素材。1.科学美。地理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多,不仅包括丰富多彩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还包括错综复杂的“地理表层”和“气候变化”等知识,这些领域都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学生要积极发现其中的科学美,并追求这种美,以增强对地理学习的兴趣。2.自然美。地理学科中“自然”方面的教学内容最大,涉及的范围最广,如地质、地貌、地形、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所以要充分发掘初中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美,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2]。3.人文美。初中地理学科中还含有人文景观方面的教学内容,如文化遗迹、民族风俗和传统艺术作品等,使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的地理学习中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及民族风俗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教师要尽可能发掘初中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美”美育素材,以实现地理课堂上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及创造能力。(二)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调用来丰富和活跃课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调用来丰富和活跃课堂,目的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地理教学中各种“美”,如人文美、科学美及自然美等。1.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功能、视频功能及音频功能等,结合学生实际及地理教学内容制订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使学生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及视频等就能了解地理知识,也感受到地理学科中的各种美[3]。例如,进行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板块的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相关地图、景观图和模型等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海陆的变迁,同时激发学生对世界地图的想象。2.教师要增加自己的教学语言感染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魅力,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让他们在生动幽默的语言环境中发现地理学科的艺术美,如在讲七年级下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时,教师可以利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来表达地理学科中日本的地理环境的特殊之处,让学生了解到“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同时让学生了解日本还是一个加工贸易极为发达和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国家,是对我们影响力较大的国家[3-4]。3.将地理知识与文学相互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美,以激发学生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对于地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优美自然环境等知识,教师可以运用适当的诗词、谚语等来展现地理教学的意境美,诸如八年级下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功能展现“西双版纳”景区等,然后引出关于“西双版纳”的相关诗词,让学生感受织金洞的意境美。(三)将美育渗透到地理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去。第一,增加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思想;第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实际以及对“美”的观点,然后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制订地理课堂中美育的具体教育方案,并加以实施;第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自然美景,以提高他们对“美”的发现能力、鉴赏能力及创造能力;第四,在带领学生到课外进行自然景观观赏时,教师要对自然景色、名胜古迹及民族风情进行详细讲解,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向往,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4]。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掘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美、科学美及人文美,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另外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内外活动中融入美育,来实现美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最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研究生专业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在分析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历程及新形势对地理学研究生培养新要求的基础上,笔者指出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地理学思维和能力培养不到位、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面向“十四五”新任务,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应完善培养体系,提升学科培养能力;面向新任务,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培养;面向社会应用,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专业思维;创新能力;地理学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我国学位制度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研究生规模从小到大,研究生质量由弱到强。1978年研究生招生数量仅有10708人,到2019年研究生招收91.7万人,增加了大约85倍。[1]随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仍将继续扩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更加突出培养模式转变,更加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更加突出结构调整优化,更加突出调动各方资源参与研究生教育的积极性,更加突出对外开放,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本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2]近几十年,地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新的地理学思想、方法、认识、观点、发现层出不穷。[3]地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新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发挥着重大作用,从而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面向即将到来的“十四五”规划,针对新时期发展特点和任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制约研究生培养的桎梏,加强地理学研究生专业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不仅对优化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结构与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5]而且有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一、中国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历程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起步较晚,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才逐渐兴起。1921年,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者竺可桢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开办了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涵盖地质、地理和气象三个专业,开始培养地理人才。此后,胡焕庸、黄国璋、张其昀等于1929年共同在中央大学理学院创办了地理学系,其后又陆续创办了西北联合大学、西安师范学院、浙江大学等学校地理系。特别是张其昀首次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并首创了地理学研究生培养制。此后,中国地理研究所——中国第一个专业地理研究机构于1940年在重庆创办。这些院系专业、研究机构的开办培养了地理学专业人才,但培养的地理学研究生数量极少,从1935年到1949年全国仅授予硕士学位200多人,没有授予过博士学位。[6]新中国成立以后,地理学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调整,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于1952年起先后设立自然地理学专业及自然地理学的有关专业,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地理工作者。自1979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地理学及其分支专业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加快了地理学各类研究人才的培养。[7]1981年11月26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包括地理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8所,硕士授予单位22所。根据中国学信网专业目录显示,截至2019年地理学硕士培养单位共90所,地理学博士培养单位32所,基本上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同时为了加强地理学研究生的交流,2005年成立的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地研联)和2006年创办的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为广大研究生的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地理学开始从地理学院系名称、专业名称两个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即“地理系大改名”“地理专业大合并”。[8]2000年,国家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环境地学、地貌学、气候学、古地理学、地图学等地理学二级学科专业分类调整为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并将其中一些专业划分到其他学科。这些改变和调整使得地理学向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转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生的培养。
二、地理学研究生培养要求
影响农村地理教学质量因素
一、家庭与社会对地理教学质量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社会及其家庭对地理学科认识普遍存在着偏差,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学习不够重视,地理学科仍被看作是一门边缘学科,认为地理就是一个副科目,或认为比较好学,或认为学不学是无所谓的,往往只关注所谓的主课成绩,根本不会去过问他的地理成绩如何,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不大,学生也存在这种意识,行动上出现,不积极、没兴趣,使我们的学生都不愿意在地理学科上多花一分钟。社会上,包括学校内部领导、老师对担任地理等副科的教师存在偏见、歧视,认为他们无能,在学校没有地位可言,这样的情况,地理老师的教师积极性如何能体现,地理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呢?
