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10:15: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方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简析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论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信息网资源共享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从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到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后对文化信息网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信息的收集与传播是人们学习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图书馆作为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工作模式与服务项目正在由传统意义的借还服务向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转变,特别是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建设,为人们了解文化、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建设地方文化信息网是通过互联网、卫星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将数字化信息资源传输到群众身边,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整体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这已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
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网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网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将所有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为公众提供切实的文化信息服务,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达到对外宣传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文化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建设好地方文化信息网是摆在各级党政部门和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
传承地域经典文化的源动力分析
【摘要】茂名市具有重视地方特色经典文化建设的传统,因此孕育了地方文化创新的动力。从茂名市重视文化场馆建设、重视文化资源建设,再通过文化积累间接获得各种社会声誉的案例说明地方的文化创新离不开地方特色经典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也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文化创新规律在教育机构也应得到应用,例如,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开展地方特色经典文化的教育、传承会有利于输出具有乡土文化情结的好学生,提升教育质量,激发每一位本地青年学生都来参与文化创新的探讨。
【关键词】地方文献;经典文献;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文化创新
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目前,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已发展了全媒体的传播方式,让文化的传播方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动力,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果具备了强势的宣传渠道及宣传工具,那么,社会各界得进一步思考,在文化“创新”的舆论场所里,什么才是恒久的“创新”动力?笔者认为比较关键的内容与方法是寻找地域文化的原始踪迹,用新时代的智慧与技术手段去解读、传承地域经典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源源不断地获得长盛不衰的“创新”动力。
一、茂名地区重视经典文化传承
近年来,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一贯重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正确思想和有益方法来启发工作思路、方式的工作作风,也同样带动了各层级干部都积极重视历史典籍的学习。在党中央领导的示范、带头下,茂名当地的各级行政班子也非常重视历史文献的诵读、传播,认为地方文化不单纯是文化问题,还可以起到行政治理所不能起到的干预作用。让地方文化的教化功能充分反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1]。(一)茂名重视文化传承场所的建设。提到茂名的地方文化代表符号,当地民众往往会指出本地经典文献里具有冼夫人的爱国精神故事蓝本,但茂名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他还承载着其他需要挖掘的文化资源,例如荔枝文化、民俗文化、石油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遗产。在地方政府的重视及主导下,茂名当地于1959年成立了文化馆,2006年该馆加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牌子,除了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外,还搜集、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经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建于80年代后期的市博物馆进行了整体改造,并于2015年9月重新对外开放。2017年建设“潘茂名纪念公园”。一系列文化场所的建设举措,就说明茂名市的政府机构已认识到历代文化及近现代的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2]。(二)茂名重视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发现。不少城市都有新建的文化场所,茂名并不是特例,但是茂名市的当地政府不仅仅重视具备贮存文化资源的硬件建设,还重视源源不断地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发现工作。以图书馆为例,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后,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已列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目前,茂名市已建成3个县级支中心来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库。