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技术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18:59: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新技术人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层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设一支宏大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充分认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已是国家和地区间竞争的关键因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我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这支队伍,对于带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提高我市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五”期间,我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与周边城市的人才状况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创业环境不够优化,等等。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吸引、培养、使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新体制、新机制,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顺利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迫切需要。
2、明确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的要求,紧紧围绕“两个社会”建设和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突出培养造就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这一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把*建设成为区域性的人才高地。到2010年,全市具有高级任职资格专业技术人员2万人,中级任职资格专业技术人员10万人,在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领域培养造就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基本形成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选拔、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3、抓住龙头,重点选拔、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制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划,以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为突破口,以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优势企事业单位为载体,重点选拔、培养一批在省内、国内乃至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和创业的领军人才,以领军人才开发带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体系。健全拔尖人才选拔制度,完善选拔和管理办法,每四年评选一次,实行目标考核和动态管理。深入推进“211人才工程”,实行滚动选拔培养,落实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措施,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构建以“211人才工程”为龙头的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体系。做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省特级专家、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151人才”的推荐工作。
创业服务政策创新管理论文
摘要制度创新可以造就大量创业人才,激励人才创业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于现实存在阻碍了人才创业的一些制度安排因素,所以改革和消除束缚人才创业制度安排羁绊,通过政策和服务的创新,形成有利于人才创业的制度环境,是以科技创新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人才强国战略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创业
1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人才的政策创新
1.1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创新
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分配机制,鼓励各类人才用自己的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或实现资本化、产权化,形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市场化分配机制。①各类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逐步实行市场工资制,工资水平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岗位工资水平要努力达到国际同类岗位培训的市场水平。②在高新技术领域建立高层次人才分配特区,试行按要素分配制度,以二股、期股等股份化分配方式,推进管理、技术、知识产权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给予优秀人才以应有的报偿,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分配问题。③建立企业家报酬制度,采取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分配方式,明确企业家的合法收入,激励企业家管理才能的充分发挥。④在高新技术企业先试行新的工资制度改革,综合运用岗位市场工资制、要素参与分配等形式,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国有企事业单位推广。总的方向是由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与人才实际价值与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1.2人才配置政策创新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一、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和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把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突出培养造就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型、复合型、国际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这个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5万人;在重点学科和优势产业领域中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全面优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形成一支数量可观、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机制
加快培养造就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深入推进“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进一步完善选拔和管理办法,落实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措施,优化队伍结构。对入选“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员实行滚动培养管理,到2010年继续选拔培养600名一、二层次人员。继续实施“钱江学者”计划,进一步构建以“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为龙头的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体系。加快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载体建设。到2010年,集中力量建成、建好100个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0个以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0个以上省级重点高新企业研发中心、100个以上省市重点科研机构,重点做好20个省属高校科技创新基地、10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和200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力争在优势产业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办好高新技术园区,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比较优势明显的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坚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发展。根据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每年遴选出20个以上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以课题为纽带组织联合攻关,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积极推进全省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优秀人才培养工作。各地、各行业和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实际和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加快建成一大批有能力对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的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团队。
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体系。实行浙江省特级专家制度,评选一批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技术精湛、学风严谨、贡献突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专家为省特级专家。组织省特级专家参加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专家库等重要咨询组织,参加有关重要工作决策咨询、有关科技人才评选和科技项目评审等工作。继续做好国家、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评选工作,做好科技副县长、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和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等工作。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各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的决定性因素。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总体上说,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深入贯彻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适应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是全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重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观念创新,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适应。
