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23:37: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雕刻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雕刻艺术

木偶雕刻艺术研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高度重视,闽台木偶文化交流频繁,两岸间相互学习、交流演出等多种形式合作的日渐增多推动了木偶造型艺术的发展。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闽南木偶雕刻和台湾木偶雕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对闽台木偶雕刻艺术的研究表明,二者同根同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审美意识与现代木偶经营理念的不同,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已演变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造型特点。本文试通过比较闽台木偶雕刻艺术特色的异同,探讨其发生、发展的文化内涵及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精神。

一、闽台木偶雕刻艺术溯源

闽南木偶兴盛于宋、明年间。南宋朱熹任漳州郡守期间,曾颁文“劝谕禁戏”,“约束城市乡村,不得以禳灾祈福为名,剑掠财物,装弄傀儡”。又据明万历《漳州府志》记载,“元夕初十放灯至十六夜止,神祠用鳌山置傀儡搬弄”。[1]可见木偶戏当时在闽南的兴盛已非同一般。19世纪中叶是闽南掌中技艺发展的颠峰时期,同时也是台湾掌中戏发展的最初阶段。[2-3]闽南布袋木偶戏日臻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木偶戏已从最初的图腾崇拜、祭祀等巫术活动,逐步过渡到由专业戏班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二是大台连本戏的出现使木偶的需求量大增,已出现专门从事木偶雕刻的作坊;三是木偶艺术影响扩大,闽南木偶开始大量输入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闽南木偶兴盛的原因除了深厚的人文积淀之外,还与闽南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有关:唐宋以后的泉州港、明代中叶的漳州月港和清代的厦门港相继兴起,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繁荣。闽南木偶作为民俗生活、宗教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开始影响并传入台湾。明清两代是内地向台湾移民的高潮时期,也是闽台文化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大批的漳州、泉州人移居台湾,民间戏曲也随之传入。两岸文化关系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通,在移民时期主要表现为大陆文化向台湾传播的单向流动,如闽南木偶(包括提线傀儡戏、布袋戏等)艺人到台湾以教戏为谋生手段、台湾艺人赴闽南拜师学艺等,这些为台湾木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清代以后闽人入台渐多,故此台湾与闽南在方言、民俗、宗教信仰等方面有诸多相似。比如台湾庙宇宫观建筑中具有艺术创意的石雕、木刻、瓷雕、佛塑、神轿等诸神像,其衣冠绣品都在闽南采购或聘请闽南师傅赴台制作。[4]又如木偶造型、服装道具、演出所需的锣鼓乐器,以及香炉、寿金、冥纸等,也都由漳、泉两地传入台湾。闽台木偶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相通的语言、相似的民俗习惯和相同的宗教信仰,由闽传入的木偶已成为台湾民众寄托对故乡深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二是闽台木偶存在着共同的审美意向,这种情趣是海峡两岸民众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和相互融合的结果。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反映了当地人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又与闽台习俗形式相依存,已深深地扎根于闽台民众生活的沃土之中,得到两岸民众的厚爱。

二、闽台木偶雕刻艺术的题材形式比较

流传在闽台的木偶戏有两种:一是布袋戏,又名掌中戏、指花戏;二是提线傀儡戏,又名嘉礼戏、线戏。闽台傀儡木偶造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的宗教礼仪活动中的戏具,逐步演变成兼有娱乐、教化功能与盈利目的的艺术形式。其造型的发展也呈现出从“神性”向“凡性”转变的艺术特征。比较闽台木偶雕刻艺术的异同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联系。闽台木偶雕刻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民俗特色和宗教色彩。从传统的傀儡、木偶造型的功能来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请神驱邪,以其巫术功能将戏台与祭台联系在一起,表达人们求福消灾的心理意愿;二是用于丧葬演乐的演具,并逐步发展到有故事情节的表演,体现了闽南传统的礼乐祭祀文化;三是作为娱乐表演的戏曲形式,参与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和庙会的演出。闽南“敬天礼神、崇鬼尚巫”之风极盛,各种宫观寺庙星罗棋布、遍及城乡,民间佛像雕刻技艺发达,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对于闽南的社会生活和民俗习惯产生了广泛影响,闽南木偶造型与宗教人物的造型雕刻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考,早期的闽南木偶造型大多由民间雕刻神像的作坊兼营。比如泉州最大的神像铺子义全后街的“西来意”、漳州经营雕刻佛像的作坊北桥街的“成成是”等,均兼营木偶头雕刻。闽南木偶雕刻所表现出的含蓄的神佛风貌,与其早期一直寄生于神像铺子及闽南浓厚的宗教氛围是分不开的。台湾传统木偶戏早期大多是从闽南传入的,相同的民俗活动、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与木偶戏相互作用和影响,在造型、功能和表演形式上往往与祭神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据台湾文献丛刊1959年版《安平县杂记》“风俗近况”记载,当地有酬神唱傀儡班、喜庆和普度唱宫音班、四平班、七子班、掌中班等戏。每逢迎神开庙、婚丧喜庆、逢年度节,都是乡里众人筹资,请来傀儡、木偶戏班娱乐一番。而戏偶形象道具则大多由漳、泉二地供应,或为台湾木偶艺人所仿刻。早年从事神像制作的台湾木偶雕刻大师徐析森就是从仿刻泉州“花园头”戏偶开始,逐渐发展为具有本土木偶特色的“森仔头”金字招牌。台湾传统木偶造型,自然表现了闽南传统木偶造型的艺术特征,沿袭了从中原河洛地区传入的成熟的宗教造型程式。

