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筑规划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9:30: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城镇建筑规划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城镇绿色建筑理念规划设计探讨
【摘要】阐述小城镇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包括地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经济型原则,分析小城镇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包括建筑热效、外围护构造、建筑材料、清洁能源利用、雨水回收及地热能源利用、建筑智能化系统、生态环境7方面,并提出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关键词】小城镇;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要点探析
1引言
绿色建筑就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1]。小城镇具备传统文化、原始生态、自然资源、地域和民族特色等优势,容易体现绿色发展[2]。所以,小城镇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和地域优势特点,展现出民族、传统、历史、人文、地域和青山绿水等特色。“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装饰设计,而是指设计的建筑对生态和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是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回归大自然、节能环保、对人的健康安全无害之建筑,“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是因地制宜,在不破坏基本生态环境平衡条件下的一种建造规划设计,是能改善小城镇经济、文化、休闲、旅游等功能的生活环境,能承载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等的规划设计[3]。环境友好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无序的建筑或者建造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众多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对小城镇发展绿色建筑,平衡经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推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如何打造小城镇绿色建筑,将成为全建筑行业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道路上面临的突出问题[4,5]。
2小城镇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地域性原则
新型城镇化地域建筑文化论文
一、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的现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历经了60余年。在总结以往城镇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鉴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中央于2013年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此后,新华社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内涵所体现: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深邃思想来引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充分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统筹安排、城乡一体。只有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明确城镇化发展的改革任务,解决好城镇化发展中的难题,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与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筑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才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小康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我国地域建筑无论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还是建筑样式的选择,都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此基础上,蕴涵着丰富的建筑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地域建筑文化得以产生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然而,近些年来,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全球化”进程不仅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无法回避地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强化了世界文化交流频度、促进世界文化融合发展的同时,还引导着文化发展趋向于同质化的方向发展。在地域建筑文化领域,“全球化”具体体现为把某一发达地区的新技术、新观念和新理论播撒向世界各地,这一方面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却由于趋同现象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地域建筑文化的衰弱,大量地域特色浓郁的传统建筑消失,而且建筑风格迥异、造型奇特的“国际范”现代建筑慢慢成为了当代建筑文化思潮的代表。
这种变化,在近些年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建筑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缺失了我国本土建筑语言的“方盒子”一栋栋拔地而起,诸如众所周知的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大厦、水立方等国家性地标建筑都由外国设计师进行规划、设计而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点。我国地域建筑文化特点逐步丧失的状况引起了很多本土管理者、建筑师们的质疑,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筑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即简单符号化问题。简单符号化本质上就是将地方建筑的样式、形态、装饰、色彩等要素进行简单的概括与提炼成为不假思索的地域符号,并结合钢筋混凝土等现代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形成新建筑,组合成为新组团,构造出新城市。①这种“简单符号化”未能把不同风格、特点的外来建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地域文化中,从本质上忽视了更深层次的地域文化精神,缺乏关心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轨迹,造成后来的建筑与当地的文化缺少紧密和持续联系,地方历史、地质地貌、传统文化、经济方式、生活习惯等因素被排斥在外,无法很好地创造出被认同的情感空间。例如在安徽地区,马头墙作为文化背景符号在当代建筑上的运用比比皆是,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山墙加上马头墙作为装饰性构件,建筑色彩采用黑白灰的调子,建筑外表皮部分进行肌理处理,这样的建筑因此而被定义为徽派建筑。事实上,这种对地域建筑文化简单符号化的理解和运用,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国际建筑同质化现象的反思与批判,还可以视为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一种新探索,但是这样的理解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应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与挖掘地域文化,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注重地域建筑语言的更新,营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的建筑空间。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根据地域建筑文化发展现状,针对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实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的有机结合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新型城镇规划与地域建筑文化保护
