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2 22:10: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新型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新型技术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电类专业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相关教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型研究与实践。该教学改革突破课程界限,把课程设计和模电、数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以及相关大学生竞赛相结合,使得课程设计选题丰富,制作形式多样化,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管理,有效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完成质量,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创新型研究与实践

1前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对《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综合应用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各高校工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对该课设进行了各种教学改革探索。本文在总结相关教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型研究与实践。

2课程设计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主要利用电子元件和集成数、模芯片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和制作。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模电、数电等知识并能熟练操作EDA软件进行原理图设计、仿真,利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制作电路板并进行调试和检测,完成满足功能要求的作品。通过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本文提出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突破课程界限,把课程设计和模电、数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及相关大学生竞赛相结合。使得课程设计选题丰富,制作形式多样化,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时间安排上也比较灵活,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指导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认真完成课设内容。

查看全文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创新型教学研究

【摘要】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电类专业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相关教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型研究与实践。该教学改革突破课程界限,把课程设计和模电、数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以及相关大学生竞赛相结合,使得课程设计选题丰富,制作形式多样化,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管理,有效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完成质量,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就业。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创新型研究与实践

1前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对《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综合应用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各高校工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对该课设进行了各种教学改革探索。本文在总结相关教学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型研究与实践。

2课程设计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主要利用电子元件和集成数、模芯片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和制作。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模电、数电等知识并能熟练操作EDA软件进行原理图设计、仿真,利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制作电路板并进行调试和检测,完成满足功能要求的作品。通过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图1所示,本文提出的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突破课程界限,把课程设计和模电、数电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及相关大学生竞赛相结合。使得课程设计选题丰富,制作形式多样化,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时间安排上也比较灵活,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指导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认真完成课设内容。

查看全文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

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指出,要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同志的精辟论述,为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重要升华,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反映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否贯穿于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各个环节,能否在搞建设、谋发展的全过程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坚强支撑,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途径。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具体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紧密相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密切相关。科学发展,必须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进入21世纪,全球资源、能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必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必须是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必须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这样的发展,是发展的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是发展的手段与目的的高度统一,是发展的短期效益与长久效益的高度统一,是发展的生机活力和不竭源泉的高度统一。实现这些“高度统一”,除了依靠科学进步和自主创新以外,没有其他捷径可循。

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说到底,就是立足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之上的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查看全文

电力电子技术创新型课程设计分析

1传统课程设计的不足

传统“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很多,但内容上主要集中于电力半导体器件、整流、直流斩波、逆变和变频变压等几个章节。以“单向半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纯电阻负载)”课程设计题目为例,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仅完成整流电路理论概述、电路结构和特性介绍以及一次验证型的实验结果,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是弱电控制强电的实验,平时开设的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型实验,主电路结构都是以挂件形式开放着的,控制电路部分也是安置在面板上,学生很简单地就能完成实验指导书中的要求。而对于一些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弱电部分一般都是学生自行设计的,这就要求处理好强电和弱电的接口部分,而操作不当很容易使电路损坏。课程设计要求理论分析与实验论证相结合,但对于电子信息专业学生,首次接触这门强电类型的实验,很难把实验结果与书本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如做整流电路实验,学生一般不思考示波器上显示的可控半波波形、直流电压表读数与控制相位之间的关系,从实验中获益不多。

2课程设计内容的制定和教学安排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主要包括电气传动、电力系统和开关电源三个领域。小容量开关电源设计与制作作为课程设计内容比较适合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简单的开关电源包括启动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输出滤波、保护电路和变压器等诸多部分。而且开关电源的设计种类也很多,设计成本不高。因此,我们将开关电源的设计作为综合性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项目。我们对学生进行分组,分解项目任务,分配给他们不同任务要求。如有的学生负责电压反馈型并联Buck电路的设计,有的学生着重于主电路的设计和参数计算,有的学生要求侧重于均流控制电路的设计,有的学生侧重于驱动电路的设计等,这样的分配有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教师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可适当选择一些案例进行讲解,籍此为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提供范例。案例可取自科研文献或当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开关电源的设计项目。例如,考虑节能项目中使用的综合整流、逆变和直流斩波电路等,设计LED或LCD等的控制和驱动电路以及电动汽车逆变电路等。

