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08:55: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初中劳动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初中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探讨
劳动教育是当前农村初中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开展劳动课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劳动方式,进而为发展多方面综合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一、加强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水平
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设计完善的活动方案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很多劳动教学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进而导致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强化劳动活动方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此,需要以加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作为基础,这一方面是为了达到强化劳动实践活动的设计效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通过教师起到较强的引导作用,以身作则地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首先,加强拓展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西北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受多方面条件制约和影响,师资力量始终比较落后。为了提升整体教育效果,加强师资力量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其次,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将劳动教育元素融入至教师培训内容中,促使全体教师具备较强的劳动教育意识,将劳动教育真正渗透至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学科中,从而促进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提升教师劳动素养及劳动观念可以通过多种专项培训的形式进行,将劳动教育以更加专业化的形态呈现。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研讨会议,在会议中,教师可以将各自的劳动实践活动方案进行分享,也可以根据其他教师的意见完善自己的实践活动方案。同时,学校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开展,其中要包含实践活动方式的多样性、互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实践活动的安全性等。因此,完善实践活动方案的基础因素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较强的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创建完善的教学方案,以此促进提升学生的劳动学习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认知发展目标,同时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目标,为综合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对此,教师在设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期间,要注重将多元化教育目标融入至实践活动中。首先,通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劳动节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充分掌握劳动的基础技能,从而体会到通过劳动获取成就感的方式。例如:在植树类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即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感受植树劳动的乐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已经成材的大树,使学生想象自己种植的小树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状态,帮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其次,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及享受生活的意识是非常有效的,要让学生深度感受到劳动的根本目的是对生命的敬重和对社会的贡献。要引导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活动感受生活的美好,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另外,在西北农村初中阶段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劳动方法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劳动工具是促进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关键措施。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与劳动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既可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也可以提升综合素养和思想情操,为发展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将劳动教育元素渗透至不同环境中
劳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运用
摘要: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决定了新时代中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从树立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质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初中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也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意见》要求,学校教育要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担当起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实施劳动教育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除了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以外,其他课程也应该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或者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从以往的农业、工业生产劳动到现代科技生产劳动,都与物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学生对日常生活劳动、农业生产劳动、现代科技劳动的认识和实践,从劳动观念的树立、劳动技能的提升、劳动品质的培养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了解科学发展史 树立劳动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一部劳动方式变化和进步的历史。在原始社会,人类利用摩擦生热的原理钻木取火,第一次学会了使用自然的力量维持生存。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利用高科技的生产劳动方式创造高品质的生活。