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03:28: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心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心理论文

学生心理教学模式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探索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探索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探索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体会和见解,为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新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重大变革时代,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坚实的知识技能,而且需要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顺应时展的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时代为年轻的一代提供了无数自我展现的舞台,同时也给予了他们新的压力和挑战。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无疑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虽然他们的生理趋于成熟,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面对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许多人因处理不当而陷入焦虑、失望和困惑之中,严重者甚至表现出偏激或异常行为。同时,在自身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中,内在体验的剧烈变化又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有关资料表明,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卫生状况令人担忧。据笔者所在高校2006年和2007年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测试结果显示,7%的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强迫、恐怖、敌对、偏执、人际关系紧张等情绪困扰和行为偏差。诸多的例子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治疗,将成为他们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

查看全文

国内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探析

近期,“第六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绵阳召开。据不完全统计,本次会议参会代表有一百六十余位,是历届中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中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在开幕式上,音乐心理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周世斌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音乐心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其次,回顾了过去3年音乐心理学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新形式、新机遇下的音乐心理学发展表达了期盼。随后,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以及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研究员分别从音乐心理学的不同角度作了大会发言。周海宏教授提出人类六种本能需要以及行为动机的“调色板理论”,并以此解释孩子为什么不爱练琴以及音乐学习动机问题。在此基础上,周教授又提出未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走向演绎的心理学道路,并强调回到演绎的心理学道路必须严格地遵循实证研究方法。刘沛教授首先提出由于“东方重和合,西方重分别”的文化差异导致西方心理学传统与中国人认识论传统的悖论的产生。在此基础上,刘教授对我国未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贯通古今、交融文理、寻根问祖、启迪当代”的发展构想。李小诺研究员分别通过三个不同的实验研究阐述了绝对音高能力与语言环境、早期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音色对音高判断的影响,并运用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技术,分析了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这两种不同音高认知方式的脑机制。随后,与会代表分成12个讨论组进行报告,主要围绕音乐心理与儿童教育、国内外音乐心理学实证研究最新动态、音乐治疗、音乐表演与音乐审美、音乐心理与网络科技、音乐心理与文化传承等多项议题展开。本次学术研讨会共收到参会论文51篇,这些论文集中反映了三年来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因此,本文对本届研讨会的参会论文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从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及研究方法3个层面对文献进行详细梳理,以使我们获得关于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现状的重要信息。

一、文献梳理与分析

1.关于研究领域。根据此次会议的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音乐教育心理是国内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热点研究领域,三分之一的学者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此;其次是音乐与脑神经机制、音乐表演、音乐治疗及音乐审美等相关研究。这说明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音乐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注重跨学科的融合。2.关于研究问题。关于此次研讨会参会论文研究问题的分布情况由(图1)可知,其中音乐心理学实证研究、音乐表演心理及音乐心理与儿童教育是本届会议的主要议题。另外,关于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论文有5篇,占总数的10%,这表明部分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培养音乐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新生力量,从而让学术梯队人才结构趋向合理化。3.关于研究方法。针对本届研讨会参会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统计结果显示:运用思辨性研究方法的论文共有32篇,占论文总数的63%;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论文有19篇,占论文总数的37%,即采用思辨性研究方法的论文数量明显多于实证性研究论文。并且在思辨性的论文中,属于严格的哲学思辨论文很少,部分论文是从研究者个人教学感受出发进行阐述,其研究结果主观色彩较浓,缺乏信效度检验(见图2)。在具体研究方法运用层面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比例为29%(见图3),这表明研究者开始有意识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同时运用到研究中。但也有少数论文缺乏关于研究方法使用的明确说明。由此可见,研究者仍需对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予以重视。

