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14:05: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传播学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运用

摘要:在传播学中视觉传达设计也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是一种传播的体现,但是视觉符号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因其所要传达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信息,而通过视觉符号难以形象的传达给受众。因此,有较多的人将传播学的理论应用于视觉传达的设计当中。视觉传达设计其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播,从传播的角度最直观的交流符号就是图像、图形,不仅能有效的传递信息还具有艺术性。而本文就基于传播学理论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传播学;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有着一定年代的综合学科,其兴起的时间是上个世纪60年代,而传播学是一门与各个学科都有着一定联系的学科,其渐渐成为一种研究方法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有所应用,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就离不开传播学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其视觉符号多是一些线条、光影等要素,其本身不具备任何的意义,但如果通过一定的组织将其表达出来,例如画成一幅画就能传达出传达者想要表传达的信息。而这恰恰就是传播学中的理论。在传播学的角度中最直观的交流符号就是图像、图形。因此,笔者就传播学理论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传播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其基本的含义主要包括:其是通过视觉通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其实一种双向性质的信息传播行为方式、其信息载体是设计图像、其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交流。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说,其设计就是通过将图形、色彩、文字、材质等元素进行组合,从而达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而传播又是世界的普遍现象,所有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本身的传播。视觉传达擅长将一些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通过一些要素的组成更形象的传达给收信方。

2在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存在的传播要素

查看全文

传播学理论开封城墙城门展示策略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的日渐丰富,使建筑遗产的价值也得以不断深化与发展。基于传播学理论的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建筑遗产与受众间的有效沟通,实现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与世代传承。文章主要从国际遗产保护相关理论中的传播学理念出发,以传播学视阈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从静态展示探索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进行探讨,并通过开封城墙城门展示利用案例来具体阐述这一理论框架的实践应用价值。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开封城墙城门;阐释与展示

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法规定义,建筑遗产是物质的不可转移的文化遗产。随着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理论及其实践的拓展丰富,以往那种仅仅保存遗产的物质实体并防止其劣化和破坏的以原始技术性为主的保护,已经不能够满足价值转换的要求和时代的需求,社会系统性与公众参与性正在成为遗产保护模式的新力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拟从传播学视阈的新思路,借鉴传播学分析技术框架,以信息观念尤其是遗产—人—社会之间的互动多元化理解保护模式,来思考开封古城墙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于整体性思考遗产保护与传承具有理论意义。

一、传播学理念下的建筑遗产展示策略分析研究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的过程是一个文化遗产传播系统,也是一种包含物质信息的遗产传播机制。其基本要素有: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模式、系统运行机制以及系统外部社会环境等。文化遗产传播系统是指由参与文化遗产传播的各种社会力量而形成的网络系统,由分析研究可得出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的传播过程如图1所示建筑遗产传播者在对现状建筑遗产本体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发掘、提炼、组合及加工整理后,以某种遗产展示手段及相关媒介通过传播渠道呈现出来某种形式的遗产保护效果,并将其传播给受众;具有不同社会背景的受众者接收所传递的信息,并以各种形式或渠道,如线上或线下等方式,向建筑遗产传播者提供对所接收信息的反馈;建筑遗产传播者根据所反馈的信息调整其下一步的传播行为,并不断深化改进,直至达到期望中的展示效果,从而完成整个建筑遗产阐释与展示的传播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遗产的阐释与展示过程是一种双向交流和互动的传播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遗产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对遗产进行阐释与展示。

二、开封城墙城门保护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查看全文

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课程,传播学理论课程中不但包含着新闻学的内容,同时包含广告学、网络信息科学等等不同的学科,有着十分广泛的涉及面,并且其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会和帮助,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使得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化,促使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简单化。本文主要是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分析传播学理论教学的改革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在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中,传播学理论课程是重要的课程之一,也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带来保障。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也在不断深入发展中,并且在学科教学中,更加突出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教学的水平。在本研究中,主要是分析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十分传统。传播学是一门十分复杂和系统的学科,源自于欧洲,然而因为课堂教学的有限性,教师必须要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这就需要学生在短时间中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会消化和建立模型,这种模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讲都是十分困难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主要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浓缩,然后传授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该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同时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在多数的高校中,传播学理论教学采用的教材都十分陈旧,虽然一些理论内容得到了修订,然而,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课程和实际的教学要求出现了严重的脱节,无法再为指导实践发挥有效的作用。在高校教学中,都十分重视理论教学的作用,很少进行实践课程的安排。同时,在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占去了大部分内容,这就使得多数的高校传播理论课逐渐成为了单纯的理论性课程。有的院校甚至一个学期都没有实践课程的。在这些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没有意识到对学生引导作用的重要性。学生缺乏实践环节,难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这就使得人才培养严重脱离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二、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对策