3电路仿真与实验结合

考虑到安全性和使用成本,“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实验调试不可能自始至终都在实验室中进行。解决的办法是利用电路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4-5]。通过电路仿真能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验证,降低实验成本。在课程设计实验调试阶段,每个小组在基于某一仿真软件构建的虚拟实验平台上进行电路仿真。学生仿真时分层次进行。如设计电压模式单端反激Buck电路,该组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对图1所示的开环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得出输出电压与占空比的关系,计算出电感电流连续条件下主电路元件参数。然后学生加入如图2所示的电压闭环控制,对图1单端反激直流变换器负载或输入电压突然变化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调试控制参数获得稳定的输出电压。学生查阅科研文献后作进一步的仿真调试,如将输入直流电源用整流电路代替、加入保护电路和用集成块来实现电路仿真等。通过仿真与理论计算结果对照,可验证电路或分析电路特性,或提出改进创新意见。在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符合之后,才允许学生进行实验。图2电压模式控制电路我院“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实验具体安排在实验平台上操作,该实验平台还可供学生做普通实验和部分毕业设计实验。开关电源主电路、整流电路和控制电路是分开安置在平台面板上的,学生可根据不同类型开关电源连接相应主电路。我们要求小组所有学生能进行开环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实验调试,然后自行设计闭环控制电路进行实验调试,以满足不同的输出要求。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我们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配置器件、制作电路板和搭建电路,然后进行焊接和调试。这部分的工作也可为今后进行毕业设计作进一步的准备。

查看全文

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政策论文

[论文关键词]创新型中小企业政策需求扶持政策

[论文摘要]基于创新研究的世界性热潮和中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背景,在界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分析其政策需求的基础上,在相关的主体建设、制度和金融等方面提出扶持政策建议。

世界经济潮流进入创新优势主导阶段,微观经济主体创新型企业最具竞争活力,创新型国家的成功得力于国家创新体系中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更是根本。而创新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这已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世界性共识。我国实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急需扶持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将创新型中小企业从创新型企业总体和一般意义上的中小企业中划分出来,提供有特点针对性的政策扶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研究,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1创新型中小企业概念与认证

1.1创新型中小企业概念

本研究在比较和借鉴国外经验,整合和提升国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创新战略总体要求,结合中国国情实际,本着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绩的核心原则界定认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是能以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创新优势保持竞争力,并在新产品开发、专利、品牌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收益突出的中小规模企业,而成为政策扶持对象要通过所建立的认证指标和认证制度系统具体认定。

