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13:31: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语文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摘要: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门艺术。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能够改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其一生。大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也是学生与教师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艺术的运用十分重要。优美的语言艺术不仅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通过语言自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运用

正确的语言是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要求更为严格。语言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门艺术,它的正确运用既能积极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又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1]。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认真把握语言艺术。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语言艺术的把握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教师的教学素养,需要通过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艺术来体现,这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2]。(一)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就无法清楚明了的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也无法向学生表达生动形象的情感,更无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高大的形象。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并非形成于一时,而是通过平时教师在课堂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述和熏陶逐渐提升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运用技巧和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艺术影响,会慢慢使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和表达更加熟练,对语言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逐渐掌握语文中语言的技巧。相反教师对语言艺术的不熟练、不精通也会直接造成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不重视,从而影响对语文的学习。(二)教师的语言艺术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技巧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则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下进行总结和思考,了解教师在语言艺术上的思维方式,认真思考和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课堂以外的语言艺术和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通常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艺术形式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理性的逻辑分析讲究语言的缜密性和严谨性,可以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而故事之类的讲解则讲究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课堂幽默的语言艺术则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将语言艺术传达给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受到禁锢,失去独立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三)教师的语言艺术影响学生的审美取向。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而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魅力也会成为学生追求的一种美,学生可以在语文教师的讲解中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语言审美意识,让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查看全文

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大学语文的日益重视和各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蓬勃开展,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有媒体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如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启[2]。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已经达到2000种之多[3]。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少教育专家和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研究。刘年喜在《大学语文教材的世纪变革》一文中对现行的几套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进行了评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是人文主题的弘扬,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是文学史编排体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是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的尝试,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美文荟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导入[4]。这些教材的编撰出版彰显了编写者锐意变革精神和勇气,对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启发和示范意义。李小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中对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影响因素、编选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5]。

姚莫诩则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要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6]。李康德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价值追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性的天然存在关系,而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7]。对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体例问题,乔根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较好的归纳,“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主题•文选模式。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体例上强调以主题为线索,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第二种是专题•文选模式。以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为代表,体例上以不同专题来编排文选,较之前一种模式更为细致,从不同角度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种是作家•文选模式。以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教材为代表,体例上完全突显个人化的语文主张,以文学替代语文,创新性极强。第四种是文史•文选模式。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为代表,体例上打通文史,回归传统。第五种是对象类型•文选模式。以温儒敏主编的中国语文为代表,体例上根据学生、学校、专业等对象类型来确定文选,因材设教,适应性广,选文难度较大”[8]。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为《大学语文》(大学版)、《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两种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9],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10]。

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11]。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12]。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13];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14]。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1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16]。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17]。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研究

摘要:文章阐述了大学语文教材应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和素养的任务,并对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即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提升理论水平;结合学生关注热点传授传统文化;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创新的需求,也是当代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高校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融入民族文化,进而提升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一、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就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占据了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因此,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对教材进行建设尤为重要。想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授,首先要保证大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才能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表现出来。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占据了大部分,再加之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重点内容的同时,还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这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是语文教育中的典范,并且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在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编辑时,一定要选择一些较为突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语文内容,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使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以我国徐中玉先生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该教材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表达的淋漓尽致。首先,在文选阅读部分,一般会选择一些可以将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出来的作品,并且在每篇文章教学后都进行相关的学习提示及附带思考题,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找到文章中的重点。其次,在语言实践部分中,一般会选择一些关于语文文体的写作和例文进行欣赏,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最后,在中文知识部分,则选择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化,并对其进行介绍,其中的内容要包含古代传统文化的各方面,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可以看出,徐中玉先生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将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大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可以有效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根据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在教材的编订方面对其进行了改革,使大学语文教材更贴切本校语文的教学,并且将该教材应用到教学中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首先,该教材在教学上可以让学生掌握该学习的语文内容,其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可以将我国的优良传统进行体现。在编订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也遵循兼顾古今中外的原则,同时在教材中选择一些学生所喜欢的影视类欣赏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每节文章后都安排了课后练习、知识链接及自学提示等内容,其目的也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学习。在该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课上接受教师的引导后,学生可以与日常生活情况相结合,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的语文教材不但汲取了语言文学知识的精华,还能将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还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传统文化素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查看全文

