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0:17: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思想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文化思想价值探索
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方位、当代价值和未来力量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形成了新时代传统文化思想。他认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做到三个统一。传统文化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强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习从民族存续、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多维视角,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方位、当代价值和未来力量,形成了新时代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家园。习从中华民族存续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定位。他认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201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奋斗历程创造了辉煌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存续,固然有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维系民族发展、认同和团结的文化基因,以及形成了共同的民族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激荡中沉淀下来,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181。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要有伟大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因此,习提出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继承而不是抛弃传统文化,必须弘扬而不是贬低传统文化。要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全民族的精神家园。(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精气神。习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亲民爱民、为政以德、施行仁政、勤政廉政、修齐治平、以法治国等思想,对今天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习在各种场合谈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和价值观,克服“四种危险”、经受“四大考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习提出要坚定“四个自信”,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而中华民族五千年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只有始终不渝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形成强大的文化自觉,最终坚定文化自信。(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为推动人类进步、促进世界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谐世界提供重要的文化保障。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人类发展之道,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人类关怀和世界眼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妥善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民族矛盾、宗教问题、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关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比如,在国家关系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协和万邦”,这要求国际社会要文明交往,树立“整体观”和“和谐观”。在世界文明多样性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承认各文明发展的差异性,反对民族欺凌与文化侵略,倡导各文明形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共识。在全球治理体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要“先义后利、舍利取义”“以和为贵”“厚德载物”,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引领,为化解全球性的矛盾和危机提供方法。
二、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课传统文化教育策略分析
一、积极确定地方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及传统文化在学科中的育人价值,与地方文博部门联手充分挖掘各类优秀、健康、向上的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和育人价值,并结合教学内容对这些资源分类、重新整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从而架构起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育资源。形成富有文化特色的教育模式,实现从自主学习导向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二)结合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好相关的思品课学习活动方案,为学生创造综合学习的机会。在教学中利用导入环节,笔者积极营造课堂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湛与美妙,激发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探究欲望;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渗透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课后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深入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丰富的教学方式的引进,不但丰富了校本课程研究,而且逐步完善了校本课程体系,形成富有文化特色的校本教育模式。
二、积极确定地方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的教学内容
(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以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作统帅,根据教材内容,将传统文化要素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机结合,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确定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学中深挖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素,并加以充实与整合的研究,打造高效思想品德课。积极探索并形成“导引—体验—探究—升华—拓展”的思想品德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思想品德课实效性。(二)探讨传统文化与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机结合点,依据地方传统文化知识量表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开展更为丰富多彩且富有时代文化特点的思品教学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方式与途径。
三、积极确定地方传统文化回归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以甘肃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丝绸文化的人文环境为依托,以现代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为指导,以提高青少年素质为目标,以拓展和完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为重点,从课堂走向课外,从理论走向生活,注重实践,初步形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策略。(二)以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浓厚的相关课题研究氛围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不断加强思想品德课在思品教育方面的主阵地功能,在校本实践中坚持分层教学,兼顾全体原则,整理归纳适合学生学习的地方传统文化知识,依据学情制定学生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实现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整合,发展青少年各方面的潜力和创造性。(三)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以探究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评价为手段,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评价机制,研究制定出科学全面、切实可行又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力求活动评价的日常化和定量化,激发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探究的欲望,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从中受益、快乐成长的评价方式。笔者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身上看到了一些喜人的变化,回归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学习的抗压力,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凝聚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社会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
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化”思想及其特点
