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初中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23:22: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成人初中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秋季教育事业计划
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并适度超前发展,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稳定发展,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市“十一五”教育规划,现将08年秋季教育事业计划安排如下:
一、小学教育
2008年秋全市小学一年级城区计划招生30个班,1500人左右。农村计划招生115个班,5000人,班均学额中心小学一般控制在50人以内,村小控制在45人以内。
二、初中教育
2008年全市共有小学毕业生为8499人,其中城区1771人、农村6728人,按有关文件精神,保证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全市拟招收初中学生8499人,其中城区招收46个班(含赞化、南海、阳光对农村招生11个班),计2300人,具体为赞化学校(城区751人+农村249人),南海中学(城区470人+农村230人,其中宏志班1个),城北中学(城区350人),第二中学(城区200人),阳光学校(农村50人)。农村初中招收124个班计6199人。初中班级计170个。
三、普通高中教育
农业局郊区教育工作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郊区工作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本市郊区教育工作提出若干意见如下:
一、进一步加大郊区(县)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统筹力度根据《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区、县、各区、县要承担起本区县范围内实施义务教育的职责,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化,同时落实乡(镇)政府的相应责任。要从**的实际出发,着重解决好义务教育支出标准的统一性与乡(镇)财政能力差异性的矛盾,切实帮助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困难的乡(镇),防止这些乡(镇)与其他农村地区以及全市的教育差距不断扩大。区县政府要切实加大调控力度,通过转移支付、专项拨款等办法,对财政困难乡(镇)进行扶持,推动乡镇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与此同时,乡(镇)政府要继续承担辖区内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包括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开展社区教育,维护学校治安环境,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等。
在城镇建设中,要加强基础教育学校设点布局的规划,确保公建配套政策的落实。
二、在教育费附加中继续安排农村教育专项资金,井对财力相对困难的地区重点倾斜
(一)每年继续安排农村教育专项资金5000万元。其中,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4500万元,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安排500万元。
教育工作发展任务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自治州2008年度县市教育工作发展任务主要指标下发给你们,请认真予以落实。州政府教育督导室在年底前将对各县市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价,结果将作为2008年表彰“创教育强县市的依据。
一、“两基”工作主要指标(一)普及程度指标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县城达到100%,农区达到99.9%以上,牧区达到99.8%以上;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县城达到99.9%以上,农牧区达到99.5%以上(不含不足龄生);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县城达到95%以上,农牧区达到90%以上。
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县城达到99.5%以上(不含盲童),农牧区达到99.4%以上;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县城达到99.2%以上,农牧区达到97%以上。
小学辍学率县城控制在零,农牧区控制在0.2%以下;初中辍学率县城控制在0.3%以下,农牧区控制在0.4%以下。
教育事业发展工作汇报
20*年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一、义务教育
小学招生规模略有下降,学校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20*年全省共有小学5233所,比上年减少435所;招生64.23万人,比上年减少0.96万人;在校生4*.07万人,比上年减少21.1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0%,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达到99.88%和99.92%,女童高出男童0.04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数85.91万人,比上年减少7.69万人。
小学教职工和专任教师略有减少,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继续提高。全省小学教职工282805人,比上年减少3514人;其中专任教师254717人,比上年减少3600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69%,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小学生师比16.02:1,比上年的16.61:1有所降低。
初中学校数略有减少,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明显下降。全省共有初级中学22*所,比上年减少46所;招生86.58万人,比上年减少8.*万人;在校生278.28万人,比上年减少19.90万人;毕业生102.43万人,比上年减少9.*万人。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98.48%,初中三年保留率97.9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00%。
全省初中专任教师187646人,比上年减少1540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24%,比上年提高0.72个百分点。生师比14.83:1,比上年的15.76:1明显降低。
教育局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教育部
(20*年*月)
20*年是我国全面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各级教育规模持续增长,入学机会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有所提高,非义务民办教育发展尤为迅速。
义务教育
到20*年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973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0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
小学招生数略有增加,校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20*年全国共有小学34.16万所,比上年减少2.46万所;招生1729.36万人,比上年增加57.61万人,增量主要在农村;在校生1*11.53万人,比上年减少152.5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27%,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25%和99.29%,女童高于男童0.04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数1928.48万人,比上年减少90.99万人。
小议中学生人际关系
摘要: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论文及人际关系对其学习、生活及身心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即纵向人际关系与横向人际关系。横向人际关系对初中生的成长影响更大。在纵横人际交往中,初中生逐渐学会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学会客观评价他人和自我,从而不断走向成熟。
关键词:初中生;纵向人际关系;横向人际关系;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其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可以认为是纵向人际关系;与同伴的关系是横向人际关系。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比小学阶段更加复杂和多元。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锻炼初中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善良、正直、宽厚、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尤其异性交往能力的锻炼,对于他们今后婚姻家庭一生的幸福,都有极大影响。缺少人际交往这一课,他们成人后,费很大的劲也未必能弥补这种缺失,因为已经形成的孤僻、自卑、怯懦、多疑、嫉妒、不合群等不良性格会遭到集体的排斥”。在人际交往中,初中生就是通过不断体验和感受他人评价及不断调整自我评价,从而逐渐走出幼稚、依赖、偏激、封闭的状态,并逐渐使自己更加成熟、独立、理性和开放。最终,初中生学会积极参与各种交往活动,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纵向人际关系
