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01:59: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单位管理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预算编制不够精确,预算执行不够规范
一些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方面不够重视,尽管国家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有具体的要求,要按照事业单位的发展计划来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一些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对年度计划没有进行客观的分析,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增量预算,这样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事业单位编制的预算和其发展规模以及速度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很多的企业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没有进行规范化管理,在对一些具体业务进行处理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方面出现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要进行明确,同时,对业务经费的使用用途和数目也要进行明确,不能只是依靠预算编制部门核算来进行确定,这样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
1.2固定资产管理薄弱
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在管理方面固定资产管理都是非常薄弱的环节,资产使用效率非常低,导致很多的资产出现了闲置浪费的情况,在处置方面也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一些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自身资产数量不清的情况,出现了账实不符的情况,一些实际已经报废或者是没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存在着长期挂账未处理的问题。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账外资产没有入账的情况,资产处置方面也比较随意。很多的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的采购和招投标,导致其在采购方面出现了不透明的情况,国有资产容易出现侵吞现象,导致国有资产出现了大量流失的情况。
1.3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监理单位质量管理论文
1对设计管理的优化
工程设计涉及到工程质量、投资、节能及养护,其设计的好坏将对工程项目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监理单位尽早参与到初步设计中,对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预先与设计单位商讨,提出设计解决问题办法。如地下室长结构防水在设计阶段进行工程质量控制,远比施工出问题后再来处理更有效果。其次审核建筑工程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专业施工图轴线、坐标等是否对应。模拟施工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方法,看施工图是否具有施工难度和可行性,否则,不仅会增加施工的成本,而且还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以及工程的顺利进行。最后重点审视施工图的细节部分,由于很多施工图的细节缺陷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勘察设计文件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就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对施工现场及技术管理优化
工程所需的物质、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都需要通过施工现场及技术管理有条不紊的逐步建设成建筑物,因而施工现场及技术管理正确已否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所在。对此,监理单位就应全面系统地、专业地参与施工现场及技术的管理。2.1优选施工队伍。工程质量受多种原因影响,施工队伍从工程的开始就一直牵扯和操控着工程的每一个步骤,所以施工队伍的素质、能力等等均对工程的细节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监理单位配合业主在工程招投标阶段,通过资质等级、信誉口碑、实际工程业绩科学合理地选择有力的施工队伍,才能为搞好工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2.2.协调参建单位关系。工程建设中参以单位众多,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展各单位沟通协调就尤为重要,监理单位应积极协调好业主、勘察设计、施工、材料供应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关系,为工程创造出良好的施工环境。2.3对施工技术方案与设备的控制。施工技术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为此监理单位应在审核施工技术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操作、工艺、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如基坑工程需要针对地形地貌、地质、周围建筑及地下管网、地下水以及天气等方面来制定,确保基坑工程安全可行。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单位还应针对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型式、施工工艺、施工组织管理、机械设备的选型及其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对机械化施工方案进行评审,使之装备合理、配套齐全,使建筑机械充分服务于工程建设。2.4对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复杂而又多变,如气象湿度、暴雨、大风、高温、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监理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针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可靠管理措施进行控制。此外监理单位还应加强冬季、雨季等特殊季节施工中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深基础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质量和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使工程质量避免受到冻害、冲刷、干裂、坍塌等危害。2.5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在工程建设中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能有效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和提高工程质量,满足工程使用。监理单位应协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及创优,如支撑系统采用承插式脚手架取代普通钢管脚手架可有效减少脚手架用量,提高模板的安装速度;窗台及外突线条滴水线使用统一标准制作的PVC滴水条,既保证工程质量又减少施工工序。
3加强工程关键节点质量控制
3.1对工程测量的管理。工程测量是工程各工序是否能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定位实施的保证和关键,因此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报告,对施工全过程测量放线进行旁站和复测,尤其是监控好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维护、不同施工单位施工标段之间平面及高程的平顺连接。3.2对高大模板支撑的管理。工程施工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失稳和坍塌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理单位应从方案设计及计算、专家论证、架体材料选择、安装、验收及监测等方面进行管理,尤其是架体纵横向间距、步距、纵横向剪刀撑设置以及连墙杆件等环节入手,认真做好高大模板支撑的施工质量监控工作。3.3对防水工程的管理。工程渗漏水将会造成房屋使用功能的损坏,监理单位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重点监控地下室地板及墙、屋面、消防控制室、卫生间、配餐间、洗衣房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采用旁站和检测的手段加以控制以保障工程质量。3.4对室内管道安装的管理。建筑工程拥有给排水、电气、暖通、弱电、消防、煤气等复杂管道,且它们都是分别由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往往在安装时这些专业管道交叉碰撞矛盾较为突出,因此,监理单位应认真熟悉各管线综合平面、剖面布置详图,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设计、建设、施工等人员共同研讨,及时合理解决此类问题。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论文
