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研发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8:11: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新与研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新与研发

开放式创新运营模式应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传统研发管理模式下的创新成本;精益研发管理模式的提出;精益研发管理模式下的开放式创新及其对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研发创新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全球很多大型企业一直以来大都采取传统的内部研发战略、思科公司采取的策略是投资于这些新创企业、通过收购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美国汽车制造业成功地采用精益生产系统、传统的观念认为研发活动关系企业核心竞争力、采取精益研发战略的公司,其研发活动的定位与功能将会发生变化、精益研发采用的是开放式创新(openinnovation)的态度、向全球搜寻技术创新来源、技术创新与经营模式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创新实现内外部资源的有效组合等,具体请详见。

一、传统研发管理模式下的创新成本

研发创新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活动,关系企业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但研发需要耗费很多资源,技术商品化时间长,失败的风险也很高。通常研发的投资报酬很难衡量,研发创新的机会成本很高。传统上,全球很多大型企业一直以来大都采取传统的内部研发战略,它们主张技术创新必须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研发,创新成果也主要仅供企业自己使用,企业必须要牢牢掌握这些技术专利,以维持领先创新的市场地位,同时企业还要积极投入基础研究,以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并积累未来产品所需要的核心技术能力。在这样的观念下,一些大企业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因此奠定了他们在相关产业的领先地位,但研发效率与实际投资报酬其实并不是很高,很多行业领导型企业无法长期保持在内部事业研发上的投资。

以美国通信制造业巨头朗讯与思科公司的竞争为例,1996年,朗讯公司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抽资脱离后获得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它从原来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继承了贝尔实验室最大最好的部分,因此在远程通信市场,朗讯公司获得了雄厚的研究实力和技术优势,朗讯公司把大量的资源消耗在开发新材料、高精尖的元件和系统上。但是,朗讯的竞争对手思科则并不采用此种内部研发模式:它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新创企业,思科公司采取的策略是投资于这些新创企业,或者直接收购收购这些公司。此外,思科公司还与创新能力非常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利用这样的模式,思科公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研发速度和数量颇丰的研发成果。相比之下,朗讯公司的内部研发战略则遇到资金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同样的例子还有诺基亚、施乐等公司。通过收购以及产学研合作创新,在短短的20年内,诺基亚就从一家纸浆和胶靴制造企业成长为无线电话市场的巨头。而与此同时,施乐公司由于财务上的问题,已从著名的成果累累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中脱离出来,原惠普公司的惠普实验室也已经被惠普和安捷伦两家公司瓜分。

当今的研发创新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型员工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支持创新活动的风险资金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投资者对于企业研发效率与研发投资报酬的要求更是不断增高。2000年底的美国经济下滑,显示了资源过度投入科技研发的泡沫化后果,尤其在通信与网络产业所投入的技术创新,大都未能为这些企业带来实际的利润。因此,如何使研发投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收,如何使研发投资为企业创造显著的回报,将是未来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查看全文

药物研发论文:药物上市前研发分工问题研讨

本文作者:石文凯王广平李茜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药科技促进政策医药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而国外纷纷出台了促进本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法律与法规,如美国的《国家创新法》、欧盟的《建设创新型欧洲》、日本的《医药、医疗器械创新5年战略规划》、英国的《英国研究与发展国际合作战略》、德国的《高技术战略》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颁发了多项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引导政策,2009年的新医改政策更加重视医药科技创新活动与广大群众用药的安全问题。从1999年开始,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与医药产业研发活动的法律与政策,如《医药科学技术政策(2002~2010年)》《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为促进药品上市前研发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倡导“把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努力攻克医药科技难关”“加快实施医药科技重大专项,鼓励自主创新”。在国际和国家科技促进政策的宏观环境下,大大激发了国内医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国内外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分析

