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8 06:09: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戏曲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探析海峡两岸戏曲差异
(一)海峡两岸传统戏曲广泛交流的动因
1.两岸血同缘根同宗,有着交流的向心力。两岸“人同祖、血同缘,同宗共祖、一脉相承”,从台湾人口构成看,他们大都是大陆汉族血统,血缘关系是通过基因遗传作用代代相传,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而血缘亲情是民族凝聚的文化纽带。
2.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有着交流的凝聚力。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台湾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中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台湾传统戏曲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体现了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核心价值观念,沉淀着中国世世代代民间社会的道义和审美选择,是富有浓厚的中国历史传统和民族特征的文化艺术。
3.两岸传统戏曲互补性强,有着交流的内趋力。大陆传统戏曲“原生态”特征突出。改革开放后,大陆艺术精湛的一流剧团及名角把近半世纪戏曲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带到台湾,使台湾同胞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的精髓。大陆传统戏曲的原汁、原味、原声、原貌引发了台湾同胞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台湾传统戏曲承传、弘扬了大陆传统戏曲,又受台湾本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台湾传统戏曲的发展在中华、西方、日本、本土等多元交汇的文化生态中,呈现出移民、原住民、殖民、欧美等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质,形成了颇具台湾风格的种种特性,台湾传统戏曲日新月异,有很强的吸引力。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也就成为两岸传统戏曲界的共同需要,这一需要便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内部动力。
(二)促进海峡两岸传统戏曲交流的构想
1.开放两岸政策,创造优越环境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两岸传统戏曲交流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为两岸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所以使两岸戏曲交流得以进一步发展。两岸传统戏曲从民间到官方,从单向到双向,都是伴随着两岸政策的不断开放才得以实现的,这是两岸传统戏曲交流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如果两岸政治动荡不安,像建国初期那样,那么两岸则会进入紧张状态,那时,两岸没有往来,还何谈戏曲的交流与发展。新时期以来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向稳定并进一步向友好的方向发展,增强了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信心,为两岸戏曲交流创造了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当前两岸戏曲交流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两岸的政策限制,使得两岸戏曲交流仍存在许多羁绊。加强对台戏曲交流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政府给予灵活的政策支持,可以为加强对台戏曲交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而促进两岸戏曲交流向着更宽更广的方向发展,拓展戏曲交流范围,促进两岸戏曲交流由点到面,全面发展。因此,两岸传统戏曲交流要更加全面的开展,更加快速的发展,还需两岸政策上的鼎力支持。
小议曲艺术中传统和现代审美观的契合
论文摘要:化妆造型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时下,越来越多的观众逐渐远离传统的戏曲艺术或多或少与我们在化妆造型上的缺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现代性的审美理念重新审视和改造戏曲化妆是推动戏曲艺术走出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个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注重传统造型元素与现代什么理念的契合是实现戏曲化妆在继承中创新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戏曲艺术化妆造型审美理念契合
目录
一.传统戏曲艺术的困境及其诱因
(一)写意性审美之难
(二)理性挤兑情感
探析海峡两岸戏曲差异
(一)海峡两岸传统戏曲广泛交流的动因
1.两岸血同缘根同宗,有着交流的向心力。两岸“人同祖、血同缘,同宗共祖、一脉相承”,从台湾人口构成看,他们大都是大陆汉族血统,血缘关系是通过基因遗传作用代代相传,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的,而血缘亲情是民族凝聚的文化纽带。
2.两岸共同的文化根基,有着交流的凝聚力。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台湾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中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台湾传统戏曲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体现了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核心价值观念,沉淀着中国世世代代民间社会的道义和审美选择,是富有浓厚的中国历史传统和民族特征的文化艺术。