三、闽台木偶雕刻艺术风格演变比较

查看全文

徽州雕刻艺术风格论文

一、徽州雕刻的演变与发展

徽州风景秀丽,在湖光山色红花绿柳中隐藏的徽州古建筑大都是人工造化与自然山水景致的契合。这些古建筑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选址布局因地制宜,建筑建造力求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皖南古建筑大部分都依山附水,充分考虑到建筑的需要、人的需要、自然本身的需要,地域美景为徽州雕刻提供了无尽的天然素材。徽州的商人活动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繁荣于明清。[1]徽商虽富,但受传统建筑形式与文化的制约,其建筑不可能与官邸的恢弘威严相提并论,于是徽商将注意力转移到内部的装饰雕刻上,从而形成了素雅清新、繁复精美的徽州雕刻。徽州文化以儒家理论作为准则。传统思想的作用,让当地人坚信增强宗族的凝聚力能够抵御外族的侵扰。徽州居民分布,一般以家族成员或者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同姓同族的人聚居在一起,当地居民很忌讳杂姓混合居住。他们把同一村落的各族宗祠、村民居住的地域按一定条件划分。在建筑的格局与形式上,也或多或少受到封建制度、宗教制度的禁锢。在徽州,随便走到哪都可见门上、墙上、房梁雕刻着一些题额、图案和楹联。大部分都是勉励莘莘学子积极进取、勤学守德的真实写照,还有一部分是教导后人谦恭避祸、安身立命、退身养性的,其中虽夹杂带着诸多实用功利色彩,还有一些封建思想意识,但是有些名言警句说得很在理,让我们看到了徽州人高雅的文化素养。这些题额、图案和楹联成为皖南地域文化的又一道风景线和审美特征。理学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儒贵商贱,农本商末”是当时人们固有的价值观,所以徽商们为了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就在建筑雕刻上做文章,改变商人“市侩”的形象,他们不忘自己先前的儒士身份,要求子孙以取得功名为理想发奋苦读。所以徽州雕刻中常出现渔樵耕读、二十四孝、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等儒学方面的题材。经济的繁荣和外来周边文化的冲击,使得徽州雕刻技术得以更好地发展。在历史上,元以后,徽州经济迅速崛起,手工技艺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人才辈出。雕刻工艺尤甚,雕刻工艺迎来了时展的高潮。然而徽州雕刻在明代初年,由于风格上比较粗犷,大多为平面浮雕的手法,没有多大创新。但在明中后期,由于徽商财富的雄厚,喜欢收藏的徽商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徽州雕刻艺术才逐步变得更加细致,尤其是木雕最为出色,以多层透雕镂空雕刻为主,逐步取代明代初期比较粗犷的雕法成为雕刻主流,并一直发扬光大。

