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作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5 18:38: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当代文学作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现当代文学作品民俗文化特征
【摘要】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当中,体现民俗文化的作品日益增多,这也是文学在后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俗文化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其中,则能够有效提升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激发读者后期的阅读兴趣,对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民俗文化有着前所未有的帮助。由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的民俗文化特征分析”作为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更有效地促进民俗文化与我国文学作品的融合,进而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民俗文化;融合发展
我国现当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推动下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对我国文学作品的研究,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让更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内容与我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相融合、相促进。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当中融入传统民俗文化意境成为其发展、变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不仅仅能够全方位提升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在后期的可读性,而且还能够从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引发受众思考,达到心灵共鸣的效果,作品质量的提升,也为后期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提升现当代文学作品质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一、民俗文化的基本概况
(一)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我国民俗文化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传统文化”,主要是我国民间固有的风土人情与风俗文化的集合体。从广义上来看,主要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国家或者是特定区域当中的居民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当中逐渐形成某种特定的生活行为与生活习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性的民俗文化。我国的民俗文学主要指的是专业化研究我国民众生活以及地方民间风俗的科学体系。我国民俗文学在发展过程当中,主要包括:理论民俗学、历史民俗学、应用民俗学这三种。通常指的是一部分的专家通过科学而又非常认真的态度针对现当代我国的民俗生活习惯予以研究,在后期的研究过程当中,同样需要更加全面地进行搜集、调查,然后通过所搜集的相关资料予以更加全面的整理,并且通过自身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进行传达,在进一步深入探索社会的功能、基本特征以及本质结构的过程当中,更有效的去解释发展及演变的历程,这也为后期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具服务性的基础保障。传统的民俗文学同时也会促进人类更全面的认识历史、了解历史。
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研究论文
现当代文学作品时代感强的所涵盖社会生活面广,更符合我国“文以载道”、“文以传道”理想。阅读既是猎获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提高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重要条件。它体现时代特点、切合社会的需要,所以,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被摆在了重要位置。
一、以教材为本,领悟教材思路,总体把握教材。
高考中现当代文学作品均出自课外,因此,有不少教师轻视教材,忽略教材,甚至有的学校搞教学改革,另起炉灶,完全教授教材外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据说效果还很不错!教改后的今天,这种做法实在有些得不偿失。新旧教材两相对比,我们看到,新教材选入了不少时文,必修选修并行,作品主题也不像以前那么单一,真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局面。新教材文章从内容到结构的安排,也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由于成书时间短,还没有经过岁月的淘洗,但是,新教材从内容到结构总体上是科学而合理的。高考确实对教材里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少有涉及,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记住这样一句名言:“坏教师双手奉送知识,好教师让学生发现知识”——学习课本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创新。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教师举好了教材这个“一”能使学生反“三”、“九”……直至成百上千,使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的能力和素质。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最直接的是课文本身,文章优美,情节生动,能满足学生基本的审美需求和好奇心,但仅靠课文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不是所有文章都能适合学生的欣赏情趣和脾胃,有的作品(如《拿来主义》)虽然构思严谨、论述精辟,但是距离我们时代毕竟有了一定距离。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并加以正确的引导?——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调查表明:教师采用描述、讲解的方法学生兴趣率最高达到85%。时间一久,学生的兴趣便呈逐步下降趋势,而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学生的兴趣呈逐步上升趋势,兴趣率高达95%-100%,最受学生的欢迎。怎样创设问题情境?一是教师设疑。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如果学生使用原有的认知解决新问题,就会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新知识的愿望,并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构建。但是,教师应该注意要“巧问”、“会问”而不是“满堂问”。一句话,问题必须“设置科学,难度适中”。高明的教师设疑在课之初,就会让学生产生认知冲动,带着问题进入教学;设疑在课之中,于看似无疑中起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静的水面,会荡出层层思维的涟漪;在课之尾设疑,让学生感到余音袅袅,言已尽而意无穷。二是学生质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材编者、教师、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不可避免的有着种种出入,孰是孰非?