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20:28: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创新创业课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效果
摘要:目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创业教育4.0时代,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通过梳理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活动、创新课程体系三个方面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设计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深度融合;单片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机械电子工程、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1],多以课堂讲述和实践训练进行课程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开阔学生视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如何在单片机课程改革中让学生既能很好地达到知识学习目标,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建设基于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理念,重新梳理课程内容,融入创新创业知识,优化课程教学活动,创新课程体系,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专创融合之路。在学生熟练掌握单片机基本应用的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创业灵感,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融合。
1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
目前,许多高等教育机构都在探索如何实现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教育深度融合的方法,旨在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专创融合之路[2]。本文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从单片机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出了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之路。
1.1梳理课程内容,融入创新创业
工科专业类创新创业课程设计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本文针对工科类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程授课和讲解,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以工科专业为依托,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相关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相结合,下分十个专题讲授,用以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兴趣,锻炼和培养学生们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试图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改革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工科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既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也不利于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顺利实现,更不利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序实施和推进。因此,在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我校按照教学规律,在低年级的大一年级本科新生中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以及《专业概论》等基础课程。在高年级的大学生中开设一些专业前沿课程。然而从目前来看,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基本以通识类教育为主,并没有开设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类高阶课程。秉着从基础到高阶,从理论上到实践的层次,我们计划在大二年级中开展工科专业类的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在之前大一学习的基础类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及其相关专业基础课和实验课的基础上,开设一门高阶的工科专业类的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相辅相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及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内容
《创新创业专业教育选修课》的关键点在于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各教学环节中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创新教学基础平台、创业模拟实训平台以及创业实战综合平台三个平台的搭建,对每一部分的专题进行详细讲解,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切实提升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教学体系:确立“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基本理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分析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在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上具有新的内涵,并在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发挥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保证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谋划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规划、培养具有思政素养和多学科知识的师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等策略,提升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课程思政;内涵;价值;路径
近年来,高校陆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课程思政是国家战略部署的新课程建设方向。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准确理解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内涵与意义、积极探索其建设路径,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主动响应课程思政建设新要求的重要表现,也是授课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必要前提。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新内涵
1.课程定位: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中更强调立德树人。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公共基础课程或必修课程。其课程定位兼具基础性和思政性,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是这门公共基础课程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既有利于向大学生传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引导大学生把创新创业的志向追求与国家社会的主流价值追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有效衔接。2.教学内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教学内容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理论指导,使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贯穿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涵盖创新创业基础内容之外,同时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红色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中,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综合素养和品质。3.教学形式: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通常更注重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普遍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直截了当地说教。而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强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授创新创业知识的过程中,运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重要价值
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的融合
