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文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17:29: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当代语文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当代语文教育

当代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对策论文

一、关于语文教育的主要弊端

1.语文教育的泛政治化。一是教材编写上,潜意识深处还是受"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惯性操纵。这在人教版初高中教材里都有典型反映,尤以议论文为甚。二是对教学内容的阐释和评价体系,完全受机械、保守的《教学参考书》的制约。诸如用"通过……揭露和批判了……"一类的固定模式,从外围去包装课文甚至异化其深沉丰富的内涵。三是作文教学以眩目的政治道德泡沫掩饰社会现实与精神现实的真相。比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翻阅天南海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就会发现,千万个不同的大脑,却有着大体一样的精神套路、言语方式。

2.语文教育的标准化。语文考试中的标准化试题,使学生的想象、语言表达、情感消失殆尽,只有进行"肢解式"的选择,抽去了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内核和艺术韵味,从而在本质上戕害了语文教育的个性。这表现在多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方面,注重知识点,肢解和割裂美文,破坏了审美意境的浑然统一。第二,从考试的题型设计到评估标准,完全摒弃了审美内核和育心原则。标准化数字选择答案,使语言表达的许多形式差异简单地异化为正误和是非的不同,从而斫损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导致青少年学生片面发展理性思维而妨碍审美情感和想象力的健全发育。

二、关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对策

第一,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再认识。这是实施语文教育改革的起点,语文教育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诸特征的和谐统一。第二,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向,首先,在阅读教学方面,要辩证处理"读"与"讲"、"背"与"练"关系,倡导多读少讲,多背精练。

其次,在写作教学方面,要革除旧观念,拓展新思维。对作文要求应该是"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只要真实、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想怎能么写就怎么写。由北京大学等七所著名高校与上海《萌芽》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提倡新思维、新表达和真体验,可谓重开作文教学新风气,可以说,这是建国50年来作文教学观念的一次大解放和大革命。

查看全文

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特征和价值

摘要:陶行知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语文教育思想体现出生活教育的价值追求,生活教育理论的支撑性、基于生活的全息性、语文思想的人民性是其基本特点;服务“学做真人”的最终目标与让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是其两个重要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特征;价值

概而言之,从“大生活”到“大语文”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其语文教育思想中的折射。有研究者认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含了丰富的大语文教育思想,从中可概括出大语文教育思怒的社会化、终身化、大众化、实践性等特征以及全方位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大目标”。[1]如果简要概述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价值,情况如何呢?

一.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属于大语文教育的范畴。他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主张“向上长”的教育,[2]追求“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他所从事的平民识字教育、大众语文、乡村师范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就说明这一点。1.生活教育理论的力支撑性。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有机组成,和其他的学科教育一样,赋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规定性,其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与“学做真人”生活教育目标高度一致。尤其是“教学法”、“教学做合一”、“行知合一”等主张,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生活紧密结合,向生活纵深延展,关注学中用、用中学;将求真知与做真人有机结合起来。查看陶行知各种教育教育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语文教育处处有生活教育、教学生“学”、“行知合一”的影子。这一点,他与吕叔湘先生持有的“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3]相同。2.基于生活的全息性。“生活即教育”源自陶行知“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4]与同时代语文教育家相比,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着力点不在单纯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而是渗透到“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之中,有着更加开阔的生活视野、社会视野,呈现出生活的全息性。他认为所有的生活场所都是生活教育的场所,也是语文教育的场域,他主张的“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创造教育”无不指向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拓展。可见陶氏的语文教育是“在生活中”,更是“在创造的生活中”;而不是再“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3.语文思想的人民性。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大众化”“社会化”是其教育“人民性”的缩影,因为“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是大众自己办的教育,是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5]其宏大的生活教育目标就是为民族培养有“生活力”的学生、国民、战士。与现代语文教育相比较,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正是以生活的、民主的、“活的”语文,抗争专制的、落后的、愚昧无知的现实生活,面向最广大的劳苦大众,提升其语文素养。陶行知编著的诸多语文教材、儿童读物、语文类课程方案、诗教等等,均能说明这一点。

二.陶行知语文教育思想的价值

查看全文

现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分析论文

中国当代文学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重大艺术变革,在整个新时期由复兴而繁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文学创造的质量和速度得到提升,各类文体尤其是小说和散文,名篇层出不穷。同时,由国家实行的语文课程改革也为当代文学盛况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当代文学在近年来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高考试卷中得到相应的反映,中学语文教育将一个繁荣的当代文学时代和它炫目的创造成果传承下去。中学语文教育吸收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使当代文学在为学生性格塑造、民族精神实现和民族未来的强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一、当代文学渗透于语文教育之中

