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0:44: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地方传统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方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的结合

摘要:增强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热点问题,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不仅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接地气,更符合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原则,同时又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使公共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南京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地方传统文化

地方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和积累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文化,是这个地区的重要标志,是其精神之源。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创新和延续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和载体。笔者认为把地方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找准地方传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契合点,加强公共艺术教育中对地方传统文化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能够丰富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接地气,更符合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原则,而且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育民族精神。在南京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中,如何弘扬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每个地区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地方特色,这些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关系定位

查看全文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实现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融入地域文化符号。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地域文化符号是指将地域文化中的遗迹、图形、色彩、艺术、风情民俗等,转变成符号的形式来进行信息的表达。”[1]地域文化符号是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最能折射出本地区的地方传统和文化精神。高职院校植根于地方,一定会带有地域色彩,也担负着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实际上高校与地方传统文化可称得上是“命运共同体”,高校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滋养着高校校园文化。扬州建城2500年,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代表扬州的地域文化符号众多,如果将其运用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将会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多有助益。代表扬州的文化符号诸如扬州园林、玉雕、漆器、剪纸、雕版印刷技艺、扬州清曲、评话、扬剧、扬派盆景、扬州弹词、扬州木偶戏等等,文化名人包括扬州八怪、朱自清、史可法、鉴真、郑板桥等等,举不胜举。举例来讲,校园环境布局可以借用扬州园林园艺;学校的楼桥湖路命名可以引用有关扬州的诗词佳句;扬州文化名人雕像可以建设文化景观;扬州玉雕、漆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建立文化亭廊,弘扬工匠精神。学校的社团也可以提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建设更具地方特色的品牌性社团和主题活动集群,而且开展的活动因为有厚重的文化做支撑,也能够避开娱乐化的怪圈,易于达到主题鲜明、健康有益、营养丰富的育人效果。总体而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打造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育人”。(二)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思政师资队伍升级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加强思政队伍建设。从思政教师自身成长层面讲,教师将地方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就是一个文化学习与提升的过程。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显然已经不能在批评质疑中自说自话、在改革创新中踟蹰不前,面对思维活跃,叛逆心理较强的高职学生,他们需要提升自身的胜任力和指导力,勇于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质疑,拥有教学自信。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有温度,更能触及学生灵魂的素材;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充电”,通过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古人的文化智慧中找到教学自信。另一方面,扬州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各类文博场馆120多处,背后有着一大批匠人学者,这些名匠专家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库。他们专业领域不同,思维方式多样,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所建树,如果他们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圆”,对高职思政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都将是一次大升级。(三)建立野课程思政冶。实现全过程育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形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需要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比如,我国高职院校理工类课程中专业课程概述和技术发展史大多体现的是西方科技工作和技术发展,这些内容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文化自信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整理和挖掘富含中国元素的工程技术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融入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而一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很直观地弥补这种不足。以扬州为例,园林建筑、京杭大运河、雕版印刷术等等都是古人留下的熠熠生辉的工程财富,蕴涵着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从中选取适合的资源,深度开发,融入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技术技能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此外,目前一些理工类的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存在短板,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都不足以完成“课程思政”教学,如果想要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就必须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及政治素养。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了解、学习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进而提炼地方传统文化中更契合学生心理的“情感基因”,使课程教学更有温度,更能促进情感交流,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

