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07:29: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新社会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新社会管理

县委创新社会管理安排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以及全国、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会议精神、《县2013年度政法工作要点》和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整体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深化平安景区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维护景区稳定、民生保障改善的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就我局201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

整体推进加强和创新景区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县旅游工作总体部署,健全景区管理格局,解决影响景区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实现维护景区稳定一流,社会治安管控一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景区管理重点工作落实,及时排查、解决景区发展中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坚持民生优先,从源头上改进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绩效一流,民生保证改善一流基层基础建设一流的目标。

二、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推动基层管理重点得到落实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局要把工作职能和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转移,全面推进景区管理综合服务、网格化管理、居民自治、社会力量参与、工作考评、社区管理保障等六大体系建设,落实“事随岗设、费随事转、权随责走、人随事调”的保障机制,推动社会管理重点工作在景区落地、落实。

三、切实抓好社会管理,促进景区和谐发展

查看全文

创新社会管理大会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着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刚才,马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坚定了信心。我县将以这次大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马书记的讲话要求,紧紧围绕“社会稳定、治安良好、和谐有序、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把社会管理创新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加大力度,重点推进三个方面创新:

一是推进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保障群众权益,理顺群众情绪。牢固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整治的理念,注重从源头上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牢固树立统筹兼顾、平等协商的理念,正确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诉求,兼顾各方面群众关切,尽可能通过教育引导、沟通疏导和协调协商的办法化解各种矛盾。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综合施策的理念,加强法制教育,倡导依法办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同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科技等手段,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是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机制创新。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构建机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出台,重大工程开工,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要求,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排查机制,坚持定期排查、专项排查、重点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控社会舆情动态,谨防矛盾升级扩大;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不断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以“案结事了,罢诉息访”为目标,及时妥善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努力保持进京去省非正常访“零登记”成果,实现全年“三无”目标;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大力加强乡村、社区综治组织建设,将人力向基层集中,财力向基层倾斜,物力向基层投放,建立覆盖城乡、全方位、立体式治安网络,提高整体防范能力,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三是推进社会管理领导体制创新。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尽快成立全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的牵头组织作用,成立社会管理创新办公室,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注重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总之,我们要以这次动员大会为契机,动员全县上下积极投身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切实提高党委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为维护全市平安、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查看全文

区长在创新社会管理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千人动员大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近年来很少有的,会上专门印发了《资料汇编》,会后还要举行万人签名活动。我们之所以召开这么高规格、大规模的千人大会,之所以举行万人签名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动员全区上下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全区迅速掀起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热潮。

刚才,区长和书记分别就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讲得很好、很全面、很到位,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公安分局等5个单位的表态发言,决心大、信心足、措施实,希望全区上下都能像这五个单位的表态一样,说到做到、说了就干,干出成绩、干出效果。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第一个方面,关于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优化投资环境是加快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推动工作开展最有力的抓手。全区上下都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的具体实践中来,以环境的大优化、大提升,推动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就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我重点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打造全省最优投资环境。

查看全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心得感言

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措施。当前,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正确把握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从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设,力争做到凡是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举措坚决不施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责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事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落实到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把是否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项目、重大决策事项能否出台或实施的前置条件,做到未经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不审批,未经批准或虽经批准但涉稳重大隐患尚未消除的不实施。各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应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和下级党委和政府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并把其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评体系。

充分把握参考依据。一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法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否有充足的政策、法律依据;所涉及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依据是否合法,是否符合规定的议事决策程序。二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合理性。主要看重大事项的制定实施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兼顾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按照程序经过严格的审查审批,是否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是否有具体、详实的方案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是否会给其他地方、其他行业、其他群众带来负面影响,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有无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三是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科学性。主要看在重大事项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出台政策或进行决策是否有科学依据,是否遵循科学方法,是否违背科学规律等。