茂名市图书馆重视自建数据库建设,汇聚和集成了覆盖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图片、音视频资料等各种类型的茂名地方文献200多万篇,为当地及外地读者提供免费的茂名地方文献检索及文献传递服务。高州市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阵地服务优势,利用自建的特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服务文化传承。信宜市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的收集,收藏有线装古籍图书3256册,还完整收藏1957年以来的《信宜报》。以文化馆为例,截至于2018年12月茂名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了5批次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科学保护茂名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角度助力于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以博物馆为例,目前,茂名市博物馆经过改造,已具备了开展茂名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教育场所作用。露天矿博物馆经过三年多的紧张施工,将成为一个集展览、科普、藏品收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传承茂名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综合型博物馆,是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齐头并进建设工作,进一步说明地方文化的资源建设工作得到政府的重视,是硬件(物理场所)与软件(文化资源)内外兼修的传承地域文化,让地域文化形成经典,并孕育着文化创新[3]。(三)茂名的文化传承为文化创新注入源泉动力。众所周知,历代积累的地方特色文献受众面较窄,其功用价值多局限于地方情况的了解。让老百姓能安分守己,墨守成规,这就是地方文献在民间传播的主要动力,并不为创新服务。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并带来文化创新,这种规律在茂名当地已经得到验证。2018年4月,《魅力中国城》第一季让茂名带来了冠军口碑,这个头名的得来,离不开全市各级宣传部门的精心组织与策划,让本地大众对自身所在城市的地方特色从肤浅认知走向深度了解,也让外地民众有机会充分了解这座历史悠久的滨海城市。谁能凝练出城市的独特精神基因,谁才能脱颖而出。在茂名,正因为一直以来都重视特色文献的挖掘、整理,因此,对茂名文化精粹进行深度挖掘时,才有较大概率打造出鲜活的、独特的城市文化魅力。在茂名,除了人文文化之外,自然地理资源的文化也在地方文献资源集合里也得到创新。因为历代比较缺乏自然科学、医药技术方面的典籍,但是,茂名却有独特的荔枝文化,甚至还有化橘红文化。在茂名化州的化橘红是名贵特产,具有化痰止咳的神奇疗效。清朝《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化州橘红,治痰症如神,消油腻谷食积”,目前,广东省立法保护的广东8个道地药材,化橘红名列第一。化州橘红有希望进入《美国药典》目录的中药品种,让化州的知名度走向世界。以上两个案例都说明,文化创新(广义而言)在茂名地区重视地方文化软硬件资源建设的前提下,形成了成功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揭示了文化创新的规律[4]。
二、茂名文化传承与创新规律在高校教育中的延伸应用案例
透视地方文献工作新路
地方文献记录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现象和人们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对于研究当地人文、经济和地方发展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永久的历史价值。有专家说:地方文献藏书是各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馆藏特色.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地方文献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的特点正成为当今图书馆的收藏和利用的重点。那么要使地方文献工作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亮点,就必须敢于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创立新思维.突出地方文献的特色.拓展地方文献工作的新路子,激发地方文献工作的活力,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1理清思路,对文献征集进行创新,造就地方文献特色
任何城市都有历史.有历史就有文献,但文献能保存下来者无多.深圳也如此。溯其渊源.深圳及其前身宝安县或新安县的历史也有1600年,但是能保存下来的文献却不多.存世的地方文献大部份是反映从改革开放深圳立市以来的发展历程资料。深圳图书馆从2001年成立特区文献中心开始,就结合本地情况,确立征集、收藏地方文献的新思路。
1.1文献征集注重深圳特色与价值
深圳文献资源除了地方志、大事记、年鉴、名录、地图、专著、论文和图片之外,企业文化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报刊上。塑造企业文化是企业成熟的标志,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处于与国际接轨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企业更注重、更需要建立企业文化,以创办本企业的报纸、期刊,作为宣传企业的理念,增进决策者与员工沟通的园地。每一种企业内部刊物都能体现出本企业自身的价值和其被借鉴的价值。在深圳一般具有一定规模或较成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内部刊物.这些刊物汇集起来实际上就是深圳的经济发展史,因此,企业刊物成为我们征集的重点。通过努力,目前,我馆已拥有各种企业报刊316种,形成了深圳文献中的特藏。
1.2征集过程中注重深圳文献的纪实性和直观性。
文化背景下化学教学资源综述
论文关键词:地方文化化学教学资源资源开发
论文摘要:在地方文化背景下开发化学教学资源,不仅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且能把人文知识与化学知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一个更完整的角度理解化学、学习化学。本文以苏州地方文化为例,探讨了在苏州地方文化资源中的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一、地方文化与化学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多定义的名词。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的知识创造活动,是用概念、范畴、法则等抽象形式建构的理论观念体系。广义的文化则是与自然相对的人化,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形成的物质及精神力量的积累程度和表现方式的确证。化学是一种文化,文化视野下的化学教育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