国外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欧美国家医药研发市场专业化分工程度比较高,这与政府提倡专业化分工服务市场和积极的科技引导政策密切相关。2004年3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表了《创新/停滞新医疗产品的关键路径上的挑战与机遇》白皮书,提出“核心路径计划”,呼吁通过全国的努力推进新药研发上的关键环节,改进研发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工具。2009年,欧盟发起了一项创新药物研究计划,将在7年内出资10亿欧元,而大型制药公司则提供等值资助以提供人员和设备。该计划的最大目标即是预测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核心路径计划”类似。欧盟创新药物研究计划,其实质就是为欧盟创新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活动,以促进企业药物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加快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发展。英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居世界第二,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一成以上,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多个领域,专业化分工需要加强合作的问题日益突出。英国良好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促进了英国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的发展。目前已拥有270家生物技术中小企业,约占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1/3,且在不断衍生。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分工的问题,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临近,对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它可以为生物技术专业化公司提供管理、市场、法律、财务等服务;在集群的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内,具有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为生物技术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国内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市场医药研发活动是复杂的,不可能由单一的制药企业全部完成,客观上促成了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研发专业化的开展,制药企业不得不与众多临床研究服务组织(CRO)或者其他机构合作,并进行技术交易。国内外制药企业为了协调更多的CRO组织,尽量缩减信息传递等额外产生的成本,将更多地依赖于各种研发服务机构。目前,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药物上市前研究的服务市场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渗透力,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姚晨等[1]通过查阅ClinicalTrials.gov网站数据库登记的有关内容,以2007年5月8日前所登记注册临床试验的检索结果为分析数据,发现在中国由制药企业赞助的临床试验有97个,其中58个是国际多中心试验,外国制药企业让中国参与更多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加快新药研发进程。刘雪梅等[2]经过调查发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共注册94个试验,其中71个为各种基金资助。中国中心注册试验总数不多,但97%为非赢利性机构资助,商业机构资助仅占3%;目前在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ICTRP)首批一级注册中心注册的中国主持的临床试验383个,仅占5%(383/8102)。由此可见,基于国外跨国公司专业化服务市场的渗透,以及我国新医改背景下的科技创新引导政策,我国药物上市前研究的服务市场有待推进和大力发展。

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问题

药物创新过程中分工的研究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3]在《对国民财富产生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中提出了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产业分工,是个人间分工与企业间分工的宏观表现。当前,新医改提出的医药科技引导政策目标,进一步强化了药物上市前研发专业分工进程。国内药物创新活动的加强,促进了药物研发专业化分工的出现,进而为药物上市前研究产业链出现奠定了基础。国内学者对医药创新系统性问题、协调合作和研发产业链构建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思路和成果与新医改政策目标相一致。金泉源等[4]认为,我国创新药物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研发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阮梅花等[5]认为,医药创新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需要政府机构、相关行业中的利益集团与行业中每个人、每个团队和组织加强合作。郭宗儒[6]提出了药物研发中的模拟创新,即研制药物的作用靶标是已知的,由于首创性药物未必充分优化,为模拟创新留有研发的空间,为上市前产业分工提供了思路。解育静[7]提到国内创新药物的来源地有3个方面,科研单位与制药企业合作,由制药企业出资,科研单位研究,共同报批新药。张晓兰[8]认为,我国新药研发需经历“三重门”,新药研发的主体是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是企业发展的思路。蒋毅等[9]认为,我国应加强政府监管的规范性,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任正华等[10]探讨了专业化分工对于创新药物研发的意义,并提出了以产业链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创新药物研发模式。区域医药研发分工水平和收益不同区域医药研发分工水平的深入发展,是与我国经济体制的制度变迁方向相一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为了保证全国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实施,实行计划手段,一方面压低原辅料价格,另一方面抬高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西部低廉的原辅料流向东部,导致了区域经济的收益分配不合理。改革开放后,由于实行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区域发展战略,强化了东西部的产业分工,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上的中西部市场主体主要提供原辅料,而东部的分工主体则主要侧重于技术研发与最终产品提供,这使得医药制造业分工主体在分工水平和收益分配上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虽然近年来政府提出发展中西部、开发大西北、振兴东北等宏观经济政策,但业已形成的医药制造业分工水平和收益分配不同的局面,使得东西区域药物创新水平迥异。基于新医改背景,实现药物上市前研发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由药物研发专业程度较高的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流动,是减少东西部药物创新水平差异的有效举措。在国际医药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通过国际医药创新分工,各国可以发挥各自优势,节约成本,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药物研发和生产的国际化。近年来,一种新药全球平均研发成本由过去的5亿美元上升至12亿美元,为降低成本,许多欧美制药企业纷纷把新药开发中的非核心部分剥离出来,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中国因为相关人才密集、成本低廉,成为外资企业首选地之一。据专家介绍,一方面,中国拥有大批高素质且工资低的科研人员,一个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国内生命科学研究人员每年薪水大约为8000~10000美元,不及美国的1/4;另一方面,原材料、能源和其他配套设施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在中国的药品研发成本约为美国的一半。因此,国际制药巨头们都将新药研发的非核心部分交予我国外包研发组织或制药企业来完成,真正核心业务仍集中在自己企业内部完成。要扭转我国制药企业在研发产业链上的被动局面,积极促进我国药物上市前研发产业发展,为我国药物创新活动添加活力。我国药物研发分工协作体系薄弱我国医药研发分工协作体系薄弱,主要表现为医药制造业内创新主体之间的分工协作不足,以及支撑医药产业创新的创新服务体系薄弱。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不足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医药研发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缺乏不顾内部资源与要素禀赋优势,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缺乏与技术相匹配的分工协作体系,使得医药研发产业重大药物创新领域难以取得突破;二是外资企业以合作或合资形式进入我国大陆地区,形成其内部固定的分工协作的上下游外资企业。虽然可使得被引进的外资企业在当地快速进入正常运作状态,但是其分工协作体系对当地企业而言相对封闭,对我国当地的企业医药创新活动关联十分有限,不能形成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目前我国支撑医药产业创新的创新促进体系薄弱。医药产业创新促进体系是由促进产业创新的要素交易平台、创新中介服务系统以及政策支持体系等构成。产业创新促进体系是产业分工深化的产物,由于产业分工发展较为深入,这一体系将对产业创新起着明显的推动作用。虽然新医改提出科技创新的政策目标,但我国药物研发产业创新体系作为产业创新分工的组成部分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成果、资本要素、人力资本等的创新要素市场效率不高,不利于药物研发产业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医药企业要充分抓住新医改政策的机遇,加强企业间药物研发的分工与协作。