二、学校、教师、社会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初中地理学科本身内容比较多,涉及知识面也比较广,这就要求地理课教学必须加大教学力度。但由于学校对地理学课的认知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使得地理课处于无足轻重地位。在课时安排等方面都不够重视;在任课教师选择上也很随意,似乎谁都可以来教授这门学科。这样自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课时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在师资方面,有的学校还会指派一些非本专业的教师来任教,如此便会使地理课越教越差,也会使学生逐步失去了学习这门课的信心。现在许多乡镇一级的地理教师非常不稳定,每个学期都可能发生变动,常常是一些不能胜任某些科目时临时担任;还有的一些教师的工作量不够,增加几节地理课时凑数的;有的是没有地理专业教师,临时抓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照顾。每到学年结束,教师对下学期教什么,心中没底,在假期不能做一些准备,开学仓促上马。因此,教师也就不可能把精力放在地理教学上,不愿意下功夫,但由于教师没有学过地理专业,地理教学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社会上本来就存在对地理学科的偏差认识,高校在录取和培养上也不够重视,所以地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比较少。而且还有不少地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不愿意到中学里地理学科教师,他们往往会选择从事其他工作。对于像我们甘肃这样偏僻落后的西部地区,到中学从事地理课教师的毕业生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我区目前无论是城区还是农村,地理教师都明显且严重缺编。
三、地理专业教师不足
从广大农村(包括县城)中学的地理教师资源来看,真正获得地理学科毕业的教师,全州还达不到15%,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对于我县来说初中部分基本没有,只有师专化学系毕业的教师学了些地理知识,可是他们大多数都从事化学教学,对于地理教学的就甚少了。地理教学工作大多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些教师本身又缺少专业的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下,叫学生下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这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我们的地理教学质量又怎能会提高呢?
地理学专利案例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地理学专利案例资源的创新效益不断提升,如何使其服务于地理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已是新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通过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案例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分析,提出以地理学专利为载体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学专利案例教学对于中学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专利案例;科技创新;核心素养;中学地理
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作为师范生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创造地理知识的核心功能,如何对师范生进行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教育已是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随着科技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专利拥有量大幅增加,实现专利产学研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已引起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等论文[1-3]和《物联网的触点——RFID技术及专利的案例应用》等著作[4-6],从不同学科和视角,系统阐述了专利案例在高等院校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及科技人才培养问题,为地理学实践教学引入专利案例指明了方向.笔者发明了“旅游智能地图”等地理教具专利[7-9]、“包装袋(云丹硒锌生态米)”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系列专利[10-11],将其作为案例资源,应用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师范生科技创新能力与发展地理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运用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发专利案例资源,直接服务于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教育,将是一个全新的科学问题,亟待开拓与系统研究.
1专利设计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1.1融合课程实践内容的专利案例分析.教学中,笔者施教地理专业课程时,融合实践内容,指导学生在实验装置、地图运用、教具改进等方面提出了实用的新技术方案,获得《一种地理教学用多功能地球仪》、《旅游智能地图》、《一种用于旅游行业的智能地图服务系统》等系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目前,这些专利已作为案例教学资源,在地理学专业基础课与学生师范技能训练课中得以推广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效益.以《地理教学论》第10章“地理实践活动”教学为例,笔者将实践内容与专利案例相融合,以“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为实例,主要从设计背景、设计摘要、设计附图与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示范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产生了积极作用.案例1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设计人:尚海龙,郭贞.发明背景:地理教具的使用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市场上的三球仪和晨昏仪演示教具,功能与结构较为单一、动态指示效果欠佳,对于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已不能满足核心素养教学的需要.因此,发明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可以解决已有相关教具专利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发明摘要: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地理动态演示教学用具,包括底座、固定弧架和移动圈道.使用时,地球球体通过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导轨上,移动导轨以太阳球体为中心,模拟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使学生直观感知地球、太阳和公转导轨三者的联系.套筒和连接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变化、近日点、远日点以及极昼极夜等自然现象.球体转动连接在地球轴上,通过外界之光照射地球球体,使球体产生明暗面,同时球体的表面上设有环形凸起物,能够展现球体表面的地理物象,转动球体可以为学生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及帮助他们理解地球时区划分知识.教学效果:该教学用具适用于大学和中学多种地理教学演示教学场合,也是一种天文教学和天文知识普及仪器.学生通过实践,能够获取所需的地球自转、公转、时区等综合信息,有智能、快捷与人性化的特点.使用时,不仅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球的盈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而且还可以根据经线,将球体进行经度分割,使每个经度区域的关键时空信息均通过移动块内置的介绍手册直观反应.本实用新型与课程实践内容相融合,可视化效果逼真,能够加深学生对时区划分原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理解,教具操作方便快捷,其辅助教学效果良好,有利于提升教学与创新教育效果.1.2融合服务区域发展的专利案例分析.