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设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20:01: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理设计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理信息为载体的城市设计论文
1基于地理信息的地理设计
用地理思维的角度去观察城市,我们可以了解城市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是这样。基于地理信息的直观表达,可以揭示城市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关系以及空间结构,城市中的人与环境的内在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等。用地理信息去研究城市可以跨过早期的简单因果关系直接进入现代广泛流行的相互作用关系论中。城市中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社会主体和经济主体,单个因素活动可能是没有规则的,如果用地理的角度去研究就会显现出明显的空间规律。地理信息作为一种空间表达、空间呈现和空间关系的描述信息,为人类进行空间思维提供了交互语言。借助于地理信息清楚了解城市各种运作的规律,有助于我们对城市进行统筹,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应急救灾等方面可以做到更好。地理设计是一种将地理科学和GIS方法融入到设计过程中的系统方法学。相对于传统的城市设计,地理设计更强调了依托地理环境背景,对城市建设进行方案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功能、方法、工具和模型根据原有的空间及属性信息结合当前输入的设计方案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并把评估结果用地理的方式直观表达出来,快速地为设计者提供反馈互动,让设计者及时了解设计方案在各个方面引起的影响,进而进行设计方案的迭代修改,直到生成总体效果良好的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包含信息共享及协同工作机制,让更多的人和部门同时参与到设计阶段中,确保方案的优良特性。地理设计的系统方法及实现工具在日益完善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多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智慧城市有多个特征,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可持续性。城市运行维护管理的优劣也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城市的智慧化程度。城市运行维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含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城市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及城市社会管理等方面。在城市运行维护管理中,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收集城市运行维护管理信息,分析评估城市管理效果,根据分析评估的结果调适原有的管理体制、方式和方法,努力提高管理的效率、优化管理效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让城市的运行进入一种良性的可持续的状态中,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2时空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
智慧城市是依托信息科技和智能技术来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及时感知、互联传递、利用和分析,从而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机制,提升城市科学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包括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融合计算等。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人、事、物、组织都必须依附于空间环境内,而对不同时态下的人、事、物、组织的空间存在位置的描述亦是地理信息的一种,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地理信息,是描述任何事物的位置元数据。从空间维度来看,可以将所有完整的事物主体描述信息看成是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结合,考虑与测绘地理信息进行区分,不妨把地理信息分类为基础地理信息和泛在地理信息,而政务专题信息、卫生专题信息等社会要素则是泛在地理信息的一个个子集。可以看到,跳出传统狭隘的基础地理信息思维,整合利用基础地理信息和泛在地理信息,才可以把社会人文的所有对象结合空间思维来思考和决策,这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提供城市“智慧”的前提。时间和空间,是自然宇宙的两个维度,也是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两大通用规则。时空信息的结合,为融合利用城市海量信息指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城市可以空间为横轴、时间为纵轴,钻取城市信息,建设一个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只要尽可能多地接入城市感知信息(比如温湿度与空气监测信息、水文水质监测信息、各种定位信息、城市摄像头、公交刷卡信息、POS刷卡信息、通信基站连网数据、交通卡口信息、ETC不停车收费记录等等,将感知的概念再延伸一些,还有遥感遥测信息、企业和个人去公共服务窗口办业务记录、个人住宾馆酒店的记录、乘车和乘飞机时的身份记录等等),实现城市信息的大集成,就可以展示城市现在、再现城市的过去、模拟城市未来。想象一下,坐在智慧城市的运行中心,在以大幅地图为背景的屏幕上,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各局部的气象环境、温湿度、PM2.5等,可以回顾城市的历史气象,还可以模拟将来气象;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人流、车流动态,可以回顾历史人流、车流,还可以模拟未来4小时、8小时、12小时内的人流车流;可以查看任何一个人或车的运动行进轨迹,还可以揭示其在空间上的时间规律;可以看到水文水质情况,可以回顾和预测水位信息,还可以及时提醒污染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警情,可以回顾历史警情,还可以预测未来的警情波动的时间区间和空间区间;可以看到最新的遥测信息,可以获得地面滑坡、违建的智能提醒,还可以生成应急警告或清违指令;等等。从城市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以往主要着力于时间维的信息分析和利用,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在时间维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维,时空信息的融合利用,给了城市运筹帷幄的底气和智慧。城市要获得和提升智慧,需要持续提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充分获得信息的能力,没有高度信息化的城市没资格谈智慧,所以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延伸信息感知触角、集成城市信息;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城市汇聚一个庞大的综合数据库,而不加以呈现、分析和利用,那么信息的价值度必然很低,城市也谈不上智慧。时空思维是实现城市智能与智慧的主要手段,由于时间一直是城市信息的主要元数据,因此要提升城市智慧,主要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提高城市的空间思维能力:1)如何把从各种途径采集、感知、分布和汇聚的海量信息进行空间化,将其转化为泛在地理信息,从而能实现对海量信息的空间呈现和抽取,为城市管理者和服务对象提供空间思维辅助。2)如何赋予计算机系统一些空间业务规则,从而实现城市的空间智能。从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的角度来看,需要实现城市地理信息(包括基础和泛在地理信息)的随需共享,以支撑各行业部门及各种协同应用需求。
3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框架设计
