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建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2 20:25: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建筑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期刊学术论文研究
摘要:期刊论文是反映建筑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窗口,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收集1978—2018年间由陕西省理论工作者发表在建筑期刊上的论文,统计分析论文的文献数量、核心作者群、关注热点、研究趋势等特点,从而多维度地呈现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状况。
关键词:建筑期刊;理论研究;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百废待兴的落后省份,发展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大省,建筑行业、建筑文化、建筑理论研究工作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先进的技术与思想的不断传入,与西部地域特色的冲突、碰撞使得建筑理论工作者不断思考陕西省建筑的正确发展道路。进入新千年,陕西省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一带一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也给陕西省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在此多重机遇时刻,统计分析其学术成果,有利于理清其研究脉络[1]。文章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梳理陕西省自改革开放后建筑理论研究相关论文的发表情况,可以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现状了解得更加全面,为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提供借鉴[2]。
2研究对象的确定
2.1文献作者的确定文章所说的文献作者即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包括陕西省各大设计机构以实践为主的执业建筑师、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科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及学生、相关政府机关单位的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建筑团体等。文章对论文的收集以研究机构为单位,这些研究机构包括(1)高校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2)设计院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3)政府机关单位:西安市规划局。2.2主流建筑期刊的确定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在建筑学主流期刊上的论文往往代表着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对主流建筑期刊的选择,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是考虑学术上的代表性,即建筑学术界所认定的学术期刊,结合核心期刊的评定原则及老八校所认定的A类建筑期刊;二是考虑时间上的代表性,即所选期刊尽量能涵盖所研究的时间段,期刊发文载文量有保障;三是兼顾陕西省省情,考虑陕西省创办的主要建筑期刊。最终文章选定《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师》《新建筑》《华中建筑》《时代建筑》《建筑创作》《城市环境设计》《城市建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合计共11种建筑期刊,其中有些杂志几经改名,其不同命名阶段也在统计项期刊中,统计结果则算在现在的期刊名称中[3,4]。文章对学术论文的收集以论文作者的机构为单位,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这些研究机构在1978—2018年期间所发表在主流建筑期刊上的与建筑理论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些机构经历几次改名,单位名称也存在不规范情况,甚至有些作者没有附加单位机构,在收集过程中尽可能对其进行查漏补缺。
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初探
1校园景观色彩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
1.1概念界定及其重要地位
校园色彩可分为校园建筑色彩以及校园景观色彩。其中校园建筑色彩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教学楼、宿舍、服务用房建筑色彩等,而校园景观色彩则包括除建筑立面之外的其他色彩,为植物、构筑物、地面铺装、景观小品色彩等,是校园外部空间各个构成要素所呈现的色彩面貌。拥有一个优美合理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提供舒适便利、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思维。19世纪著名政治家罗伯特•欧文系统提出了环境决定性格学说,认为良好的环境可使人获得善良、高尚的品格。色彩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它凌驾于形态之上。景观的一切构成要素只要诉诸于视觉,必受色彩影响,因此研究景观色彩具有现实意义。校园作为城市中特殊区域,其历史、文化底蕴与使用性质就决定了它特殊的色彩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体现学校性质、发扬校园文化的责任,它可以反映地域精神。
1.2校园景观色彩研究现状
笔者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和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搜索关键词为“校园景观”。由于其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所以为加强数据针对性,主要以设计类专业的论文为样本。此次共收集相关论文1992篇,时间跨度为2003年—2014年,并从研究范围、研究环节、研究方法和景观要素和设计原则五个大方面进行了分类。其中大多数论文可归纳出明确的研究对象,分为景观小品、道路、植被、空间、色彩、声和照明等,共210篇。关于植物的论文居多,有81篇。色彩有6篇,主要涉及建筑色彩和校园色彩规划。虽然我国校园景观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个别元素研究也较为详细,但关于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的研究可参照文献较少。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色彩研究的重要阶段,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和日本色彩规划研究机构都较具深度,还将其纳入了城市规划实践中,力图消除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我国色彩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是一个新领域。虽然在城市色彩、景观色彩学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理论,但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设计专题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理论。需从相对系统的城市、景观、园林色彩理论中找寻借鉴。目前校园特别是高校倾向于快速扩建,使得色彩规划往往被忽视,实践性较弱。在文献中关于校园景观色彩的论述大多从植物配置、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且大多围绕建筑,缺少针对性、深入的论述。
2武汉高校景观色彩现状与改善思路
土木工程专业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研究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本科生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可以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培养学生在项目环境下学习、沟通、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以后的岗位竞争力。本文结合几年来指导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毕业设计的经历,探讨过程管理和指导的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土木工程;本科生;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国内同类专业中教学和研究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早在2010年就已开展了和境外高校的联合毕业设计,建筑工程系就曾与美国大学、香港大学等联合进行过创新和探索[2]。这几年同济土木学院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下面简称校企联合毕设)方面加快了脚步,和很多实力雄厚的设计研究院(包括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及施工单位(包括上海建工集团下的一~八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宝钢建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这些企业提供给土木学院建筑工程系的联合毕业设计(或论文)题目这两年每年多达50多个,反映了企业的需求和对同济学生的欢迎程度。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导师熟悉工程,明白企业技术所需,而校内导师理论基础好,对题目的方向、难度和深度把握有较好的掌控能力,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既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好处,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
2.选题程序
一般12月初系里接收到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题目,接下来系里把题目发给所有的老师根据自身兴趣和熟悉程度选择;将确定了校内导师的题目和老师自报的题目一起发到毕设系统里,供学生选择(按照题目数量:学生数量=1.2:1的比例),系统按照志愿顺序和绩点高低自动分配;落选的题目和学生再在系统里随机匹配。图1是今年建筑工程系收到的部分联合毕设题目和校内导师的选题情况,可以看出题目都是来源于实际工程,校内老师选题也很踊跃.