查看全文

我国广告传播学理论构建探究论文

【关键词】广告传播理论;广告学;传播学

【摘要】建构中国广告传播理论是在我国广告业高速成长的背景下提出的重要课题。系统梳理西方广告传播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对我国广告传播理论的建设提供参照。全面研究我国广告传播理论建设的现状有利于对构建我国广告传播理论的任务形成更为全面理性的认识。由于我国的广告传播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建构中国广告传播理论的任务十分明确,即:首先要明确中国广告传播理论的研究对象、范围以及研究方法,其次是面向未来的广告传播实践,在把握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步骤展开。

近年来,广告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尤其是广告研究的规范性、学术性、科学性问题愈益受到重视,广告学理论的本土化构建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本土广告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因素,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广告环境的变化。中国加入WTO以后,广告环境已由面对本土环境转向面对全球环境,广告也成为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因此成为广告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其次,我国广告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备受瞩目的朝阳产业。广告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理论的解释与指导,而我国广告理论的研究已在实际上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第三,近年来我国广告教育发展迅速。全国数百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广告学专业,而广告学的专业性、学术性研究缺乏,广告理论研究的滞后已不能适应广告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第四,本土广告理论的缺乏使得西方广告学理论成为本土广告界的唯一理论参照,这显然是不够的。西方广告理论是西方广告业和西方社会的产物,没有任何一种西方理论能够完全契合中国国情。

但是,一种理论的成熟显然不可能在旦夕之间完成。就广告传播理论而言,我国本土广告传播理论的建设还需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根植于本土的创新与对西方成功的研究传统的借鉴都是必需的。

一、20世纪以来西方广告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西方广告传播理论的系统研究可以上溯至19世纪末广告理论的经典成果。美国在当时已经成为世界广告业最发达的地区,广告理论研究的最早成果也产生于美国。进入20世纪,伴随着美国经济的繁荣以及广告业的发达,美国的广告理论研究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进入20世纪,人们对广告的认识逐渐深化和丰富,广告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在广告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广告理论研究的内容、路径愈益丰富,同时,营销学和传播学作为广告学两个最重要的支撑的广告理论格局逐渐清晰。由此出现了广告传播理论与广告学理论之别。明确这一点在理论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广告传播理论”可分两层理解:一是指关于广告传播活动与过程的理论;二是指广告的传播学研究路径。两者共同构成广告传播理论的研究视野。前者限定了广告传播理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后者则明确了广告传播理论的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

查看全文

传播学理论在高校舆情处理的作用

摘要:新时期传播学理论的发展对高校舆情处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播学理论在高校舆情中的应用,能够应对高校舆情在自媒体时代出现的主体多元化、内容情绪化、方式复合化、受众市场碎片化的新特点,并更具针对性的正确引导高校舆情。