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劳动实践与科学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人类劳动实践的积累和结晶,而科学的发展又将带来劳动方式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发展。在进行《内能的利用》这一章的教学时,教师可查阅资料,向学生介绍热机的发展历史。如17世纪末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手工业工厂,但当时这些工厂需要的动力大多来自水力,因此动力的提供受到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劳动者迫切需要一种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的设备。劳动和生产的需要,推动了当时的科学家投身于动力设备的研究,从而有了蒸汽机。当蒸汽机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中时,人们又发现了蒸汽机的弊端—车辆要携带锅炉,非常笨重,交通的发展要求更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火车、早期的飞机由内燃机提供动力。后来科学家发明了比内燃机更高效轻便的喷气式发动机,使飞机的体型更大、飞行更高速。热机的发展起源于劳动的需要,劳动的需要促进了热机的发明,而热机的不断改进使人类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改进了劳动方式,也创造了优质便捷的现代化生活。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劳动的意义—没有劳动就没有科学的进步,没有科学进步就没有社会的发展,由此形成“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创造未来”“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等劳动观念,从而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并最终树立用辛勤劳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担当。
二、基于原理的应用 提升劳动技能
初中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劳动教育
摘要: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被确立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今初中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低下,一些学生不爱劳动,轻视劳动成果,甚至有部分学生不会劳动、自理能力较差。基于目前学生的现状,学校应该加强劳动教育,由班主任教师引导,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本文试就初中班主任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劳动教育;加强策略
引言
勤劳刻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劳动都逐渐被机械代替。机械化、人工智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但也让人们变得有些懒惰。目前的初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父母长辈的溺爱和学校劳动教育的乏力,使得许多学生的劳动能力十分低下,甚至有的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基于此,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切实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
一、初中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劳动教育不受重视,学生对劳动认识不足。如今,一些学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初中生虽然知道一些劳动的知识,但也仅限于从书本当中获得了解,真正掌握劳动技能、能够进行劳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学生认为劳动课是可有可无的科目,有的将劳动课的时间用来写作业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有的学校对于劳动课程也仅仅落实在课表上,劳动课师资缺乏,为追求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劳动课大多被挤占,劳动教育名存实亡。一些家长对于学生参加劳动也存有抵触心理,认为学生在学校应该是读书学知识,劳动不应该是学生在学校应该做的事情。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致使一些学生轻视劳动,甚至鄙视劳动、厌恶劳动。(二)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劳动教育方法单一。在家庭生活中,由于一些家长的溺爱和对学生参与劳动抱有错误的看法,所以一般家务活或与体力相关的劳动都由父母包办,学生只是偶尔在父母没有时间的时候才会做一些家务劳动。就算在一些家境贫寒的家庭中,也只让学生参加部分劳动,但并没有进行劳动教育,学生只能凭借自己的本能与理解来进行劳动。而在学校生活中,劳动教育形式化现象十分突出,只是讲一些劳动的大道理,对于劳动技能的教育内容甚少。由于学生安全的压力,许多学校只让学生从事一些做清洁等简单劳动,不能组织开展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致使学生没有劳动锻炼的机会,难以从实践中获得劳动的技能。
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的实践
摘要: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有着优良的志愿服务传统,进行了以“劳”为核的志愿服务实践探索,积累了基于志愿服务推动劳动教育的经验。其具体有以下四点:一是链接志愿服务平台,拓展劳动教育载体;二是完善志愿服务团体,构建劳动教育组织;三是建立志愿服务常态机制,助推劳动教育落地;四是随时随地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无处不在。
关键词:劳动教育;志愿服务;实践探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旨在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针对近年来大中小学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的现象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新的要求。[1]将劳动教育的最新要求融入现有教育体系,并结合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各具特色、成效明显的劳动教育是大中小学的当务之急。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厦门二中”)作为厦门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一直有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的传统,而志愿服务恰恰是中小学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文中,笔者拟对厦门二中基于志愿服务的劳动教育实践展开分析。
一、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契合关系