深究中国的建筑的思考定位
摘要:关于建筑教育的讨论往往会聚焦在教案、教程和教学法方面;本文将讨论重点引向建筑教育思想、建筑学知识主体的问题,引发关于建筑学的讨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指出当前和过去建筑教育中值得思考的问题,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强化建筑理论教育比促进形式创新更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学教育体系知识主体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学思想和教学法构成的,因此关于教育和教学的讨论多半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大多数学科来说,学科本身的定义是清晰的,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历史学等;但建筑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和上述学科一样,建筑学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建筑学的知识主体并不是非常明确,如建筑是艺术、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以及建筑是符号象征等,因此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既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括了工程技术的知识。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建筑学的基础知识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宽而不断增加。虽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学的含义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学的学科概念的含混,对其研究对象的讨论一直是建筑理论讨论的重点之一,每一次对建筑学的大讨论都引发了对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国建筑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样的道路。在当今信息交流十分频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间的交流当然也日趋频繁,作为交流和学习的基础应当对建筑教育的特点作一次深刻的探讨。
一、传统建筑概念与建筑学
中国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历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把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筑学和与其相应的建筑教育在中国只有不到80年的历史,其中缘故值得思考。
知识图谱生态建筑研究趋势分析
摘要: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依据,以Citespace为数据分析工具,对2010—2019年生态建筑研究的1362篇“核心期刊”和13914篇“全部期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文章作者、热点机构、高引用论文、研究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结果显示,国内近年的研究热点是生态城、可持续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化、生态文明和传统村落等,有关生态建筑领域的研究各有侧重点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知识图谱;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1数据选取与整理
1.1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中期刊收录的文献,数据获取时间为2019年12月13日。检索策略为CNKI数据库中主题词设定为“建筑”并含“生态”,时间段为2010—2019年,共检索到13914篇,其中核心期刊1521篇。逐条对文献进行检验,人工剔除征稿信息、新闻类信息、会议类信息、学者访谈及重复文献等无效信息后,共在CNKI得到有效核心期刊1362篇,以此作为本文的主要数据。
1.2分析工具
历史文化主题公园规划理念探究
1.研究背景
1.1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开发的主题公园逐渐成为各大城市提升旅游潜力、强化城市文化形象、带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以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为主题,集观光休闲和体验参与为一体,通过对场所、空间、建筑、活动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规划设计,将实态或虚态历史文化遗存转化为旅游景点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当前国内对历史文化结合旅游产业进行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对遗产本体的保护利用,如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这种利用方式强调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但较多受到场地和遗产保护原则的限制;二是对遗产周边环境的开发利用,如龙门石窟等地周边的商业街;三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这种利用方式不涉及遗产本体,在复原历史场景中有更大的自由度,代表案例有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等。本文即以如何在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实现历史文化遗存的物态化与公众化为研究对象。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时间的沙汰中失去了物质载体,如何在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中,为历史文化遗存提供物质载体,将无形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景点,向社会公众开放,是在当前主题公园大量建设的背景下,规划师与建筑师共同面临的挑战。此外,当前我国建成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在总体规划上多采用舞台即景式、景点集成式的手法,存在景点组织片段化、无逻辑堆砌景点等不足。
1.2项目背景
除了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背景外,本文的另一研究背景是淮北隋唐运河古镇项目。淮北市过去是全国重点煤炭基地,近年来因煤炭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淮北由能源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势在必行。此外,淮北因大面积采煤塌陷而导致湖泊与湿地的出现,成为发展生态城市可利用的一个有利条件。淮北隋唐运河古镇项目就是在城市转型、湖泊资源可被利用的情况下,由淮北市政府投资建设,委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进行策划的生态旅游项目。设计期间,恰逢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作为大运河申遗的主要单位之一,拥有大量与运河相关的科研及考古发掘成果。对此建筑学院向业主提出将项目定位为运河文化主题公园,以大运河申遗成功为契机,深度开发运河文化旅游资源,将运河古镇规划设计为全面展示隋唐大运河漕运水利设施与管理设施,展现运河市镇建设与社会生活风貌的古运河文化主题公园。为此项目组开展了对历史文化遗存开发与利用方式的探索,以期提升项目的文化、科学、经济价值,对隋唐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研究方法
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现况