笔者基于地理教学承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教学中,指导师范生为黔东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做出了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获得“包装袋(云丹硒锌生态米)”、“包装盒(苗家养生红白酸)”、“包装盒(塔石生态香羊)”、“包装盒(榕江生态小香鸡)”等系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部分成果已实现了从作品——产品——商品的转化.师范技能训练中,地理专业学生已能初步运用CDR软件进行地理标志产品外观设计,服务地方发展的热情极高.此实践既拓宽了专利案例资源开发的领域,又对师范生进行了科技创新训练.以《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9章第2节“区域发展优势”教学为例,为了突出地理教学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笔者特将“包装盒(苗家养生红白酸)”作为案例,主要从设计理念、外观图片与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示范教学.案例2外观专利:“包装盒(苗家养生红白酸)”.设计人:尚海龙,徐宏,杨秀美.设计简介:本设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凸显黔东南苗族特色,融旅游商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农特产品元素寓一体.它用于包装苗家红酸汤与白酸汤,突破了以往仅有的或红或白酸汤单一袋装(瓶)形式,体现养生理念,是红、白酸汤姊妹装,以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苗家红酸汤与白酸汤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作品将养生旅游元素注入设计,对于提升苗家养生酸汤产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外观图片:包装盒设计包括两个部分,平面效果图(见图1)和立体效果图(见图2).教学效果:实现地理学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的目标,离不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开发.该专利实例的运用,使学生认识到地标产品在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与地理科学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神圣使命.通过实例教学,实现了外观设计专利案例与实践教学较好的融合创新,丰富了地理案例教学的科技内容与形式,凸显了案例教学的地域化,对促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产业化、市场化及产学研创新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2以地理学专利为载体的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地理整合性教学研究
摘要: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学科的精髓和灵魂,在具体地理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同时又对地理教学活动进行理论指导。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组织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色、使教学内容“量少质优”、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学是指教师在地理思想方法指引下,创造性地整合和融合地理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及教学环节,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实现系统优化“1+1>2”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学会学习,单元主题式教学则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学科思想方法;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整合性教学
1问题提出
高考改革采用“3+3”模式,必然会对地理产生影响。据江苏省地理选考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地理学科在7门选考科目中成为“新贵”,学生选择比例逐次提高,排在7门选考科目的前列[1]。这说明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着极大的兴趣,作为地理人在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又不得不理性的认识到,目前地理教学方面仍存在以“双基”教育为主、学生“喜欢地理却不爱学地理”、新课改流于形式等现象。除此之外,高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这一现象:地理教师有讲不完的知识,学生有做不完的习题,感觉老师煞费苦心但教学效果却不如尽人意,严重者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无疑暴露出:地理教学中学科特色不鲜明,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多”,教师教学方式有误。所以本文从地理思想方法出发,进行学科间、学科内的整合性教学研究,以期提出能有效改善这些问题的教学方式。
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进行地理整合性教学的必要性
2.1地理整合性教学的必要性。整合性教学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创造性地将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及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以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2]。首先是学科之间,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地理学科自然也不例外,其发展和教学都离不开其他学科,如数学、文学、哲学、艺术等。地理整合性教学并非取消分科进行学科大融合,而是跳出单一地理教学方法的有限性,使其他学科成为外力,在学科渗透间使地理教学更容易进行、更容易为学生所掌握。地理学科对相关学科的依赖,如:考虑到数学中“空间几何”的学习进度有些老师会把高中必修一中“宇宙中的地球”这一块知识稍作后移。其他学科对地理学科的易化,如:赵伶立、黄惊鸿等所提倡的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将教学中所有教学因素及其结构关系都按照美的原则(内在逻辑美、外在形式美等)进行审美转化的教学[3]。在进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教学时,教师可播放“青藏高原风光”视频:巍峨雪山、茫茫高原、如云牛羊等情境来进行情感启动,然后思考:哪一地理因素起最关键的作用?地势高(视点)———视点出发构造关系结构图:怎样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这种以感情为基础,从点出发层层推理的地理教学有利于培养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其次是学科内部,地理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综合性,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并且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4]。如: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大肆开采煤炭等进行工业生产,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致使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暖,引发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在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变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变化,也就是所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二是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如:珠三角地区的“桑基鱼塘”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的典型案例,若不因地制宜就如同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不顾苏联地理气候而学习美国种植玉米,终会失败自食其果。2.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进行地理整合性教学的必要性。