二价值实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地方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和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共识,地方传统文化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热点。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理性面对。(一)缺乏总体设计与统筹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近几年来显著提高,许多高校相继增设了众多传统文化课程,举办了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但是地方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目前呈现的是一种碎片化、不系统,重活动、轻内涵,重知识、轻力行的特点。传统文化的地位类似点心或调味品,可有可无,未能像专业课程一样在设置时分专业、分阶段、有递进、有考核、有评价,有整体的统筹规划,还未像英语课一样贯穿整个学制。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观念上已经重视,作为实践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则需要尽快列入日程。(二)存在泥古作秀及流于形式的弊病。在传承这个问题上,容易存在复古泥古的误区。如,在一些学校的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活动中,学生于传统节日,着古装,行跪拜之礼;读诗词歌赋,手捧今印线装书等等,这些表现作秀的意味似乎比传承的目的更明显。在一些实践活动中,由于缺乏引导、设计不充分,活动不仅流于形式,教育效果还容易存在偏离。如带领学生到扬州园林感受园林文化,学生在感受建筑之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孝文化、诗书传家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大家族男尊女卑、奢华享乐、门第观念等的影响。无论泥古作秀还是流于形式,只能说明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还不够深入,未真正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由于一些高职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本地域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在“传统文化热”中,便出现了只求形似和跟风凑热闹的问题。(三)存在话语不畅的现象。目前在校的“95”后大学生,是从小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对于交流的即时性、互动性、趣味性要求很高,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课堂自律与学习动力相对较弱,如果想征服他们的耳朵,触及其心灵,引领其思想,研究他们的“话语”是起点。所谓“话语”就是一种合适的沟通方式,“95后”的话语特点和话语习惯多与网络有关系,这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不可分。在传统思政课堂,老师多是自说自话,学生的抬头率很低,所以教育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慕课、翻转课堂、基于教学诊改的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等的兴起,思政课堂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无论如何变化,时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绝对是思政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地方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老师自说自话,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传统的东西本身就与学生有着时空的代沟,如果缺乏合适的话语转换,就无法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四)平台与载体运用不足。地方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绝不是开设一两门课程、诵读一两本经典、听听讲座、看看演出便可达到的。针对思政教育已进入网络化、移动化、数据化、个性化时代的特点,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也需要借助丰富的平台和充足的新媒体载体,才能和大学生同频共振。平台和载体不足并不是说平台和载体缺乏,相反,客观存在的平台和载体非常丰富,而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这些平台和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却显然不够。新媒体不断涌现,各种网络传播载体花样翻新,而能够玩转新媒体,实时跟进潮流的教育状态却并不是每个思政教育工作者都能具备。虽然地方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优势在于更贴近本地学生,有实物、有氛围,但是95后这些网络“原住民”更愿意在移动互联网中了解信息,进行互动,所以地方传统文化也需要去充分占领这些平台和载体。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野传统文化观为指导。“传统文化观”是指“十八大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思想为指导,站在时代高度,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系统论述,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深入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揭示了文化发展规律,指明了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思想体系,极富指导意义。”[4]“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是提出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要以传统文化观为指导,深入系统地学习本地域的传统文化,领略其真正的精髓,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挖掘和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元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具体来讲,在传统文化观指导下,将地方传统文化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一是鉴别,鉴别出适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舍得,不复古泥古,提炼精华,弃其糟粕;三是创新,重新定位和诠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所谓最好的文化传承是创新,所以还要精心设计巧安排,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适当地应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地方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基因真正能转化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加强总体设计与系统化培育。鉴于地方传统文化应用于当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所以必须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课程化。进行总体设计是指在高职校范围内紧扣地方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建立教学资源库为纲,以成立相关教研室为依托,逐步细化育人方案,形成系统的育人工程。整体来说,这项育人工程要和专业课一样有教学计划,列入必修学分,如英语课一样贯穿高职三年学制,而且总体设计并建立教学资源库,内容包含对地方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的研究梳理,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第二课堂”、专业课程、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本专业教材与通识教材、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平台、新媒体载体等方面的建设,还有课程评价、活动评价、育人效果评价等。这种总体设计植根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落脚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双重的,包括传承和教化。这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最终必须是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进行育人,同时抓住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几个关键节点,逐步推进育人工程,真正发挥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三)选择思政教育全新的野打开方式。一要进行话语转换。“给青年的东西,不仅要有质量,还要好看好玩。只有了解青年所需,才能提供青年所求。”[6]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出趣味性的东西简单,而要将其转化为符合95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并达到触及心灵、引领思想、凝聚共识的效果确实需要苦下功夫。话语转换是当前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急需重视和重点学习的技能。话语转换需要从网络语言的学习入手,在表达上还要注意情感丰富、感情真挚、用事实说话。思政工作者在此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合大学生的话语方式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的价值有效地提供给学生。而且地方传统文化因其传统的特性,更需要对其进行话语转换。例如,与扬州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虽浩如繁星,但是如果不进行话语转换,这些名人对学生来说也如繁星一样远在天际。鉴真大师、杜牧、柳永、史可法、朱自清、郑板桥等等,他们的事迹虽然在古文中鲜活有趣,但是,也需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像抖“包袱”一样引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去思考。二要用好互联网。“思政网红”徐川在谈及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时提到,唯有用好互联网,才能时时刻刻与学生们在一起,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在哪里。用新媒体时刻关注学生,这一点很容易做到,但是如何用好新媒体,以此为阵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却仍需思考。地方传统文化的一项优势在于更贴近本地学生,但是“近”并不代表就一定“亲”,要想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是要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一方面地方传统文化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新媒体充足的信息资源正契合这一特点,QQ、动漫、微博、微信、抖音、直播及各种学习APP等新媒体可以承载声像图文各种形式的信息。运用新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将地方传统文化加工成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互动的菜单式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基于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依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需求选择推送,更贴近学生兴趣,更符合个性化教育需求。