“地方”这一概念带有地域性、本土性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即使在一省内,各地市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也可以指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地方文化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下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地方文化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教学资源,不仅能满足不同地域的学生学习差异性的要求,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领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文化,这对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各有不同。要对其进行开发利用,首先要对零散的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为了使掌握的地方文化资源信息是最全面的,有时甚至还要通过实地的参观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地方文化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人文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献资源四类。
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论文
摘要:本文从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素养的要求出发,将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和自我研修三个方面作为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立足点,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以及信息知识中心的作用。并利用图书馆在地方文化研究,信息检索知识以及培养学生自主终身学习方面的优势,从而构建适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图书馆文化空间。
关键词:职业素养图书馆文化空间
服务是图书馆坚定不移的功能,文化是图书馆服务功能的符号象征,而空间则是图书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资源文化等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的职业教育,如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适需的高技能人才,如何锻造新时代的内涵型大国工匠,这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图书馆是学校的一方乐土,也是一块教育阵地,它的功能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是无可替代的。而文化空间建设是其功能发挥的一个攻坚课题。
一、现代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有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的含义。外显层面多指职业技能素养和职业知识素养,内藏层面多指职业理想信念素养、职业道德人格素养、职业关键能力素养和职业基本意识素养。总之,可以分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在全球经济急剧变化的今天,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深化与扩展,尤其是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1.重文化融合力,强人文素养。任何工作都是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的文化环境中,专业能力技术的发展必然与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相融合。美国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约翰•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学校需要展现行业以及社会的缩影,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也会反映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以及企业合作中。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局限于拥有专业技术技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融合力,即能够将专业理论融于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融于地方文化的能力。将专业理论融于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以及行业内的个人发展;将企业文化融于地方文化,有利于企业针对不同市场地域制定相应的开拓策略。2.重文化延伸力,强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反映了信息时代人们对于信息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获取、评价、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图书馆馆长汉尼罗尔•雷德(Hannelore.B.Rader)提出,“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图书馆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研究素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等等。”在“互联网+”的时代,社会信息庞杂纷繁。信息过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员工有利于企业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3.重文化内化力,强自我研修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只有优秀的人才才能促成企业的良好发展。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要看他的工作能力,还要看他是否有较强的自我研修意识,即深入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意识。只有不断地对自己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学习,通过各种形式保持与时俱进,才能在知识以及技术上跟上时代的发展。个人能力的提升,除了企业所提供的培训之外,还需要员工在实践的基础上,分阶段地进行学结。这就要求中职生在校园学习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一个准确的评估,并且能够利用各种知识平台进行自我研修。
二、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对人才职业素养的供给
地方文献组织管治与建立完善