当代文学是在当代历史文化境况下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领域的文学创作,其思想背景自然受到时代诸多文化思潮的影响。当代文学除了外在的历史文化影响作用之外,无论是“寻根文学”还是“新写实”,都有文学自身的发展轨迹及其内在原因;而且外在的历史文化因素要对文学的发展发生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学自身内在各要素的调整、变化来实现。“全球化使得社会意识形态制度不会再以强加的方式来决定文学作品的生产;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除了参与一些时尚写作外,更注重的是个人生存和生活体验的抒写,个人情感和心理的展露。”在世界文化乃至世界文学的各个分支之间交流日益频繁、联为一体的今天,当代文学为语文教育传统和现实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在新课程改革中当代文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发展。以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其选入课本的当代文学作品就达91篇(初中59篇,高中32篇),其中不乏汪曾祺、萧乾、余秋雨、冯骥才等名家名篇。从2000年开始的高考语文(全国卷)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来看,除了2005年冰心的《一日的春光》外,其余几年选取的都是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人文魅力更是无与伦比,像《话说知音》(林非1997年)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话题,它洋溢出一种情思纯洁、高旷的精神境界,从更为开阔的视野中看待震撼人们灵魂的“知音”。这些作品所写的内容均为众人关注的话题,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浓郁人文气息,可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二、当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相互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应当全面展开,而当代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变形的镜子。从文学发展史来看,没有历代的当代文学,也就没有文学史,没有文学研究;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讲,当代人不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其精神生命就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就可能精神恍惚,无法决定行为方向,或者“生活在别处”。中国当代文学在1978年前后回归自身以来,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已经累积起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所蕴涵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感性,是青少年“精神成长”的最好养料,在培养学生现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精神教育最好的手段当推文学教育,而所用的范文,首推当代文学经典。当代文学是丰富的精神大餐,像《信客》(余秋雨)、《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台阶》(李森祥)等带给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生命之根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畅想,让新时期的青少年对同时代的文学充满了热情。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理论管理论文

应该承认,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主流是充满生机的。但无庸讳言,作为母语教育的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零散、沉滞与无序,使得它和语文教育实践、和日新月异的时展趋向不尽协调。本文拟就个人思考之所及,对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并仍然潜滋暗长的若干非正常因素略陈二三。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查看全文

传统语文教育人文内涵及价值

[摘要]道德信仰、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构成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蕴涵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从根本上塑造华夏儿女的民族性格与内在精神。道德信仰铸就我们民族之灵魂,人文情怀坚守华夏儿女之神韵,民族精神更是挺起中华民族之脊梁。发掘与传承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对当下语文科"人文性"的理解与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语文教育;人文内涵;当代价值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下语文实践教育中广泛存在的“重工具,轻人文”现象,避免了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指导下开展与落实。加强课程与教学的人文———文化教育色彩,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整体改革的一大特色[2]。但课程标准对语文科的人文性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语文科人文性的集中体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中去寻找与丰富。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一般是指清末以前的语文教育体系,文、史、哲及伦理道德等不分科且混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这些教育活动的基础又是以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为主的语文教育,致使中国古代教育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指的正是在华夏民族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文化基础上,在传统教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坚守。蕴涵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旨在塑造人之道德自觉,落实人之价值归属,是传统思想精髓的最高表达,也是当代语文所倡导的“人文性”的渊源所在。我们期待探索其丰富内涵,找寻其穿透历史、照耀未来的人文光芒。