查看全文

体验式德育教育结合思路

一、体验式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赞同把知识学习单纯的用理论教学的方式来表现,并据此为手段解决学生教学内容抽象性与生活多样性两者的矛盾。[2]大卫•库伯进而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该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3]体验式教学的终极价值取向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主体存在,关怀生命主体发展,提升生命主体价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发扬了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二者都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产生于现实世界,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个过程里,体验产生了直接的作用。[4]可以说,道德的产生就是人类道德情感体验的结果。[5]所以高校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知行统一”的教育过程,一方面,我们只有掌握和根据学生认知特性及人格发展规律,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强化德育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全面素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知识型道德教育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达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充分统一。

二、地方文化融入体验式德育教育的价值分析

体验式学习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获得思想或情感上的共鸣,具有真实性、持久性的效果。[6]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转换为德育教育资源,运用到地方高校德育教育教学与学生德育养成实践中,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益探索。将地方文化优秀精华与地方高校体验式德育教育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可通过创设多元文化情景,如名景、名胜、名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亲历中引起思索,并与个人的修养、修身相联系,从而上升为道德体验,达到建构意义的作用。[7]

(一)地方优秀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特征

“地方文化”属于文化地理学的范畴,但文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地方文化形成便是历史发展的结果。[8]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也是该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有机统一。[9]以永州地方文化为例,永州地方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喻,中华文化是根,区域文化是叶,没有根深蒂固,也就难有枝繁叶茂,没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就没有地方文化。可以这样说,没有区域文化之一的永州地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少了一份风采。因此,我们在深入解读永州地方文化的同时,更应从地方文化的一般认识,升华到科学探索其他地方文化的特色文化现象中去。

查看全文

农村传统文化保护论文

1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

1.1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消失、传承后继无人和文化遭到歪曲

农村传统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而其承载的主体是农民,随着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呈现明显的“中空化”,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日益减少,据2013年6月统计,秭归县摸底普查民间艺人1418人,其中省级非遗传承人11名,市级65人,县级386人,这些人中55岁以上的占到近8成,老龄化严重,传承形势十分严峻。秭归县也对有的农村传统文化进行了一些保护,但由于忽略了传统文化产生的土壤和社会生产,传承的更多的是表面的做法,而缺少对其渊源、缘由、变化过程的理解,有形而无神,存在而无价值,这更体现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的紧迫感。