二、会议论文研究动态

本届研讨会论文主题主要聚焦以下五个方面,即转变研究方向、跨学科交叉与合作、加强应用型研究、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以及追踪国际研究动态。1.转变研究方向在本届学术研讨会上,可以看到有些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变,从研究外界事物转变为对人自身的认识,特别是探索大脑的工作机制。例如,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王昕研究员在其论文《负向情绪偏向音乐情绪诱发的神经机制对比》中,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和行为实验两种方法,对音乐中的负向情绪,即悲伤情绪和恐惧情绪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虽同属于负向音乐情绪,但听者对悲伤情绪和恐惧情绪的偏好、感受、聆听意愿以及脑加工方式均存在差异。此外,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蒋存梅教授在题为《音乐训练对先天失歌症者音乐句法加工能力的影响》的报告中,针对音乐训练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失歌症者对音乐句法结构的外显判断这一问题,对失歌症者进行每周两次、每次30-45分钟、共计9次的音乐训练。结果表明,短暂的音乐训练可以提高失歌症者对音乐句法加工的能力,并使其达到正常水平,这种提高既体现在行为水平,也体现在脑电水平。这一研究结果为失歌症者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实证依据。2.跨学科交叉与合作会议中有多位学者提到要通过跨学科合作拓展音乐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进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中包括与医学、声学以及建筑学等学科之间的合作。例如,上海音乐学院的万诗慧在题为《音乐厅感知效应的声学参数研究》的论文中,从声学和建筑学的角度来探究音乐厅的建筑结构布局,进而提出音乐厅的音质效果是建筑功能的主要评价标准,各项声学参数的最优阈值与音乐厅建筑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声学参数测量的数据显现出来的。随后,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蒲道深和英国爱丁堡大学高弋力博士合作的论文《境外音乐治疗在痴呆症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文献回顾》阐述了音乐治疗能够改善痴呆症患者的行为、情绪控制以及记忆唤醒等方面,同时也能够让患者的护理者受益。3.加强应用型研究一门学科的价值既体现在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应用层面。可喜的是本届会议的论文拓展了音乐心理学在应用型研究方面的深度与广度。例如,中央音乐学院的李丰学者以《养老机构中的音乐活动构建及其音乐选择》为题,阐述了音乐活动作为养老机构中的重要活动,如何构建和开展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首先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观察;进而从音乐活动的各个角度切入,尝试构建系统性的音乐活动;最后通过每次活动后老年人群在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表现,对音乐活动进行反复完善。首都师范大学的郭猛等三位研究者在其论文《订阅式团体音乐减压对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研究》中,对400名2016级大一学生进行一个月的订阅式团体音乐减压实验。一个月后,研究者再分别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进行SDS量表测评。结果发现实验组整体分数下降了32%,而控制组由于邻近期末课业压力增加,SDS量表分数相比一个月前提升了10%。由此说明,订阅式团体音乐减压对缓解学生心理亚健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4.关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从音乐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文化传承中传承人和艺术家的重要性,以及地区音乐文化所蕴含的积极心理品质成为本届会议部分学者关注的问题。例如,中国音乐学院的乌日瀚在其论文《简析锡林郭勒地区蒙古族民歌所体现的民族积极心理品质》中,阐述了锡林郭勒地区蒙古族民歌的曲调及歌词当中普遍蕴含了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并且当地人也具有此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因此,希望能够继续探索民歌中所特有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待人处事的生活哲学观和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同时,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韩忠岭学者在题为《核心素养视角下羌族文化传承课程化实施路径思考———兼评羌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羌族音乐文化正面临后继寡人的局面。在此基础上,韩忠玲学者提出建立以核心素养教育为理念的框架体系,将羌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植入学校课程,开展“课程实施校本化,教材内容本地化,教学过程本土化”教学实践层面的改革路径。5.追踪国际研究动态关注国内外音乐心理学研究动态以及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既能够为研究者自身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框架,也能促进国内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例如,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宋蓓教授在其论文《打通实验室到音乐教室之门———国内外音乐神经科学研究现状分析》中,阐述了音乐神经科学现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超扫描(Hyperscaning)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脑间同步互动性研究和更接近真实情境的研究。这表明国内外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音乐活动等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群体心理与脑际认知。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的李庆昱博士在《国外音乐社会心理学研究综述》一文中,从音乐的情绪情感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等五个方面对国外音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阐述了音乐社会心理学作为音乐心理学研究与现实情景互动和沟通的桥梁,进一步扩大了音乐心理学的研究空间。另外,国外的音乐社会心理学也是近十年才逐渐得到重视,但其研究内容的连续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值得国内学者学习和借鉴。

三、讨论与建议

查看全文

学校思想教育研究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第五届研究会理事长会议研究,并报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批准,拟于今年下半年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下称省研究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为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会议的主要内容

1、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精神,研究探讨高等学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总结20*年以来省研究会及各高校思政研究会的工作。