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弄得整齐划一。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科学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提出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历不同,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所以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从教材中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更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蹲下来”把自己放在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从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索学生提出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展现思维,学生能够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只要我们响应课改,明白语文教学注重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能力,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是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教师教学的方式,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那么,这个矛盾就不称其为矛盾了。同时,只有让学生学会了思考,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高考战场上面对陌生文章才能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增强学生对学习理性认识。有些作品,教材选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锻炼学生分析、推理、综合判断能力。这类文章文学性相对较弱,学生阅读兴趣不强。所以,就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讲明所学知识重要性,讲明分析能力、综合推理和判断能力对于高考和学生将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感性的兴趣上升为理性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三、注意探究作品,注意体现思维过程
现当代文学教育实践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问题日益引起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重视,其中包括召开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讨,冠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系列论文也以比较集中的方式的在期刊上发表(如2003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开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笔谈”专栏、《北京大学学报》开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笔谈”专栏和2006年《江海学刊》开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问题”笔谈的专栏等),参与讨论和执笔的大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一些重要的名家。在大家几乎以“集群”的方式空前地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问题的现象的背后,一个无争的事实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在新旧世纪交接之时面临诸多困扰。因此如何祛除困惑,成为每一位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祛除困惑的前提,我们首先当然要弄明白我们困惑的是什么?它又来自于哪里?就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而言,对其困惑的终极体现是对其意义和价值的追问,这在“教”与“学”的双方都共同存在着。作为教师,王晓明的一段话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他说:“我们都是大学教师,几乎每周都要在课堂上讲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倘若不仅是出于谋生的需要,我们为什么有兴趣讲这门课?又为什么每日孜孜、费心劳神去做这方面研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1]?
作为学生,他们的提问则更加直接,我曾经常遇到学生这样问我:“老师,我们学这门课到底有什么用?”尽管两者提问的角度不同,前者体现出一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对本学科应有的反思,后者无疑只是功利性的打算,但两者的发问在一定意义上又确实殊途同归,共同反映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其实也是整个文学)在当下的困境。对于文学的未来,从事文学的人对其从来就抱有清醒的认识,周作人认为其未来“都将引退到安静的图书馆之一室”[2]。这在献身文学的人身上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何况这样本身也可能有助于文学自身质的提高。但文学的这种“未来”对其在当下的教学而言,确实构成了对教学者的挑战。具体而言,这种挑战既有来自于宏观的社会时代环境、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的,也有由此而导致的学生受众方面的情况变化。首先,在改革开放深入,市场经济推进,商品化大潮汹涌的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学生受众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系科、专业类型选择上普遍抱有“理工法商为上、文科为下”的心理情结,文学因其本来的命运只能躲在书斋而无法走上“十字街头”,显然无法在一个到处充斥着功利性的时代环境下获得人们的青睐,因此进入中文系学习文学只能是一种“行有余力者”的行为。而那些即使进入中文系学习的学生,多半也不是主动的选择,他们在入学的第一志愿填报上很少是中文系,所以学习中文专业只是他们为了进入大学的一种无奈之举。他们对文学本来就没有兴趣,所以虽然身在中文专业,往往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愿花时间去读作品,而把更多时间花在各种各样的“考级”、“考证”上,以便为将来的就业增加机会的砝码。文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础,尽管每位讲授现当代文学的教师在讲课之初就会提到文本阅读在学习这门课中的重要性,也往往会开一份必读的作品书目。但在学生这面真正做到的微乎其微,通常情况是老师讲归讲,他们未必做,所以一学期下来,问到他们作品,都是一脸的茫然。另外,高等教育改革也给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带来不小的冲击。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时代过渡到大众化教育时代,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但对人才的要求却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由此专业教育也朝着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方向发展。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系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盘高等教育改革的旗帜下,原有的专业性在本科阶段被削弱,由此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严重的课时不足现象,原来一直作为中文系主干课程被“大讲特讲”,现在却被更多的选修课程所挤压。