二、徽州雕刻的风格及艺术之美

徽州雕刻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是由于其坚实的文化背景为奠基。从艺术的起源来看,徽州雕刻属于民间艺术,早期徽州土地出产的粮食不够食用,民间艺术家把徽州雕刻作为一种谋生辅助手段,以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忠孝礼义”是儒学的精髓,在徽州雕刻中注重“忠孝礼义”,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重新审视、发掘和传播其积极价值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儒学中积极的思想内涵。[2]徽州雕刻是徽州古建筑最重要的装饰品。由于程朱理学坚实的基础,从艺术原始的角度上来看,徽州雕刻应该属于民间艺术。徽州雕刻最为特殊的一点就是它的雅俗共赏,它不像古典音乐,看起来离我们那么的遥远,它的魅力在于题材贴近生活,无论是文人雅士、高官富商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从中获得乐趣、提高审美观。由于徽商有资本享受生活、主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适宜的湿润气候、还有丰富的原材料,使得徽州雕刻能够蓬勃发展。徽州雕刻在艺术上画面注重张力、构图饱满、图像抽象、雍容华丽,焕发出健康向上的气息,表现了徽州人的美好生活。从艺术角度看,徽州雕刻中木雕的影响最为深远,也最受欢迎。徽州木雕主要散布于徽州地区古建筑的祠堂、门窗、各种日常用品上,其木雕作品反映了徽州人深厚的文化思想。徽州木雕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作用在整体建筑结构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观者在欣赏木雕时不难发现创作者对儒家思想的认知和了解。徽州木雕内容广泛,活泼生动,艺术感染魅力极大,数百年来,木雕造型语言臻于纯熟,雕刻技术得到很好的评价。木雕在安装上,两边并不对称,但要调整两边使之对称产生平衡感,否则会有不协调的感觉。“欲严谨取对称,要轻巧保均衡”是最为明智的作法,也给徽州人带来美的艺术感受,更使观众心灵受到震撼。徽州木雕的雕刻技法是全面而多元的,走南闯北的经历让徽商的思想日趋开放,新颖构造与完善的技术手法被不断引进民居建筑中。徽州木雕以工艺精湛、造型纯熟著称,它兼顾了美观与实用,既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又有利于建筑的百年大计。以古名居窗扇为例,大面积采用镂空花雕,同时注重光源与空气流通。徽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一般采用纹理清晰、材质柔软、价格昂贵且不容易腐烂的材料如松树、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等,这些木材雕画是徽文化的一段辉煌的历史,描绘的是徽州人一段难忘的故事。作者工匠大多是普通人,记载的是他们周围的事物,不夸张、不做作。有的作品欣赏过后则终身难忘,这主要是因为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结合,也是徽州木雕的魅力所在。轻削重刻,削木如泥,捉刀如神,形象生动活泼,一切显得那样自然,一切却是那样艺术,木雕的历史价值是不朽的。

徽州地区至今完好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在这些古建筑中有许多精美的砖雕,它们主要运用在建筑的门楼、窗户、墙面、屋脊、屋檐、屋顶、牌坊等,使得古建筑物变得更加庄重典雅、立体效果更加强烈。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建筑装饰雕饰形式。徽州的砖雕起源于宋代,至明代,随着商业贸易流通的兴盛,地域之间文化传播的频繁,以及徽商和晋商之间贸易交往的流通,安徽的徽州地区和寿春地区出现了山西一带的先进砖雕工艺。寿春地区受楚文化的影响,砖雕工艺有着楚域风格,有些槽形砖、大方砖均雕有精美的纹饰。而徽州地区徽商充盈的财力加上徽州多出能工巧匠,使得徽州的砖雕艺术精湛隽永、自成风格,并日臻成熟,登峰造极。砖雕的使用是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既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又具有挡住雨水下落、避免门上和墙体上雨水渗透潮湿从而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美观的实用功能。砖雕重点部位是在注重各题材内容的合理布局,情节、图案的主次分明,强调视觉的整体效果。砖雕制作的花窗不仅可以让院主透过窗户欣赏美好的风景,也起着很好的装饰作用,产生内外浑然一体的效果。砖雕在制作上第一道工序是创作初期选料和尺寸的大小也就是备料。第二道工序“磨面”,就是指用手工或借助机器的工具把之前雕刻粗糙的雕工磨圆。通常这道工序是由助手来完成的。第三道工序是修整,在画面上偶尔也会遇到砖内的沙子引起雕面残损的情况,修整就是必要程序,最后是安装。徽州砖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给人带来一种朴实华丽的感觉,非常符合当代的审美要求。明代早期的砖雕,由于受到秦汉的影响,画面简单粗犷,人物形象少没有变化,画面较单调。到了清代,徽商为了对外界显示自己生活的美好,相互攀比,砖雕的雕刻显得更加细致庄重,形成了砖雕的艺术风格。现在在徽州的每一个村落都能见到剔透玲珑的砖雕艺术,会让人切身感受到砖雕的艺术之美,由衷敬佩那些民间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石雕在徽州地区很常见,主要在寺宅、牌坊、建筑门口,是浮雕与圆雕结合的一种艺术。