3.两岸传统戏曲互补性强,有着交流的内趋力。大陆传统戏曲“原生态”特征突出。改革开放后,大陆艺术精湛的一流剧团及名角把近半世纪戏曲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带到台湾,使台湾同胞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的精髓。大陆传统戏曲的原汁、原味、原声、原貌引发了台湾同胞对传统的尊重与回归。台湾传统戏曲承传、弘扬了大陆传统戏曲,又受台湾本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台湾传统戏曲的发展在中华、西方、日本、本土等多元交汇的文化生态中,呈现出移民、原住民、殖民、欧美等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质,形成了颇具台湾风格的种种特性,台湾传统戏曲日新月异,有很强的吸引力。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也就成为两岸传统戏曲界的共同需要,这一需要便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内部动力。
(二)促进海峡两岸传统戏曲交流的构想
1.开放两岸政策,创造优越环境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两岸传统戏曲交流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为两岸的交流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所以使两岸戏曲交流得以进一步发展。两岸传统戏曲从民间到官方,从单向到双向,都是伴随着两岸政策的不断开放才得以实现的,这是两岸传统戏曲交流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如果两岸政治动荡不安,像建国初期那样,那么两岸则会进入紧张状态,那时,两岸没有往来,还何谈戏曲的交流与发展。新时期以来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向稳定并进一步向友好的方向发展,增强了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信心,为两岸戏曲交流创造了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当前两岸戏曲交流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两岸的政策限制,使得两岸戏曲交流仍存在许多羁绊。加强对台戏曲交流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政府给予灵活的政策支持,可以为加强对台戏曲交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而促进两岸戏曲交流向着更宽更广的方向发展,拓展戏曲交流范围,促进两岸戏曲交流由点到面,全面发展。因此,两岸传统戏曲交流要更加全面的开展,更加快速的发展,还需两岸政策上的鼎力支持。
戏曲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创作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音乐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有大量的受众,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现代音乐的创作发展过程中,为了丰富音乐的内容和传承传统文化,部分音乐人会应用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音乐创作,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使音乐作品的形式更加多样,也使音乐作品的内容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本文对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戏曲音乐元素;当代音乐;创作;应用
一、在当代音乐创作中应用戏曲音乐元素的意义
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应用戏曲音乐元素对于音乐创作的创新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在音乐创作中应用戏曲音乐元素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音乐创作方法。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音乐创作者对戏曲音乐元素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在当代音乐创作中应用戏曲音乐元素的范围相对较窄,无法有效实现音乐作品的创新和戏曲文化的传承。
(一)引起民族共鸣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国非常注重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音乐作品的创作也要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才能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更多人通过音乐作品认识中国文化。而中国戏曲文化中的音乐元素极具中国特色,将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应用于音乐创作可以极大地丰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使其更具有中国文化气息,并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在使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起国民的情感共鸣,推动音乐艺术发展成为更高级的视听艺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等艺术院校戏曲教学的守正创新