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理论课程繁多,缺乏针对性。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较其他专业来看,理论课程是非常复杂繁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的内容几乎涵盖经济、会计、财税、管理类的很多科目,这使得大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枯燥、乏味,甚至倦怠的现象。更有基础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在后续阶段跟不上教师的节奏,选择自我放弃的心理。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延续以往的经验,学校从整体角度出发,为了让学生能在有限的三年或者四年时间能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今后不论从事基本工作岗位乃至深造提升都能有扎实的基础,所以,学校和教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更多的学”。然而现阶段企业更注重的是学生学得怎样,专业知识能运用到什么程度,毕业后能否直接上岗工作等问题,让企业自身投入较低的人力资本,产出更高的工作成果。因此,高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更多地考虑目前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掌握更扎实更专业的基本技能是最有效的。[1](二)实践课程较少,虚拟程度高。目前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都开设了部分实践课或专业实训课。例如,基础会计实训、纳税实操、成本会计实训等,但是也有学校设置的专业实践课较少,只有个别实训周让学生体验工作环境。而这些实践课程的特点是根据理论教学设定的模拟操作,让学生练习有关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实训中涉及到的企业和经济业务也基本是虚拟的,有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自行编制的实训内容。这种实践教学,一方面是能训练学生基本功的,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演练,学生在这类实训初期的时候兴趣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企业和经济业务缺乏真实性,客观发生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问题并不多,在实训后期,学生的兴趣逐渐降低,参与的积极性也并不高,完成小组任务基本也是靠几名学生来实现,于是就失去实践本身的意义。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与优势
各高校都非常注重本校学生就业率,在努力增加学生就业机会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学生创业。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教师也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大力支持新一代的社会主力军自主创新,独立创业。据了解,大部分高校都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学校会给予场地和部分资金的支持,让学生团结协作,施展自己的才能。而在“互联网+”的当下,学生又有了更多的创业机遇。好多学生从实体的创业店铺扩展或转型到网络线上,这不仅仅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还扩大了创业信息的传播量,取得更多的效益,让学生在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综合能力。[2]以我院(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就设有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商品或服务独立经营;自主创立的“大汽O2O”校园商城,可以为学生在线上开设自己的网店进行创业工作。可以见得,学校对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是十分支持的,学生在校期间既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又能将自己的专业本领运用到实战中,还能勤工俭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是非常良好的,新一代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的优势极为显著。[3]
三、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相融合的对策
(一)理论课程应有目的地进行。根据教育学理论,应避免“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我们都知道,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接受理论内容繁杂的课堂形式,理论课程较多,学生吸收的效果也不理想。教师应当思考,面对专业理论课程繁多的会计体系,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怎样设计和选择。[4]在当下,国家倡导我们的人才都要有工匠精神,企业当然也需要工匠型的能手。作为一名专业会计人,更需要具备“精打细算”的较真态度和实战能力。于是,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社会调研和企业实践,掌握最新社会动态和企业用人需求;深入到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了解学生创业项目和企业的性质,探寻企业需要的人才和应具备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和内容选择。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同时,进行实训也要结合创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设计,使学生更有真实感和体验感,让学生“更多地学”转为“更好地学”。(二)真枪实干地为“企业”服务。较多的理论太过于空洞,模拟实践又过于虚幻。要使学生能将所学真正地运用,必须深入到企业中,真实地工作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要在学校期间达到此目的,最好方式便是让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在真实的企业当中发挥作用。所以要将会计专业学生定期分配到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中,作为财务部人员为其核算和服务。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岗位分配,在企业运营的时间中,进行登记现金流、核算成本、记账整理、编制报表等工作,同时为创业的学生提出库存调整、成本控制等合理建议。而对于电子商务类型的企业,教师可选择采用电子教学和实战的方式进行。[5]同样以我院为例,“大汽O2O”校园商城中有很多学生创立的店铺,其中有全新商品、二手商品、家乡特产、综合服务类等等项目。创业的学生只是进行销售和服务及管理工作,并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此时,将会计专业学生融合在其中,无偿地为创业的学生服务,进行订单明细整理、汇总计算、记账报账等工作,既锻炼了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又为创新创业的同学解决了财务和控制成本等相关问题,可谓是达到了“双赢”成效。[6](三)反馈回课堂,进一步深化。实战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不足,进而逐步修正和改进,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会计专业学生到创新创业的项目中实战,可在一批学生完成一个阶段后,回到课堂进行该期间的工作总结及问题反馈,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和完善。其他同学在此期间也能学习到自己没有经历到的事宜,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掌握现实中出现问题时灵活解决的方法。通过循环进行,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类型的项目,遇到的问题不同,学习到的知识不同,自身提升的空间便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掌握情况,再次进行内容的调整和强化,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才能将“更好的学”转变为“真正的用”,即学以致用。传道授业之本是让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并能很好地为企业、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要做好掌舵人,引领学生学习专业的知识技能,做当今市场各行业和领域优秀的财务工匠。因此,教师要利用有效资源,响应国家提倡的高校发展号召,带领会计专业团队走进创新创业项目,将专业实践与学生创业融合起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相信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会计专业课程实践与学生创新创业恰当融合的方式培养下,定能打造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会计人。
创新创业竞赛实战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将基于项目学习PBL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竞赛实战”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给出了基于PBL的项目教学模式应用案例,探讨了PBL教学模式下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基于PBL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创新创业竞赛实战”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项目学习;创新创业竞赛实战;实践教学;应用案例
项目工程学习教学(Project-BasedLearning,PBL)通常指师生双方共同进行一个或多个“项目工程”案例而采取的教学进程。它最初思想产生于西方教育领域,该思想最早出现于18世纪欧洲的工科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成熟,并发展成为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思想潮流[1-2]。按照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自动化学院越来越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修订培养计划时,对各类实践性环节,比如实习、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环节等都增加了学时数。当然特别注重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希望在培养过程中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竞赛实战”课程,是2016年自动化专业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时,新增加的一门独立实践课。这是一门高级专业技术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以综合的、类型丰富的实战项目为内容,对涉及专业领域的各种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应用训练。该门课程授课内容宽泛,形式多样,比如有专业的创新项目案例、创业项目和国家、省市级学科竞赛等。
1基于PBL的教学应用实例探索
