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22:45: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初中德育课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初中德育课程

初中学校德育课程整合实施探究

摘要:在国家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时代背景下,德育课程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育课程;整合;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德育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而相关工作也均开始有效落实,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初中学校并未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相关教学工作的正确认知,而学生也普遍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项课程的重要性,使得这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逐渐朝着边缘化方向发展,为初中德育课堂教育带来一定消极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整合成为改变教学现状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成为德育课程教师在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有关初中德育课程整合实施的有效方式也已经开始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分析当前在初中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时展特征,对初中德育课程教学进行适当变革,使得初中德育教育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对青少年的进一步要求。整合德育课程是一种当前较为有效的课程变革方式,首先确定研究课题,然后根据课题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付诸实践,针对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科整合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查看全文

生态体验观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树立远大志向、形成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重要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019年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特别强调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以达到德育效果。但是当前许多初中学校德育课程欠缺体系化,校内外德育脱节,初中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欠佳。为此,广东实验中学不断调整创新德育课程体系,聚焦德育课程改革与实践,开展了一系列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探索。基于生态体验观,遵循学生主体、活动体验、生态化育和协同共享原则,以育人为宗旨统整德育课程,以年级为序列整合德育内容,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充盈德育生态,以共建为策略聚合德育资源,助推学生健康成长的跨时空教育生态,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育人生态系统,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创新发展。

一、当前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1.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内涵。2005年4月,《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德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示和说明。如今,新时代教育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诉求。广义而言,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子都是德育课程,包括显性的德育课程与隐性的德育课程。学校显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国家德育主干课程、学科渗透课程、德育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的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班级文化课程、年级文化课程、社会活动课程。因此,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除了要整合显性课程的育人价值外,还要充分规划、挖掘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具体而言,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德育课程目标体系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实现各年级德育目标的衔接与螺旋上升。二是德育内容序列化。①根据系统化的德育目标和初中生的发展水平,把德育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有层次地序列化编排,使之成为稳定的具有系统性的内容序列。三是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活动相互关联,围绕主题,紧跟主线。四是德育资源共享化。德育资源超越学校内、学科间的局限,打破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2.当前初中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现实中所存在的各学段德育目标碎片化,课程内容重复倒置,层次性和整体性需要完善;德育活动零散而内容庞杂②,缺乏中心主题和活动主线,活动内容空泛、盲目、随意,脱离学生实际;校内外德育衔接脱节,课程资源缺乏多样性等情况,对初中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发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如何全面有效推进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第一,如何构建整体有序的德育课程体系,实现育人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第二,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展现真实的生命样态,感受真切的生活体验;第三,如何创设精品主题德育活动,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性;第四,如何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德育资源,突破学校德育的传统边界。3.推进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学校德育需要发挥时代引领作用,改变僵化的德育模式,注重学生道德成长规律。推进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人生方向上,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实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切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四有”公民,获得高度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在德育理念上,将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增强学校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学校德育现代化建设。在德育方法上,强化学生道德成长所需的生活化、体验式、对话性以及欣赏性要求,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刻板、教学目标狭隘、学生知行不一等问题。

