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22:15: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初中地理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议初中地理教学
【摘要】初中的地理教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形式比较呆板,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情况必将被现代的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所取代。互动学习的优点在于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拓思维,印象深刻。本文将围绕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方法进行探索。
【关键词】地理教学;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地图
一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习技能必不可少
初中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学习的技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技能在其他学科中可以借鉴。我们一线从事教学的人员,自己要认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有多重。所以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寻求最佳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二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枯燥无味,学生缺少主动性。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是年龄已到十几岁,生理方面比小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心理是不成熟的:一方面缺乏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自控力不足。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如果老师不深度钻研教材,不使用现代的教学媒体,不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学生就听不懂,思维跟不上,很容易就分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第二,过度依赖教材,知识面太窄。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教材的含义,没有给学生进行知识上的拓展,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地理的知识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我们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进行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初中地理教学导学案分析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导学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可以辅助教师课堂教学。文章主要以初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从应用导学案实现教学导入、教学导读、教学导议、教学导练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导学案;教学导入;教学导读;教学导练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思维性与区域性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地理素养有促进作用。但是诸多学生以及家长没有意识到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以致学生往往将自主学习时间应用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学科上,影响了学生地理课程的学习效率。怎样改变这样的学习现状,保证地理教学质量,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导学案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知识储备量,有利于地理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
在应用导学案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应从导入、导读、导议、导练四方面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地理素养。1.应用导学案,实现教学导入。良好的课程导入环节是课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导入环节的设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知识的世界中,探索知识世界的奥秘,促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教师可以借助导学案巧妙地将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初中地理人教版关于“火山与地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典型的地震实例,让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引出教学主题。之后,教师可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思考火山喷发以及地震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强化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的感知,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应用导学案,实现教学导读。导读作为组织学生阅读文本与分析图表的一种方式,也是导学案中的一个教学任务,能够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加以总结,然而有些学生对阅读缺少学习兴趣,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即使阅读某些内容,也会存在思路不清晰的情况,所以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是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必须进行的工作。教师可以要求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深入阅读,进而指引学生更好地将现有的知识迁移到实践中,保证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授初中地理人教版关于“比例尺”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这样的教学问题: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中北京市的区域大小不同,但实际面积却相同,这是为什么?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阅读活动,找到其中的重难点。在学生初步掌握比例尺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要求学生在一张纸上画出本学校中每一栋楼房的图形,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画出比较美观的图形,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学习技能,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保证地理教学效率。3.设计思考活动,完成导议。导议就是教师运用启发式的引导,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围绕学案中的设计思考活动题目展开讨论。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高潮。此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以后,对导学案中的思考题进行探究,同时展开讨论。而教师要运用自身智慧,根据教材内容、学案中提出的思考题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可以一直保持着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例如,在教学“西双版纳”时,教师一般是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年西双版纳旅游业不断下跌的原因”,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学生缺乏对西双版纳的了解,因此并不感兴趣,也就没有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视频,让学生先看一段西双版纳的纪录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对比提问、假设提问等,结合视频的内容来提示社会现象,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再分别派出几个学生作为代表,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说得好或者有新意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鼓励、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还可以继续播放一些专家或行业人士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看法和建议,让学生来借鉴,并以此促进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如果我是市长……”为题,自己编写经济建设的简要方案。