查看全文

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一、创新型企业的文化特征分析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创新为动力的创新型企业已逐步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但什么是创新型企业?学术界没有对此作出明确界定,而是从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打造、激励机制、市场竞争、持续发展等方面给创新型企业下了定义。归纳起来,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持续创新和盈利能力、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创新文化的企业。与创新型企业的基本内涵紧密相连,创新型企业文化也有其鲜明的特征。(一)创新性、持续性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与模仿型、并购型企业不同,创新型企业是依靠自主创新、内生动力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因此,创新是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型企业进行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获得更大效益,从而实现持续发展。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创新是路径、是方法、是手段,而获得利润、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由此可知:如不是以创新来推动持续发展的企业,就不能被称为创新型企业;即使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只要其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推进创新,并以新产品、新服务开拓新市场,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也可以被称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文化是从创新型企业的内涵中提炼出来的,是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灵魂,自然离不开创新型企业的最本质的要素——创新、持续发展。所以,创新性、持续性构成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创新性是创新型企业的立命之本,必然在其文化中烙上深深的印记;持续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型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是为了拓展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二)开放性、协同性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交往日益频繁,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细胞,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要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市场竞争。创新型企业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创新发展,就要以开放的视野借鉴吸收其他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服务水平、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点,这样才能推陈出新,以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赢得市场,获得发展。如云南白药是一家百年的制药企业,其在进军创可贴市场时,就借鉴吸收了其他创可贴企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特点,增加了药材的成分,实现了产品的创新,并以“云南白药创可贴,有药好得更快些”为口号,向创可贴市场一家独大的美国邦迪创可贴发起冲击,迅速占领市场,获得成功。因此,创新型企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有开放性的文化,让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开放的作风深入企业的文化建设当中,成为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样,在当今时代,单打独斗式的创新已经成为历史,在分工越来越细的产业链中,往往需要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经验,甚至不同性格趋向的思维进行交流碰撞,才能实现突破创新。这样,创新活动越来越依靠多部门、多成员的协同攻关,尤其是面对复杂的问题,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只有依靠一个甚至几个团队的合作,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新时代创新型企业要实现创新、持续发展,必须有开放、协同的文化,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三)激励机制、容错机制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创新驱动发展是创新型企业的本质属性。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极强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开发能力,它们能够把新发明、新技术应用到本企业的产品上,不断研发出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但是新产品的研发本身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成功研制的新产品自然会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但并不是所有的创新、研发都会成功,也不是所有的创新产品都会立即产生效益,实际上,无论是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还是管理的创新、服务的创新,都会面临较长时间不产生效益的风险,甚至会血本无归。面对机遇、风险和挑战,创新型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就需要有激励机制、容错机制,否则作为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人员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在创新的道路上瞻前顾后、束手束脚。因此,创新型企业需要有激励性文化、容错性文化。无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一般员工,都要认识到,对成功的创新要进行激励,对在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者,应从物质、精神方面进行嘉奖,激发其创新动力;而对于失败的尝试,要有容错机制,要有宽容的环境,也要有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使创新人员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开展创新实践,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四)品牌化、制度化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物化特征。创新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打造知名品牌,具有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创新型企业文化往往与创新型企业创造的初衷和创始人的内涵有密切的联系,最后在企业的创办发展过程中,融入企业的产品、服务当中,并通过企业员工的宣传推介,成为企业的品牌。具有品牌意识的创新型企业,在企业内部会培养员工的品牌文化意识,使企业员工在推广、宣介企业的产品、服务时,让自身的企业品牌文化深入消费者心中,从而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拓展空间;在企业外部,品牌文化会使其有别于其他企业,这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因此,品牌化自然也就成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一个物化特征。同样,一个创新型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基础和保障,创新需要激情,企业发展需要制度化、规范化运作,与传统企业相比,创新型企业的管理能力应该更为先进、规章制度应该更为完善、组织架构应该更为灵活,这样才能适应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求,才能把各种创新人才、创新资源汇集起来,从而为创新型企业不断推进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制度化自然也就成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另一个物化特征。

