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9:35: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初中生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初中生德育教育的思考
一、何谓“德育”
大纲指出,所谓德育,就是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德的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德育的教育倾向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德育的本质始终是没有变化的。德育服务于社会,其教育的特点同样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而这些任务,大部分应该由学校来完成。
二、当前初中德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重学育轻德育
当前教育普遍而长久存在的一个现状是,学校多将学育放在重要位置上,而较为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应试教育,教师普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课业成绩上,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教育育人的宗旨。
(二)没有完整的德育体系
初中生德育教育研究
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几乎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与学生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渗透在智、体、美和劳教育的各个方面。在素质教育中,道德教育是于首位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是影响学生一生的重要方面。对学生健康成长及学校教育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及保证的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和行为都产生着潜移默化作用。德育教育工作,是老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老师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提高自身素质,教师树立道德榜样
由于教师是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要经常与学生联系沟通。老师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及道德品质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和好奇,价值评价体系也不成熟,对事物的评判能力也不强。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影响者,要时刻认识到个人行为、举止得体的重要性,也就是,所谓的“言传重于身教”。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现在仍处于薄弱阶段,教师要通过定期研讨和培训,更新德育教育理念和巩固教学方法,真正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针。
二、德育和心理学相融合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是迈入人生的转折关键期。这时的青少年,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但是,又不满足于简单说教及现成结论,因为还不太成熟,所以比较容易固执及偏激。因此,简单的道德说教,很显然是不可行,也是不科学的。中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期,他们情绪不稳,心理多变,思想上也活跃,既轻易能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及丑恶现象的侵蚀及危害。因此,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针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特点,采取各种各样的、易于被青少年接受及理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传授专业知识与陶冶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相结合,把学生成才与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把思想道德教育与历史方面教育及当前政治形势教育想结合,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德育工作要有灵活性,掌握运用好“无声”和“有声”的方法。在处理某些问题时,老师并不要施以言教,无言的关爱,也许更会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另外,由于初中生身体的变化,会让很多学生产生羞涩感,同时学生也把自己当成成年人了,同时,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的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对教师及家长产生抵制思想,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育者,对待这个时期的学生要投入更多的关爱和耐心。老师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对于有心理挫伤的学生,老师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及时机,与学生诚恳的沟通谈心。教师要用自身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们树立起自信心。同时,老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年龄的优势,体现友情和亲情的关照。帮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和体验到情感的归属。
三.教师家访及沟通
初中生本教育推广思考
摘要:针对目前一些质疑生本教育的言论,我认为初中生本教育有必要加快推广步伐。首先,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其次,要确保生本课堂的有效性,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组织形式的有效性等;再次,要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文本解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文本的演绎,使学生成为讲授者、倾听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有效性
生本教育理念虽然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初中的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有老师说,只要应试教育不结束,中学的生本课是没办法实行的;生本课只是课堂热闹,学生根本没学到知识,对考试毫无益处。然而,请扪心自问,哪位老师去看生本课时,没有被孩子们精彩的回答感动?没有为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动容呢?在我看来,孩子们能积极参与课堂就说明他们喜欢这种上课模式,也就说明生本上课模式是有效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所以我认为,生本教育在中学有必要加快推广步伐。以下是我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关于生本教育实践的一些总结。
一、学校、教师应该树立生本理念
所谓理念指导行动,只有学校有了生本理念,学校教师才会将一切教学活动围绕这个中心来设计,否则一些老师是不会改变既有模式的。其次,学校不能空喊口号,要落到实处。例如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校老师互相观摩,取长补短;或者学校领导制定随堂听课的制度,促进生本教学的顺利进行。
再就是老师,又特别是新老师,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设计没有预想的好或者是学生的配合存在问题等,这时候,我们不能马上就动摇了我们的生本信念,相反,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的办法,细化、优化教学方案,直到实现理想生本教育为止;同时,有些问题我们暂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可以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初中生健康教育状况
1体育课开展现状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经访谈了解到,目前中小学基本上都开设体育课,但开设状况都不尽如人意,课题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亦证实了这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占调查样本41.65%的中学存在挪用或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初中高中差异不大说明当前中学挪用或挤占体育课的现象较为严重。虽然体育课被挪用和挤占现象严重,但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较好,有占调查样本的80.56%的学生选择喜欢体育课。高中情况优于初中,分别为82.87%和78.67%,表明中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较为积极。对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所作的调查结果表明,“上课太累”、“上课没意思”是目前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初高中存在明显差异,初中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中排前两位的分别是“上课没意思”和“上课太累”,分别占调查样本的45.97%和33.05%;高中生则为“上课没意思”和“上课太累”,分别为60.93%和26.68%。而“怕耽误学习”和“不喜欢体育老师”分别成为第三和第四位原因就“学校体育课活动量情况”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近49.32%的中学生选择了“一般”,选择“不太累”的占13.85%,选择“一点都不累”的占11.68%,总体为74.85%,其中,高中高于初中(见表4)。由调查结果来看,体育课活动量偏低。科学研究表明,体质的增强,必须使人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应有的锻炼效果,而体育课活动量偏低,练习密度不够,很难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由访谈得知,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一是初中体育课教学多以初中升高中体育考试内容为主进行授课,导致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重智轻体思想观念严重,体育课形同虚设,逐渐被“空壳化”;三是“上课太累”和“怕耽误学习”成为在校青少年不喜欢体育课的前三位原因,一方面印证了我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欠佳的现状,同时亦反映了当前我市乃至我省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问题。
2健康教育课实施现状
