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风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06:37: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学风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办大学学风建设对策
1、引言
学风是一所大学重要的无形资产,优良的学风也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的一张重要名片,更是民办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2、民办大学学风问题
2.1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很多大学生误以为大学就是个玩游戏和谈恋爱的天堂,四年对他们来说似乎长的看不到尽头,可以肆意地挥霍,不用考虑之后的生活。于是,整天浑浑噩噩,无故旷课、早退、迟到,沉迷于网络等也就随之而来。2.2外表的叛逆掩饰内心的自卑。部分学生对于自己考入民办院校心里一时间接受不了,表面上瞧不起学校、瞧不起老师、瞧不起同学,用旷课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认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会有发展的机会,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索性破罐子破摔。2.3缺乏自律性和吃苦精神。民办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但是多数学生还是主观上要求上进的,同时也重视团队性的,期待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从小养成了懒惰和畏难的习惯,导致开学初期有很强的积极性,但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表现出懈怠情绪。2.4不能严肃面对考试。考风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风不正必然导致学风不正,总有那么一些学生,平时缺乏学习,到考试时就想方设法作弊,在学习上搞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甚至有学生通过作弊通过了英语等级考试、拿到奖学金。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学生并不把作弊当回事,甚至连没有作弊的学生也不会对作弊学生有任何道德上的非议。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3、学风建设的主要对策
3.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民办院校的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让学生从思想层面深刻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及其重要性。高校大学新生正处于人生定位与理想选择的时期,具有可塑性。辅导员通过年级大会或班会等途径及时地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特色以及取得的成绩,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到上大学的意义,并正确引导学生们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学习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能力,乃至于出生社会后能够承担一份责任。同时,高校的辅导员应该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的要点,在平常学习中可以导入评奖评优等文件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认识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提升对学科竞赛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兴趣,辅导员还应该加强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消除对大学生活的错误印象,及时纠正“迟到早退、逃课是正常现象,上课玩手机、睡觉没人管”等错误观念。另外,辅导员应该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对学生渗透就业形势和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3.2发挥优秀朋辈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擅于运用榜样的力量,在学生群体中应该着重培养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个别尤为突出的学生给予嘉奖,将其优异的成绩表现作为案例加以表扬,甚至可以将其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为其在同学树立榜样,引导他们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然后在通过各种分享形式将其学习经验和成长经历分享给大家,让同学们都明白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弄虚作假,也并非考前突击,而是通过自身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学习出来的,然后,把他们所获得的优异成绩通过视频、微信、微博、海报等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形成榜样效应,让对民办大学没有信心的学生看到在这所学校里也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类拔萃的学霸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肯努力也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人。指引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才是重点,把兴趣投放到课程学习中去,诚信面对各科考试,养成一种良好学风。通常评选出来的榜样在学风建设中都应具有独特的优势,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平常生活中,高校环境中他们与同学接触广泛而又紧密,上课一起学习,课外一起生活,在大学期间充分地掌握同学们各个方面的情况。学生们之间在各方面都更能了解学生们自身需要的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更好的处理各种问题。所以,在学生群体中建立这样一支队伍在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开展工作更恰当,更能让同学们接受其思想。3.3以考风促学风。一方面,监考教师应该严格监考,不给存侥幸心理的学生可乘之机;学校应尽量安排教师跨学院监考,避免监考教师因为与学生熟悉而留有情面。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创设新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不完全以一张卷纸的分数判断学生该课程学习的好坏。民办大学应结合本校的培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确立以实践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客房管理》就可以将实践考核的比重增大。3.4鼓励学生参加学风建设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技能竞赛。3.4.1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从本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向新生传授学习经验,或请他们到宿舍、自习室与新生交流等,从不同角度帮助新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改进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3.4.2设专业学习型社团。专业学习型社团可以将有志于某一学科、专业或某一方向研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愿组织而成的学生群众性团体,在课堂学习之外给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科研实践机会及广阔的科研实践平台,在传播专业知识,营造学习氛围,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关注、研究专业问题的兴趣,在引领良好学风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4.3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就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例如全国饭店技能大赛、全国导游员大赛等,专业教师给予学生竞赛期间专业指导,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可以折算学分计入该专业成绩。