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调查报告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4 15:52: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村调查报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镇村情调查报告10篇
第一篇
村位于圩镇北面,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571户农户,2300口人。其中党员33人,35岁以下党员5人,60岁以上党员13人,女性党员3人,有“双带”能力的党员3人,高中以上学历10人。现辖区面积4719亩,其中:耕地面积1719亩,山地面积3000亩。村内有“黄氏宗祠”一座,村里的主导产业是种植水稻、烟叶、脐橙和生猪养殖,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200元,村集体收入100%来源于乡镇财务“转移支付”。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工作情况
该村设立村党支部1个,党小组1个,平均每年发展新党员2人。自“三送”工作开展以来,该支部高度重视,积极派人与县派“三送”工作队员及镇包村干部一道走村串户开展民情家访,收集群众诉求;对村级层面能处理的问题(诉求)及时予以处理,对村级层面处理不了的问题(诉求)及时上报镇“三送”办。但由于老村部仅有一间办公室且已破旧不堪、新村部尚在建设中,目前暂无村级党员活动场所。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党支部的调查报告
最近,笔者在**村走访,一到村口便注意到一座新近竣通的大桥横卧在宽阔的三横河上。村支书杨勇自豪地介绍,这座大桥宽5米5、总长将近70米,50吨的卡车能通行,不要说在望直港镇农村,就是在全县也不多,总投资70万哩!
原来,**村先前有一座“超期服役”的旧桥,建成于30年前,桥墩、桥面都已严重受损,群众要求造新桥的呼声一年比一年高。为了这事,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整整酝酿、筹备了3年。特别是钱的问题,走了好几步棋:“村财政”省吃俭用挤出15万元,到县财政局争取专项资金拿到30万元,到各地找**籍老板拉赞助攒到10万元,最后15万元的缺口还是村民们拉了一把——村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每人捐20元造新**大桥!今年初大桥通车的那一天,村民们都像自家办喜事似的,自发地到现场放鞭炮、燃斗香,夸村干部为全村老百姓立了一功!
其实,**村支部今年除了造大桥,还有两件大喜事最得民心,那就是“大泵”、“大圩”的事。“大泵”是指今年春天在东大圩、南大圩新建的一座80泵和60泵,为了让它们赶在汛期派上用场,村支部经过集体商量,硬是用借款、分期付款的办法保证了工期。7月初,两座泵站一开动,圩内的涝水不到两天就全部排出了,村民们没有哪个不夸村里决策早、动作快的。“大圩”说的是大西南防洪圩,由于防洪标准不高,防洪压力逐渐增大,每到汛期,**人都怕它出事。今年3月,村支部征得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后,投资20多万,动用一批大型机械,历时3个月、用3万多个土方对圩堤进行了加固。防汛期间,大西南防洪圩固若金汤!
200多万搞建设没要群众一分钱
**村过去是个穷村,村集体经济好转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原因很简单,就是村里把可用的水面、圩堤、土地等资源通过公开招标,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杨支书一语中的。手头上有了钱,村里立下规矩:谁也不许大手大脚,乱花公家的钱,要用就要用在为民办实事上!村主办会计徐启元算了一笔账,从**年到**年,村里每年都要投资几十万元搞建设,加起来有200多万,没有向群众伸手要过一分钱,这是过得硬的。
中心街拓宽改造曾是村支部也是**人最满意的一件实事。那是**年,经过多年的碾压、冲刷,本来就只有2米宽的中心街几乎成了山路,村民们苦不堪言,听说村里要修路都开心坏了。更让村民们喜出望外的是,村里要造一条长900米、最宽6米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心街。要知道,这样规格的路一般只有在集镇上才有呢!有了村民们的支持,中心街很快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建成了,大伙儿都觉得村里的面貌彻底变了,变得气派了、漂亮了,更变得让邻村人羡慕了。中心街的建成只是一个开端,此后的几年里,**村每年都有计划地进行村组道路改造,至今年已基本完成。
关于╳╳镇╳╳村的调查报告
╳╳月╳╳日进驻╳╳镇╳╳村以来,我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镇、╳╳村的配合下,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村串户和田间地头访谈、实地察看等方法,深入进行调查摸底,初步摸清了╳╳村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基本理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镇东北部,距镇政府约3公里,属山地地形,是╳╳镇的东大门。
全村耕地面积527亩(其中水田面积500亩、旱地面积27亩),林地面积1037亩,水果林面积65亩。
该村辖有8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总户数522户,总人口1778人,劳动力998人,低保人员17名。
全村现有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6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9人。
全县村企共建调查报告
县镇位于我县西南部,属典型山区乡镇,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人口4.2万,辖区内共有36个行政村,48家民营企业。近年来,镇团委从实际出发,提升村级团组织和企业团组织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挥“村企共建”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农村支持企业、企业反哺农村、村企携手共建新农村”的新路子,初步实现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兴村富民”的目标。全镇有8家企业团组织与行政村团组织结对共建,村企双方共同投资92.8万元,培育富农项目11个;发展有机农产品基地4个,种植有机农产品8600亩;以广大青年团员为主力军,新修农村道路9条,硬化路面16公里;通过“我为农村献爱心”活动,共向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和其他弱势群体捐款捐物138.4万元,培训并吸纳320名农村青年就业,为新农村建设和促进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开展“村企共建”的动因
一是解决农民青年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迫切需要。我镇青年劳动力资源丰富,部分青年劳动力处于半打工半失业状态,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几个月,农忙的时候就回来,白天干点农活,晚上无所事事。这种状态对农村青年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开展“村企共建”,可以有效解决这种资源浪费,让农村青年到企业工作,参加镇团委与企业共同举办的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企业技术工人的转变,既可以解决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有工作、有职业,不再在街上、村里闲逛,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又可以增加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还可以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一举三得。