【摘要】何为“守正创新”?简而言之,既恪守正道,又不断变革。对于戏曲艺术发展而言,“守正创新”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在时代发展中做出新的探索,这也为中等艺术院校的戏曲教学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在保持“守正”的基础上,对戏曲人才的培养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本文着重对中等艺术院校戏曲教学“守正创新”的意义,以及如何“守正”、如何“创新”进行研究,以期为中等艺术院校的戏曲教学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艺术院校;戏曲教学;守正;创新
戏曲作为我国民间音乐的文化精髓,经过历代戏曲艺人的沿袭和创新得到了不断发展。如今,戏曲艺术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名片。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戏曲文化的审美标准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对于当前的戏曲艺术发展而言,“守正创新”是一条突破自我、不断变革的正确之路,对于中等艺术院校的戏曲教育也非常重要。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联系自身在中等艺术院校戏曲教学实际情况,提出戏剧教学守正与创新的可行性方法和建设性对策,旨在提高戏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中等艺术院校戏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等艺术院校的戏曲教学“守正创新”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戏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教育部也陆续发布了很多关于培养优秀戏曲人才的方针和政策,为戏曲教育注入了动力。在此背景下,中等艺术院校作为培养戏曲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抓住时代契机,勇于面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危机,深入践行教育部相关方针政策,秉承“守正创新”的基本教学思路,构建更加完善的戏曲教学体系,积极为社会培养更多“德艺兼备”的戏曲人才,为戏曲艺术的发扬光大有所贡献。中等艺术院校的戏曲教学开展,仅仅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是不够的,不坚持创新教学是难以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的。中等艺术院校的戏曲教学如果不走创新之路,传授的技能和创作的作品不能满足现代审美需求,培养的戏曲人才也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所以近年来,“守正创新”已经成为戏曲教育行业遵循的新法则,也成为大家对戏曲艺术文化发展的共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必须要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根正苗红”的创新型戏曲人才是戏曲发展的主力军。具体到中等艺术院校教学领域,“守正创新”就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需要中等艺术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将创新的戏曲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互补,为学生打造更有趣的学习体系,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喜爱度,最终实现高素质戏曲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实现戏曲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中等艺术院校的戏曲教学的“守正”传承
戏曲艺术在动画发展的作用
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是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它包括文学、美术、戏剧、电影、音乐等等多种艺术元素,我们可以将这些艺术元素看成是动画的构成因子,当这些构成因子之间相互协调、融合共生时,也就形成了动画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
1动画的综合性艺术特征接纳戏曲艺术的应用
动画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就是综合性,它融合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吸收了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多种艺术元素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并非简单的拼凑,是经过提炼、改造后,形成了动画自身新的艺术特性。动画综合性的艺术特征能够让观众领略文学、绘画、音乐等诸元素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这些元素提炼综合之后所带给观众的特殊的审美感受。动画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类型,是文化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动画片是集美术、电影于一体的特殊的影片形式,可以说动画既是艺术的创作也是商品生产,这使得对动画的研究区别于一般性的艺术研究,因为动画既是艺术的把握,又是技术的实现。现在的动画,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艺术,一种新的产业,而且也是一种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正是因为动画具有综合性的艺术特征,使得动画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观众在观影动画时,总会得到一种别样的感动,一种笃信梦想的情感诠释。作为动画的创作者——艺术家,通常也会受到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创作的艺术作品多少都会烙有本民族特有的印记,不同国家的动画作品,其风格也各有特点。纵观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就与戏曲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和《天书奇谭》的人物设计充分利用了戏曲里的脸谱和丑角“白豆腐块”的特征,比如将军形象的设计吸取了京剧里大花脸的造型,再比如贪财县官的白豆腐块被作了夸张,覆盖了大半个脸,八字眉,十字眯眼,看起来既贪婪又愚蠢,唇上几缕稀疏的鼠须,更添几分滑稽。《大闹天宫》是中国电影史上公认的最具民族特色的优秀影片,导演万籁鸣更是借助了民族音乐和京剧鼓点的特殊效果来烘托气氛,美联社报道“这部影片惟妙惟肖,有点像《幻想曲》,但比迪士尼的作品更精彩。”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的动画艺术创作者们就已经学习和借鉴戏曲所特有的艺术形式为动画服务了。