二、生态体验观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原则

1.生态体验观的内涵与价值意蕴。生态体验观是一种追求和谐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观。它从元生态(人与自然)、类生态(人与族群)和内生态(人与自我)三重生态之圆融互摄的意义上,③反思和重构道德教育过程。通过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学生生命潜能,陶养健全人格。生态体验观一是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真实的成长体验,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二是强调在体验中促发认知和情感的融合,整合学生成长的外铄因子与内生因子,有效诱发师生的生命感动,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与魅力。④因此,生态体验观是一种融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体验德育于一体的科学的德育理念。在这种道德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过分强调行动限制性因子、强化惩罚性行为,而是自觉关注并创造条件,在生态体验场中把师生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引领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共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格境界。具体而言,生态体验德育提供了一种价值引领,由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范本,在三重生态环境中,引导学生价值生成;营造了一种全息沉浸的氛围,通过各个学科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使师生沉浸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中;促进了一种精神气质的达成,在年级文化与班级文化的特色构建中,让学生逐步形成“立鸿鹄之志,担千秋大任”的豪迈气魄;锻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情感体验中,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增强了继往开来的实践能力,在节庆课程、社团课程、研学旅行课程等课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坚持学生在学校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理论灌输、语言管教的方式,注重启发引导、讨论对话,促进学生自主自为能力的发展,从学生自我内部获得道德认同、践行道德要求。活动体验原则。坚持学校德育实施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切己感受、深刻印象,实现育人寓教于乐、寓教无痕。生态化育原则。坚持以学生真实的生命样态为基础,融三重生态于德育工作中,实现学生自我、社会情感及能力提升等维度的全面发展。协同共享原则。坚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建育人环境、共享育人成果,为学生道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德育氛围,实现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

三、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路径

查看全文

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教学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课程建设要求,因此,初中德育课堂生活化必然成为一种教学趋势。初中学校要做好德育,并将初中德育教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德育教学生活化。学生在学习时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自然就更有兴趣学习了,并且还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一、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必要性

首先,关注和理解学生。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处于哪种状态?是否喜欢道德与法治科目?是否对本学科存在抵触心理?他们渴望得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哪种学习方式更愿意被接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德育的主战地。以上问题都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了解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其次,关爱和尊重学生。爱往往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有爱心的老师才能从情感上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和心理变化,而学生往往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才更愿意接受本学科的知识,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更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魅力,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最后,尊重教育规律。教育与人的生活联系息息相关,因此接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人的一生影响重大。教育水平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成正比,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自然也提高了。

2.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可行性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因此,学校一定要注重德育教育,力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设计时要力求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是推进德育课堂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学校和教师要真正理解德育教学的本质,将大德育思想渗透于德育教学过程中,同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德育教学,进而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查看全文

初中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探讨

摘要:对于初中德育课程的实施,教师可基于教育传播学理论,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教育传播媒体,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认同,最终达成德育目标。文章基于教育传播学理论构建了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并以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整合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资源,确定了地理德育目标,探讨了德育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策略。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德育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初中地理课程

一、德育的内容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定了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分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出“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生活性和思想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将生活性与思想性有效融合并付诸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又培养了学生关注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责任担当。

二、教育传播学

1.基本观点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四个基本要素构成”[4]。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伴随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将特定的教育信息通过多样的教育媒体传递给受教育者。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3]。因此,在教育传播学的视角下设计和开展德育课程,教育者必须处理好德育信息和教育媒体之间的关系。依据感官的不同,可将教育媒体划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笔者对蕴含德育内容的时政媒体和资源类别进行了梳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般而言,教育信息的传播是在多种媒体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有研究指出,通过视听媒体传播的信息能够更好地被受教育者接受。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认同为根本目标的德育课程,应基于德育内容的有效传播,综合设计与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德育课程媒体资源类型,要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实践,促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2.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如图1所示),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选择德育媒体资源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另一方面能够为德育常态化实施提供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参照。结合《指南》与课程标准进行中学地理德育内容的整合开发,是中学地理德育课程开发的前提。在分析整合了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课程资源后,教师需要从权威媒体平台(如官方网页,以及“抖音”“快手”等APP中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官方账号等)选择不同类型的媒体资源,通过分析与整合德育课时目标与媒体资源中蕴含的认知内容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实施,最后通过教学效果分析与反馈,评价德育课时目标的达成度。

查看全文

初中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

[摘要]德育建设工作,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就现阶段而言,中学的德育建设工作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如果我们能够在德育过程中有效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中学德育建设效果必然有所提升。基于此,研究初中德育建设中如何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难题,本文旨在研究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德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

