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01:30: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初中教育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初中教育培训

初中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持续十天的初中新课程教师研修培训即将结束,通过这次培训,我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参加远程教育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我曾在网络上读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被一个社会所淘汰了,那么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失去了再学习的能力。不错,只有学习再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一线教师来说,就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富有时代气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新思想和新主张,会思考,会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我们教师如果僵化了自己的思想,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又怎能为人师表呢?正如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来的,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日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当今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较快,旧知识迅速的老化,新知识飞速的生成。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着自己的传统教学方法、理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那么势必跟不上时展。所以,教师的假期再教育再学习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远程教育培训是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它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应用网络平台,搭建了一个的教育空间,在这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不需要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

远程教育培训大大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它把教育培训从实际课堂搬到的网络虚拟空间里,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多媒体课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通过看专家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远程教育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了我们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不断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不断摆脱原有的依赖性和被动性,使学习者不仅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还着眼于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教育培训的效果。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体其两面性,虽然远程教育培训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上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但同时它也有很多弊端。例如,我们在上网学习时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去注意其他跟学习无关的信息;在没有老师指导学习时可能我们会抓不住重点,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结果还没有多大的收获。所以,在进行远程学习时,我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到事半功倍。

查看全文

双证制教育培训意见

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农战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根据省教育厅、农业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浙教职成〔2002〕265号)、市教育局、农业局《关于组织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的实施意见》(甬教职成〔2003〕43号)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从2003年起在我县组织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主要任务和对象

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全县青壮年农民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力争通过8年时间的努力,通过系统学习培训,使全县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达到中等文化程度,取得成人职业高中毕业证书和相应的绿色证书、农民技术员证书等,并掌握1至2项农业实用新技术,具备吸收和应用科技成果的能力,成为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技术人员和农业致富带头人。

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从业人员,重点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农业专业大户、营销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二、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双证制”教育由文化课、农业实用技术课两部分组成。

查看全文

某镇社区教育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促进社区教育全面发展,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提升现代文明素养和科技文化水平为根本任务,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社区教育活动,为培养现代职业农民、丰富社区居民生活、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二、目标任务:

1、完成社会各类培训32000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50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0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1500人次;其它类培训22150人次。

2、应届初中毕业生培训与创业教育率达100%。

3、创建一所市标准化村民学校。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是社会成员之一,在科技技术越来越普遍、社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意识到了知识、技能的重要性。他们迫切要求再学习。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农民工学习需求的情况,我们对农村初中、高中及大专毕业没有再继续上学和农村外出打工这一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总共发放了4份问卷,收回4份,其中有4份有效问卷。对本次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了本市农民工学习需求情况。本文就对农民工学习需求情况进行如下报告,并提出解决农民工学习需求的一些建议。

一、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及大专毕业的就外出工作及部分农村外出打工的群体。他们大多集中在18—25岁的男女性,他们的文化程度都较低,大多数在高中及大专,少数在初中。都是农业户口,他们的家庭成员较多,多数在4—5人,少数在5人以上,90%的人都还未结婚。调查对象均为在北京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工作在一些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及其他一些企业,工资水平较低,税后平均月工资集中在500—1500元,女性平均工资水平较男性低,当然,一些人做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报酬自然就要高一些,除此以外,有些人本身的能力较高,能胜任较高能的工作,工资也就当然高了。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绝大多数人都要工作12小时或更多,只有少数人工作在8小时左右,并且,工作环境较恶劣,安全保障也较低。所以,大部分人在对问及:“你对未来的发展及学习,有什么希望和要求”时,均提出这样的意愿:希望通过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找到更好的工作,有个好的工作环境,拿到更高的薪水。更有甚者,写到,自己当老板,做百万富翁。

二、农民工学习需求的状况

在对本次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农民工学习需求的情况,主要表现如下:

查看全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需求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以及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收入的丰富性。因此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教育培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加速进程.在农业人口有9亿之众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现有耕地人均不足2亩,并且每年还在继续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致使农民生产和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越强,他们能够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我国农村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使得他们转移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肩负起教育培训的重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查看全文

城市产业农民工队伍建设培训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深刻认识农民工;教育培训农民工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具有农民户籍而又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人、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打工,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农民工出身于“农民世家”,以农为业,祖辈如此、文化水平低、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观念落后,思维定势、。农民工落后的观念和意识导致他们的思维定势,固步自封,顽固保守、以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多样化、灵活性为办学特征、以免费、高效为立足点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观念保守落后,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对此,文章紧贴农民工的实际和需求,提出了操作性强、易见成效的教育培训方法。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劳动技能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具有农民户籍而又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逐渐发展到后来轰轰烈烈的“民工潮”以及最近两年出现的“民工荒”,足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占8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这组数据佐证了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判断:“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存质量,也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深刻认识农民工