如果我们把艺术视为一个大家庭的话,那么这个家庭中的许多成员则是不同的文学和艺术的样式进行联姻的产物,这种情况在中国的艺术领域里表现得更为突出,比如戏曲是歌、舞和叙事文学相结合的结果;中国画则是画与书法的完美结合。戏曲动画是在戏曲和动画两种艺术门类的基础上,通过直接的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它较好的融合传统戏曲的艺术表现元素,利用动画的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法,创作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戏曲样式,也不重复动画一般表现手段的戏曲动画。它是一种开拓性的艺术创造。戏曲动画这种独特的生成方式,既为这种新生的艺术带来了多重特点和色彩,同时也对它提出了多重的制约和规范。
2戏曲文化对中国动画的影响
传统戏曲的电视化发展论文
【摘要】电视戏曲出现不久,目前一直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虽然我们现在对戏曲与电视联姻后的屏幕形式的多元性还很难作出明确地描绘,但是其广阔前景是可以预见的。早在1959年出品的蒲剧《窦娥冤》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该作品在当时的条件下充分体现了戏曲与电视的有机结合,为后代学者研究电视戏曲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关键词】电视戏曲电视化《窦娥冤》
电视戏曲出现不久,目前一直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虽然我们现在对戏曲与电视联姻后的屏幕形式的多元性还很难作出明确地描绘,但是其广阔前景是可以预见的。目前我们在各大电视台可以看到的电视戏曲主要形式有:舞台戏曲实况录像节目、戏曲专题节目和戏曲电视剧。它们分别代表电视戏曲不同发展时期的状况。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蒲剧《窦娥冤》在戏曲与电视结合方面就进行了大胆尝试,全剧采用舞台布景与实景结合,从戏曲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电视戏曲艺术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更高阶段上发挥电视的优势。为后代学者研究电视戏曲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中国戏曲的核心,不是模仿而是传神。传统的戏曲演出,观众只能从一个角度观赏全景式的表演,演员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演员的舞台活动无需交代。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观众只能远距离地观赏,演员的动作往往是高度夸张的,这些特点都是由舞台演出所决定的。而屏幕中,这些特点都发生了变化。首先,现在的戏剧电视节目都是多机拍摄、自由切换,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演员表演,这无疑扩大了观众的视角,尤其是俯仰拍摄,给观众不同于剧场的视觉感受,增加了表演的表现力。但另一方面,它又限制了观众,观众只能随着镜头的推、拉、跟、摇、移去观赏,看到的只是摄像者想看到的,再加上近景镜头的频繁运用,容易造成演员关系的混乱,缺乏彼此的呼应,尤其是戏剧电视剧中的搭景使空间显得有限,人物活动易乱。在这一方面,蒲剧片《窦娥冤》避免了这样的缺点,片中窦娥前往刑场的路途上,整个画面以窦娥为中心,其他人物不上场,人物关系明朗清晰,主次分明。在舞台上人物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人物虽多而不乱,所以说在屏幕上就一定要注意剧场观赏时的整体性特点,全景与中近景的合理交叉,否则多视角的优势可能会变成缺点。其次,电视的小屏幕决定了观众与电视的距离一般在二至三米之间,在镜头运用上也多中、近、特写镜头,由此使得舞台的远距离观赏变成了近距离的审视,这就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表演上的一点问题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何在实景环境中把握戏曲美的要素,就必须要求戏曲演员有扎实的戏曲表演功底,才有可能使电视戏曲艺术得于日臻完美成热和发展。在戏曲舞台上能产生效应的“明星”的容貌、体态处于次要位置,但在电视屏幕上可能上升到主要地位。这些艺术家可能因为年龄、容貌、体态等原因,一个中近镜头往往使得观众的美感尽失。这就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多用全景镜头,或者由年轻演员表演,艺术家退居幕后配音。因为艺术追求的是尽善尽美,而电视又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追求画面美感,是其自身规律的要求。蒲剧《窦娥冤》从舞台演出本到电视分镜头拍摄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更是大胆地想象,情景交融,既充分展示电视艺术技巧的运用,又着力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尽力体现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把握住戏曲审美艺术性与电视审美艺术性、构建出鲜活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使电视戏曲艺术片《窦娥冤》更好听、更好看……《窦娥冤》的创作人员热悉戏曲艺术的时空转换关系、把握电视艺术场景写实、时空转换关系、充分利用镜头切换突出简洁,贴切地保持与剧情、人物内心情绪、唱词时空关系的一致、使电视艺术的镜头运用得到了发挥。剧中高潮处,窦娥行刑后,白练瞬间变成红练渐渐消失于漫漫大雪中,紧接着连续几个空镜头,被雪覆盖的台桌以及柱子等等,这一组空镜头将窦娥的冤屈形象地告诉了观众,画面的构思胜过了很多言语唱白的表达,实乃妙不可言,而窦娥在临死之前舍性命含冤情的大段唱腔,丰富的面部表情,戏曲化的技巧身段,又保留并发展了戏曲的精华。既有影视的写实,又丰富了戏曲的写意;既有影视的叙事特点,又有戏曲写意的意境;既保留了戏曲大段唱腔又具备了民族歌剧咏叹调的意蕴堪称电视戏曲的精品。