二是提升企业团建水平的迫切需要。我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总产值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大多数企业不注重加强团组织建设,企业内部团组织不健全,团的配备和建设得不到重视,重经济、轻团建在民营企业中是普遍现象,导致企业团组织的覆盖面不广,团员数量偏少,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新发展起来的规模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农村团组织与私营企业之间交流较少。企业的发展虽然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在引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上不强。另一方面,企业所需生产要素大部分来自农村,为了保证生产要素的持续供应,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农产品供应渠道,因此,需要与农户进行合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相应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为“村企共建”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开展“村企共建”的主要做法
村情调查报告10篇
第一篇
村按人口算在镇来说也属于大村,可耕土地面积总量大但是人均土地少,但是,由于大量人员在外务工,增加了人均可耕土地面积,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转人口劣势为人口优势。
一、要致富先修路
现村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
1.很到小组未通水泥路(如小组到下车小组路段)若遇到下雨天,地面湿滑,车辆根本无法正常通行。
2.由小组通往大圳口小组桥梁过于狭窄且老旧,主要的是桥面上没有任何的护栏等保护措施,桥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村帐乡管”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村帐乡管”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村帐乡管,简言之就是村级会计帐目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由村委会委托乡镇经管站代记帐目、代管财务、代管档案资料。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罗家坪乡、牛潭河乡进行村帐乡管的试点。为掌握这两个乡试点的运作情况,根据领导的安排,县委督查室、县纪委、县经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于6月17日至18日深入这两个乡镇,通过走访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查看财务资料、组织座谈等方式,对这两个乡的试点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调查认为,罗家坪乡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措施得力,村帐乡管已取得了初步成功。6月2日,该乡19个村的报帐员在乡村帐乡管办第一次集体办公,标志着该乡的村帐乡管工作已步入正轨。牛潭河乡对村帐乡管工作作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但由于该乡历年村级财务混乱,村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目前乡里还没有接管村上财务,工作任务仍然较大。现将罗家坪乡实施村帐乡管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该乡的主要作法
罗家坪乡共19个村,17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6万多人,耕地面积1.09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乡。跟许多乡镇一样,该乡有相当一部分村会计业务水平低,财务比较混乱,帐目不清、资产不清、村干部卸任不交帐等现象比较普遍,群众意见大。为改变这一现状,年初,该乡在县里的支持下,决定把村帐乡管作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突破口来抓,把其列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抓了这项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一开始,乡里对村帐乡管还存在不少疑虑。部分乡干部认为,村级财务复杂难管,“虱婆子在地上爬,不要捡到身上来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部分村干部怕乡里知道了自己的家底,丧失了自主权,限制了自己的手脚;个别群众认为,乡村两级是一个鼻孔出气,乡里村里都是一样。针对这些疑虑,乡党委政府始终认为,村级财务是农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过来村上工作难开展,主要是群众对村干部的财务问题反映大,实行村帐乡管是“捡开石头走路”,从源头上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的问题,是抓农村工作的“牛鼻子”工程。为了统一全乡上下的认识,党委政府认真召开多层次会议,广泛宣传村帐乡管的主要做法和目的意义,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下到各村进行调查走访,扎实做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4月12日,乡政府还组织村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到南县学习了村帐乡管的经验。通过这些宣传发动,使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村帐乡管由不了解到了解、由怀疑到支持,认识得到了高度统一,各方面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
2、成立工作班子。思想统一后,为了推动工作的落实,该乡成立了高规格的村帐乡管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成立了乡村帐乡管办公室,由经管站全体成员组成。乡政府在办公场所十分拥挤和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三间办公用房,投入1万元装修了办公室和购置了必要的办公用品(目前尚未购买微机),为村帐乡管创造了舒适的工作环境。
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调查报告