2.工作目标。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与法制环境;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健全在党委领导下,党政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制度。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实现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二、适应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制定并完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政策
3.加强人才宏观调控。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根据全国人才的总量、结构以及人才的地区、行业分布状况,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逐步形成有效的人才宏观调控机制。当前,要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的人才,各类高新技术人才,以及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提出培养、吸引和使用的导向及宏观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人才调控政策。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人才是最富贵的资源,是各国在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赢主动的决定性因素。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总体上说,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深入贯彻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适应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是全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重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观念创新,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适应。
2、工作目标。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与法制环境;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健全在党委领导下,党政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制度。努力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实现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二、适应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制定并完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政策
3、加强人才宏观调控。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根据全国人才的总量、结构以及人才的地区、行业分布状况,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逐步形成有效的人才宏观调控机制。当前,要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高速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的人才,各类高新技术人才,以及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提出培养、吸引和使用的导向及宏观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人才调控政策。
工业化高新技术论文
一、宿迁市高新技术发展现状
(一)研究与发展投入有限,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宿迁技术创新意识尽管有所增强,然而技术研发投入水平仍然较低,自主研发能力依然薄弱。数据显示,在研发投入上,2013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09%,江苏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2.3%,而宿迁市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2%。可以看出,宿迁支持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上比例偏低。同时,宿迁还缺失有效的技术融资机制和投资机制,无法提供足够的研发投入资金。R&D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导致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状态。
(二)技术创新人才缺乏,难以形成技术优势。
高级研发人员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则表现为技术人才长期不足。宿迁现有政策没有形成对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有效激励,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对外部人才缺乏吸引力,不能招募到紧缺人才;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人员又不够重视,不能留住人才,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进修培训机会和职业规划,不重视员工的发展,当现有人员有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机会时,都会选择离开。因此,欠发达地区难以形成自身技术优势,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产业、产品升级。
(三)技术研发相对落后,创新产出水平较低。
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促进人才资源开发建设,真正建立起党管人才的有效运行机制,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持,根据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围绕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宏观管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人才管理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2、工作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逐步建立符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健全在党委领导下,党政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制度;造就一支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突出重点,加快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3、加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实施“151人才工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引进培养10名获国家、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及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引进培养5O名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及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引进培养急需专业的本科学历技术人才1000名。
高新技术人才流入趋势及影响因素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着经济快速增长,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发展活力源自于高新技术人才。为了研究全面接轨上海背景下嘉兴市高新技术产业未来的发展,对影响高新技术人才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收入、生活成本、社会环境、政府政策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嘉兴市的相关现状和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对策。这对未来嘉兴市吸引高新技术人才、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新技术;全面接轨上海;人才流动
一、嘉兴全面接轨上海背景下高新技术人才的流入情况
嘉兴由于区域优势,是上海周边城市中最早与上海建立起合作和交流互动的城市之一。从1992年,嘉兴提出“接轨上海、开发乍浦、三沿并举、联运发展”总体发展思路,到2017年,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和上海的每一步发展,都倒映着彼此的身影。从2016年至2018年(2015年及之前,其评判标准不同,无法列入比较),嘉兴市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型企业的从业人员从7321人上升至13166人,相比于2016增加了79.84%,这一方面说明了嘉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人才流入嘉兴的趋势。
二、影响高新技术人才流入嘉兴的因素
(一)收入。收入水平对于人才流动来讲是尤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嘉兴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考虑到人才多落户于城镇,故只针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研究)也有大幅度的增长,从2010年的27487元至2018年的57437元,名义上增长了108.96%。但是相比于2017年,在2018年,嘉兴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增加了8.25%,略低于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相比于基数更大的上海,嘉兴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仍低于上海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8.78%)。此外,在不扣除物价因素下的直观的工资收入,嘉兴与周边大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就拿上海来讲,其平均工资水平高出嘉兴2万元。这些方面体现出嘉兴经济发展稍有乏力,且其层次也相对较低,不利于人才的流入。(二)主要生活成本。一般来说,生活成本的高低对人才流入会产生重大影响:生活成本越低,越能吸引人才流入;反之,则不利于人才流入。下表为嘉兴居民消费价格及商品零售价格的情况:由表可知,嘉兴市2017年的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相比于2014年均偏高,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嘉兴周边的有些城市,如上海,其消费价格却是在逐年降低的,同时嘉兴的消费支出占收入比重从2015年的49.2%到2016年的50.1%再到2017年的49.5%,均高于上海市三年比例(分别为48.8%、48%、46.5%),而在“住”这一方面,嘉兴市房价日益走高,2018年底,嘉兴某些地段房价涨至14000元/平方米,是2015年的两倍,近来房价虽趋于稳定,但也保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述情况给想要落户嘉兴的人才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不利于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流入。