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基础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07:54: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理信息基础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理信息基础知识

GIS在高中地理理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被逐渐运用于地理教学中。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高中地理理性知识教学的难度,将GIS作为辅助地理理性知识教学的工具,从图层管理功能、专题地图制作功能、空间分析功能3个方面阐述了GIS在地理理性知识教学中的运用,积极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地理理性知识教学中。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高中地理教学;理性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s,简称GIS)是一种有效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表达地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它能够直观地表达地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三代语言。它强大的空间查询、管理、分析和表达功能是传统的纸质地图所不能比拟的。教师应将地理信息系统运用于地理教学,结合地理学科性质,通过强化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帮助学生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规律和成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地理的视角看待地理现象和解决地理问题。

一、高中地理理性知识教学难度分析

1.理性知识

按照认知层次,将地理基础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感性知识主要包括地名、地理景观、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及地理演变。以直观地图和文字表述为基础,学生运用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能力等实现对感性知识的学习掌握。例如,通过记忆掌握地名及相应地理实体空间位置;通过对地理景观图和地理分布图的直接观察,实现对相应地理现象的描述。理性知识主要有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成因。例如,通过对地理景观的概括得出地理特征,对地理分布的归纳总结得出地理规律,对地理演变的分析得出地理成因等。

查看全文

中美中学海洋地理教学的目标比较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想要在新世纪中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离不开对国民的海洋教育。而在中学开设的所有课程中,地理承载了相对较多的和海洋相关的知识,因此在地理课程中进行海洋地理教育,培养中学生正确的海洋环境观念、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利用观念、海洋国土观念和海洋权益观念,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海洋强国美国相比,我国的海洋地理教育并未很好地开展起来。教学目标体现了对一门课程的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比中美两国海洋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可以为我国海洋地理教学目标体系的完善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促进我国的海洋地理教育的发展。

一、中美中学海洋地理教学目标的比较

本文选取了中国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美国1994年颁布的《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作比较。从中美两国的海洋地理教学目标来看,两国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的地理课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而美国的地理课标则将基础教育分为3个阶段,并且根据每个教育阶段提出了每个学段相应的要求。两国中学阶段海洋地理教学目标的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1.知识目标的比较

在海洋地理知识这部分,我国的教学目标注重对海洋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例如,掌握有关海洋的地理基础知识,了解海洋的基本特征,明白人类与海洋环境的各个要素的关系和相互的影响,依据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等。虽然美国也比较注重学生对海洋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但是美国地理课标中强调将这些基础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注重海洋地理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结合,如海洋地理学科和空间学科的综合,海洋地理学科和生命学科的综合等,多渠道、多样化地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更综合的海洋地理知识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的这种知识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海洋地理知识,有其设计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我国的教学目标偏于重视海洋地理知识的掌握,对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与否没有太多的关注,也没有让学生将学到的海洋地理知识应用到中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去。我国应进一步改善教育体制,强调海洋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

2.技能目标的比较

查看全文

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探索

【摘要】了解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是我们探讨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关系的第一步。然后,围绕中学地理的特点、主要内容以及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进行阐述。最后具体分析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的关系。分析地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育的关系时,我们重点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对中学地理教育的作用。以及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中学地理;教育关系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理信息技术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国家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教育。比如:中学地理新课内容中地理信息技术,成为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及掌握其基本应用。这就为中学地理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老师需要熟练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1]。在中学地理教育中,有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另外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地理知识上有更多的收获,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一、地理信息技术概述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也就是我们说的”3S“技术,这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另外,地理信息技术还包括虚拟环境,网络GIS等其他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涉及的专业技术非常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是需要老师根据教学任务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