地理思想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念与推断法则,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5]。地理学科主要的思想方法有人地协调观点、可持续发展观点、空间观点、因地制宜观点、系统论思想、区位论思想、地图法、地理实验等[6]。这些思想方法是串联起地理知识的主线,只有围绕这一主线组织教学并让学生牢牢抓住这一主线学习,才能将地理知识串联为整体,学生才不会觉得地理知识如同散落的珠子一样杂乱无章无从下手,并且能“依线串珠”自主学习。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地理教师不能本着“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做地理知识的“搬运工”。若盲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追求地理课程的整合性,可能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复杂性和难度,只有从地理思想方法出发整合,才能真正地做到“量少质优”让学生减负,地理教师才能融地理逻辑和教育逻辑于一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各学科在分化的同时加强融合,各种知识间总是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学科思想方法就蕴含在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之中。整合地理课程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地理思想方法是其中的主线,牢牢抓住这一主线就能在整合性教学中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发挥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培养必备的地理思维和能力,才不会在整合性教学中“迷失自我”。
地理教学海洋意识教育述评
摘要:当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内渗透海洋意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海洋知识零散化、“意识”层面的教育薄弱。缺乏具体的课程依据、“海洋意识”概念不具操作性、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关联不紧密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明确地理学科内海洋意识教育目标,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海洋意识”进行操作性定义,开展“一带一路”等主题海洋教育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海洋意识教育不理想的现状。
关键词:海洋意识;现状述评;地理教学
中学生的海洋意识教育形式多样,包括相关学科教学渗透、组织海洋知识竞赛、开展海洋主题活动、开办海洋特色班等。其中,通过相关学科教学渗透海洋知识,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是当前中学阶段重要的海洋意识教育形式。地理学科与海洋意识密切相关。综观当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渗透海洋知识,培养海洋意识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其影响因素是什么?通过哪些措施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地理教学视角下海洋意识教育现状
(一)地理教学中海洋知识零散化。综观当前我国中学地理必修课程,海洋知识的组织与选择更多是基于学科内“经验式”编排,缺乏更上位的课程指导,与政治、历史、生物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统筹”式安排力度不足,地理学科内编排的海洋知识尚未有明确的体系,呈现零散化的特点。零散式的课程编排模式必然使教学碎片化、零散化。以初中地理为例,当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排海洋知识方面仅涉及如下内容:一是在“大洲和大洋”部分介绍了四大洋,且介绍大洲的篇幅、内容比重远远大于大洋;二是在“极地地区”部分阐述了关于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的位置、降水量、资源、环境等内容;三是简单介绍了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内海和临海的国家等;四是在“南方地区”部分介绍交通方式时涉及了部分相关海洋知识。同时,从阐述角度而言,教材并未凸显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在讲“日本”这节内容,虽阐述了日本的工业分布在沿海地区,但并未凸显“海”对日本的深远影响。(二)“意识”层面的教育薄弱。意识是一个比较抽象和模糊的概念,它有很多的切入点。某种意识的形成,往往不需要很多的知识或经验作支撑,若干个甚至一两个激烈的诱因,就可能对某种意识的形成和确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同理,海洋意识教育可以借助生活领域、生产领域,或个人、国家、民族的典型案例来进行。[1]当前,地理学科内对海洋“意识”层面的教育比较薄弱,侧重知识的讲授,对“意识”培养则关注较少。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在讲述“日本”时,侧重阐述日本的地理环境、工业和文化等内容,这些内容“识记”的成分更多,而对于“海洋对日本的工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意识”层面的内容分析较为欠缺。又如,初中地理在讲述我国“疆域”时,限于阐述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和海上邻国等“识记”内容,而关于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对我国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影响,并未展开分析、讨论。
二、影响海洋意识培养的因素分析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思路
摘要:新课改要求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能够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切实优化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入手,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之道,希望可以引导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步入更加理想的状态。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课堂;课堂教学效率
强调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效率,其目的就是确保在单位时间内的课堂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更好夯实,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更加强大,地理创新思维和学科价值观念更加端正,由此步入到深度初中地理学习格局。
一、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其地位是比较边缘的,这一点师生都有意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也就难以带着激情去参与,实际的学习效率自然低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教师关注良好地理学习氛围的营造,确保学生了解地理科学的价值、地理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继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这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地理教育教学格局。比如,在学习热带草原气候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播放《狮子王》中的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感受热带草原气候的景象,学生在这样的视觉感知中可以更加立体地感触对应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然后与地理知识进行交互,就可以使初中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地理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习的氛围也会因此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不断提升。
二、关注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发展,做到教学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