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文化相比较而言的,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并体现在道德伦理、思维观念、行为模式和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1.国家层面:群体观念和整体主义思想。在农耕社会中,在政治、经济、环境、人文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由于共同防御灾害的需要,人们习惯将自己置身在集体环境中,并自觉调整自身行为,使其与集体的价值相适应,长期下来,人们就形成了整体主义和群体观念,将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将自己看成社会的一部分,因为整体利益如果受到损害,个人利益也将受到影响,故人们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就会以整体利益为先,并自觉服从于整体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是群体观念和整体主义意识的体现。2.民族社会层面: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夙夜在公”的道德理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人们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奉献精神并进而正确处理家国关系。我国的民族精神也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就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都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这种民族精神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壮大。3.自身层面。(1)理想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理想人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集中体现为真善美的统一,即天人、知行和情理合一。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这样的追求使人们从世俗功利中解放出来,追求全面自由发展和理想的人生境界。我们努力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可以用至诚至善至美概括。《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古圣先哲追求的境界,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样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在塑造人的品性、锤炼人的意志和道德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2)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儒家思想提倡人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认为人们应该从自我完善出发,这些思想处处体现出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奋进的向上精神。孔子所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的“尽心、尽性”“反身而诚”等论述都体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展现了中国古人不畏艰难、奋发有为、积极上进的面对挫折和困难的精神状态。不管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乐观主义的人生教育能够使人们克服意志消沉、懒惰僵化等状态,激发人积极乐观的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促使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人生梦想和抱负。(3)忠恕仁爱思想。“忠恕”即孔子倡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爱”即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就是一种爱他人之心,即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作为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仁爱思想是处理人、自然和社会间各种矛盾的重要准则。这样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丰富的体现,比如孔子所说的“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以及孟子所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4)轻利重义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并主张精神需求高于物质需求,这样的主张在儒家思想和言论中有着充分体现。孔子主张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和孟子主张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种轻利重义的主张不是让人们不再追求利益并忽视利益,而是要对物质利益有正确合理的诉求和欲望。这样的诉求也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孟子认为:“欲贵者,人之同心也。”孔子也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儒家思想中的这些主张都认同人的合理利益,但人们的利益诉求应该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并且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将义摆在第一位,能够实现“见利思义”。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思想对于抵制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极度功利性、物欲化,对于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都有着积极作用。我国古人在进行这样的教育时,也总结出了多样化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归结为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尊重主体的价值,在逆境中磨练人的意志,倡导情感和理性的统一,崇尚和谐,主张因材施教,倡导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这些教育原则与教育内容相辅相成,提升了教育的效果。
二、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
1.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存在很多误区。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这种倾向在建国后的初期比较突出,近些年在逐渐好转。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置于社会生活之中。这种主张通过社会生活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取代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孤立化。这种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完全脱节,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形而上学化,最终使得其脱离社会生活,成为“空中楼阁”。2.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发展的主题转换。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出现了相应的转型,即从革命型转向建设型、从领导型转向服务型、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各种转型都是长期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着诸多影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确定因素。3.文化和思想观念更为复杂多样。我国文化领域逐渐活跃,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并日趋复杂。人们的观念日益解放,生活方式呈现多样特点,更加注重物质利益,功利化倾向更为明显,理想和信念不再那么坚定,出现动摇倾向,这些新取向、新特点会影响主流文化的地位,也给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程度和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4.多元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入、持久和广泛,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势必会带来多样文化的存在,多样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了文化的内容,但也势必会削弱主流社会主义文化的存在;在带给人们特别是大学生更多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带给人们选择的迷茫和困惑。另外,我国文化市场很广阔,但发展滞后,产品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使得异域文化产品趁虚而入,影响主流价值观念。我国文化产品生产数量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知名和骨干品牌缺少,西方的文化产品渗入威胁着文化的安全,导致人们思维、观念和行为等受到影响。5.互联网文化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冲击着人们传统的行为习惯、思维和生活方式,给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去,使得价值观碰撞冲突,误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虚拟的环境导致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关系的冷漠和疏远,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跟上网络文化变化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应该树立正确的原则,将两者有机融合,探寻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两者互动,并建构科学的机制提升全社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1.明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要培养融入的意识。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这需要建立起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联系和整合渗透,使两者相互贯通并避免形式上的操作。同时,在融入的过程中,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不仅仅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要积极学习西方的文明成果,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使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二是要明晰融入的目标。将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要将人自身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以人为本,激发人的自由和求知本性,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自觉性。这样的融入能够促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在工作、生活等方面自觉融入于我们的主流政治文化、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俗习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三是要把控融入的度。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在实际的融入过程中传统文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受教育的人所接受,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融入程度,二是教育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文化需要完全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是部分融入,文化的哪些部分融入还是全部融入等都是要进行把控的,对文化融入度的定量测量将有助于文化的有效融入以及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建设。四是要明确融入的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使其功能和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同时推动文化建设,使两者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尽可能相互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入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特点,使其成为一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并没有变化,只是其内涵丰富发展了。