“境随情迁,时由心变”是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时空观。其自然环境往往是由剧中人物带出场的,如《窦娥冤》中的大部分情节,就是在写实的景物当中展开的,荒郊野外、庭院、花草、衙门、墙头、夜色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尤其在牢房,窦娥一个人痛苦地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电视戏曲真实地插叙再现了窦娥与相公、婆婆、父亲的美好场面。在真实景物的氛围中,再通过电视画面的着意渲染,使得离别格外令人伤感,且戏曲演员确实流出了眼泪,更让电视观众不能不为之动容。因而,这种写实手法不仅没有破坏舞台戏曲的诗化意境,相反使意境更加优美、深邃,其想象空间更加耐人寻味。
显然,舞台戏曲唱腔的脸谱化和一板一眼的节奏显然己不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要求。现代观众更乐于接受贴近现实的生活化的表演。于是《窦娥冤》中在表现窦娥迎接婆婆时,画面是她焦急表情以及迎接婆婆快步,这本是戏曲舞台的表演身段,但辅之电视镜头的处理技法,既逼真又形象。再如婆婆说道“坐堂招夫”时,窦娥满脸复杂的表情,然后紧接着切到灵位的画面,表现此举对相公的不敬,有预示的作用。这里主人公的表情与灵位紧密联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公务员之家
诠释传统戏剧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电影与传统戏剧有着深刻的渊源。传统戏剧旧时专指戏曲,后为戏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的总称,本文所提到的传统戏剧单指戏曲、文明戏等艺术形式。近些年来,除了《霸王别姬》《人鬼情》等直接表现戏曲演员与戏曲故事外,戏剧参与电影创作的形式大概有两种:一是以电影元素的形式出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二是为电影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各戏曲故事经过改编后直接被搬上银幕,如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可见,历史悠久的传统戏剧文化为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资源”,总的来说,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影类型、电影创作观念以及电影表现语言等方面。
一、对电影类型的影响——戏曲电影的诞生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类型,同时也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专以中国戏曲表演为拍摄对象,倾力于展示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魅力、记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优秀的中国戏曲剧目、弘扬中国悠久的民族戏剧传统”。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京剧《三国演义?定军山》片段。因此,从电影艺术传入中国伊始,就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戏曲结合,产生并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戏曲电影,从《定军山》到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生死恨》,再到以梨园生活为背景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一百多年来,我国拍摄的戏曲电影多达几百部,如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评剧电影《花为媒》、京剧电影《白蛇传》等,涉及了京剧、越剧、粤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吕剧、昆曲、秦腔等近百个剧种。期间拍摄的样板戏同样也是戏曲电影,如《沙家浜》《红灯记》等。这些优秀的戏曲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都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这是传统戏剧文化对于中国电影最为直接的影响。
戏曲电影的产生与发展依托的是我国丰富的戏曲文化艺术资源。迄今为止,我国戏曲己有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各地区的戏曲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京剧作为我国的“国剧”,被看成是东方文化艺术代表之一。而电影是19世纪末出现的新兴大众娱乐形式,是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诞生,并依靠这种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风靡全世界的艺术和娱乐形式。当电影这种新兴艺术产业传入中国时,它在丰富了中国人日常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对传统戏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电影与传统戏曲更多的是包容互惠,一方面电影从中汲取利于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戏剧被搬上荧幕,极大拓宽了其传播途径。可以说,传统戏剧文化对电影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中国电影独特民族风范的形成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传统戏曲促使中国电影以一种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面貌走向世界,传统戏曲的独特性对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电影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被西方观众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2009年,由导演萧锋、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主演的电影《对花枪》,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中美电影节上获得了金天使a奖最佳影片,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一个“第一”——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奖的京剧电影。