这样精心的设计以及科学合理的安排,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应用导学案,实现教学导练。课堂训练作为每一节课程开展中的最后环节,目标是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促使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知识进行再次巩固与复习。好的课堂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结构体系,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找到学习的主线,保证学习质量。对于导学案中的导练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抢答式训练和口答式训练等方式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地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地理“中国行政区域”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导练环节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拼图活动,也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一同进行拼图活动,比一比哪组拼得快、拼得准。在完成拼图活动后,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并阐述自己的学习体会,从而提高自身地理知识素养。
二、导学案的运用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情感态度研究
【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是新课标给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因此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情感态度培育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概念,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育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初中的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针对这些不足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理教学;情感态度;培育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培育已然成为现阶段我国初中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的要求之一,不仅对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对此,初中的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要基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充足的重视,确保能针对现阶段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培育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培育现存的不足
就目前来看,情感态度的培育在我国初中的地理教学中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初中有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师仍更重视学生的成绩,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地理知识内容的培养,这使得地理教学变得非常枯燥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其次,对情感态度的培育缺乏明确认识。在教育不断变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已然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围绕这一目标来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氛围才能促使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但从现实层面来看,有大多数的教师对情感态度培育都缺乏充足的认识,忽视了教学中相应教学氛围的构建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最后,教师自身情感态度培育水平的不足。教师自身情感态度培育水平的不足也对教学质量有着影响。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培育的策略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运用
摘要:新世纪以来,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逐渐在我国各中小学校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改革提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当前微课作为创新教学模式,也开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应用。老师运用微课视频将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点更形象直观展现给学生,提升了当下地理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微课;初中地理;应用;前景
微课是当前微时代深入发展的一种延伸,因为其短小精简、内容突出、获取快捷等优势使其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不仅满足了学生以及资源建设等主题的需求,也得到了教师的青睐。随着微课热逐步的提升,地理教学中也开始在课堂中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1当前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1运用微课,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很多学生对于地理学习认知还存在偏差,一方面,部分学生不重视地理学习,另一方面,传统的地理教学课堂枯燥无味,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与热情。而随着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出现,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展示环境,展示与课本相关的地理图片与视频,将微课视频与知识点结合讲解,原本教材中的文字通过图片、视频形象展示出来,大大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比如说:《世界的气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因为其中涉及到的记忆内容较多,学生需要对气候类型名称、分布以及气候特点理解、记忆,还要正确理解气候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及气候关系。很多学生因为记忆内容多,知识点生涩易混淆而失去学习自信,久而久之会丧失地理学习兴趣。对此,老师可以巧妙运用微课,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将世界气候名称、特点以及分布等相关知识点编为顺口溜,并契合各地气候、人们活动图片与时下初中生喜爱的音乐,营造轻松生动的课堂,消除学生的紧张及消极情绪。这样,微课的运用,打破了地理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爱上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为地理知识的学习、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1.2运用微课,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地理作为一门对世界认知的课程,帮助学生打开了对世界认识的大门,是初中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但伴随的是,地理知识比较生涩,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知识点,事倍功半。而微课在初中课堂的应用,打开了地理教学的新篇章,老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地理教学资源,进而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编制成微课视频。老师运用微课视频,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对于一些超出学生的原本知识、认知范围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看到、听到,仿佛身临其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想象力。1.3运用微课,实现课后教学拓展。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广泛,涉及到国内、国外的环境、气候、人文活动等等,这些知识点对于初中生而言都是新鲜的。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最强阶段,且开始具备了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地理课程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老师应该积极承担起学生课后地理学习、拓展的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自身地理综合素质。比如说:在教学《日本》前,老师编制好日本相关微课视频,包括日本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工业特点、人文特征,添加学生熟悉的日本动漫音乐,加入日本代表性图片,并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到每个学生邮箱,并预留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知识预习。相比较于传统的教材预习,微课配合预习,不仅更生动有趣,还更利于理解,为正式听课打好了基础。不仅如此,通过预留问题引导学生去尝试解答,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在《日本》整个章节教学结束后,老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想进一步了解日本,是否想学习了解日本应对地震的一些先进技术手段。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国家,在抗震救灾方面有着完整全面的研究,我国同样也是地震频发,尤其是西南地区。老师可以通过编制、发放微课视频《向日本学习如何应对地震》。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日本地理知识学习延伸,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地震应对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抗震救灾实用能力。