初中生的纵向人际关系出现了新的转型,处在转折期:由小学时期的“儿童—成人”关系逐渐转变为“成人—成人”型关系。正如有的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在少年与成年的关系上,少年正处在从“听话”向“平等”过渡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长,有强烈的“成人感”,然而,初中生此时的心理还不成熟,还存在着心理发展的另一面——依赖性。这表现为,初中生想独立,但对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还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特别是在自己遇到人生苦恼时更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和教师也因此对儿童的成长总放心不下,不敢放手,总是苦口婆心地说教,采取封闭式、防范式的教育限制儿童的交往和活动,有时甚至采取指责等方式对待他们的独立或“反抗”。家长和教师的不信任、过分关心、过多干扰或无谓的指责,常常容易激化矛盾,使初中生产生抵触、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对抗家长和教师的现象,或者自我闭锁,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拒绝成人的关心和帮助。初中生的不良人际关系,在下面的数据中已清楚的表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人际关系方面,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3.8%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相处。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是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另据调查显示,“约有69%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可以说,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困扰初中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常令她们烦恼。这必须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并不是说初中生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一定就是矛盾和斗争,只要方法得当,家长和教师在帮助初中生形成和谐的纵向人际关系方面是大有作为的。进一步讲,作为父母和教师,只要充分认识到他们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满足他们需要一个同成人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的需求,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积极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和谐的纵向人际关系。
县职业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按照县委的安排,近一段时间,我们围绕我县职业教育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如何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也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现将调查与思考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通过调研,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基础和动力。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1、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实用技能型人才。据预测,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将出现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局面。从我县实际看,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受到人才短缺的严重制约,特别是今后随着我县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加工、矿产建材、服装包装工业体系的逐步形成,必将出现相关专业实用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立足现实情况,着眼长远发展,可以肯定地说,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经济必须抓职教。因此,推动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首先从职业教育抓起,从培养人才入手,特别是从培养门类齐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入手,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和储备人才,进而提高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2、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我县农村有40多万劳动力,按照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只能容纳15万左右的劳动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现实和立足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县每年输出劳动力近10万人,靠技能打工的不足10%,其中近70%的外出打工人员在打工前未接受系统培训。由于劳动力素质低,技能差,制约了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层次,使我县的劳务输出形成了靠体能打工的多,靠技能打工的少,临时性打工的多,常年性打工的少,招工报名应聘的多,录用合格的少的“三多、三少”局面。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已经成为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3、发展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必须协调发展。在我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很快,但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满足不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全县每年初中毕业生1万人,升入普通高中7000人,没有升入高中的约3000多人,初中段流失的学生3600人;高中毕业生7000人,升入大专院校5000人,没有升入大专院校且放弃回读的800人;转业兵200人,这样,每年新增流入社会的青年约计7600人。这些青年都应该接受职业教育,但目前只有10%左右的青年能够到职教中心学习。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流入社会后,致富无技术,就业无门路。目前,我县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上,只有26个教学班,1028名学生,职普比例为1:20,与国家要求的1:1相比差距很大;在整体布局上,全县只有一所职教中心,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网络和体系;在办学条件上,校舍严重不足,教学设施落后,机床、缝纫机等实训设备还是七、八十年代生产的;在师资力量上,专业教师短缺,难以满足办学的需要;在自身功能上,职教中心的辐射功能、示范功能和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极不相称,迫切要求我们迅速改变这一状况,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
初中生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论文
初中生的人际关系可分为两大类,其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可以认为是纵向人际关系;与同伴的关系是横向人际关系。初中生的人际关系比小学阶段更加复杂和多元。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锻炼初中生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培养他们善良、正直、宽厚、乐观等良好性格,使他们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所悦纳的人,尤其异性交往能力的锻炼,对于他们今后婚姻家庭一生的幸福,都有极大影响。缺少人际交往这一课,他们成人后,费很大的劲也未必能弥补这种缺失,因为已经形成的孤僻、自卑、怯懦、多疑、嫉妒、不合群等不良性格会遭到集体的排斥”。在人际交往中,初中生就是通过不断体验和感受他人评价及不断调整自我评价,从而逐渐走出幼稚、依赖、偏激、封闭的状态,并逐渐使自己更加成熟、独立、理性和开放。最终,初中生学会积极参与各种交往活动,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纵向人际关系