认真遵守工作程序。各级党委和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相关程序。一般说来,大体可分为六个程序。一是责任部门先期自行评估。决策作出部门、政策提出部门、项目报审部门(单位)、改革牵头部门、工作实施部门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应在提出决策和开展工作之前对决策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适时性等先期自行组织评估。二是主管部门进行审查。责任部门自行评估后形成《自评报告》,送主管部门审定。主管部门可邀请维稳、法制等有关部门以及重大事项直接责任部门参与评估。三是主管部门确定实施意见。主管部门根据评估情况,将重大事项涉及的相关情况形成《综合评估报告》。该报告应对评估事项提出实施、部分实施、调整实施、暂缓实施、不实施等意见。四是维稳部门进行备案。主管部门综合评估完成后,在将评估意见反馈责任部门之前应把评估报告送同级党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备案。五是责任部门落实措施。在重大事项出台实施后,责任主体根据分析评估情况,严格落实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稳定的具体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六是维稳部门和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督导。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应指定监管部门全程跟踪了解,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查看全文

创新社会管理新机制交流材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十八大也重点强调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我们嘉定区新成路街道以党中央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精神为指针,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开展了以社区最常见的居民聚居区“楼组”为单位,将各在职党员根据其所居住楼组重新建立党小组的方式,将分散的党员重新整合,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党代表会议的议事作用,为辖区的社会管理创新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加强社区基层党建的新路子。

一、党员代表议事会议对充分发挥居住地党员作用的积极意义

根据市委关于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要求,为进一步凸现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党员心中有群众,居民有难找党员,从而建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党工委在区委的指导下,从2003年开始探索试行“楼组党建”工作,将楼组内所有党员组织起来,建立临时党小组,使楼组内每一户群众家庭都有党员联系,把散在的、动态的楼组居民凝聚成一个整体,使党员与社区的关系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党员服务群众由间歇型向持久型转变,楼组家庭之间关系由单向型向互助型转变,在推进社区党建全覆盖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人”向“组织人”的转变,成为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促进党群互动的一个有效载体,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楼组”党建工作开展以来,突破了在职党员单位所有的概念,各在职党员积极参加社区议事会议,充分发挥了“宣传员、示范员、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的作用,实现楼组“无违法违约现象、无邻里矛盾和纠纷、无安全防范事故、无封建迷信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自从“楼组党建”开展后,各楼组党小组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做到群众有求必应,不求也应,居民群众从党员的实际行动中,真正看到了党员的良好形象,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截至目前,已在8个社区679个楼组建立了党小组,覆盖率达到57%.参加楼组党员2800多名,其中在职党员占了70%。他们中有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国企员工、也有私营业主、个体户、外企白领,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副处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95人,科级党员干部220人,有70人还担任了楼组党小组长,党员覆盖面涉及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百余家。“楼组党建”工作的开展,为在职党员在八小时外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而在职党员的积极参与,也为社区党建工作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二、社区党员代表会议的组织形式以及发挥作用的方式

新成路街道有4300多名党员,约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党组织关系不在街道的在职党员3100多名,占党员总数的73%。“如何使这些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散落在各个不同居民区的党的星星之火照亮社区的夜空”一直是我们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党工委班子不断在思索探索的问题。2003年街道党工委响应区委号召,根据街道实际,率先在新成社区试点开展“楼组党建”工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进行有益的尝试,突破在职党员单位所有的概念,以楼组或相邻楼组为单位,成立社区楼组党小组,每个党小组由3个以上党员组成,同一楼组不足3名党员的从相邻楼组的党员补充,原则上不超过10人,各党小组由党员民主推荐产生召集人1至2人。一个党员至少要与一户以上居民群众结对。各居民小区(街坊)建立社区党员联络站,每个联络站在党小组召集人中通过民主推荐的方法产生站长、副站长各1人,协调小区各个楼组的党小组活动。各个社区党组织具体指导各联络站开展社区“楼组党建”工作,并落实专职党务干部具体负责。