查看全文

论学校科技创新地位的对比

从研发经费支出的活动分类看,企业专注于试验发展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研究机构以试验发展研究为主,应用研究次之,基础研究为辅;高校则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次之,试验发展研究为辅。2005-2010年,高校基础研究研发经费支出比重由23.4%上升至2010年的30.1%,应用研究研发经费支出比重由51.6%上升至56.4%,试验发展研究则由25%下降至13.4%(详见表2)。相较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研发经费支出活动分类,2010年,企业用于基础研究的研发经费占其总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为2.4%,用于应用研究的研发经费支出为零,用于试验发展研究的研发经费占97.5%;同年,研究机构用于基础研究的研发经费占其总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1%,用于应用研究的研发经费为32.7%,用于试验发展研究的研发经费占56.4%;高校相应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0.1%、56.4%和13.4%。2007-2010年,高校研发经费总支出占同期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8.36%,但专利申请量占同期全国专利申请量的21.73%,专利授权量占同期全国专利授权量的29.41%;企业研发经费总支出占同期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73.04%,专利申请量占同期全国专利申请量的68.61%,专利授权量占同期全国专利授权量的58.85%;研究机构研发经费总支出占同期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17.46%,专利申请量占同期全国专利申请量的8.59%,专利授权量占同期全国专利授权量的10.91%;其他事业单位研发经费总支出占同期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1.06%,专利申请量占同期全国专利申请量的1.04%,专利授权量占同期全国专利申请量的0.81%(详见表3)。国家高校的研发经费低于研究机构。以2010年为例,中国研究机构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比重为16.80%,高校占8.46%;俄罗斯研发机构和高校研发经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0.3%和7.1%;韩国分别为12.1%和11.1%。中国高校的研发经费位于企业、研究机构之后。另外6个国家高校的研发经费均高于研究机构,研发经费支出在国家科技创新主体中位列第二。其中高校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比重由高至低依次为加拿大(38.2%)、英国(26.5%)、法国(20.6%)、德国(17.6%)、日本(13.4%)、美国(12.8%)(详见下图)。