2微课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大数据下初中地理教学研究
摘要:为了探讨大数据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文章从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即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关键词:大数据;初中地理;精准教学
大数据背景下,大量的地理图文数据,能够给学生提供较为新颖的知识观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地理知识水平。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根据地理知识为学生寻找地理信息,丰富地理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学习初中地理知识。
一、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能够将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并能够快速地进行数据分析。大数据背景下,教学决策将超越人类有限的理性思维,从以往依赖于教师头脑教学转变为依赖于海量数据的分析,使教学更精准化与科学化,从而实现精准教学的目的。在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能够快速地得到有效的信息,并能够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从而实现初中地理精准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网络数据中调取契合度更高的数据信息,作为教学资源的对比参考。诸如,优思在线、同桌网、简单学习网等网络平台,在内部设置的地理课程中也有很多免费课程,且评论区也有诸多学生的留言。这种外部数据信息的参考,是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之前进行对比的网络数据资源,以便支持教学决策的可行性[1]。另一方面,剔除外部数据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可以建立内部数据资源的获取路径。以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研发的“雨课堂”教学软件为例。其中的课程随堂记录更为精准,教师能够对接学生的档案资料,获得课程教授后的反馈信息。这种内部数据资源,是增强地理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进度了解程度的有效方式,也是利用大数据资源辅助教学决策的积极策略。
二、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初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初中地理是重要的学科,学生要想有良好的成绩,需要获得一定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重点阐述了培养的过程,一方面,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另一方面,针对几种重要地理思维能力,有计划的培养,如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初中地理教学中,一般以理论知识为主,如初一主要讲自然地理,其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理解方面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锻炼其思维能力,运用小组合作方法,加强学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使其思维产生碰撞,进一步扩展学生思维。另外,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可以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有效提高课堂活跃性[1]。如《世界气候》教学中,教师可在内容讲解前,给学生留有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先设置任务:世界中气候类型有哪些种类?然后将学生分为几小组,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经过讨论回答问题,如果一小组中学生回答不全面,可以由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教师做最后总结评价,在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氛围下,学生地位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的转变,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问题,以主导地位进行学习,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也能够更好地融入地理学习活动中。
2初中地理教学中主要思维能力的培养
2.1抽象思维能力。初中生抽象思维刚刚发展,能力有限,而地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利用感性信息,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利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展示出来,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性,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可以独立对其知识点进行表述,提升表达能力。例如《河流》教学中讲到黄河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图片,学生经过教材的阅读,发现下游面积明显减小。通过直观的视觉观察变成学生训练抽象思维的方法。然后继续观察,黄河中游经过黄土高原,在下游区域产生大量的泥沙,逐渐在华北平原沉积,抬高河床,变成地上河,这样一来,高出地面的河床不再接纳支流。其中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学生们都知道,但是在地图中不能观察到,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抽象思维,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令学生直观感受,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2.2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思维在地理学科中也是全方位思维,学生跳出平面限制,站在立体的角度思考地理问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其空间想象力,有利于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初中时期是学生培养空间能力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可以使其养成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中学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可以培养学生空间能力的图片和图形,如教材中的一幅地图,学生将其想象成现实中的景物进行思考,这样可以对其进行更深如的了解,快速掌握相关地理知识,教师从下面几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先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整理,按照一定顺序,有条理的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空间思维能力。然后教师可将地图变成立体图像,再将立体图像变为平面地图的形式,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立体空间图形,将其变得直观、形象,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逐渐在头脑中形成空间三维图形,开发学生智力。如学习黄河方面的内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图形,学生用过眼睛观察,明确知道黄河长度和形状,并将其具体形状深深引入头脑中,让学生逐渐在头脑中建立立体模型。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室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器材建立空间思维能力。2.3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模式,如在教学开始前针对教学内容,利用讨论、历史事件讲解和地理趣事等方面进行导入,激起学生探究本节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初中地理教学就是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展开思考,将看似复杂的概念和现象等利用内部逻辑关系联系起来,这就需要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长江大堤上为什么有的塔基在很深的地下?”在人们常识中,塔基应该建在高出河面的江堤上,但是受建筑年代长久的原因,长江受泥沙沉淀影响河床增高,逐渐超过塔基,这时为了保护塔基不受江水腐蚀,四周堆积砖土,长此以往,堆积的砖块越来越多,就造成塔基越来越深的错觉。这道题目解决过程中就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方面的思考,进而深化学生该方面的能力,提升教学效率。2.4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课堂和实际生活越相近,学生理解效果就越好,活跃大脑思维,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中,学生经常对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产生混淆,阻碍了教学效率。如果教学中教师联系实际效果就不一样了,教师带领学生到公园探索,将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联系到一起,有的学生本对自然资源方面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是户外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将其串联起来,方面学生记忆,充分扩散了思维[2]。