智慧城市的空间基础框架需要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时空信息展示呈现要求,因此需要最大程度地整合城市的各种尺度、各种样式、各种来源、各种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具体来说除了基础的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实景影像、2.5维等数据外,城市的基本地物,如地下空间、管网、地上城市部件、建筑、桥梁、城市宗地、城市规划定案等都应纳入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服务范畴。基础空间数据的共享整合,优先采用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数据集中,并整理好各地物实体的空间关系,比如社区和宗地的关系、宗地和建筑的关系、建筑和地下空间及管网的关系等,从而形成较完整的城市空间实体数据库,为城市提供全方位的、高性能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一些正在规划、正在设计、正在建设的空间实体,可以通过地理服务方式,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满足智慧城市的时空分析需求,需要将大量的人、事、物、组织等社会人文信息进行精确空间化,生产城市的泛在地理信息。传统的基于标准门楼牌数据的匹配服务,能满足标准地址的精确匹配问题,不能满足非标数据的空间化需求,也不能解决地址描述信息的非标问题。为此,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智慧城市的时空框架设计:
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过程中,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是各项专业能力之首,地理专业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直接影响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由教学分析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能力以及教学媒体、方法和策略的设计能力等五个部分构成。高校地理教师要研究高等师范地理新课程特点,把握学生职业定向,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地理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学习,提高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能够为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和建议。
由刘桂侠撰写的《地理教学设计》一书对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该书分别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地理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如何设计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等进行详细介绍。该书按照“原理+教学模式建构+案例”的基本框架来编写,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概述了地理教学设计,论述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流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发展趋势等。第二章“地理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和地理学习心理等,阐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三章“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概述了教学设计模式、地理教学设计模式和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等内容。第四章“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论述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地理教学策略的设计、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地理教学媒体的设计、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编制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等。第五章“地理教学设计评价”,概述了地理教学评价,论述地理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和地理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从评价反馈角度反思地理教学设计。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新课程教学设计没有融入课改精神、没有很好领悟地理新课程理念、未能把握住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在教学设计上依然思想守旧、未能将现代教育设计先进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实践中、在地理教学过程设计中未完全落实课改思想、教学设计要素不全、方法不当等。此外,地理教师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首先,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应用系统理论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深入学习理论以达成地理学与教的变革,融合地理教学理论以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借助传播理论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其次,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模式研究。再次,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从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要加强新课程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本着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开展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重视地理新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实施标准内化策略研究,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选择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以彰显课标理念;积极寻找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施单要素训练策略研究;进行案例借鉴策略研究,包括案例的合理选择、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案例的总结与提升等;学会自我反思,实施过程优化与再设计策略研究等。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教师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将会大大促进高校地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吕清华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2019年末,肺炎疫情突至,全国各地高校被迫推迟开学,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完成上遭遇危机。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以湖北某省属本科院校2020届毕业生为研究样本,探讨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导师和学生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提升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肺炎;毕业论文;实践教学
2019年末,肺炎疫情突至,我国高等院校春季开学延期。根据教育部有关肺炎疫情防控通知精神,各高校做出“推迟开学不停学”决定,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但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毕业生面临着资料不全、实验室“停摆”、外出调研受阻、导师指导难等问题[1-3],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近年来,“严把质量关”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共识[4]。因此,本研究于2020年6月针对湖北某省属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试图摸清当时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疫情防控背景下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分析