中国科技创新四大主体研发经费的来源依次为企业、政府、其他和国外。2007-2010年,全国研发经费各年总额分别为3710.2亿元、4616.0亿元、5802.1亿元和7062.6亿元,四年合计总额为21190.9亿元。四年中,企业、政府、其他和国外提供的研发经费分别为15148.3亿元、5057亿元、708.2亿元、277.4亿元,占研发经费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1.4%、24.4%、3.4%、1.3%(详见表4)。在上表数据中,企业是研发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四年提供的研发经费总额合计为15148.3亿元,占研发经费总额的比重为71.4%。该数字与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成正比。2007-2010年的四年中,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为10312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73.04%。该数据表明,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主要为自身研发支出。高校研发经费主要由政府提供,四个年度中政府提供的研发经费所占比例在55%-61%之间。企业为高校研发经费的第二大提供主体,提供的研发经费所占比例在31%-36%之间。其他来源渠道的经费所占比例在6%-8%之间,来自国外的研发经费所占比例在1.2%-1.3%之间。[2]相较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高校研发经费的来源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经费来源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如同期德国高校研发经费的75%-81%由政府提供,较我国高出约20%;来自企业的研发经费所占比例为12%-16%,较中国低约20%,来自国外的研发经费约4%。[3]而加拿大高校研发经费主要由高校自筹,所占比例在45%-55%之间;联邦政府是高校研发经费的第二大来源,所占比例在25%~30%;省政府和企业提供研发经费的比例在各在10%左右,私立非营利机构提供的研发经费所占比例约为8%,来自国外的研发经费所占比例约1%。[4]高校研发经费强度是指高校年度研发经费总支出与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值。研发经费强度不仅是衡量高校研发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地位的衡量标准之一,其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对高校研发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我国研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1.40%,2008年的1.47%上升至2009年的1.70%和2010年的1.76%,年均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7%。[5]其间,高校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8.36%,即同期高校研发经费强度为0.13。①在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在3%左右,高校研发强度一般在0.40以上。如2008年加拿大高校研发经费强度为0.64,德国高校研发经费强度为0.45。[6]从高校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数额看,2008年中国高校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3.8万美元,加拿大和德国则分别为13.4万美元和12.8万美元。②无论是国内比较还是国际比较,我国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均较低。在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地位低于企业和研究机构,处于三大科技创新主体的末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更低,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不高、研发强度低、人均研发经费比重小。这一现实与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不相称。我国应借鉴域外经验,加大对高校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推进校企结合和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整合,提升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有关部门应科学合理配置有限的研发经费资源,最大限度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投入产出比作为重要参数之一,动态配置研发经费,实现研发经费在不同研发主体之间、不同研发活动之中和不同研发主体内部的合理配置。高校自身也应当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不同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改变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忽视试验发展研究的现状,最大限度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学科基础优势,使之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和科技创新的源头。

本文作者:曹琼工作单位:汕头大学

查看全文

工业企业建设状况与策略透析

本文作者:李旭东孙峰张玉赋马永浩马丽工作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成效

1.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建立2010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5418家,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1964家,建有比例36.3%,居全国第二。研发机构的数量是2006年的2倍,建有比例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来看,2006~2010年,建有研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年均增速18.9%,居全国第二(图1)。研发机构的增长速度快,发展势头好,初步形成了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平台体系。图1六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比例(2010年,%)和年均增速(2006~2010年,%)2.资源不断集聚,持续发展基础逐渐夯实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凭借先进的设施条件和较高的研发水平,集聚了相当一部分科技资金,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高端人才和团队,承担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研发任务。从资金来看,2010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经费支出达到了417亿元,是2006年经费支出总量的3倍。从人员来看,2010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6.6万人,是2006年2.5倍。3.能力不断提升,支撑作用初见成效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产出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研发机构的有力推动下,2010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分别达到31132件和8194件,是2006年的5倍和4.7倍;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609亿和9387亿,分别是2006年的2.8倍和2.9倍(图2)。4.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活力逐步释放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模式和机制,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一方面,在研发内容上,不仅在产业化和应用型技术上取得突破,也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和前沿技术研发;不仅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自选题目,也踊跃承担和参与国家及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另一方面,在创新模式上,积极加强联合创新和国际化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此外,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