摘要:对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的组织管理和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数据源及建库的条件,建库的方式,提出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类型和提高质量的思考。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化时代,地方文献信息因独具的地方特色,需求越来越大,图书馆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开发、提炼地方文献中的精华,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即通过计算机实现对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标引著录和检索输出的自动化检索,才能更大地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满足读者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文献资源共享。
一、地方文献的概念
关于地方文献的概念非常多,仅在国内就多达几十种,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著名图书馆学专家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是指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照片、影片、画片、唱片、拓片、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印摸等"。
狭义地方文献概念具有代表性的是:"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有一定价值的软文化,均属地方文献。"(中山大学骆伟),通常国内地方文献工作遵守这一概念。
二、建立地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体验式德育教育结合思路
一、体验式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赞同把知识学习单纯的用理论教学的方式来表现,并据此为手段解决学生教学内容抽象性与生活多样性两者的矛盾。[2]大卫•库伯进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3]体验式教学的终极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主体存在,关怀生命主体发展,提升生命主体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发扬了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二者都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产生于现实世界,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里,体验产生了直接的作用。[4]可以说,道德的产生就是人类道德情感体验的结果。[5]所以高校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知行统一”的教育过程,一方面,我们只有掌握和根据学生认知特性及人格发展规律,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强化德育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全面素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知识型道德教育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达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充分统一。
二、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体验式学习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思想或情感上的共鸣,具有真实性、持久性的效果。[6]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转换为德育教育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德育教育教学与学生德育养成实践中,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益探索。将地方文化优秀精华与地方高校体验式德育教育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通过创设多元文化情景,如名景、名胜、名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亲历中引起思索,并与个人的修养、修身相联系,从而上升为道德体验,达到建构意义的作用。[7]
(一)地方优秀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特征
“地方文化”属于文化地理学的范畴,但文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地方文化形成便是历史发展的结果。[8]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也是该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有机统一。[9]以永州地方文化为例,永州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中华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叶,没有根深蒂固,也就难有枝繁叶茂,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没有地方文化。可以这样说,没有区域文化之一的永州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少了一份风采。因此,我们在深入解读永州地方文化的同时,更应从地方文化的一般认识,升华到科学探索其他地方文化的特色文化现象中去。
新农村广场文化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广场;文化;群众生活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部分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娱乐休闲,具有开放性、节庆性、广泛的群众性、多元的自娱性等特征,发挥促进经济增长、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激发社会活力等多重作用,在充实地方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具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小康生活的宽裕,广场文化日益成为中国大部分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娱乐休闲。丰富多样的广场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彰显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开创了政府与民间互动共创的新思路,成为当代新农村文化不可忽视的新资源。
所谓乡镇广场文化,顾名思义,是在农村室外进行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包括广场秧歌、腰鼓、舞龙、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近年来,我国农村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构件之一的广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农民群众休闲娱乐的自由空间。广场的辟建与使用,使农村广场文化应运而生。