发展至明清时期,石雕多用于牌坊、龙柱、门窗、门楣、勾栏等。在雕刻上远远不能与木、砖雕相依并论,主要是因为石头坚硬不细腻无法细雕。由于地域文化习俗不同,在石雕选材上有着特别的不同,闽人自古就有着对蛇的崇拜习俗,蛇的形象来源于龙,故惠安人对龙的感情深厚。龙便成为人们喜欢雕刻的对象,广泛应用于石雕装饰中。除此之外,在选材方面惠安石雕也有与徽州石雕的相似之处,惠安的石雕也常以“梅、兰、竹、莲、松”等象征“吉祥、长寿、富贵”之意。从唐至明初,惠安的石雕艺术风格特点是质朴粗犷,人物造型端庄凝重,线条刚直简洁,尚遗留有明显的中原雕艺痕迹。从明代后期发展到清代,惠安石雕艺术改变了自古雕刻中的“形似”而追求“神似”的艺术境界,此时的艺术风格演变为形神兼备,并富有强烈的动感和气势,艺术特征则突出精巧细腻和神奇。这种风格的转变让惠安石雕门窗与徽州石雕门窗的艺术风格又多了一份相似。徽州石雕题材受到材料的限制,没有木雕与砖雕复杂和普及,除了牌坊看起来比较显眼,其他的石雕经常会被人们遗忘,但并不妨碍细心的观察者的观察。石雕的题材主要是用动植物形象来雕刻出的高浅浮雕,人物故事与山水的题材不多见。其中,狮子是石雕的典范。在各个建筑或者构建中都能应用到大大小小的石狮子,民居门口的门枕石能见到头圆脸阔、形象夸张有形,相比北方威猛的狮子,徽州的狮子显得秀气一点。明代前期到中期,风格上相对朴实,刀法繁琐,体积感弱,不能和当时的砖木相提并论。徽州石雕取材是一件石雕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根据内容而加以选择,如石料的大小、石料的纹理、避免采用破损或者裂纹的石料。石雕作品完成后,剩下的步骤就是安装,一些需要组合的构建在安装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同。不同的时代,制造工艺会有不同,也就造成安装工序的不同。徽州雕刻真可谓是徽州人民的艺术创造、智慧的结晶,研究它不仅对我们现代雕刻来讲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它的每一幅图画,更是一个历史的浓缩,能让我们对三大地方文化之一的徽学有更深刻的了解。因此,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徽州雕刻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

查看全文

传统门窗雕刻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浙中地区传统门窗雕刻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浙中地区传统门窗雕刻元素也被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当代艺术与环艺设计当中。由于浙中传统门窗雕刻艺术的复杂性与繁琐性特征,在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其直接进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而是应遵循传统门窗雕刻艺术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门窗雕刻艺术进行传统建筑门窗雕刻要素的提炼与融合,实现浙中地区传统门窗雕刻元素与现代审美特征的结合。现代室内设计中利用传统木雕门窗的过程中,不仅利用传统木雕门窗的结构、造型、雕刻工艺和纹样等方面,还要运用现代美学观点对这些元素进行提取、变化与整理,在此基础上,把提炼的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融入室内空间的界面设计及细部的设计,演绎出现代中式空间的传统美学风韵,本文主要通过提炼法、融入法来探讨当代室内设计对浙中地区传统门窗雕刻要素的应用。

一、现代室内设计中浙中传统门窗雕刻要素的提炼

1.直接提取

直接提出是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门窗雕刻要素应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在浙中地区门窗雕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雕刻样式简洁、雕刻线条流畅的几何纹样,常见的有海棠纹、柿蒂纹、卷云文、冰裂纹等,这些传统纹样来自对自然植物、自然现象和生活的表现概括而来,由于工匠雕刻时根据自己的审美判断,同一纹样在不同的建筑中有一些变化,这使得纹样具有颇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电子雕刻机)的发展,这些传统的几何纹样在形式上符合现代设计的特点和意蕴,我们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可直接提取其基础元素进行利用。