2.明确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融入的方向性。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人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中,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要坚持融入的创新性。推动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时展和改革创新的产物,因此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紧随中国改革的发展步伐,紧跟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三是要坚持融入的主体性。要增强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指出的那样:“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四是要坚持融入的互补性。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两者的相对独立性并发挥各自优势,同时实现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文化建设应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思想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以及其寓教于乐、营造氛围、优化环境的特点。3.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使其被大众理解认同,在此基础上将其融入教育管理,并努力使其在社会实践和日常行为中体现,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核心内容并大力发展。应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教育、制度的优越性教育以及理论体系教育。同时,应该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力度,坚持先进性、大众性和开放包容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众文化和开放文化。三是加大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发展力度。应该加大力度,生产映射社会主旋律、反映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的优秀作品,并提高这些产品的质量,提高其受欢迎程度。4.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传统的传播和灌输教育的基础上,寓教于乐,将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各种文化和活动载体中,并借助榜样的力量,使民众在无形中接收教育。同时,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一切现代网络和信息手段,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大众公共文化设施。一是要形成促进融入的领导和工作体制。应坚持党委一把手负责制,充分发动工会、团委、妇联、其他社会团体和各行业、各领域的积极作用,形成全员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形成推动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互动发展的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三是要形成融入的保障机制和动力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需要物质条件和制度基础,因此,应该从组织上、队伍上、经费上以及制度上建立起文化融入的保障机制。同时,从精神上、政策上、利益上建立起文化融入的驱动机制。
高职学生传统中医文化思想教育对策
摘要: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探讨了传统中医文化思想教育对高职学生的作用及提升对策。分析了传统中医文化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传承中医药文化。论述了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现状,表现在重技术技能,轻人文素养;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传统中医文化思想教育的对策:宣传传统中医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学生人文社团;开设第二课堂,丰富教学模式;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从融合的理念、原则和内容等方面,阐述了中医院校融合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期将传统中医文化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高职学生;中医文化;思想教育;对策
现阶段,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加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达成这个目标,就要将思想教育切实做到位,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1传统中医文化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1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
传统中医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除了能够治病救人以外,同时也是文化载体,对其加以充分利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传统中医文化,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培养更多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过硬的技能型人才。
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渗透
摘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增强课程教学的隐性教育功能、学理性、价值性、思辨性和趣味性五个方面,探究了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的策略。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策略
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优秀传统文化经历的千年的历史沉积,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等,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这些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着重大而独特的现实作用。将有助于高校大学生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价值,以增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同;有助于在高校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可;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培养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精神的热爱和自豪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塑造大学生健全的现代人格。那么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有的放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实施中应去不断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汲取传统文化人文思想,增强隐性教育功能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程的人文性,凸显思政课的“随风潜入夜”的隐形教育功能。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凸出了“显性”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隐性”的育人功能。在这样的课程活动上,表面上看大学生在短时间内习得了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却难以在发现、体验的过程之中增强人文素养。例如将传统文化中“先天下忧而忧”的士人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将古代的“大同”思想与热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的教育有机结合,将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神认同。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增多,例如视频、图像、名师讲堂、微课、短视频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思政课程提供了更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这些手段和资源,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要素,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历史典故、文学艺术等内容,使大学生在多样化的人文体验中,化枯燥、死板的概念为具体、生动的认知观念。
二、注重传统文化历史探究,增强学理性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要: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统称为四大文明古国,而得以延续下来的古国文明只有古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的走到今天,让各辈人们代代传颂。中华传统文化历时几千年,博大精深,令人折服,若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但能够扩展思想教育范围、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所以,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入手,分析了如此改革所带来的好处,并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希望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传承下去,造福更多的华夏子孙。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点;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观念汇聚到一起,这对成熟的社会个体来说并无不妥,但是对于尚未接触社会的在校学生来说值得关注。高校教育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输送各界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输送到工作岗位中的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工作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明辨是非的思想政治观念,这样综合素质都优秀的人才才是社会各界真正所需要的。高校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后,就要牢牢抓住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高校思想教育步入更高的台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点