美育在初中地理教学的作用
一、地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美育是提高学生“美”鉴赏能力及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从而培养人们“美”的发现能力、鉴赏能力及创造能力,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所以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愿意接受“美育”,初中地理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将美育渗透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及鉴赏能力,为学生以后创造“美”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更加了解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1]。(二)美育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在我国,任何学科进行教学时都或多或少灌输“爱国主义”,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爱国精神高尚的人才,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也毫无例外地渗入“爱国主义”教育,美育恰好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地理教学中美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尽可能发掘初中地理学科中的美育素材。初中地理不仅涉及地理知识,还涉及气候、环境、人文及科学等领域的知识,所以在初中地理学科中不仅能够发掘出科学美的美育素材,还能发掘出自然美和人文美等美育素材。1.科学美。地理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多,不仅包括丰富多彩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还包括错综复杂的“地理表层”和“气候变化”等知识,这些领域都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所以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学生要积极发现其中的科学美,并追求这种美,以增强对地理学习的兴趣。2.自然美。地理学科中“自然”方面的教学内容最大,涉及的范围最广,如地质、地貌、地形、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所以要充分发掘初中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美,以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2]。3.人文美。初中地理学科中还含有人文景观方面的教学内容,如文化遗迹、民族风俗和传统艺术作品等,使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的地理学习中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及民族风俗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审美情趣,教师要尽可能发掘初中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美”美育素材,以实现地理课堂上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及创造能力。(二)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调用来丰富和活跃课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调用来丰富和活跃课堂,目的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地理教学中各种“美”,如人文美、科学美及自然美等。1.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功能、视频功能及音频功能等,结合学生实际及地理教学内容制订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多媒体地理教学课件,使学生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及视频等就能了解地理知识,也感受到地理学科中的各种美[3]。例如,进行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板块的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相关地图、景观图和模型等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海陆的变迁,同时激发学生对世界地图的想象。2.教师要增加自己的教学语言感染力,以提高自己的教学魅力,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让他们在生动幽默的语言环境中发现地理学科的艺术美,如在讲七年级下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时,教师可以利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来表达地理学科中日本的地理环境的特殊之处,让学生了解到“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同时让学生了解日本还是一个加工贸易极为发达和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国家,是对我们影响力较大的国家[3-4]。3.将地理知识与文学相互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美,以激发学生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美育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对于地理学习中遇到的各种优美自然环境等知识,教师可以运用适当的诗词、谚语等来展现地理教学的意境美,诸如八年级下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功能展现“西双版纳”景区等,然后引出关于“西双版纳”的相关诗词,让学生感受织金洞的意境美。(三)将美育渗透到地理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去。第一,增加课外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思想;第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以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实际以及对“美”的观点,然后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制订地理课堂中美育的具体教育方案,并加以实施;第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自然美景,以提高他们对“美”的发现能力、鉴赏能力及创造能力;第四,在带领学生到课外进行自然景观观赏时,教师要对自然景色、名胜古迹及民族风情进行详细讲解,以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向往,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4]。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掘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美、科学美及人文美,是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另外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内外活动中融入美育,来实现美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最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探讨
1.微课的介绍