初中生的纵向人际关系出现了新的转型,处在转折期:由小学时期的“儿童—成人”关系逐渐转变为“成人—成人”型关系。正如有的心理学家所描述的,在少年与成年的关系上,少年正处在从“听话”向“平等”过渡时期。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初中生的独立意识逐渐增长,有强烈的“成人感”,然而,初中生此时的心理还不成熟,还存在着心理发展的另一面——依赖性。这表现为,初中生想独立,但对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还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特别是在自己遇到人生苦恼时更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和教师也因此对儿童的成长总放心不下,不敢放手,总是苦口婆心地说教,采取封闭式、防范式的教育限制儿童的交往和活动,有时甚至采取指责等方式对待他们的独立或“反抗”。家长和教师的不信任、过分关心、过多干扰或无谓的指责,常常容易激化矛盾,使初中生产生抵触、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对抗家长和教师的现象,或者自我闭锁,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到拒绝成人的关心和帮助。初中生的不良人际关系,在下面的数据中已清楚的表明。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人际关系方面,有22.45%的中学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融洽,不善与人交往,与别人合作有困难。其中,有3.8%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很差,很难与他人融洽、愉快地相处。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是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另据调查显示,“约有69%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可以说,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是困扰初中学生心理的主要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尤其是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常令她们烦恼。这必须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并不是说初中生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一定就是矛盾和斗争,只要方法得当,家长和教师在帮助初中生形成和谐的纵向人际关系方面是大有作为的。进一步讲,作为父母和教师,只要充分认识到他们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满足他们需要一个同成人能平等交流情感的空间和时间的需求,理解他们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积极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和谐的纵向人际关系。
二、横向人际关系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如果能很好地处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那么也就有了社会交往的基础,有利于提高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对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相对于与家长和教师关系比较紧张而言,初中生与同学及同龄人间横向关系就相对融洽和活跃,绝大多数初中生乐意和同龄人交谈而不愿意同父母谈心,在同龄人中间,他们平等相待,想法接近,观念容易一致,没有心理上的压抑感。需要注意的是,零点调查公司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学生的社会交往关系往往集中于合意组群间的交往。即交往的成功与否,与交往者是否“合其意”具有非常重要的关联。而且,通过考察中学生与他们的好朋友在一起时的重要活动内容可以了解到,他们主要的活动内容属于沟通性的、娱乐性的,而做作业相对所占比重较小,而且与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是中学生觉得生活最有趣味的时间段了。[1]另据研究发现,儿童愿意待在学校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有朋友、有友谊,这是学校吸引他们的关键因素。比如,有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可能得不到一些教师(当然,这些教师只能算作不合格的教师)的喜欢,甚至经常招致批评。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愿意到学校来,如果教师提出让他们回家,不要再来上学了,他们就会感到恐慌和失望,因为他们不想离开同学和朋友。可见,同学、朋友间的交往对初中生的生活影响非常大。同时,也应注意到,校园人际关系困难的学生日益增加。尤其要引起重视的是,据研究,受等级制度、官本位制度及腐败之风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初中生人际关系趋向成人化,这也是导致有些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初中生的人际关系。
成人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根据国家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探讨办好农村成人教育的思路、办学形式、发晨的突破口及教育资源分配与人力资源培养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成人教育,农村教育;人力资源
2003年2月14日中国教育部公布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了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重大战略问题的思路、对策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战略构想与具体行动方案,这个报告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中国是人口大国,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仁必须思考的问题。面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需求,要改变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只重视学历教育显然不适应我国农村人口教育实际,我们深深地觉得成人教育的担子非常沉重,成人教育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农村成人教育在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了解国家政策。重视解决“三农”问题
解决农村人口的人才培养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关键。农村教育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人口教育程度低,严重制约农村脱贫奔小康目标的实现。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的主体仍然是初中和小学毕业生,占从业人员的75%左右,其中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占33%。接受过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12.7%,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4.7%。我国目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52.6%,尤其是中部地区一些人口大省的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多年徘徊在45%左右,有近半数合格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这种受教育比例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陈至立2003年9月19日在《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开创我国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中强调,“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显然,现在从事农业生产也被看成是一种职业,这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整体实力提高的必然要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中国的教育要从“点”走向“面”了。因此,我们必须看清教育发展形势,提高认识水平,把教育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关心农村教育的发展,群策群力面对农村教育的严峻问题,以更大的决心和更有力的措施,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步伐,促进农村教育上新台阶。目前国家已经把发展农村教育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来抓,这是改变农村成人教育现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巨大历史机遇。面对广阔的农村,多样的知识需求,知识与经济效益结合的缜密程度,都昭示着农村成人的非学历教育变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成人教育单位必须改变过去的学历教育观念,根据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实现教育观念上的创新,以满足农村教育上的需求。
二、转变办学观念。更新办学思路
教体局中考招生安排意见
2012年中考是市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中考,为建立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认真做好中考招生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有利于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扩大高中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依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市2012年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并结合我县教育工作的实际,现就2012年我县中考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思路
2012年我县中考招生工作的具体思路为:要在充分考虑我县中考政策的连续性、初中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和高中段教育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力求在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有新的突破。
一是积极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改过去单纯以考试成绩是唯一录取标准为考试成绩加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录取的形式。
二是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改革,开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工作。
三是加强对全县初中毕业生生源预测和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