问题和不足

1.企业创新意识比较薄弱近几年,江苏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的创新意识有了较大提升。但总体上看,企业的创新动力依然不足,依赖外部力量的意愿仍然比较强烈。2010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为551.4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06%,低于广东(1.18%)。同时,与自主研发相比,企业更加重视引进技术、更新设备,全省企业科技经费主要用于新上生产线或更新装备。因此,创新意识薄弱的企业大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的意愿和需求。2.规模和投入仍需扩大虽然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比例居全国第二,但比居第一的浙江(54.4%)低了18.1个百分点(图1);并且目前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比例还不到四成,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虽然研发机构在投入的总量上比较大,但是单个研发机构的平均投入水平则较低,平均经费支出为1543万元,低于上海、广东、山东和北京,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3)。图32010年六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每个机构投入(万元)3.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虽然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发展迅速,部分研发机构已经突破了一些产业关键技术,但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仍待增强,难以满足持续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2010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研发人员数为61.3人,低于广东、上海和北京,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创新人才更加缺乏,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比例,比广东低13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等总数都低于广东,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仅为广东的33.2%(图4)。图42010年江苏和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出情况对比4.高水平研发机构引领不够不少知名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都具有世界水平和全球影响,我国一些企业研发机构的实力也已也逐步接近,不仅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引领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如华为已创建了分工明确的各类研究中心30多个,2010年的发明专利授权数达到2776件,占当年广东全省专利授权量的1/5。然而,建设研发机构,特别是维持一个研发机构高效运转需要持续的较大财力和人力投入,而技术研发的风险又比较大,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较强的实力,很难建设高水平的研发机构。2010年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例为59.1%,比2005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广东、上海、北京分别为66.3%、73.5%、76.7%;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利税率为8.1%,低于全省9.3%的平均水平,在六省市中最低,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1%)。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效益相对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特别是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制约较大,导致江苏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虽然数量众多,但具有国际影响和世界水平的却凤毛麟角。5.创新政策不够完善江苏已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但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如企业技术研发费用150%加计扣除是一项普惠性政策,但享受到的企业还不全,与实际需求相比、与企业投入相比差距很大,政策落实有待抓实。在建设研发机构高投入与技术创新高风险情况下,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积极性不足。

江苏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主要对策措施

查看全文

研发合作组织发展论文

一、研发合作组织的共生竞合动力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它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相互作用和互相依存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研发合作组织实质是一个企业共生组织,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的共生互补的生态化组织体。研发合作组织作为企业间的一种特殊联合方式,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通过能力互补使各方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组织作为一个弹性生态系统,组织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使企业能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研发合作组织内企业间的竞争并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竞争,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竞争对手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作伙伴。研发合作组织内形成了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竞合机制,这种竞合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的集体行动。竞合行为是组织个体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企业对于组织整体竞争优势的依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的压力使得组织内企业处于不断的竞合之中,个体企业在竞争中能够从中取利,组织整体竞争优势也在组织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得以提升。组织共生竞合机制的存在,对于研发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图1所示。

研发合作组织共生竞合机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组织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在当前商业环境不断动态化与复杂化的情况下,靠单兵作战的方式已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共生竞合机制有利于实现高效的网络化互动和合作,克服单个成员企业的规模劣势,形成合纵联横的网络关系,缓和经济利益的冲突。二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组织内独特的竞合关系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激励机制,从而成为组织内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如果企业不能提高研发能力,不能持续进行科技创新,那么这类企业就有可能在组织中处于弱势甚至退出。持续竞争产生了不断的激励,使得企业之间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技术创新竞争。组织内企业在许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推广,从而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中推进科技创新。三是有利于组织内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链”的各环节上,通过在“链”的优势环节展开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该环节拥有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并创造新的价值。四是有利于研发合作组织内部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有利于企业间实现纵向合作,降低成本,实现生产协同和技术协同。企业间可以互相学习经营管理经验,促进成功的管理经验在组织内传播。五是有利于形成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由于共生性,组织内企业还可与本地知识生产机构形成共生体,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获取优先扩散的技术与知识,从而营造优势。

二、研发合作组织的自组织强化机制

自组织强化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从宇宙的演化到生命的进化都可以看成复杂性适应系统。复杂性适应系统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即它具有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调整和自我进化的特征。研发合作组织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因为研发合作组织不是一个人用自组织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加以设计的技术和计算装置,它本身就是一个自组织的产物,组织处理复杂性的游戏规则也是自发形成的,并且这些游戏规则在遵循着组织体模式下通过共同学习的动态过程得以更新,而非由更高级的力量预先设定和安排。研发合作组织能借助网络关系获得单个企业无法获得的各种优势及竞争资源,对外能够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具有局部的正反馈,是一个具有自增强或自催化的动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自强化性。从这些意义上说,研发合作组织之所以具有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原因之一就是内生动力——自组织能力和自强化能力的存在。研发合作组织内部的自我组织强化机制、促进研发合作组织的形成机制如图2所示。组织强化机制对研发合作组织将产生四方面的效应。