城乡规划中新型村庄建筑改造路径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依然占总人口的多数,“三农问题”依旧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大量农村人口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逐渐从农村走向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生活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国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尽可能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得城市的发展福利能够辐射周边的农村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然而,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城乡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土地资源与环境资源之间愈发不和谐。城市占有大部分的房屋建设面积,农村的房屋建设面积却十分有限,这对农村居民的房屋建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另外,由于农村环境资源稀缺,使得大部分农村房屋破旧不堪,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而且还使得农村危房、旧房等村庄建筑大规模出现。因此,在城乡规划视角下,合理利用农村的有限房建土地、积极改造村庄建筑、改善农村人们的生活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设意义。
1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探索
1.1城乡规划的概述。所谓城乡规划,其实是我国一项现行的公共政策,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在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主要指全国各级政府利用卫星定位、大数据分析以及高清地图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农村各地区的交通、办公、教育等生活用地的合理分配,从而在城市自然生态资源得到合理保护的同时,还能促进城乡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1.2城乡规划的应用原则。在进行城乡规划项目时,需要遵循一些应用原则,这样才能保证规划项目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从而合理解决城乡资源的分配矛盾,更好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城乡规划的应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乡规划要以发展经济、文化为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难得的城市化与城镇化建设历史机遇随之而来。但在建设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也逐渐呈现激化的趋势。这就需要政府合理利用城乡规划来协调这些矛盾,从而使得城乡规划工作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第二,城乡规划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但乡村的基础性建设相对来说却比较落后。要想一下子实现乡村的城镇化建设是不现实的,只有认清农村的基本情况,坚持从基础做起,从实际出发,将我国农村发展“道路”建设好,争取少花钱多办事,为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作出贡献。第三,城乡规划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人口与环境、居住地与生产生活用地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利用城乡规划来进行协调的。因此,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开发用地的合理性,并且也要有组织地用城市发展福利回馈乡村建设。第四,城乡规划要为建设和谐社会而服务。我国社会是多元化、现代化、复杂化的集合体,各种矛盾与各种利益需求交织,为了创造和谐社会,就需要利用城乡规划来处理现代化发展中的各项问题。1.3城乡规划与村庄建筑的相关性分析。与城乡规划息息相关的是城乡土地的使用情况,而居民住宅用地是城乡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是村庄建筑的建设问题,一直是城乡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村庄建筑不仅是农村生活与农村地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还是村民实际生活状况最直接的映照。然而,就目前乡村建筑的情况而言,我国城乡规划中对农村建设的部分还远远不够,无论是房屋的空间布局与环境舒适度,还是房屋质量与房屋新旧程度,都不达标。因此,这就推动了我国政府支持并引导村庄建筑改造,推进乡村居民生活改善的一系列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
2城乡规划中村庄建筑的现状分析
2.1村庄建筑布局与质量的问题。村庄建筑的布局乱与质量差一直是我国城乡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村民纷纷将自家的土房改建成砖房、砖房改建成楼房,从而使整体建筑结构变得更加美观、结实、实用。然而,实际建造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由于建筑用地规划不合理,农村居民在建造自家房屋时喜欢“多吃多占”,肆意扩大自家的建筑占地面积,从而使得村庄建筑不能排列整齐,而是呈各种形态随意摆放,不仅造成乡村公共用地面积的压缩,而且因争夺建筑用地引发了居民的纠纷。村庄建筑的建造大多出自农民的手工建设,他们不仅没有专业的施工设备,而且对当地施工环境、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也没有清楚的认知,这就使得乡村建筑达不到目前现行的建筑标准,防水、防火、抗震性能都不够。而施工工艺与施工材料也是造成村庄建筑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2.2村庄建筑风格受到了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被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所吸引,并希望能够将城市建筑风格带到村庄建筑中,从而满足自己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然而,随着这种心态的影响,农村居民开始争相模仿,导致我国乡村中村庄建筑原有的乡土文化气息逐渐被同化,传统的村庄建筑风貌逐渐消失,乡土历史文化也在发生断层和扭曲,非常不利于我国美丽乡村计划的开展。同时,还会严重阻碍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除此之外,城市建筑的审美风格对村庄建筑的影响,还体现在民众对待建筑的情感上。不同地区的村庄建筑蕴含着不同的地域特色,而部分居民片面追求城市化的建筑风格,必然导致原有的生活气息遭到破坏,新的村庄建筑与原有的建筑不相融合,从而产生更多的生活纠纷。因此,在城乡规划的视角下,要想对村庄建筑进行改造,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完全照搬城市建筑风格是行不通的。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需要针对乡村文化、传统习俗等历史特征,利用一些独特的设计手法来实现。2.3村庄建筑周围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村庄建筑与周围的生活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改造建筑物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四周的生活环境也进行改造,尤其是公共生活区域,这样才能为村庄建筑带来更大的使用价值。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村庄建筑基本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但其周围随意丢弃垃圾的恶劣环境却对农村生活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这常常是乡村监管不到位、基础性环保设施不健全所导致的。因此,要想从根源上改造村庄建筑,就需要从基础做起,从生态环境做起,让美丽的村庄建筑也能拥有美丽的生活环境。
3城乡规划中改造新型村庄建筑的路径