二、文化建设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

创新型企业文化源于创新型企业的实践,是创新型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文化不仅是创新型企业的软实力,由文化建设带来的文化创造力、文化内生力、文化凝聚力、文化传播力等还能有力地推动创新型企业的持续发展。(一)建设企业文化,以文化创造力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文化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为现实的人的创造力,即创意、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潜力[1]。文化创造力所具备的创意、创新、创造的潜质,与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它可以直接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以创新求发展的创新型企业里,企业文化蕴含的创新性、创造性、自主性、灵活性和风险承担性赋予了企业员工许多与创新相关的自主权、主动权,从而激发了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创造研发能力,推动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比如,美国的康卡斯特集团,最初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打造的文化突出了其创新的本质,借着这一势头,企业进行了两次转型,从最初的天线业务转变为电视业务,再转向互联网业务。康卡斯特集团的成功,得益于企业营造的激发创造力的企业文化氛围,员工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正如其CEO布莱恩•罗伯兹所言:“我们还是打造了这样一个环境,能够让艺术家、导演、编剧、制作人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2]基于这样的企业文化,它在并购NBC环球公司时,其目标不是推出更好的电影,而是让艺术家能做出更好的电影。康卡斯特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激发了企业的文化创造力,一大批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如《功夫熊猫》。经过几十年的创新发展,康卡斯特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媒体和娱乐公司、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美国第二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第四大的电话业务供应商。由此可见,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所带来的文化创造力,不仅能让企业实现持续创新,而且能加强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增强文化发展的创造活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二)建设企业文化,以文化内生力激发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从企业文化的成长阶段理论可知,企业成长的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创新和活力。而企业的内在活力是创新型企业保持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引领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活力源自内生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活力,创新的活力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自发的内生力,因为只有内生力才能让创新得以持久。创新型企业主要的创新力量不是企业的领导者,而是在一线工作的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的创新内生力的激发,需要环境、氛围和企业文化的支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型企业通过文化建设,以文化内生力激发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这对企业的创新有着内在的、无形的、持久的推动作用。如百度集团,作为一家技术型创新企业,“创新”不仅是其企业文化,还是其立足之本,其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创新。据统计,当你早上起床后打开百度搜索的时候,与你前一天的最后一次搜索相比,它至少有400个技术指标的更新[3]。这么快速的更新,靠的是什么?不是企业的高管,而是奋战在一线的员工。这与其企业文化建设密不可分,百度的企业文化是“简单,可依赖”,即打造一种平等的企业文化,与这种文化相对应的,其企业的组织框架是十分扁平的,生产什么新产品,不是由高层直接决定,而是交由工程师、员工去实践,并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平等和尊重,且允许其创新失败。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员工创新的内在活力得到了激发,其创新的压力不是来自企业、不是来自高层,而是来自自己,如此一来可以增强员工创新的自觉性、主动性。因此,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内生力激发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着力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实现创新、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创新型企业的文化内生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根本动能。反之,如果企业文化内生力不强,则企业的创新活力就不会大,安于现状、存有“等靠要”思想的企业也必将被挤出创新型企业之列。(三)建设企业文化,以文化凝聚力促进创新型企业内部形成发展合力。以科技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企业不同于依靠珍贵稀缺自然资源的传统企业,其竞争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其关键要素是人才和团队。因此,创新型企业要实现创新、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把各方面的人才吸引和聚集到企业内部。吸引和聚集人才的方式很多,但真正能长久产生作用的是企业文化。因为,待遇、福利等都可以被竞争对手复制、超越,唯有文化,是不能被复制和模仿的。在科技迭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越来越需要团队合作,而企业的文化凝聚力则恰恰能营造团结和谐、协同攻关的氛围,在这种文化环境下,企业员工和团队的价值得以体现,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建设企业文化,对外要求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对内则要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使员工和企业形成目标共识。相反,如果创新型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凝聚力,那么即使在创业初期取得了一定成功,也终究无法实现持续发展。如曾经风靡一时的“小黄车”,从估值200亿元人民币的“独角兽”企业走到濒临破产的地步,令人惋惜。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小黄车”发展进入关键节点时,缺乏企业文化凝聚力,没有发展合力,股东们各有小算盘,谁都不甘心给他人作铺路石,谁都不情愿为他人作嫁衣裳,关键时刻意气用事,相互掣肘[4],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内耗,这颗曾经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明星”,失去了创新的生机与活力,很快就从创新型企业的队伍中淡出,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四)建设企业文化,以文化传播力增强创新型企业对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企业文化,因为技术、产品、服务、管理等最终都将趋于同化,唯有文化才是无法复制的核心要素。创新型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时代性、创新性、超前性,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都有很大的影响,往往体现了创新型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创新发展的软实力,而且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硬实力。对创新型企业来说,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以文化传播力来增强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企业文化传播力对内以企业员工为对象,通过文化传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对外则以市场、客户为对象,通过企业文化传播,树立正面形象,提升企业在社会、市场、客户中的影响力,从而为企业的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资源,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比如,华为凭借自身企业文化的传播力,赢得了市场和客户,特别是在经受美国的打压之后,其企业文化更是深入人心,不仅在国内得到了极大的支持,而且在国际上也声名远播。又如比尔•盖茨成立微软的慈善基金会,为全球超过1.8万个非营利组织提供不同程度的捐赠,不断创新企业的文化品牌,并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力,打造了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5],使企业赢得了声誉,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三、创新型企业推进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对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进入新时代,特别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创新型企业在世界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创新型企业要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也催生了一批企业家。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的企业是大而不强的,中国的创新型企业更多的是技术创新型企业,而不是科学创新型企业,很多企业热衷于从“1”往“100”做,而很少有企业愿意从“0”往“1”做,这就容易被国外企业“卡脖子”。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源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价值和软实力。所以,创新型企业从初创期开始,就要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只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创新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进行规划,其文化才能融入企业创新发展的血脉当中,才能真正产生动力源泉。而不是在生存问题解决之后,象征性地做些文化建设活动,如打打球、走走路、看看电影、出出板报,这仅仅是企业的文化活动,而不是深入企业内部、深入企业员工心中的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必须明白,一家创新型企业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科技现象”或“经济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现象”。