3、进行省研究会换届选举。

查看全文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力图从分析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入手,寻求缓解和消除大学生逆反心理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从某些侧面来排解思想政治教育中遇到的种种障碍,最终帮助青年人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往往面临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问题的存在,不仅常常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实际效果,而且还会造成部分学生与思想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因此分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做好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工作,研究克服逆反心理的途径和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一、部分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教育过程的诸个要素以及教育的途径和载体都有可能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查看全文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论文

摘要: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于21世纪初在中国兴起的一门高等职业教育学、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学分支学科。它的内容体系由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论、高职学生心理素养论、高职学生人格塑造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论、高职学生心理咨询论、高职学生人际沟通论等基本论题组成。为了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学的稳步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应该实施突出学科意识、强化基础研究、扩充研究队伍三项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新兴学科

近年来,基于培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的研究,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成果,使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学(以下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基准缩略形式)走进初创阶段。本文依据对“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的统计分析粗线条地描述了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创生背景,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高职学生心理学的基本论题,提出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学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高职学生心理研究期刊文献看学科的创生背景

作为高职学生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的“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心理”,有多种简化或缩略形式。在一个学术领域或一门学科中,期刊文献是最便捷的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其数量远远多于学位论文、专门著作(含教科书)。探寻一个学术领域或一门学科的演进轨迹,可以从分析以该学术领域或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期刊文献入手。近期,笔者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分别以“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心理”的多种可能存在的等义词组作为检索词,,进行文献“篇名”的“模糊”检索。“模糊”检索的长处是可以检出一些检索词构词不连续的主题词,扩大文献检出量。例如用“高职高专学生心理”进行“模糊”检索,能够将“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高职高专学生求职心理”、“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心理”、“高职高专学生团体心理”等符合要求的文献都呈现在检索结果中。笔者共使用来24个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其中有6个检索词的检出文献超过100篇。其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301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713篇,“高职大学生心理”552篇,“高职学生心理”2092篇,“高职生心理”432篇,“高职高专学生心理”134篇。表1的前6行列出了这6个检索词的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因2015年的文献数据不完整,在表中加括号予以标示。)除“高职学生心理”之外,“高职学生人格”、“高职学生意识”、“高职学生精神”等也是高职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了拓展检索范围,笔者又以上述3个词组及其等义概念作为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检出文献分别为189篇、527篇、242篇。同样,“模糊”检索可以扩大文献检出量。以“高职学生意识”进行“模糊”检索,能够检出篇名中包含“竞争意识”、“创业意识”、“自我责任意识”等主题词的文献;以“高职学生精神”进行“模糊”检索,能够检出篇名中包含“职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主题词的文献。上述3个词组的检索结果也列入表1。表中9项文献总数为5182篇,以下将这些文献统称为“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检索结果表明,1999年发表的《关于高职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1]是中国第一篇涉及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期刊文献。我们由表1最后一行年度合计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2000年以来,“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的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文献数量的持续增长,从一个侧面表征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当年教育部批准新设置44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在全国大规模招收高等职业学生,高等职业教育由此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学术研究的起步和发展规模,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需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的出现,高职学生数量的迅速增加,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研究高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求。2000年,也就是高等职业学校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招生的第二年,中国大陆期刊中出现了7篇以“高职学生心理”及其同义词组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文献[2][3]。5年后,“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迅速上升到1年154篇。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其中提出的近期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2010年时达到高等教育总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与此相对应,“高职学生心理”研究类期刊文献数量在2006年达到200篇以上、2008年达到接近400篇,最近两年维持在年产600篇左右的水平上。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同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区别的一种偏于实践性、社会性、职业性、应用性的教育类型,其功能呈现出多重性、多元性的特征。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障碍、心理矛盾和学习心理、交往心理、就业心理、恋爱心理等,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高职学生心理作为一个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的研究对象,是高职学生心理学得以创生和发展的内在依据。由于社会需要的强力拉动,这种内在依据迅速外显,一些研究者清醒地意识到将已有研究成果整合为一门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是,在“高职学生心理”研究起步不久的2004年就有以“高职学生心理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著作问世[4],由此揭开了创建高职学生心理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序幕。

二、高职学生心理学基本论题的初步梳理

查看全文

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期刊研究热点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的期刊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5种思想政治教育类重要期刊,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具体为《思想教育研究》发文318篇、《思想理论教育》235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430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717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89篇,合计检索出1889篇有效文献(已经剔除如会议综述、非学术文章、访谈、消息等非研究论文),6708个关键词。