德育建设,一直是素质教育理论下教学的重点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由此可见,这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规范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需要进行德育规范的学生群体,因此,只有在德育教育中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生才能够更好地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未来成为有思想、有素质、有文化的优秀青年,进而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在初中德育建设中难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

1.学生的忽视以及教学方法上的禁锢。初中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各科内容的学习容易使得他们应接不暇,因此对于德育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再加上家长和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学生就会忽视德育教育。另一点原因是德育教育方法上的禁锢,教师在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往往会采用传统的说教方法,但是现代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心理往往比较叛逆,因此在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加以重视,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因为逆反心理而出现违背德育理念的情况。另外,初中生还正处于价值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而现代的网络技术如此的发达,许多不良信息会给他们的价值观念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在他们遇到一些较为新奇,但又是一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信息内容时,由于辨别能力上的不足,他们很容易去尝试,导致养成不良习惯。再者,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的说教性教学并不是他们能够直接认同的教学方式,这种硬性的灌输式学习直接导致了德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渗透。2.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应试教育思想,对于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如果我们在进行德育教学或是德育建设的工作中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来进行工作,让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死记硬背,那么其德育效果必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虽然学生通过背诵暂时记住了相关的内容,但是他们无法理解,一旦学生无法理解,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沦为形式,使得学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无法有效地约束自身行为,另外,由于学生学习的初衷是为应付考试,因此学生无法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如此一来,德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将变得更加困难。

二、在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分析

摘要:德育作为教育的关键,在教育体系中应该居于核心地位,但一直以来德育工作都没有得到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与近年来德育实效脱离生活、遭受广泛非议有关。德育具有着抽象化、理想化的特点,这为巩固德育生命力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设立德育课程、推行德育改革,使其贴近生活。此外,呼吁家庭和社会与学校一起进行强化德育的尝试也是必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生活化;途径

所谓的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指的是德育的形式与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相贴合,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确保内容贴合生活,方式与学生生活方式相一致。此外,德育还要紧跟社会历史潮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社会产生了解,实现学生阅历的丰富。德育生活化教学对于传统的德育教育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将学生重新树立为课堂的重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目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脱离生活实际。近年来,教育界始终在贯彻和推广教育体制改革,初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发生着改变。初中的德育课程,老师所讲内容脱离不了课本,和生活中的内容没有交集,教学内容太过空泛。不仅教师,学校也没有加强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只是通过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身心发展迅速,他们正在此时逐渐形成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这个时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结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生活化教学。但实际上,初中的德育教育依然强调理论,却忽视了学生生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学习所受到的来自于环境的影响,一味重复枯燥的理论,这就很难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此外,有很多教师依然认为所谓的德育就是道德规范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完全脱离了生活实际,不具有足够强的针对性。2.形式较为单一。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逐渐成为主流。结合我国初中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校只是机械地将德育教育作为必须进行的任务,却忽视了德育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德育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体验到多元化教学,并主动参与德育学习。但由于众多学校并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依然采取传统模式,进而导致单一和落后的德育教育形式,自然无法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德育教育中学生缺失主体地位。德育教学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有老师的传输,却没有学生的接受与反馈,都不能算作优秀的德育教学。而当下的德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不停地灌输课本上空洞乏味抽象的知识,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取真正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知识。

二.强化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

初中德育课堂教学反思与探索

摘要:教育应该以德为先,初中阶段的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德育承担着促进学生品德素质发展的任务,为学生成长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环境中德育的价值却被弱化了,德育课堂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欣赏型德育旨在实现“立美”改造,推进德行观念和审美意识的融合,避免各种强制性的价值观。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学校的德育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因此以欣赏型德育模式为研究视角对德育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与探索对改进初中德育课堂起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德育课堂;欣赏型德育;初中教育

欣赏型德育模式是依据德育美学观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德育审美化改造的基本思路和开放性的框架,是德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在进行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种好的途径。