笔者于2020年6月对湖北某省属本科院校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2016级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2016级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38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77名。两个专业共计110人(地理科学专业36名,旅游管理专业74名)参加问卷调查,占该院毕业生的95.65%。本届学生的指导老师共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22人。本次问卷调查共设置了23个问题,包括总体满意度、选题阶段、写作过程和网络答辩四个部分。根据问卷调查数据以及指导老师反馈的情况来看,本研究样本中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良好,基本能在毕业论文工作安排的时间节点前完成相关工作,但疫情仍对各实践教学环节造成一定影响。1.疫情是造成学生对毕业论文总体满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参与线上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中95.46%的人清楚毕业论文开展的全过程,且76.36%的学生认为撰写毕业论文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较大。但是,只有45.45%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认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一般或不满意的达到54.55%,超过总调查人数的1/2,说明本届毕业生对自己毕业论文的总体满意度偏低(图1)。其中,地理科学专业满意人数19人,占本专业参加调查人数的52.78%;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满意的比例明显低于地理科学专业,仅有31人,占41.89%。问卷调查的数据还显示,认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一般或不满意的学生中,有76.47%的人认为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技能不熟练是无法满足研究需要的主要原因。41.1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努力是导致毕业论文满意度偏低的原因之一。疫情期间无法返校获取资料、居家期间导师指导难、无法返校进行实验以及家里缺乏计算机等设备这四种疫情因素导致毕业论文一般或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4.71%、47.06%、29.41%和11.76%①。2.疫情导致部分毕业论文选题调整疫情全面防控时期,该校2020届毕业生已经完成选题和开题工作。调研数据表明,由于疫情影响,导致11.82%的学生毕业论文重新选题,44.55%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67.27%的毕业论文进度重新进行了安排(图2)。在文献资料检索方面,90.91%的学生居家期间都能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能够阅读20篇以上外文文献的同学占到27.27%;阅读11~20篇外文文献的同学占21.82%;阅读5~10篇外文文献的同学占14.55%;阅读5篇以下外文文献的同学占36.36%。此外,44.55%的学生认为开题报告最难以撰写的是国内外研究现状,仅有0.91%的毕业生认为论文工作阶段难以撰写。3.疫情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困难地理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均较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需掌握室内和野外调查、观察、观测、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本功[5]。然而,调研结果显示本届学生毕业论文的数据主要来自网络公共数据的获取(占参加调研人数的63.64%)。疫情期间平均每周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2次以上的人数占52.72%,交流沟通1次的人数占38.18%;此外,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的模式多是按照指导老师安排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占比为50.91%),45.45%的学生能积极主动联系指导老师,但仍有3.64%的学生每到时间节点被指导老师催促。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74.55%的学生认为论文的排版能力得到提升,44.5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图表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能力提高了。综合毕业论文各部分的写作情况,学生认为最难以撰写的部分为文献综述,其次是数据收集与方法,再次为结果与讨论部分。4.疫情对网络答辩环节影响较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98.18%的学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网络答辩,后续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最终全员完成网络答辩。仅有3.64%的学生不满意毕业论文网络答辩。98.18%的毕业生清楚答辩前需做的准备工作,92.73%的学生了解本学院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此外,77.27%的学生正式答辩之前进行了网络预答辩。53.64%的学生能利用PPT来展示自己的论文内容(图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虽然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按时完成了,但疫情防控仍对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这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的毕业论文各教学环节造成了一定影响。疫情期间无法返校获取资料是造成学生对毕业论文总体满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少部分学生论文重新选题,近一半学生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2/3的学生的论文进度重新进行了安排。此外,疫情期间学生与导师沟通交流不畅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困难。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提升的方法体系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2019年末,肺炎疫情突至,全国各地高校被迫推迟开学,毕业生在毕业论文完成上遭遇危机。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以湖北某省属本科院校2020届毕业生为研究样本,探讨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导师和学生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提升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肺炎;毕业论文;实践教学
2019年末,肺炎疫情突至,我国高等院校春季开学延期。根据教育部有关肺炎疫情防控通知精神,各高校做出“推迟开学不停学”决定,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但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毕业生面临着资料不全、实验室“停摆”、外出调研受阻、导师指导难等问题[1-3],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近年来,“严把质量关”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共识[4]。因此,本研究于2020年6月针对湖北某省属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试图摸清当时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疫情防控背景下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分析