志愿服务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务工作。[2]“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志愿服务当中得到践行与贯彻,志愿服务对于增进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谐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组织、有系统和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劳动教育,促使学生对劳动形成正确的认知,培养他们爱惜成果、尊重人民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创新思想和对劳动充满热爱的情感。[3]一定程度上,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实质内容以及实践形式都能够对劳动教育的实现起到支撑作用。从核心理念来讲,志愿服务强调的不求回报的付出恰恰是引领学生投身劳动教育的精神牵引力。从实质内容来讲,志愿服务所包含的各类环境保护、助老扶幼、文明督导、社会调查等活动都能够带来学生在体力上或脑力上的劳动,符合劳动教育的基本范畴。从实践形式上看,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都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二者都是在实操当中学习、体验,具有形式的高度一致性。因此,在校园内劳动育人和志愿服务的开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很多时候,志愿服务就是在从事劳动实践,而劳动教育的推行也需要志愿服务这个重要方式。更进一步讲,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方式和载体,能够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劳动素养,而中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劳动素养的提升也能够为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带来更坚实的保证。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具有的这种内在关联性和极高的契合性使得二者互相依托、相辅相成。
二、基于志愿服务的劳动教育实践
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与成效
摘要: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孕育初塑、探索发展、改革转型、完善确立四个时期,演变过程显现出如下特征:政策的目标、内容走向分类多元;教育内容及实施途径日趋完善;课程纲要及体系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劳动教育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根据历史制度主义逻辑框架,演化出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模式。通过分析政策变迁成效,发现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从体力劳动到脑体并用转变的教育模式被迭代更新,从单纯劳动技能到劳动价值观塑造的教育内容被重新定义,从促进工农业生产到助力现代化建设转型的教育功能被深化拓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历史制度主义;政策变迁;社会网络分析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事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劳动教育政策作为以劳育人实践的依据,对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国家相继颁布了系列劳动教育相关政策,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保障劳动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现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劳动教育政策体系。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劳动教育政策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空间中“有教育无劳动”、实践空间中“有劳动无教育”等[1]。因此,梳理我国劳动教育政策演进轨迹,总结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势,分析其中的得失与经验,对提升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2]。与此同时,学界也掀起了有关劳动教育研究的热潮,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王洪晶等[3]探析了劳动教育政策目标的渐进转型,进一步推动了劳动教育政策目标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周君佐等[4]通过梳理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为优化高校劳动教育制度提供了策略。吴嘉佳等人则强调劳动教育政策实施的效果,提出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制度和评价体系[5]。徐雪平等已经关注到劳动教育政策执行偏差和实施困境,认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6]、全方位渗透劳动价值观[7]、建立专门教师队伍[8]、建立多元主体评价共同体[9]等一系列应对策略可以有效缓解现存问题。虽然上述观点为本研究提供了颇具价值的经验基础和理论线索,但仍存在一些局限。一是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分析单一劳动教育政策文本,多采用静态描述,而对于政策演进脉络的历史维度动态图景以及理论解释则鲜有探讨;二是研究内容多为针对劳动教育的具体某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的范式,少有研究能够综合考察政策变迁形成的内在因素及作用机制;三是关于将劳动教育置于历史制度主义框架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仍付诸阙如。因此,制度作为推进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生资源之一,有其自身的演变逻辑和发展脉络。历史制度主义恰好从历史维度提供了动态变迁视角和内在逻辑机理分析。据此,基于优化劳动教育政策的现实需要和既有研究不足的张力,本研究依据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社会网络方法,分析劳动教育政策变迁轨迹、机制和成效,以期为劳动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一、理论基础: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层面颁布基础性的政策以供各地参考和研发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学校的劳动教育政策通常遵循国家政策的制定。本研究通过追踪国家政策文件,了解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轨迹。具体而言,我们通过检索教育部网站“文献”一栏中历年发布的《教育部公报》、教育部令、政策法规等文件逐一排查,筛选出1949年以来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政策文本。此外,本研究还查找了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文献,对劳动教育有关的政策进行核查与补充,共得到28份文件,建立了含有149545个汉字的语料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四个阶段劳动教育政策热点进行量化分析,并绘制劳动教育政策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图。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轨迹、机制和成效。历史制度主义是教育政策研究的新理论基础之一[10]。瑟伦(Thelen,K.)等人于1992年首次提出了“历史制度主义”的概念[11]。这一概念提出后迅速得到广泛运用,理论也逐渐完善。历史制度主义强调以时间序列为基础来剖析制度演变的逻辑,通过详细阐释关键事件来分析制度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该理论最早建构了自身的方法论基础,并在新制度主义的三种流派中占据特别关键的位置,成为有效的制度变迁分析工具[12]。历史制度主义注重历史阶段的关联序列性和关键节点的时间重要性[13],展示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多重变量的关系与作用[14],重点关注中观层面的制度分析。其主旨在于注重梳理特定时间点和时间序列(即关键节点),展现政策变迁的具体演进脉络和内在逻辑规律(即路径依赖)。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理路和特征,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构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分析框架(图1)。
二、政策勾画: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轨迹与主题特征
学校劳动教育与实施
一、以“本”为纲导学,夯实劳动教育根基
