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18:26: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统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统教育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的概念和类型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的概念和类型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研究的结晶,而不是一般的“收获体会”,教育论文应有学术性,所以它是学术论文。

理解教育论文可以从两点来把握:教育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手段,教育论文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二)为什么要撰写教育论文

1.教育科研成果需要总结、记录、表达

查看全文

教育行业妇女工作者先进事迹

一、突出服务职能,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工作,是面向家庭、服务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夯实了基础。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

她由教师改行做妇女主任,85年在街道任妇女主任,由91年正式调入敦化市妇联,在妇联工作已有23个年头了,先后做过市妇联组宣部、城乡部、妇儿工委、维权儿童部工作,从事家庭教育已经8个年头了,身为一名妇联干部,普通的党员,她非常重视该项工作,她把一生都奉献给妇联事业,始终坚持家庭教育工作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稳定大局,以创新精神搞好家庭教育工作,与北京网校101成立了家长学校,帮助广大家长增强自身素质,掌握育子方法,提高敦化市家庭教育水平。

为贯彻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她带领妇联系统以教育工作为阵地,丰富了家庭文明建设,拓宽了家庭教育领域。她为领导出谋划策,只要工作给她,领导十分放心,保证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市妇联经常与关工委、教育局联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培训班”等活动,组织全市广大妇女,学生家长受教育率达90%以上,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八年来,她时刻关注着敦化市的家庭教育情况,一是制定方案、学习计划,定期走访检查,每年开展评选活动,推举出省级“优秀家长”3名,市级“优秀家长”18名;二是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讨,推举出家庭教育论文省级2篇,州级1篇;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家庭教育论文评选活动,她在评选当中被州评为“优秀论文奖”,这项工作现已形成了规范。并针对“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做了问卷调查狠抓典型,带动全市文化建设,在全市四个街道16个乡镇抽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10份,分析报告4份,论文获奖1个。在工作中她是强者,个人家庭生活中她是一名言传身教的好家长,大女儿已毕业于辽宁法律学校。“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不仅要带头学习,成为孩子的表率,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相互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查看全文

教育行业妇女工作者事迹材料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突出服务职能,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工作,是面向家庭、服务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夯实了基础、她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走学校、社会和家庭育人一体化之路、由于她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的执著和火一般的热情,坚定不移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在妇女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虽然付出了艰辛,但也得到了回报,曾多次受到市、州的奖励,敦化市优秀公务员;优秀妇女干部;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被市委组织部2次评为“创先争优”优秀党员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女,汉族,52岁,中共党员,副主任科员,现任市妇联维权儿童部部长。她热爱妇女工作,积极维护妇女的整体形象和利益,全面履行妇联职能,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求真务实,多年来的工作都非常出色,成效非常显著。是妇联系统的老大姐,是妇联干部的模范带头人,全面履行妇联职能,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为敦化家庭教育工作贡献出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突出服务职能,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工作,是面向家庭、服务家长、提高家教水平的需要;对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形成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建立学习型的家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培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夯实了基础。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内在要求。

她由教师改行做妇女主任,85年在街道任妇女主任,由91年正式调入敦化市妇联,在妇联工作已有23个年头了,先后做过市妇联组宣部、城乡部、妇儿工委、维权儿童部工作,从事家庭教育已经8个年头了,身为一名妇联干部,普通的党员,她非常重视该项工作,她把一生都奉献给妇联事业,始终坚持家庭教育工作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于稳定大局,以创新精神搞好家庭教育工作,与北京网校101成立了家长学校,帮助广大家长增强自身素质,掌握育子方法,提高敦化市家庭教育水平。

为贯彻国家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她带领妇联系统以教育工作为阵地,丰富了家庭文明建设,拓宽了家庭教育领域。她为领导出谋划策,只要工作给她,领导十分放心,保证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市妇联经常与关工委、教育局联合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培训班”等活动,组织全市广大妇女,学生家长受教育率达90%以上,举办各类培训班40余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查看全文

信息化下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透析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环境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教育博客网络教育论坛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高校教师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侧重探讨了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关途径,即借鉴叙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利用教育博客和网络教育论坛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一、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川。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完全有能力从各种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中获取大量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不再是无知者,渊博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权威地位以及话语权的资本。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师在传统教育意义上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功能。平等对话、多向交流逐渐成为教学常态。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及时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学养,把握信息化环境下专业结构的新内涵与新转变,并且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吸纳各学科的知识与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知识的创造与开发,把学科最新成果特别是自身的最新研究过程与成果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专业深度与广度并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包括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的整合等,达到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与研究相长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识以及自己经过长期的学科训练而形成的方法,并且能借助信息技术去指导大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处理与加工,培养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并且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甚至是学生成才的设计者。教师自我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实现。这又会激励教师更自觉、更主动地投人教育事业。这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查看全文

