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5:04: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大学毕业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革,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接触的信息以及文化思想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的心理、思想、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由此导致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因此针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但是目前高校的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科学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并据此制定完善的实践策略,对大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定位;实践策略
在高校教育中,毕业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为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较为成熟的思想及行为模式,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即将踏入社会,面临社会生存与职业发展等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巨大压力,所以容易出现心理状态上的波动。例如,激烈的就业竞争、升学和深造的选择、个人情感的抉择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毕业生会不可避免地在心理和思想上产生负面情绪,进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因此,对大学生毕业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教育者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当今社会,经济以及信息科技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不仅享受着社会进步发展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和负面信息,因此很多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出现心理问题的毕业生比例不断升高,严重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当前大学毕业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以下几种:(一)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前我国高校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同时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首先,毕业生在经过十几年无忧无虑的求学生涯后,要面对全新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阶段,除了内心对未来的惶恐不安外,还要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所选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如何应聘到心仪的岗位等,这些都是毕业生需要面对和考虑的问题,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和思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担忧、犹豫不决、情绪低落等问题,容易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其次,很多毕业生会在就业前参与岗位实习,在此过程中,很多毕业生会感觉实际的就业环境和工作内容与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由此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对就业和未来发展产生悲观、消极、烦躁的情绪,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再次,大学生在就业中容易受到社会和网络上的负面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的影响,由此导致就业不顺,也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此外,有的大学生在失去一定的就业机会或觉得就业单位不理想时,会选择创业,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的缺乏,其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总之,就业是每个毕业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板块,需要教育者重点关注。(二)学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毕业生的未来规划中,除就业外,继续学习深造也是他们的重要选择之一,同时,毕业生还要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任务,因此毕业生的在校学习生涯虽然接近尾声,但是仍面临很大的学业压力,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是毕业生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很多大学生平时对学业不够重视,毕业时面对论文无从下手,在论文写作时焦虑、抑郁、迷茫,产生很大的压力,进而产生不良情绪和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在毕业前还有的学科面临补考、重修等现实问题,如果不能完成学分,甚至面临无法顺利毕业和拿到学位的问题;其次,大学毕业后,很多学生会选择进一步深造,参加考研或出国留学,为实现这一目标,大学生需要艰苦的学习和烦琐的考核,在此过程中,学习的苦闷、压力,对能否成功考取的不确定,周围同学顺利就业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很多学生会出现迷茫、悲观、不自信、压抑等负面情绪,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如果不能及时排解会使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三)情感影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阶段,很多大学生都开始了自己的校园恋情,情侣之间经过大学几年单纯美好的相处后大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到了毕业阶段,各种现实问题接踵而至,两个人不同的毕业去向和选择、不同的工作地域、家庭的安排和意见等,这些因素往往会给大学生单纯的恋情带来冲击,很多情侣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争吵、分手等,在此过程中毕业生的心理和情感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和伤害,会产生失望、难过、悲观、沮丧等情绪,或者对未来丧失奋斗的激情和动力,甚至有的大学生会自暴自弃,做出过激的行为,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情感影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点。
二、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构建高校生的失业保险体制研究
1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及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尤其是连续几年的扩大招生.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换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全国招收研究生人数进一步增加.达到44.64万人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大众化.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最引人关注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根教育部的资料:1999—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0%以上.而2002年以后.随着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率迅速下降并一直在70%左右徘徊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计338万人.其中245万走上工作岗位.这也就意味着仅2005年就有近百万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2011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在上海、北京、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1000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到2009逐步形成7月为止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35.6%从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大学生就业所进行的调查来看.就业率一般要比教育部提供的数据还要低10%~20%。众所周知.劳动者在失业以后一般可以得到失业保险的帮助.但是对于从未参加过失业保险的如果高校毕业生.一旦毕业时未能落实工作.将面临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困境.为此.为了真正解除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参照劳动者在失业以后一般可以得到失业保险的帮助的惯例.必须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设立专项的失业保险基金.为失业大学毕业生提供切实的物质支持.让他们在实现就业之前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从而保证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稳定性。
2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失业保险制度.是指依法筹集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劳动、失去劳动报酬的劳动者给予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社会保险基金,使人们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
2.1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失业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失业率增加.对社会所构成的威胁将会呈几何级数式的发展当一个社会群体的失业率突破一定界限时.社会的稳定性必然受到冲击.这是不可避免的。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学毕业生失业现象非常普遍.其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消极思想重新抬头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知人群.其失业不仅会引起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产生宣示效应.挫伤社会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消极思想.一些农村地区已经有了这一思想苗头二是大学毕业生对未来失去信心.容易形成社会隐患对于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在毕业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对未来失去信心.并有可能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一旦形成过激行为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给大学毕业生一定的缓冲机会.平抑他们的挫折情绪大学毕业生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去过渡、进入社会的角色.这不仅可以直接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劳动力市场下大学毕业生配置问题探析
一、问题的缘起