提起农民工,我们就会想起电视连续剧《民工》中鞠广大父子,他们是我国一亿多农民工的典型。从身份看,他们是农民,户籍在农村,拥有承包土地,农忙时回乡参加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看,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打工,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对于许多农民工而言,这份报酬正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我国社会尚属城乡二元结构,而农民工恰恰处于“两栖”的尴尬境地,以城市生活为主,而又居无定所,工作不稳定,因而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但是农民工的付出却凝成了现代城市巨大的物质财富,许多创新思想是通过农民工的手才变成了现实的。透过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表象,我们看到了他们精神品格。

查看全文

农民工培训管理探讨

【摘要】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他们文化水平低,缺乏劳动技能,观念保守落后,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对此,文章紧贴农民工的实际和需求,提出了操作性强、易见成效的教育培训方法。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劳动技能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具有农民户籍而又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逐渐发展到后来轰轰烈烈的“民工潮”以及最近两年出现的“民工荒”,足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占8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这组数据佐证了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判断:“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存质量,也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深刻认识农民工

提起农民工,我们就会想起电视连续剧《民工》中鞠广大父子,他们是我国一亿多农民工的典型。从身份看,他们是农民,户籍在农村,拥有承包土地,农忙时回乡参加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看,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打工,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对于许多农民工而言,这份报酬正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我国社会尚属城乡二元结构,而农民工恰恰处于“两栖”的尴尬境地,以城市生活为主,而又居无定所,工作不稳定,因而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但是农民工的付出却凝成了现代城市巨大的物质财富,许多创新思想是通过农民工的手才变成了现实的。透过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表象,我们看到了他们精神品格。

农民工出身于“农民世家”,以农为业,祖辈如此。到城市谋生,置身于另一种相对文明发达的环境会遇到诸多问题:干活苦脏累,工资待遇低,权益无保障,饱受城市人的歧视。这一切并没有把农民工击倒。他们一代又一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向城市,做那些文化人不愿做也不能做的事,顽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希望之路。农民工以自己的行动锻打出属于农民工特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这是享受生活、讲究快乐的城市人无法比拟的!

查看全文

教育强镇评定细则

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政府不向学校下达升学率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奖惩教师。辖区内学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2、基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坚持农村教育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兼顾升学。

3、学龄前儿童入园率(三个年龄段)达到80%以上,其中学龄前一年儿童入园率达95%以上。

4、17(16)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5%以上。

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高于所在县(市、区)的平均水平。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在就业或务农前普遍实施职业技术培训。

6、所有行政村青壮年非文盲率在95%以上,镇(乡)青壮年非文盲率在99%以上。

查看全文

市培训工作大会领导讲话稿

年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完善农民培训机制,加快现代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农业“两区”建设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农业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的突破,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为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1、农业大、中专“双证制”学历教育。一是积极配合市、县(市、区)农办做好大专涉农专业学历招生工作,配合浙江农林大学做好农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完成农广校种、养和涉农专业学历招生1000名,确保完成800名。培养的重点对象是具有大专、高、初中文化,年龄在45岁以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服务实体和农业产业组织的骨干,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种养大户,乡村干部、非农业专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

2、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完成1500名,确保完成1000名,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骨干、农业种养大户,农村能源、农机操作与维修、植保、村级动物防疫等领域从业的职业型农民。通过从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到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转变,来进一步实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重心的战略性转移。

3、农村实用人才(包括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完成20000名,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000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8000名。培训的重点对象是种养能手、捕捞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技能带动性人才、文体艺术人才,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种养大户,乡村干部、非农业专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

4、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一是市本级举办“农业大讲堂”宣传培训活动3-6期,培训农民10-15万以上人次;二是县(市、区)举办“农业专题”宣传培训活动20-30期,培训农民30-40万以上人次。

查看全文

领导在培训工作大会讲话

年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解放思想、创业创新,完善农民培训机制,加快现代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农业“两区”建设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农业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的突破,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为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1、农业大、中专“双证制”学历教育。一是积极配合市、县(市、区)农办做好大专涉农专业学历招生工作,配合浙江农林大学做好农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完成农广校种、养和涉农专业学历招生1000名,确保完成800名。培养的重点对象是具有大专、高、初中文化,年龄在45岁以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服务实体和农业产业组织的骨干,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种养大户,乡村干部、非农业专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

2、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计划完成1500名,确保完成1000名,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年龄一般在55岁以下的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骨干、农业种养大户,农村能源、农机操作与维修、植保、村级动物防疫等领域从业的职业型农民。通过从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到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的转变,来进一步实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重心的战略性转移。

3、农村实用人才(包括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完成20000名,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2000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8000名。培训的重点对象是种养能手、捕捞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技能带动性人才、文体艺术人才,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种养大户,乡村干部、非农业专业回乡创业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

4、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一是市本级举办“农业大讲堂”宣传培训活动3-6期,培训农民10-15万以上人次;二是县(市、区)举办“农业专题”宣传培训活动20-30期,培训农民30-40万以上人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