2.抽象变形

抽象变形就是根据现代室内设计的要求对传统的门窗雕刻艺术进行变形与整理的过程,即对传统的门窗雕刻图案外形进行变形及转化,使其达到现代室内门窗设计的理念及风格,满足人们对门窗雕刻的需求。现代室内设计注重对空间的塑造,把握空间的结构性,而传统建筑门窗则注重单体构件的装饰性,雕刻工艺精美,一定程度显示了地区雕刻技术水平。比如,在设计内容方面,浙中地区传统建筑门窗雕刻的内容以生活中的花鸟虫鱼或是戏曲、神仙故事和人物为主,表达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对于形式上较为复杂的传统纹样,现代室内设计中需要进行元素的简化并加以抽象变形,使其保留原来的特点又更富有现代的形式感;在设计手法上,浙中地区传统门窗中的植物藤纹,俗称扯不断,有生生不息之意。在设计中可以在形式上保留连续的特点,对植物的藤形概括和简化,用现代的构成法则加以抽象和变形,能够体现出现代的装饰特性。

查看全文

门窗雕刻艺术特点及审美风格分析

摘要:各个地区的门窗装饰特点各不相同,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风格均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受徽州文化影响的安徽建筑就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尤其在古村落的门窗雕刻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在我国建筑历史中极具研究价值。本研究主要结合徽派建筑门窗雕刻产生的背景,对门窗雕刻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徽州木雕门窗纹样的审美品格,以期更好的保护安徽古村落门窗雕刻文化艺术。

关键词:古村落;门窗雕刻;艺术特点;审美风格

安徽自古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徽派文化。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就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的了解这一艺术形式,掌握安徽古村落门窗雕刻的艺术特点,深入剖析安徽门窗雕刻艺术的审美风格,从而促进安徽门窗雕刻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徽派建筑门窗雕刻产生的背景

徽州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之所有极富中原色彩,这跟徽州建筑文化由直接的关系。在对设计思想进行呈现的过程中,中原门窗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图案、纹饰,通常都会将质量较好的柏木和楠木作为材质,为了凸显出地位、富有程度或者是彰显审美风格,都选择进行门窗装饰。徽派建筑门窗雕刻产生的背景具体介绍如下:(一)社会背景。早在明朝和清朝期间,因为国家制度非常严格,会根据地位的不同对建筑等级进行划分。徽商也因为徽州地区资源的优势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再加工木材的方式使得徽州的油墨、茶叶以及房屋剪纸等行业蓬勃发展,当地人从商的方向也是销售粮食、棉花以及盐等物资[1]。但是就该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徽商掌握大量的资金,但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而为了彰显自身的财富,争取社会地位,徽商都会将居住建筑建造的规模较大且装饰华丽。徽商对建筑内部的装饰有着一定的要求,一方面要保证装饰内涵较为深厚,另一方面还必须要突出精细化和雅致的特色。(二)经济背景。徽州位于安徽、江西及浙江三省的交界位置,也就是古时候的新安和歙州,被称作一府六县,具体包括:婺源、歙县、绩溪、黟县、祁门和休宁六大县。据康熙《徽州府志》的内容来看,徽州地区的土地状况较差,粮食产量极低,根本无法上交税收,所以很多人们才选择经商,这也正是徽商得以发展的根源所在[2]。徽商自宋展依赖,拥有的资金越来越多,而且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极快,到明朝时期已经达到了极度繁荣的程度。(三)人文背景。在明朝和清朝时期,徽州地区的文人开始着手进行门窗雕刻,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绘画手段及形式,形成了徽派的门窗雕刻特色。不同的艺术设计形式在徽州门窗雕刻方面体现的非常明显,因为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所以儒家文化在门窗雕刻中也有着充分的表达,所使用的雕刻方式繁多并复杂,象征着人们祈福的意愿。门窗雕刻的不同形象均有其对应的寓意,包括:喜鹊表示喜庆、梅花鹿代表福禄、龙代表着高贵等。徽商的审美观同徽州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徽商对传统宗教和礼仪非常的看中,而且对自身宗族有着崇高的敬意,并据此进行集体性的聚居。徽商根据血缘关系来进行协作生产的方式,使其得以聚集大量的财富和人力,为壮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加上当时文化及地理环境的作用,才使徽州门窗雕刻风格及特色得以形成和发展。