在“创新创业竞赛实战”教学活动进程中,引入基于PBL的案例式教学,在教学中加入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案例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操作等实践能力[3-5]。下面,给出一个笔者在“创新创业竞赛实战”教学过程中指导的教学项目实例。在高阶柔性直线系统的鲁棒控制项目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入团队最新成果柔性直线系统的鲁棒控制。本实例项目内容是通过熟悉柔性系统结构原理,根据采用质量模块数多少,对系统建模。之后再用PID控制、LQG优化控制、鲁棒控制,实现直线式柔性系统的稳定性控制。教学进程中,每组的导师先讲解项目实践目的、原理等。然后该实践项目由2人组成,进行实验,为期2周(但实际上常常完不成项目,许多项目需要4~6周)。分组后,每组学生要先熟悉案例实践用的设备,如图1所示。该设备主要包括直线弹簧滑动模块、滑动模块后面的传感器、可以减少或添加的滑动块、阻尼系数能调节的阻尼器和直流无刷伺服电机,系统的模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构。当在直线柔性系统输入端加入干扰时,就像是存在外部的不确定性。当改变滑动块个数时,就像是内部参数变化了。而鲁棒控制思想正是本着解决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提高系统的抗扰动。因此,本案例目的就是让每组学生自己设计鲁棒控制器,进行实验研究,并和其他的控制方式进行对比。熟悉基本原理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对系统进行自主调试。在此进度过程中,希望学生能解决出现的一些难题,教师也要及时指导。在案例控制方法设计实施中,教师应该鼓励大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学生通过算法学习、编制程序、系统设备调试后,得到的PID、LQR及鲁棒H∞控制实验波形如图2所示。对实践中得到的曲线进行比较,会发现当滑动块变化时,PID控制方法的振荡幅值比较明显,而采用鲁棒控制时,虽然也会有一定程度振荡,但柔性系统整体上能较好跟随信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项目过程中,需要学生自己设计控制方案,需要的理论知识、编程工具设计程序等,都在完成这个项目过程中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整个案例教学进程中,学生们都深度参与问题的解决,也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和管理能力。运用这种PBL方式,学生们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学术视野也提升了。教学内容也体现了控制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2考核评价
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求真精神和创业务实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活动。把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知识、技能和实践活动融入酒店管理专业传统课程体系中,构建创新创业新的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知识,训练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的素质为目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酒店管理;课程体系
国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以落实和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目前,酒店管理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以专业技术和技能课程为核心课程,培养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拥有现代酒店业所需求的应用型一线专门人才。若仍按传统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已很难培养出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为改变此现状,必须改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是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目前,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有两种说法:一是教育理念说:《CC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中提出创新与创业教育应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说认为人为地将创新与创业教育割裂开来不科学,创新与创业教育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教育理念。[1]二是教育实践活动说:向晓书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包含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素质和思维的教育实践活动。[2]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求真精神和创业务实能力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活动。创新与创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创新是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的一种精神和价值取向,属思想意识层面;创业是把创新思想付诸于创业行动,创造一种新的产品、职业或岗位的实践活动,属行为行动层面。同时,创新是核心、根本,创业是创新的最终目标;创新思维要通过创业实践来体现价值。这包含四个层面内涵:意识层面,即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知识层面,指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掌握知识和理论内容丰富,涉及学科众多,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等;技能层面,包括创新创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实践教育层面,即创新创业教育应落实到创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在拓展训练室、创业孵化园等场所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3]
2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质量研究
摘要: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课程,设定研究技术路线,通过问卷调查与Exel图表,分析地方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质量实证存在的外在与内在因素,研究提出两种创新创业课程群的构建类型、“4个平台”+“3个实践”+“2个联动”的规划与设计、“互联网+”构建与服务、评价以及标准。
关键词:互联网+,双创时代,创新创业,课程群
国家“互联网+双创”战略的实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群体,大学生是我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创新创业课程群,引导学生从“被动创新创业”转向“主动创新创业”。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群和实证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集中在定性研究,主要在课程、创新实验、SYB(StartYourBusiness)创业培训、KAB(KnowAboutBusiness)创业教育等。研究领域多集中在创业教育上,缺少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质量实证的具体措施、方法,缺乏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和教学质量实证研究的群体。在国外,美国是创新创业课程群的研究和实践的第一个国家,在高校出版的创新创业期刊是以研究课程群建设和教学质量实证为主,内容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整合课程、创新创业学专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目前,完善的课程群和实证机制在不少国家的高校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引入大学科技园区的互动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笔者认为存在如下问题: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质量实证[1]机制,仍沿用传统模式;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不够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群建设投入少,创新创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够高,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课堂与实践教学质量的实证体系。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地方高校更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促进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形式,以此促进大学生就业,必须要建立与完善课程群建设与教学质量实证机制。
1研究思路与方法
1.1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国内外文献考察,掌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设计问卷调查;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并访谈(专家、学者、教师、学生),采用Exel图表分析,地方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质量实证的外在与内在因素;最后,研究提出创新创业课程群的构建类型与设定、规划与设计、构建与服务、评价与标准等,对其教学质量实证。1)文献检索法:收集文献资料,掌握地方综合大学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课程群现状、教学质量实证实施情况和效果以及存在问题,并汇总分析。2)访谈法:对指导土木工程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和创新创业的学生进行实地访谈,收集第一线的资料。3)问卷调查法:制订完整而实用的调查问卷,随机向地方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大学生发放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搜集、调研、分析第一手资料。4)图表分析法:采用Exel图表分析各项数据,增加其理论准确度和可视化性。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程[2],金课。1.2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2课程群建设与实证现状及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日益白热化,创业课程的建设迫在眉睫,故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创业课程对高职创业学生个体或团体影响的调查,对高职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职学院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思路上的方法和策略,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起到了参考作用。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课证融合;课赛融合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现状调查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状况通过文案调查、走访调查、网络调查及问卷调查等,我们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已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设为公共基础课中的必修课,分别在大一和大二开设。同时,有一些高职院校会在不同的专业中开设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课程,教师会逐步在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渗透有关创新创业的内容,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来帮助高职学生初步树立起创新创业意识,进而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技能。但是,我们通过走访调查也了解到,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仅仅以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为主要目标,并没有渗透创新创业理念。