摘要:景观生态学是风景园林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各类实践的重要理论。以西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通过对景观生态学课程“理论+研究性实验”的教学改革实践,对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的生态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表明:以辨析学术论文类别、精读学术论文、论文写作3个步骤实施的研究性实验改革,启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研究性思维,激发了对课程内容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与专业设计类课程的衔接。为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生态学;学术论文阅读;研究性实验
1引言
中国的风景园林学科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是以协调人和自然关系为使命的综合的、交叉的学科[1],有6个二级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园林与景观设计,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技术科学[2],三大基础理论:空间与形态营造,景观生态,风景园林美学[2]。生态是现代风景园林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景观生态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3],为了应对与空间相关的用地及生态问题,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的景观生态规划自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出现[4]。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专业人才的责任[3]。通过景观生态学课程学习,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增加其生态知识储备、使其深入理解生命体之间及它们与所属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作为生态规划应用的理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类实践需要。西华大学于2012年开设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参考建筑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景观生态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在第6学期开课,有2个学分32学时,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实验”的结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景观生态学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从启发学生研究兴趣的角度出发,提出结合学术论文阅读的“理论+研究性实验”的改革策略和途径,并通过教学组织应用进行实践,为改善风景园林本科的景观生态学教育培养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2景观生态学课程在非生态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2.1教学模式适宜性
剖析中国建筑的发展教育问题
摘要:国际建筑的发展与国内经济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深刻的改变:建筑教育步入开放和多元化,增强了研究与实践;城市快速生长使人才的社会需求巨增;专业教学评估及职业注册制度直接影响教学的内容、方式和目标;“网络大学”和“全球教室”大大提高知识传播效率,传统的静态研究方式代之以动态、综合的研究方式;引入环境可持续性以及节约资源的理念。
关键词:建筑教育发展趋势改革中国
20世纪初,一批海外学成的归国学子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建筑教育制度和课程内容,并在中国大学中创立了建筑教育。由于早期回国学者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梁思成、杨廷宝等10人)为最多,且后来长期居中国执牛耳的地位,故追奉艺术、尚古折中、唯美严谨的学院派建筑教育一度在中国占据主流。该传统始终遵循那些得到学界公认的、相对成熟的理论与时间体系,“只讲授那些无可争辩的内容”[1]。但不可忽视的是,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新潮也曾对中国建筑教育和创作有所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对建筑教育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并使得各院校的建筑教育日益丧失个性,成为培养适应一个高度统一社会的建筑通才的场所。
改革开放后,在国际建筑领域发展的影响和国内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革背景下,国内高校的建筑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坚定地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教育模式日益开放多元,研究性和实践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教学模式一方面受到来自国际背景的挑战;另一方面本身也在新陈代谢和扬弃拓展。理性思维对传统的以经验传授和基本功为主的建筑教育模式以反拨和充实,特色教育成为人们追求“柳暗花明”和“独辟蹊径”的目标。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重点院校逐渐改变了以往单纯以教学为主的办学方针,顺应了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大加强了包括建筑教育在内的科学研究工作,“教学和科研并重”及“产、学、研结合”成为中国建筑教育新的走向。
装配式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消费水平提升,越来越多的体验式度假酒店成为大众的选择甚至出现“网红”“打卡”等现象,而这一类建筑设计多采用装配式技术手段来回应建筑场地与满足人们对度假酒店的体验需求。文章依据体验经济下,我国出现的大量的装配式度假酒店这一现象,试图从体验经济下度假酒店的转变和装配式酒店对这一现象的回应来进行分析。从平面、材料和体验这三部分对案例进行梳理,分析现有的设计实践是如何将装配式技术设计手段与地形、使用者空间体验和价值认同进行整合,希望对未来装配式度假酒店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体验经济;装配式;度假酒店;建筑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我国旅游消费逐步由观光旅游产品向度假旅游产品过渡,体验经济下的酒店已经向着“酒店即目的地”的方向逐渐细分。当下,豪华酒店虽然已经供过于求,然而其所面对的客流量和使用者依然被资本看好,国内近几年不断出现的野奢酒店其实也正是在说明,极端精品的奢侈酒店是被需要的。当我们注视“出现即合理”这一现象时,应该反思其背后的形成机制。建筑师在这一时代思维背景下应该将其纳入建筑师的设计精神中,单纯的物理空间功能的延续的套用已不再适应酒店建筑未来的发展,如何将酒店建筑与客人的体验进行结合,才能创造出“此情此景”下的即刻体验,将是建筑师面对这一选题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1相关概念辨析
1.1体验经济
1998年安纳·克林曼早期对于创造建筑体验和营造场所的必要性讨论,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也于1994年在《体验经济》中提出,“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体验就出现了。”[1]体验式经济更趋向于从使用者的生活和情感出发,塑造独特的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驱动使用者自发产生一系列行为来创造新的与使用者主体本身为依据的一系列价值认同与空间认同。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