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分析

摘要: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是非常关键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专业技能人才,还应该对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这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独立生存会有很大的帮助。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基于此,该文对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运用分析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文学、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几个方面来实现的,通过学习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品位以及艺术品味得到有效的提升。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是采取“2+1”的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整体思路上更加注重强调专业特色,突出专业技能,所以其导致的结果就是重技能而轻人文,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来说,人文素质课程逐渐减少,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人文素质提升并不明显,这与教育课程的结构安排有直接关系[1]。大学语文是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中最为主要的科目,同时也是文化艺术最直接的载体之一,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以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1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高考制度使得其生源质量不如本科院校,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并且在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养成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阶段教育功利化越来越严重,高职教育也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及影响,致使教育的第一目标就是更好地实现与社会进行对接,而早已不是教育为人,教育是为社会整体建设发展所服务,并不是为了提升人们的思想深度以及文化水平所展开的[2]。这种教育理念也直接导致了现阶段我国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偏低,即使是在高职院校毕业之后,其变化主要是体现在技能的掌握方面,并没有使自身的人文修养得到明显提升,这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与中专院校学生在素质以及文明礼貌方面几乎看不出明显区别的直接原因。人文知识教育的缺乏也直接导致了学生道德迷失、没有信仰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自信,对自己所设定的道德底线深信不疑,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行为失范的现象非常普遍,但是人们却不以为然,这种社会风气不利于一个民族的稳定发展,这种自信更像是自大。同时,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学的缺失也直接导致了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明显下降,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交往关系紧张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淡薄的情况[3]。除此之外,现阶段我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还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这与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方针政策有直接关系,当其重视技能课程教育的时候,必然要压缩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时间,甚至直接取消了一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从就业情况来看,21世纪是依靠人才发展的时代,我国很多大型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企业员工在具备一定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应该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基于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问题上,在保证专业课不受太大影响的情况下,应当更加重视基础文化课程的开设,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正是不错的选择。

2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都停留在比较原始的教学水平上,即教师的“满堂灌”式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的效果十分低下。本文主要是依靠新媒体,探索新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以拓展与延伸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课程的整体规划,大学语文一直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语言能力提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受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以及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影响与冲击,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问题,以期望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助于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现状。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多数都偏重于古代文学,反映时代气息与主题的篇幅少之又少。它常常给人造成这样一种感觉或印象,学学语文就是学习古代的文学知识。当前,我国时代的主题是不忘初心,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如何将这一主题融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既能让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又能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并升华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值得研究与关注的课题。此外,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更新的速度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应结合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心理变化与需求,及时更新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二)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现状。从目前高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状况来看,有的大学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师范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大学语文大多数是必修课;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教学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受教学对象人数众多的影响与制约,很难做到个性化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及格获得学分,不影响毕业,根本达不到语言能力提升以及人文素质提升的教学目标。(三)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现状。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来说,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具有更高的难度要求,客观上就要求大学语文课老师在知识与能力上要具有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的修养水平,否则,难以胜任。大学语文涉及到历史、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方面知识,教授者不仅是精通大学语文的专家,而且还是了解与掌握包罗万象知识的杂家。然而,当前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能够达到上述水准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的大学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专业知识比较精通,但他们却不是包罗万象知识的杂家。这就很难将大学语文讲活,讲透。

二、新媒体环境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机遇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德育论文