3.5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参加社会专业实践,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加社会经验,锻炼他们人际交往、处理问题的能力。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各地酒店定岗实习之后,普遍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业上的不足,找到自己与一名职业酒店人的差距,例如有的学生在酒店接待外国客人时才真正发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再回到学校会更加珍惜学习机会。3.6对于全勤学生给予奖励。大学除了对于学生旷课、早退、迟到等违纪行为进行扣行为养成学分、通报、处分外,也应该对于严于律己、遵守校规的学生给予鼓励,除了奖品奖状外,可以在评选学习奖学金上给予一定的加分。这样学习习惯好的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表现是看在眼里的并且是引以为荣的,这会促使他们再接再厉。3.7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良好学习环境的熏陶下,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应该有效地利用学院的宣传栏、教学楼的教室和走廊,将这些都当作学风建设的宣传阵地。例如每学期开学让全班学生在教室的后墙贴上自己本学期要实现的目标,以经济学专业为例,可以在教学楼里每周更新一句经济学家格言,更新一张寓意深刻的图画等。短期看可能对于学风建设的作用并不明显,但只要有学生在漫不经心地看到之后有所触动就是一种成功。
石油大学学风建设论文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学风建设对促进高校培养优秀人才和建设双一流大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浅谈高校学风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分析;对策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其整体精神风貌的综合呈现,对学生行为举止的规范、学习态度的端正以及道德品格的培养均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历来深受各学校重视。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1.学风建设乃校园文化建设之根源。学风是学习态度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治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双一流高校,优良的校园文化风气必不可少,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办学所必须坚持的战略目标,学校办学水平最根本的质量体现在于良好的校园文化,而学风建设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源头。2.优良的学风是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基石。学校的主要职责和使命是培养人才,而高校学风建设则是为学校培养优秀人才夯实基础,优良的学风氛围会使学生的人格与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如此一来,则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与之相反,不良的学习风气则会污染校园这方求学的净土,使得校园风气每况愈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成才,更不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3.优良的学风为高校的人才输送提供力量之源。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数量要求上升为质量要求。这就要求高校为社会培养的大学生具备综合全面的知识。高校不仅要致力于让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为例,几乎所有学生在小学到高中阶段仅仅注重书本知识的积累,极少涉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只有在读大学阶段才有机会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如此之下,高校所担任的综合素质培养任务十分重大,而培养综合素质最直接的表现则是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风环境,使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热情与信心。只有自身素质与品德在优良学风建设中不断上升,学生们才能在就业浪潮中凭借自身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优良学风的建设,既实现了高校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目的,满足了社会人才需求,也提高了高校的办学质量,最重要的是为高校的学生提供了就业的良好保障,使学生们具有建设祖国的机会和实力。
二、学校中存在的不良学风及原因分析
人才国际竞争力看大学学风建设
摘要:学风建设不仅是大学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我国大学与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研究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外大学生学风的差异和影响中外大学学风建设的因素。研究认为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大学应该扎实开展学风建设。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大学;学风
学风建设不仅是大学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我国大学与人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问题。学风是学校师生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上所形成传统和风格。好的学风应当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求知学习之风,慎思笃行,知行合一,开拓创新之风。然而,近年来,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课堂纪律涣散等不良现象,大学的学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2011年12月2日,教育部的《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能否营造一个优良的学风环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是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提高本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2014-2018年)》(U.S.DepartmentofEducationStrategicPlanforFiscalYears2014-2018)提出,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和保障教育准入机制公平,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国际竞争力〔1〕。笔者认为,从国际比较的视角,以人才国际竞争力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大学的学风建设将有利于加强中国大学质量建设,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一、中外人才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世界经济论坛”在2013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之后,于2013年10月了第一份世界《人力资本报告》。报告对122个国家和经济体进行了人力资本竞争力排名,瑞士排名第一,美国排名第16位,中国排名第43位。新加坡排名亚洲第一位。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各国的大学都通过国际化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大学也在引进发达国家大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学习他们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吸引海外留学生,营造多元化的校园氛围,希望通过学校的国际化建设,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国家人才领导小组、中央组织部研究课题“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通过对58个主要国家1999-2006年的测度和比较分析发现,2006年,人才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到第五的国家是美国、新加坡、瑞士、丹麦、日本,中国排名在世界25位。中国人才本体、人才环境、人才创富和人才创新的排名分别为第22、36、11、21位,上升趋势显著;但是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相对较差。研究认为,中国人才大国地位已基本确立,但国际竞争力水平总体不高,人才创新与创富能力不高是其主要限制因素。研究同时也指出,人才环境在四个维度上的明显滞后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问题。对此,课题组提出中国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从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2〕。