1.2一些传统文化被作为不良风气遭摒弃、批判

文化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所有的只是反映当时的历史现状及诉求、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和状态。一段时期以来,农村传统文化被放到了城市现代文化甚至是现代文明的对立面,被看成迷信、落后、野蛮而加以改造,一些农村传统文化被作为不良风气遭到摒弃、批判。改造否定农村传统文化、文化西化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导致了农村传统文化与其根基断裂和文化认同的危机,不及时进行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一些传统文化将成为历史。

1.3一些历史见证、老街旧巷、文化象征等被遗弃

查看全文

思想品德课传统文化教育策略分析

一、积极确定地方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及传统文化在学科中的育人价值,与地方文博部门联手充分挖掘各类优秀、健康、向上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和育人价值,并结合教学内容对这些资源分类、重新整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从而架构起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育资源。形成富有文化特色的教育模式,实现从自主学习导向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二)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思品课学习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利用导入环节,笔者积极营造课堂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湛与美妙,激发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探究欲望;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渗透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课后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深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丰富的教学方式的引进,不但丰富了校本课程研究,而且逐步完善了校本课程体系,形成富有文化特色的校本教育模式。

二、积极确定地方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根据教材内容,将传统文化要素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结合,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中深挖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并加以充实与整合的研究,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积极探索并形成“导引—体验—探究—升华—拓展”的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思想品德课实效性。(二)探讨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机结合点,依据地方传统文化知识量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开展更为丰富多彩且富有时代文化特点的思品教学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方式与途径。

三、积极确定地方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以甘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丝绸文化的人文环境为依托,以现代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为指导,以提高青少年素质为目标,以拓展和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为重点,从课堂走向课外,从理论走向生活,注重实践,初步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策略。(二)以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浓厚的相关课题研究氛围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不断加强思想品德课在思品教育方面的主阵地功能,在校本实践中坚持分层教学,兼顾全体原则,整理归纳适合学生学习的地方传统文化知识,依据学情制定学生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实现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整合,发展青少年各方面的潜力和创造性。(三)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以探究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评价为手段,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出科学全面、切实可行又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力求活动评价的日常化和定量化,激发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探究的欲望,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从中受益、快乐成长的评价方式。笔者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身上看到了一些喜人的变化,回归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的抗压力,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凝聚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社会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课余时间多,抵抗不良诱惑能力弱,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受负面文化思潮的干扰,教育效果较差。本文建议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从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的素材、资源,发挥混合教学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校园文化等作用,传承、创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涵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其践行能力。

【关键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混合教学

职业教育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阵地,职业教育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德技双修,当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院校德育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面临的紧迫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的任务。

1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

1.1深受负面文化思潮的干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青少年特别是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带来挑战,他们思维活跃、课余时间多、学习兴趣不高,网络游戏、微信、微博等是他们日常的娱乐渠道,但是,这些现代信息工具传播的不只是娱乐项目,也有过度追求物质享受、金钱至上等负面的甚至腐朽堕落的思想,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也以传统文化的名义死灰复燃,侵蚀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阻碍他们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大部分高职学生刚离开家庭的小圈子开始步入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商业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的负面影响,个人利益、唯利是图等个人主义思想可能削弱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1.2教育方法、手段简单粗放。一些高职院校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延用传统的挂条幅、贴宣传标语等灌输理论形式,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深处,24字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停留于表面。在当前互联网、智能手机APP、手机游戏、微信等信息、娱乐渠道多样化的情况下,其宣传意义很容易被淡化。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习惯于视频、游戏这些直接对感官造成刺激的信息传递方式,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面临挑战。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只是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政治任务,没有落实到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没有与专业课、文化课等课程的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教育效果微乎其微。1.3与生活、学习实际脱节。归根结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密切相关,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标,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时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截然分离,学生在理解时常常只停留于字词的含义,难以作为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向指导,难以落实到行动、深化到自发。一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大上的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也停留于宣传领导讲话、文件精神,不能结合生活、工作实际展开。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尊重需求是比较高阶的需求,安全需求是基本需求,国家富强才能受到世界尊重、才能享受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我们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单纯使用过于抽象的德育手段,没有生活、学习环境作为铺垫,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理