一、发挥语文教学在师范教育中德育功用的必要性

(一)德育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大学语文是师范教育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天然地把德育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首先,从课程标准来说,大学语文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大学语文作为包含民族历史的主要信息、与民族文化之根血脉相连的课程,特别是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核心课程,必须重点突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将德育有机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其次,从教学目标来说,大学语文必须坚持“德育首位”。与中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同,大学语文重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即教育和引导学生立足对自我及他人、社会、自然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对人生价值、意义、追求的探究。从这一教学目标出发,大学语文教学承载着让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不断提升母语素养,提高解释和表述世界的能力,加深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的使命,因此,必须坚持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后,从教学效果来说,大学语文必须坚持“德育为纲”。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效必须建立在学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然与世界、历史与文化、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追求等的基础之上,而要让学生正确、准确把握这些内容,必须坚持以德育为统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至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二)大学语文与德育天然相生相融。语文是以“文章”为教学内容的。不管是哪个时期、哪种风格、哪种流派、哪位作家的作品,其实都具有“文以载道”的特性。比如,李白的作品包含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礼赞,杜甫的作品包含忧国忧民的情怀,鲁迅的作品蕴含着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中国出路的思索……这些作品无不具有强大的引导、支柱、规谏、激励等功能,这就使得语文教学的内容天然地具有德育的基础,只要通过教师恰当的讲授与引导,就可使学生在对优秀作品的学习中得到内心的启迪和升华,从而自觉确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和内在规范。同时,要讲好这些教学内容,又必须以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为前提,引导学生以作品的学习为起点,透过历史背景、写作缘由,理解作者的创作“本心”,最后产生共鸣,内化于心。(三)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有与德育。“剥离”的倾向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导致教师的分工越来越细。比如,各院校均成立了思政课部,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这本是强化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手段,但无形中也使其他学科的一些教师认为德育“是思政课部的事”,自己“是教专业知识的,不是搞思想政治教育的”,从而认识不到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德育任务,具体表现如下:在制订教学目标上,往往忽略德育目标;在备课过程中,忽略教学内容德育成分的挖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的德育与引导。以大学语文为例,笔者多见教师从文本、文义、文辞乃至从文字基础、文章构成、修辞形态、语言形象、表现形式、书写技巧等角度进行讲授,而缺少对文章精神实质的讲解,更没有注重以此为基础,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和感染。从“德育渗透”的教学任务来说,大学语文教师仅仅“讲专业知识”,明显有其缺失;从教学实效来说,大学语文教学脱离了对整个作品精神实质的把握,而“尽精微”地讲授所谓的“专业知识”,其结果无非是“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大学语文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课程,必须扭转和杜绝与德育“剥离”的倾向,明确教学的德育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掘和发挥语文教学内容的德育功用,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德育功用的几个原则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从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为书写心灵的文本,理想信念一直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宝库。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一宝库,教育和引导学生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同时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用前人的追求和智慧滋养自己,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信念。(二)突出民族精神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洗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的百年积弱的耻辱,并通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客观来说,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社会上一些不当言论、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容易使相对单纯的大学生难以分辨黑白。大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和挖掘关于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更深刻地认识和解释中国及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及精神气质,进而强化国家观念、国家安全、国家自强等方面的教育,激励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发展自信。(三)突出人文精神教育。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曾指出:“真者智力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人文精神能使人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格、品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还是报告文学,无不包含着以“真善美”为内核的人文精神。仅以诗歌而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爱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诚挚友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暖暖亲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爱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追求,均可以成为滋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大餐”。(四)突出现代公民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在受教育者心中播撒下种子,包括对世界和生活的态度、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等。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切不可认为“经典”的就都是好的、对的,不加辩证地“一股脑儿”全盘接受。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强调和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紧密结合当下形势与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解读,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做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现代公民。

三、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德育功用的具体举措

(一)变“同体裁”教学为“同主题”教学,凝聚大学语文德育的合力。一般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其内在规律性,往往将同一体裁的文章列为一个教学单元。但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已然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各种文学体裁也不陌生。因而,教师在制订授课计划时,完全可以变“同体裁”教学为“同主题”教学,将相同主题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放到一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但是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体裁、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学习中,感受不同作者、作品类似的思想感情,增强该类作品对学生的感染力,这样既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又能在“反复受教育”中更好地凝聚起大学生语文德育的合力。(二)变“填鸭式”教学为“主旨式”教学,落实大学语文德育的目标。长期以来,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无多大不同,往往是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再介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层次结构、表现手法,教师的讲解程式化且了无新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大,感觉收获不多。其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旨才是文章的统帅。而在大学阶段,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已然不是所谓的“知识点”,而是“文字”背后的“主旨”(思想感情),以及“物—意—文”转化的方法。教师讲授的重点应该是“宇宙”“作者”“作品”三个维度,即在什么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什么样的作者,写了什么样思想感情的文章,进而讲作者为了表达这种思想感情,采取了哪些手法,运用了哪些素材,从而实现了“物—意—文”无障碍的转化和文字“精妙”的表达。基于此,以“意”为“帅”,教师可以深刻阐发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对我们当下的启发,润物无声、寓教于乐地落实大学语文的德育目标。(三)变“闭合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巩固大学语文德育的实效。语文的教学内容为文章,文章是文化的载体。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闭合”于课文本身,似乎课文讲授完毕就万事大吉了。现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每天接受许多新信息。当然,受自身学识、见识的限制,学生并不能较好地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有时还心存疑惑。教师可以结合所讲授课文的内容,多收集相关(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时事与形势方面的素材,进行“开放式”的综合运用,比如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讨论,从而进一步发散思维、厘清认识、巩固收获。(四)变“静态式”作文为“动态式”作业,拓展大学语文德育的范围。以往语文教师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一般是“静态式”的命题作文,学生要么拼凑字数,要么网上“拷贝”一篇,即使认真完成的也经常写得空洞无物。新闻界有句口号,叫“内容为王”。学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内容是第一位的。文为心声,学生从小学起开始写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却往往因为没有找到表达的“突破口”而只好敷衍应付,进步不大。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锤炼其思想认识是第一位的,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让价值观鲜活地印刻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中,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从而不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让教师在落实德育和课程目标中收获立德树人的喜悦。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的趋势

