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4 04:15: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意设计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意设计教学

服装图形创意设计教学论文

一、图形创意课程是服装设计教学的基础

1.量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仅凭天马行空的想象无法产生具有美感的创作。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鼓励学生多到大自然中,认真观察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的纹路、肌理,可以动手描绘瞬间画面,亦可以用影像的方式记录所观所悟;其次是让学生充分参与真实的社会活动,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参与社会活动,提炼社会精华元素,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性化的目光寻找设计灵感,创作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好的设计作品。

2.质的飞跃

在全方位的量的积累下,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为设计准备了充足的信息来源。在具体的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可设置一系列图形创意头脑风暴,可以任由学生选择一个人物对象,根据目标对象的肤色、性格特征和喜好颜色种类设置1至3个图形创意,视觉形象表现为二维平面和多维的立体空间形象,材料可以多样化、多元化。而后进行直观的“面面相贴”的环节,具体可依目标受众所希望的视觉效果进行适当调整,既可以达到素材的量的积累和再度整合,又可达到质的提升——物象质感的适当利用。

二、图形创意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与热情

查看全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创意设计探讨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一门有着独特魅力的艺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创意设计研究的目的是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语文教学艺术,明确语文教学艺术的要求,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艺术创意设计途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学语文课程教学遇到一些新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外,还要加强素质教育。因此,笔者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艺术创意设计进行研究,力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言美、思想美,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看作一种艺术,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第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使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实施教学,还应该是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态教学过程。语文课程的实施需要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计和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第二,教师要强化教育教学创新能力。通过初中语文课堂,学生可以感悟人生、体会人生。因此,课堂气氛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能积极探索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第三,要优化课堂结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优化课堂结构,将课堂艺术充分体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课堂结构,完善教学活动,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第四,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新旧知识更好地衔接起来。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恰如其分的导入。好的课堂导入具有抢占先机的艺术效果,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堂导入语,并将其合理地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情感导入、情境导入等。第五,板书设计艺术。板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教学构思很好地体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板书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良好的板书能够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更好地体现出来,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语言美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出好的板书。《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就是用技术和艺术浇灌而成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兵法”。全书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以讲述别出心裁研读课文为主;第二章讲述的是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等内容;第三章讲述的是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第四章以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为主;第五章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讲述了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

中学语文属于一个系统性学科,其中包含教学创意、阅读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仅仅凭借一本书的内容是难以全部涵盖的。该书主要从别出心裁研读课文、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等方面阐释了作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探索。该书角度新颖,其中的教学案例丰富,语言表达生动,涉及内容较为全面,突出体现了作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主张。教学创意意味着教学必须要创新,这些创新的“新”主要体现在角度这两个字上。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新的教案体例、新的语文处理方式、新的训练角度、新的活动方式以及新的教学形式等,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将创意的风采展现出来。

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艺术创意设计。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并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以及板书设计的艺术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创意设计途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多参考。

查看全文

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针对目前高职服装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低、政治素养缺乏、工匠精神缺失等问题,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其中《民间印染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通过“课程思政”,将传统手工技艺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融入课程教学,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课程目标及性质

《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涵盖了扎染、蜡染、蓝印花布等三种典型传统染色技艺,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我国古老民间印染技艺的历史、发展和传承有一个系统的认知。掌握扎染、蜡染、蓝印花布等的制作技艺、工艺流程,以及独特的设计思维和表现风格,让学生体验民间印染工艺的魅力,感受传统手工印染产生的奇妙肌理效果,开拓设计思想、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民间印染工艺历史悠久,其造型、工艺、图案、色彩、工具材料等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将其中博大精深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渗透至课程理论教学环节,可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将民间印染技艺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工匠技能融入实践环节,结合具体文创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理念,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达到技能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后续课程“服饰配件设计”“服装材料设计”“创意服装系列设计与工艺”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也培养了学生必要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融入