关键词:传播学;高校舆情;自媒体;引导

传播学的奠基人麦克卢汉教授认为: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会在传播中改变人类的感觉,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微信群提升了我们群聊的热度,而抖音充分利用大数据搜集个人偏好培养了我们刷小视频的习惯。媒介的改变不止于此,在这些新媒体迅猛的发展势头下,我们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输端、接收端,也可以是信息的发源地,可以称之为“自媒体”时代。据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查询到的数据,截止2018年底,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0亿。微博用户数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3.37亿。抖音更是仅用了两年时间便达到了8亿的用户注册量。结合高校中大学生接近100%的手机普及率,面对“新媒介”“微时代”“自媒体”等时代背景下的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一定要把握好高校舆情特点,从传播学理论中寻找规律,加以利用和引导。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舆情特点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高校学生群体知识层次较高,易于接受新事物,并且上网时间自由。因此,高校学生已经在互联网群体中占有相当大比重,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通讯工具发声,交互式的传播方式、专业化的传播内容以及数据存储的高质量和大容量特性,使受众摆脱了过去只能单向接受信息的地位,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制造者和传输者。同时,高校作为一个大型集体,一个社会圈子,学生之间的口口相传也是舆情蔓延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通过熟人传播往往更容易令人信服,更容易形成集体效应。当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介中心、传播中枢的时候,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已经形成。(二)传播内容情绪化。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表达诉求,比较关注时事和社会公平,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负,但缺少社会经验,心理还未完全成熟,遇事容易情绪化,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又急于发声,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同时,青年人的热血冲动又容易被网络所误导,易受虚假信息和错误思潮影响,表现出煽动性的情绪和行为倾向。近年来,一些涉及国家对外交往的事件尤其容易引起高校学生的情绪,韩国萨德事件、中美贸易争端等都在高校引起了很大的波澜。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例如抱怨食堂饭菜太贵、学生干部检查卫生与同学发生矛盾等,也很容易因为学生的情绪化,在一个小范围内演变成校内舆情事件。(三)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方式多样化包括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多样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大学生日益提高的网络操作水平,信息的交互方式已经经历了几轮更新,从最简单的文字,到图片和音频,再到视频,内容越来越丰满,可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传播媒介也从早期的BBS论坛,到QQ、微信、微博、抖音,它们注册简单、操作简便,交互性强,传播迅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生活,迅速风靡了整个社会,使用这些软件已经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载体、多元的渠道使得信息的传播越来越方便,高校舆情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四)受众市场碎片化。同样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型媒介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的局限,充分满足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求和市场,例如:“今日头条”会依据用户的浏览偏好精准推送用户喜欢的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受众有了更大的选择,各种不同的信息可以传播得更远、更广,而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找到易于接受的信息,传播受众表现得更为泛化和分散。

二、网络时代传播学理论的变化

查看全文

传播学理论在关系研究的适用性

摘要:当前的中俄关系对中俄两国乃至世界范围都有重要影响,各个学科纷纷投入中俄关系的学术研究,传播学同样将其纳入研究对象。文章选择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周边传播三种应用最广、与中俄关系相关度最高的传播理论进行适用性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传播学;中俄关系;适用性

研究缘起

中俄两国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可以明确考证,中俄正式建立联系是从蒙元时期,在明代停止交往二百年之后,俄罗斯在明末清初再次与中国发生联系直至今日。近代以来的中俄关系纷繁复杂,首先是帝国主义对半殖民地的侵略,然后是同志加兄弟般的友谊,接着是中苏反目进而兵戎相见,最后是当前“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尤其是在“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中俄关系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极强现实价值的传播学研究自然不能缺席。当前中俄关系研究的主要学科有历史学、语言学、国际关系学等,每个领域都从自身的学科范式出发,得出符合自身逻辑的相关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之间的各种交往日益成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而且已经取得一些可观的研究成果。当前成果集中于中俄媒介交往、中俄新闻比较、中俄媒体合作、中俄文化交流等,还有一些专门针对俄罗斯传播现象的研究类型,其间多有针对中国问题的现实关照,也可算作中俄关系范畴。在中俄关系的传播学研究全面展开之际,有必要开启学科范式与研究对象相关性的系统分析,以此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理性,以及理论指导实践的有效性;相对于研究对象的复杂多变,学科理论具体而稳定,传播学理论对中俄关系研究的适用性分析可以成为相关性系统分析的切入点。