一、普通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标准研究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我国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没有统一标准等原因,中小学校普遍存在教学空间单一(多数只有普通教室和音乐教室等少量部室),农村学校建筑质量较差、校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张宗尧教授带领研究团队,通过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学校的设计标准,在对西部地区中小学校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校的功能构成(主要教学用房由普通教室及物理、化学、美术、史地等教室共同构成)及设计标准,大大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校的设计和建设标准。出版基础教育建筑系列专著教材《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托幼、中小学建筑设计手册》,成为广大建筑设计师、教育管理者进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书。成果编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987),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是评判我国中小学校建筑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影响到我国数以千万的中小学校建设。
二、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及空间环境研究
特殊教育是对身心有缺陷,不适于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人所进行的教育。特殊教育针对残疾人的特点,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对残疾人进行教育,弥补他们因生理缺陷带来的困难,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目前国内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办有盲、聋哑、启智三种类型。盲、聋哑、智力残疾儿童在国内学龄儿童中占比不大,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残疾儿童的数量也很可观。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联合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4月1日,国内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4%。而截至目前国内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少年儿童的比例依然只有70%多。因此办好特殊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特殊教育的发展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普及教育是否充分,社会是否发达文明的重要方面。其次,残疾儿童的生理缺陷,对他们认识客观事物,掌握文化科学技术带来了困难。通过特殊教育,能够弥补他们的生理缺陷,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生活需要,从消极地依靠家庭、国家照顾,变成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还可以为国家建设增添力量,同时也是残疾人真正成为一个平等的社会成员的必要条件。建国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还未专门制定过特殊教育建筑设计的统一技术规范,因而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施不齐全或布局不合理,在使用上没有体现残疾儿童的特殊要求。直至199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张宗尧与赵秀兰老师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一书中,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分成普通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盲校、聋校、弱智学校)两个部分,首次为特殊教育学校设计做出了示范。其中特殊学校设计的相关内容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之一《残疾儿童学校学习环境研究》(59278322),是我国对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第一次相对系统的研究与小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址选择与总平面设计;特殊教育学校各种教学用房的分类以及部分相关建筑设计实例。
2004年,由建设部颁布的国家设计规范《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正式实施,该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员包括上述的两位老师和李志民老师。该规范从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特殊教育学校的室外空间、交通与疏散、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等方面较系统全面的规定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设计要点,完成了特殊教育类学校设计规范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从此以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公共建筑及其理论研究所长期关注教育类建筑设计及无障碍设计领域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坚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由于在我国为视力残疾者、听力和语言残疾者、智力残疾者都建立了相应的特教学校,而肢残学校却是一个空白点,因此李志民老师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肢体残疾者行为特征及肢残特教学校环境研究》(59878041),对肢体残疾群体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该课题结合“全纳教育”的理念,客观分析了为肢残儿童建设特殊学校的不必要性,提出“随班就读”的教育方式,既弥补了特教学校的不足,又契合中轻度残疾儿童的自理能力特点,尤其适合没有特教学校可供学习的中轻度肢体残疾学龄儿童使用,并对“随班就读”模式下的包含肢残儿童的教学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颁布10年以后的201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李志民老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仍在继续坚持特教学校领域的研究。通过这些年来的不断跟踪监测,我们发现残疾儿童的总体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各类残疾类型的比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全国各地特教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盲聋生有所减少,智力残疾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的数量增加明显。而在以往的特教学校研究中,对于启智学校的研究明显不足。调研发现启智学校的空间特点与需求与其他类型特教学校空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启智学校建筑空间模式研究成为了团队新的研究方向。目前李志民老师正在主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并力导将特教学校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反映在新版设计规范当中,使规范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性的作用。研究缩短了目前我国在特教建筑方面的研究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尤其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弱智、肢残特教学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特教学校建筑设计理论,有助于完善我国特教建筑设计体系,并为肢残学龄儿童就学提供建筑设计理论依据,在该类学校规划设计方面进行前沿探讨,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对残疾儿童的关注体现出以李志民老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也是我们所理解的建筑师的职责所在。不管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愿意一直坚持下去。
三、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