1.“本”之内涵“本”在《新华写字字典》中的释义为:树的根,比喻根本的、重要的事物。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的落地与发展,必须尊重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符合学校发展现状,即学校的“本”。具体包括:教师的主体角色、地位;科学完善的学科课程体系。目前学校教师主要从事各学科教学,而独立开设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存在不到位的现状,劳动教育课时设置多依附于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由于课时设置、升学等因素的影响只能处于“次要”地位,任课教师绝大多数由“主科”教师兼任。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师资短缺的现状普遍存在。学科课程体系是经过各学科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整合而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学校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额外地增加了课时量,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时间,不易得到师生的重视。而劳动教育承载的教育功能最容易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探寻各学科中蕴含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素材,并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利用,以实现学科教育价值。2.“学”之目标(1)运用学科思维,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很多教师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学校卫生大扫除、种植劳动或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是在“主课”之外的一种放松,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是一种课程形态模糊的表现。应以学科教师的原学科思维去设计、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即活动中“力求达到何种目标,提供何种经验及如何实现有效组织,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得以实现”[4],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化。(2)融合学科教学,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轻视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的观念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网络上出现的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极个别现象使得一部分人的劳动态度、价值观异化。如何从思想上对错误的劳动观念进行批判,帮助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光荣、伟大的正确观念,仅仅依靠思政课、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学科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依托自己的学科教学,挖掘课程中劳动教育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运用与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3.“导学”方法(1)挖掘学科教育素材。新时代提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五育”并举的方针。但在学科教学中普遍缺乏对劳动教育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教学方法的探究,使劳动教育变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缺乏理论的指导与实践的应用。教学中应以学校学科组为单位,挖掘整理学科内蕴含的劳动教育素材,积累典型应用案例,形成较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提效增速。(2)选择恰当教学方式。按照学科分类,其他学科与劳动教育存在着远近亲疏的区别,尤其是在教学内容上[5]。内容渗透强的学科可以采用项目式、主题式教学方式,创设一定的情境加以应用。如在学习完《悯农》一课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后,以“节俭”为主题,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提倡的“光盘行动”,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使学科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实现学科教学中劳动教育的功能。对于内容关联性较弱的学科如英语,在保证学科教学质量及体系完整化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应的校本化改造,增加一部分拓展性内容,既满足《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增加课外阅读的需求,也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生活中学习模仿的样本。(3)实施劳动教育情境化。在学科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的具有劳动教育情境化的问题,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紧密结合。情境化问题的运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应以“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为载体”的考察内容[6]。有学者认为:“基于真实情境问题的评价体系的健全,能够促进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中,有益、明智、健康、美妙、实在地付出体力和脑力。”[7]还可以把劳动教育真实情境化问题作为学科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应用案例。如鲁教版初中数学《同底数幂的除法》章节的课后习题:“一种液体中每升含有1012个有害细菌。经过实验验证,1滴杀菌剂可以杀死109个此种细菌,卫生消毒人员需要将1升液体中的有害细菌全部杀死,需要多少滴这种杀菌剂?”在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的情境下,此类问题的教育价值及实际应用价值会更高。
二、开展劳动实践,促使劳动教育落地
学科教学的有效渗透与融合侧重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与劳动观念的树立,具体实践课程及活动则是“以学致思”“由思而事”“以事成人”的过程,实现学生由“旁观者”转向“当事者”[8]、由“认知主体”走向“实践主体”,实现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1.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1)对劳动实践作用认识不足。有研究表明,在家庭背景、认知能力等变量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包括劳动在内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成绩更高,更加自尊自爱,具有更坚韧的心理素质以及未来更远大的求学目标[9]。而我国当前无论家长还是教师,秉持劳动教育实践就是“玩”等同于浪费时间的观点者居多。家长、教师的短视互相叠加、放大,造成劳动实践“拨一拨,转一转,走着瞧,试着看,打太极,应付办”的现状[10]。(2)校内管理体系不统一。劳动教育具有德育属性,而德育始终以劳动教育为重要形式和内容[11]。因此,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体系中,劳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是从属于德育管理体系的。而在课程体系中劳动教育内含于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其中课程选择、课时分配、任课教师的安排等属于教学系统,德育与教学在学校管理体系中是分离的,由两位副校长分别负责。