查看全文

高校校园文化调查报告

1调查结果与分析

巴渝传统体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不仅是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弘扬,同时也是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深入了解地方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因此,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互动和融合就必须弄清楚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教育价值。对校园文化概念内涵的理解,一定程度上可窥探本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涵化程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针对巴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扬还比较欠缺。从调研数据来看,调查反映出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重视显性文化建设,忽视隐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档次不高,与区域特色文化互动较少。传统文化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巴渝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内涵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是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了解巴渝体育文化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体现我们设计了关于巴渝体育文化在高校中的文化教育实践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学校在文化建设上有对民族文化的体现,但是数量少,影响范围小。比如,开设传统体育项目课,开展第二课堂,在大型文艺活动中安排传统体育节目等都是对巴渝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总体来看,在高校中很多学校对民族文化的氛围宣扬不够,打造不多,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气氛渲染和氛围营造。对巴渝文化的宣传范围狭窄,教育力度不够。仍有大部分学生不了解巴渝文化。更不用说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巴渝体育文化。能够回答巴渝传统体育项目的只是少数,知道的仅仅是民族地区开展比较广泛的摆手舞,其他的巴渝体育项目几乎不知。巴渝地区历史悠久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不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入国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审美意义。重庆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将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校园竞赛表演,通过不同渠道让具有丰富你内涵的地方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中。以上可以看出,地方高校位于民族区域但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彰显和体现缺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很少,因此,将地方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就显得非常有意义。高校可以用课程建设、竞赛活动和校园广播网络等渠道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使民族体育文化深入人心,让青年学生对民族文化有足够的自信。

2巴渝体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建议与对策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必须以地方传统文化为载体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进行融合和创新。校园文化的发展必须汲取地方优秀文化的营养扩大和影响学校的学科建设和育人环境。渝东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深入研究地方文化去粗取精不断吸收将巴渝文化特别是富有教育意义和健身娱乐价值的体育项目引入到高校,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特色体育传统文化的融合途径特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将巴渝体育文化引入教学和科研中。在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中融入地方传统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诉求。巴渝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汲取生活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古代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用文字的形式记录,用图片或音频和视频的形式保存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是对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构建合理的巴渝文化教育体系,应有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巴渝文化教育。不仅要在体育学院开设传统体育项目,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巴渝文化选修课,扩大授课面,完成规定学分。其次,建立巴渝传统文化科研团队,从理论层面对巴渝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最后,构建网络巴渝文化教育平台,建立一个涵盖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和人物介绍的网络平台吸引学生浏览学习,还可以与其他相关网站链接,实现巴渝文化资源共享。第二,学生生活环境中增设传统体育文化因素。举办巴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以图片、声音或视频的形式全方位进行宣传和教育。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对校内自然景观进行设计,在体育场周围打造巴渝体育文化相关的塑像,石刻等拓宽传播途径。另外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展巴渝文化系列讲座,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在学习或实习期间通过传帮带、老带新的形式学习巴渝文化传统,学习传统体育项目并推广下去。让巴渝民族传统体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更大贡献。第三,成立研究机构对巴渝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和学校应该成立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挥其育人价值的同时,提高民族文化的应用价值。这样不仅是对地方高校文化的丰富同时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宣传有一定意义。民族体育文化研究部门应该不断深化研究内涵,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研究体系,不断将具有悠久历史的、具有广泛传播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应用于学校体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上,不仅能够体现城市发展内涵,而且对学校育人功能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也有一定价值。第四,组建传统体育文化社团。在高校中建立和打造具有民族文化价值的学生社团,通过表演的形式将优秀的地方民族文化带上舞台,以优美的舞蹈和欢快的音乐来渲染校园文化气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族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结语

