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程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16:44:3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理课程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理课程教学

世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一、课程特点

世界旅游地理学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性强。探究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的联系正是旅游地理学最重要的课题,如旅游环境、空间、旅游的根本驱动力、经济和社会意义等都是旅游地理学科探究的范畴。从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密不可分,比如在各地旅游区及旅游区的设施等规划上,就需要环境学、建筑学以及园艺学美学等学科理论来支持。在游客出游的动机或者需求上,我们就需要了解心理学、经济学以及旅游学等不同学科;而在旅游资源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去认识、评价它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旅游地理学也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二、教学设计

(一)自主学习指导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课本和参考资料,通过思考和研究获得知识和技能。为了实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大学教育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而自主学习指导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此外,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比较重,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快教学进度。特别是对于受理科影响的学生,这种方法有利于对过去理性抽象思维方法的转变。结合《世界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时数分配情况,对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室外演练活动。课程教学时数如表1。从表1时数分配中可以看出,每章节至少有4个时数,完全可以拿出部分时间进行室外演练。如在第二章亚洲旅游区,就日本进行一次旅游演练活动。用前2个课时进行理论学习,学习任务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阅读课本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日本旅游环境及其与旅游的关系,通过课堂小组讨论任务,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具备总结团队观点的能力;掌握日本的著名旅游城市和旅游景点的基本特征,再由旅游团队设计出自己的旅游路线。教师分别设计出导游、游客和旅行社3个角色组,3~5个人为一组,其余人分别安排给演练团队进行录影、现场管理和观察。剩下的2个时数就在室外进行演练,由教师设计旅游情景。情景1:游客组在旅行社组的接待下,游客组同学大致观看了日本的宣传册、旅游攻略,有一些同学对去日本旅游表示感兴趣,于是在旅行社的咨询人员帮助下,了解了一些事项。咨询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日本气候、交通、签证等。所设计的相关活动还有游客组在去往日本旅游之前的一些事项表示还存在困惑,这里还可以向旅行社进行咨询,最多3个问题,导游组可以向其咨询最多2个问题。对于旅行社的服务情况均由游客组同学和导游组同学来评价并写出评价意见。由观察员把所有评价进行归纳。以上设计的相关内容均符合实际旅游常出现和遇到的相关常识,加上在前面的课内学习,课内就安排了学生制作好旅游宜传册、旅游攻略,这样可以在游客需要时,随时提供给游客浏览参考。情景2:以情景1为基础,在情景2中,假设游客们已经抵达日本了,这时导游是最关键的人物,先是由导游为游客们致欢迎词。在欢迎词中要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日本的语言、名人、气候、旅游名胜、民俗风情和礼仪禁忌等。相关活动就是导游组为游客组进行欢迎致词。情景2中导游组的服务情况就由游客组和旅行社组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如上。情景2的设计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学习本课程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与将来的实践息息相关的。同时,把现场录制的影像回到课堂上播放,学生以一个观众的角度看,不但可以全方位发现自己哪方面做得比较好、哪方面不理想,需要避免或者改进等,而且由学生自己亲自体验,那么所涉及的知识会给学生深刻的记忆,又因为录制效果要播放给全班看,这样更能激发他们下次想要更完美地展现自己,进而更加认真地学习。课程巩固练习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进行类似情景演练。让学生在扮演中找到知识的运用方法、巩固知识和学习目标。(二)问题探究学习方法。通过学习世界各个旅游区的环境、特征后,在适当的时间由教师安排“问题探究性活动”,从课程中任意选出两个区域的国家旅游资源有什么不同,或这些旅游资源有什么样的联系,并提示学生从它们的形成过程、表现形式、旅游价值等方面进行比较)。但这样枯燥的设计会使探究活动生硬,较为抽象,因此应在实例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即可改为联系我国的旅游资源和其他国家(如菲律宾)旅游资源的实例,谈谈两国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第一环节:确定活动目标。在学生收集国内旅游资源和菲律宾旅游资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两国旅游资源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加深对两类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并能够说出两国旅游资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本环节内,要明确旅游资源的内涵;能够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对祖国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进一步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小组形式对这一课题进行合作探究,进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二环节:确定活动内容。收集各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的资料,将国内旅游资源和菲律宾旅游资源类型进行比较,并阐述理由。第三环节:规划活动过程。准备阶段:对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通过査阅图书馆,登录网络搜索,收集旅行社中各国旅游景区、景点的宣传资料等方式。问题探究阶段:要求小组对两国所搜集到的旅游资源进行比较,设计并填写我国和菲律宾旅游资源类型比较表。成果展示阶段:每组各派出一名发言人,脱稿阐述小组探究的结果以及旅游资源的类型比较等。教师总结阶段:对提交的各组成果予以分析比较,并把每组间争议较突出的旅游资源提出来,启发全体学生对其分类问题进行新一轮思考,以确定其归属。最后由教师对本次问题探究活动做出总结,并对同学们的积极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三)实施课程组织教学法在地理学中,旅游地理学被人们看作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地理学中的其他分支学科与旅游地理学科同样紧密相连,并且,旅游地理学贯穿园林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建筑学等学科,是边缘性及综合性集于一体的学科。当今,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正在不断加快速度,因此,在教育事业上,除了要克服师资困难问题,还要推广对高校智力资源的综合利用,尽可能让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识,这样不仅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也能使各个领域较权威的人才或学者给学生讲解各方面的知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课程组织教学法孕育而生。该教学法指课程教学任务由某个领域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员或在研究上有突出特色的教师来执行教学任务,可以通过线上面对面教学或者线下课堂讲授,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学术水平较高、最具权威的的人来完成,从而让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三、建立评价体系