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的建议
[摘要]城镇建设建筑工程需要以土地为基础,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但目前,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影响着城镇化的建设质量。本文将以城镇建设开发用地的现存问题为依据,进行问题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建设;建设建筑工程;土地开发;用地规划
我国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合理运用土地资源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土地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镇化建设的载体,在城镇化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城镇化建设速率加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对土地资源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城镇建设建筑工程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目标,了解建设土地的资源分布情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开发出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避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城镇建设建筑工程开发用地规划管理的阻碍
1.1人地矛盾增加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支撑。为了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水平,需要提高种植率,保证农作物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的耕地面积往往比较多,分布较广,农业土地多,相应的城镇土地就比较少。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城镇人口数量的激增,人均用地十分有限,从而产生了人地矛盾。城镇居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一旦自身拥有的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影响城镇化建设规模,不利于提高建设效率。同时,一些城镇居民与城镇建设建筑工程人员配合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两者之间产生严重的利益冲突与经济矛盾,对城镇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与阻碍。城镇居民不想将已有土地资源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而城镇建设建筑工程需要加大土地资源数量,两者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在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倡导下,国家提出了生态退耕的政策,生态退耕需要减少土地用量,而城镇建设需要加大土地用量,人地矛盾不断加剧[1]。
景观特色研究论文
1目前县城景观规划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环境景观设计缺乏地方特色。目前的环境景观设计者大多是规划,建筑、地理环境等专业的人才,他们对县城的历史文化研究太少,对环境景观的整体把握和细部刻画不够,设计的成果缺乏地方特色。
二是景观建设的品位不高。精品不多,粗放型发展,贪大求全。尤其是一些开发商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只注重房屋建设,不注重环境景观的建设和配套,造成有些城市景观单调、乏味,缺乏品位。再者,建成的一些景点由于监管不到位,破坏性也比较严重。
三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财政政策对公共设施的资金投入比重不大,造成一些好的设计理念得不到实现。通过市场手段建设公共设施,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造成开发地区的开发强度过大,设施配套不全,环境景观效果较差。
四是环境的整体效果不佳。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造成绿化少,硬化多;树木少,建筑多;城市大,环境差。
五是重近期效果轻长远目标。目前的一些项目建设没有从整个城市的环境景观出发,只注重近期效果,缺乏历史文化的内涵,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
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会讲话
当前是灾后城乡重建规划编制的重要时刻,编制怎样的规划,不仅对灾区城镇和乡村的重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也对川西以及甘肃、陕西相关地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是非常顺利的,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进度快,外国人看了都很惊讶;二是热情高。部队官兵、对口支援省份以及当地的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工作热情都非常高;三是保障充足。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要举全国之力,除了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捐款之外,还以每个省市对口支援一个灾区县的重建工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我国历史上所有的大灾发生之后,没有一次是如此有系统地组织全国对灾区进行支援,国内如此,国际上许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四是力量强。领导的力量、规划界的力量都集中到了灾区,优秀的规划师、建筑师、技术人员都纷纷来到灾区,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五是规划先行,强调了要精心编制灾区重建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体现了重建工作的科学理性。可以说,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局非常好。但是,除了要充分肯定成绩之外,要摆一摆少数干部和规划师思想上存在的偏差,进一步明确灾后城乡规划编制的一些原则,更一步阐明今后的重建策略。概言之,就是问题、方针、策略。
一、问题
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比,与国内外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与灾区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灾后城乡重建规划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灾区的少数基层干部和规划工作人员,由于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理性不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
1、过分强调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实现一步到位的“高标准”或希望借重建之机“一步脱贫”,忽视了当地资源、产业、环境、生态的承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重建目标落实的阶段性与渐进性。在一些城镇重建规划的第一稿中,几乎都提出灾后重建要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我认为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期望靠灾后重建规划作为主导力量在短时间内实现。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目标不能混淆,灾区三年重建总体规划就是为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而不是其本身。
2、过分依赖上级政府财政支持和对口援助,忽视农民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现代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更要防止某些片面的舆论宣传过分“吊高”灾区基层干部群众对灾后援助建设的心理预期和依赖思想。通过城乡重建规划的编制与公示也将起到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的激励作用。此外,通过创新创业、重建家园先进事迹的宣传来激发士气,切实防止将灾后重建变成规模巨大的“输血工程”。