(3)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弱化。安全问题成为劳动实践课的瓶颈。当前整个社会对学生安全的关注程度不言而喻,对保证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功不可没。但是也存在矫枉过正的现状,一旦有学校因为安全等原因减少劳动实践活动,其余学校竞相效仿。同属于综合实践课程的信息技术教育更安全,而且还是当前初中升高中的考查科目,所以很多学者直言,劳动教育课程及实践在当前被隐形弱化了。2.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1)强化劳动教育课程意识。增强学校领导意识,打破校内管理体系壁垒,实现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垂直领导。构建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五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已经不存在“是否必要”的讨论,而是走向“何以发展”的深水区。学校必须打破原有的观望态度,构建校长直接牵头,教学、政教、级部、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劳动教育实践管理体系,把既有的资源进行融合,对劳动实践进行整体的规划与架构,分级部、分学期加以细化和落实,从根本上突破管理僵化的束缚。(2)创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基于校情,打造以校内为主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场所,从根本上为实践安全与资金困境破局。如四川都江堰市打造市域范围内的“三园四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每所学校又和而不同,因地制宜。北街小学校内有“菁菁花园”,永丰小学有“蒲公英花园”,沿江小学则着力打造了“清心园”[1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秉持多元、立体、开放原则,建立了“六园”“九室”(插花室、果艺室、研培室、标本室、木艺室、创客室、陶艺室、布艺室、烹饪室)“两院”(科学院、商学院)为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13]。在笔者工作区县的一所城中新建小学,利用校园内的边角土地,为每个班级设立了“一米小菜园”用于小学生的种植实践,学生体验了种植的每个阶段,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快乐。(3)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内容。学校开发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具备课程要素,目标明确,资源充足,过程完善,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学科知识相兼容,并有一定超越,让学生在有一定创造性的基础上完成劳动实践内容。如种植实践活动可以与数学学科进行衔接,让学生计算播撒多少颗种子才能满足经济与保障密度的问题,实现数学问题的情境化运用;也可以与生物学科相衔接,通过把地瓜、土豆、芥菜头等种在一起,让大家观察、记录这些植物的生长过程,区分块根与块茎的不同;果实成熟时,与语文实现衔接,举办吟咏丰收的诗歌会,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4)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力。劳动教育实践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参与。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三者构建成为“一体两翼式”的共同体,即以学校为核心,以家庭、社会为两翼,一体带动两翼,两翼助推一体。学校要发挥好活动创设引导与评价的职能。无论是家务劳动,还是社会服务劳动,以学校为主体,实践过程中做好评价、记录、汇总,以评导行。同时在组织实践活动中邀请家长参与,实现共育。家庭负责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尤其是家务劳动。社会负责提供更广泛的可选择的实践场域,如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免费研学基地。更多的生产性企业能够接纳年龄合适的学生参观,使同学们能够进行职业教育的初体验;鼓励更多的劳动英模人物及具备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走进学校,为大家带来真切的劳动经验分享。
三、进行劳动反思,发挥劳动教育功能
无论是对劳动教育的理论探究,还是具体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劳动的参与,学生参与劳动的亲历活动,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磨炼了个人的意志,培养了健康的品质。孤立的劳动观念、意识的学习与脱离实践活动的参与很难达到教育目的。学后至思,能够有效加深主体体验,以具体活动为基础和起点,最终超越具体活动,升华活动主题。1.定事反思学校每逢特殊日子开展的各类劳动教育活动,如重阳节敬老助老公益劳动、劳动节校园美化活动、校内实践基地丰收节等劳动“大事件”,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整个实践过程中劳动意识、态度、能力的点滴变化与心得体会,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不足并需要加强的,以形成学生素养养成的大事“链”。2.定时反思以学期为单位,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在系列劳动实践中的整体表现,明确自身在劳动知情意行方面的改进方向,提升劳动实践活动的理论实践意义,尝试以反思心得指导新的活动参与。学校可以对学生的学期反思进行收集、整理,为劳动课程、活动的调整创新提供依据。同时学期反思的结果可以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联,作为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3.不定型反思学校如果只拘泥于纸笔这一种反思固化形式,既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也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力。如师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新媒体,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在网络空间分享与晒图、进行主题式漫画、演讲等,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内容,丰富学生的劳动生活,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讨
【摘要】本文在高校面对劳动教育整体被弱化、价值观被异化、劳动能力有限的问题上,基于高校的使命,试提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并倡导全社会各环节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实践
一、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涵