评价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理论基础知识主要指学生通过该教学方法后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该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考试成绩进行判断,基础理论知识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践能力评价根据学生学会用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设计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内容包括表达、分析、意识、创新等内容。给学生设计了主动分析、主动创新等实践机会,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践能力成绩占总成绩的50%。团队合作主要看学生在活动中有没有体现出团队意识,明白个人利益小于团队利益,内容包括互助、贡献等。团队合作成绩占总成绩的20%。教师首先要点评学生演练结果,并依托已建立起来的评价体系打分,同时也可以分期开展团队学习评比。此评价务必追求客观、公正,且通过评价让学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期待后续改正与提高。每次活动评价的核心要围绕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的能力与方法以及对旅游地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与知识的应用水平。课堂学习活动评价表如表2所示。

查看全文

微课程辅助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探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入,新教学方式逐渐转变。教学重心逐渐转向提高如何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的高效性。微课堂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目前,微课堂在我国各个教育培训领域广泛应用,并成功辅助课程教学,获得一致认可。本文将从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角度,深入探究应用微课堂的影响,分析微课堂对于辅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

一、微课程教学

说到微课程,大家可能会认为是指将知识课程缩小范围,但是微课程是源于国外microlecture,翻译为微课程,其原意是指时间相对来说较短的课程,比如针对单一的主题内容,将其录制成数分钟以内的视频演示或者是声音解说。目前我国微课程教学大多针对职业教育,随着网络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兴的移动客户端的应用,微课堂开始高速迈向教育领域,增强新课程教学方法的普及性。到现今为止,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PPT式的微课程,这是一类较简单的课程,应用最广泛,以PPT的形式,主要由文字、精彩图片及背景音乐构成,其中设计PPT的动画出现画面,PPT的自动播放,让时间维持在五分钟左右。二是讲课式的微课程,这一类课程大多应用于职业培训和高校网络课程教学,是由课堂讲师根据微课程的目标,按照模块化的顺序进行授课,并由专业人士实时拍摄,经过后期精心剪辑和转换,制作成完整的5至10分钟的微课程视频。三是情景式的微课程,这一类课程实行难度较大,制作成本高,是借鉴好莱坞电影大片的拍摄模式,由企业牵头,组成微课程的研发团队,将课程内容设计成为情景剧,编写剧情剧本,挑选导演、演员,在一定的场地进行拍摄,最后后期经过专业制片人的视频剪辑,制作成时间跨度为5至10分钟的微课程。微课程是一款短小精悍的精品课程,从课程的重点常考题型角度选材,课程设计,采用多样化的、自主的高校教学模式,是学生短时间内高校学习的课程。微课程教学注重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学生的各个角度分析目前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查缺补漏,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重视在正规课堂教学下以辅助的形式,灵活运用,提升教学效率。一方面,便于学生在课下短时间补充重点,与学校的教学相辅相成,巩固、完善课程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和微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优化调整,在课堂上结合微课程教学,更详细地解说、指导,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优势。