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本配置则能够实现人力资本效用的最大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而人力资本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引领来实现的。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对大学毕业生配置状况的关注还不够全面。事实上,大学毕业生配置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就业难”联系在一起的:“就业难”只是某一区域或者行业的“就业难”,并非全面的供给过剩。因此,在高等教育扩展的背景下,从劳动力市场变革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如何配置好和使用好作为高端人力资本载体的大学毕业生,将是一个急迫和重要的课题。
二、大学毕业生配置不均衡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均衡配置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高校等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尽管在价格、制度和政策因素的引导下,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向格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迁,但从整体上看,城乡、区域和行业之间的不均衡状况仍比较严峻。1.城乡之间分布差异巨大,但差距在逐渐缩小由于我国仍存在着较明显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工业和城市,在这种状况下,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大学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城市,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工作,毕业生在城乡之间的分布存在巨大差异。从数字来看:第一,2002—2009年,在城镇就业的大专以上受教育者占全部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比例始终维持在88%左右,只有12%左右的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选择在乡村就业。但从整体上看,城乡之间的差距表现出了缩小的趋势。2002—2004年,城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平均为乡村的16倍;2005—2009年,城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平均为乡村的11倍。2.区域之间分布差异显著,京、津、沪地区优势明显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向“双向选择”的转变,从“孔雀东南飞”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就愈发突出起来。1997—2009年,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在东部地区始终在50%左右,中、西部地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则不断降低,而且随着学历程度提升,这种集中现象更加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中的趋势也十分突出。其中,京、津、沪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地区,而且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而其他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的差异并不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的趋势也不明显,因此,不同地区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占比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京、津、沪和其他地区之间。3.行业之间分布差异较大,第三产业吸纳力增强虽然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展,但不同受教育层次的就业人员在行业间的分布格局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生产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林、牧、渔业工作;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初中和高中受教育程度者分布比例较高的行业;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员多选择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工作,在信息传输、金融、房地产、商业服务等行业分布较多的也是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从业人员。从这一特点上看,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从业人员的需求较大,成为他们主要的就业去向;同样属于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以及居民服务业,对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的容纳力则明显不够。
三、大学毕业生不均衡配置的形成原因
作为高端人力资本的载体,大学毕业生的配置不仅仅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效率的高低还将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衔接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形成了高等教育扩展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不均衡配置的现状,具体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大学毕业生的供应明显不足,是产生三大失衡现象的本质原因。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教育的中期阶级,而且毛入学率指标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40%,但是从我国就业人口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者的占比看仍然较低,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就业人口中仅有7.43%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从业人员只是就业人员的一个较小组成部分。以初中受教育程度为“主力军”的劳动力队伍人力资本水平较低,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是大学毕业生配置失衡的首要动因。决定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易的根本因素,不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是经济增长的结构,即经济增长主要靠什么产业和企业来驱动。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中51.6%仍来自第二产业,其中工业的贡献率高达44.7%,而来自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才43.7%,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格局,这看似矛盾,其实是现行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如果简单地将一个产业划分为设计、生产、营销三个环节,我国主要承担了生产环节,设计和营销环节都在外,这种“微笑曲线”两端在外的模式除导致我国经济只获得很低的附加值外,也导致了对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的强大需求,而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则需求不旺。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导致大学毕业生配置不均衡的基本障碍。制度性分割主要是以户籍制度及其相关配套制度为屏障,将劳动力市场分割为若干个子市场,早期是城乡之间的分割,到后来不仅有城乡之间的分割,更有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体制内市场和体制外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之间的分割,呈现出一种多元分割状态。以城乡之间的分割为例,目前我国的城镇越来越成为“生产的中心”、“就业的中心”和“消费的中心”,而农村则越来越沦为“资源输出的基地”和”劳动力流出的基地”,这从根本上抑制了大学毕业生向农村的流动。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倾向于向公共部门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市场流动,因为公共部门或事业单位可以带来多项实际利益,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退休养老、子女入学等,而在民营企业就业则往往缺乏这些福利保障,而且存在较大的劳资风险,这种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分割的事实。最后,政府相关政策不到位,是制约大学毕业生均衡发展的政策因素。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整经济结构和制度改革等,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对于如何提高毕业生质量,高校自然是责任主体,但政府对高校若管得过多,高校自主权得不到落实,千校一面就难于避免。比如,对于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使社会经济环境更有利于创业,使创业成功的概率更大,使创业成为一种风尚,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事实上,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还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有关政策不完善或者是落实不到位。再比如,对于如何进行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可以说离开政府的推动是寸步难行的。
高等教育就业市场配置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中,大学生是双重身份的主体:对于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而言,学生是需求主体;对劳动力市场而言,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劳动力供给主体。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供求均衡度的计量指标,也是实现各个主体利益的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框架下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的关键,以保障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平衡。
一、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
20世纪9o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是为了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但是,高等教育供给的数量增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关键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供给是否能够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确切地说,无论是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求的高等教育供给,其最终结果必须实现大学生个人从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要在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上实现配置。实现这个配置过程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供给者的学校能够在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建起通畅的渠道,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又能够相互了解,以使所有的供求主体利益更加协调发展。这些要求的实现只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完成,可想而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否事关重大。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是供求实现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等教育供求伴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如果就业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利益冲突就会得到化解;反之,利益冲突就会加剧。