1.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加学生知识量。目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面临内容单一、方法老旧等问题,一般的老生常谈的政治思想教育模式已经被淘汰。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工作者要大胆创新,勇于接受新的事物,将新时代的网络技术力量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切实发挥网络信息储备量大、案例新鲜多样、思维灵活易懂等优点,让传统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课堂内+课堂外的教育方式。课堂内的教育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的讲述自己的政治思想观点和疑惑,也可以分组进行,学生们在交流的同时可以借助网络资料,从而更多的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内容,老师作为教学目标制定者,起到协调和掌握课堂节奏的作用,使课堂更生动、更高效;课堂外的教育工作可以是板书、讲座、LED显示器的短片播放等,这些方式更新鲜,能够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当前我国高效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一般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科学社会主义》等,这些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的过程较为苦涩、无聊,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后,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我国悠远的古文明,向学生们讲述伟大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是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些内容新鲜又血肉丰满,能够让学生们像听故事一样学习了知识,同时也坚定了自身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2.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代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现在的社会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改革、科学技术改革等,越来越多的变化、越来越多新的思想观念涌入到学生的思维中,高校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社会,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观念都比较薄弱,很容易出现信仰迷茫、三观扭曲等问题。高校教育者一定要及时发现此类情况,并加以重视,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不断完善教育方法。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承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中国文化以其内涵丰富、崇尚正义等特点被全世界学习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3.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国非常关注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来促进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落实,这样就能让大学生更好的接触到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大学生拥有较为高尚的品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素质,养成坚韧不拔、公平公正、爱国等良好品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能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道路,创建科学的教育、实践、文化沟通平台,认真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大学生明确自己肩上担负的职责。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注意事项
传统文化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巨大宝库,应用其中的关键知识可以显著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其次,分析在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应用传统文化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传统的教学小故事当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可以应用在现代的人文思想教学当中,还可以应用在道德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等等教学过程当中,从根本上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系统化程度。
一、传统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精神,应用在现代化的教学当中,不仅可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的相关要求,还可以在持续的发展过程当中,联系起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方面面。第一,在长期的发展与奋斗的过程当中,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与实际行动,谱写着不同的生命赞歌。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传承,也是对其优秀的继承与发扬。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过程当中,融入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当中给予青少年以正确的行为引导,让青少年在领会自己国家民族精神的,建立起社会责任感,领会到自己身上所承载的民族责任,不仅可以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意识与道德意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在现阶段的中学教学当中,已经有很多学校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充分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应用传统文化当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方面的渗透,加强其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效果,了解我国的历史文明以及不同时代的精神与价值观。很多学生在接受教学,研究调查的过程当中表示,自己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了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不仅领会到了历史文化的精髓,还认识到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致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提升道德教育水平,促进中学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学现状
传统文化的融合党思想建设
摘要: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它构成了党的思想建设最深厚的文化背景,并为党的思想建设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烙印。因此,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深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
关键词:思想建设;传统文化;结合
党的思想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推进,各种文化思想的激荡和交锋将更加激烈和尖锐,如何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用科学的思想、先进的思想武装起来,始终成为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发展潮流进而领导我们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政党,就成为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慎重回答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党的建设最深厚的文化背景,已深深潜藏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成为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更对党的思想建设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党的思想建设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社会遗传密码”世界上任何文化都有其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其最精要、最核心的就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我们民族自己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精神心态、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这些文化观念就像中国人的“社会遗传密码”一样世代延续,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在我们的身上,都有传统文化的因子。
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几乎成为中国人不可动摇的道德准则。《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不耻下问”等道德箴言,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广为流传。老子的“无为无不为”“、以柔克刚”等生命智慧已成为许多人的潜意识。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利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要为全体党员所接受、所掌握,就必须要不断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自己内容上更加充实、完善,更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和气质。事实上,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都不可能不考虑他们原有的社会文化制度,不可能不考虑原有的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不仅保持了中华民族的世代延续和发展,而且曾经抚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和气质。
传统饮食文化思想香谷宴探讨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升级,在未来社会通过日常饮食保健来延缓衰老进程、防止各种老年常见病、保障老年的健康长寿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老年人食养的角度出发,设计开发适合老年饮食养生的香谷宴,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合理膳食,促进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传统饮食文化;思想;香谷宴;研发
老年养生已成为世界范围的研究课题,如德国的“保、活、转、参、睡、调、听”七字长寿法,日本的森林浴养生法,泰式按摩法等,而具有数千年传统饮食文化的中国历来就非常注重通过饮食进行养生保健,并形成了“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饮食保健学。因此,老年饮食养生可以结合中医饮食保健学知识,关注老年人的口味、口感以及渗透传统饮食文化,探索开发老年养生保健的各类食品,是目前老年养生健康的重要内容。