巴渝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人文价值,将巴渝传统体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地方高校发展地方经济、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也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形式。巴渝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作用不仅有其显性意义,也有着深刻的潜在意义。因此,渝东南区域的地方高校应该积极挖掘巴渝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继承和宣传。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的内容之一。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传统文化艺术是对特定历史、特定地理特色乃至特定地方文化的影射,也是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精神支柱,如何让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物质形态展现出来,并顺利的传承与发扬光大,是地方部门一直不懈的努力,本文以汉中地区传统文化为例,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与包装设计之中。通过产品与消费者的途径加大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宣传。

关键词:传统文化;包装设计;洋县皮影

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其艺术价值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打动了所有国人,它作为一种可传承的文化,不应该仅仅存在与那些艺术作品之中,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型的发展方式,使其源远流长,设计是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延伸展现方式,我们要将传统文化做成世界的文化。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的思考

传统文化作为人民的精神食粮,与商品这种物质食粮都是为人们服务的,而商品包装设计与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商品包装设计主要包括包装结构设计、包装造型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印刷设计等四大方面,商品的包装设计体现传统的设计手法,使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再创造,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民族认同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很多商品使用传统元素,特别是节日用品,如茶叶、粽子、月饼、元宵等等,常常会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书法艺术、青花瓷、剪纸、刺绣、脸谱等多种富有想象力和寓意的图案被广泛采纳。而在如今高速快捷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们更加向往心灵的宁静,希冀远离喧嚣、回归自然,而民族化的设计元素会使人们产生一种文化的共鸣,产生一种心理的皈依感。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设计师喜欢民族化的设计产品。将传统文化融入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元素的照抄照搬,更要考虑时代的需要,消费者的需要,甚至是文化的发展需要,要让中国传统元素的包装既有时代感又不能摒弃传统文化的核心寓意。

二、汉中地区代表性传统文化元素

查看全文

现代文化艺术设计论文

1传统“天圆地方”文化理念在现代文化中心设计中的应用

前面已经提到,所谓的现代艺术中心就是一个城市传播文化艺术与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和载体,也是城市居民日常参观、学习、休闲的地方,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建筑。例如,本文通过对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情况的陈述,运用圆方互融、天圆地方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及基本风格,着重分析了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的运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设计,从理念、风格与手法上都应该追求现代设计模式的运用,即以现代的技术手段、机器艺术或功能主义艺术为设计的主要架构,形成较为完善的设计模块。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现代艺术中心以“圆方互融”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即追求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哲学与现代设计美感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美学品质与现代化气息。众所周知,所谓的“天圆地方”,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的哲学基础,也是设计风格的一个总结。将天地宽广与建筑物的棱角分明、圆润饱满、中轴线设计等概念有机统一,最终形成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设计模式。所以,当前我国很多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地吸收传统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净化思想,并融合现代艺术和空间设计的理念,形成圆方互融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概念和模式。例如,现代文化艺术中心的景观系统就是展现传统文化要素与设计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艺术中心“天圆地方”基本设计原则的附着物。例如,文化艺术中心景观系统的整体分布和概念,以红色中轴线为界,景观大体上被区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块,彰显出设计严格遵循传统建筑设计的原则,即以天圆地方的设计概念为引导,辅以现代设计的手法和风格。此外,景观的整体设计外观多以圆润饱满的风格为主,无论是花草树木的规划还是滨水河池的布局都要突出圆形的特色,从远处俯瞰一派古典建筑设计的气息。此外,景观节点要已圆形的设计图案为准,中轴穿插其中,外部辅以装饰,可谓是和谐统一的极致。另外,整个景观的设计和规划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即景观外部的“切割”与“划分”可谓棱角分明,体现出模块化设计的现代设计风格,同时由于圆状的主体景观完美融合,形成十分自然、舒适的滨水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效果。因此,当前我国诸多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将传统“天圆地方”的建筑设计哲思与现代艺术空间设计手法相结合,达到了圆方互融、和谐公存的良好效果,整个现代艺术中心的景观与美学气质可谓“蔚然成风”,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为更好的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2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展现传统文化与人性化、艺术化的结合