二、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统计

(一)论文作者分布。论文作者年度发文在4篇以上的16位,发文为71篇,占总数的3.75%。北京师范大学的冯刚位列第一,发文7篇;兰州大学的王学剑、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和靳诺、武汉大学佘双好4位作者发文5篇,位列第二;武汉大学的丁俊萍和骆郁廷及宋俭、清华大学肖贵清和吴潜涛、华中师范大学刘宏达和秦在东、西南交通大学林伯海、湖南大学柳礼泉、上海师范大学石书臣、中国人民大学王易11位作者发文4篇,位列第三。上述16位作者年均发文4.4篇,全部来自985院校。(二)论文地区分布。作者分布于除台湾、香港、澳门之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外机构分布3篇论文。高度聚集于中、东部地区,欠发达或边远地区分布量明显偏低。发文40篇以上的16个地区依次为北京322篇、湖北252篇、上海203篇、江苏169篇、四川100篇、吉林88篇、河南81篇、广东80篇、湖南59篇、安徽56篇、辽宁54篇、浙江49篇、山东和黑龙江43篇、重庆42篇、广西41篇,合计分布1682篇论文,占总数的89%,其余15个地区集中204篇,占总数的11%。(三)研究机构分布。1889篇论文分布于526所各类高等院校(少量分布于研究机构等),平均发文3.59篇。其中,10篇以上的40所高校。依次排在前为武汉大学92篇;东北师范大学59篇;中国人民大学42篇;北京师范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均40篇;北京大学33篇;武汉理工大学32篇;清华大学31篇;复旦大学和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8篇;上海交通大学26篇;北京科技大学23篇;首都师范大学22篇;河海大学20篇;吉林大学19篇;安徽师范大学18篇;上海大学16篇;江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15篇;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14篇;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13篇;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辽宁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12篇;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11篇;河南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大学10篇。40所论文高分布机构集中了863篇论文,占总数的46%。高分布区域的40所高校93%为985、211院校。其余,468个机构分布论文1026篇,占总数的54%。1889篇论文所分布的526个机构,高度集中于各类高等院校,包括普通本科322个、占机构总数61%,985/211院校94个、占总数18%,高职高专87个、占总数17%,其他23个、占总数4.3%。