[2]扎染、蜡染、蓝印花布等民间印染工艺,是中国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经过世代相传,沉淀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民族价值观,汲取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爱国情感的重要途径,亦是《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思政的核心。课程通过项目式教学法,融思政素材及元素到每个项目的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在项目一扎染工艺中,导入南通扎染技艺案例,引导学生学习江苏扎染文化与技艺,掌握扎染技法、染料调制,了解劳动人民取材自然、物尽其用的智慧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在项目二蜡染工艺教学环节,以苗族蜡染为切入点,融入苗族蜡染中极富民族价值观的图案,崇尚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寓意,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学习苗族蜡染精益求精的表现技法,让学生逐渐养成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敬业精神。在项目三中以南通蓝印花布“元新蓝”品牌案例为切入点,学习蓝印花布刻板、刮浆、染色等技艺,学习蓝印花布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如敢于创造、大胆探索的思想观念以及“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人文精神等。思政案例方面,以扎染技艺、蜡染、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在自己所属领域的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对传统手工艺传承创新的使命感。以知名印染企业实操过程中的规范、标准的作业要求为标准,培养学生标准作业、爱护设备、保持工位整洁的社会责任感。与传统印染课程相比,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民间印染工艺与创意设计》课程加入了印染文创产品创作部分的教学内容,在项目四中以文创项目为驱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成创作创新作品的动力。采用所学扎染、南通蓝印花布、蜡染等民间印染技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扇面、抱枕、壁挂等家居装饰品或帽子、箱包、围巾等服饰配件为载体进行文创作品创作。呈现一批基于思政的文创作品。学生在作品总结交流中包含思想上、职业素养、技艺上的提升汇报,达到技能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三、课程教学方式改革

查看全文

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摘要:文章阐述了武汉纺织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围绕“艺术表现能力、工程实现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依托武汉纺织大学的纺织学科优势,运用现代设计教育理念与方法,构建创意设计与工程实践互融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多样化的专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平台,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

关键词:创意设计;工程实践;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对产品设计的新要求,产品设计专业逐步摆脱纯外观设计的定位,结合社会需求走向跨界融合的新方向。武汉纺织大学依托纺织优势学科,将纺织品工艺、纺织品文化、纤维艺术融入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创意设计与工程实践互融的产品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传统的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产品外观形态的塑造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与社会需求以及国家产业调整战略要求有一定的差异。立足于产品设计专业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以创意设计与工程实践互融为目的,以纺织纤维艺术与产品设计跨界融合为特色,宏观的建构课堂教学链、创新实践链、校企合作链三大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产品设计课程结构的递进化与系统化、实践教育体系的层次化与深入化,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社会化与职业化。

二、创意设计与工程实践相融合的产品设计课程设置

查看全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索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更是一门有着独特魅力的艺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创意设计研究的目的是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语文教学艺术,明确语文教学艺术的要求,并探索出科学合理的艺术创意设计途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中学语文课程教学遇到一些新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外,还要加强素质教育。因此,笔者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艺术创意设计进行研究,力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言美、思想美,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看作一种艺术,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第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使用新课程理念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实施教学,还应该是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态教学过程。语文课程的实施需要艺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计和开发教育教学资源。

第二,教师要强化教育教学创新能力。通过初中语文课堂,学生可以感悟人生、体会人生。因此,课堂气氛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能积极探索语文知识。初中语文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第三,要优化课堂结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优化课堂结构,将课堂艺术充分体现出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课堂结构,完善教学活动,保障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第四,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新旧知识更好地衔接起来。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恰如其分的导入。好的课堂导入具有抢占先机的艺术效果,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巧妙设计课堂导入语,并将其合理地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导入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情感导入、情境导入等。第五,板书设计艺术。板书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教学构思很好地体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同时,板书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良好的板书能够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更好地体现出来,将复杂、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出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启发性、语言美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出好的板书。《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就是用技术和艺术浇灌而成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兵法”。全书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以讲述别出心裁研读课文为主;第二章讲述的是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等内容;第三章讲述的是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第四章以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为主;第五章对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讲述了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中学语文属于一个系统性学科,其中包含教学创意、阅读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仅仅凭借一本书的内容是难以全部涵盖的。该书主要从别出心裁研读课文、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等方面阐释了作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以及对教学工作的探索。

该书角度新颖,其中的教学案例丰富,语言表达生动,涉及内容较为全面,突出体现了作者对中学语文教学的主张。教学创意意味着教学必须要创新,这些创新的“新”主要体现在角度这两个字上。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如新的教案体例、新的语文处理方式、新的训练角度、新的活动方式以及新的教学形式等,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将创意的风采展现出来。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艺术创意设计。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并注重课堂导入的艺术以及板书设计的艺术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创意设计途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多参考。

查看全文

设计艺术造型创意思维训练教学探讨

摘要:将素描造型基础训练与设计思维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互动教学机制,建立起设计基础造型技术表现与设计思维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创意设计造型思维在整个造型设计基础学习中成为常态,提高学生创意设计基础造型能力。