二、中外大学学风的比较分析
大学学风建设工作汇报
经过学风建设班会之后秉承着“德业双修,学而不厌”的学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刻苦钻研、用于创新的今生这一目标,引导大家牢固树立“学而不知足”的观念,教育同学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我们班组织了各项学风建设活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班组织了以下活动:
1.加强考勤制度
全班同学在开展学风建设班会之后认真展开了学风检查活动。学习委员在课间对同学们进行不定时的点到,查出没到的同学,班委配合老师一起监督学生的上课考勤情况,并且及时的反映给辅导员岳甜甜老师,并认证记录我班每位同学的到课状态。
2.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开展了系列的英语学习活动
为了有把握的迎接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到来,针对英语的学习、技巧方面,我班组织了大量的英语学习活动,每天坚持一小时的背单词活动,每天坚持一篇英语阅读活动,大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对英语的学习气氛,增强了同学们应试的信心。
农业院校学科建设与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
摘要:高等院校学风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培养层次以及文化底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提出了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科建设和学术氛围方面完善学风建设。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科建设;学术氛围
当今社会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所培养的人才对“中国梦”的实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①而学风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衡量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培养层次以及文化底蕴,②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思维品格、心理意识与行为表现的总和。它植根于学校小环境,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具体表现为学生整体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等。③学风建设,简言之就是学习风气的营造。④学风建设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提出了“领导重视带学风、教风建设正学风、科技创新强学风、学术氛围浓学风、校企联动促学风、社会实践彰学风、制度建设导学风”等多方面、全方位来抓学风。本文主要从学科建设及学术氛围方面来阐述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问题。
1高等农业院校常见学风建设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向着专业多元化发展,很多院校发展成综合性农业大学。在一味追求多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学风建设,以及社会上一些对农业院校的偏见,使得高等农业院校学风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1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地方农业院校新生学风建设研究
学风建设是一个高校常抓不懈的话题,是衡量大学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1]。而了解学校的学业情况、分析学生学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专业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3]。大一是学生培养学习观念、养成学习方法、形成优良学风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选择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18级的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在2018—2019学年的学业情况,查找影响新生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探讨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学院基本情况及新生学业情况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18级有452名学生,共12个班级,其中男女生比例为1∶67,省内、外生源比重分别为67.92%、32.08%,少数民族学生有7人。(一)学业成绩。2018—2019年学年中,学生学业成绩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学生成绩集中于70~90分之间,占比为96.77%,具体如图1所示。2018级学生大一学年的最高成绩平均分为90.67分,最低分为40.12分,均分低于60分的学生共有4人。(二)挂科情况。对大一学年学生学业情况分类分析可知,在性别方面,女生的挂科率要低于男生,约低13个百分点,同时,在大一学年挂科数超过4门以上的学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2倍,因此女生较男生相比,其对学习更加重视,投入学习的时间较男生更多。在生源方面,就生源地域结构而言,省内生源的挂科率低于省外,约低17个百分点,如贵州、海南、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学生挂科率明显较高,主要由于学习基础、语言障碍等方面的因素,致使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就生源成绩结构而言,通过分析高考成绩和大一学年学生的挂科情况来说,二者总体呈现负相关性,即高考分数段较高的学生的挂科率相对较低。在城乡方面,农村生源的挂科率低于城市生源,约低10个百分点,是由于农村学生普遍更加重视学习,且学习态度端正。在春秋学期方面,秋季学期的学生挂科率高于春季学期,约高2倍。分析可知,学生刚刚由高中升入大学,对大学的学习方式、考试模式并没有充分了解及完全适应,因此导致考试结果不甚理想。课程方面,高等数学、有机化学、普通化学等理工类型的课程挂科人数较多,约占总挂科人数的64.28%。最后,在宿舍方面,学业预警(学分绩点低于2.0)的学生往往集中于同一宿舍。
二、新生学风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期限。本次调查对象为学院2018级的452名学生,调查时间基准为2018—2019学年。(二)调查方式。本次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专题座谈等方法,对学院2018级新生的学风现状、学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4]。在调查问卷方面,共发放调查问卷452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06份,回收率为89.82%。在座谈会方面,召开班干、学委、学优生、学困生、学业预警、少数民族等6类型学生座谈会。(三)调查结果。对调查问卷分析归纳可知,有67.24%的学生认为目前自己的状态为缺乏学习动力,为考试而学。有60.61%学生对专业不了解或只是一知半解的程度。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度、认同感不高,新生中对自己专业的感兴趣程度为一般和没有兴趣的比重为68.97%。最后,学生认为课堂秩序有待加强,有70.4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对座谈会分析归纳可知,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对大学学习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划,学习存在盲目性、跟风性。学生对大学学习存在不适应情况,与高中相比,大学的上课形式、授课模式、学习方法和考查方式均有差异,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不适会对学生学业产生一定的困扰。由于地域差异,部分省外的学生对山西方言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同时,不同省份高中课程讲授的深度不同,学生学习基础层次不同,导致部分学生上课时存在听不懂、跟不上的现象,听课效果不理想。另外,学生活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学习的时间,部分学生表示新生活动较多,存在上课、活动“连轴转”的现象。