二、安徽古村落门窗雕刻艺术特点

查看全文

石狗雕塑艺术风格演变探讨

[摘要]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是我国古代雷州半岛民间的图腾信仰,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雷州石狗雕刻被雷州人称为“司仪神”,也是雷州的精神符号象征。它伴随着雷州人民的生活,成为人们代代相传的守护神,雷州石狗是我国石雕艺术的“活化石”,对我国石雕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雷州石狗;雕塑艺术;风格;演变;艺术内涵

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最早出现在殷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隋唐五代,辉煌于宋元明清。雷州石狗雕刻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石雕艺术研究的“活化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雷州石狗雕刻艺术是我国石雕史上的一朵奇葩,曾被人们誉为“南方兵马俑”,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雷州石狗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大致有“祈福保平”“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司仪宠物”等层面,下面笔者就对此予以较为详尽的解读。

一、雷州石狗雕刻艺术风格的内涵缘起

早期的雷州半岛是蛮荒之地,以多雷著名。当时的雷州先民们为了生存,面对自然的威胁,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灵来保护自己,于是便产生了对图腾的崇拜。据史籍《雷祖志》记载,当时的雷州半岛是越族的俚人、傜人、僮人、獠人、苗人、黎人聚居之地,百越部族都有各自的崇拜图腾,造成俚人以“狸(野猫)”为图腾,傜人以“犬”为图腾的现象。雷州石狗雕刻艺术(如图1、2)起源于周朝。古代的雷州被称为“扬越之南”,先秦时期有一群“骆越”人在此居住。到了秦汉时期,又有一群名为“盘瓠蛮”的部落在此繁衍生息,他们崇拜狗图腾,雷州石狗雕刻艺术自然成了雷州精神的象征。

二、雷州石狗雕刻艺术内涵的演变

查看全文

谈论浮雕透雕艺术

浮雕与透雕是我国民间雕刻艺术两大群体,它们有着毫不逊色于西方的发展历程。浮雕大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年左右,庙沟底出土的彩陶残片上返现高浮雕形式的壁虎形象,可谓现有考古发现最早的浮雕,此外彩陶器上的各种图案均带有起伏和凹凸变型的纹样就直接孕育着浮雕的形式,它无疑是浮雕产生的雏形。浮雕形式的出现为彩陶艺术增添了装饰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以后的青铜器艺术体统了有意味的装饰形式。随着复交的传入兴盛,魏晋以来开凿的石窟艺术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石窟等佛教艺术经典中除了圆雕造像之外,绝大部分仍是浮雕的形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浮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至于透雕雕刻其发展的历史较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更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一门雕刻艺术。

浮雕与透雕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浮雕是一个压缩的雕塑,它具有所占范围小而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的特点,在绝大多数雕刻艺术中都是有浮雕的工艺即使是圆雕本身也多采用浮雕来装饰,如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的浮雕,北京故宫的“九龙壁”,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是人们目睹过的浮雕形式。浮雕注重事物表达的完整性,它常以底板衬托,突出雕刻艺术品的属性、环境、气候、地点、包括不同时代人物、事物形象的完整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陈三五娘》以及闽台一带的妈祖庙神房的浮雕,简直就是一本完整的妈祖故事书。同时,浮雕也是其他艺术珍品构成的主要部分,如人民大会堂西大厅的《仙鹤图》就以四十只象征吉祥如意的贴金木雕仙鹤为主体内容,采用两面雕刻的形式把前后对称的两组仙鹤浮雕胶贴在茶色玻璃上,使人们从地屏的前后方向都可以欣赏到同样的画面,他主要采用传统的浮雕工艺和现代装饰手法相结合的形式,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富有立体感。

透雕则广泛的运用在建筑上,它具有既美观又坚固的艺术特点,集艺术与建筑于一身。由于房屋建筑是千年之计,在雕刻装饰上首先要以结构坚固、坚实为主,同时,在装饰上要注意整体效果。另外,在装饰上要十分注意欣赏视线,房顶的雕刻应力求粗放,起到便于仰视的艺术效果。要努力达到既是力学的支撑,又是一种文化的装饰;既能达到通风的效果,又能美化环境的艺术境界。透雕艺术品除了广泛适用于建筑上,也大量运用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它要求设计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心中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及精神追求尽量表达出来,使作品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景时,受到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陶冶,增强艺术鉴赏力。在浮雕和透雕艺术中,难度较大的雕刻工序就是木雕镂空雕刻的作品达到空灵透剔、玲珑精巧、雅致美观的艺术效果,并产生动感。