三、2017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

(一)高频关键词。本次检索所得1889篇论文6708个关键词,篇均关键词3.55个,重复出现2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一共27个,重复出现的总次数为1451次,平均每个高频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为55.8次。详见下表。(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提高亲和力、针对性进而提升学生获得感为目标,具体落脚点为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同时,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为重要基础和支撑。(1)学科建设滋养课程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持久的魅力需要强有力的学科支撑和较高的学术品味,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势在必行。教师学术水平提升了,视野就开阔,课程的整体水平随之提升。反之,缺乏学科支撑和学术品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具备说服力和持久的影响力。(2)课程体系是教学的依托。首先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遵循历史和逻辑、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的原则,有机整合该学科不同类型知识,实现自身课程体系的融洽。其次,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整合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处理好不同层级教育之间的内容衔接。(3)教学内容为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方法,内容为核心。现行统编教材坚持了科学性、规范性,但仍然存在诸如理论视野狭窄、批判功能缺失、话语方式呆板、内容相互重复等问题,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够。遵循政治性、理论性、教育性、发展性有机结合的原则,改进教材编写的思路和方法,拓宽理论,增加知识含量,避免内容重复,确保话语的科学化与通俗性,同时保持内容连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在知识诠释的基础上,验证理论知识,并实现价值的引领。在内容体系构建方面,学者已达成共识,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型,将教科书变成教案,把教材学术性的书面语言转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较为通俗且不乏严谨的书面语。在话语形式转换的同时,要求教师能够将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热切关注的现实问题以及他们内心的种种困惑,嵌入教学内容,回应现实,实现价值引领。(4)教学方法改革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为着力点。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课上课下多种方式交叉,整合校内外以及网络的各类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强调互动与对话。构建学生全方位话语体系,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人民大众的对话,学生与教材、与社会现实生活对话。强调重复教育,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亲身实践,不同形式的反复多次刺激,方能完成从认知到认同的过程。创设情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情境依赖性。包括在课堂设置的讲故事、演绎短剧、微视频、微电影、设置问题、模拟场景、案例教学等,让类似的场景重现,唤醒和激活学生的潜意识,实现价值观的认知认同。(5)教师形象塑造。教师良好的学术魅力、理论魅力、道德魅力、人格魅力能够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使学生对老师心生好感,以缩短心理距离。教师本身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视野,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儒雅大方的气质;能够灵活运用话语技巧,实现教案的书面语言向口语的成功转型。同时,教师还要熟悉学生的话语体系,善于运用学生熟悉、喜欢的话语风格和形式。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仍然备受学者关注。(1)文化认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文化,并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理论之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认同价值首先认同文化。人们对于文化的从自觉认知到认同是一种复杂而漫长的心理过程,制约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和践行程度。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坚守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并自觉传承,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2)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滋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提供丰厚的教材。儒家道德主义建立完整的修身成人理论,通过个人“成人”来成就仁、义、礼,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强调使人获得道德提升和人格完善,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完美契合儒家的成人思想。同时,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积累的民间丰厚的文化资源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理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活生生的教材。植根于中华民族古典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根同源。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大众在共产党领导下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辉煌,凝聚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滋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价值观培育的资源。(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已基本构成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平台、社会实践、制度保障五位一体的格局,且制度保障贯穿各个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主渠道、主阵地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环节。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复合化教学团队,成为思政理论课改革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一个亮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丰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是学生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的首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实践基地,而且这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走向日常化、生活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持久而稳定。3、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大思政理念改变了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辅导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研究成为热点。(1)辅导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必然性。长期以来,辅导员队伍选拔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知识结构及来源混杂,队伍不稳定,身份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模糊。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社会地位认可度不高。大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生了结构性改革,整合校外资源、学校内部的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舞台势在必行。以思政教学为主渠道、以日常思政为主战场形成了思政课教师与学工处和团委“三位一体”的教学团队,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联动的局面迅速展开。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撑。2005年以来,教育部相继颁布文件强调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特别是2014年3月教思政[2014]2号文件《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述。(2)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关照学生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建立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细则,保证其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在学历、学位、专业以及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在高校尚未设置辅导员专业的情况下,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哲学、职业教育等学科的毕业生,或者择优选择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往届毕业生。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建立长效的职业资格考核制度,确保辅导员的特殊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同时,建立科学考核制度,使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从制度约束到自律。(3)专业化发展是核心。职业化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之上,专业化是职业化的核心要素。学者聚焦点在于尽快在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培养适合辅导员工作的特色人才。根据辅导员工作的实际需求,参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哲学、职业教育专业细化专业,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并进行特色定位。课程开发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环节,同样辅导员专业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设置环节也要参照上述学科专业进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同时,建立经常性的非全日制短期培训,实现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4)一般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一般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作为辅导员来讲必不可少。辅导员既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又要做心理咨询师,所以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作为高校教师的辅导员,需具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逐渐向专家化方向发展。辅导员的教学管理逐渐纳入正规,不但承担选修课,而且要承担系统的专业课教学。同时,高校科研部门要为辅导员创造机会进入科研领域,在课题申报和科研条件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培养专业带头人。(5)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改变原来的分散单干的局面,实行团队、工作室工作模式,建立辅导员导师制度,整合资源,初中高级辅导职责分明,协同进行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同时在工作中实现初中级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职业分工是职业进化的标志,辅导员工作职责细化能够加快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4、全面从严治党。(1)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性。从世情来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但是相应的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亟待依靠党的建设应对国际风险。就国情而言,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果,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党情,党历经9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创立了系统的执政理论,但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党的执政能力和整体素质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充分继承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初期创立的系统、全面的党建思想,吸纳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建党理论体系的先进性、时代性、可操作性。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2)全面从严治党的格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强调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机联系和协同作用,构建“五位一体”治党总布局,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党的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格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形成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事业的良性互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格局具有鲜明的倾向性。首先,建党寓于治党过程之中,避免为建而建;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其次,新时期党建格局的各个部分互为一体,互相联动,相辅相成。政治建设居首位,严守党纪;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时发力;制度建设贯穿各个环节。再次,建设好党内政治生活这个基础平台,完善党内内外监督机制以及考核机制。(3)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面从严治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建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与中国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信仰。党中央创造性地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之一,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与党的建党治党有机结合。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又实现了“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完美对接,显示党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密不可分。5、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冲击了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格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学者的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把双刃剑。(1)教育主客体关系受到颠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是开放、自由、平等、互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教育者主体性充分崛起,并向多元主体转化,从而弱化了教育者的核心地位和话语权威性。(2)互联网的教育信息海量、丰富,且更新速度极快,但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面临着能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严峻问题。互联网技术人才匮乏,师生开发运用大数据的综合技能偏低,使得信息转化成知识,知识转化成智慧难度加大。(3)“微时代”催生了“碎片化”阅读。学生利用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在零碎的时间断断续续地阅读片段性的内容。“碎片化”阅读以其简洁、通俗、实用以及趣味性强等特点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有效应对挑战的路径。(1)构建教育媒介平台,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资源,拓展话语空间;完善信息过滤和监控制度,拦截不健康的信息,建立健康的话语体系,规制网络话语权力场域。(2)建立一支复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并有效吸引信息技术人才。(3)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为技术和数据应用提供制度保障。(4)建立有话语权威的网络意见领袖队伍,有效甄别、疏导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通过自己的言论强化正向舆论、屏蔽负向舆论、传播主流思想舆论。6、意识形态。互联网技术冲击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意识形态研究因此受到关注。(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且具有包容性。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历反复的逻辑推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科学的意识形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再次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照社会大众的期待,与中国梦和个体梦相契合。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反动思潮的同时,整合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因素。(2)牢牢掌握互联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新媒体、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被“弱化”,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首先,要掌握互联网和新媒体核心技术,牢牢掌握网络传媒的主控权,健全信息传播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和信息传播的技术标准及过滤机制,建立以官方微信、门户网站、微博、网络互动社区等为载体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平台,为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体系,严格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元化指导,通过培养网络意见领袖、议题设置等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再次,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查看全文