就业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供求的数量和层次结构都有影响,因此,高等教育供求就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作出灵敏反应。我国学者康宁博士认为,由于大量人口涌向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仅仅只从规模扩大来缓解眼前人口压力带来的矛盾,势必导致大量人才出现“无效供给”局面,出现人才过度和人才缺岗的双重浪费现象。以致这种结构性失调供给的人才数量越多,则无效供给造成的结构性浪费越大,最终使生产性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种有质量的数量增长和有效益的规模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讲结构就是讲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结构优化;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就是讲结构性供需均衡。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场所,它反映着高等教育供给数量和结构达到平衡气象变化。概言之,高等教育供求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来实现,它制约着高等教育供求主体的行为(见下图)。
在高等教育供求实现过程中,劳动力供给者(学生)、劳动力需求者(企业)、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学校)都需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应有的反应。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供求活动已纳入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之中,只有这样供求活动才能满足各个主体的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否则,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就会滋生出难以消解的利益矛盾,演变为利益冲突。因此,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必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效果的反映,因为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联姻”关系。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法律保障分析
摘要:目前,因就业市场管理规则不完善、行业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人才供需比例失衡以及大学毕业生自身维权意识薄弱等原因,大学毕业生的合法就业权益屡屡受到侵犯。本文详细列举了我国大学毕业生所拥有的法定择业就业权益,分析研究了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求职过程中遭遇的侵权现象,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为相关维权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法律;维权;就业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多,各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众多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日益凸显,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良公司侵害。本文尝试对相关法律规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权益的基本内容、大学毕业生法定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列举了毕业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合理方法。
2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权益概述
大学毕业生就业权利指的是大学毕业生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应当拥有的从事有报酬或预期收益的社会劳动的基本人身权利,也可概括为抓住机会把自身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资料相结合以获利的权利[1]。根据我国相关择业就业法律政策规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依法享有的基本权益主要有公平推荐权、自主择业权、接受就业指导权、公平待遇权、平等就业权、违约求偿权和就业信息获取权。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与不同地区现实情况差异,毕业生还依法享有例如户口档案保存权等各类基本就业权益。
大学生就业质量及就业质量标准研究
摘要:就业问题是广大毕业生心系的问题,同时也是直接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在就业难、就业市场严峻的大环境之下,需从根本上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并根据此建立完善的就业质量标准体系,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的就业难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衡量标准
就业质量不仅仅能够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水平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我国的综合实力。通过对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良好的就业质量衡量标准,可以获得大学毕业生的有效就业信息。根据就业信息进行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1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1自身因素影响
(1)职业素质。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影响其就业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本身的专业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然具有错误的理念和思想,认为只要上了大学就能找一个好工作。这样的观念导致他们在大学学习期间没有以学业为重,对于知识的学习比较浅显,而且不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在毕业之后,很多的大学生面对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时容易出现无法胜任,能力不配其位的现象,最终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第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主要体现为:①目前大学毕业生的“风评”并不好,“风评”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信誉存在有很大的问题。很多的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评价是能力不好也做不好。而且大学生的跳槽概率也比较大,很多的大学生到企业当中的基层岗位工作一两个月之后,就会选择跳槽到别的企业,这样会使得原企业出现很大的人力成本损失和物力成本损失。因此,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招聘应届大学生入职。②大学毕业生不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很多的大学生在工作之后不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处处抱怨领导、同事,自身的沟通能力也不足,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认为自己的才华都被埋没,于是开始“混水摸鱼”。③大学生在工作当中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无法认同企业的职业文化和职业价值观,对于企业的依赖度比较低,在工作当中态度消极,容易和企业发生冲突。以上种种,都导致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评价以负面居多,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下降。(2)心理素质。除了有盲目自信的大学生之外,还有相当多的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意识。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缺乏奋斗、突破自我的就业观念,选择在“舒适区”当中就业。这也反映出了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在就业时盲目进行选择,很容易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最终造成就业质量的低下。此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有不自信的就业心理,在求职的过程当中表现得不够放松、自卑,对自己的评价过于片面,没有真正看清楚、读懂自己的价值,这样的心理导致他们在求职时会遇到很多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障碍。有的大学生在求职中遇到挫折,就无限地否定自己,丧失了尝试的勇气和自信心,甚至还会出现萎靡、一蹶不振等情绪。过度自卑是造成大学生就业质量低下的原因,同时盲目自信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过高,盲目地认为自己具有高能力、高水平。但是在求职的过程当中现实会给予他们“一记重拳”,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预期崩塌,出现抑郁等心理。
职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解析
职业指导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立了最早的职业指导机构。职业指导,一般是指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而大学生职业指导是指根据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学生的职业方向、职业心理发展、职业选择和职业准备等施加影响,从而保证大学生实现合理就业的过程。
二、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当前,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局限和近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育不足,严重制约了高端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学校因素。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如学科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内容和方法严重滞后,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等。加上“新读书无用论”、“沉迷网络”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学生学习风气大大下降,导致大量毕业生出现专业趋同,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理论不扎实、学习能力不过关等问题,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很难招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
(三)主观因素。
后金融危机下就业现状与举措