笔者于2020年6月对湖北某省属本科院校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2016级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2016级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38名、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77名。两个专业共计110人(地理科学专业36名,旅游管理专业74名)参加问卷调查,占该院毕业生的95.65%。本届学生的指导老师共3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22人。本次问卷调查共设置了23个问题,包括总体满意度、选题阶段、写作过程和网络答辩四个部分。根据问卷调查数据以及指导老师反馈的情况来看,本研究样本中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良好,基本能在毕业论文工作安排的时间节点前完成相关工作,但疫情仍对各实践教学环节造成一定影响。1.疫情是造成学生对毕业论文总体满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参与线上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中95.46%的人清楚毕业论文开展的全过程,且76.36%的学生认为撰写毕业论文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较大。但是,只有45.45%的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满意,认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一般或不满意的达到54.55%,超过总调查人数的1/2,说明本届毕业生对自己毕业论文的总体满意度偏低(图1)。其中,地理科学专业满意人数19人,占本专业参加调查人数的52.78%;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满意的比例明显低于地理科学专业,仅有31人,占41.89%。问卷调查的数据还显示,认为自己的毕业论文一般或不满意的学生中,有76.47%的人认为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技能不熟练是无法满足研究需要的主要原因。41.1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够努力是导致毕业论文满意度偏低的原因之一。疫情期间无法返校获取资料、居家期间导师指导难、无法返校进行实验以及家里缺乏计算机等设备这四种疫情因素导致毕业论文一般或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64.71%、47.06%、29.41%和11.76%①。2.疫情导致部分毕业论文选题调整疫情全面防控时期,该校2020届毕业生已经完成选题和开题工作。调研数据表明,由于疫情影响,导致11.82%的学生毕业论文重新选题,44.55%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67.27%的毕业论文进度重新进行了安排(图2)。在文献资料检索方面,90.91%的学生居家期间都能利用网络数据库检索文献。能够阅读20篇以上外文文献的同学占到27.27%;阅读11~20篇外文文献的同学占21.82%;阅读5~10篇外文文献的同学占14.55%;阅读5篇以下外文文献的同学占36.36%。此外,44.55%的学生认为开题报告最难以撰写的是国内外研究现状,仅有0.91%的毕业生认为论文工作阶段难以撰写。3.疫情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困难地理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均较强,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需掌握室内和野外调查、观察、观测、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本功[5]。然而,调研结果显示本届学生毕业论文的数据主要来自网络公共数据的获取(占参加调研人数的63.64%)。疫情期间平均每周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2次以上的人数占52.72%,交流沟通1次的人数占38.18%;此外,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与指导老师交流的模式多是按照指导老师安排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占比为50.91%),45.45%的学生能积极主动联系指导老师,但仍有3.64%的学生每到时间节点被指导老师催促。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74.55%的学生认为论文的排版能力得到提升,44.55%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图表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能力提高了。综合毕业论文各部分的写作情况,学生认为最难以撰写的部分为文献综述,其次是数据收集与方法,再次为结果与讨论部分。4.疫情对网络答辩环节影响较低调查问卷数据显示,98.18%的学生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网络答辩,后续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最终全员完成网络答辩。仅有3.64%的学生不满意毕业论文网络答辩。98.18%的毕业生清楚答辩前需做的准备工作,92.73%的学生了解本学院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此外,77.27%的学生正式答辩之前进行了网络预答辩。53.64%的学生能利用PPT来展示自己的论文内容(图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虽然所有学生的毕业论文按时完成了,但疫情防控仍对地理科学和旅游管理这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的毕业论文各教学环节造成了一定影响。疫情期间无法返校获取资料是造成学生对毕业论文总体满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少部分学生论文重新选题,近一半学生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了调整,2/3的学生的论文进度重新进行了安排。此外,疫情期间学生与导师沟通交流不畅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困难。
二、疫情防控背景下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提升的方法体系
GIS在移动通信网网管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业的高速成发展,电信部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也逐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使通信网络的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就需要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代替低效、繁琐的手工方式。因此使用计算机技术对移动通信设备进行管理已经势在必行,这时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系统就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诞生了一批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其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它能够处理大量含有地理成分的数据信息,使你可以简单而迅速地在大量的信息中查看其模式和关系,而不必不断地访问数据库。