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目前各高校的教学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时段讲授,每个时段各讲一个学期,每周差不多就3、4个学时,若以每学期平均18个教学周计算,最多也就72学时(事实上由于节假日等因素根本上就达不到)。在这样紧缩的课时内要想把课讲透彻,对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师来讲不消说是大费脑筋心神的一件事。事实上,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很难避免给学生留下一种“虎头蛇尾”的印象,即学期初讲得“浓墨重彩”,学期快结束时,因为赶教学任务,只好“潦潦草草”地讲过。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而言,我们应该多思考诸如本课程的教材建设、教学内容革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问题,从而真正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下面我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做几点探讨。第一,大胆引入影视文化资源和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在教学内容上淡化文学史的线索,增加文学作品的分析,已得到大家的共识,但前提是学生必须先读作品,不然这样的作品分析对于学生来讲仍然只能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另外,大家都意识到传统的单向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需要,主张积极地使用讨论式教学法,但讨论的基础仍须建立在熟读作品的基础上,在学生不读作品的情况下来讨论,只能是教学者一厢情愿的想法。而我们目前面临的教学困扰之一就是学生不读作品、少读作品,即使读,也是快读、略读,所以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是我们这些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者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做法一是通过引入影视文化资源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活动,唤起学生阅读原著的热情。影视文化属于快捷文化,不像读作品那样耗时费力,学生们总是先容易接受。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库里,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鲁迅的《祝福》、沈从文的《边城》、老舍的《四世同堂》、钱钟书的《围城》等都被翻拍成影视作品,在讲授这些作家的作品时,可先在课外安排学生观摩根据作家作品改编的影片,以唤起他们对原著的阅读期待。比如在讲沈从文的《边城》时,我就有意识地让他们先观看影片,同时适时地布置“从电影到小说———我观《边城》”的小论文作业,学生们在观看影片后都能自觉地去读作品,待到课堂教学时,大家纷纷谈自己的观后感和读后感,我只是就学生们的发言作一下最后的要点总结,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可引入教学的影视作品不一定非得是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的作品,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定的教学内容,我们也可引入与此具有类比性的影视作品作为“引线”,以唤起学生去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影视与文学两者采用不同的艺术媒介,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但相同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在最终的艺术传达发面也可存在相同的地方。在讲授20世纪50、60年代革命战争题材小说时,我先引入一度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就该剧表现战争的视角、主题开发以及军人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做了分析,同时穿插西方表现二战的影片如《拯救大兵瑞恩》等进行比较,讲述了中西方表现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的不同特点。由于这些影视大学生们都比较熟悉,所以讲授起来比较受学生欢迎。在此基础上,我提起革命战争题材小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类小说的艺术表现特点。
由于课堂上同类影视作品激发的兴趣,课下同学们主动阅读了《保卫延安》、《红日》、《红岩》、《林海雪原》等作品,并得出我们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洋溢着更多的革命乐观主义气息,缺乏西方同类作品所具有的悲天悯人情怀的艺术认识。除引入影视文化资源外,我们还利用丰富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开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第二课堂,如举办诗歌朗诵会、话剧汇演等活动,老师参与组织和指导,安排学生朗诵现代诗歌、排演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和剧目,同样激发起学生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在引入影视文化资源和开辟第二课堂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要避免极端化的做法,反对就影视谈影视,就演出话表演,这不是我们的原旨,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热情,让他们获得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可能带来的艺术享受。第二,坚守文学立场,注重文本细读,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文系本科专业的基础课,其“基础性”就在于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感受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任。这样,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对于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流派、文学创作现象等属于文学史的知识性内容尽量在课堂上少讲,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的作品分析上,最终通过作家作品串联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线索。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在以往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也存在着不小的误区。一种做法是教师倾向于使用中外各种理论来解读文学作品。理论的运用只要得当,自然有助于对作品认识的深化并读出新意,但它往往也把文学一座七宝楼台,拆得不成片段,在根本上不符合文学欣赏的规律。教师在课堂上用理论把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时,而对于那些对所用理论不甚明了的学生来讲不免还是在听“天书”的感受,所以往往是教师讲得高兴,学生听得迷糊。另一种做法则恪守传统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三段论式的方法,虽然是作品分析,但就学生的接受来看,最终还是要点的记录。以上两种作品分析法的共同缺陷就是割裂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在具体的分析中不能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不能真正进入文学作品的艺术世界。文学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审美情感教育,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向学生挖掘和展示“文学中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3]。