二、微课程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地理是延续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科目,地理本身是一门设计诸多科学知识的课程,如何优化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还是要将地理课堂结合信息科技,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能力,深入地探索地理的奥妙。首先,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准备教案,系统地把握课程总体知识,构建知识框架,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投入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海洋中。但是倾盆式的教学难免会使学生难以抓住重点知识,导致知识点的逻辑化顺序打乱,就如同大海捞鱼,总有落网之鱼,重点知识主次不分,学习则是不能掌握重中之重,相关的内容被遗漏。其次,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教授的知识完全记忆下来,但这只是短期记忆,记忆片段如果没有反复记忆,最后只会被遗忘。最后,一个教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对于课程知识的把握有一定的局限性,单一思维设计的教案并非完美无缺,从而学生真正留下的知识又剩多少?微课程教学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而设立的,辅助课堂教学本身。微课程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可以规划为两类:一是构建PPT的微课程,由多名资深一线地理教师联合设计。将微课堂深入高中地理知识,以简单的文字方式阐述重点知识,结合真切精彩的图片,加上音乐和重点突出的层次化动画效果,抓住学生的眼球,将注意力集中至微课程。在高中地理“宇宙”这一章节,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宇宙,比如宇宙大爆炸、恒星演化、探索宇宙的历程与意义、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等。在制作微课堂时,标注课程的重点知识,借以宇宙的图片资料,深入了解宇宙演变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亿年的宇宙变迁,动画式的效果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大脑在不断地记忆画面片段。同时,让学生用图片的方式记忆重点知识,更高效,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应用视频拍摄的方式,不仅加入图片色彩,还加入讲师语音授课,更全面地、多样化地辅助课堂教学。配以图片吸引眼球,讲师声情并茂地讲解重点知识,使课堂效果以信息科技的角度重现。如在教学“地球的自传和公转”时,不同优秀教师一一指导重点难点,视频展现地球在不停自传的同时绕太阳公转,所谓黄赤交角的形成,回归运动的不断变化,更生动鲜明地演示,使得课堂效率事半功倍,进一步探究性思考地球与月球,微课堂结合现下实际嫦娥三号登月,积极探讨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的地理知识,积极辅助课堂教学。微课程在高中地理的高效灵活教学,促进学习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地进行优化自主学习,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自热爱学习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查看全文

浅谈自主学习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

一、将地理课堂交还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诸如地理观测、地理实验或地理调查,并且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比如,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尝试分析其中的危害和产生原因。也可以借鉴大学实习课的教学方式,让高中生们根据既定的主体自主收集与整理资料,然后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料,轮流给全班同学讲课,体验一回做老师的感觉。诸如酸雨、沙尘暴、雾霭、气候异常等重大热点问题都可以作为教学专题内容,这些紧密结合实际的专题,可以让学生在合理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实践来强化思维锻炼,逐步养成独立探究与综合分析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之美,提高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架构,而不是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在地理教学中,宇宙神奇万象,魅力名山大川,多种多样的生物和丰富多彩的风光,都是地理之美的重要部分。地理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认识到地理的无穷魅力,当求知成为渴望,当地理美溢心中,主动性的学习便不再那么艰难。尤其是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要因势利导,多多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并认识问题,提高其收集有用信息并加以处理的能力。例如,自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中小河流和水库的损失比较严重,尤其在提到中国的洪涝灾害时,将1998年的特大洪灾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江河及支流发生的洪涝灾害为背景,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查找当地江河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灾害的发生。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迅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也能在纷繁的信息数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取得快速的成长。

三、创设情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有句老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学生都会对未知的部分有兴趣,就看如何激发他们内心的潜在兴趣。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无法提升其对地理课堂的热爱。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情境创设,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社会生活中来自地理无处不在的感受力,当他们在内心接纳并认识到生活中的各种地理知识时,才会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学习驱动力。我们的地理课堂不仅要用地球仪和地图,还可以将一些新奇壮观的地理物质带到课堂上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地理课堂。比如有一次,笔者带了一块收藏多年的漂亮水晶石到课堂,结果许多学生一下子喜欢上了地理课。还如在讲地球构造与形成的知识时,笔者播放了一部史前一万年的纪录片,大部分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爱上这些地理知识。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方法审视