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饮食自古就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平民百姓等各个阶层都非常注重饮食方式,并且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在饮食结构、食材、食物烹饪技艺、器皿、营养保健、饮食审美和饮食礼仪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传统饮食文化。比如在饮食结构方面讲究主副食分明,形成了粮、豆、蔬、果和谷类为主的植物性食料结构;在饮食审美方面非常讲究味、色、香、质、形、序、器、适、境及趣的和谐统一;在食物制作方法方面形成了蒸、煮、烧、炖、烤、烹、炒、炸、拌、扒、酥及焖等多种烹饪技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注重食客在视觉、味觉、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并且构成了以饮食为媒介来实现精神领域满足的特有饮食文化思想。中国人对美食的态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不仅有相当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又蕴含着一种朴素的审美要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起源和发展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饮食思想和中医理论相辅相成,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中医饮食保健学、中医营养学、中国药膳学、中医食疗学、中医食疗营养学等具有中国特色且实践性与应用性并存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由此可见,中国烹饪学与中国饮食保健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饮食文化以养生保健为基础,而饮食保健更是烹饪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反映了中国烹饪和饮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可以说食物色、香、味、形与食养共同形成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烹饪文化。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以及外来饮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健康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现代人的饮食健康需求和身体状况,开发设计适合现代老年群体的健康养生食物是十分必要的[1-3]。
2基于传统饮食文化思想下香谷宴研发的意义和目标
我国传统文化思想论文
一、思维形态的内在汇通
客观上讲,马克思主义虽然建立在西方的话语系统上,不可避免地存有欧洲文化习惯、思维模式的一些特征,但它毕竟体现了人类一般的思维本性和发展规律,这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哲学形态、思维智慧与精神气质上均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趋同性。我国传统哲学中,朴素、直观的辩证思维传统源远流长,《易传》中的“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孔子的“执两用中”;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张载的“一物两体”;二程的“万物莫不有对”;朱熹的“一分为二”,等等,都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一些精彩的表述,说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简单对举和二分法的鲜明特点。中国传统思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习行践履,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家普遍关注和探讨的命题。《尚书》中就已出现“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孔子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王夫之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则主张“知难行易”。这些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实践观、认识论都有着某种相通之处。前面所述,思想所达到的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在语言形式上的结合只是初步的、表面的、外在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我国传统文化,探寻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涵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哲学思维、行为习惯上的契合点,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彻底的改造,使之既保留民族特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科学性,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深层的统一,是思维形态上的内在结合。从根本上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上的辩证性和实践性的思维方式,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知行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表达出来,深入浅出地论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在思维形态上的结合。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实践论》公开发表时,特意给它加上了一个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不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进行总结和继承改造,同时也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全面阐明了马恩、列宁都没有系统论述过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创立了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知行合一论”。在《矛盾论》中,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下融合、扬弃了中国哲学的辩证观,建构起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为精髓、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基础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不仅远远高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更以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推向新的阶段。可见,这不仅是一种思维形态的结合,更是一种理论再造和超越。因此,中西文化水乳交融,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观性、朴素性得到克服,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里找到了坚实的生长点。中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那种隔阂、疏离的心态亦得到极大融释,马克思主义真正得以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价值理念的深层融合
之所以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发掘出我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民族精神与价值理念,并结合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做出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阐释与塑造,不仅使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得以传承,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髓与价值趋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无疑,较之语言形式和思维形态上的结合,这种价值理念方面的结合要深刻的多。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对我国传统的“自强不息”和“民为邦本”文化理念的整合与弘扬。“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最为核心的“乾坤”两卦:“乾”取象于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取象于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为,君子应当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应当宽以待人、容载万物。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基调之一,早已深深融入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将其视为座右铭而身体力行着。中华民族几经沧桑兴衰,始终能团结凝聚在一起,并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活力,是同这种民族魂分不开的。事实上,能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提出“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强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连串的伟大胜利,也是因为秉承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意志。显然,从“自强不息”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经由的全新改造,作为一项价值原则,已然成为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形形色色的“民为邦本”思想绵延不绝。《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孔子提出“宽则得众”,主张“保民”“爱民”“富民”政策,反对“苛政”;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贾谊指出“民者,万世之本”;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些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但仍不失其民主性、人民性的价值与合理成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予以重塑。实际上,也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唤醒人民群众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和扬弃,把这一民族文化传统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了富有创造性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理论。无论是《论持久战》中的“兵民是胜利之本”,还是《论联合政府》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都指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从而把群众利益作为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视作衡量共产党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高标准。思想使马克思主义深深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脉和气质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