在长期实践中认为,有几点木雕镂空技艺很值得注意(雕塑是加法,雕刻是减法)。第一是留木质纹理细密、不易断裂的上风部,根据雕塑草图成泥塑稿,并对照草图的镂空部分与木坯的直纤维配合起来进行研究,使镂刻后留下的部位是结实的好木料木坯的上风部。第二是运用带筋发,对作品的灵活部位或易断处先留下牵附的筋条,使其暂时稳固,待作品竣工时,再用密刀法将其所附筋条镂去,以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第三是在工艺上做到五个先,即先横后直刻,先小后大刻,先外后内刻,先前后背和先浅后深的雕刻方法,并且把他们充分地结合起来,避免在雕刻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第四是运用现实结合法,使作品在整体上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在作品的实处留下一个小巧玲珑的陪衬物,打破实处的呆板局面,做到虚实相同,恰到好处。第五是运用交叉雕刻法,这是镂空技术中难度最大而且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作品中的山脉云雾、波浪、飘带、花草、树枝叶等,往往都交叉在一起,必须层层深入,才能达到艺术效果。

如“九龙壁”的雕刻,九龙飘舞环转,上下交叉在一起,必须采用交叉镂空技法才能完成创作。总之,民间浮雕和透雕作为一种艺术,魅力有赖于它富有地方的民族特色。由于民间美术的创作基本上都未接受过专业美术学校的训练,而是以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流传下来,由此形成别具一格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乡土味”是其最鲜明的艺术特征。民间雕艺家们为了能将他们的感情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把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时间所感受到的事物表现在同一作品上,又可以按照他们的心愿来夸张地表现某个部分,极大地发挥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中国民间雕艺所追求的并非自然的真实性,而在于根据表达意图的需要进行大胆的主观的处理。

这种极具浪漫色彩的艺术创作方式,为雕塑家的艺术创作进入自由境界而真正达到审美理想提供了最大的自由空间,这也是现代浮雕和透雕所应追求自然发展之路。由此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越具民族性的艺术就越具有世界性,我们必须重视对浮雕和透雕艺术的研究,使民间的浮雕和透雕艺术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查看全文

明清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研究

摘要:晋城历史文化悠久,古代建筑众多。明清时期,古建筑的木雕装饰艺术发展到了顶峰,我们可以在门窗、雀替、额枋、斗拱等古建筑构件上看到精美的木雕,其雕刻题材丰富,雕刻技法多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文通过探析晋城博物馆馆藏的古建筑木雕构件,展现晋城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雕刻;寓意;装饰艺术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与雄奇秀美的太行山水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晋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晋城古建筑遗存丰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有5490余处,近20000座,其中宋金时期的木构件建筑达到46座,享有“古建筑博物馆”的美称。明清时期,晋城的建筑木雕装饰艺术达到顶峰,建筑美轮美奂,装饰繁盛至极,木雕装饰使古建筑呈现出了古朴典雅、富丽华贵的韵味。晋城博物馆馆藏的古建筑木雕构件种类多样,有裙板、雀替、额枋、荷叶墩、花牙子、斗拱等。其雕刻之精美,内容之丰富,寓意之深刻,技法之精湛,为现代人所震撼。

一、古建筑木雕装饰的雕刻技法

晋城古建筑木雕装饰的雕刻工艺精湛,常见的雕刻技法有线雕、剔雕、浮雕、圆雕、镂雕等。工匠们将这些雕刻技法混合运用在古建筑的木雕装饰中,产生了逼真的艺术效果。线雕即线刻,是在木板上用线描凹刻来表现图案的雕刻技法,以刀刃雕压花纹,线条清晰明快,加工技艺简单,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常用雕刻装饰的建筑构件有匾额、楹联、麻叶头、栏板等。剔雕是对材料进行单面雕刻,将图案以外的地方进行较深的剔挖,让图案凸起以增强其立体效果。剔雕善于表现凹凸不平、层层叠叠的立体形象,画面内容生动、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呈现出多样化的空间效果。常用于雀替、额枋、斗拱等建筑构件的装饰。浮雕是在木板上将所要表现的图案凸显出来,使它高于周围的平面,是介于雕塑与绘画之间的艺术形式,利用透视等绘画方法来表现立体空间。根据图案造型的深浅程度,浮雕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浅浮雕常用于装饰裙板、栏板、走马板、天花板等建筑构件,高浮雕常用于装饰雀替、额枋、荷叶墩等建筑构件。圆雕又称立体雕,是通过全方位雕刻,将图案立体呈现在构件上的表现手法。圆雕的特点是雕刻精细、面面俱到、生动传神,艺术感染力极强,观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欣赏木雕构件。这种雕刻手法常用于斗拱、垂柱等构件的装饰。透雕通常被称为镂空雕,将图案周围不需要的地方镂空,多角度地对图案进行雕凿,可单面雕刻也可双面雕刻,使建筑构件呈现出通透的视觉效果和立体的画面层次感,这样木雕会更有层次、更加生动且表现力更强,观者的视线在木雕镂空处来回交替,增强了木雕的艺术韵味。建筑中多用于花牙子、雀替、栏板、额枋等构件的装饰。