以学生为中心的毕业论文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来自于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其核心理论要求从传统教育的束缚中将儿童释放出来。他特别强调要尊重儿童的心灵和自由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中教育规律的重要性。将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运用于各类学校教育中就成为今天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法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教学方法和近代西方教育家卢梭、第斯多惠、斯宾塞等人的教学思想,这一方法的广泛应用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积极倡导的结果。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时,不是简单地将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独立实现知识认知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发挥启发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研究客观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客观规律,从中发现创新点,形成自己的独特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促进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回答问题。

(二)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法于二战后出现于欧洲,到20世纪六十年代由英国教学专家所广泛采用。情景教学法又称视听法,该方法认为知识的学习与知识使用的“情景空间”有密切的联系,强调要注重特定情景环境中产生的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法的自然关系,不强调预设目标,不对学生提出僵化固定的教学要求。情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文

国内胜任特征研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研究范围;我国胜任特征研究状况分析;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最早于1998年开始系统引进、研究这一方法、研究的文献来源于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载文量分析、公开发表文献的数量反映了一门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我国胜任特征研究经历了萌芽、导入和发展三个阶段、文献来源分析、我国胜任特征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刊物上、著者分析、最终按发文量排序整理统计出著者分布情况、内容分析、关键词分析、学科类别分析、研究层次分析、国内胜任特征研究具有几方面特点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基于2001—2009年期间发表的1757篇胜任特征领域的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胜任特征理论研究文献的载文量、著者、主题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描述了近9年来我国胜任特征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对胜任特征研究论文的发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关键词:胜任特征研究综述文献计量法

我国最早于1998年开始系统引进、研究这一方法。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胜任特征的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从特定的角度来了解国内胜任特征的研究历程、发展水平与动向。自1973年美国学者McClelland提出胜任特征概念以来,学术界在世界范围内很快掀起了胜任特征运动的研究浪潮。胜任特征是个体的较为持久的潜在特征,它与一定工作或情境中效标参照的有效或优异绩效有因果关系。

一、研究范围

为对国内胜任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地探讨,本文采取文献计量法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来源于CNKI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涵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标准数据库、国外标准数据库、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以胜任特征、胜任素质和胜任能力作为检索词针对题名和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限定为2001年至2009年10月9日,共得到相关研究文献1757篇。

查看全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综述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愈发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是帮助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载体。近年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哪些教学改革?文章对2008-2018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进行了进行梳理与归纳,并从深化理论研究,拓宽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综述