微课,就如其字面所示,它具有时间短、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基本上,微课的设计是十分钟的课程,将课程中的重点或者难点有针对性的展示出来,可以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微课的内容很丰富,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的合理应用可以提升课堂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1活跃教学氛围。初中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而微课的应用,可以将地理知识进行分解,抽象的知识点可以具象化,进行高度浓缩,在提高学生专注力的同时将知识“碎片化”,重点难点逐个击破,提高课堂效率,也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和连贯。同时,微课还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整合,融合新旧知识展现,融合理论概念和地理故事,融合自然风貌和人文地理,培养学生学科素质能力,感受学习的真正乐趣。需要注意的是,初中地理教师要合理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微课只能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构建等方面仍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来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引导。2.2丰富教学内容。互联网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教师熟知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根据课堂需求,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将适合大纲的教学资源进行应用,在选择和整合过程中,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体系、创新意识和发掘地理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要根据自身情况继续再学习,再培训,不断充实自己,制作更丰富多彩的微课内容,让学生获得的地理知识面更广。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或者不同的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需求不同,制作成难度、重点等不同的微课,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让学生们有更多的选择,这种强调自主性和个性化的教学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是非常难得和意义重大的。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一课时,微课的教学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将地球的自传与公转非常直观的展现出来,自传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等这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就清晰的描述出来,易于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可以将更多的教学资源用微课的形式加以展示,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时差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这种全方位的微课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场景融入到地理知识中,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用地理概念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2.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有针对性、课程时间短的优势来创新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详细了解掌握班级各个学生学习情况、个好、知识接收能力等各方面情况下,如针对优等生的地理知识训练,可以更多的偏向于引导学生能力上的提升,进行整体宏观的地理知识的归纳总结,进行逻辑性较强习题的联系;针对学困生的地理知识训练,可以更多的偏向基础性地理知识,强化其基础知识和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进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更符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目的也都是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创设具有讨论性的地理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谈论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互帮互助,加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结语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优势,教师要在掌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差异性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的创设,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玉龙,陈奕如.我国中小学微课开发与应用现状的内容分析研究———以中国微课网的微课资源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5(04).
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对于这种抽象的概念、理解、认知肯定都是完全不同。而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初中地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如同数学、语文、英语这样好掌握,毕竟这是一门新的学科。
【关键词】地理教学;问题;对策
传统教学中,对于文科类学科普遍都有不正确的理解,认为文科主要就是知识点的积攒,所以死记硬背便是唯一的出路,可随着现在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除了亘古不变的专业名词需要记忆之外,风土人情与目前政治环境下的各国军事信息,更加需要了解;各种不同时段发生的地域变化也是需要教材能够及时更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目前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对初中地理学科的认识
1.初中地理学科新认识虽然初中时的地理知识点更多的偏重于基础、概念、词汇等,但是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对于这样的知识毕竟是一门新的学科,毕竟是需要时间去接受、并且热爱。在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的时候,学生课堂思维是极度难以专一的。这个时候教师通过是什么样的方式去吸引学生注意力?其实学生难以专一听讲,主要原因是无法接受新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初一开始对于整个初中地理进行故事性、趣味性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出更加精准化的初中部分知识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融会贯通。2.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类初中地理知识基本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地球运动规律、地球环境问题、地球的圈层结构、经纬度、宇宙问题、气候问题、人口变化等诸多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分布于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不同时间段。知识点本就庞杂、难以理解、抽象,如果知识点没有很好的分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地理更是会变得乏味、一头雾水。所以,进行必要的知识点归纳分类、整合、简单化是初中地理教师必须去做的一项工作,从庞杂的知识点入手到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图结束,一步步整理并简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地理这门学科。
二、地理学习自主意识
初中地理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困境
1.作为边缘学科,地理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这样不仅没有做到实施新课标计划,同时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奥妙,不能对其产生兴趣,进而无法高效地学习地理知识。
2.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地理学科,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理知识,让地理的学习更具生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接受。
3.教学方式陈旧。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大部分学生对于地理学科学习不够重视,以为只是简单背背就够了,不能深入地探究地理知识,掌握得自然也不扎实,理解不够通透,导致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低下,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二、有效突破初中地理教学困境的对策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更要在专业性的基础上注意拓展地理相关知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将学生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学校还应该为教师建立学习的平台,让初中的地理教师互相交流,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更能研究解决地理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安排讲座、公开课等交流模式,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