健康教育则是指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学校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护身心健康,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文明素质和生活水平等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除体育课之外,健康教育课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由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市中学提供的健康教育知识占前4位的是卫生安全、疾病预防、禁毒拒烟和青春期发育,分别占调查总样本的43.88%、39.33%、34.80%和32.27%,其中,初高中存在一定差异,初中占前四位的分别是卫生安全、疾病预防、禁毒拒烟和科学营养,分别为48.91%、45.64%、38.51和35.72%;而高中为卫生安全、疾病预防、青春期发育和禁毒拒烟,分别为37.86%、31.77%、30.87%和30.35%。调查结果同关于“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体质健康知识”的调查结果有较大出入。由关于“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体质健康知识”的一项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占前三位的是健康生活方式、营养与卫生以及科学锻炼,分别占调查总样本的63.74%、53.46%和52.67%。初高中相比,仅在健康生活方式一项存在一定差异,即高中生希望获得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为67.5%,高出初中近7个百分点,这与不同学段学生对体质健康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程度紧密相关。
由“学校开展体质健康教育途径情况”一项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课成为目前开展体质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次是宣传栏/网络,而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的仅占第三位,初高中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表2)由访谈和查阅相关文献得知,虽然体育课成为开展体质健康教育课的普遍形式使得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几乎为100%,但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体育课与健康教育课合二为一之后,所选用的教材主要以体育内容为主,健康教育课不能作为独立的课程出现,因此其附属地位难以保证其足够的教学时数,在基本教学时数都难以保证的前提下,其教学质量就可想而知了;二是健康教育课教师往往以体育教师代替,而体育教师并不具备从事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另外,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与其它工作量已经相当大,亦无力承担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因此,也就难以保证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质量。一项关于“平常获得体质健康知识的途径情况”的调查结果亦对此进行了有力证明。调查结果显示,从老师那里获得体质健康知识的占所有选项排序的第四位,而选择“电视”、“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的分别占到第一、第二位和第三位。从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课并没有成为中学生获得体质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印证了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展状况并不理想,人们对健康教育课作为课程的意识还很薄弱。另一方面,说明当前中学生自主学习体质健康知识的能力较强。
初中生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摘要: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教材中的内容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中,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有遵守道德和法制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学生在初中阶段生理、心理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学生正值青春期,在这一阶段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和道德准则,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有积极意义,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初中教师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学生;德育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已经走向了世界,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我国公民的基本素质和德育素养。国家推出了新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现阶段的健康成长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要坚定不移的加强德育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三观。
一、初中德育教育开展内容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学生能够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能够成为共产主义社会接班人。让学生能够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励志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学生能够遵纪守法、自律自强、诚实守信、积极进取、不怕困难。
二、初中德育教育开展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渗透健康教育的策略
摘要: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初中生物与健康教育的联系最为密切,有利于初中生树立健康意识和积极心态。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学科优势,有意识地向初中生渗透健康教育,鼓励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初中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文章先阐述了当前初中生的健康状况和生物教学渗透健康教育的意义,然后提出了初中生物教学渗透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除了追求身体健康外,更加注重心理健康、精神健康、饮食健康等多种健康形式。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在课堂教学中向初中生渗透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能够改善初中生的生活质量,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展现出当代初中生的风采。
一、当前初中生的健康状况
(一)健康教育观念淡薄
通过日常生活中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发现,很多初中生对健康概念缺乏深入的理解,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在平时缺乏健康意识,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还有些学生认为健康养生是老年人需要考虑的问题,自我保健意识比较弱,并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甚至还有部分初中生没有将健康教育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存在“学用脱节”现象。
初中生物教学生命教育实践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生命情感严重不足,这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借助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采用递进式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实现对学生精神思想的正确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一定要高度重视递进式生命教育实践探索,真正发挥出递进式生命教育的作用,为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前我国整体教育体系中,学校尚未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只有接受生命教育,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产生一定的生命感悟,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基于生物教育与生命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尝试将生命教育融入到生物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生物教学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更深刻的感悟,进而产生珍惜生命的情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唯有如此,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出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够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实施更为全面的教育和指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合理的指引,促进初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的实践措施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应该对生物教学内容和生命教育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生物教学和生命教育的契合点,进而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指导,促进生命教育作用的发挥。1.情境教学,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生物教学中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教师的首要工作就是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生物教学和生命教育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不断的挖掘和学习,为学生后期深入学习生命教育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所以在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生命教育实际情况构建特定的教学情境,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如在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入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生命相关知识学习兴趣加以培养,为后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教学情境,“家里的盆栽一般会放置到什么地方?你知道为什么这样摆放吗?要想让植物旺盛的生长在摆放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逐步产生对生命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物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植物生命的延续需要多种元素的相互配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向人生命的延续延伸,促进学生对人生命的价值形成初步认识。2.实施情感激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共鸣。在递进式生命教育体系中,教师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学引导后,学生一般能够对生命形成初步的认识,此时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生命情感的教育内容,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共鸣,能够促进学生对生命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正确生命观念的培养。