(二)创业课程对高职创业学生个体或团体的影响课题组成员通过案例研究法,对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专业近五年来正在创业的个人或团队进行了qq、微信或电话采访,了解了创业个人或团队目前的创业现状及创业成果。创业成功的个人或团队认为,在校期间创业课程的开设激发了他们的创业梦想,而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创业理念和创业知识,提升了他们的创新创业技能,为他们最终成功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作为创新创业大赛的指导教师,笔者曾指导创业团队参加京东直播大赛,团队荣获天津市一等奖;指导团队参加智慧零售技能大赛,荣获天津市一等奖;指导创业团队参加天津市海河教育园文创大赛,团队荣获优秀奖;指导创业团队参加天津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团队荣获创业组三等奖。这些团队学生均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他们大二在校期间开始创业,创办的企业为网络科技公司。他们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指导自己的创业项目,在创业过程中能随时与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教师们沟通,他们认为,在创业过程中,专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紧密结合,能够帮助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捋顺思路、坚定信心,也为他们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譬如,《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能够更好帮助他们制定公司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更加专业高效地进行公司员工的招聘及管理;《推销技巧》及《商务谈判》等专业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他们在与大客户谈判及客户沟通时更加游刃有余;《市场营销策划》课程能够为他们提供清晰的策划思路。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是他们创业路上的催化剂,为他们成功创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在广告设计课程中创建
摘要: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针对广告设计专业,在市场接纳毕业生容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改变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零散、与专业课程脱节的现状。为了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根据广告设计的专业性质,要前瞻性地设计创新创业课程,并形成体系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融入
2015年以来,国家各级行政机构密集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这些政策都强调了高校要注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建设。不难看出,高职院校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构建出完善的、科学的创新创业型的人才课程体系,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广告宣传越来越受到重视,广告制作人才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都应市场需求,开设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因为广告设计专业属于艺术大类专业,专业招生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除了一部分真正热爱广告艺术设计的学生报考之外,还会吸引很大一部分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报考。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类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因此造成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学校,除了加强毕业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之外,还应该重视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以缓解当前就业现状。
1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出现了几次大的创业浪潮:一次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量的乡镇企业、城镇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第一次创业大潮;第二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下海经商的创业大潮;第三次是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总理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特别是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出现了以互联网新经济为特征的新一轮创业大潮,在这一次创业大潮中,高校学生是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但从总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好在,目前的这种现状已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大家力求在改善这种现状。高职院校也开始开展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讲授。但是,创新创业教育还仅停留在几门职业指导类的课程而已,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现状。
1.1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背景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认知和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为探索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模式和体系,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研等方法,考察分析了广西医科大学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现状及在校学生对双创课程的认知度,并根据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能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教学实效。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课程认知;教学实效性
一、概述
2014年我国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1],2015年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造就创新型人才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人才。通过高校培养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是教育行业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举措,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2]。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积极健康的创新创业观念、增强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是顺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自国家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创新创业课程教育改革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在其专业课程设置原有的基础上,把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手段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设置以实践为主要的模块课程,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也有学者认为要跳出“大学校园”来审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从教育主体、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方面全力构建一个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机制,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更多学者在围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建设展开了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创业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计划、课程效果等方面对广西医科大学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情况展开调查研究,以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认知程度和教学过程的实效性。(二)研究方案设计。本次调查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调查过程中采用匿名的方式,保证被调查者能够保持对问卷作答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问卷调查过程标准化操作,内容客观统一,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问卷调查结果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保障调查数据的统计更具规范性和准确性。此次对广西医科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共设置40道问题,涵盖了课程教学目标、效果及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前后对比情况等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对象为大一至大三期间开设《创业基础》的在校本科学生。共发放1800份纸质问卷,回收1623份,有效问卷1588份,有效回收效率为88.22%。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创新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