二、中学地理教育概述

查看全文

探究论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素质教育一直针对的是中小学教育提出,但是对于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讲,更应该加强素质教育,提升他们的竞争能力。因此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更能激发高等学校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纵观中国学科教学论的研究,还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论水平上,虽然有的教育专家或学者进行了理论探讨,但在实际与高校现实状况存在有较大距离。诱思探究模式是陕师大张熊飞教授倾心研究三十余年教学方法的结晶。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的众多学校参与实验和推广,已经有多个学科参与并获得丰富的经验。基于此,笔者希望能够通过研究本课题对此内容进行丰富,弥补这方面的缺漏。为切实提高诱思探究论与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教学设计的结合,实现其可操作性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为诱思探究法从理论走向实践,在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设计中贯彻诱思探究论提供有益的帮助,同时为提升目前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兴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诱思探究的内涵

诱思探究,从字面意思来看:“诱思”的“诱”,是指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并依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发挥主导作用。“思”,是指学生能够通过依据已有知识和教师的引导,独立思考问题,从而体现主体作用。“探究”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探”,即探索,以观察、倾听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特点是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教师应该让学生做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在切身的体验和思考中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诱思探究的逻辑起点是学生的学习,教学范畴以教学、心理、发展为基本,基石是教学的机制观、职能观和价值观,最终形成三大理论:诱思教学的思想论、探究教学的过程论和三维教学的目标论。它揭示了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用于素质教育的现代学科教学体系,对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现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教育现状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是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英语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领域的应用体现,对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发展前沿、提升专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很强的交叉性学科,汇集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大地测绘测量科学与技术以及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的最新科学理论与技术成就,交叉的学科跨度大,知识点分散,涉及课程多且繁杂。在《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教学中,也需要回顾和复习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众多,加大了授课难度。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专业英语不能占用过多的课时,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的课时为36学时,每周只上一次课,2个学时,这更加大了专业英语授课的难度,大部分内容只能浅尝辄止,完全只依靠教师在有限课时内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的学习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虽然是在3年级下学期开始此门课程,学生经过了2年的英语学习,有些学生已经拿到6级英语证书,但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还是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英语基础扎实,可以较为轻松地配合老师,跟上教师授课节奏,在课堂上与教师自由交流;有些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英语听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较差,很难在课堂上当堂理解消化教师授课内容。因此,照顾大多数学生成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对于英语较好的同学,势必会影响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但是如果难度稍大,会打击基础薄弱同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涉及到了多学科领域知识,如遥感、GPS、测量、地理学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领域兴趣点,需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基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的以上几个特点,单纯依靠课堂教学要解决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差异性大等问题是不可能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诱思探究模式”,引导学生重视专业英语,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英语》的“诱思探究”策略

查看全文

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方法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科认识不清楚、地理学习方法比较匮乏、不善于使用地图等问题,不利于高中地理教学有序开展。因此,利用地理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行为,从而真正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地理信息;分析能力;空间思维

在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地理信息在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地理分析处理能力。因此,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利用地理信息来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拓展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新思路。

一、当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1、缺乏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由于高中地理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体系中的比重较小,很多教师、家长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高中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对于教学内容和手段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学生广泛缺乏对地理学科的正确认识,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2、缺乏科学的高中地理学习方法。高中地理属于理解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学生应该具有严谨的地理逻辑思维,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大量习题练习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单纯依靠传统的地理学习方法,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高中地理课堂的学习要求。3、不善于使用地图开展课堂学习。对于高中地理教材来说,地图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自然地理教学和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地理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到高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地理基础知识没有仔细讲解,学生读图识图、运用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也无法开展。