如Google公司,其创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其能持续地推动创新,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平等互敬的企业文化,Google的员工每个人距离总裁的级别不超过3级,人人都可公平享受办公空间。这里的管理职位更多地强调服务,员工受到更多尊敬,能够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下工作,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无穷的创造力[6]。因此,创新型企业从起步开始,就必须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并结合企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让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企业文化也就成为激发员工勇于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型企业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不仅是企业创办者或管理层的事情,也是每一个员工的事情。如何增强企业员工文化建设的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员工通过学习,强化专业知识,培养其从阶段学习走向终身学习、从个人学习走向团队学习、从创新学习转向催动创新源泉的学习,让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根植于企业员工的脑海当中,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二)创新型企业要建设适合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一般企业的文化建设不同,其需要紧紧围绕企业的创新发展来进行。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其文化必须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根据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要求,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建设适合员工创新的管理文化。创新型企业员工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需要自由发挥的空间、需要管理者和同事的认可,而不是按部就班的约束,因此,创新型企业的管理者就要想方设法地创造让创新型员工释放潜力的条件,营造让其他同事认可创新型员工的氛围,并将其作为企业的管理文化,这种管理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把企业创新的元素汇集起来,推进企业的创新发展。二是要建设适合员工创新的环境文化。这种环境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宽容失败。创新的成功是在不断失败中诞生的,创新型企业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然要建设宽容失败的环境文化,对创新型员工失败的尝试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是要给予其充分的理解,并鼓励其及时总结失败原因,继续进行尝试,这种宽容的环境文化会对员工持续开展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相反,如果是苛刻惩戒的环境文化,则会使员工增加心理负担,对于创新更是畏首畏尾,这不仅会扼杀员工创新的积极性,而且可能造成创新型人才的流失。三是要建设适合员工创新的激励文化。激励文化是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持续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型企业要注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开展对创新的激励,结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员工的追求和价值、市场的需求和反应等建立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激励创新的文化导向。在建设激励文化的过程中,要体现公平原则,即创新激励的标准、创新成果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不同企业创新的激励措施等的公平,这是创新型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微软能持续创新发展,与其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微软能吸引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不仅因为其在全球的影响力和丰厚的福利待遇,还因为其具有适合创新发展的文化环境。在微软公司,员工可以不受干扰地思考和实践自己的独特创意,微软实行弹性工作制,员工在达到项目绩效目标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他们有选择是否加班的权利,因此微软能吸引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5]。(三)创新型企业要持续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和生命体一样,也要经历诞生、发展、成熟等各个阶段。企业文化如要实现繁荣昌盛,唯一的出路在于创新。因此,创新型企业的文化也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历程一样,需要持续的创新发展。从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根源来分析,创新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作为创新型企业,其文化建设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下,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才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动能。因此,创新型企业必须根据时展的要求,科学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并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来寻求实现目标的动力。创新型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要素是人才,而能把人才留下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企业文化,所以,持续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围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来展开。创新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通心工程”,创新型企业发展最难的是隐性的通心,而不是显性的通电、通水、通路。企业的“通心工程”,对内要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依赖性和归属感,即让员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自己为之奋斗终身的“家”;对外是社会、行业、客户对企业的认同和欣赏,这包括对企业的产品、服务的认可,也包括对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认可。创新型企业的文化创新,要紧跟企业创新发展的目标和自身的市场定位,并从全局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客观分析,从而以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文化制定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策略。因为,企业文化具有隐性特点,其外在表现为企业的规章制度、激励措施等,这些对企业员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企业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员工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满足员工的需求。比如,在创新型企业的初创期,企业文化是吃苦耐劳、讲奉献,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员工都有过加班加点、不图回报的经历,但这种文化对当代青年人就不一定奏效,因为青年一代与老一辈接受的教育不同,他们会更多地要求付出与回报的对等性,如果不注重青年员工的思想变化,很可能会影响青年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创新型企业也需要秉持创新的理念,持续推进企业文化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四)创新型企业要着力打造企业的品牌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产品、服务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由于受到技术和成本“天花板”的制约,创新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仅面临着同行业的竞争,甚至还面临着跨业态的竞争。因此,创新型企业单纯依靠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来增强竞争力的效果越来越弱,而唯一能持续发挥作用的是企业文化,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才能让创新型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创新型企业要着力打造企业品牌文化,要注意结合企业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特点,把企业文化与企业产品、服务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凝练为企业自身的品牌文化,让企业的品牌文化跟随企业的创新产品、服务和管理一起走进市场,让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时,也认同企业的品牌文化,从而扩大企业品牌文化的市场影响力。如华为在创新发展中,非常注重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一方面,华为以其持续创新和提高服务品质为切入点,打造企业的品牌文化,华为借鉴大型跨国公司的经验,在管理上做到世界级的标准,同时,加大研发力度,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消费者认可和喜爱华为品牌,以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基础,华为的品牌文化逐渐形成;另一方面,华为选准目标群体,传播企业品牌文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地震、洪灾等重大灾害中捐款捐物,使企业品牌文化跟随企业形象一起深入消费者心中。与一些扩张、并购、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不同,华为专注于通信产品,并把通信产品做到极致,这让华为自身的品牌文化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五年的企业靠产品,十年的企业靠技术,百年的企业靠文化。创新型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并把企业做大做强,最根本的出路就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以优秀的企业文化获取创新发展的动力,最终实现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