三、地方农业院校新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
学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风建设,因为学风从精神上支持着一所高校的生存发展。学风不仅仅是高等学校存在与继续前行的奠基,还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密不可分。当前高等学校强调内涵式发展,学风建设就是对其重要的体现,除了反映高校的管理、办学水准,还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理念、大学精神以及历史积淀[1]。而学风对于学生而言就体现在学习态度、目的和学习纪律等各个方面[2]。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班人,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而学生进入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只有学到知识才能在进入社会的时候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大学生刚入校就会受到现有学风的影响,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或者恶性循环。而当前各个高校都存在着不良学风的影响,比如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聊天、睡觉,对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以及考试作弊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从而也就产生了上课玩手机,沉迷网络等“低头族”。这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久而久之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需要通过学风建设来规范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校正常的生存发展。王进欣和王今殊在研究中提到学风具有差异指向性,其中教师,学生,教辅这三个主体能够影响学风状况的走向,学风状况是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三者的作用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3]。学风建设途径按环节可以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其中课堂外学风建设还分为课前和课后。比如说课前通过班会、讲座以及分享会等形式做好大学精神的激励教育,人生规划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以及学习纪律“约束性”教育等[4]。课中主要以代课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通过点名,批评教育等形式约束学生行为,保证课堂秩序。课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多重载体,共同推进,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朋辈帮扶等形式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通过批评教育对纪律性较差的学生进行监督约束。因此本文认为加强学风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途径:
一、课前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课前我们主要通过教育、引导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等。目前大学生受到社会外界的不良影响,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考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兴趣和研究,更多是功利的为了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不努力,考试的时候弄虚作假。久而久之,学风中逐渐形成了诚信危机,最终导致学生因考试作弊被处分或者取消学位,对学生心理和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双重影响。因此,在学生进入课堂前,我们首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学业的长短期目标;其次,做好大学生的精神激励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我们可以通过班会、讲座以及分享会等形式做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意识;第四,通过专业课老师给学生进行专业课的课前教育,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最后,还应该在课前给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在思想上让学生感受到行为的约束感。
二、监督、管理为辅,占领课堂教育主阵地
在课堂中,学风建设就与教风建设密不可分。目前在高校中经常存在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看小说以及交头接耳等不良风气,我们仅仅通过点名,布置课堂作业以及记录平时成绩的形式约束学生行为,让学生进入课堂,往往导致学生人在课堂而心不在焉。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入课堂,还要让学生真正的听进去、学进去,这就要求老师不能照本宣科,将课枯燥乏味的课本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形式,改进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通过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
三、帮扶与处分相结合,变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学风建设养成教育建议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竞争激烈,重视创新,需要大学生具有自我规划、自主学习,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计划是实现高效管理的必要环节,是将行动引向目标的指令集,不可或缺,学生的学习也同样需要有计划。另外,大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的学习,在大学里,学生自主的时间更多,自主的空间也更大,相应地对大学生自主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在大学中,要做好学风建设工作,学生养成教育问题显得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学生养成;教育问题;建议
一、制订学习计划,促进自主学习
现实中,经常发现对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认识不清或能力不足的学生,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最终导致学业失败的情况。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为“学生自身原因”就完了,更应该负责地从学校的教育或管理上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在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学生的适应性教育,使学生全面了解大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大学学习中学习计划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明确目标,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计划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二)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认真组织和开展“谈理想、定目标、做规划、见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做到全体参与,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规划,人人有行动;发动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建设目标”和“班级学生规则”,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互帮互助,督促全班同学朝着目标、执行规则、付诸行动。