我县属典型农业县,共有农村党员5324名,其中无职党员占95%以上。长期以来,大部分有素质、有觉悟的无职党员虽有为群众办事,为组织分忧的强烈愿望,但由于缺乏载体支撑,机制激励,导致思想软化、宗旨淡化、作风弱化,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此,县委组织部结合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决定在大乌江镇乌江村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试点工作。
一、运行步骤
1、合理设岗。镇党委成立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领导小组,组织力量调查摸底,根据党员思想动态、办事能力、现实表现、群众反映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坚持因地制宜、因事设岗、因长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设置了思想教育岗、经济发展岗、事务管理岗、文明创建岗和民主监督岗五个岗位,基本涵盖了农村的所有工作内容,符合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
2、职责定岗。为保证无职党员有职有责,赋予在岗党员的重大事务参与权、干部工作评定权、后备干部推荐权、村组工作监督权、岗内活动自主权、群众意见收集权、选人用人建议权和民事纠纷调解权八项职责,将岗位职责细化为方针政策学一学,党员素质提一提,致富经验谈一谈,科学技术带一带,文明新风树一树,公民道德讲一讲,公益事业抓一抓,治安计生管一管,干部作风评一评,村组财务亮一亮的十个一具体要求。
3、挂牌上岗。将全村104名党员中的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或外出的党员除外,剩下的45名党员列为上岗对象。采取自愿申报、民主推荐、组织指定三种上岗方式,由无职党员结合自身年龄、文化、体能、资历、特长等实际,自选申报1至2个岗位。村党支部本着尊重个人意见,总体平衡的原则,对党员认岗进行讨论审定,每个岗位由1名负责人和8名党员组成。镇党委召开设岗定责动员大会,民主推荐党性强,经验丰富,有号召能力的老村干或能人党员担任岗位负责人,并作任职承诺。镇党委还制作了上岗牌,悬挂在无职党员家的门楣上,使他们既有光荣感,又有约束力。
4、公示明岗。通过党务公开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布无职党员认岗定岗、岗位职责和履行岗位职责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无职党员行为,增强无职党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行政村调整工作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掌握我镇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运作情况,近期,我们邀请了有关村的干部群众,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就行政村规模调整后运作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有关后续完善的对策及举措。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运行基本情况
一市镇原有43个行政村,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现辖21个行政村,调减幅度达到了51%。21个村中有7个村是由两个以上的原村合并而成,合并村最多的一市总村为六村合一。调整后,行政村平均人口由503人增加到1030人,行政村平均区域面积由2.49平方公里扩大到5.09平方公里。由于当时的政策允许原经济合作社资产在调整过程中保持原状,所以调整后的经济独立核算单位增加到了51个(其中包括仍有独立资产的部分原自然村)。同时,因村级财务管理权利的关系,实际上原43个行政村仍保留着一部分的管理决策权力。
通过实际工作和调研情况来看,现阶段,某些方面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村庄规划整合,布局更加合理。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前,大部分村小而散,在进行村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往往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村与村之间的统筹规划和集中建设。通过行政村规模调整,统筹考虑了整合村的地理位置、资源配置等实际,调整后的行政村布局更有利于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有利于增强中心村的集聚辐射功能,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如一市总村,由原6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而这些村都是在镇区发展规划范畴之内,合并后,从镇政府行政手段来讲,更加有利于统一调控,可以充分调动总村干部对各自然村进行自上而下管理,协调处理好有关矛盾纠纷;从镇区、村庄规划来讲,把原小而散的村合并起来,既有利于村庄科学规划和布局,又利于推动镇区的发展。相比其他村,东岙村是并村后产生成效较为明显的一个村,其原5个行政村是紧贴式的连在一起,非常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和规划,同时,村与村之间非常邻近,对于总村干部做工作也极为方便,从实际工作成效来看,现在东岙总村的自来水工程、村内道路、生态公墓、办公场所等公益事业,都是并村后总村出面争取资金办起来的。
二是选人范围扩大,干部队伍优化。行政村规模调整前,由于村小人少,一些村人才匮乏,往往难以选拔出素质好、能力强的村干部。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村庄规模更大、人口更多,相对可供选择的人才也更多,在去年的村级组织换届中,一大批经商办厂搞经营的农村能人加入了竞选村干部行列,村委班子中农村实用人才比往届有了一定比例的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党员干部驻村兼职工作调查报告
今年以来,市委立足实际、着眼科学发展,在全市农村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安排部署乡镇干部驻村、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兼任三、四类村党支部书记或第一书记工作,以此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促进村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我县进一步提高农村党组织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指导,为扎实开展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载体,收到了强化基层组织、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农村和谐的良好效果。
一、基本做法
县40万人,其中31万是农业人口。全县共有农村党组织266个,党员7604人,其中一、二类村党组织16个,三、四类村党组织250个。市委安排“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后,我们高度重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围绕增收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要求落在了实处。