一、守道德信仰之灵魂

传统道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灵魂,在维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秩序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在道德迷惘、信仰缺失的今天,追寻传统道德信仰,发掘传统的力量显得尤为迫切。(一)“仁爱”:传统道德信仰的核心德化思想的系统化与全面普及,则应追溯至先秦诸子时期私学的兴起及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孔子把春秋视为礼崩乐坏的混乱时期,提出复兴周礼,以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礼教与社会秩序。复兴周礼,但不完全因袭周礼。孔子为复兴周礼,对其进行了传承和发展,把“仁学思想”当作礼的补充。“克己复礼为仁”,它强调自觉、主动的自我约束,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与准则。他对仁学思想的系统发挥构成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更是我国千百年传统德化教育及民族信仰的精髓,更为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何谓“仁”?孔子在《论语》中对“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就统治者而言,孔子要求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就个人而言,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教导我们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二)“中庸”:传统道德信仰的最高准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传统的圣人君子教育讲求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是道德信仰的最高标准。“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中庸之道,讲求不偏不倚、以不变应万变,它强调方法的灵活与心态的平和。中庸讲求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开篇就指出人们在自我修养之时,要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约束。同时,《中庸》传承并发扬《大学》的絜矩之道和孔子的忠恕之道,继而提出要“以人治人”。教诲人们推己及人,用真诚宽容去感染他人、影响他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主张只有始终秉持至诚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掘人的善良天性,才能感召万物,达到至善至仁的境界。(三)“至善”:传统道德信仰的最高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在《大学章句》中,朱熹对《大学》这一开篇之词进行了详细阐述:“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由此可见,止于至善,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大真、大爱、大智、大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由自我到超我的升华。“大学”为修身之学,是传统德行教育的最高追求。《大学》中核心的“三纲八目”则是实现“至善”的具体标准。“三纲”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则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先贤告诫世人,止于至善当坚持以修身为本,以三纲八目为标准,做到时时自律、自省。道德信仰是古代教育的核心,也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无论是国学还是乡学,语文教育所蕴涵的道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启蒙教育的教材《三字经》《幼学琼林》,到文学教育中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教,乃至科举制度下的经学教育,所有这些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无不蕴涵丰富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为了人的价值实现,为了人的潜能的充分开发,为了人更完美[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当代语文教育要坚守传统道德教育之灵魂,使传统道德教育之精华在今天的语文教育育人功能中得到最充分的彰显。

二、守人文情怀之神韵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论文

一、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一)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只重视词句的表意传达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由于受到高考压力以及高考考试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教师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汉字的读音、汉字书写方法以及汉字用法等表意的教学,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在其中的渗透。这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变得碎片化,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看见汉字、词汇和句子,难以看见和感受这些东西背后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既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又使高中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学生难以对其提起兴趣。

(二)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较为片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包含了千百年累积下来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包括了古人在长期生活中磨练出来的为人处世哲学,还包括了面对人生苦难时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等,这些都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的成长和进一步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在高中语文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来向学生渗透,促使其对这些东西进行熟练地掌握。但是,在很多高中语文教育中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渗透较为片面,只包括了功利性的,对学生眼前发展即高考等有好处的课文内涵分析等内容,这使得学生难以充分地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就无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

(三)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产生背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当代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掌握,然后用其自身视角通过现代化的思维方式进行阐释,就形成了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传统的文化,或者说赋予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色彩,这样,我们就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时,不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师对传统文化进行阐释的过程中,往往将其定义为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认为其随意性较强,不符合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就使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较为落后,难以同现代社会科学相结合,所以就在潜意识中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可程度。

二、传统文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汉字的读音、书写、用法等教学与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促进汉语言文字表意和内涵的共同发展。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堂之中,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起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其次,高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掘汉字表意背后的传统文化,并且向学生传播渗透传统文化。汉字表意与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割裂既是现代社会功利化色彩渐浓的表现,又是高考压力之下学生和教师的必然选择,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一定要主动地发掘汉字表意背后的传统文化,并且及时向学生传播这种传统文化,将汉字的表意与背后的文化结合起来向学生传播,既能够满足学生高考的需要,又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内涵,一举多得。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与现代化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对于如何上好语文课表现得不知所措,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那么,对于传统语文教育和现当代语文教育又存在很大区别,教师是循着一条传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还是开拓进取,联系当今实际从中寻找另一条路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们将对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统一与发展道路问题进行阐述。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应该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真实内容,而不只是单纯地学习书本。“语文教育”中“教育”的含义是明确的“,语文”的含义尚不一致,概括起来大约有四种理解:(1)指“语言文字”;(2)指“语言文学”;(3)指“语言文章”;(4)指“语言文化”。以上这些理解的共同点,是把“语文”中的“语”看作“语言”,分歧在于“语文”中的“文”指的是什么。由于对“文”的理解不同,也牵涉对“语”的理解的差异;理解(1)中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其他三种理解中的“语言”显然包括“文字”内容。

民族教育在通常意义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书面上的一种教育,还包括许许多多的社会原因。而在语文教育现代化方面出现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张志公。20世纪60年代初,张志公提出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70年代末,阐述语文教育科学化;80年代初,张志公举起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大旗,参与并指导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和理论建设。他潜心第二次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吸取外国语言学和教学论的成果。他领导并指导英语、俄语、汉语文的教材编写工作和研究工作,指导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实验,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编《现代汉语》教材并亲自讲课,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辞章学。他赴美、日等国和香港地区讲学,考察中小学教育工作和语言学的研究工作。这种中外古今的研究领域,这种语文教育的全方位调查和实验,这种政治和学术的特殊经历,这种坚实、广博的专业技能,为张志公建设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理论提供了条件。