本论文就我国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等方面做出分析。
党报副刊在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
不断挖掘梳理城市文脉,丰富充实城市文化内涵
南通日报副刊是南通地方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是其他力量无法替代的。南通日报副刊人,历来就有文化自觉的良好传统,把弘扬、挖掘、传承地方文化作为己任,把地方文化作为报纸副刊的重要支撑。南通的每一个文化事件、文化项目、文化产业几乎都被南通日报副刊关注过、报道过,甚至是长期跟踪、深度挖掘过。及时发现优秀的文化现象,并予以大力弘扬。南通有一千余年的建城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各种文化现象层出不穷。副刊人,首先是新闻人,对新出现的文化现象特别敏感。及时发现,及时报道,是副刊的常态。略举两例。蓝印花布虽不发韧于南通,但南通人吴元新把这一非遗传承发展得十分到位。30多年前,吴元新就走村串户,在农村收集了上万个蓝印花布的纹样。他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加以研究和创新,出版了相关的专著,并在南通大学、清华大学建立工作室,向年轻学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艺。他还把自己的女儿女婿动员起来,一起加入到这一非遗的传承中。吴元新也因为对蓝印花布传承成绩突出,被选为中国民协副主席。蓝印花布现已成为南通的一个文化招牌。吴元新的传承工作做了几十年,我们南通日报副刊也跟踪了几十年,有关报道难以统计。南通有一个地方剧叫通剧,唱的是悲腔,说的是方言,守着几个传统剧目,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而南通通剧团一班人绝处求生,不断改革创新,推出了新的剧目《瓦匠女人》。我们副刊记者闻讯而动,把这一改革创新作为地方剧种求生存求发展的样本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及时推出了长篇报道。《瓦匠女人》受到了年轻观众的欢迎,还走出了南通,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一剧救活了一个剧种,也救活了一个剧团。尽管报纸成本在不断增加,但对文化宣传我们一直不惜版面。文化视点版面一周一期,图文并茂,全年就有50余个重大文化报道奉献给广大读者,让读者享受到文化大餐的独特味道。对地方文化进行长期深入的挖掘和梳理。每次版面调整、栏目增减,我们都站在加强全市文化建设的高度进行认真梳理,哪个文化领域还未涉猎,哪个文化条目还不清晰,就把版面和栏目定位于哪里,举全副刊之力,甚至全报社之力,不惜时间,不惜工本,直到完整梳理完成为止。一以贯之,长期坚持,体现的是党报副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南通人文荟萃,众多杰出人物在这里留下史迹。杰出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外科医学家陈实功,说书艺人柳敬亭,“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著名演员赵丹,等等。2014年,赵丹故居所在的老街区面临改造,如何保护名人故居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话题。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城市记忆”版面开出《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寻访》栏目,从寻访名人故居切入,对南通的一百多位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了全部梳理。历时两年多的报道,是一次对文化名人的大巡礼,既让大家知晓了南通人文历史之厚重,也让政府部门深切体会到对名人故居保护的责任之重。这一栏目被中国报纸副刊协会评为年度优秀栏目。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既有吴文化的软糯,也有楚文化的坚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被称之为江海文化。为了发扬光大这种地域文化,2016年,我们专门开辟了《江海文化大家谈》栏目进行深入探讨。从市委书记、宣传部部长,到普通市民,包括海外通籍人士,对这一话题兴趣浓厚,纷纷撰文参与讨论。通过长达一年半,200多篇文章的全方位探讨,最终形成了共识,认定“包容汇通,敢为人先”是江海文化的精神内核,并把它作为城市精神永远伴随南通不断发展前行。文章结集出版,成为一份厚重的文化产品。2012年,我们设立了《古镇觅古韵》的副刊新栏目,把南通下辖的二十几个古镇的古迹留存、人文历史、现实风貌等系统梳理了一遍,最后把文图结集,作为江海文化系列文丛之一种正式出版。直接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南通日报副刊部历届负责人,都是市政协委员。通过这个平台,他们不断提出文化建设方面的议案,直接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副刊人还积极加入江海文化研究会、张謇研究中心等社会文化团体,用副刊积累的各种文化资源为相关研究、相关产业作出独特的贡献。比如南通1895产业园建设、张謇全集的编撰出版等大型文化工程,或多或少地利用了我们副刊人提供的文化资源。我们副刊部门还独立承担有关文化项目。比如2016年,我们副刊承担了南通首部旅游口袋书《寻味南通》的编辑出版工作,填补了南通空白,受到了外宣部门和旅游者的普遍肯定。
搭建多种平台,促进城市文化人才不断成长
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关键在人,在文化人才的培养。党报副刊是个文化平台,有责任为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出力。报纸副刊是一个展示平台。所有文化成果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得到充分展示。比如文学作品,可以在“江海文学”版上展示;出作品集了,可以在“阅读”版发表书评;书画篆刻作品也可以在相关版面与广大读者见面。副刊也是一个竞争平台。南通灯谜爱好者众多,有两个灯谜协会。我们在文艺副刊广玉兰上设置了灯谜栏目,让两家灯谜协会打擂台,谁制的谜好就优先刊登谁的。这样的良性竞争,调动了两会的积极性,灯谜质量有了长足进步。副刊也像一所学校,能磨练人。副刊编辑对工作精益求精,眼里容不得沙子,对每篇稿件,甚至每个文字都要斟酌再三。磨稿子,实质上是磨人,磨作者。我们建立有作者群,在群里就某个稿件,或者某些共性问题,随时开讲。这样的探讨和交流颇受作者们的欢迎,都说受益匪浅。我们副刊部,也是个参谋部。一位庞姓作者是个篆刻爱好者,又对地名文化有兴趣,我们就建议他用篆刻的独特艺术形式,把300多个南通老地名记录下来。我们破天荒地为名不见经传的他开了栏目,一直延续了两年多时间。这样的高待遇,既促进了他艺术的提高,也为南通地名文化留下了一部特别的著作。从百年前报纸副刊发韧起,鲁迅、沈从文等一大批文化大家从这块园地里走出来,也就是说报纸副刊从她一诞生就有培养文化人才的光荣传统。时代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优良的文化传统还是很有必要继承和发扬。
坚持高雅品格,把党报副刊办成城市文化地标
