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反思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5 17:13: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理教学反思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理教学反思

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论文

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过程中,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是各项专业能力之首,地理专业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直接影响新课程的改革和推进。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由教学分析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能力以及教学媒体、方法和策略的设计能力等五个部分构成。高校地理教师要研究高等师范地理新课程特点,把握学生职业定向,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面临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地理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学习,提高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因此,加强高校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能够为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措施和建议。

由刘桂侠撰写的《地理教学设计》一书对我国高校地理专业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该书分别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地理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如何设计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等进行详细介绍。该书按照“原理+教学模式建构+案例”的基本框架来编写,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概述了地理教学设计,论述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流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发展趋势等。第二章“地理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和地理学习心理等,阐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三章“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概述了教学设计模式、地理教学设计模式和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等内容。第四章“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论述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地理教学策略的设计、地理教学方法的设计、地理教学媒体的设计、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编制地理教学设计方案等。第五章“地理教学设计评价”,概述了地理教学评价,论述地理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和地理教学设计成果评价,从评价反馈角度反思地理教学设计。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新课程教学设计没有融入课改精神、没有很好领悟地理新课程理念、未能把握住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在教学设计上依然思想守旧、未能将现代教育设计先进理论运用于教学设计实践中、在地理教学过程设计中未完全落实课改思想、教学设计要素不全、方法不当等。此外,地理教师新课程教学设计能力不足,严重影响地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首先,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研究,应用系统理论整合地理教学因素,深入学习理论以达成地理学与教的变革,融合地理教学理论以促进学生智慧成长,借助传播理论以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其次,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与模式研究。再次,要加强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从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最后,要加强新课程地理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本着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开展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重视地理新课程标准研究与教材分析,实施标准内化策略研究,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选择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以彰显课标理念;积极寻找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施单要素训练策略研究;进行案例借鉴策略研究,包括案例的合理选择、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案例的总结与提升等;学会自我反思,实施过程优化与再设计策略研究等。

总之,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教师对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将会大大促进高校地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作者:吕清华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创新教育成为时展的议题,社会对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都需要借鉴正确的教学方法来发挥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价值。由刘桂侠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理教学设计》一书,以五大章节详述了地理实验教学基本理论、地理实验设计、地理实验教具开发与软件应用、地理实验教学案例分析、自然地理实验探究五方面内容。

作者指出,从现实实践出发的地理实验研究作为地理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其中相关的课标相关实验的教学案例有农业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商业网点分布调查、绘制学校地图、绘制地震逃生地图、数字星球系统的课堂教学、三圈环流模型制作评价、“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实验教学评价八大内容。高中地理教师应从实践出发,着重培养自身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设计、深化地理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化路途发展,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及其教学创新的新路径。本书以“教学原理+教学模式建构+案例”为论述基本框架,对高中地理教师具有极高的可读性。本书以章节为单位,以确定地理教学的目标和设计方向来践行地理教学内容设计,以地理教学方法设计搭建师生之间的桥梁,以媒体设计为信息传递渠道、以教学过程设计为行动路径、以学习评价设计为效果检验关键、以地理教学方案设计为蓝图大展、以教学模式设计为参考路线、以特殊地理课型设计为特殊体验对象、在实践交流中以说课设计为对象、教学反思和再设计为诊断改进方向,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沟通渠道之中,将地理教学的设计作为地理教学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指标。

借鉴《地理教学设计》中关于地理教学设计中论述的教学设计概念、教学设计模型和流程、微课设计,在教学目标上做好编制与表述、三维目标策略探寻、目标设计发展趋势预期;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详尽分析、有效组织教学、开发利用开放性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方法设计上选择有效教学方法、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挖掘探究式方法的适宜性。作者在地理媒体设计中概述了设计要旨、预期了新兴地理教学媒体及其发展趋势;教学过程设计中分析了相关要素、把握教学主要环节等可以使在教学活动核心设计上更为有效;在学习评价中概述了其基本定义、合理教学反馈设计、新说——考评;本书内容呈现了地理教案的宏伟蓝图,即教案设计、学案设计、“教学案”设计;在教学模式设计上依据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课程文化构建,作者指出要在实践交流中了解说课、把握说课、评价说课,在改进重点中反思地理教学、充分了解学习共同体下的地理教学再设计。

