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0:37: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理教育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理教育教学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哲学研讨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本人对目前贵州的高中地理教育现状表示堪忧。贵州的初中地理不中考,只会考,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地理基础基本为零。加之社会对地理有偏见,认为地理是副科。为了升学,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哲学观点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初中基础的好坏对高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基础好,学生会学得很轻松,对本学科的兴趣高,就容易取得好成绩。反之,基础差会严重干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放弃心理,对高中地理教学极为不利。其次,每个中学对高中地理重视程度不同,一定程度制约着高中地理教学的健康发展。多数高中都是重理轻文,理科学生多,文科学生少。地理属于文科,但其偏理科,学习难度丝毫不亚于数学,有“文综里的数学,得地理者上重点”的说法。高中地理不像初中地理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知识容量巨大,学生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再次,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进度,使用统一的教辅资料,地理教师各自为政,一厢情愿,不遵循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大搞题海战术,结果事与愿违。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成为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发展的严重障碍,就会干扰素质教育的推进,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只有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从根源上消除它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贵州初中地理不纳入中考并非个例,相比相邻省市(四川、重庆),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中考不考地理,高考又要考地理,地理学科这样尴尬的地位又怎会得到重视呢?很多学校只重视语、数、英等科目,目光短浅,其他学科一样重要,只是分工不同。学好高中地理,有利于提高文科综合分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牢牢把握主动权。然而国人的思维尚未转变,地理在国外相当重视。在国人大喊学生减负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无奈成为牺牲品。我们看一看高中地理的知识模块,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必修一),人文地理(必修二)、区域地理及区域发展(必修三)、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防治(选修四和选修五)。高一没有分科的时候,每周两节地理课,根本无法保证完成教学任务。高中不像初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要求更高。高中教师既要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又要批改作业,讲解教辅资料,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可想而知,地理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不良情绪。面对紧张的课时、基础薄弱的学生,还要维持班上的课堂纪律。再加上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同事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无法做到步调一致,统筹规划。加上学校狠抓升学率,采用低效的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大部分时间用来考试和做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还有就是学生自身因素,比如,自信心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多或少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的长足发展。

三、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初中地理,在中考总分中应占一定比例。这样学生才会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地理课堂上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良好的地理基础不仅为高中地理教学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师生负担,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让学生不再对地理产生恐惧和厌恶,从容自信地面对高考。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掌握答题技巧,在考场上尽可能多地拿高分。其次,各个学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课程表,增加高中地理课时。在分科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文科和理科只是学习的内容不同,以后同样可以考入高等院校。而且文科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为将来走入社会为人处世也有指导意义。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学习好文化知识,总有用武之地。高中地理是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师生共同付出,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会取得社会的认同。况且有些学校的文科甚至超过了理科,重理轻文的观念应该摒弃。再次,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学会团结协作,在学校和教研组的统一调度下,科学地制定教学进度,使用统一的教辅资料。经常开展教学交流活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运用Flash课件,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突破的重、难点。创新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开展新课导入,做好教学反思。深入学生之中,了解他们对高中地理的看法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才有未来,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在新课改中,一马当先,取得长足发展。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实践概述10篇

第一篇

一、高中地理课堂构建分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近年来高中生群体基本上是清一色的“90后”不仅生长环境的差异性比较大冷性特征更是非常明显加上在初中时代所接受的地理教育不尽相同掌生对地理知识以及地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形成了高中生在学习习惯、地理基础、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给高中地理课程的常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素质的培养需求针对不同学生制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地理学习的内在需要捉进学生地理素质的集体进步与提高。

(二)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组织形式严重滞后

在高中的地理课堂上很多教师仍旧沿用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她理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总是一成不变,往往以地理课程的考试成绩为导向使得“单向化,“统一化”的地理教学严重的求同化、常规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同时油于地理教师未能充分保证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导致大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池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地理素质的整体提高。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论文5篇

第一篇:古诗词与地理教学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诸多文人墨客,游历天下,踏遍神州,留下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有的成为千古绝唱。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大量作品是作者的细致观察而包含着丰富的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其中不乏描写地理事物,解释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和特征的诗篇。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利用这些古诗词,让地理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开发智力,提高教学效率。