关键词:设计艺术;造型创意;思维训练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里,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造型基础课训练后,要逐渐摆脱高考素描造型思维,转向设计专业造型思维。他们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绘画技术与设计思维结合过程中,如果找不到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其创作素材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那么在实现设计艺术造型创意过程中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设计构成原理出发,结合解构与重构,对设计造型元素进行联想创意,最后形成主题性创意作品的引导训练,使创意设计思维与绘画表现技术紧密结合,优化设计造型基础训练教学过程,达到创意思维训练的目的。

一、在设计构成中发现创意造型表现方式

在现代设计教育里,常常运用设计构成原理对作品进行设计与改良,并取得了与传统再现性绘画艺术作品完全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在现代设计艺术创意造型基础训练中,运用构成基本原理及其表现手段,对设计素描造型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构成新形式的画面。画面的形式感、构成感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这样的作品它既具有绘画性又有构成设计性。这里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解决构成与表现之间的关系(图1)。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构成基本原理与表现手法、特征进行学习,且需要对构成表现语言的形式美法则有基本的理解。根据表现对象分析它的构成要素,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构成基本要素:点、线、面对画面进行设计,这是归纳与提炼的过程,初步建立构成表现意识。由于绘画艺术与设计构成表现语言所呈现的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归纳提炼出来的画面往往会有生硬之感,对构成表现语言的认识必须进一步优化。其次,优化创意设计造型训练,创作出有情感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构建个性化绘画技法表现语言与创意造型设计主题内容表现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每个学生对所表现的物象都会有自己特有的感受以及表达方式。老师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从不同的思考角度进行思考,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来表现客观物象所传达的直观感受(图1)。要求学生把对对象的感受运用个性化形式语言与形式构成进行结合思考,形成特有的个性化表现语言。再次,构成是一种形式组合方式方法,表现语言是形式的载体,而内容是感情的纽带,因此,需要给画面内容赋予一定的情感,它对进一步完善设计构成在创意设计造型的内涵有着重要作用。情感的建立可以从黑白灰的画面分割做起,通过对表现物象进行疏密、黑白、质感、虚实、隐喻、夸张等手段的表达,体现作者的理解、体会及其情感。总之,构成设计、个性表现、形式语言、情感表现相辅相成,它们有机构成了画面造型的基本样式。通过对它们的有效把握与运用,能更好的使学生从再现性造型思维向构成设计性造型思维方式的转变。

二、在解构与重构中建立新的观看思维与表现方式

查看全文

广告设计专业色彩风景实训链式教学探析

[内容摘要]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加强实操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本文探索适用于高职广告设计专业色彩风景实训链状课程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能写生到会设计,从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

[关键词]色彩风景实训;链式教学

色彩风景实训链式教学是将各个分散知识点进行提取、整合、优化配置出的一套相互关联的科学实施方法“。即以自然色彩的感受为切入点,继而引发学生对色彩物理学、色彩生理学以及色彩自身体系的认知(。感知自然)在此基础上,激发出学生对色彩心理、通感、形色统一规律与色彩配置原理等规律探寻的兴趣(色彩意匠),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设计性思维(创意设计)。”①“设计的色彩需要研究自然色彩的成因,才会更加主动与理性地运用在设计中,学会解读自然的色彩,也将会为设计的人文色彩打下良好的基础。”②“感知自然—色彩意匠—创意设计”所构成的色彩风景实训链式教学方法不仅与中国传统艺术“师法自然—因心造境”的艺术创作原理不谋而合,而且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恰好与设计师进行色彩创意设计的工作流程相吻合。

一、感知自然

“感知自然”是链式教学最初环节,也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灵感来源”的起始阶段。这一环节和阶段主要是客观色彩风景实训教学,它又包括写生色彩训练、客观色彩归纳训练、客观色彩变调训练三个相互链接又层层递进的小环节。

1.写生色彩训练

查看全文

创意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优化探析

摘要:随着人们对于新式、潮流、时髦的服装消费的诉求,市场中设计独特、新颖、别致的服装产品异常火爆,对此,加强服装的创意设计是未来服装行业提升行业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成功的必要保障。因服装设计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难度大,成为服装行业最紧缺的资源。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学生的创意服装设计能力成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创意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创意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究创意服装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并分析在创意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良好的课程教学目标的途径。

关键词:创意;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优化

目前,创意服装设计的教学概念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影响,服装设计专业对于创意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强,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对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促进创意服装设计课程的有序高效开展。