基于此,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坚守文学立场,回到文本自身,采用文本细读法,向学生展示文学作品内在的丰富世界。比如在讲授台湾现代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时,我详细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意蕴。首先从诗的意象和情趣入手,这是一首闺怨诗,但它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较,它采用的不是女性视角,而是男性视角,由此显示出现代诗的艺术特质;其次,转入现实的背景,此时作于1953年,诗中的“过客”正好隐喻了当时从大陆撤退至台湾的“台北人”的心境感受,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只是流寓台湾而非定居台湾。最后,上升到哲学的层面,这首诗其实还表现了人的生存境遇,人在世上摆脱不了身为“过客”的生存困境。逐层递进,一方面使学生感悟到这首诗的多重内涵,另一方面这样的解读也扩散了学生们解读文学作品的思维,让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欣赏文学作品。第三,转变考核方式和学科成绩评定方式,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就当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看,主要还是考试,往往是一张试卷就定了学生的“终身”。再加上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对试卷的考察,一般都固定要多少题型,要制定详细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只会助长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笔记的能力,即使那些平时不怎么上课的学生,在考试前将别人的笔记复印过来,临时突击,也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这种考核方式根本上也有悖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或文学)课程的性质,不能见出学生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能力,更不能见出他们的文学素养。因此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方法革新的情况下,考核和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也必须得到相应的转变。我们主张在坚持考试的情况下,采取更加开放、多元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试卷的制定上,减少注重知识考察的客观题型,增加对文学作品分析的主观性题型,考察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二是将平时的小论文写作、学年论文写作纳入考核范围,并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重要指标,以便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突显。三是将学生的第二课堂表现,如现当代诗歌朗诵、话剧汇演等也作为评定学科成绩的参考因素,考察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和表现能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诸多困扰的情况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势在必行。尽管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专家学者贡献出许多理论见解,但真正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热情地去上这门课,仍需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完善。
现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分析论文
中国当代文学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重大艺术变革,在整个新时期由复兴而繁荣,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文学创造的质量和速度得到提升,各类文体尤其是小说和散文,名篇层出不穷。同时,由国家实行的语文课程改革也为当代文学盛况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当代文学在近年来的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和语文高考试卷中得到相应的反映,中学语文教育将一个繁荣的当代文学时代和它炫目的创造成果传承下去。中学语文教育吸收富有活力的当代文学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使当代文学在为学生性格塑造、民族精神实现和民族未来的强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
一、当代文学渗透于语文教育之中
当代文学是在当代历史文化境况下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领域的文学创作,其思想背景自然受到时代诸多文化思潮的影响。当代文学除了外在的历史文化影响作用之外,无论是“寻根文学”还是“新写实”,都有文学自身的发展轨迹及其内在原因;而且外在的历史文化因素要对文学的发展发生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学自身内在各要素的调整、变化来实现。“全球化使得社会意识形态制度不会再以强加的方式来决定文学作品的生产;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除了参与一些时尚写作外,更注重的是个人生存和生活体验的抒写,个人情感和心理的展露。”在世界文化乃至世界文学的各个分支之间交流日益频繁、联为一体的今天,当代文学为语文教育传统和现实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我国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在新课程改革中当代文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发展。以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其选入课本的当代文学作品就达91篇(初中59篇,高中32篇),其中不乏汪曾祺、萧乾、余秋雨、冯骥才等名家名篇。从2000年开始的高考语文(全国卷)第二大题现代文阅读来看,除了2005年冰心的《一日的春光》外,其余几年选取的都是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当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人文魅力更是无与伦比,像《话说知音》(林非1997年)更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话题,它洋溢出一种情思纯洁、高旷的精神境界,从更为开阔的视野中看待震撼人们灵魂的“知音”。这些作品所写的内容均为众人关注的话题,具有鲜明时代感和浓郁人文气息,可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二、当代文学与语文教育相互作用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应当全面展开,而当代文学在文学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当代文学是当代人群体生活的精神映像,是一个时代的人认识自我的一面最真实、不会变形的镜子。从文学发展史来看,没有历代的当代文学,也就没有文学史,没有文学研究;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讲,当代人不阅读当代文学作品,其精神生命就无法找到一个现实的住所,就可能精神恍惚,无法决定行为方向,或者“生活在别处”。中国当代文学在1978年前后回归自身以来,从不同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精细、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描绘,已经累积起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所蕴涵的人文关怀、民主自由精神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审美感性,是青少年“精神成长”的最好养料,在培养学生现代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精神教育最好的手段当推文学教育,而所用的范文,首推当代文学经典。当代文学是丰富的精神大餐,像《信客》(余秋雨)、《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台阶》(李森祥)等带给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生命之根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畅想,让新时期的青少年对同时代的文学充满了热情。