1、组织强化机制有利于组织整合要素资源。研发合作组织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组织成员拥有的资源和结构方式将影响组织的竞争优势,在组织结构中形成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相对于单个企业资源的有限性而言,研发合作组织整合资源的能力更强,能够按照一种近似最佳的方式将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

查看全文

研发合作组织发展分析论文

一、研发合作组织的共生竞合动力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它是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相互作用和互相依存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研发合作组织实质是一个企业共生组织,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的共生互补的生态化组织体。研发合作组织作为企业间的一种特殊联合方式,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通过能力互补使各方都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组织作为一个弹性生态系统,组织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竞争,这种竞争使企业能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研发合作组织内企业间的竞争并不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竞争,更多的是合作关系,竞争对手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作伙伴。研发合作组织内形成了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竞合机制,这种竞合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的集体行动。竞合行为是组织个体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企业对于组织整体竞争优势的依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的压力使得组织内企业处于不断的竞合之中,个体企业在竞争中能够从中取利,组织整体竞争优势也在组织内企业的良性竞争中得以提升。组织共生竞合机制的存在,对于研发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图1所示。

研发合作组织共生竞合机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组织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在当前商业环境不断动态化与复杂化的情况下,靠单兵作战的方式已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共生竞合机制有利于实现高效的网络化互动和合作,克服单个成员企业的规模劣势,形成合纵联横的网络关系,缓和经济利益的冲突。二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组织内独特的竞合关系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激励机制,从而成为组织内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如果企业不能提高研发能力,不能持续进行科技创新,那么这类企业就有可能在组织中处于弱势甚至退出。持续竞争产生了不断的激励,使得企业之间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技术创新竞争。组织内企业在许多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推广,从而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中推进科技创新。三是有利于组织内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链”的各环节上,通过在“链”的优势环节展开合作,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该环节拥有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并创造新的价值。四是有利于研发合作组织内部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有利于企业间实现纵向合作,降低成本,实现生产协同和技术协同。企业间可以互相学习经营管理经验,促进成功的管理经验在组织内传播。五是有利于形成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由于共生性,组织内企业还可与本地知识生产机构形成共生体,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获取优先扩散的技术与知识,从而营造优势。

二、研发合作组织的自组织强化机制

自组织强化理论来源于人类对复杂性适应系统的认识,从宇宙的演化到生命的进化都可以看成复杂性适应系统。复杂性适应系统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即它具有自我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调整和自我进化的特征。研发合作组织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因为研发合作组织不是一个人用自组织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加以设计的技术和计算装置,它本身就是一个自组织的产物,组织处理复杂性的游戏规则也是自发形成的,并且这些游戏规则在遵循着组织体模式下通过共同学习的动态过程得以更新,而非由更高级的力量预先设定和安排。研发合作组织能借助网络关系获得单个企业无法获得的各种优势及竞争资源,对外能够不断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具有局部的正反馈,是一个具有自增强或自催化的动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自强化性。从这些意义上说,研发合作组织之所以具有自组织性和自强化性,原因之一就是内生动力——自组织能力和自强化能力的存在。研发合作组织内部的自我组织强化机制、促进研发合作组织的形成机制如图2所示。组织强化机制对研发合作组织将产生四方面的效应。

1、组织强化机制有利于组织整合要素资源。研发合作组织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组织成员拥有的资源和结构方式将影响组织的竞争优势,在组织结构中形成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相对于单个企业资源的有限性而言,研发合作组织整合资源的能力更强,能够按照一种近似最佳的方式将各种资源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

查看全文

加强信息产业创新财政管理研究

[摘要]传统观点认为企业本身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由于企业自身没有完全享有投资的回报,政府可以把财政政策作为一项主要的刺激手段来弥补动力不足,同时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因此,我国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的合理化这些关键因素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政府;财政政策;自主创新;信息产业