本文作者:刘平工作单位: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教学”与“教育”的内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而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由此,我们可知,教学是教育活动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是对知识、经验、方法、能力的传授过程。它的内涵是充实、壮大一个人的内涵。

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的学”慢慢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部分,而“教师的教”慢慢淡化,教师所担任的角色慢慢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从大学语文教学到大学语文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我们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好学、乐学、勤学的思想成为学生的主要思想,学习成为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此,学校和教师需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名师执教。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大学语文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博学多才,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并且还能理论联系实际,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加强其对此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同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因大师的讲演而精彩纷呈,也会因庸者的说教而味同嚼蜡。因此,加强大学语文教学,需要高校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大学语文教师并尽力培养、安排名师执教。第二、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是课时有限,相对较少,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对教材内容作出取舍,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篇幅一般不是很长,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大量的材料,诸如:历史背景、作者简介、作品介绍、流派、社会影响等内容,不仅让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还要让学生的心灵穿越古今,与作者和文章的主人公产生强烈的共鸣,领略其喜怒哀乐,并深刻体会文章背后的深厚哲理,进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审美教育等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要将学生领入文学殿堂,引导其感受这一广阔世界的精彩,增强其求知和参与的欲望。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很多学生不喜欢大学语文的原因在于有些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模式陈旧,硬生生将大学语文教成了“高四语文”,竟然还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字、词、句、段、文章的详细讲解上,把一篇篇灵气与美感共存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与中学的语文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中学语文教学侧重的是其工具性,目的在于给学生打基础,但是大学语文侧重的是其人文性,应加强学生对作品的分析、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领略文字之美,辨别文学趣味、领悟人文意蕴,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畅游、痛快呼吸。第四、加强实践锻炼。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大学生比较喜欢文字优美的文章,并且很多学生还经常进行练笔。随着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网络写作成了很多人的日常习惯,诸如微博、空间、日志等网络文学样式越来越流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会鼓励学生尝试写作,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并且参与范围较广,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四大文学样式也都有涉猎。笔者还会推荐比较好的文章投到校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不仅写作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对大学语文的兴趣也逐渐增涨。第五、加强自身修养。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随时充电,并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结合最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将大学语文教育的理念到心渗入到心灵深处,并引导学生树立此思想。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社会的各种挑战和挫折。

查看全文

探析大学语文教学对策探究

摘要:“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该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学校、教师、学生都表现消极。剖析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寻积极的教学对策,是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达成预定教学目标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大学语文;消极的教和学;积极的对策

一、“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大学语文”是提升

语文核心素质的必要手段语文的人文性,是指通过语文的学习陶冶情操,弘扬人文精神,培养情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从个体层面来讲:大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仍需进一步提升。从国家民族层面来讲,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载体———语文的教学。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学生学习语文可以提高核心素养,对个人、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和谐氛围探讨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由此在心理和精神上出现了诸多问题。面对如此现状,大学语文教学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职业所需的语文能力为己任。广大的大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想,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合度,确立“接地气”的教学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涵养性情、塑造灵魂的功能。

关键词:大学语文;和谐氛围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中文系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旨在重新点燃大学生对汉语言的热爱之情,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中华精神的滋养,感受文学世界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学会职业所需的实用性文体的写作。而大学语文教学,为达成以上目标,必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其语文能力。

1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想

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为学生日后从事的职业提供助力,这是大学语文所承载的任务。但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不考虑这样的问题: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无论是学业需求还是职业需求,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学业和职业需求都相同,但因其性格、兴趣、爱好等不同,因而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对其语文素养、兴趣和需求等具体情况有所了解,然后,选择不同的教学材料、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进行施教。这种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能。

2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

查看全文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摘要: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其应当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渗透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力与素养,从而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基于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再对传承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进入大学阶段,语文依然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当前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大学语文教学应当进一步做出改革和调整,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与要素。

一、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9世纪末,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传统文化就一直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甚至一度被边缘化,不少传统文化被冷落、遗弃,甚至濒临消失。不过这样的情况终于在近些年得到了改善。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社会思想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不再盲目地“崇洋媚外”,而是开始重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由于我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其他国家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兴趣,中华传统文化热正在全球兴起。自党的十八大会议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因为传统文化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力量。更是提出,要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由此,传承传统文化便成为一个时代背景和一份民族责任。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社会文化教育是其最为主要的职能。所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语文是一门文以载道的学科,其对于学生具有非常强的文化教育功能,高等院校通过语文教学的改革,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能力与素养,促进他们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更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因此,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相当必要的,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二、传承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途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