金融危机导致的大规模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了800万个就业岗位,相对于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来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1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约达到9.9%,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青年农民工就业不稳和青年白领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青年就业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当前青年的就业现状及问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个“滞后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严重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很多单位都不招人、少招人,就五百强企业高校招聘会而言,岗位减少40%,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青年人失业(包括待业)占失业总数相当大比率,是我国历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就业制度被打破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基本呈上升趋势。
1978年失业青年人数为249.1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47.0%,1988年245.3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82.8%,与10年前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1997年失业青年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68.9%,与10年前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78年的水平。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中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增加5697.23万人,即每年平均增长千余万人,2006年为1603万人。城镇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教育论文"target="_blank">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而我国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1]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派生出新的问题。现在,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逐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全面复苏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所以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还要持续几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他们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加在一起有860万人。根据以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估计有约36%的人能找到工作,还有约500万人面临就业的困难。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二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被迫选择考研,国家也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以延缓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派生出新的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已经形成。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同样要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判断,和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就业状况的变化对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及家庭的一种考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容易冲动,有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制造者。二是加大受教育不平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家庭绝对是高投资,如果投资没有产生回报,势必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由就业问题引发公众教育投资的进一步拉大,会加大受教育的不平等,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金融危机对青年就业的影响透析
金融危机导致的大规模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创造一百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依靠经济增长为社会创造了800万个就业岗位,相对于2400万劳动供给数量来说,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1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约达到9.9%,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青年农民工就业不稳和青年白领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青年就业的主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当前青年的就业现状及问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个“滞后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严重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很多单位都不招人、少招人,就五百强企业高校招聘会而言,岗位减少40%,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青年人失业(包括待业)占失业总数相当大比率,是我国历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就业制度被打破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基本呈上升趋势。
1978年失业青年人数为249.1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47.0%,1988年245.3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82.8%,与10年前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1997年失业青年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68.9%,与10年前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78年的水平。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中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增加5697.23万人,即每年平均增长千余万人,2006年为1603万人。城镇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教育论文"target="_blank">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而我国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1]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派生出新的问题。现在,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逐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全面复苏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所以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还要持续几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他们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加在一起有860万人。根据以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估计有约36%的人能找到工作,还有约500万人面临就业的困难。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二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被迫选择考研,国家也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以延缓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派生出新的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已经形成。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同样要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判断,和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就业状况的变化对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及家庭的一种考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容易冲动,有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制造者。二是加大受教育不平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家庭绝对是高投资,如果投资没有产生回报,势必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由就业问题引发公众教育投资的进一步拉大,会加大受教育的不平等,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供需两侧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创纪录,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侧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然后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希望为当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供需两侧;就业;大学生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热点,因为它与国家、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自从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增多,近几年更是连创纪录达到七百多万,让本来就困难的大学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时期的到来,大量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最有潜力的人才,能否顺利就业,到工作中施展才华,直接关乎着企业转型升级能否成功。虽然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但本文利用最本质的供需原理,从大学生供给侧和需求侧分别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根据原因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策略,不仅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新的视角,还为实际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根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大学生就业难受其供求关系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不均。当今一些毕业生就业难与其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也有很大关系,不良三观、缺乏职业规划,造成个人期望脱离现实,增加了就业难度。同时毕业生就业难与整体国民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有关,特别是我国产业部门近年来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