创新型城市建设管理安排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安排,充分发挥乡村在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前期创新型乡村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效果的基础上,现就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或城区)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家经济产出最重要的基地,乡村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乡村的发展对区域和国家发展全局影响重大。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继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乡村。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一)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乡村具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具备率先发展和辐射带动的条件。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必需要有一批乡村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创新型乡村建设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创新型城市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核心带动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型乡村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支撑激进产业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区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的迫切要求。当前。乡村发展要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解决经济发展的技术含量不高、产业结构失衡和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必需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建设创新型城市,国乡村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探索乡村可继续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

查看全文

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工作部署,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省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市科技局、国资委、总工会、工商联决定共同开展市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工作。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创新型企业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型企业建设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创新机制,分类指导;上下联动,集成实施”的原则。

二、主要任务

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试点,突出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引导,集成科技政策、平台、人才、项目等资源,大力支持和培育国家和省级创新型企业,重点建设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的引领作用。

查看全文

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创新文化环境营造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而金融支持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了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构成和作用机理。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金融支持系统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面临包括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创新文化环境营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1创新型城市的内涵

对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的理解一般有两种:一是指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另一种是指以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可以得出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是:以城市内部创新要素为支撑,最初是通过创新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形成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实现建立在城市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双赢发展)。

查看全文

创新型城市建设论文

1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

(1)加大科技投入。天津市、青岛市科技投入呈加速度增长,两市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2)以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深圳市的自主创新活动几乎全部集中在企业内部进行。无锡市高新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3)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武汉培育了一批高科技转化企业,天津市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广州市通过积极推动孵化机构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空间。(4)注重凝聚创新型人才。深圳市自2006年开始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使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3000人。(5)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广州市、无锡市制定政策,优化创新环境。综上所述,各地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战略推行时间并不长,都是根据自身条件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许多都在探索阶段。

2理论与现实分析

2.1理论分析

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同时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我们对兰州市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作一些理论分析。从兰州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客观情况看,应按照“TheInnovativeCity”模式,驱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核心,并不断融合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展开。我们提出实施科技计划、基础能力、应用能力、创新支撑、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产业服务、城市空间、创新文化、开放合作十大工程;围绕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进步创新、产业发展创新、社会文化创新的有效措施。力争到“十二五”末,把兰州市建设成为一个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效益优化、社会环境良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创新型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2.2现实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