查看全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意见

一、充分认识民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和应尽职责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把社会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战略部署。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作了重要讲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项部署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大任务。社会管理与民政工作具有内在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协调社会利益、增进社会福祉、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健全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通过社会救助和帮扶困难群众,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和谐相处;通过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实现社会福利服务均等化;通过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通过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通过开展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和社区建设,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民政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维稳意识,找准民政工作与社会管理的结合点和角色定位,不断提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性和实效性,为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挥民政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发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基础作用。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提高社会救助保障能力,不断发挥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稳定器”作用。要抓好政策落实,不折不扣地落实城乡低保、灾民救济、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和医疗、教育、住房专项救助等惠民政策,切实兑现保障标准。要抓好政策创新,针对城乡困难群众对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完善制度、创新制度,以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产品供给,扩大民政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多层次、多措施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各种生活难题。要抓好工作规范,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的规范化建设,在救助标准确定、资格确认、补助金发放等方面,做到程序合法、规范运作。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补充作用。要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原则,认真贯彻《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加强减灾救灾管理,全面提升救灾工作水平。

(二)提升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水平,发挥城乡社区的平台作用。社会管理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切实发挥基层群众组织的自治功能,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要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深入推进基层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活动,实现村居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保障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挥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理顺乡镇街道政府机构与城乡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尊重城乡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形成城乡基层社会管理的合力。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把城乡村、居委会建设成为功能完善、作用明显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培育城乡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使城乡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水平,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从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出发,一手积极引导发展,一手严格依法管理,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体系和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职责明确的社会组织发展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增强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积极解决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社会组织专职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经济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政社分开,积极探索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和登记管理方式创新,逐步建立登记管理、备案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管理方式。健全对社会组织的管理监督机制,依法加强对政治类、法律类、宗教类社会组织的监管。健全社会组织退出机制,维护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秩序。完善相关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机制,支持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

查看全文

提高与创新社会管理的个人体会

2011年2月19日,总书记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年3月中旬,我们赴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就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统一思想,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

一是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省是人口劳务输出大省,每年约有700万农民工流入城镇,需要提供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城镇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计划经济时期许多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应承担了相应的社会管理责任。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下大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加以解决。三是顺应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基于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加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舆论指导等工作跟不上,致使一些人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解决。

二、转变理念,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始终。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保护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往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处理好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救助等问题,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同时,要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方法进行社会管理。

三、关注民生,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

查看全文

银行创新社会管理综治工作措施

近日,人民银行县支行为切实做好基层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采取了四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治工作措施:

(一)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

1、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办人员配备,综治办人员不能全是保卫人员兼任,要有办公室、纪检内审人员担任。而且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自觉承担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把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综治目标管理责任机制,逐级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综治成员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切实做到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措施、有考评、有落实,加大对各各股(室)综治目标管理情况的工作考评。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整合部门资源力量。当前举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加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推进平安建设活动进程。在这样的大氛围中,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这是新形势的需要。为此,要加强综治组织建设,建议综治办要配备专职脱产人员,专门抓综治工作,以减轻保卫部门的工作压力。并通过整合部门管理职能,理顺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切实解决职能交叉、职能分割的问题。

查看全文

果业局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措施

为切实做好我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特制订以下工作措施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治工作:

一、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

1、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办人员配备,要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要有办公室人员担任。而且要把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综治目标管理责任机制,逐级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综治成员站室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切实做到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措施、有落实,加大对各站室综治目标管理情况的工作考评。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落实综治工作规划。按照平安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规划,明确平安建设工作中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内部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健全和落实平安建设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坚持规范化管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拓宽综治工作领域。

查看全文

街道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街道201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高点定位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规范管理与完善服务有机结合、强基固本与创新机制有机结合、解决问题与源头预防有机结合,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二、工作重点

(一)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

1.进一步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坚持主动维稳和源头预防,对重大事项决定和实施之前,认真开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严格落实确定评估项目、深入调查听证、进行分析预测、形成评估报告、落实维稳措施等程序,积极构建“全程跟踪、刚性问责”工作格局,超前预防各类社会矛盾和风险。要针对重大工程征迁,探索深度推进风险评估,超前做好群众工作的机制方法,确保重大事项顺利推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