一、创意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1.创意教学重视度不足。现阶段,在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对于创意教学的重视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虽然对于设计专业而言,创意就是灵魂,创意是决定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但是,创意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是一种较高的学习要求,有做到有创意并不是努力一点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灵感。在服装设计的创意教学中,高职院校没有有效做到将创意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成效提升的关键要素进行重点培养。2.课程教学创新不足,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得不到有效提升。目前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启发的教学实践。服装设计教学中实践与应用部分不多,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服装设计创意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创新实践思维和能力也很难得到锻炼。3.创意设计的考核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当前,高职院校检验学生服装设计的教学成效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上交一两学生的创意服装设计作品,教师通过对于学生的这些服装设计作品进行审核和评价,对于学生的服装设计学习成效进行评价,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分数。这样的考核方式下,学生的服装设计效果可能直接从一两件设计作品中就能体现出来,但这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服装设计学习成效,这样的考核方法欠缺科学性。

二、创意服装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

查看全文

新能源发电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新能源发电行业在实际生产生活具有多种创意创新产品的特点,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采用以创意创新设计制作为导向的新能源发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不同生源学生在完成四个阶段的创意创新设计制作过程中,对相关耦合课程进行反复学习理解,掌握专业技能,最后以设计和制作实物形式作为考核,体现学生学习专业价值。

【关键词】创意创新;项目导向;新能源发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并开设相应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实践,然而我国高校创新培养与企业需要的技术创新存在差别,这在“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也得到验证。即便有的高校工科毕业生在学校学过工程创新课程的相关知识,也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参与过国家的重大开发项目,甚至拥有个人专利,但这些毕业生中仍有许多人只会做技术研究,而不会做产品开发。而企业更多需要的是做产品开发、工程应用的创新人才。因此,高校在学生学习项目设置上应尽量与行业企业挂钩,同时又要保证实施的可行性。新能源发电专业因行业具有较多生活类、生产类创意创新产品的特点,较为适合开展以创意创新设计制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企业需求的工程应用技能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意创新设计制作为导向的含义

(一)创意设计。创意设计偏向于概念和理论设计,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图纸设计、三维立体效果图、理论原理等。创意即创造一种想法,并呈现于纸上,主要侧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学生在现阶段所学专业知识基础上个人创造发挥的一种方式,设计主体为学生个人或学生团体,这就使得创意设计具有一定的天马行空性和现实基础性。同时,为保证学生创意设计的现实基础性,教师负责对学生创意设计进行专业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去尝试,查阅相关原理资料,以及呈现其创意设计的技术手段等。在新能源发电行业中,具有多种生活类、生产类创意设计或小产品出现,此类创意涉及新能源发电专业基础知识,在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后,可设置创意设计任务,让其以兴趣爱好或设想自由选题,在创意设计任务中进一步巩固知识,加深知识理解。(二)创新制作。创新制作偏向于实物或产品制作,其表现形式为具体可动作或操作演示的物品,是学生将其所想制作成实物的一种体现,创新在于微创新,即加入特殊功能或独特的外观形式等。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动手操作结合的能力,也是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式。教师在学生完成实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其创新制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原理,教导其理解和掌握实践实物某种功能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在新能源发电专业中,学生可参照现有的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系统搭建具有个性功能的微型发电系统,或是制作新能源发电系统中具有个性功能的某个设备部件等。此类创新制作涉及知识和技能较为专业,与现实生产岗位息息相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因具有实际操作演示的物品或产品,学生学习的价值满足感和自豪感得到体现。

二、多耦合式课程学习体系

查看全文

平面设计职业适应性能力培养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作为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则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有学历的压力,还面临经验的挑战、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面对这样的现实,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职业高中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目前,以互联网、新兴媒体、云计算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中也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影响,这些年微课、慕课等课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大环境下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这种普及一方面是适应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适应了学生在信息化技术影响下行为模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改变。在研究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信息化教学对培养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以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职业适应性能力