新时期高校的劳动教育有更高的立意。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劳动来获得教育,而劳动又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可以锻炼人的体能,在劳动过程中提高劳动能力,懂得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脑力劳动可以调动人的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参与。国外研究发现,在学校教育培养的能力中,非认知能力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得到80%的回报,而认知能力与劳动力市场表现的相关性较弱[1][2];我国研究表明,大学期间个体非认知与认知发展对初职月薪均产生显著影响[3]。可以看出,手脑并用时的劳动教育可以使非认知能力提高。简言之,劳动教育在青年大学生能否把握人生获得成长与成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综上,新时期高校的劳动教育要以体力劳动为主,让青年大学生从中得到发展。本文的劳动教育是指通过手脑并用所带来的青年大学生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现实中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实中,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第一,高校有关劳动教育课程缺失。这里的劳动教育课程,指的是两方面,一是学校教学计划里的劳动课程;二是老师和学生们的劳动教育意识。目前高校暂未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材料内容也较少,不能够给青年大学生提供充分的、系统的学理性劳动课程,要对青年大学生施以劳动教育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老师和学生们的劳动教育意识指的是,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生将劳动教育看作是提升自身素养的一种途径。目前,老师和学生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有限。第二,劳动价值观被异化。受中国古代传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思想的钳制,许多青年大学生认为一线劳动者就是社会地位低的表现。高校不是一座孤岛,其开放与包容让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有了可乘之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炫富等思想容易导致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从而其劳动价值观被异化,主要体现在很多青年大学生图一时之快,在网上进行网贷、裸贷等。第三,劳动能力水平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如今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至25岁之间,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是全家几代人的希望,他们成为家里的“小皇帝”,从小就没有劳动的机会,不会打扫卫生、不会洗衣服,从而导致了青年大学生劳动能力水平有限。
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实困境与路径
摘要: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劳动者,为未来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后备军的基础工程。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存在思想认识重视不够、课程开设落实不力、条件保障配备不强、考核评价机制不全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增加教育投入、强化督导评价等路径,促使党和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在农村中小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劳动教育;农村中小学;现实困境;教学改革
广大农村中小学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科学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培养数以万计的优秀劳动者,为未来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人才后备军,是一个亟需进行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现实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借助现场调查形式,通过对邵阳县本地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进行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生在劳动价值、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和创新劳动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现状,全面掌握他们在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生活中所接受的劳动教育情况。然后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准确把握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为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
1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中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中小学结合自身实际,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应看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农村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已逐渐被淡化、弱化,农村中小学生中同样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轻视、鄙视劳动的倾向。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困境。1.1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与过去相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农民的劳动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实际生活中,农村学生参与劳动的机会也愈来愈少。个别访谈中,有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在农村中小学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劳动教育。有的认为相对于文化课程来说,劳动教育课程在升学招生和上级部门考核考评中没有太多体现,抓了也白抓,效果不明显;有的认为校内劳动与体罚的界限容易被混淆,应主要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只有认真学习,通过优秀成绩走出农村到城市发展才是人生大事,劳动教育以后再搞也可以。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错综复杂,导致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被普遍忽视。1.2在课程开设上落实不力。毫无疑问,学校是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但是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校在课程开设方面都存在落实不力的问题,并没有按教育部门的明确要求,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时,也没有安排集体劳动周(月)活动。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学校本身师资不足,劳动技术这种“杂课”往往由其他科目教师甚至后勤人员兼任,造成劳动教育往往呈现过场化、浅表化。还有一些小学并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他们把定期开展的学校大扫除等同于劳动教育,也有不少学校的劳动教育是让学生假日在家中完成的。有的农村学校虽然有自己的劳动实践基地,但往往由教职员工来打理,并没有让学生去亲历劳动过程。1.3在条件保障上配备不强。相对“德智体美”教育来说,劳动教育特征明显,实施起来更加复杂。现实中,农村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最大的瓶颈是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问题。很多学校校园面积十分有限,根本没有专门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加之交通不便,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也无法有效利用。除此以外,劳动工具也普遍短缺、种类简单。调查中发现,有些农村中小学校除了卫生工具,就没有别的劳动教育设备,有的规模大点、条件好点的学校,劳动技术室里的设施配备也基本是一些传统农耕工具。有些学校劳动基地高处没有护栏,水边没有安全标牌,存在一些安全隐患。1.4在考核评价上机制不全。一直以来,尤其在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督导考核是教育评价机制中的短板。