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许多精髓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国普遍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客观研究。现在不是明清时代,不用熟读八股文以参加考试,许多学生就普遍认为传统的语文文言学习已不那么重要。就是因为有这种心理才使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语文的真实含义。只单纯了解文字意思,不能从中了解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等于没了解文章。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从明月联想到家乡仅用短短的四言绝句来表现。可能现在很多学生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想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十分困难。这就是传统语文教育跟现代语文教育脱节的地方。文字的使用在不断发展,但对于文章的写作却处于脱节的地方,虽然我们可以大声地说:我们不是李白,没必要写出那样的诗文。但是,是真的不想写,还是写不出呢?我们的老师一边在课堂上拼命地讲解着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一边又叫我们抵制传统,活出现代人的样子。可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他们又真的分得清楚吗?现代教育要取得发展就必须依靠传统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也离不开现代语文。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课本知识,也不是完全脱离课本,只介绍社会,而是二者结合,共同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强制性教育,过分考虑对学生灌输知识,其目标就是死啃书本,课堂成了一个封闭的地方,成了阻碍学生发展的一道屏障,毁掉了学生的独创性和智力兴趣。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要求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要知道“教育只有一个课程,那就是生活及其所有表现”。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所以语文素质理应是“民族的根之根”。

语文是民族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而民族性深刻影响着广大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与行为,从而铸造具有特殊意味的民族精神品格。没有语文教学的民族性,语文教学所培养出的现代人将是不完整的、不是真正的现代人,也就不能奢谈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在谈论保证传统文化不流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现代化。二者相结合的道路虽然崎岖,但是,只要不放弃,努力找出前进的方向,语文教育的民族化与现代化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作者:吴素荣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第一初级中学

查看全文

管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最新的统编本教材改变教学顺序,将“天地人”等汉字的认读移至拼音教学之前,这标志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对民族文化的回归。受全新的教学思想的引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再次成为语文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很多语文教师有志于参加相应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但苦于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有限,无处下手,信心不足。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一方面应增加个人传统文化储备,将教材中设计的传统文化内容读深、读厚,将课外可作的探索作广、作全;另一方面,不妨大胆师法古代先贤的教育教学思想,将其落实在教学之中,这样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个人素养,又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更加匹配,为落实传统文化教学提供帮助。本文主要论述管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希望可以为语文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借鉴。管仲在齐国相位四十年,他利用自己过人的才华辅佐齐桓公治理国家,使之成为春秋时期历史上最著名的“五霸”之首。管仲是有史以来,得到公认的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军事家,也是世人公认的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当前也应得到彰显。尽管其著作《管子》思想精髓主要为“礼、法、仁、义”四个字,但对当代语文教育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以下本文就将结合其主要内容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结合语文教师的具体学习策略,作详细阐释。

一、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众所周知,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已经有或正逐渐养成独立意识的生命个体。《管子》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出对人性的专注。“自知曰稽,知人曰济,知苟适,可为天下周。内固之,一可为长久,论而用之,可以为天下王。”分析可知,这段话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便是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学习中,推知文章、作者本意,巩固自身基础并学以致用的重要意义。教师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身的认知,阅读与写作的关键点是学生自身的学以致用。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运用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管子》中的治国之道围绕“人本”阐述,从中还可以引申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民之情,……莫不欲利而恶害。”教师要立足学生主体的真实需求,首先让学生明“利害”,发现语文学习中的常见误区。例如明确以工整书写为“利”,以潦草涂抹为“害”;以对话逻辑清晰为“利”,以随心所欲、不得要旨为“害”;以流利朗读为“利”,以唱读、读错音为“害”,等等。学生在价值理念上明确了语文学习中的“利”与“害”,而后才能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发挥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引导、指引作用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但应尤以前期的指导为重。帮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才能真正促进其学业的自主发展,提升其学习效率。