适用性分析

归纳已有的传播学研究成果,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应用最为广泛,近期国内学者首倡的周边传播尤其值得关注。从现代国际关系角度来说,中俄两国的第一属性是国与国的关系,国际传播涵盖区域传播、对外传播、世界传播等范畴;基于传播即文化的判断,中俄关系的历史、现状与问题均能折射于文化差异之中,跨文化传播容纳语言代码、身份认同、刻板印象等相关理论;相比中国与欧洲其他国家,中俄关系的特殊性凸显为两国的地理相连,周边传播涉及从官方到民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传播类型。国际传播。当前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大多聚焦近代以后,从时间维度来看,分为清末民初、苏联时期、冷战之后三个阶段,体现出“国际传播的历史和它的表象是历史的组合图案,交织着战争、进步和文化以及它们之间连续不断的相互交错的轨迹”。中国近代以来正式开始进入国与国的传播时代,中国古代传统的“宗藩关系”与“朝贡体系”让位于现代国际关系与全球交往体系。19世纪后期西方列强对中华帝国具有全方位的传播优势,表现为赤裸裸的侵略战争与资源掠夺,俄罗斯在中国东北和西北方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利益。一战之后的沙皇俄国变成苏维埃俄国,中俄之间的不平等关系逐渐从战争形态转向意识形态,布尔什维克之“庶民的胜利”激励了当时前途不明的中国革命。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苏之间以意识形态之争为主,中国逐步摆脱苏联模式,渴望探索一种国际传播的平等关系。如果说明末清初是中俄之间国际传播的军事交往阶段,苏联时期则是中俄之间国际传播的政治交往阶段,分别偏向于战争形态与意识形态:前者在侵略与掠夺之外,同样具有政治谈判、文化输入等传播形式,这些都是不平等的国际传播;后者在意识形态的认同与分歧之间,既有政治结盟,也有文化交往,更有军事冲突。正如马特拉所说,国际传播先天具有国与国不平等的霸权倾向,同时孕育反抗霸权的平等追求。当前的俄罗斯经历苏东巨变已有三十年,除了军事实力之外,政治影响不复当年,经济水平更是一落千丈,中俄的国际传播主要呈现为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的平等伙伴关系。由此可见,国际传播的相关理论适用于描述国家层面的军事交往、政治交往、经济交往、文化交往,适用于解释中俄之间不同时期两国关系的侧重点与关键点。跨文化传播。华夏文明自古以来独树一帜,从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到思想意识均有十分鲜明的文化特征。相对于俄罗斯先后受到北欧、蒙古、西欧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巨大,华夏文明是典型的原生文化,也是唯一的“五千年不断裂文明”。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朝向文化异同的平衡理论,着力解释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及其后果,“传播即文化”意味着“传播和文化几乎存在于联系两者的一切关系中”,中俄之间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这意味着中俄关系完全可以纳入跨文化传播。从清代及其之前中俄早期接触的地缘冲突,到20世纪前后沙俄推进的“黄俄罗斯计划”,再到中苏关系的结盟、破裂、对抗,现在是中俄文化年、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中俄友好之夜等诸如此类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和文化互为彼此的情况下,任何传播障碍都可以从文化差异中探寻缘由,反之亦然。无论是军事对抗还是侵略扩张,无论是政治压迫还是国际霸凌,传播与文化的胶着总是能够给予解释。文化差异双方无非是强弱相对或形势相当,传播控制与文化控制总是发生于倚强凌弱的情况,近代以来在军事交往、政治交往、经济交往等方面一直呈现俄罗斯对中国的单向传播,最终以“黄俄罗斯计划”的文化殖民失败而告终。苏联时期的中俄关系同样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有所端倪,苏俄的沙文主义是西方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中国追求独立自主也是华夏文明的自我呈现,思想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苏之间始终保持对抗性传播。当前官方主导的民间交流是中俄实力此消彼长,中俄同时面临美国威胁的形势下,两国渴望以文化传播推动平等协作的伙伴关系。由此可见,相比国际传播的显豁性,跨文化传播具有潜在性,中俄关系的任何问题都可参考传播失衡背后的文化差异。周边传播。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导国际关系直至今日,传播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的价值同样出自西方语境。基于理想主义或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开展国际传播的前提都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性共存,无论强调竞争还是共存,开展国际传播的目的均为实现国家利益。跨文化传播源于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认知,以及殖民地对西方殖民者的文化认同,同样建立在文化异同的不平衡与再平衡的假设之上。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直接来自“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以“和”为目的,不以解决“不同”为前提。由是观之,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确实对中俄关系具有适用性,只是难以契合当前中国的战略规划;提出周边传播概念的正是国内学者,他们渴望以中国理论解释中国问题,以此弥合东西方对国际关系的认知差异。周边传播虽未形成清晰可见的理论体系,却已经作出明确的概念阐释:“所谓周边传播,就是在有效的主权辖区边界两侧进行的、介于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之间的一种综合性信息传播活动。”相对于国际传播,周边传播同样照顾国家利益,传播主体既有官方也有民间,传播内容与传播媒介更加多样;相对于跨文化传播,周边传播同样承认文化异同及其平衡,更加侧重“文化异同”中“同”的文化相似性部分,传播动机不是“以同化异”而是“求同存异”。可以认为,周边传播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比较研究方法,没有必然的前提假设与绝对的是非判断;周边传播的实践价值在于它能高度契合中国当前的国际形势,能够直接用来分析中俄之间早已存在的“周边关系”———陆地相邻本就是中俄关系的本质属性,这还是中俄关系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本质区别。