调查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教育的督导刚性不够。与此相应的,多数学校没有形成可操作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实际上没有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机制上的不健全导致“重智育,轻德育和体、美、劳”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某些学校不同程度存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文化课程占用,劳动教育师资、场地、经费相对缺乏,课外劳动实践基地形同虚设等现象,甚至个别学校的劳动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2劳动教育在农村中小学实施的路径探索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劳动教育也被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可是不少高中生劳动意识淡薄,不愿吃苦,怕累怕脏,生活自理能力欠缺,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迫在眉睫,笔者积极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拓展劳动教育途径,探索在高中化学教学和知识应用实践中融入劳动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也普遍得到了提高,但是在校园内却出现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如随意倒掉饭菜,往干净的地面乱丢果皮纸屑等;劳动意识淡薄,如不想参加劳动,逃避必要的劳动等;劳动技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差,如不会洗碗,不会洗衣物的现象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劳动教育的偏失,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不舍得孩子从事劳动,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家长都大包大揽,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最重要,这种重知识轻劳动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劳动机会减少;另一方面是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改变了传统劳动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自动洗衣机、洗鞋机、洗碗机、扫地机器人飞入平常百姓家,随着网络购物、外卖的兴起,导致学生认为以后人们基本上就不需要劳动了,有智能机器人和钱就可以了;还有一方面就是许多学校在管理中引进了物业管理概念,随着社会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家对学校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很多学校都引入物业管理模式,学校的公共卫生、管理、活动组织等全部委托社会物业管理机构全权负责,唯一能让学生有机会劳动的就是校内包干区、教室和宿舍的日常卫生保洁。在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四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坚定不移地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劳动意识、增强劳动精神、培养劳动技能,激励广大学生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可行性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在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同时,其他课程、其他活动也要结合学科特点、活动特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确保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化学研究过程需要大量高水平精细化的实验操作,来获取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许多化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研究者的反复实验和论证才能获得。化学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每个实验操作都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要求和规程来完成,每个实验方案的确定都必须由实验者进行多次的探究和试验,在这个过程中,会多次出现实验的现象和数据不理想,甚至实验失败。但是,通过化学实验反复操作的磨练,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科学的劳动方法和坚韧的劳动品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对策
摘要:新社会提倡学校要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并在劳动中形成平等、团结、友爱的新型关系。因此,劳动教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系统必须要开展的教育内容之一,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南通地区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并对其展开针对性地策略研究。
关键词: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劳动,劳动教育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前提,也是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点。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系统,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个人道德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因此,必须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办学优势,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实处。通过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为参加现代化建设而做好准备。南通地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新时期南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南通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也需要跟上时展步伐,深入发展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
1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概述
1.1劳动教育的含义
劳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在出现以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劳动才创造了历史,成了社会的主人。因此,想要推动人类社会持续的进步,就必须让每个人保持着高度的劳动热情,劳动教育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劳动教育实际上隶属于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在最初劳动教育的根本意图是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掌握有关劳动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在迎合社会主义新风尚的同时自觉、诚实地践行劳动,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讲时间、讲效率、讲技术的完成劳动任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