1利用古诗词引入新课题

古诗词因其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意味深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新知识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讲授中国地理《长江》时,就可以引用李之仪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或引用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营造出一种美的意境,拉近学生与长江的距离,给学生无比的亲切感、归属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佳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轻松愉快地获取新知识。

2利用古诗词化繁为简

自然地理知识内容广泛、抽象、繁琐,不易理解。而古诗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们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文辞优美,描述事物和现象用语简单明了、恰如其分。在教学中把古诗词和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观察、对照、辨析、总结,教学重点得以强化,难点得以简化,知识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如,在讲月相时,用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让学生联系实际,把平常自己亲身看到的月相与诗词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蛾眉月出现的农历时间、方位和形状,以及相应的天气状况等。讲上弦月时,用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当讲到满月时,有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学习下弦月时,可用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残月也称蛾眉月,发生在农历的每月下旬,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可借用柳永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创设教学情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赏析古诗文,认识、理解更快,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经久不忘。

查看全文

地理教师专业素质提高

一、新课程下地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

新课程下地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包括地理教师的现代专业信念、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育经验、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多方面。

1、坚定的专业信念

地理教师的信念是指地理教师在自己一生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地理学习、教育教学常规、班级的管理等相关因素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观点,如地理观、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等,其范围涵盖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从而指引着地理教师的思维与行为。拥有坚定信念的地理教师,能够把地理教育教学看作是自己一生的使命,并为之而奋斗。这中间不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将百折不挠,坚持到底。

2、全新的地理教育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教学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基教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培养学生的各种特长,增强自信和能力。并从教师的知识更新、方法转变等方面展开了多次培训、学习、展示、推广形式的活动。使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目标、态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变。

地理学科在整个中学教育教学中起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才能真正改变教育教学现状。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的解读工作。塌实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学培训,帮助每一位教师进行新教材的备课,掌握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广大地理教师深入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并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努力做到:“博学多才”“博大精深”,实现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提高**的地理教师整体素质。

深入课堂认真听课,为广大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指导,使他们能不断地明确方向和具体目标;能不断地改进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

建立教育教学研究网络,使教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标:

查看全文

旅游地理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思路

摘要: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在旅游地理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二者的耦合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地理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分别在服务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旅游生态建设、服务乡村旅游产业进步等方面,探讨了耦合工作的现实指向,指出要通过构建提升创业能力的旅游地理教学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旅游地理教学氛围、合理定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乡村振兴尤其是乡村旅游产业进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关键词:旅游地理;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

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这一问题上,有必要因地制宜,加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升级。在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引领下,需要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配置效率。同时打造文化节约型、生态良好型乡村社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充分发挥旅游地理教学的功能,以乡村振兴为背景,探究基于旅游地理教学的创新创业能力典型培养模式和现实路径,引导和帮助学生夯实乡村旅游基础知识,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注人更多先进思想、技术理念,助力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地理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存在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性论断。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成了新型的消费产业,这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乡村旅游从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开展旅游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对世界各国、各地区旅游活动的讲解,也注重分析和解读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条件以及空间分布等,但涉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却很有限。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缺乏正确认知,乡村旅游产业供给侧不合理[2]、与教育教学的耦合度不足。这样势必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质量,甚至会阻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设置障碍。旅游地理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缺乏正确认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关注度都较低。可以说,教师和学生都对乡村旅游的兴趣不高、认识度不足。即便在教学实践中,教学主客体也习惯以传统商业思维认识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忽视了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类型。也正因为如此,旅游地理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没有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潜在商机,二者的耦合效果也较差。2?乡村旅游产业与教育教学的耦合度不足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大行其道”的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既需要提升对乡村旅游产业的认知度,也要注重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联。但实际情况是,学校的旅游地理教学实践中较少提及针对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新创业问题,甚至忽略了这一产业的存在。因而,无法通过教育教学向这一“朝阳产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从业人员,这对乡村经济发展极为不利。3.乡村旅游产业的资源供给不足调查发现,部分旅游地理教学与创新创业课程之间的衔接度不够,甚至很少针对旅游地理专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部分教师缺少乡村旅游实践经验,在创新创业方面也较少涉及,导致学生只能了解旅游地理专业知识,无法突破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受到的思维约束。这一现象导致大量可开发的资源无法受到重视,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实质性帮助,导致乡村旅游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地理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耦合的现实指向