一、对现行事业会计制度现状的探讨与分析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于深化,事业单位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而作为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核心的会计工作更是处于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从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体制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难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加以解决的话,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事业单位其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浪费与流失。由此可见,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研究尤为重要。事实上,现阶段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滞后于公共财政的改革历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部门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增强,争相开展这样或者那样的项目,都迫切需要发展资金。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各地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众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都对其比例做出了详细规定(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按各种比例汇总至少占到120~140%),这些财政专项资金由部门管理,部门认为,单位的钱都是自己的钱,随自己怎么用,想怎么用就怎么样。因此,各单位往往就从个人和部门的立场出发,更多的是考虑怎样才能争取更多的财政专项资金,提高各方面的水平,很少考虑怎样合理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正确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积极效用。此外,由于部门经常性经费与支出存在着一定矛盾,所以,单位不得不把经常性资金放在项目资金中,以此名义支出。
2.记账基础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第一,对于专项资金所划分的界限并不明确。专项资金是用于专项事业的资金,是重要的公共支出部分。但在现实分配中,对于那些资金用于专项分配,哪些应该纳入专项资金的管理尚缺乏明确指示。因此,专项资金的界定不明,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与此同时,在相关的会计科目上存在着易混乱,不规范的现象。第二,项目资金收支核算不规范,在显示的专项财政分配中,各地基本都存在问题。例如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专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均不平衡等方面。
传媒单位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论文
一、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整理工作不到位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具有地域分散、流转性强的特征,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在档案形成过程中,由于经手人多变,管理区域跨度大等原因,往往存在着手续不全、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对个人信息量的反映不足,无法全面详实地体现个人情况;此外,在具体的档案管理、整合工作中,字迹模糊、以讹传讹等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些都影响了档案的准确性和凭证价值。例如,在个人的年度考核资料中,加盖公章不清楚、有关的个人签字和评价空缺;许多时间较长的资料字迹退化模糊,难以辨认;有些档案资料残缺不全,连续性不够等,这些问题都是目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档案利用程度不高
许多用人单位往往只注重档案的管理和保密工作,却忽略了人事档案的功能使用。个人的档案在许多单位看来是个人私密的象征,因而进行严格的保密。但是,由于只注重保密而不注重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加之严格的档案信息采集制度,使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利用程度不足。
(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受地区发展差异影响
当前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论文
一、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12月11号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在这一环境影响下,众多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也随之日益增多。经济业务的增多势必给会计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一些棘手的问题也频繁出现。下文就针对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依靠管理制度来进行经济活动。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何谈事业单位发展与进步。而会计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一定要制定合理、完善的制度,才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事业单位谋求长远效益。核算基础不足和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到位是会计管理制度不完善最明显的两个方面。我国事业会计管理单位是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依据的,规定在会计核算中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办法进行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这种核算方法不仅简化了会计处理手续,而且理解起来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完美,也有缺点。由于会计的成本核算和财务风险过大,很难在记录中体现单位收支余额和负债情况,使得单位内部在商讨怎样进行经济活动时产生决策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我国《会计法》,会计管理工作主要遵循两个原则: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但是,当前会计部门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严重违背了这两个原则,资产核算方法不正确、不合理,经常发生事业单位资产无故缺失现象。因为这个原因,使会计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总是有所出入,为领导者了解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了难度,严重损害了事业单位取得的当前利益。
2.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失去真实度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去真实度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体现在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内部原因: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抵不住金钱诱惑,将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抛之脑后,滥用职权迫使会计机构人员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做违法违规处理;会计人员不能掌握熟练的业务技能、不能很好依照国家统一准则和会计制度对会计账户进行分类、整理,导致出现错账、不规范账、不合理账。比如:多开设银行账户使得存款不真实、不确切;一些应收款长期不更新造成坏账、呆账,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款不进行账消而出现投资不实误区;会计记录时搞不清借贷方向,导致编制的会计分录不正确,误导事业单位领导者。外部原因:政府职能部门对会计工作监督不到位;公共会计主观部门不能真正发挥好评价、预测、指引的职能;政府监督人员知法犯法,从中牟取暴利,对违规违法行为视而不见。通过仔细分析这两方面的原因,得出一个结论: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不利于单位内部领导者的科学决策,而且增添了单位外部信息监督员的工作难度。