3、过分注重短期内出重建形象和易于管理,过分强调农民住宅和村庄的异地集中安置,忽视了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有些基层干部,平时就喜欢把村庄合并在一起,按照城市的模式来进行新农村建设,这是非常忌讳的。特别是在山区,合并村庄和乡镇会带来农民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利。事实证明,在农村,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是难以分离的,农民居住点附近就是耕作的土地,而其周边是生态用地,三者相互是不能分离的。历史上形成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往往对农业生产而言也是最有效率的。此外,村庄、乡、镇、县城这四个层次是相互依托、相互服务、相互支撑的。乡村的大合并、大搬迁、大疏散,都不利于灾后的乡村重建和持续发展。县城和建制镇的主要功能是为周边村庄和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盲目移址重建会因农民办事不方便而损害这种服务功能。山区乡政府所在地的分布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应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地形环境,方便服务三农。除了少数山区村庄因为存在严重次生灾害威胁需要搬迁安置之外,对山区群众普遍实施下山集中安置是不现实的。
城镇品质提升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质的意见》,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和具体任务,推进我市城镇特色形象的营造,提升城镇环境品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以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凸显城市特色为目的,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着力塑造我区城镇特色,逐步提高城镇品质,促进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市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
导语
“十五”期间,我省建设系统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开拓创新,在宏观调控中求发展。城乡规划工作明显加强,城镇建设与资源配置逐步趋向协调,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公用事业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加强,中心镇的建设在百镇建设特别是示范镇建设的驱动下稳步发展,村镇环境普遍得到改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深化,住房建设快速发展,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已完成80%以上,房地产市场进入健康有序轨道;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初步确立,工程质量稳步提高,建筑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支柱产业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建设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日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含量有较大提高,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建设法规和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些成就,为跨入“十一五”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一)城镇建设
到2005年底,城市总人口达到213.0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34平方公里。
1、城镇规划
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构建和谐安阳的关键时期。加快城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安阳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第一篇“十五”城市建设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全市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申四创”、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拉大城市框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十五”是我市城市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城市面貌变化最大、城市功能提升最快、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
一、“十五”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
1、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省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我市抢抓机遇,成立了安阳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全市上下围绕加快城镇化工作,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完善配套各项政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五年来,城镇化率以年均142%的速度增长,“十五”末城镇化率达到3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较2000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五年累计转移农村人口42万人。城镇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小城镇景观设计论文
一、小城镇的景观特点
小城镇的景观形态非常丰富,包括标志性景观、历史性景观、生态景观、人工景观、节点建筑、绿化带等,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景观两类,而按照景观特点,小城镇景观可分为自然风光和乡土文化两方面,前者指的是山水林田这些自然环境空间的主体要素,展现的是自然生态格局,小城镇处于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是一个很贴近自然环境的人工环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后者则指的是历史文化和近代革命史迹,将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韵味与自然的景观结合在一起,能给人一种人间仙境的奇妙感觉,这种景观总是充满魅力。自然环境的艺术是环境艺术最关切的要点,而小城镇以上特点就为小城镇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艺术创作素材,加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景观问题日益突出,小城镇景观设计中,在表现小城镇地方特色、体现群众生活方式、传承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应考虑如何维持小城镇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南地区的小城镇景观设计策略
(一)设计原则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景观的“有机增长”除了要依靠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还需遵循一定的景观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不同于大中城市,小城镇更贴近自然,建筑规模较小,自然之美是每个小城镇都可以发掘和利用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大力保护地方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界光能、热能、风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并结合污染治理,保护地方自然生态;以自然景观资源为基础,注意根据当地地理特征对地貌、水体等进行合理改造和利用,尽可能保持原生态自然环境,切忌不可肆意设计,不可以人工取代自然,比如可将自然原野作为公园,巧妙点缀一些园林等、石凳、小品、不行小径、自行车道等人工设施,使之成为宜人的休闲去处;在建筑装饰材料方面,建议开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绿色设计,切忌舍弃天然材质而用瓷砖、不锈钢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