地理教师应积极探寻自身教学能力培养及教学创新设计的路途,这对地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教学前景预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地理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才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以其专业素养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从教学创新做起,争做创新科研型教师,淡化教学形式,注重实效;教会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多渠道获取知识。地理教师要以《地理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方向,变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及教学创新设计可通过转换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将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通古精选和优化课程资源,诱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能力,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等措施逐步来实现。

在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学习进度、设计评价指标控制;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营造获得情感体验的积极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获得动力支持。《地理教学设计》一书要求地理老师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能够举例说明教学内容差异现象、窥见知识讲解中的主导因素并逐步提升自身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进一步加深地理知识原动力。让教师以正确的教学模式方法和路径,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动机。

作者:刘桂侠

查看全文

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基于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新时期下中学地理课堂对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高师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进行改革.通过“做中学”,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地理教学技能,提高地理教学专业素养,以胜任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工作.

关键词:地理教学技能;任务驱动;实践教学

地理教学技能是师范生今后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相关研究主要从地理教学技能内涵[1,2]、实践应用[35]、高师地理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6,7]等方面展开,但是都侧重于理论和策略层面,并且对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也缺乏实操指导性.因此,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分别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系统探索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建设,使学生技能训练在操作上更具有指导性,并为同类院校的地理师范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1课程建设思路

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加深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进而掌握地理教学技能和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是连接地理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教育实践的纽带.但是该类课程当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而,课程建设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化定位、分层次设计、分阶段实施、过程性教学”的地理教学技能训练体系,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以技能培养为目标(实践操作,强化学习技能),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通过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依托递进式任务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强化认知、理解建构、获得技能.

2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构建

查看全文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然后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

杜威认为,当人审慎地考察某个观念的基础及佐证信念的充分性时[1],这个过程就被称作是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还有人认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主动地、持续地、仔细地考量它赖以成立的基础及它所倾向的结论,就称其为反思”[2]。有关教学反思的定义比较多,至今还没有统一[3]。笔者认为教学反思是以教学过程为对象,对自己所表现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再思考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观摩课或教研说课、评课等活动,找出自己的不足与优势,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努力完善自我,经常反思教学行为[4],改进教学策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而能够适应目前地理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反思视角单一。高中地理教师要提升教学反思的效果,就需要考虑从多角度反思教学。目前,多数地理教师更愿意从个人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来自其他视角的反思,往往很难发现更多的教学问题。一是缺乏学生视角的反思,未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存在的问题,使教师难以获取影响教学的真正因素;二是缺乏同行、专家等集体视角的反思,局限于自己的思维定式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反思的全面性;三是缺乏阅读理论文献视角的反思,未能从教学理论方面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思路狭隘。(二)教学反思内容片面。多数地理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但是教学反思的内容存在差异性。多数教师关注教学效果、教学技能、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的反思,但是对学生是否获得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自身教学理念的改进缺少反思。反思多体现在教学流程中的某一方面,忽略系统性的反思。例如,笔者在讲“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的内容时,通过提问及播放Flash动画、学生合作讨论、案例探究等形式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仅关注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发现除了导课部分的提问较多以外,课后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相应练习题。但是笔者在课程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发现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比较薄弱。这就表明整个课程中关于节水理念的渗透还不到位,体现了笔者缺少对学生人格培养的教学反思。(三)教学反思方式单一。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选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如专家讲座、教研说课、评课活动、微格教学等形式,也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科学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学过程处于和谐状态[5]。实际上,大多数教师都会进行教学日志反思,这种方式简单快捷,而且大多数都是自己反思教学问题,具有主观性,导致教学反思结论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地理教师还没有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反思方法,没有实现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的。(四)缺乏对教育价值的教学反思。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世界、区域、时间、空间的视角看待事物和分析、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形成。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有关人口、河流、地貌等各种图表信息,让学生自主设计有关某区域的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培养学生获取及解读信息的能力、观察区域认知的能力和以综合思维视角调动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多数教师对地理教学价值的反思关注不多。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存在问题的成因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教学融入成果导向教育的策略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就是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终生发展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以上述学习成果作为导向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当前教育领域中重要教育理念,就此本文将浅析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高中地理;地理教学