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一、目前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弊端
1.盲目购买设备,忽视设备维修
在当代的地勘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单位经常更换勘探设备,但在设备购买过程中又比较随意,导致设备更新速度快,对设备维修不彻底。由于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大多属于国家财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不到位,也是导致地勘单位盲目更换设备的主要原因。
2.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资产流失严重
由于地质勘探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我国的地勘单位基本都是由国家设立建成的。因此,我国的地勘单位大多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导致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很难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模式老旧,导致固定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3.内控管理不足,会计核算不明确
行政单位财务调查管理论文
从历年的财政收支情况来看,乡镇几乎所有财力,县直大约三分之二财力,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论文工资发放及办公经费的开支。可以说大部分财政收入都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花”出去的。目前,尽管县财力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开支需要,部分单位经费开支还十分紧张,但从全县总体情况和资金的总额来看,涉及所有的乡镇和县直八十多个单位,资金数千万,面广量大,这就不容忽视地存在财务管理的问题。为此,我们展开调查,试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角度,寻找一些突破,以规范管理、节约和有效使用资金,促进财政工作上水平。
一、基本情况近几年,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利津县相继出台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加强乡镇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规章制度,同时,结合上级要求,推行和落实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政府采购、试编部门预算等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另外,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一是从基础工作抓起,自2003年开始,财政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了会计帮扶达标工作;二是注重日常监督管理,每年都由县财政监督局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类检查,如:预算外资金管理大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三是每年财政部门都组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如:会计电算化培训、会计人员上岗培训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全县所有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都配备了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制定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基本上按规定完成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一)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1、部分单位领导认识存在偏差。一是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不搞经营,抓不抓财务管理无所谓。二是认为抓内部财务管理是“作茧自缚”,捆了自己手脚,开支卡严了,得罪干部职工。三是认为抓管理是单位领导的事情,会计人员只要把数字搞准就行了。领导认识存在偏差是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不力的关键所在。2、审批控制制度存在缺陷。仍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这项制度是对领导决策事项合理性的规范,但缺乏科学性。一是权力比较集中,开支不管是否合理,单位领导说了算。二是凡是领导签字就能开支,直接把财务人员排除在管理范围之外,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核算。三是单位领导对财务规定不一定熟悉,缺少专业财务人员的审核和把关,签批质量难以保证。3、缺少真正的第三者监督。尽管有的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落实明显不够到位。有的单位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设定财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监督,但由于单位内部千丝万屡的利益关系,往往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各类外部检查不及时、不全面,大多是事后监督,处罚的力度也不够,有的单位屡查屡犯,甚至是明知故犯,效果不佳。没有真正的第三者参与,仅靠自我监督,零星的检查,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位。(二)会计人员作用难以有效发挥。1、会计人员的撤换领导说了算。会计人员是单位根据需要设定的,撤换是单位领导说了算。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法规和领导之间该遵循那一个?违反法规,处罚的一般是单位,违抗领导,影响的一定是个人,权衡利弊,会计人员往往只能是倾向于领导。自身难保的境地,会计人员的作用确实难以发挥。2、会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调查中发现,很多单位的会计人员是兼职,会计人员可能是打字员,也可能是档案管理员,或是其他岗位,身兼数职,更有甚者身兼要职,会计业务成了附带工作。个别单位违反规定设会计和出纳员为一人。3、外界的支持比较弱。财政、税务、审计等业务管理和监督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多是部署工作、监督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或批评、或通报、或处罚,真正深入单位帮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少,另外,定期的、系统的专业培训组织开展的少,而且培训多为业务基础工作培训,不注重加强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使会计人员在参与管理上产生惰性。(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调查中发现,县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明显偏低。截止2007年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共计125人,第一学历为财会类院校毕业的13人,占总人数的10.4%;具有会计系列初级以上职称的22人,占总人数的17.6%;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1人,占总人数的8%;从以上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知识水平明显偏低。调查中还发现一种现象,部分单位会计人员对核算内容及会计科目的应用,模模糊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甚者,延续了一种“师教徒”的做法,前任会计怎么记,后任会计就怎么学,照猫画虎,不问对错,新的会计制度实施了,也不会运用,依旧是老一套。从此可以窥见一斑,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素质问题成为制约会计作用发挥的内在原因。