试议文学的启蒙意义
1文学教育的意义与必然性
1.1进行文学教育的意义文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属性是文学的基本属性,所以文学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审美教育。阅读主体通过阅读感受文学的审美方式,从中受到熏陶,也使得文学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文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欣赏作品发现作品中的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性美,达到唤起潜藏在学生心中的美感的目的。与此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他们对美的感受、鉴赏以及创造能力。文学教育能够让学生领略语言的魅力。语言造就了文学,文学的魅力源自语言的魅力,而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锤炼成就的艺术语言,能够经受学生的反复思考与琢磨。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总是对其中的语言美寄予深厚的期许,希望感受到文学作品中通过语言所传递出的情感与人性的力量,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行文学教育还可以使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得到提高。文学源于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对各个时代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进行了解,使他们能够对各个阶段的文学进行思考,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文学艺术是一种诉诸人的情感的精神产品,所以文学教育又为学生提供一种精神价值观。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般的人文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而情感教育的作用,又可以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者形成感情上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1.2文学教育的必要性进行文学教育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进步,也是为了完善语文教育和促进文学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所在。文学教育从实质上说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因为文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强调“人”的作用,满足人的精神世界。而使学生了解当代文学,学习当代文学,能够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学生在文学中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塑造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就要重视文学事业,促进文学的发展、繁荣与兴盛。
2当代文学启蒙意义下的启示与策略
文学与教育的关系是天然的、相互作用的。文学的教育功能需要借助语文教材来实现,教育的教学目标又要通过文学来获得完善。文学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文学教育也推动着文学的发展。在文学繁荣的当代,文学的启蒙话语与当代文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21世纪的当代文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让我们不禁想,要怎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2.1重视文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审美文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单纯将文学作品用来进行读写训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要让文学作品成为传播爱与审美的源泉。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净化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享受到精神世界的愉悦,情感得到慰藉。文学教育的审美功效就是让读者以审美的眼光阅读文学作品,获得这些精神上的感受。审美的属性让文学教育成为真正的人文教育,它让学生沉浸在彰显人文性的作品中,获得对人文知识的感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境界,让文学教育走进每个学生的心中,体现文学教育的价值。2.2以人为本当代文学的启蒙意义要求文学教育以人为本。文学本就是人学,它的价值追求就是以人为中心,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也要具有人文关怀的情结,要将人文关怀的情结作为自己的社会职责。但凡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以人文精神为主,寄予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从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的主体是人这一角度来说,文学教育的主体也应该是人,所以文学教育实质上是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应当充分认识到人是文学接受的主体,要充分调动文学的本体性与师生的主体性。文学教育以课堂为进行活动的场所,将文学作品作为师生共同欣赏的对象,使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从而实现文学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解读作品中的人性的光辉,感受其中的情感力量,使学生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获得情感的愉悦与精神的享受,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想境界。以人为本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体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文学教育随着文学的产生而逐渐发展,它作为一种精神形式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改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文学的最终目标是使人变得更好,因此在当代文学的启蒙作用下,文学教育应该更加人性化、全民化。今天,文学教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成绩,文学教育也在逐步展开,我们应该看到文学教育在当代文学启蒙下的光明前途,期待文学教育的美好未来。