我们可以得出地理思想方法是制定课程标准重要但非唯一的依据,其他因素同样对制定课程标准产生重要影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育的基础性、发展性和选择性的统一,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基于以上认识,应当在以地理思想方法重新审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做到:一是对不体现地理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课程标准必须坚决落实;二是对课程标准中没有体现而对培养学生基本地理素养非常必要的教学内容要适当补充;三是对隐含地理思想方法而当前尚没有较好落实的课程标准必须创造性地落实。下面依据高中地理必修模块的课程标准,着重对后两个方面做出分析与建议。

1.突出归纳-演绎和构建与运用模型的方法

高中地理在三大方面应当突出对学生归纳-演绎和构建与运用模型的方法训练。这三大方面是:地理分布规律、地理过程和地理问题分析思路。涉及这三方面的课标内容有很多,地理分布规律方面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过程方面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区域发展的分析思路方面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这些课程标准中少数只是对归纳二字有所提及,而多数对演绎、模型的方法都没有明确提出。从落实好以上课标,提高学习地理素养基本出发点来看,高中地理教学必须采用相应的强化措施。

(1)对重要的规律、过程的理解必须提升到模型的认识层次模型是地理核心概念之一,它即有宽泛的包容力,学生在各学段都要学,且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接触;能支撑起学科,揭示或反映学科本质;能提供一个框架,有利于教与学。所以把具体的地理分布、地理过程的认识提升到以模型作为核心概念和思维工具来统摄认识高度,这是突出地理思想方法教育和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提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示意图说分布、讲过程,很少能把规律性认识上升到模型构建的层次。如在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时,一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让学生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这个教学思路基本是正确的,但很少有教师能够建立起观察较详细的世界洋流分布图———提炼出世界主要洋流分布示意图———进一步提炼出世界洋流模式图———比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中心所获得的模式图———确认世界洋流模式图———比照风带分布示意图,简释模式图形成的主导因素———用模式图解释洋流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这一教学模型,也就无法运用模型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必须紧密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较少要求通过逻辑推理引导学生获得地理知识和能力,而是要求学生以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概括分布与运动特点———归纳相关规律的思路来学习地理。所以归纳法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强化,但是许多教师在归纳出规律性认识之后,较少及时在不同区域中进行运用,即分析规律或模型在不同区域中的变形,并探寻导致这种变形的主要因素以重新修正规律或模型。如在建构完水循环模式图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用此模式图研究内流区、城市地域等水循环的常见现象,找出水循环模式的变化及其原因,绘制这些区域的水循环模式。归纳-演绎应以融合的形式运用于教学,指导学生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地理学习与研究的能力。

(3)构建和运用地理问题的分析模型在地理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是就具体问题说具体问题,较少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构建相关问题分析的基本模型,如教师在完成必修三各章的教学后几乎不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进行整理。必修三教学应当把归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应当展开空间定位与区域背景特征的分析、地域联系背景下发展条件的比较、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以及发展模式与策略分析,从而构建普适性的分析模型。又如教师往往在分别教授完农业区位条件、工业区位条件后没有把区位分析方法拓展到人类活动的区位条件分析模式的高度,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是肤浅的和难以迁移的。必修二、三中有许多涉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内容,如“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对于这些课标的落实,教师应当进行必要的整合,形成基本分析模式。另外,一些教师归纳出一些所谓的知识模板,并声称以之减轻学生认知困难。这种模板如果不是建立在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比较、归纳过程基础上得出来的话,那么只是死记型的八股模板。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提升策略

高中地理作为高中文科的代表性学科,包含宇宙知识、气候地形、海洋环境、城市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随着学习程度的深入,高中地理知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会由于地理学科的难度而产生懈怠感。为了激发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并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一、地理课堂趣味性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性

由于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视,很多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高中课程的教学要严肃、讲求效率,从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忽略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与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丰富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才能一改高中教学死寂的氛围,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高中地理虽然属于文科类课程,但是其自身的严密性以及内容的规范性又使地理课程带有一丝理科的气息。如果单纯地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硬性地把地理知识灌输给文科学生,学生势必会对地理课程产生厌恶甚至是恐惧的感觉。此时,如果教师转变传统观念,以适当的方法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就会对地理有全新认识并发现地理学习中的趣味点,进而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到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地理学习成绩自然会逐步提高。因此,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并不违背传统观念中对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视,反而可以以趣味性带动学生学习,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必要。