中国人首次拍摄电影就和传统戏剧结下不解之缘,不仅是在客观上顺应了电影自身的商业属性,而且在主观上体现出当时的电影人根深蒂固的戏曲意识。戏曲电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的电影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既保留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特色,又发挥了电影的特长,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对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影戏观”的出现
戏曲观众审美心理探析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在中国传统戏曲孕育、发展、成熟过程中,构成了戏曲观众审美心理中以善美合一为主导的稳定的定势,且具有极强的传承性。但在戏曲观演双方的互动演进中,戏曲观众相对稳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着变化,进入新时期以来尤为显著。但这种变化又是渐进式的,“变”中有“常”,“常”中有“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民族性审美心理定势。在经济因素的介入下,讲究表层感官享受和内在文化品位相结合的审美风尚逐渐形成主流,因此,精致典雅的舞台风范和全面细致的宣传策划,是当下戏曲在都市生存的一种必然选择。
[关键词]戏曲观众;审美心理定势;审美心理动向;观演关系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文化娱乐形式激烈竞争的现状,戏曲如何继续赢得观众,是新世纪民族传统演剧艺术能否存活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探析新时期戏曲观众审美心理的定势及其变异,不仅对戏曲艺术摆脱现实困境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未来新型民族演剧艺术的创制提供参考。
鉴于目前戏曲观众分化与萎缩的实际状况,仅以剧场戏曲观众为考察对象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采取一个相对开阔的研究视角。在本文中,“戏曲观众”是作为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提出来的,它不单指那些进入剧场实地观看戏曲演出者,还包括那些虽未进入剧场但对民族传统演剧艺术有一定兴趣和认识的“潜在观众”,以及那些具有民族性审美心理素质却又有待接受戏曲艺术启蒙的“未来观众”。
戏曲观众的传统审美心理定势
作为诗、乐、舞等古老艺术形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高度融合,传统戏曲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尤其是道德意识的艺术载体——虽然它曾负载的许多负面性价值观念已经伴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掩入历史的尘埃。在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深深浸润之下,传承至今的戏曲艺术不但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孕育出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的中国观众。这种独特趣味,就是要求戏曲在内容上能容纳和满足观众善恶分明的道德感,在形式上能契合观众情感化的心理程式。伦理化的情感满足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的关键一环,已成为最基本的大众审美诉求。“落难公子遇小姐,私定终身后花园,有朝一日中状元,夫妻相合大团圆”——这一类老套的传统戏曲题材,虽自近代以来就曾无数次受到新派人士的猛烈攻击和批判,却仍因普通观众的喜闻乐见而流传不衰。究其原因,不能一味责怪中国观众人文素质低下,更应该注意的是在这种固执的审美偏好中蕴涵着某些民族文化心理的要素。
《秦之声》栏目传播学研究
摘要:中华戏曲来自远古时期的原始文化,当它一出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就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繁衍至今,进化成一种独具东方审美特性的艺术样式。然而,在信息多元化和娱乐样式繁杂的今天,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逐渐萎缩。《秦之声》戏曲栏目在历经辉煌后迎来了诸多现实问题,传统戏曲秦腔受众主要以中老年戏迷为主,但是,随着这一群体年龄的自然增长,如何能培养下一代的戏曲需求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戏曲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十分重要,陕西电视台戏曲栏目《秦之声》作为中国电视戏曲栏目中重要的一员,与中国戏曲文化共同经历了繁盛和衰落,非常具有典型性。本文以小见大,对《秦之声》栏目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上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供未来参考。
关键词:《秦之声》传播学;电视戏曲;秦腔
一、研究背景