一、信息化教学对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意义

(一)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职业高中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一般。多数学生专业零基础,学习习惯比较差,缺乏耐心和信心,他们不喜欢学习专业理论课程,不喜欢动脑思考,创意设计能力相对较弱。但是多数学生对电脑比较喜欢,相比于文化课学习,他们对软件操作和学习更感兴趣,在课堂上也更加积极。例如职业高中很多学校每年都会参加全国各种技能大赛,很多地区职业高中的同学都会参加,参加这种高强度的国家大赛,这些学生面临很强竞争的压力、高强度的技术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能够踏实备赛,一再突破自己的专业技术局限,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职业高中学生职业能力有多值得挖掘的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学习的特点非常重要,这让老师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质量。职业高中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形象思维,喜欢有意思的教学模式,但是学习没有常性,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利用,通过音频、视频、动画、交互等多种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从而间接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二)信息化技术对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的意义。职业高中培养的很多学生毕业时只掌握了平面设计所用软件的简单操作技术,而对于平面设计中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创意性思维等知识非常欠缺。信息化技术从硬件到软件都是发展变化最快的技术之一,这种变化也是最吸引年轻人的特点,所以对于喜欢追求新奇的职业高中学生是有吸引力的。把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平面专业教学,就能从形式中吸引职业高中学生,使他们对平面课程有兴趣,愿意去学,从而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对工作后他们迅速的适应岗位要求,学习新的技能有很大的帮助。本课题希望通过信息化的应用来解决职业高中学生学习平面设计中的理论学习和创意性思维训练的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二、信息化对提高职业高中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帮助

(一)使用信息化技术使学生更快的掌握行业要求。职业高中教育应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而现在很多职业高中专业课学习,存在一些与行业不能接轨的情况,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更直观了解行业要求,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职业高中的专业教学与行业接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以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平面设计专业为例。我们专业课设置中,每学期都给学生开设实习课程,让学生在校内工厂进行实习,但是学生多,学时也有限,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用很多时间进行实习。为了方便教学方便学生掌握行业知识,学校开发了模拟印刷的数字化平台,方便学生了解印前印后技术,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熟悉行业要求,提前适应岗位需求。这种方式非常方便的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现实实现起来有困难的一些教学难题,不仅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模拟现实的技术操作,从理论上过渡到实际操作中,一部分学生在实操的时候,另一部分学生可以模拟操作,这样既方便了学习,也为实际操作打好了基础,避免了直接实际操作时出现一些问题,非常便捷的帮助学生掌握了行业要求。(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如何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信息化技术在职业高中专业教学中起到很好的作用,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加合理的应用与专业教学值得好好研究。如何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让信息化既符合课程需要,又符合学生情况,如何让信息化技术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服务,成为教学研究中的关键。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级各类艺术设计、出版教育和平面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初始岗位主要有完稿制作人员、平面设计助理师等岗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情况,结合相关课程的特点和学生提点,合理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主要Photoshop、Indesign、Illustrator等软件课程、设计创意、造型基础等基础课程、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等专业设计课程,这些课程中有一些课程教学难点适合用信息化技术来解决。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针对教学难点,来应用信息化技术,而不是所有课程都盲目地为例信息化而信息化。针对软件课程,教师讲授师范的方法对学生来讲是最容易学习的,然而学生们基础参差不齐,有一些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力差,而老师面对一个班二三十个学生,辅导学生通常变得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录制教学小视频,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任务录制相关视频,并结合教学学案,将这些教学资源上传到学校BB平台,让学生一方面能够实现课堂的自我学习,根据自己情况学习,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很多学生课后学习的便利条件,为他们课后学习搭建了平台。专业设计课程的特点是需要学生具备创意性思维,而这些对于很多学生确实非常困难的,多数学生缺乏创意性思维,不明白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广告设计,创意性思维的培养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解决教学难点,我们开发了平面设计的广告创意平台,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训练,通过一步步的广告创意主题的选择到创意关键词的提取,再到根据关键词搜索相关素材(图片、文字、视频等),根据素材提取设计元素,最后将设计元素变成设计作品用到的创意设计的方法,形成一条主线,引导学生在这个广告创意平台上理清设计的思路,学会一步步如何进行创意设计。创意设计完成后,我们还设计了一个版式设计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这个小游戏对版面中的颜色、图片、文字等信息的编排进行组合,从而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版式结构、版面美观等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平台上还设计了评价系统,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学生能够适时知道自己的作品别人是如何评价的,根据一些意见可以做进一步修正,从而继续提升自己的设计思维能力。另外,在这个创意平台中提供了很多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合作能力。经过近两年的训练,很多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为工作时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做好了准备。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平面设计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让学生得到了很好的职业训练,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能力,为学生们走上工作岗位,从专业基础知识到专业技能,从接受任务到独立完成任务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了他们的职业适应性能力。(三)平面专业教学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的发展前景。信息化在平面设计中的教学研究目前并不多见,搜索了相关网站和资料,未见相关研究,希望通过对信息化在中职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对中职平面设计教学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职业有更多的帮助。信息化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影响,通过研究比较信息化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运用前后的成果对比,发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影响很大,对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对职业的适应能力方面有很好的帮助。因此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的研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推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