1政府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企业研发的理论分析

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的决定因素是预期的投资回报率,如果研发投资的预期回报率高于其他投资,则企业就会自动的倾向于这项投资,反之则不会。研发投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具有正的外部性,这种正外部性使得投资主体无法完全获得由自身研发投资带来的所有收益,即使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相当完备的经济环境中,也会由于专利保护的时限性和其他形式的知识溢出导致投资的私人回报率低于从整体来看的社会回报率,这意味着私人的研发投资水平低于社会最优的水平。Jones和Williams(1998)认为,保守的估计社会最优的研发投资会是实际投资的2~4倍。所以,无论在当今的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各种财税政策来激发社会的研发投资是各国政府的一个必然选择。

从总体上说,政府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提高或激发社会的研发投资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其一是需求方面,也就是通过对研发活动的直接财政补贴或税收激励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和弥补企业没有完全得到的收益。这些措施在资本市场更加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会更加有效,因为在资本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首先,由于缺乏足够的风险资本的加入,企业不能通过外部融资来分担风险,大企业可以转向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来进行研发活动,中小企业则会因为缺乏风险资本的加入而无力承担高风险的研发投资;其次,由于在更加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道德风险更加严重,使得企业为研发融资的成本更高,从而减小了对研发的投资。当政府通过实施各种财税政策参与社会的研发活动时,则会大大改善这种研发不足的现象,从而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最后是供给方面,政府可以发挥财政力量,通过增大对教育的公共开支,尤其是增大对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支出从而为社会供给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显然,在相同的研发强度下,具有更多的科研人才会提高社会科技创新的效率和产出,从而激发更多的研发活动。

事实上,政府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出发的各种财税政策的效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不同的产业中是不尽相同的,因为影响企业创新的除了政策因素之外还有很多,比如经济的开放程度、市场结构、企业的规模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而这些因素是共同发挥作用的,所以,分析财税激励政策的有效性需具体考虑产业的内外部环境。本文分析促进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各种财税激励政策的选择。

查看全文

轴承企业调研成果交流会发言材料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计划安排,我和科协的同志们深入我县轴承企业,通过座谈会的方式对轴承产业中创新平台建设及创新力量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一、发展现状

轴承企业研发机构逐步增多。我县轴承企业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研发中心9家,分别为县轴承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轴承有限公司滚动轴承研发中心、轴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轴承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轴承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轴承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市科协加强联系,拟建立高端精密轴承协同创新中心。发挥省轴承研究院平台作用,延伸企业服务范围,利用与科技大学、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轴承有限公司合作优势,开展“产、学、研、用”综合服务,推动轴承产业上档升级。轴承研究院组织科技大学和高级技工学校部分教授、实习研究生及轴研院员工对8家企业进行了生产技术指导,提升了10家企业的工艺图纸设计,对15家企业进行标准件的周期检测,为20家企业的轴承磨工工艺和装配检查工工艺进行了提升培训,;为县城40多家轴承企业进行了计量检查培训,培训技术人员523名。定期聘请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何加群教授组织开展系列技术讲座,邀请讲师举办了专题技术讲座。

科技创新力量日趋强大。轴承、轴承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三等奖,诚为轴承引进100多台智能机床进行技术改造。省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耐磨损超高速精密圆柱滚子轴承研制”项目获得2019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部分轴承企业通过引进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研制和开发了一些市场对路且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少数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没有通过省级认定。

二、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深刻理解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转变观念,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创新体制,集中力量突破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批关键性技术。

一、转变观念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必须摒弃那些束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对此,一要转变只重视资金引进,忽视核心技术掌握的思想。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不能片面强调引进外资多少、合资企业多少,而不关心是否得到了核心技术,能否在合作过程中培育自己的创新能力,否则到头来要受制于人。二要转变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思想。自主创新虽然在初期投入成本较高,但却避免了引进技术时要支付的高昂代价,也避免投产后需将绝大部分利润让给外方的痛心局面。从长远看,企业只有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进行自主创新,才能真正掌握自身发展的命运。三要转变只注重跟踪仿制,而不愿自主创新的思想。跟踪仿制国外技术虽然对于技术发展自身而言风险较低,但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却始终落在别人后面,没有在根本上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同时还存在着潜在的知识产权纠纷等危险。所以,只有进行自主开发,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发展的主导权,实实在在地规避各种风险,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四要在科技人员的思想上根除浮躁心理,树立敢于和国外研发机构竞争的信心,将自主创新的精神扎根于思想深处。五要改变国内企业在研发上只重视竞争而缺乏合作的思想。为此,要改变企业在研发上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集中研发力量,避免重复研究,加快研发速度,共享创新成果,增强对外竞争力。