德育先进教师申报材料

我是1993年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后,就当上了一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在这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13个年头,认真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努力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注重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教书育人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进行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观。

思想上我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和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集体活动,经常读书阅报,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最新教育教学动态,加强了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了热爱本职工作、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不断强化我作为教师的德育主体示范教育的角色意识。因为我相信“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的风范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榜样。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如;我每天都是提前上班,从不迟到,与同志和睦相处,尊敬领导,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学生生病了不光带他看病还帮学生垫付医药费,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决不敷衍了事等。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感染着学生,自觉树立高尚的道德观。

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渗透着德育观。

首先、利用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面伟大的旗帜,爱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如;在讲述初二政治“公民有依法维护国家的统一的义务”时,给学生讲述在“中美撞机事件中牺牲的我优秀飞行员王伟的事迹”,让学生从中感悟了王伟的拳拳爱国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了培养爱国情操的教学目的。

查看全文

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要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真正做到全员育人,而队伍建设又是全员育人的关键。1、完善管理网络。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德育处具体负责,法制副校长密切配合,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2、提高队伍水平。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具体设想:一是继续做好班主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开展班主任师徒结对工作,重点加强对青年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未满三年)的培养和提高,通过交流、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促使班主任能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二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1)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2)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

(3)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

(4)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5)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6)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7)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8)替家长分忧──孩子校园生活愉快、安全,家长无须挂念。三是加强跟踪指导,每月不定期听一些班主任的晨会课、班队课,及时交流、总结,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四是加强宣传,本学期还将推行班主任一日工作展示活动,利用校园网、红领巾电视台,宣传先进班级的事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五是加大检查力度,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并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3、树立师表形象。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将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同时在教师中大力实施“师表工程”,要求教师对照师德要求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结合行风评议活动,开展师表形象设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查看全文

语文教育思想管理论文

一、个性特色

任何科研成果的获得,不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虽然受特定的历史条件与社会环境的限制,但都离不开研究者个人的努力,它是个人心智结构的体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形成亦复如此。叶圣陶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修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禀赋聪慧、博闻强识的基本素质,勤奋刻苦、好学深思的良好态度,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谦逊品性,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严谨作风,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坚韧毅力,求真求新、创新自铸的创造精神。所有这些,使他特别执着于自己的实践,潜心于对实践的思考,从而作出对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可见这些品格形成了他理论的广博特色,而理论的形成又促使他个人品格的升华,可以说他的个性既是他获得成功的条件,也是他获得成功的结果。这体现了,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着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促进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清楚地表明在叶圣陶对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揭示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渗透着他的个性特色。

诸途贯通,是其内容方面的个性特色。叶圣陶是集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多栖式”人物,这就使他能够通过创作、教学、编辑、研究诸条途径,把语文教育贯通起来。这也就是说,他通过这四方面的具体实践,从立体的角度来整体地综合地观照语文教育:创作实践,使他备尝语言运用的种种甘苦;教学实践,使他积累了指导读写训练的诸多经验;编辑实践,使他了解教材编选的分寸得失;研究实践,使他居高临下洞察现象的表里深浅。所有这些,使他每下断语,往往见解独到、切要中肯。尽管与叶圣陶同辈的一些学者也有与叶圣陶同样的经历,但却没有他那么全面久长,那么纵横贯通。可以说,叶圣陶对中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关注之深切、改革心情之急切、研究内容之详明,在中国近代语文教育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各方聚焦,是其形式方面的个性特色。一般教育研究工作者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形式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论文或论著。而叶圣陶多才多艺,表达自己对语文教育的主张,其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他用不同的方式聚焦于语文教育思想,使之更加突出,更加鲜明;或者通过小说,运用形象的方法,对语文教育规律作出艺术概括,让读者获得感悟;或者通过诗词,运用想象手法,抒发对语文教育的感受,让读者获得感染;或者通过书简,运用叙谈的方式,对语文教育思想与方法进行点拨,让读者受到启迪;或者通过散文,运用理性与形象结合的方式,结合事例介绍语文教育原理,让读者获得感知;或者通过论著,运用逻辑论证方法,揭示语文教育的性质与规律,让读者心悦诚服。总之,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的内容,通过全方位的途径及多姿采的形式,对经验型而非实证型的理论能作出如此完整与鲜明的表述,是他人所不易企及的。

二、时代特色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说:“叶圣陶先生,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经历过几个朝代,历尽人间沧桑,但他始终和人民一起站在时代的前列,同时代一起前进。”叶圣陶不断前进的政治追求,使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获得更新,从而使他所从事的“多栖”事业既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可靠的科学方法,这也就使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查看全文