报纸副刊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有什么样的地方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报纸副刊。反过来,地方权威报纸的高质量副刊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民晚报的《夜光怀》、文汇报的《笔会》、羊城晚报的《花地》、北京晚报的《五色土》等名牌副刊,就是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标。副刊版面清晰,定位明确,特点鲜明,文气沛然。南通日报副刊根据地方文化特点和需要设置版面和栏目,这既能赢得读者,又有可靠、充足的稿源。长期坚持,既为地方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又形成了独特的副刊风格。在版面风格上,我们一直把文气、雅致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以综合性文艺副刊广玉兰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版面为广大读者所推崇,已成为南通日报的品牌,南通地方文化的品牌。副刊人也是文化人,各有擅长,成果丰瞻。优秀的副刊,离不开优秀的副刊人。我们南通日报副刊编辑都努力成为地道的文化人,甚至是知名文化人。他们都热爱地方文化,各有成长。梅庵古琴,是南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副刊编辑严晓星是古琴掌故方面的专家,出版了多部专著。也正因为他的突出成绩,南通成为中国古琴研究的一块高地。朱一卉、毛雨森擅长小说创作,担任市作协的领导工作,出版了几百万字的小说作品。胡豆周对南通的护城河,也是国家5A景区的濠河进行了一年不间断的踏访,写出了《濠河边走过二十四节气》的旅游文化专著。编辑中还有人专门研究南通方言、服饰,写出长篇研究论文。面对新媒体时代,副刊的文化传播出现新的挑战。变的是媒介,是载体,不变的是副刊人对文化的坚守和担当。近年来,南通日报副刊人又在积极探寻有效路径,让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在新媒体形态下有新的更大的拓展。
高校艺术设计助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摘要:文化产业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已成为战略性产业之一,携带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更因其独特的文化性、创意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应深化文化传承职能,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强化交叉学科发展,彰显文化创意潜能;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助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地方文化产业
应用型高校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以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其相对于学术型高校,具备紧跟社会发展动态,密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敏锐感知社会对高校科研成果需求,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转化周期短等特征。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发挥人才密集、文化储备深厚的智库优势,打破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需求不兼容的壁垒,打破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不融合的固有模式,强化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属性,主动服务文化产业,为地方文化产业在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在文化原创创意方面的迫切需求,注入强大动力源。
一、文化产业概念及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标准及行业界定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划分,各国因国情及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具有各自的侧重点与倾向性。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英国《CreativeIndustriesMappingDocuments》(《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1]。其强调个人的创造力及技术能力为企业发展动力,强化知识产权并通过创造财富及增加就业机会增强英国的经济竞争能力,在美国被称为“娱乐产业”,着重提供具有娱乐性及体现时代性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同时,美国强调其创意及知识产权归属的版权性,将其称为“版权产业”,形成对文化创意知识产权强有力的保护。行业划分主要涵盖出版业、歌剧、戏曲、歌舞演唱、时装设计、游戏及视觉艺术等领域;在日本被称为“内容产业”,从产品内容出发,以信息或娱乐为主,包括影视、演艺、动画、游戏、出版、艺术设计、主题公园设计等。在我国,文化产业被界定为能够提供文化产品创意、生产及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其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其形式是以一种文化因素或主体性文化为依托,由个人或团体为组织形式,通过创意设计、技术制作并以产业化形式进行开发营销。文化产业涵盖内容多元,包含电影电视、动漫等传媒艺术;艺术歌舞等舞台表演;工艺美术、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等多方面多领域,是文化创意群体产业化的综合。当前,文化产业正处在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增值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提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文化产业被列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行列,被视为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文化产业是世界性命题,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文化及其产业结构被视为解读世界的有效途径,一个民族的延续一个国家的发展印证于文化,文化是其延续的血脉及其历史见证,是全球经济文化大一统趋势下自我识别及定位的名片。文化产业发展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发展文化产业已不仅是满足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对一种新的战略资源的掌握,是对战略市场的一种争夺,对一种新的文化存在的主导权的争夺,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培育和形成新的国家力量的战略需求。[2]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强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增强社会核心凝聚力,提升国际文化竞争力。文化扩展与渗透是新时期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是隐形而不可忽视的国际经济文化战略争夺。
二、深化文化传承职能,发挥高校智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