作者:许华顺单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关系
[摘要]现当代文学以及新闻传播学两大学科与社会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当代文学是对社会现实内容的反映,而新闻传播学则是对社会现实内容的传播。本文结合1917年后现当代文学诞生的文学背景和媒介环境,从社会现实的角度入手,探析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两大方面的双向互动关系。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新闻传播;媒体;媒介;出版
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具有同源性
从发展的根本角度来看,文学类与新闻传播类存在着共同的渊源,可以说二者是社会现实河流中的两条巨大分流。在经过漫长的流淌后必然会出现交流现象。同时,对社会现实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二者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文学类是通过文字内容的形式来反映现实世界,新闻传播类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形式来反映现实世界,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自现当代文学诞生以来,单凭作者间小范围的交流已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文学的需求,即使在当时社会环境并不宽松的情况下,“五四”时期报刊业、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出版发行的高效运作,有力地支撑着作者的个体创作,极大地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使得文学作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共性产品。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现实的影响范畴,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和谐。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现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文字内容的呈现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笔下的需求,更多是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得到推广传播,让社会大众所熟知,从而激发他们创作更多能为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文学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媒介行业的发展。可是说,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均属于作者和读者间交流和沟通的范畴。正是因为媒体的传播,使得文学能永葆生机活力,同时,也因为文学的创作和发展,使得媒体的生命意义趋于完整。
现当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具有现实性
现当代文学和社会传播学可以说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二者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的出现,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征程,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思潮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当时的许多作者,如胡适等人,都是受到新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风气的影响下,通过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不同的文学形式,来描述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同时,社会大众成为传播社会信息的主体部分,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新闻报道也跟随新民主主义思潮的步伐,向社会大众报道他们所需要、所关心的信息。总体来说,二者都能直接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问题,都能感染社会风气。无论是现当代文学还是新闻传播学,都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简单区分社会现实,大致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物质形态。无论是社会意识形态还是社会物质形态,都是对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和新闻归根结底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但都与社会物质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都是由文学意识形态和新闻意识形态演化为社会物质形态,让社会大众以“实物”的形式来接触社会信息。具体来说,文学作品的产生与发展,新闻报道的撰写和传播,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同时期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密切关注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和发展,让社会大众通过“物化”的形式来体验“形化”。随着新文化运动以及新思潮文学革命的不断兴起,使得当时的报刊业发生了突破性进展,最具代表性的是《新青年》,这本杂志可以说是当时各类作家发挥其文学创造力的重要阵地。鲁迅、胡适、等,都在文学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或在报刊上发表自己关于新思潮、新文学的评论,将自己的文学作品或思想见解在社会大众间进行广泛传播。文学作品及见解是作者反映社会现实、宣扬社会理论的重要阵地,新闻传播是人们谋求发展、了解社会信息的重要方式。人们进行社会现实活动时,往往要受到不同社会元素的制约,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收集和创作信息的范畴,而新闻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是编辑和传播信息的范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社会信息的处理,存在着相互承接的关系。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创作、编辑、传播,使得社会大众能够深入地了解社会,提高人们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带一路”中国文学译介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及各国间文化碰撞的不断加强,中国与拉美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愈发紧密,在“一带一路”、“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学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文化强国的重要倡议指导下,相对于中国古典、近现代文学在国际层面的接受度而言,中国当代文学急切需要“走出去”。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中国当代文学在拉美西语国家地区的译介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其面临困境的解决思路及建议,以期更好地贯彻“一带一路”等倡议在文化强国上的需求。