二、利用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查看全文

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一、基于ArcGIS软件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对于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许多内容如数据采集、编辑、空间分析、专题地图制作等都必须通过具体应用在本学科相关一些问题,才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本课程实验以呼和浩特为例,设计了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实验项目如下。第一,空间数据的输入与编辑,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扫描数据的矢量化技术和拓扑编辑。使用提供的扫描数据(呼和浩特旗县界.bmp)进行矢量化,把呼和浩特市各旗县的行政界线勾画出来,并输入属性,建立空间拓扑。第二,空间分析,让学生掌握利用ArcMap进行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等分析方法为目的,使用矢量化的呼和浩特旗县界和提供的数据完成空间分析。主要内容有:空间查询包括了从图查表和从表查图,如使用Identity和Find工具进行查询,SQL查询等;缓冲区分析包括了点、线、面的缓冲区生成,如对于呼和浩特地区的驻地、铁路和旗县界制作缓冲区;叠加分析使用矢量化的旗县界和提供的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专题图进行叠加,统计出各旗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等。第三,制图,让学生掌握ArcMap制图技术,并完成土地利用专题图。使用提供的市界、旗县界、驻地、主要公路、铁路和土地利用数据,学习各专题图层的符号化和设色方法,完成设置纸张大小后,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坐标网格和图例等一系列整饰过程,最后输出图片文件(jpg格式)。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实验,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的流程,大大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一)积极改革GIS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内容是基础,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而教师只有讲究教学方法,了解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讲解实验内容,才能有好的效果。因此积极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是加强课程建设的核心工作。因此为了尽量缩小实验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成果的差距,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

1.更新实验课程结构。通过三次教学计划的修订,逐步调整课程实验内容,加强了几个内容。一是基于计算机的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从增设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到开设应用专题课等;二是具体案例分析的调整,找出最适合学生理解,与专业密切相关例子;三是遥感知识,遥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加强数字图像处理基本过程的认识,有利于地理信息系统知识的掌握。

查看全文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的应用综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日益现代化。“3S”技术也引入中学地理用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阅读整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中的应用概况、发展趋势和国内研究的发文量、研究机构、关键词、主题进行分析,并对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中学地理教学;3S

随着地理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新一代全球地理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科学与信息系统(GIS)(以下简称3S信息技术)为主的新一代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技术(GIT),不仅贯穿于全球地理学相关问题研究中,也逐渐纳入中学地理课程中[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也逐渐具备可行性。我国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也明确地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地理教学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环境[2]。因此了解国内外地理信息技术的现状,对把握未来中学地理教学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外中学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现状

1.1美国研究现状。美国非常重视GIS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到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主要大学以各种方式开始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在1994年的美国地理国家标准中,明确了GIS是地理教学的工具之一[3]。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地理学会共同呼吁将基于空间结构的思维可视化分析作为空间系统思维标准的组成部分纳入k-12课程。目前,美国的研究者都在探索如何高效地在中小学中使用地理信息技术。NancyPerkins发现使用简单的图形技术教授基础知识,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课堂工具,可以使缅因州中学生的空间意识得到显著增强。hong等人介绍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以协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Mitchell等人通过整合基于网络的GIS技术,探讨了技术、教学法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强调了教师和学生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4]。1.2其他国家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学的应用现状。对英国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关键期,也是正规化的GIS高等教育模式出现的关键时期。英国地形测量局以及英国地理协会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等组织都在努力推广和促进GIS的发展,并且在2014年英格兰国家地理课程方案中,规定学生应该“解释一系列地理信息来源,包括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查看、分析和解释地点和数据”。但是在NigelWalford看来,英国的学校和大学中进行GIS教学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尽管人们普遍认为GIS在地理课堂上应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教师往往避免参与地理信息技术教育。在新加坡,地理信息系统于1998年首次引入小学、中学和大专院校。当时国家教育学院和教育部联合开发了一套供ArcView使用的教材,称为edgis。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包括一系列实践课程,其中包括地理研究的GIS数据集、教师指南和学生活动工作表。Liu等开发了一个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学习环境,目前正在一些地理课堂上使用,并正在进行改进和重新开发[5]。

2国内研究现状

查看全文

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GIS课程教学模式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也是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实践的重要技术平台。调研建立在建筑学专业基础上的城乡规划专业GIS课程情况,针对当前城乡规划专业特点及GIS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探索城乡规划专业开设GIS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探索,以期为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城乡规划;GIS课程;教学改革