如在完成情境创设后,教师为学生提出假设,即“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而如果将植物摆放到长期不见阳光的地方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能够得出植物会变黄甚至枯萎的结论,此时教师为学生展示生病植物的实体,让学生观察,借助适当的引导,引发学生对植物生命即将丧失的伤感情感,在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后,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借助生物方面的知识对植物进行治疗,让植物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完成对植物的治疗后,学生的生命情感能够得到进一步激发,感悟到生命的美好,生命教育也更为深入。3.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递进式生命教育的最后阶段,学生基于前期的学习一般已经能够对生命的价值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此时教师对生物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能够让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上,促进学生正确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植物的生命价值向人的生命价值延伸,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体不可违背自然规则,进而促进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重要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递进式生命教育,学生接受系统的生命教育指导能够逐步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生物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初中生物情感教育的现状及策略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初中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列入改革的重中之重,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生物知识,更应当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本文从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现状入手,就初中生物情感策略的改进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希望能够对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有所帮助,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现状;建议
初中生处在心理的“过渡期”,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恰当的情感策略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更要对初中生的情感进行合理的引导,这样能够显著提高初中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
1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现状
自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情感发展目标开始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现在的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策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1对情感因素的认识和了解有待进一步加深: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大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情感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朝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对学生情感发展目标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真正的对“学习”这项活动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
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模式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已经逐渐深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前提下,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课堂内容,更重要的是需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讲述在生活化视角下,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模式应当如何改进,目前的德育教育模式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以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和经验支持。
关键词:生活化视角;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教学探究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1]。初中生物德育教育应基于生活化视角,教师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渗透德育教育。
一、当今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脱离生活。在初中德育课程中,教师讲的内容太过于形式化,或者德育教育的重点更偏向于书本知识的教学,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平时在教学时,生活化内容太少,教师和学校仅是通过校规校纪来规范学生的言行,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这样传授给学生的德育知识既没有什么针对性,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如果没有受到足够的德育教育,会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健康成长。(二)形式相对单一。初中德育教育基本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通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氛围很沉闷。再加上初中德育教育的课堂比较单一,德育知识比较单一,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来源也仅限于思想品德课本或者班会课,甚至有些教师也认为德育教育仅限于思想品德课程,别的课程内容都没有德育“价值”,这样的想法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三)主体地位不明。在德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非常重要,德育课程也应更重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更有利于其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2]。但当下德育教学最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对整体的课堂参与度和融入感并不高。课堂的主体地位也不明确,导致教师在讲课时传授的都是干巴巴的空洞乏味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教学时间较短。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系统知识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般都是在每周一节的班会课程或者心理课程中见缝插针地说几句,这样的德育教学时间一般来说是不充足的,学生没有吸收到德育教学的养分。
二、生活化视角下探究初中生物德育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初中生品德教育论文
一、初中生品德教育的原则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对初中生进行品德教育尤其要注重知行统一。初中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生活、学习等经验基本没有,这就需要有正确的认识来做指导,否则行为就是盲目的。同时,只有在行动中运用到和体会到的知识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记住和理解,也才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贯彻这一原则需遵循这样几点要求:首先,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品德内容,促使他们提高品德能力;其次,是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实践锻炼,将认识落实到行为中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由道德概念通向道德信念的通道是以行为和习惯为起点的,而这些行为和习惯是充满深切情感并含有孩子对待他所做的事和他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个人态度。”由此可以看出,要切实提高初中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必须组织初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另外,教育者要坚持做到对学生知行统一的要求和评价。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一方面渴望长大,凡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一方面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因此,教育者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在教导学生品德知识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行为,指导他们按品德要求做,并且善于克服急躁、冲动等错误的行为。
(二)品德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首先,品德教育内部要统一,形成合力。品德教育贯穿学校工作的始终,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应将品德纳入其中,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认识作为工作的指标之一。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要统一、外部形成合力。正如恩格斯所阐述:“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综合为一个总的力量时,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了“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要善于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沟通,消除差异,形成强大的外部合力,共同致力于品德教育。再次,品德教育要保持连贯性,前后形成合力。品德工作要顺利开展就得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上列举了几个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我们还得不断吸收新的原则,更新原来的一些原则。
二、新时期加强初中生品德教育对策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