关键词:“一带一路”;当代文学;拉美地区;翻译研究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文化的联系开始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近十余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各国文化间碰撞的日益加强,拥有相似历史背景和发展状态的中国与拉美各国的关系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中国与拉美多个国家建立了磋商机制,提出了“1+3+6”经济合作新框架,并于2016年在北京正式开启了“中拉文化交流年”。主席强调,拉美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是中国最为坚实的发展同伴,中方愿同拉美各国加强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实现中拉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双方经济、文化、国际地位等各领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大力推行“传播中国文化,推广中国学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由此更好地贯彻落实“一带一路”等方针的目标。
一、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日益趋于频繁。即使如此,现如今,中国当代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和被接受认可度远低于中国古典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以西班牙和拉美地区西语国家为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的翻译和传播远胜于当代文学。早在20世纪末,在西班牙就已经出版各类唐诗宋词的翻译版本并受到西语世界读者的广泛欢迎。此外,中国古典文学代表的四大名著,更是在西班牙及拉美西语地区成立了专门的翻译及研究小组。因此,中国古典文学和诗词在上述地区的翻译和传播是更受关注的。对于“鲜有问津”的中国当代文学,直至近年,在一系列作家获得国际文学奖项之后,例如: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丛书在2015年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国际文学界,或者更确切地说,西班牙语文学界和其读者才逐渐开始关注中国当代文学。选取中国当代文学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将其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纵观当下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多数为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诗歌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针对当代文学在拉美国家,即第三世界国家的研究较少,虽然随着近年来中拉关系的加强,国内研究逐渐对拉美地区更加关注,然而针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拉美地区的传播与接受的相关研究较少,且分散性强。(梁昱潇,2017)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学在拉丁美洲的传播与接受隶属文化交流传播范畴,更确切地说属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容。自“一带一路”倡议确立以来,国家大力推行文化“走出去”的策略,目的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当代文学作为展示新中国发展面貌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一环。因此,此角度能够为译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并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完善该研究体系。第二,近年来中拉关系升温,更多体现于经贸方面交流的加强,文化交流仍不及经贸交流如此频繁。随着中拉经济关系的日益紧密,文化交流和传播也会是今后两个地区间发展的趋势,现阶段中拉文化交流现状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方面,中拉文学交流存在“逆差”,即拉美文学对中国的输入高于国内文化“走出去”的现状,例如国内有大量拉丁美洲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作且国民对此类译作作品普遍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及认可度。相对在拉美国家地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知名度和民众认可度都相对较低。因此,在“文学交流逆差”的情况下,如何将中国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就显得格外重要。另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拉美地区传播和接受情况主要取决于翻译文本是否达到目标语国家的语言要求、文本内容是否符合目标语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更要看文本的传播各环节是否有效(鲍晓英,2014),因此,作品译本的质量和是否符合译入语受众群的喜好成为限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拉丁美洲能否顺利传播的重要因素。
二、当代文学在拉美地区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原因
探析商品经济与当代文学发展状态
摘要: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能够促进于文学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与文化发展又能够反作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这一现象的体现越加明显,基于此本文展开对于商品经济与当代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关键词:商品经济;当代文学;发展;探析
引言: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文学艺术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同时以其中的精神力量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在当代社会中,文学与经济之间属于不同的领域,然而其中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包括其中文学内容由于社会发展而更加丰富,文学写作内容受到市场的影响;在另外一个层面,文学也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促进着商品的繁荣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文学在商品经济中的特性
当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阶段,文学作品在社会大环境中,本身也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因此,文学作品除了具有文学价值之外,也具有着经济价值,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大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在文学作品的这种特性之下,也具有和其他的商品一样具有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产生以及参与社会作用的过程,并且作为商品的一种,实现其中的流通与消费的过程。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到市场中之后,其中的商业价值将会充分的显示出来,商业价值与文学的本身价值之间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是由于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并不相同。因此,在文学的表现内容中,作者试图通过作品本身所传达的观念,与在商品经济中所表现出的商品价值存在着不相符合的关系。