如今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已是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1-2]。一方面,城乡规划中的数字城市、大数据和智慧城市等诸多研究方向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自然资源部提出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一张图”[3-5]系统也将统一建立在以GIS为主的信息平台上,所以在时代要求下规划行业必须不断引入新的思路和技术。另一方面,在公布的新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6]中强调了GIS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指出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基本掌握内容,同时国家注册规划师考试大纲中也明确列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相关考试内容和要求[7]。因此在城乡规划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并完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利用GIS基本技能解决实际规划问题,加强学生分析和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集合了对空间数据及其相关属性数据采集、管理、显示、分析、模拟等多功能的新的技术平台[8]。就GIS这门学科本身而言,知识点繁多,跨学科,实践性特别强,想要深入掌握需要一定的数学、计算机算法以及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一点对于非GIS专业的学生来说存在非常大的欠缺。所以针对非GIS专业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GIS的基本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城乡规划的实际应用中,是急需解决和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GIS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

1课程教育现状

1.1知识体系结构不完善

经过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院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必修课贯穿在设计课、城市地理学等专业课中。由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设计规划方面的能力较强,但关于数学、地理学以及计算机算法等知识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对此类原理偏多的课程,普遍反馈课程较难,学习效果不好。

查看全文

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探

摘要:党的报告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发展素质教育。研究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提升教育效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对地理复习中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核心素养;地理复习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结合学生需要备战高考的现实,笔者精心研究高考试题,把握高考的脉络,在辅导学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在高三地理复习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有意识地培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做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纵观近五年的高考地理全国新课标卷(含Ⅰ、Ⅱ、Ⅲ卷),我们可以看出试题具有以下特点及趋势。总体来说,试题难度适中、无较大波动,内容上考查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问题设置形式新颖,关注社会生活,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焦点,注重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问题设置上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及创新思维,主要是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及相关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问题理解准确(审题到位)及清楚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向别人传达信息(答题规范)的能力。试题呈现形式上突出地理学科独有的特色,强化“无图不成题”,注重运用各种地理图像、图示、图表(含区域地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理景观图和示意图等类型),考查学生从图像、图示、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注重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备战高考和课堂改革的实际要求,笔者在高三地理复习备考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夯实基础,梳理主干,完善区域认知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的导向,夯实基础知识,梳理地理学科主干,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完善他们的地理知识结构、知识体系,理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练习训练中侧重于考查对地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笔者还注重培养学生在分析总结地理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将书先读厚(积累),再读薄(抓主干),厚积而薄发,在“博”的基础上求“活”。此过程的重中之重是突出地理学科特色——将各种地理图像、图示、图表作为知识点的载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像、图示、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认识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掌握区域的特点,进行综合引用。笔者结合客观实际评价区域开发利用中的利弊,培养学生站在区域的角度认识地理现象的习惯和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优化模式,主动参与,培养综合思维

查看全文

精细农业理论探究论文

摘要:我国人多地少,面对人口日益增加的巨大压力,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精细农业技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机遇性的挑战,应当引起我国农业科技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精细农业”技术应用情况,而后对精细农业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精细农业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引言

“精细农业”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要利用现代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获取农田内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各种因素的时空差异,避免因对农田的盲目投入所造成的浪费和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具体而言,就是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对采集的农田信息进行空间定位;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农田土地管理、自然条件(土壤、地形、地貌、水分条件等)、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数据库,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模拟,为分析农田内自然条件、资源有效利用状况、作物产量的时空差异性和实施调控提供处方信息;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作物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控,合理地进行施肥、灌溉、施药、除草等耕作措施,以达到对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精细农业技术是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器及变量执行设备等信息技术,对大田农作物生产和畜牧生产实施监控,从而提高作物和畜牧产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1.1国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精细农业”技术主要用于土地资源的详查及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的监测和产量预测,灾害性天气、旱情、涝情和水情的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精细防治和大地号农田的优化施肥等方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