我国传统文化要素能够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提供很好的帮助;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艺术、自然和人性的尊重,是传统文化要素存活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把传统文化要素与人性化设计、艺术化设计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具体的,在遵循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基础上,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要将古代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哲学充分运用其中,形成了较为创新的艺术中心设计模块,也进一步提升了艺术中心之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设计风格的主导下,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并未失去其最重要的诉求和功能,即满足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容量、大空间、便捷快速的学习、休闲与体验的场所。也就是说,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人性化”“、实用性”这两个原则,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提升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要知道,新时期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必须体现建筑物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即实用而不浮夸、人性而不浪费,这样才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践行。例如,现代艺术中心的绿化设计与建筑物区域的分割,无论是绿树成荫中的宽阔道路还是垂柳下面的休憩地域,都要考虑该艺术中心在设计中关于行人、游客与参观者的需求,尽可能的为人民、游客、行人提供舒适、便捷与健康的环境。此外,根据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物局部设计的传统文化要素的渗透要求,实际的设计工作也要凸显实用性的诉求,将空间充分利用,体现出传统建筑设计的简约理念。再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必须体现功能的多元化。因此,建筑物占地面积要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区域,范围极为有限,这为其他服务型功能的拓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能。广场区域的设计力求符合行人、游客的需求,与外部空间贴合度较高,绿化的设计围绕整个中心的内部和外部展开,可以确保现代艺术中心的环境质量、空气状况与良好的美化效果。此外,停车场的设计也要十分实用而耐用,要连接文化艺术中心与外部空间,同时开阔的停车场区域规划能够满足海量人群的停车、取车的需要。总体来看,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功能布局和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品质和规划质量,而且以人性化和实用性为指导原则,以传统文化要素为设计理念,力求发挥出现代艺术中心的最大功能,实现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此外,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设计还要具备一个很大的特色,即设计空间内大量水、湖泊和植物的应用,这也是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水、湖与植物的大量运用,是设计造景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设计的品质;另一方面彰显出现代艺术中心的独特吸引力。可以想见,在湖光山色之间,品味鸟语花香与潺潺流水,一定可以将人们带进人山人海的美化境地,从而进一步凸显现代艺术中心的特殊文化气质与艺术内涵。

3总结

本文以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为起点,着重分析了现代艺术中心设计中传统文化理念、传统建筑设计原则的运用和实践,通过对设计中景观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手法的研判,得出了优化的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可以点缀城市景观,丰富城市文化艺术发展你内涵,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文化艺术的主体诉求,同时将传统文化要素的作用充分展现,为发挥出文化艺术中心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查看全文

高校艺术教育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高校应将民族传统文化贯穿于艺术教育,肩负起传承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传承地域少数民族文化是地方文化的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传承地域少数民族文化应根植于教师、学生的文化修养,运用新的模式、新的内容,实现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少数民族文化

黑龙江省世代聚居的少数民族分别驻扎在黑龙江的各个地域,而各大高校星罗棋布在这些区域里,相互映衬为文化中心。深处少数民族文化聚居腹地,黑龙江省内各大高校的艺术教育在教学定位上深刻贯彻“民族类”教学的理念,并以此作为教学指导方针,诲人不倦。但在学生的应用层面,学生只是较为单一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文化宣导,浅显地模仿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未作深入接触,画虎画皮终究不知其骨。

一、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传承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现状

在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了解,非少数民族类学生更是对此无法产生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诸多学生不能主动去研究所学艺术文化背后的历史韵味,亦或弃之如下里巴人,嫌弃其落后腐朽,不能端正态度正确认知传统文化,何谈融会贯通。各高校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尽管十分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但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民族文化和艺术教育的整合、文化传承于教学课程的渗透、师资力量和课程设计,尚需改善。黑龙江省高校应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贯穿于艺术教育的始终,不同地域高校应肩负起传承保护本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黑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传承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意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