1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内涵

1.1欣赏型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是由檀传宝教授提出的,其核心价值为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以及道德主体的自主构建,二者将会在学生自由欣赏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此种模式的关键理念在于在德育教育中融合自由教育,反对传统的价值观灌输方式,力求学生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成长[1]。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引导是真实有效的学校德育的条件,而自主建构的构成则表明新旧德行认知架构将会转化为更高级的新架构,同时沉淀出充足的德行情感。欣赏型德育要求人员借助内在间接精神,将德育内容进行形式化改造,让受教育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自在地接受相应的内涵,在自主建构和欣赏的过程中完成学习,提升受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为其成长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1.2欣赏型德育课堂教学。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此种活动要求教师有意识地贴合学生群体的成长需求,加速其掌握文化科学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欣赏型德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契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实现对德育内容的改造处理,保证德育教育内容能够转化为和谐精确的完整体,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由自在地接触各种价值方向引导,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蔡元培的“美育育德”思想与其也有贯通之处,其分析审美活动自身拥有独特的道德属性,旨在深层次挖掘美育的潜力,倡导美育实践[2]。而欣赏型德育模式即是在践行这一实践。

2反思:德育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

查看全文

以人为本指导下的高中德育论文

一、当前高中德育面临的新情况

现行德育课本上的一些纯粹理论化的知识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会由于理论过于枯燥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在我们对山东省某高中三个年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目前德育课程内容生动、有吸引力的不足20%;认为自己接触的各种现实生活实例对自己的心灵、观念影响更加深刻的占到了60%。调查还发现,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比小学、初中生更加多元化的道德诉求需要满足,但当前的德育内容设置很显然没有很好的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认为学校德育课程能够很好的解决自己道德困惑的人数只有23%。

二、当前高中德育实践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

(一)德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与“以人为本”理念失和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德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但对人道德水平的评价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考核大多采取的是与其它学科一样的笔试形式,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二)德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以人为本”理念脱节

查看全文

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实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德育要求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时,应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中,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产生于历史,对现在和未来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历史文化,这些文化根植于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中,已经积淀为国民的普遍心理,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特质。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下,礼义廉耻、忠孝文化、严于律己、尊长爱幼等道德规范深深影响着国民。民族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发展。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代表和谐。这个文化精髓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提高国民素质。以儒学为例,自汉朝以来,这种思想主张就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规范着国人的道德和行为,并影响至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等问题。此外,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结晶,本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应该只以博物馆的陈列品的形式存在,而应该是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存在,要时时刻刻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继承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能对社会作出贡献,这可以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得到增强。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其责任意识随着思维认识与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的德育方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教学,能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培养良好的品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德育中,能在循序渐进中启发学生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查看全文

高中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研究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优点及其局限性,而局限性正是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地方)

案例教学具有科学性质和实用价值,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师生互动等功能或优点,受到很多专业教育者长期广泛的使用。在高中德育课使用案例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高中德育课的教学现状,改变德育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德育课取得一定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随着案例教学不断的深入应用,发现案例教学也有其缺点或局限:应用案例教学过于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利于中等以下程度或低年级的学习者等。本论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希望有助于广大德育工作者提高对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并有效地利用案例教学进行德育课教学,提供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高中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改革高中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高中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课的实践性和政治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并要认真的解决。然而,在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讲授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们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使得学习单调、枯燥,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课消极应付,不感兴趣,不愿听讲,考试前临阵磨枪,死记硬背,根本达不到学习德育课的目的。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媒介,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现实生活中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学生在德育课堂上主动讨论、主动发言、主动合作、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案例学习过程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大胆的发表观点,分析彼此的观点,做出选择。案例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道德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得到增强,…他们的道德行为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了德育课的实效性。(本文来自于《山西青年》杂志。《山西青年》杂志简介详见.)

(二)适应高中的生源特点(“一言堂”式的德育课导致优生差生都不感兴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