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趣味性的有效策略

教育效果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实践,地理课堂趣味性也需要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因此在本节内容中,文章着重对提高高中课堂趣味性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保障地理课堂趣味性的提高。

1.设立课程主题,改变地理知识的表述方式

查看全文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探讨

摘要: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要想提升地理课程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调整,进而达成课程教学引导的基本目标。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因此,教师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高效地理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为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学科综合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现阶段,我国教育行业面临着新的改革与发展机遇。在现有的教育机制引导之下,引导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教师不要仅仅局限于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地理学科作为基础性的科目,教师需要做好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探索更加积极有效的地理课程学习方法,给学生的发展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对此,笔者将展开细致化地分析与论述。

一、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性

高中生的地理课程学习多数是集中在课堂学习阶段的。因此,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首先要从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开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索欲望以及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围绕高效课堂建立的基本目标,将地理知识进行趣味性地演绎,使课堂学习氛围逐步建立起来,学生的参与感也能进一步增强。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单纯的课内知识的理论性引导,常常会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后劲不足。学生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期间,注意力逐渐提升,能够专注于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如果此时教师再进行基础知识的灌输,就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足。此时,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外地理知识导入的途径,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课堂休息时间。经过短时间的注意力调整之后,学生又能重新回归课堂。教师在讲解一些理论知识的时候,在课前适当给学生布置学习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随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分享交流,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1]。

二、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利用教学方法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微课程理念分析

一、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开展微课程教学的价值

微课教学对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具体表现为:首先,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微课程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微课程教学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地理运算充满兴趣,创新式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其次,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培养他们良好地理学习素养。将微课程应用到高中学校地理教学中,可以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一方面,将地理教材知识演变成动画内容,使地理推演更加直观、立体的展现在课堂上。最后,微课程教学还可以将高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罗列,帮助学生梳理地理学习层次,既能明确课堂教材的教学重点,又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更好的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应用微课程理念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2.1利用微课程演示复杂的地理知识。微课程作为一种课堂辅助性的教学方式,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教师在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地理空间模拟等知识融入到微课程视频教学中,利用微课程进行视频演示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做是为了更好的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当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比如说,在讲解地表形态的塑造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由于地表形态形成具有缓慢性,可以通过微视频课程进行浓缩与快放,展示不同地表形态的地理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相关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地表形态方面的微课程视频设计时,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的状况,选取典型的地形案例进行视频制作,力求所设计的微课视频实用简单,明确视频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2.2让学生利用微视频进行主动性学习。创新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微课程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其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使用微课程教学的频率,在相关难点重点题型的讲解上,教师要利用微课程教学的形式,将主要的地理学习环节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让学生自行寻找重点难点题型进行讲解。比如说,在讲解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容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一人负责一个地域版块,共同制作微课程,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进行分享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对区域联系与发展有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行控制学习的进度,并利用小组力量协作解决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升他们对学习地理知识的认知能力。2.3线上线下综合利用地理微课程。在开展地理教学中,不仅要在课堂上利用微课程,在课下也要积极引入微课程开展教学,将微课程教学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后复习中,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复习指导。首先,地理课堂对地理知识的演示和讲解时间有限,将微课程利用到高中学生的课后复习时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地理教材知识,突破课堂上的学习限制。其次,微课程应用到课后复习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学习的重点,完成拓展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最后,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高中学校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修正,与学生一起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课后的地理复习指导,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提升高中地理微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教学创新的目标。

综上所述,微课程能够有有效的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习素养。将微课程应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大大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应该加强将微课程应用到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创新地理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微课程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广泛应用,从而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过程中,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是各项专业能力之首,地理专业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直接影响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由教学分析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能力以及教学媒体、方法和策略的设计能力等五个部分构成。高校地理教师要研究高等师范地理新课程特点,把握学生职业定向,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地理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学习,提高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能够为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和建议。