为更好地迎合新课程要求,提高教学质量、重视人才培养,就需要对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应用成果导向教育能够为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教学理念和改革方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本文就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明确学习成果,与多元化、个性化学习要求共同配合,以此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完成自我挑战,然后再对成果进行反馈,以此对原有课程设计和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对成果导向教育的内容进行解析,能看出其核心要素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人人都能够获取成功,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来获取成功,基于成功学习的基础上能够促进更为成功的学习和发展。第二,提出个性化学习评定模式,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通过采取个性化的方式来进行等级评定,适时开展学习评定,通过评定来获取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便于教师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第三,提出精熟的价值理念,在进行实际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以学生可以精熟所学知识作为基本前提,不需要对学生基础进行区别,只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合适、充足的学习机会,学生都会获取相应的学习成果。第四,提出绩效责任,要求学校比学生更注重对学习成效进行负责,并对此制订具体的评价和改进依据。第五,提出能力本位,简单来讲就是教育应为学生提供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适应能力,学校所做出的教育目标中,应将具体培养的核心能力列出来,并明确各项核心能力的要求,并对应具体课程。

二、成果导向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查看全文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案例设计的应用

摘要: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视频等于一体,将学习内容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便于教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地理学科兼具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到导入新课、课堂讲授、课外拓展等教学环节,以期为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逐渐成熟,在拓展知识视野[1],激发学习兴趣[2]72,增强师生互动[3],促进生生团结合作[4]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进而提升教学质量[6],已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由于地理学科兼具综合性[7]、区域性[8]、空间性和动态性[9]等特点,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将“讲解、演示、再现、比较”等方法[10]99融为一体,在地理教学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受到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应用。国内教育者对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刘亚波认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平台,而且变以往“填鸭式”教学为承载现代技术手段的启发式教学,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2]71。张博认为,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而且有利于完善和创新我国高中教育体系[11]。李震分析总结了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具有灵活展示教学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等优势[12]。陈阳采用实验对比、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两个班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并在导入情境、讲授知识点、视频的选取与播放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13]。周恒针对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存在课件素材组合水平低等问题,提出教师应注意教学素材取舍、学校应该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等优化策略[14]。姜宁等针对多媒体课件内容与书本重复太多,颜色和图案随意搭配问题,提出鼓励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提高教师对多媒体课堂的适应能力和掌控能力[15]。陆光明针对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难以做到有效互动、被课件绑架的问题,提出了以Flash平台为例设计、改编地理微件的策略[16]。赵实君等认为,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案例教学时不仅要求多媒体技术、板书混合使用,而且应该选择合理的图示创设地理问题情境[10]98—99。何如等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具、缺乏师生互动、缺少抽象思维训练、抹杀语言功能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师生间互动交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用多媒体等策略[17]。成兆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60.1%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辅助技术容易造成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51.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选择的素材内容较多,课件设计不合理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等问题,提出了教师应该严格按照地理教材设计多媒体课件、适当增加多媒体课件美观性等策略[18]。鲍国达通过对大量多媒体地理课堂的观察,发现不少教师的板书行为普遍存在着设计传统、形式单一、呈现杂乱、过程脱节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预设科学方案关注学习过程、提升内涵品质创新板书形式等优化策略[19]。余根梅等根据信息技术不能有效解决地理教学案例、数据材料等信息陈旧和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从课前预习、案例导入、讨论展示等环节对“热力环流”进行了案例设计[20]。黄雅莉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反思六个方面对“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多媒体教学设计[21]。周红星将多媒体技术与地理课堂有机融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及具体教学过程对“常见的天气系统”进行了教学设计[22]。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有关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设计报道较少,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案例设计未见报道。为此,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案例设计中,以期为地理学科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交互视频与教材结合,了解水圈构成的特点。2.通过水循环Flash交互动画,掌握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等形式,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通过查阅资料和野外调研徒骇河(聊城段)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学会从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能够正确认识水循环自然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的作用与意义,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改善地理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实现地理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对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创设原则与创设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在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果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原则; 策略