查看全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思路

摘要:新课改要求新形势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能够以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切实优化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确保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入手,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之道,希望可以引导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步入更加理想的状态。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课堂;课堂教学效率

强调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效率,其目的就是确保在单位时间内的课堂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更好夯实,地理知识应用能力更加强大,地理创新思维和学科价值观念更加端正,由此步入到深度初中地理学习格局。

一、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初中地理学科相比较其他学科,其地位是比较边缘的,这一点师生都有意识,这样就导致部分学生对于地理学习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也就难以带着激情去参与,实际的学习效率自然低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教师关注良好地理学习氛围的营造,确保学生了解地理科学的价值、地理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继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这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地理教育教学格局。比如,在学习热带草原气候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播放《狮子王》中的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感受热带草原气候的景象,学生在这样的视觉感知中可以更加立体地感触对应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然后与地理知识进行交互,就可以使初中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进去,地理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习的氛围也会因此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不断提升。

二、关注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发展,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查看全文

创新教学下的高中地理论文

一、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意识淡薄

在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较慢,并且大多数教师仍然坚持着“多讲,成绩就越好”的思想。正因如此,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以传授知识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方式老化

在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习惯性地采用旧有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在教学中无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甚至一些教师仍一味地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甚者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成绩。

查看全文

地理教育在幼师专业中的价值意义与作用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且为社会各生产、生活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作为教育领域众多学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师专业不仅关系着幼师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而且对于其自身与整个教育领域的长期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而地理教育既是幼师专业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幼师提高其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地理教育进行简要阐述,进而对地理教育在幼师专业中的价值意义与作用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地理教育;幼师专业;世界观;价值观

21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快了教育体质改革,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我国幼师教育领域也将地理、历史基本常识的教育纳入其中,以期为提高幼师专业素养及其对基本地理、历史常识的认知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以地理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而对地理教育在幼师专业中的价值与意义做出了系统探究,旨在为促进幼师专业的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一、地理教育概述,特点与我国地理教育的突破

地理教育,即关于地理学知识和能力的专业培训。现代地理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地图的运用。因地图具有较强的地理方位性、几何精准性和形象概括性,故其成为了重要的地理学语言;(2)注重实地考察。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和郊游,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地理的相关知识;(3)技术性。通过引入航空、遥感等技术,提高教学直观性;(4)综合性。地理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地域、空间知识方面的教育,而且还包括了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故地理教育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近年来,随着与地理教育相关各类先进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我国地理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一方面,地理教育突破了传统地区、地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等相关方面的研究,从而将研究范围延伸到全球地理环境的研究方面,例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生态系统等相关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相关教育内容还涉及到了沙漠化与森林草原退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等;另一方面,在教育形式上,传统的地理教育大都以教材讲解与教师指导的结合为主,现阶段,地理教育融合了多媒体技术以及GIS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项目,而教育形式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提高受教者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在对地理教育的概念、特点和突破予以了解的基础下,对其在幼师专业中应用的价值意义和作用进行如下说明。

二、地理教育在幼师专业中的价值意义

查看全文

中学地理课程的德育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在初中、高中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教育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教育。营造积极的德育环境,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思想,全面实施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学;地理课程;德育渗透

中学地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的教学内容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激发中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学习中,引导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育知识,促进中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学校要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对中学生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地理是一门贴近人们生活的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受到破坏,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淡薄。毫无疑问,环境对于人类的报复也是越来越严重。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有关生态学知识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1]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我国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了解和所学知识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发生原因,树立学生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学习地理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生态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们对生态环境做了什么,生态环境就会双倍还给我们,所以要人们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渗透,让学生知道破坏环境是违法犯罪的事情,让学生知道环保意识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此提升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

二、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