二、加大投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我国在研发经费总量上不断增长,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要扭转我国在国际竞争力上的劣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研发经费投入。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据技术性标志显示,当研发强度不超过1%时,技术研发处于使用技术阶段;研发强度在1%至2%之间时,技术研发则处于改进技术阶段;而在研发强度超过2%时,技术研发处于技术创新阶段。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的技术研发尚处于改进技术阶段。这说明我国科技投入体系尚未成熟,许多重大科研项目仍应由政府组织实施。这就决定了政府研发经费投入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仍将发挥主渠道作用,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切实强化财政科技投资,确保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其次,要鼓励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研发资源配置处于长期不合理的状况,这一状况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政府科研院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最大受益者,而企业则因政府研发的投入甚少,本身对研发投入缺乏兴趣,很难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世界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分配和人员配置都是以企业为主体,研发成果转化率较高,一般在60%-70%,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要确立我国企业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深化企业改革,通过制定宏观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一方面,政府应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来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另一方面,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吸引社会资金,组建各类创业投资公司;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担保机制、支持风险投资等联合手段,努力提高企业及其他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此外,还要合理配置有限的研发经费资源。一方面,应逐步调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部分研发活动的投入比例,特别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另一方面,还应通过在重点领域里的研究突破来带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

三、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自主创新的实现,最终要落脚于人的创新活动之中。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全球化进程仍将加快,世界各国的竞争态势将会更加激烈,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将日趋落在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发展优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尽管引进了大量技术先进的组装生产线,推出了大量新产品,然而,我们的技术能力尤其是核心技术能力却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这一方面与引进技术后对技术的吸收消化努力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多年来我们对自己的人才培养和知识积累重视不够。要以自主创新推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认真解决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问题。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人才是具有高增值性和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人才是创新之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此,要解决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创造宽松的条件。其次,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要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灵活驾驭知识和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理想、有责任感、善于与他人合作、对科学和真理有执著追求的、具有终生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生存技能和现代交往工具的、能进行国际交往的新型人才。第三,必须高度重视人才规划工作。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要按地区、行业编制人才战略规划,用以指导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人才市场。根据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计划,要制定科技人才回国特别行动计划,重视优先从内部选拔人才,以避免从源头流失,同时做好重点人才的引进工作。第四,努力营造平等开放、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四、完善体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保障。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体制的创新应该为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搭建制度平台,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由于体制创新的艰巨性不亚于技术创新,因此,作为国家战略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仅仅是科技界的事。为了把自主创新战略落到实处,首先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整合,即对国家的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投资政策、进出口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各方面进行协调。特别是在一些领域的技术研发涉及多领域、多学科的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牵头,将分散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人才有效组织起来,在人才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协同攻关,寻求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其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发展的环境。一是调整国家投资政策,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力度,使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二是完善聚集人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合理竞争。三是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创造性的环境。

查看全文

农村信用社信贷项目发展制约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贷款产品结构及与先进银行产品开发之间的差距,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产品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制约农村信用社贷款产品开发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研发理念滞后、研发基础薄弱、产品研发机制需要完善等方面;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产品研发需要更新创新理念、拓宽创新思路、加强产品研发基础性制度建设、多渠道加强功能性产品供给、引入有效的市场营销机制。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贷款产品;研发

市场竞争、客户需求以及内外环境变化,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加快业务战略转型。而转型的关键是信贷产品创新。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创新信贷产品关系到农村信用社市场的拓展和业务战略转型能否有效实现。本文以湖北农村信用社为个案,对信贷产品研发进行了剖析,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品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突破产品研发瓶颈,应完善信贷产品研发机制,多渠道、立体式开发信贷产品,以此推动农村信用社业务战略顺利转型。

一、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研发处于初级阶段

近几年,为加大信贷资金运营力度,有效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湖北省农村信用社先后完善和开发了大量信贷产品,目前通用型信贷产品已达22种,其中个人类贷款品种有12个,公司类贷款品种有10个,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拓展业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现有的信贷产品结构、研发动机看,农村信用社当前信贷产品研发处于初级阶段。

(一)产品结构呈四多四少非均衡状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