中华戏曲来自远古时期的原始文化,当它一出现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就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繁衍至今,进化成一种具有东方审美特性的独特艺术样式。秦腔作为最具西北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在经历过“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的繁盛时期后,秦腔和众多传统戏曲一样,逐渐衰败,受众群体也逐渐缩小,以老龄化为主,缺乏主流消费群体。作为传统艺术与电视媒介的传播主体,电视戏曲为传统戏曲的发扬和传播做出了优秀的成绩。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在创办初期成绩喜人,但是随着人民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也渐渐进入衰退阶段,影响力日渐衰弱,传播效果也逐日缩小。
二、陕西电视台戏曲栏目《秦之声》特性分析
(一)《秦之声》栏目的主体分析。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戏曲栏目创办于1979年,是全国创办最早,历时最长的电视戏曲栏目,其片尾曲“千年古都气象雄,秦人秦风秦之声,豪情满怀春潮涌,喜看三秦百业兴。”对于地道的陕西人来说耳熟能详。早期的《秦之声》以戏曲欣赏为主要内容,将舞台上传统折子戏、现代戏等秦腔表演,以电视为传播媒介每周五晚间播放,剧种丰富,同时邀请了众多秦腔名家进行表演。《秦之声》掀起的秦腔热,对秦腔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进入现代传媒主宰的信息时代后,栏目组另辟蹊径,将重点放置在业余秦腔爱好者的竞赛上,“发现了新人,推崇了名师,整理挖掘并升华了秦腔作品精华。”(二)《秦之声》栏目的内容分析。《秦之声》栏目是以秦腔为核心内容,说到其内容分析,那就不得不详细介绍一下三秦之声———秦腔。陕西地域辽阔,南北纵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环境。关中平原作为陕西经济文化中心,深厚的历史沉积和众多丰富文化的融合,孕育出了独特的民间传统戏曲艺术———秦腔。秦腔的唱腔讲究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情的风格。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京剧等其它戏曲的营养,唱腔兼有缠绵悱恻,轻快活泼的特点,既保持原有风格,又融入了新的格调,是各地民间艺术土壤中孕育出的宝贵文化财富。在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大潮和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产生于农耕文化背景,具有草根民间性质的曲艺艺术,更是面临失传和消亡的生存危机。1.《秦之声》栏目的传播媒介。电视的出现使大众传播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变革。德国社会学家林哥斯将电视和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认为电视是“震撼现代社会的三大力量之一。”它作为传播媒介,不仅承载着新闻和信息服务,对于人的娱乐享受和消遣也能够给予满足。电视对受众文化水平的要求比印刷媒介低,所以对受众的数量获取程度也更高。秦腔这个传统戏曲艺术,搭载了电子媒介,就被赋予了新的生机。电子媒介的优势首先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秦腔地域性强,传播效果受限,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再加之互联网的影响,其传播范围乘以倍数的扩大。因为电视对受众进行的是感官刺激,所以受众群体没有语言限制,社会各个阶层都可以成为秦腔表演的观众。2.《秦之声》栏目的受众分析。和传统戏曲一样,《秦之声》栏目面临着观众专业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专业化观众即是传者也是受传者,这部分大多数是秦腔的表演者,专业秦腔演员因为职业原因会长期关注,且有很大几率登台表演。在《秦之声》栏目近期开展的草根竞赛中,部分秦腔爱好者也得到了从受传者变为传者的转变机会。在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大前提下,电视戏曲观众老龄化是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关于电视戏曲老龄化的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年轻一代被外来文化洗脑,导致传统戏曲无人问津。电视戏曲老龄化的必然性不仅来源于“爱好”的情感层面,更重要的是,源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3.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活动的技巧性很强,不同的传播方式会对传播效果造成不同的影响,想得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正确的传播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在面对以戏曲为传播内容时,山西电视台《伶人王中王》借助了数字传媒这一现代传播方式,在保存戏曲自身格调的基础上运用媒介传播的技巧,采用多渠道的宣传模式,微博、微信、移动终端、各大视频网站等平台对受众进行轰炸宣传,提高节目知名度。在观看节目中可以发现,舞台上灯光舞美的设置也别有新意,其明暗色调的对比会对受众产生视觉刺激以加深印象,多样化竞技模式中,各个剧种的较量、淘汰制的取消以及对伶人全程跟拍,令观众接触到油墨重彩面具下真实的戏曲艺术家,使观众产生了极大的情感共鸣,继而提升对节目的关注度。4.传播对象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受众的差异与特征是左右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受众制定栏目内容细节是栏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多媒体电子信息时代来临下,电视传播已成为家家户户低成本的娱乐方式,是大众可以接触到最为“接地气”的文化载体。而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省,其农村人口占据了全省人口70%以上,且河南省人才输出现象十分明显,留守现象也较为严重。心理学普遍认为老人和儿童因自身能力的弱势,听从性要高于青壮年人群。电视戏曲的乡村化和老龄化恰好符合这一特征,传播对象的“量身定制”,也是《梨园春》不可或缺的成功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