近些年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20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34万人[1],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就业不稳定因素愈发突出。如何通过高校生涯教育合理规划个人职业路径,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育人应有之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是帮助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载体。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自2008年起,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按照要求开设了该课程,但是课程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2008-2018年为时间阶段,将10年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旨在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文献数量情况。从2007年教育部文件以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便纳入了人才培养工作以及就业“一把手”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开始受到关注,相关教学改革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中。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来看,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含“教学改革”为主题词在CNKI知网进行精确搜索(下同),相关硕博论文共有10篇,围绕课程教学的共有4篇,分别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张宁辉的硕士学位论文《体验式教学———在高校生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2016),西南大学严怡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2015),上海师范大学刘中丽的硕士论文《项目课程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建设研究》(2016),重庆师范大学蒋双雄的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优化研究》(2017)。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词从2001年迄今进行精确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128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共有17篇。从时间上看,相关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之前,相关论文为0,从2007年教育部文件以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从2007年的第1篇开始,逐年递增,2007-2011年共有20余篇,而在2015、2018年,相关文献发表达到顶峰,分别为22篇和20篇。(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方法。以现有研究文献来看,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性研究的文献总数为96篇,占全部文献总数的75%;通过实证或者调查问卷研究的文献为29篇,其中以高校作为个案研究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文献为16篇,如王莎佳的《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认知与需求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结果反映民族高校大学生在职业规划需求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期望值很高”。[2]余明的《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调查问卷“对比课程开设前、课程结束时、课程结束一年后的教学效果数据,发现该课程体系能够提高课程的实效性。”[3]另外结合个案进行定性研究的文献约为13篇,如张宁辉的《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2016),张小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以石河子大学为例》(2015)。除此之外,还有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形成研究综述,如刘甜甜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2013),孟芳的《综述与展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15),王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法述评》(2016)。(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的研究视角。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视角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学科理论进行研究。如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万洪芳《基于心理资本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2016)等5篇文章,分别以心理学基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基于管理学的研究,以陈捷的《基于TOC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研究》(2015)等3篇文章,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要素、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讨;其余则主要从教育学学科角度进行研究。第二类是结合时代背景进行研究。最早的如在教育部发文要求2008年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背景下,尹玉斌的《新形势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2009),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张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2013),魏东初的《中国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视野》(2014),刑晓杨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2014),周丽妲的《互联网+视阙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探索》(2017)等,王晓蕾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研究》(2017)等共有文献19篇,分别契合时代背景,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具体研讨。第三类则着眼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身,如陈文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课程构建思考》(2009)、郭海侠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探索》(2013)、詹晓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2018)等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队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二、对大学生生涯规划教学改革研究内容的分析

查看全文

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幸福课探讨

摘要: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幸福课肩负着不可或缺的责任。21世纪,关注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幸福课)运动日益声势浩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困境。因此,要借鉴国外学者的实践经验,但更应该直面困难,在高校建立一套中国本土化的幸福课,以期达到预计效果。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幸福课;困境;本土化

1引言

通识教育有着古老的过去、年轻的现在和无限的未来。说它漫长,是因为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很长,研究文献也多如牛毛;说它年轻,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才开始出现在我国大陆学者视野中,并且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引用和实践;说它无限,是因为通识教育的发展不可限量。中文的“通识教育”最初是由英语的“general-education”翻译而来,该概念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因为它的理念与某一时间段的“大规模计划经济建设”目标相违背,所以曾遭到了大量学者的批判,但是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中国融入世界,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通识教育逐渐被大家普遍接受。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人,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希望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受教育者从“专才”变“博才”。正是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优点,所以众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如果要取得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就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幸福课作为必修课中的其中一门,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任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十八大之后,我国在政治上的主题从“和谐”社会过渡到“幸福”社会。“幸福”这一概念已经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幸福”已成共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的物理环境、人文氛围,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学校承担着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帮助他们获得幸福感的责任。[1]

2幸福课的研究背景

幸福课,又称为积极心理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三个使命:第一,治疗心理疾病;第二,帮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第三,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但是当国外一些学者检索1887~2000年以来所有有关心理学文献上的研究主题后,所有人惊呆了:关于焦虑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的有2958篇,居然是关注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论文出现了14次,才会出现一篇关注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的论文[2]。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将自己的精力花在了治疗心理疾病上,所以以马丁•塞利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关注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五千年前,中国的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这一过程中,本来就应该是快乐和充满乐趣的,并且关注人类的潜能和优势的。在这种理念下,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坚定地站在了一起,最终诞生了传授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其定义为: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关注人类优势和幸福,帮助人们快乐和幸福的课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