(三)社会环境。1.交通交通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对人才的流入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嘉兴共计五条高速公路(沪杭高速、杭浦高速、乍嘉苏高速、申嘉湖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两条铁路(沪杭公铁和高铁),一条国道(320国道)和一条运河(京杭大运河)。这些交通要道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嘉兴到周边各大城市(如杭州、上海、苏州等地)的耗时,方便了各大城市与嘉兴之间的资源交流。而嘉兴市内交通,截至2017年,运营路线长度达8690千米,公共交通发展也极为迅速,实用公共汽车有2984辆,建成区公交站点300m半径覆盖率达到75%,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5%,均高于国家规范值,为嘉兴居民市内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近年来嘉兴十分注重道路建设,针对性地进行翻新,虽短暂对出行造成不便,但毋庸置疑,此举措将会助力嘉兴发展。但是嘉兴市内没有地铁等快速交通,在行车高峰期易出现拥堵等情况,而地铁为现代出行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方式,该交通方式的欠缺可能会影响人才的流入。2.教育教育事关重大,不仅影响着人才自身的再发展,同时也关系着其后代的成长,这就使得教育对人才流入及落户产生极大的影响。现如今,嘉兴市共有学校近700所,专任教师4.4万余人,但是,这一方面与周边大城市相比,相差甚远。以上海为例来看,上海的学校数量和专任老师人数分别是嘉兴的三倍和四倍。从学校的教育质量来看,嘉兴教育的质量总体较好,但并不突出:浙江省省一级重点中学共有135所,其中嘉兴有13所,在数量上位于整个浙江省的第四名,数量占比为9.63%(浙江省共有11个地级市),但嘉兴最优异的学校,与镇海中学、杭州市第二中学等一流中学还有一定的差距。在高等教育这一方面,嘉兴市共有该类学校7所,仅占整个浙江省的4.93%,且这其中既没有“985”、“211”高校,也没有硕士点,嘉兴在这一方面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四)政府政策。政府政策的具体内容与扶持力度会影响人才流入。2017年度,嘉兴市政府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高层次人才工资外津贴:具体发放津贴的金额按照人才的层次划分,从500人民币至2000人民币不等。除此之外,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人才,还在秀洲区享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住房补贴政策。2018年,对于满足政策条件的高新技术人才,嘉兴政府从五个方面给予了补贴:A、一次性安家补贴;B、购房补助;C、工资外津贴;D、企业人才继续教育奖励;E、企业外出招聘补贴。同时,嘉兴市以量化方式进行人才积分管理,根据该办法,将人才分为顶尖人才、高端人才、高级人才、基础人才,这部分人才通过相应机制可享受子女就学、安居保障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相比较于周边如杭州、上海、苏州等大城市,嘉兴市政策存在些许不足:首先,嘉兴市的人才政策侧重于补贴人才个人,而在其家属福利保障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即政策横向覆盖面较小;其次,受嘉兴市本身发展情况限制,给予人才的补贴力度与大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这些条件都不利于人才的引入,但嘉兴市没有像上海那样严格的落户限制,在留住人才这一方面,占有优势。
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各国在二十一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的决定性因素。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总体上说,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深入贯彻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适应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是全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强党委、政府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重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观念创新,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适应。
2.工作目标。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创造、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政策与法制环境;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健全在党委领导下,党政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的工作制度。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实现我国新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二、适应深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制定并完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政策
3.加强人才宏观调控。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根据全国人才的总量、结构以及人才的地区、行业分布状况,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逐步形成有效的人才宏观调控机制。当前,要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的人才,各类高新技术人才,以及信息、金融、财会、外贸、法律和现代管理等专业人才,提出培养、吸引和使用的导向及宏观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本地区人才调控政策。
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报告
**区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研究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自**年起,筹集36.8万元专项资金,从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林果业、建筑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选拔了14位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立足现实、突出重点”,分层分类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主要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培养3-5位市级专家,对这部分人才实行重点培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保障,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培养区级科技专业技术骨干,通过进修、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3年来,共组织他们参加各类专业学习培训41人次,学术、技术交流72人次,技术研讨55人次;聘请外国专家讲课2人次,聘请国家级专家讲课5人次,使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自主申报、组织审核”,量身制定培养计划。为使培养计划能够契合每个培养对象的技术特点,**实行自主式、开放式的工作方针,让培养对象自主确定研究方向、科研内容、培养渠道等项目,组织部宏观审核调控,通过“两下、两上”确定培养计划。即“走下去”,了解培养对象的科研状况和工作特点;“交上来”,培养对象根据本人情况制定计划,上报区人才工作办公室;“返回去”,区人才工作办公室经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将计划返还培养对象;“报上来”,培养对象结合修改意见、所在单位的意见及本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表上报区人才工作办公室。经过反复磨合,制定的培养计划更加有利于培养对象发挥潜力、提高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重点攻关、注重实效”,切实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方向上,坚持把与**经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重点问题组织攻关,注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注重技术实效,带动企事业单位及地区经济增长。3年来,在14位接受培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带领下,成立了11个课题组,涵盖林果、工业、医疗、畜牧兽医、水利、建筑6大行业,主持开发新项目6项,其中市级项目2项,区级项目4项;发表或宣读学术文章6篇,进行新技术应用推广实验4项,推广应用新技术3项。其中“日本苹果开心树型的引进研究与示范”、“动物疫检技术”、“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乳腺癌诊治技术”等5项技术达到国家或市级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玻璃公司技术骨干王培华同志研究的“减少玻璃板面气泡技术”,使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50%提升到75%,仅此一项,每年就使企业增收近千万元。
四、“专项监管、全程跟踪”,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服务。为了合理安排使用资金,人才工作办公室专门设立了“**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经费”账户,制定了详细的使用计划,对每一项培养经费进行认真审核,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区人才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还加强对培养对象的跟踪服务,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议,请培养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进行座谈和交流,下基层了解培养计划的进展情况,研究和解决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全面、细致、周到、动态地掌握培养对象的情况,并根据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培养计划,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经过3年的培养,这14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知识、科技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积极促进高新技术的推广,在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新疆等7个省区,共举办31场专业技术讲座,27000多人次参加。其中,张文和同志的“富士苹果优质生产管理技术”**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星火计划项目在全国推广,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