二、各项教学须各得其法

《管子•小匡》中说,“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日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每个行业都应有所专长,每种技能都应有正确的应用和发挥,都应有恰当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都应有热爱之心,“旦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这些落实在语文教学中,便是听、说、读、写都应各得其法,字、词、句、段、语、修、逻、文都应有针对性的训练法。语文各项学习都应以“专工”的方式各个击破,专项学习中必须心无旁骛。诚然,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整体,但这是在各项基础都很扎实的情况下相互整合的结果。语文的各项知识只有分别学得深切入理,然后才能“强强联合”,融会贯通。否则,一项尚未成型,便大谈联动教学、整体提升,最终只会让听、说、读、写互相掣肘,互为“后腿”。此外,这段话还指出了语文教学中耳濡目染的重要性,与孟母三迁的典故异曲同工。“子弟之学,不劳而成”诚然过于绝对和理想,但其确实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环境的重要意义。学生学习语文最终都是要养成一种素养、一种习惯,整齐嘹亮的朗读势必能让朗读较差的学生振奋,对优美字体的摹写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书法,常读优美的文字,也能让学生逐渐掌握写好文章的章法。从环境塑造的角度影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途径,语文教师应该取之于法。

三、言传身教,教文育人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来说,老师注意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积极能动的培养和发挥,促进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可以使得学生有一定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自身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教育成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不断地实行一系列的政策,促进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发展,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有效地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整合

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学习的相关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解决,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应当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一些数据表明有六成以上的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据心理学报的研究数据显示,有68.9%的学生都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和语文教育相融合,也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向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向进行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等。以实际行动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是当下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文化事业也随之相应地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学生可能会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导致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缺陷,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成为当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来说,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整合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的主要原因

(一)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在这个时期处于各项能力和知识的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有效地促进其情感的形成和性格的养成都是非常需要关注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品质的形成。学生可以从老师的教学和课本上的内容,学习他们身上的各种美好品质。在学习文学素养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一定的心理素养。小学生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培养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小学生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如何有效地化解就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关注到学生的与众不同,才可以积极有效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小学时期学生可能更加倾向于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将重心放到学习上,这个时期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自身人格和性格的培养和发展。

查看全文

语文规律论教育管理论文

语文教育学是一门跨世纪的语文教育的理论形态,它的建立遵循着语文教育内外部运动规律。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论述它的运动规律,揭示其特征。

1

20世纪以来,语文教育观念经过了由知识型人才逐步向智能型和素质型人才的转变。深深植根于语文教学实践的语文教育理论学科也经历了由教授法到学科教学法、教材教法,再到学科教育学的变化。这种变化,昭示了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社会需要,与社会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明显地表现出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辩证法。

20世纪初,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加之译介的日本和欧美各国教育制度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与国家富强的关系。在教育革新中,影响最大的,如,废科举,兴学堂,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中国文学”课程和“教授法”课程的设置等,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兴文化的胜利。“五四”时期,开始形成对于社会问题进行科学探讨的自由空气,教育改革也再次为人们所关心。“五四”前后,各种新思潮涌进中国,随之各种新教学法,诸如自学辅导法、设计教学法、分团教学法、道尔顿制教学法、莫礼生单元教学法、文纳特卡教学法,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也纷纷传入中国。其中,以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儿童主义”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为最大。人们认识到“教”和“授”都是教师的活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于是陶行知率先于1919年12月,将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的“教授法”一律改为“教学法”。1922年11月公布施行“壬戊学制”。这时教学法的法规地位才得以确立。这个学制与“癸卯学制”“壬子癸卯学制”比,如果说癸卯学制在使中国传统旧教育向近代新教育转化上是关键性的一步,壬子癸卯学制体现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性改革的思想,那么壬戊学制则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成果。它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封建教育体制,奠定了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基础。这个学制的“总说明”明确指出:学制大致以儿童身心发达时期为根椐,采取纵横活动主义,教育以儿童为中心,顺及学生个性及智能。教授法改教学法正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产物,是“五四”社会思潮的反映。

建国后,教育学习苏联,语文教育亦受凯洛夫教育理论的影响,其特点是三中心教学体系,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这种三中心教学体系,其前提是传授知识,适应了建国后处于恢复和起步、发展阶段的国民经济的需要。80、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增长,三中心教学体系所培养的知识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体系的弱点日益暴露。大语文教育观念的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三中心教学体系。它主张培养智能型人才。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明确了国民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又面临素质教育的目标。

从现代世界看,生产力正发生着质的变化——科学、知识、信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形成生产力。这一变化使教育的本质和职能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世界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基础教育,国民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理论集中于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及其关系的课题。美国提出了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报告,认为“第一项重要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专门学科的教育学。要用对专门学科的教与学的研究来代替本科的一般‘教学法’课程”。因此,按90年代和21世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现代教育理论学科化,是各门学科教学法向各门学科教育学演变的必然趋势。语文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演变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反映。20世纪以来,学科的互相渗透、联结、综合、交叉和分化的趋势,影响着学科的发展。语文教学法向语文教育学发展也遵循着这一规律,总是同国内外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与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影响大致可从两方面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