一、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创设原则

问题式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并促使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创设问题式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创设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出问题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该模式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而学生则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问题的自主解决者,确保地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创设必须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等层面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合理安排教学组织结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问题式课堂教学模式。3.创设真实情境的原则。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必须遵循真实性、生活性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将知识融于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已学知识的迁移运用。

二、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创设策略

1.课前导入环节提出问题。在地理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创设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够通过问题带领学生主动学习新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体会到探索未知领域的快乐。如在教学《自然界的水循环》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提出问题,如自然界的水总量在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增减变化吗?人类活动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怎样的影响?请同学列举实例。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己家乡的水环境入手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内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河流水位变化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探讨不同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2.课堂互动环节分析解决问题。问题式教学模式倡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共同解决问题,转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从而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合理安排课堂讨论环节,由教师提出讨论的主题,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分析探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教师可针对某城市遭遇特大暴雨导致79人死亡的这一事件,让学习小组讨论该事件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在学习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多角度入手思考问题,并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现象或事件深入探究这一问题。在学生讨论完之后,教师让各个学习小组发表讨论的结果,与其他小组学生进行意见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3.课后反思环节归纳总结问题。在地理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论性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知识,进而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所以,教师要在课后反思环节引入问题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如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时,教师在课堂总结环节可提出问题,如在炎热的夏季,为何郊区比市区凉爽?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对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解释,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归纳总结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查看全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实践

一、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设计思想

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标下教学观念与现代课堂的融合,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实施与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来看:很大一部分是地理老师的教学观念、课程观念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鉴于此,教学目标设计之前,必须整合指导理念与思想进行。

1.课程理念是正确定位目标价值的基础。课标最核心的要求是将学科发展变成学生发展,通过注重地理探究、学习需要、地理素养,将学习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这也可以看出:当代高中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发展,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发展,更要从知识传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是一切思维产生的源泉,科学的问题对激发探索欲望、提高思维活跃性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提问对解决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它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这期间,问题有效性具体体现在深刻性与开放度,通过注重实施层次,达到帮助学生挖掘潜力、激发思维的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能否自然高效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着重大联系。在充满自信、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效果与效率较好。因此,在现代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在学生独立学习的条件下,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小组讨论,并且对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层反思、监控、补救、调整,以此激发学生的效能感。在创建小组时,结合学习差距与个性特征,让整个课堂氛围更加融洽。

二、体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

1.展现三维融通。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方法与过程、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技能与知识三个维度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其中技能与知识是条件,同时也是价值观、情感态度、方法实现的有效载体,方法与过程是关键,它是实现整个情感态度、技能知识以及价值观的中介。因此,在现代教学目标设计中,必须整合学生状况、知识技能与实施方式,尽量做到实践与目标设计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功能。

查看全文

地理教师专业素质提高

一、新课程下地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

新课程下地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包括地理教师的现代专业信念、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育经验、专业能力、专业道德等多方面。

1、坚定的专业信念

地理教师的信念是指地理教师在自己一生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教师角色、课程、学生、地理学习、教育教学常规、班级的管理等相关因素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观点,如地理观、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等等,其范围涵盖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与生活经验,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从而指引着地理教师的思维与行为。拥有坚定信念的地理教师,能够把地理教育教学看作是自己一生的使命,并为之而奋斗。这中间不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将百折不挠,坚持到底。

2、全新的地理教育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PBL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PBL和学科融合,然后说明了学科融合视域下PBL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接着阐述了学科融合视域下PBL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实例,最后对学科融合视域下PBL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PBL;学科融合

一、PBL概述

PBL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丹麦的工程教育领域。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项目规划和项目实施,在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PBL源于项目主题的选定,强调贴近学生生活,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标要求提出项目核心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生成相应的项目作品,且在小组间进行作品展示和成果交流。吴晓燕[2]指出,PBL基本教学流程为选定项目、制订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

二、学科融合概述

简单来说,学科融合就是多种学科的融会贯通。学科融合教学强调在打破学科界线的基础上,以一门学科为核心,融合相应的其他学科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学科的内容及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构建高层次综合课程知识体系。以地理学科为例,地理学科作为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3],故地理问题的解决往往也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而学科融合教学可以使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问题本身,在学生认知事物时为其提供综合视角,并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