市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市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里,我们在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小学素质教育“十五”发展规划》,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为创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作出一定的贡献。现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大力执行教科研制度,强化课题管理。

1、本学期,每位教师认真填写了《教科研个人计划表》,对自己在一学期里的研究重点、步骤、预期成果等作了安排,使其研究避免了盲目性。各课题组长认真撰写了课题研究学期实施计划,加强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的整合工作。期末,由教科室对照他们的研究计划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考核,保证了研究过程、结果与计划的一致性。

2、以制度引导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

对照《常熟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选条例》《常熟市学术带头人评选条例》,学校在杨世明等四位同志被常熟市教育局命名为“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推荐卫培明、曹燕华等两位同志参评市学术带头人,戴亚芳、冯青等两位同志参评辅导组学科带头人、冯永年同志参评辅导组学术带头人,这些工作极大了地鼓舞青年教师成才的热情,推动辅导组教科研向深度发展。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陆樱樱老师荣获练塘片见习教师第一名,方月芹在常熟市英语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三等奖,龚立新老师在常熟市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查看全文

中国幼儿教育突破对近现代教育的作用论文

摘要:这是一篇幼儿教育论文范文,本论文主题是就教会幼儿教育的历史影响进行探讨,主要论述了在华的外国教会幼儿教育作为特定的历史产物,在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它的历史命运。考察教会幼儿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阻碍问题,探讨中国幼儿教育在近代化进程中对教会幼儿教育的突破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会幼儿教育,中国幼儿教育;幼儿教育观念,幼儿团课程;幼儿教师

幼儿教育近代化是指由传统家庭幼儿教育向公共幼儿教育的整体演变的历史过程。由于近代公共幼儿教育在中国的出现是一个舶来品,因此。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过程,既是一个古今的转化过程,又是一个外国的思想、制度等本土化的过程。因此,世俗性、实用性、民主性、科学性、开放性(普及性)和本土化等特征,是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内涵。

教会幼儿教育是指西方宗教团体在中国土地上所开展的自成体系的全方位的幼儿教育活动,伴随着西方殖民者的脚步于19世纪下中后期开始在中国出现。它包括幼儿教育机构的办理,幼儿教师的培养、幼儿教育思想的传播,以及幼儿读物的翻译出版等。其出现早于中国的近代幼儿教育近半个世纪。

从时间上看,教会幼儿教育机构早于中国幼儿教育机构出现;在数量上,20世纪前20余年,教会幼儿教育机构曾一度远远多于中国自办的幼儿教育机构,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教育权后,教会幼儿教育机构演变为中国私立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20世纪上半期是中国幼儿教育近代化的关键阶段。那么,在中国幼儿教育的近代化过程中,教会幼儿教育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教会幼儿教育在中国的历史演进

查看全文

顾明远基础教育思想探讨论文

[摘要]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基础教育思想的若干要素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主客体统一论视野下的师生交往观和注重多元、倡导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观等。

[关键词]顾明远;基础教育;教育思想;以人为本

顾明远先生曾经很谦虚地说:“对于教育理论研究,我只是一个杂家,而不是专家。”纵观顾明远先生广博的教育思想和丰硕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他对基础教育情有独钟。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有22%是针对基础教育的。这可能与他曾经担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经历有关。从《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选》和《教育探索之路——对话顾明远教育思想》中,我们都可以发现顾明远先生关于基础教育的真知灼见。本文试图从顾明远先生丰富的基础教育思想体系挖掘出若干要素,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顾明远教育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以人为本”是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一条主线。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面对基础教育,他更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判断标准。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基础教育”的提法,但是长期以来存在内涵不清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基础教育”下的定义是:“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这个定义突破了长期以来对于基础教育作为升学基础的单一定位,赋予了基础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凸显了基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中,顾明远先生进一步强调,所谓基础教育,就是要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个体的基础打好了,他将来发展的空间就大。基础教育要打好什么基础?顾明远先生始终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在智力、心理、身体各方面得到发展;二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包括接受高一级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为学生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这不仅指给学生一技之长,有就业的能力,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职业意识,有社会责任感。顾明远先生的这个论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首先认为基础教育原则上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一直到至少12岁。同时,它把基础教育定位为“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基础教育显然应该包括可能接受其他各级教育所需的全部知识,……不过,基础教育还应该,而且尤其应该从终身教育的角度,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塑造自己的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手段。”顾明远先生的论述和国际教育组织对基础教育本质的界定,都不仅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而且强调了基础教育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存、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些论述集中强调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与“全民性”。十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