查看全文

传播学理论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20世纪初以来,世界传媒业飞速发展。百年间,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相继问世,日益多元化的传播媒介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作为向传媒业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理念、方式、目标等方面,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然而我国一些高校传媒专业在教育教学中对传播学理论的认识存在偏差,重实践、轻理论。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传播学理论在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传媒专业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传媒产业正在高速发展。2014年,在我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传媒产业年增长率逆势上扬,从2013年的15.5%上升至2014年的15.8%。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专业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等至关重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媒介无处不在,甚至无孔不入。随着新老媒体的交融,融合性传媒生态圈呼之欲出,媒介融合日趋深入,而这一切使传播学相关理论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日趋紧密。

一、传媒专业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传播学发源于美国,其历史不过百年,是一门年轻的学科。20世纪中叶,传播学才正式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传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与政治学、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20世纪中叶以后,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新学科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被提出,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传播学逐渐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传播学逐渐成为显学,其学术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据统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各大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每年发表的与传播学相关的博士论文达120多篇,并且逐年递增。在传播学的教育方面,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高校基本都设有传播院系和专业,一些高校也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和教学而闻名于世。美国是传播学的诞生地,也是现代传媒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凭借在传播和新闻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学术优势,率先开展了现代传媒教育。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正式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诞生。4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顺势应时也成立了新闻学院,如今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世界著名学府,其新闻学院所秉持的人文学科基础与专业技能训练并重的传媒教育传统一直持续至今。

二、我国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查看全文

传播学理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从传播学理论视角来看,可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喻成一次传播的过程,包括对认知、情感、意愿的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传播信息的丰富性、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以及传播者素质的差异性等。如何就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为了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出台了相应的《意见》,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实事求是、以人文本与实践接轨,尽最大的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无法有效提高教育效果。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可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是一次传播的过程。所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探索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规律尤为重要。

一、传播学角度下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一)传播者的素质存在差异性

传播者是传播发起者,可以是个人、一个组织或者社会的混合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者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传播组织者、实施者以及发起者,即教师或者辅导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素质存在明显差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阻碍。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辅导员,而辅导员一般都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年纪轻、经验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知识薄弱,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1]同时,还有部分辅导员虽然有一定的教育经验,但是不愿意与学生深入接触,无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更没有进一步提升自己工作水平,从而使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查看全文

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繁杂,理论众多,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章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宗旨,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对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案设计提出了三个原则;在此指导下,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归纳出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的三个阶段:教师传播学理论讲解分析阶段、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传播现象阶段、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到传播行为的实践阶段。

关键词:传播学概论课程;原则;教学阶段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人类传播规律的科学,是学者们研究传播现象、总结传播规律的专业性学科,主要介绍传播的定义、类型、方法、理论研究成果等。学习传播学有助于学习者对习焉不详的传播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这使得传播学科具备了相当强的理论性。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传播学概论课程是一门介绍传播学知识的入门课程,它在相关专业中都属于专业基础课。由于传播学发源和发展于欧美,如何将传播学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科学、正确、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是传播学科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可以提供系统方案。因为教学是一个系统,由教学者、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其中涉及到学习规律理论、教学规律理论、传播理论。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信息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为教师进行科学的教学安排提供了原则和依据。教学设计需要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并通过一定的安排使各要素协调、联动、有机结合,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及其任务。结合我校传播学概论多年教学面临的实际情况,课程组确立了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学效果为导向、以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为指导、组织其他教学环节要素的方针,形成了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的三个原则和三个阶段。

一、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的三个原则

1、坚持教学内容讲授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因为传播学学科发生和发展于欧美国家,其理论、方法等也是对发生在其时空内的传播现象、传播行为的反映。首先,我们在引介过程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其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它们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尤其要让学生意识到,欧美国家产生的传播理论在进入中国后,必然也要经历“本土化”过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生硬地照搬。其次,每一种理论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经历补充、修正,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有利于打破学生应试教育中形成的答案唯一、确定不变的认知定势。

查看全文

传播学发展趋势论文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大陆兴起的时间并不长,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真正独立,还是一个二级学科。没有独立,说明它还稚嫩,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最不凑巧的是,在它还十分稚嫩的时候,碰上新中国历史上尚未出现过的大学生就业难的时期,因此,对于它的未来,大家都十分关心,特别是学习传播学的同学特别关心。为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就是: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学科教育与就业问题。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