在通信网络中,大量的设备都有其地理位置,同时,有大量的处理如果通过地图来进行,则会又方便又直观。因此在网管系统中,引入GIS系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基站、小区等各类通信网元的分布情况,并对网元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浏览配置信息和性能查看分析。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背景出自项目“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系统”。该系统立足于TMN,以操作维护、环境监控工作为重点,实时监测全网的运行情况,快速响应网上的各种事件,提供性能分析报告,不仅为设备的集中操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技术手段,而且为网络优化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纸的诞生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哪一项发明创造不都是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通过研究性的学习,通过创造性的思维而得到的呢?而中国的教育现状是家长普遍“望子成龙”,而衡量子女能否成“龙”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考上大学。于是,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以应付将来的高考。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此,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通过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换言之,即帮助学生自觉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二、关于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从感兴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适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包括: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④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⑤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与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下,会看到地理老师挂地图,摆各种模型利用简单的粉笔构绘出各种简化地理模式。有了多媒体了,又开始看到很多老师又开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各种地理情景和原理,出现多媒体大容量的满堂灌。显然二者都存在利弊,针对这两种现象,我们提出如何更好的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最优绩效。为此,漳州三中的地理教研组成员,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在省电教馆的指导下,开始展开对该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具体如下:
一、实验课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把调查、学习、研究、实践、总结等有机结合,保证了整个研究的计划性、整体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强调课题研究的核心突破,注重成果教学整合的实用性。
二、实验课题的目标
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筛选、应用的能力,已显得更为重要,为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自主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地理知识服务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工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为地理事物和图像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了技术平台。显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动力,还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教育技术的提高,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质量。因此,课科组成员结合我校教学的特点,经过反复研究,课题将达到几方面成效:
第一、鼓励青年教师,加强多种可视化软件的学习,比如Flash、PhotoshopCS2、3DSMAX力求以现行中学地理知识为背景,创设出静态、动态的各种地理情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晋级述职述廉小结
一、教师晋级述职演讲格式
(一)基本情况;
(二)申报理由:1师德与政治思想;2工作业绩(教学成果、主持及参与的教研课题、辅导学生获奖情况、所获市级以上的荣誉、教研方面所获荣誉、近年的市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报告、近年参与的培训、近年发表的论文、参与编写的教材及专著、学科带头人及青年教师的培养;3教书育人;
(三)晋升以后的工作设想
二、教师晋级述职演讲范文
一、基本情况
小议数字城市的研究及实现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对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大力发展的研究现状,本论文对玉林市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设计实现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简单介绍了当前我国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同时从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和链接两个角度详细探讨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实现关键技术,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研究应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存储技术
1引言
国家测绘局于2006年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项目,通过在全国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城市作为试点,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总结经验,推动数字中国、数字省区的建设,并下发了《关于做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构建城市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要求。玉林市成为数字城市是玉林市经济发展的契机,因此,本论文重点探讨玉林市如何构建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
本论文将主要结合玉林市的地理空间特点,探讨玉林市发展与构建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平台的主要技术和实现方案,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发展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式与应用技术,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数字化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研究性学习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在自主探究教学和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的新时期,实施研究性教学活动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次教学改革,更是迎合国家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举措。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探究、质疑以及创新的欲望,从而使地理学习的兴趣获得有效提升。因而在高职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高职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1.切实可行性原则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倘若研究性课题中的问题描述不准确,那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教学效果也不能很好地保证。因而,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和切实可行性。
2.难度适中原则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对难度进行适当把握,难度适中的研究性教学目标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倘若教学目标设置得过于简单,会降低学生的研究兴趣,倘若设置得太难,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而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