(三)辅导员老师要从培养学习习惯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自我激励、自我定向、自我引导、自我发现、自我调控、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方法,是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七个关键点。辅导员老师可组织班干部和部分学生骨干,有目的地选择典型事例(案例),通过精心策划和编排,在主题班会或班级活动中,用情景再现的艺术形式,将上述方法呈现给班上每一位同学;在班级管理中,自己也要注重这些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尽快学会自主学习。(四)辅导员老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去了解掌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选择那些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帮助其提高自我规划、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能力。要将网游成瘾学生的教育转化作为重点,想办法、下功夫、用措施,争取实现突破。(五)通过辅导员老师,邀请高年级中成绩优秀、全面发展、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就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与班级学生开展宣讲和交流活动,激励学生学先进,赶先进,积极行动起来,争取早日成才。
二、加强学业指导,改进学习方法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学习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给学习者带来高效率和乐趣,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不得法的学习方法,会阻碍才能的发挥,越学越死,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的低效率和烦恼。由此可见,方法很重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关键。调查发现,我校有近44%的学生处于“有目标,不知道该如何努力”状态;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有一成的学生“不知所措”。鉴于大学学习有别于中学学习的固定模式,不同专业在知识、能力的传授和建构过程均不相同,指导学生尽快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很有必要。在此,提出如下建议:(一)发挥专业导师对学生学业的指导作用。要把强化学生的专业认知,指导学生的学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学习资源和使用方法,指导学生选课,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检查和督促学生的日常学习等,纳入专业导师的工作职责范围。专业导师还应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当大的偏差发生时,与学生主动沟通并能与家长和任课教师共商对策。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章立制,明确职责,严格管理,定期考核,督促专业导师认真履行职责。(二)发挥课程主讲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因为学生是否会学习,课程主讲教师可从他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上观察出来,而且课程主讲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举措指导学生改善他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见面最多的是课程主讲教师,对他学习方法形成影响最大的也是课程主讲教师。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认识上和教学管理机制上,使主讲教师承担起教会学生学习这项工作。(三)学校应将检查督促专业导师的学业指导情况、课程主讲教师的学习指导情况,列为校、院两级教学督查组成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如果教学督查者认真考查一个教师进行一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关注他“授人以渔”的活动和效果,那么完全可以发现他教学上的亮点和缺陷,并进行有效的点拨和鼓励。与此同时,对教师工作的考核,除了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对教师的评分外,应增加对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成效的评分。(四)学校应将“大学生学习指导”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纳入课程体系;也可依托相关部门探索成立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或建立大学生学习指导网站,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有关学业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咨询服务。(五)辅导员要把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包括学习方法指导)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落实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和管理工作中。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思想,丰富班级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新灵活多样的组织模式,开展经常性的学习交流活动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学习对于学风建设影响
摘要:如今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事业也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做好教育,才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带来持续的动力,所以应该重视教育,尤其是大学英语教育,大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觉悟,能够帮助学校塑造更好的学风建设,至此便可以让大学教育变得更加理想,更加优质。大学英语学习对于学风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影响,能够为学风建设提供持续的发动力,加强学风建设力量,使之走向更具开阔性的未来。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学风建设;影响
前言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做好学风建设,才可以使大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令大学生更加自如的学习。学风建设不仅需要学生们具备良好的学风意识,而且还需要各个学科良好的学习表现,特别是大学英语学习对学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力,学风建设离不开大学英语学习,更需要以此为根基,这样才可以令大学学风建设走向更具开阔性的未来。
1.大学英语学习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学习对学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是一门外语课,其本身具有更大的作用价值,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已经在国内有很大的用途,也有着宽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大学生必须要学好英语。能够对英语学习有更加高涨的热情,大学生英语学习就会越来越被大学生重视,久而久之一种全新的学习风气就会产生。大学英语学习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应该得到大学学风建设工作者的重点关注。
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研究
[摘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模式与实际扩招人数不相匹配,研究生学风现状不容乐观。学风的内涵包括办学过程中教师的治学精神、教学风范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面貌,班级学习风气、院系学术气氛、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培养目标的差异也就决定着研究生学风建设不同于本科生学风建设,研究生学风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关键,也是保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建议和对策