三、措施与建议调查分析中我们认识到,搞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仅仅依靠单位本身是无法实现的,有些问题单位解决不好,甚至(一)政府介入,财政部门负责,全力抓好单位内部财务管理1、合理是界定单位财务管理内容。区分哪些是应该由政府管理的内容,哪些是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哪些是单位有能力做好的,哪些是无能力管好,甚至是管不好的。区分责任,区别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管理。2、制定监督考核机制,对单位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以引起单位负责人的重视。把对单位财务管理的考核纳入县委、县府对单位的综合考核和单位领导的政绩考核。3、认真修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广泛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论证,按照“统一尺度,统一要求,便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要求,认真修订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实现有章可循。(二)财政部门参与,支持会计人员作用的发挥1、做好会计人员的保护者。《会计法》尽管对会计人员的保护做了明确规定,但仅限于受到打击报复的,对会计人员的撤换和任用没有明确规定。受到打击报复才去保护,“亡羊补牢”,这项规定不全面。我们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任用与撤换,不管什么原因,都要经过财政部门的审批,不能单位自己说了算。2、做好会计人员的管理者。主要是抓好会计队伍的建设,保障会计队伍质量。必须坚持持证上岗的做法,同时严把会计证的发放关,不合格人员一律不能从事会计工作。3、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现有会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建立会计人员档案,对于优劣情况进行评议和奖惩,对于不胜任人员进行撤换。(三)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一是通过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帮助会计人员尽快提高个人业务素质和参与管理的能力。二是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要形成制度化,要严格考核,避免流于形式。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
灌区水管单位研究管理论文
灌区改革是当前水利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水利部提出了“两改一提高”(管理体制改革、节水改造、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要求。2002年4月25日,山西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8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改革的意见》,为灌区改革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尤其是解决了水管单位多年想改而不敢改或不知如何改的难题。如何贯彻落实水利部“两改一提高”的要求和省政府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山西水利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带着这一课题,最近,我们对临汾、运城两市的霍泉、汾西、夹马口、大禹渡、尊村等大中型灌区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深刻认识到灌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当前灌区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以及制约灌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灌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共建成大中型灌区175处,设计灌溉面积约84.3万hm2,占到全省总灌溉面积125.4万hm2的60%左右,固定资产总值达34亿元,初步形成了包括蓄水、引水、提水、排水、供水、灌溉等较为完善的工程体系,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确保粮食安全
我国大型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为1580万hm2,不足全国耕地面积的1/8,而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就山西而言,灌区灌溉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8%,但每年的粮食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60%以上,棉花产量占到总产量的80%以上。
2.有力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科研单位财务管理论文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日常操作和管理制度
(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机制、管理要求、资金运动、人员配置等,充分体现本单位的特点,需要制定制度的唯一标准。制定制度要讲究系统和配套,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能相互矛盾。科研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首先提高内部竞争能力。为此,必须建立单位内部相适应的核算和指标体系,对科研部门、开发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适应单位内部运行机制要求,利于推行和落实的内部经济责任制,以利于在单位经济活动中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监督。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信息真实着手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务审核把关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审核发票要严格,发票名称要实事求是,数量、单价要填写齐全,要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开支,召开会议必须提前上报会议计划,经批准后予以报销。科研经费计划内预算开支,要严格计划列支,对拨入的科研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二、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加强收支管理科研单位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编制单位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要共同研究,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收支。
(二)按现行制度编制上报的预算,满足了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但对执行单位来说,就显得不够具体,缺少可操作性和实际管理价值,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套表格,编制出一套分部门、分项目、分期(按月按季)的切实可行、实实在在的内部财务收支预算,以利于在日常的财务收支中掌握执行。编制预算之前,应正确分析上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清理核实各项基础数字,正确划分收支项目,按照管理要求,按部门、分项目编制出按季分月的财务收支计划。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论文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筹资管理目标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目标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社会公众服务领域,而是以社会公共服务为重点,在凸显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智能同时降低国家财政负担。一般来说,提高事业单位服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成本投入,但是在投入既定的前提下加大服务质量,就需要强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质量,缩减不必要的经济支出。除此之外,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效率化,充分利用市场环境开拓更多的经济来源,例如转化科研成果为收益、利用社会援助或是在部分服务性项目上收取少量手续费用,以更好的维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投资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投资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针对一系列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包括单位办公楼的采购或是修建、相关办公用品、设备的采购以及人才、技术等等领域的投入。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质量不断上升,使得事业单位每年结余资金越来越多,这样更多的资金可以被用于投资管理,既不会对资金造成浪费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为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提供了不竭动力。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