二、古建筑木雕装饰的构件类型

查看全文

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从雕刻技法方面对嘉祥地区的汉画像石做一次简要的分析,结合嘉祥地区汉画像石的具体实例来分析其雕刻技法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从而找出嘉祥地区汉画像石的发展趋势和区域性特征。

关键词:汉画像石雕刻技法艺术特色发展趋势

正文: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一、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全国各地的画像石,雕刻技法最丰富的是山东、苏北地区。而在山东、苏北地区,济宁、枣庄的画像石雕刻技法种类最多,式样也最全。目前,对济宁、枣庄地区画像石雕刻技法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虽然不多,而综合考察山东或全国画像石雕刻技法的论述中,引用的资料却无不以济宁、枣庄地区为重点。纵观的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有六种:

(一)、阴线刻。不管石面光滑或粗糙,图像全部用阴刻线条来表现。多数还在物象轮廓内施刻麻点、虚线或鳞纹,以突出物象质感。例如邹城龙水,枣庄大洼、滕州岗头、兖州农机学校等画像石。也有少数画像石线刻物象内不再刻点、线、纹,例如薛城南常乡画像石和邹城龙水的部分画面。

(二)、凹面线刻。物象轮廓内雕成凹面,物象轮廓用阴线刻成。嘉祥五老洼、邹城师专、济宁师专等地出土的画像石用此刻法。物象外石面有的光滑,有的则刻成竖线纹。

(三)、减地平面线刻。物象轮廓外减地(有深有浅),凸出的物象轮廓平面上再刻阴线或用朱线墨线勾绘,表现物象细部。如嘉祥宋山、邹城野店、梁山后集、泗水陈村、滕州西户口等地,都出土过这种画像石。其中又因对减地方式、深浅和对物像细部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分为下列四种:

查看全文

嘉祥汉画像石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从雕刻技法方面对嘉祥地区的汉画像石做一次简要的分析,结合嘉祥地区汉画像石的具体实例来分析其雕刻技法的艺术特色和表现形式,从而找出嘉祥地区汉画像石的发展趋势和区域性特征。

关键词:汉画像石雕刻技法艺术特色发展趋势

正文: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一、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全国各地的画像石,雕刻技法最丰富的是山东、苏北地区。而在山东、苏北地区,济宁、枣庄的画像石雕刻技法种类最多,式样也最全。目前,对济宁、枣庄地区画像石雕刻技法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虽然不多,而综合考察山东或全国画像石雕刻技法的论述中,引用的资料却无不以济宁、枣庄地区为重点。纵观的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有六种:

(一)、阴线刻。不管石面光滑或粗糙,图像全部用阴刻线条来表现。多数还在物象轮廓内施刻麻点、虚线或鳞纹,以突出物象质感。例如邹城龙水,枣庄大洼、滕州岗头、兖州农机学校等画像石。也有少数画像石线刻物象内不再刻点、线、纹,例如薛城南常乡画像石和邹城龙水的部分画面。

(二)、凹面线刻。物象轮廓内雕成凹面,物象轮廓用阴线刻成。嘉祥五老洼、邹城师专、济宁师专等地出土的画像石用此刻法。物象外石面有的光滑,有的则刻成竖线纹。

查看全文

我国石雕艺术论文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的、优秀的文化宝藏和文化传统,作为艺术范畴中的雕刻艺术,更是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和以雕刻著称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国一样,呈现着人类雕塑艺术的灿烂辉煌。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裸体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