由刘桂侠撰写的《地理教学设计》一书对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该书分别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地理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如何设计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等进行详细介绍。该书按照“原理+教学模式建构+案例”的基本框架来编写,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概述了地理教学设计,论述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流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发展趋势等。第二章“地理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和地理学习心理等,阐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三章“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概述了教学设计模式、地理教学设计模式和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等内容。第四章“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论述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地理教学策略的设计、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地理教学媒体的设计、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编制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等。第五章“地理教学设计评价”,概述了地理教学评价,论述地理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和地理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从评价反馈角度反思地理教学设计。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新课程教学设计没有融入课改精神、没有很好领悟地理新课程理念、未能把握住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在教学设计上依然思想守旧、未能将现代教育设计先进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实践中、在地理教学过程设计中未完全落实课改思想、教学设计要素不全、方法不当等。此外,地理教师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首先,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应用系统理论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深入学习理论以达成地理学与教的变革,融合地理教学理论以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借助传播理论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其次,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模式研究。再次,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从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要加强新课程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本着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开展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重视地理新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实施标准内化策略研究,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选择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以彰显课标理念;积极寻找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施单要素训练策略研究;进行案例借鉴策略研究,包括案例的合理选择、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案例的总结与提升等;学会自我反思,实施过程优化与再设计策略研究等。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教师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将会大大促进高校地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吕清华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全文

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论文

1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本质是学生学习技能的提升,更加注重过程的发展,构成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为了探究者,对各种有意义的学习材料进行独立的调查获取,真正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逐渐形成了研究性的思维意识和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2.1自读课本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初阶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地理课本进行自读,并在此基础上对新课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知识点进行掌握,应当分三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导入,即对所要学习的地理新课进行导入,启迪学生的思维。具体的实施中,可选用提出设问的方式,对本节的中心内容进行发问,也可利用地理图片创设情境的做法,让学生在轻松的辨认中接受新课,当然,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新课的内容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导入等。第二步,进行导学提纲的展示。结合本节将要学习的地理课本内容,教师在学生读书前进行读书基本要求及主要内容的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确保其不偏离教学目标和分散精力,并鼓励他们通过自读尝试解决问题,完善对地理内容的理解。第三步,理书,也就是对所在章节的内容进行结构和内容层次的归纳,对其先后的学习顺序进行理顺,又要考虑到从什么角度去进行这些问题的阐述等,并进行标记。通过此三步骤,为后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完善前期的准备工作。

2.2引导探究

查看全文

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特定学习领域或学科之后所具有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是当前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电子白板作为教育信息化中重要的教育技术工具,目前在相对发达的地区都已普及。其作为包含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新教学媒体,具有常规媒体和多媒体演示系统不同的教学与技术特征,是集成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为一体的媒体平台,与传统多媒体演示系统相比,其能够显著支持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对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与高中地理教学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概述。交互式电子白板又称之为交互白板,既具有普通白板和联网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又可以实现普通白板功能与软硬件功能、计算机功能、人机与人际多重交互的电子感应屏版。目前在发达地区,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已成为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教学辅助手电能通过视频播放、文字书写、动画展示等功能,让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变得更加易理解,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更有效,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二)传统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局限性。以多媒体投影教学为例,其主要采用演示文稿进行教学,教师需要提前制作好可见,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对计算机的控制实现课堂的复杂教学。虽然PPT可以实现IWB中移动、点击等功能,但这种功能不仅局限了教师的互动范围,还使其思维发散受到束缚,整节课的节奏只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步骤进行。(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交互式电子白板兼具图文、声像,其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软件功能完备且操作简单。将其作为辅助教学应用到高中地理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使高中地理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交互式电子白板书所具有的展台功能是相较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的巨大优势,其完全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其对展示的内容可随意缩小、放大,做批注等。将展台功能始建于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有利用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实时评价,还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知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交互电子白板的应用分析

(一)加强教师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培训。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教师很少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说自带的资源库。究其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交互式白板的使用不够熟练导致的,也就是说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所自带的资源库功能未被教师充分发掘使用,对其了解程度不够。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相关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自我,是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二)教师应提高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认识。目前,我国高中地理三年教学安排普遍以新授课与复习课对开的形式开展,这样的安排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对教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调整将教学思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地理课程,形成一套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学方式。但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应跟紧时代的脚步,努力发掘适合于当下教学的功能,使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充分整合,提起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欲望。

三、结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