一、引言
高校硕士研究生近十年录取人数从2003年的79.7万激增到2013年的176万,增长率高达121%,录取人数也净增31.9万。然而,在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皆双双走高的情况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模式却与实际扩招人数不相匹配,研究生学风现状不容乐观。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对研究生学风培养以及教学改革都有明确的发展计划。其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坚决反对不良学风,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为此,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学风的内涵包括办学过程中教师的治学精神、教学风范和工作态度,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精神面貌,班级学习风气、院系学术气氛、学校管理水平以及校园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吕明,2009)。相较于本科生教育而言,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差异也就决定着研究生学风建设不同于本科生学风建设,研究生学风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关键,也是保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研究生学风建设模式很多方面都是沿用本科生的学风建设模式,在此背景之下,对于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模式创新和治理运用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第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采取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方式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矛盾同一性与特殊性。第二,从宏观的国家背景环境,中观的校园平台、院系和学术梯队文化建设以及微观的研究生个人成才目标这三个层次与角度来研究影响当前研究生学风建设的主要因素,以此来构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理论框架,研究学风建设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的内在逻辑。第三,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方式的不同,将研究生学风建设区分成科学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类,进一步细化针对不同培养目标下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学者对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问题主要从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意义和价值、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现状以及优化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学风,是一个大学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内在动力,是最根本的因素,是学校的真正灵魂和生命线。没有一流的学风,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成果、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也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郝贵生,2013)。加强学风建设,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韩延明,2006)。建设优良学风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推动力(金文斌,2013)。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学风中存在世俗化、低俗化、庸俗化倾向,具体表现为:(1)学术诚信缺失,抄袭剽窃现象时有发生;(2)研究生严谨求实、勤学慎思的精神不足,低水平重复研究与学术泡沫化现象普遍存在;(3)一些研究生纪律松弛、疏于学业,学习没有明确目标,在纷繁的竞争中滋长了妒忌和消极应对心态等;(4)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强,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5)学术浮躁,急于求成心态普遍存在。这与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缺乏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缺乏求真务实及崇尚科学的求学精神、没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个性化的成才指导密切相关。关于研究生学风建设的研究呈现出覆盖面广、内容全面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分析:(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参与性非常重要,已有的研究已经深入学生心理、态度、价值观层面,并进行了模式探讨(刘亚琴等,2009)。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研究生对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思想认识(曹国永,2013)。(2)从转变教师的学风抓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学风不改变,学生的学风转变就无从谈起。我国大学教师的学术伦理水平整体上偏低,有相当比例的大学教师的学术价值观基本上处于一种模糊或错位的状态,这可以说是目前一些大学频发学术不端事件、学术创新力不足的深层原因(罗志敏,2011)。现有研究认为教师应该从师德师风、个人修养及专业认知角度,辅导员应该从思想态度、班级管理等角度进行学风管理(黄毅军,2009)。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通过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微博建设、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学风引导、突出辅导员微博与校园文化的联动、加强校园与校际微博群联动机制建设、建立评估与激励机制等促进高校学风的稳步发展(姜琨,2012)。(3)加大对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监督管理。秦韶华(2008)认为从学校管理入手,从强化外在动力系统向内在动力系统的转化、德育工作强化内在学习动力系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三方面入手,提高学风建设成效。(4)余会春(2010)提出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学风建设。大学学风的文化要素主要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构成的。学风文化属性的增强是通过大学精神文化的激活、制度文化的推行和行为文化的实践而实现的,这三者的内在联系共同推动着优良学风的建设(钟凯雄,2013)。(5)秦韶华(2012)认为矩阵式组织结构具有目标单一、功能综合、高效扁平的优点,学风建设可大胆尝试采用项目矩阵式组织结构,完善规章制度,划分职责权限,以提高组织管理水平。(6)赵洪章(2011)提出加强对奖励机制的研究并与时俱进地予以创新,对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育和管理实效很有意义。(7)着力推进特色公寓文化建设。随着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把公寓文化视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来建设,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强化高校公寓管理特有的文化育人功能,是高校公寓管理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必然要求(黄军伟,2011)。白春玲等(2010)认为宿舍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寝室的学习风气对于成员学习行为具有引导、激励和示范作用(瞿明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