1、摸清民情、理情,明晰加强农村党建工作思路。一是与省农业厅联合开展了全县村域经济发展调研,在全县266个行政村抽样调查3298户,全面掌握了村域资源、集体经济、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构成等情况,为推进村域经济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指导。二是建立健全村情、组情和户情档案。在全县乡村开展“三深入三查看”活动,深入农户,查看群众生活状况;深入产业一线,查看群众经济来源;深入市场实际,查看群众收入前景。目前,全县266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情档案,39650户农户建立户情档案,占到总农户的42%。三是对全县农村党组织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严格按照“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突出农民增收、兼顾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的原则,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具体设置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党员队伍建设等15项考核评价指标,对村级党组织实行百分制考核,依次评为一、二、三、四类村级党组织。通过对全县农村党情、民情全面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村级组织带动、主题活动促动、主导产业拉动、干部驻村联动、乡镇领导干部兼职推动的农村党建工作思路。
2、加强整建、培训提高,提升农村党组织建设水平。一方面,我们抓好后进班子整建工作,对三、四类村后30名村级班子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进行集中整建,对班子不健全的,严格选拔、配齐配强;对班子软弱涣散的,进行思想教育,不换思想就换人;对村上遗留问题较多的,集中予以解决,消除误会,恢复班子活力。特别是对村情比较复杂的重点区域,县委成立专门的整建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整建工作。另一方面,抓好村级干部的培训提高工作,以培养“谋划思路会想、组织群众会讲、实际工作会创”“三会”型干部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果猪产业、土地流转、正确处理村两委会关系等为主要内容,集中一周时间,分两期对全县485名村“两委会”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轮训。同时,将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制成专题片,下发全县所有乡村组织观看。
3、因村制宜、量才选派,加快帮扶村科学发展步伐。坚持干部特长和所驻村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乡镇机关抽调150名优秀干部派驻全县150个后进村,对生猪养殖示范村,抽调相关技术人员驻村;对村级班子问题突出和社会治安较差村,抽调组织、宣传、纪检、民政等方面干部驻村;对经济发展滞后村,抽调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驻村;对基层组织后进村,抽调经验丰富、业务能力较强的乡镇干部驻村,增强驻村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扎实开展“三帮三促”活动,通过记写民情日记、开展座谈讨论、制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问题等形式,帮学促思想解放,帮扶促百姓创业,帮富促升级晋档,在帮扶中掌握民情民意,了解所需所盼,理清发展思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460余件。抽调119名乡镇党员领导兼任三、四类村党组织书记或第一书记,并实行“双岗双责”,要求这些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每周抽出两天时间驻村工作,处理日常事宜、解决实际困难、调解邻里纠纷、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以实际行动树立起党支部的威信。
村集体经济管理调查报告分析
根据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必须对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进行改革。现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某村的集体经济改革及管理情况总结如下:
1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镇西北城乡结合部,现有191户、387人,拥有耕地228.9亩(其中镇区耕地3户、11.9亩)。2012年以前该村是巴彦浩特镇典型的经济落后和组织软弱涣散区域。
2采取的措施
2.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章立制,明确“责、权、利”村级治理体系。镇党委为该村选配党支部书记,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始终把发展集体经济摆在重要位置。贯彻《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镇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集体财务、村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制定村党务、财务、村务管理制度,在资金使用方面层层把关,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重大事项按照532工作法,充分发扬民主,尊重群众意见。不断修改方案,直到形成可行的决议。财务公开是一项百姓比较关注的工作,凡是涉及财务的事情,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定期公开和不定期的公开。尤其在享受低保等惠民政策时,两委班子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严格按照政策执行,不偏向任何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村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信用的考评制度。2.2盘活有限的资源及资金,成立合作社。把原来的租赁耕地落实到户,明确产权,然后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把收益直接分配给农户。该村全面完成了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3以开展嘎查文化活动为载体,凝心聚力。物质生活相对富裕后,还需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村两委班子,联结各类群团组织,尤其是妇联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组织阿左旗百日消夏晚会、三八文艺演出及庆七一活动等各类文艺活动,让百姓在闲暇之余享受健康的文化生活。2.4立足长远,谋划未来,建设新村。村两委班子统一思想,趁此次集体经济产权改革的契机,决定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作用,继续与企业合作开发房地产业务,规划进军旅游市场,多元发展。谋划成立物业公司,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在置换的土地上建设物流园,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规划建设巴彦浩特镇西城区最大的多功能农贸市场,解决村民的后续发展问题。
3取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