二、商品经济对于文学作品的促进作用
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现当代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时代特征、人文精神、美学价值对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写作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价值培养有重要作用。应充分重视现当代文学价值,并运用到中学教学实践中去。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中学语文;价值意义
文学与中学生、中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为例,教材篇目的组成主要是三大块: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在文本必修教材中,现当代文学共收录36篇。另外,从近五年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的统计上发现,除2014、2017年节选两篇外国文本,其他均选自现当代作家作品。由此可见,现当代文学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鲜明的时代特色
语文课程内容选择是具有价值取向的,社会生活取向课程观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为了适应发展,语文课程内容理应符合、适应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致力于培养一个有时代气息的新青年。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也与时俱进,而现当代文本恰好符合这一要求。苏教版语文教材对于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文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反映当下社会生活。如必修三中选取的费孝通的《美美与共》,必修五选取的杨焕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等。这些文章具有前沿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当然,文学作品中的“当代性”不仅表现在对当下生活现实的关注,同时努力展现特殊历史时期下的时代特点。如必修三选取的老舍的散文《想北平》。文章通过写北平与巴黎的对比,表露出他对北平的挚爱,主旨浅显易懂,然而,真要让学生体会老舍那份含而不露的深沉的爱,还需引导其把握时代气息——写作背景。这样才能真切体会到国难当头时一个海外游子的忧心如焚。这类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如必修一中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必修二中鲁迅的《祝福》等。这些文本努力让学生站在“史”和“实”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的发展脉络,体味文学作品强大的时代气息。
二、强烈的人文精神
多元社会下文学创作
主观意识领域的社会价值观念对社会生活形态的反映,如何正确地反作用于当代的文学创作,使当代文学学科和文学发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同时又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实际、影响实际及社会价值观念是当前文学创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中,笔者从文学创作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关系出发,并回顾了中国文学创作史上的主流指导思想演变的过程,来探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当代文学创作,企图找到答案,望与读者产生共鸣。
一、文学创作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关系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从科学的角度全面地阐明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它认为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是客观的反映,客观不依赖主观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产生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主观意识,是对文学作品的反映,同时也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济上,表现为经济发展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社会组织、分配关系等日趋多元化;政治上,表现为行政公开化、参政议政形式多样化;文化价值形态上,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开放文化与西方文化包容并存;思想观念上,既有积极向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平等意识、创新精神、开放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助人为乐意识),同时也有消极落后的思想意识(如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主义、极端主义、自由主义、山头主义等)。不能否认,我国公民当前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正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落后走向先进,其中有对优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对西方国家先进思想的吸收,也有一些外来的糟粕,但文化的多元化我们必须承认,它是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所具有的一种永恒价值,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是对当前中国客观发展在思想层次的反映。而文学作品也属于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因此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主观意识,是对文学作品的反映。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是文学作品的主观能动反映,同时又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或妨碍作用文学作品属于客观的物质层面,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属于主观意识方面,主观反映客观众所周知,不必赘述。但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文学创作产生的反作用在当今社会也多有体现。如,当前社会价值体系中重视经济发展和个人财富增长,于是市面上有许多类似于股票投资的书籍热卖;当前国人价值观中的急功近利,使得类似《杜拉拉升职记》《如何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书籍的流行;当前国人的道德沦陷使得类似张悟本等人大行其道,其所作书籍也被追捧。当前网络的流行也使得以网络为载体的新的文学形式得以发展,网络文学的勃起,是对传统文化格局的根本性颠覆,怀揣文学梦想的每一个人都能将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通过网络展现在公众面前。正因为网络文学创作的准入机制取消和门槛低,使得网络文学创作中存在大量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还有当前公众的审美疲劳导致类似芙蓉姐姐、凤姐等人物的流行,与之相关的文学创作也各式各样,等等。由此可见,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是文学作品的主观能动反映,同时又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或妨碍作用。
二、当代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