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遗产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16:02: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茶文化遗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摘要:自互联网下茶文化流行以来,各类茶非遗元素开始被人们重视。为复兴传统文化,提高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保护积极性。国家立足于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始尝试将教育与非遗文化融合。艺术教育作为与非遗文化关联性最高的教育科目,对非遗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与积极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1.1传承人与传承方式。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多,但传承人却不多,传承方式也较为单一。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传承人许多都是无后代子孙的中老年人,缺少直系传承对象。加之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鲜为人知,许多年轻人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因此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层。其次,部分地区因地域风俗原因,传承方式太过封闭。以采茶戏为主的部分茶乡,规定戏曲演唱技法只传承本村女子。传承方式过于古板和单一,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弘扬。最后,传承人的基数过小,无法在整体文化圈形成有机循环。综上,在现有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发展中,还需政府和各类艺术院校助力,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多元性及传承效果。1.2二元互动物质传承。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是提高整体国民素养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上升的情况下,我国传统艺术文化逐渐登上国际舞台。基于此,艺术院校和高校的艺术专业的重点,开始从国际化的西方乐器转为中国的传统乐器,例如二胡、大鼓、箜篌等。中国传统民俗乐器的教学,能够促进以采茶戏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艺术院校的雕塑、设计等专业,也开始致力于茶具、茶桌、茶楼的设计发展。从乐器、物件设计等物品,能够促进以茶文化为主的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从而提高传承质量与效果。除此之外,艺术教育与传统元素的融合,可以提高传统元素的书籍、辅助教具、器具甚至含有传统元素的场所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资金支持与文化发展。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二元互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能够有序进行、优质发展。1.3理性理解精神传承。精神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只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入人心,才能够提高人们的自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年轻人作为文化保护的前驱动力,必须加深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归属感。目前,各类艺术教育院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开始致力于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教学。在音乐类艺术院校中,茶戏曲和采茶歌等特殊茶民俗文化,开始作为民族曲目类别进行教学。这类融合教学能够从客观的角度,以音乐性的理性理解,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各类演唱技巧。高校内茶戏曲的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心理关注度。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精神境界都得到升华,促进了茶文化理性理解下的精神传承。
2茶文化类艺术教育办学影响分析
2.1传承基数分析。传承基数包括传承人的群体数量以及传承基础的构建效果。一方面,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茶文化逐渐年轻化、流行化,其传承人的基数正在不断扩大。但传承人的扩大效率过慢,无法满足我国丰富的非遗文化。因此,各类艺术院校开始以茶文化为核心,进行茶艺、茶器、茶戏曲等巡回艺术演出,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传统文化的归属力。另一方面,艺术教育的传承基础从元素基础上升到主题基础,甚至有以茶文化为核心开展校园艺术培训的教育机构。综上,非遗文化的传承基数正在不断扩大稳固。2.2资源优势分析。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资源具有高度优势,对非遗文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影响。首先,茶文化的覆盖面较广,在文学、音乐、设计、美术等都有涉及。其茶元素能够有机融合到各个艺术类学科当中。加之目前在国家倡导下人民对精神财富的重视度提高,艺术类学科的政策资源、师资力量都十分充足。茶文化非遗与艺术教育的结合,也为其他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参考和创新平台。其次,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日益与国际接轨,其良好的国际平台对茶非遗文化来讲有巨大的平台资源优势。国际茶文化活动与孔子学院的创办,也对茶非遗文化的艺术教育有承上启下的连接意义。综上,茶文化类艺术教育的办学具有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各类平台优势。茶非遗文化的复兴崛起,也同样是为其他非遗文化提供了高效传承平台。2.3遗产收集与档案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管理,是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保护好各类文献资料,才能够做到有序传承、真实传承。在艺术院校进行艺术教育时,会对教学时的研究参考资料做到有序收集与档案管理。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保护了许多当地原始的文献、视频等资料。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内容加深,渗透范围扩大,其教研资料开始建立正式的数据库进行数字化管理。部分山区茶乡的原始参考文献,也通过3D建模进行修复处理。艺术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不仅在于提高了非遗的传承受众度和传承教育方式,更是对非遗的重要资料进行梳理保存。但介于艺术教育机构与高校艺术专业的分布密度较小,许多三四线茶乡城市的非遗艺术教育覆盖度低。因此,全国性的遗产资料联网收集还未能普及实现。
茶文化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探索
摘要:课程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核心,教学资源建设是课堂革命的关键。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课程建设,联合行业专家、非遗传承人等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围绕“茶文化+非遗文化”主题对课程进行分库设计与分类开发,并基于各类学习者差异化要求,进行课程组织规划,实施知识点的重构,促进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应用,创新了中华茶文化非遗技艺人才和茶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传承创新
中华茶文化资源库以“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为原则,致力于创新非遗人才的培养模式,服务茶业人才的培养,拓展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升茶业行业的文化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建设是重要抓手,如何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资源的重构与拓展,就成为我们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对平台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与建设思路
(一)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定位。准确把握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的建设定位,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中华茶文化各项目化课程,按照结构化设计、颗粒化资源的原则,开发适用于电脑、手机等平台的系列化微课、视频、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在校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茶企业员工和茶农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选择学习,提高茶文化知识与技能,从而实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基础功能定位;二是突出“茶文化+非遗文化”主题,沿茶产业链“茶叶加工-茶艺展示-茶器设计-茶叶包装-茶文化空间设计-茶膳制作”延伸,选取产业相关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绿茶、红茶、白茶、黑茶、黄茶、青茶加工技艺以及茶器制作技艺等茶文化非遗项目,构建系统性非遗项目课程群,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的“文化传承”系统性功能;三是撷取中华茶文化中的经典项目,如长嘴壶茶艺、民俗油茶、茶马古道、茶船古道等项目,开发中英以及东盟小语种课程资源,形成茶文化国际交流资源,依托学院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集团”和“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共享课程平台”,以及“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国家高水平专业群项目,学院在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设海外“丝路茶学院”,开展国际茶文化与茶科技研修与交流,并逐步形成茶事活动品牌,实现中华茶文化的国际交流功能。(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思路。中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联合全国茶文化行业的泰斗级专家,聚集全国开设有茶类专业的院校、著名茶企业以及国家茶产业链相关非遗传承人组成课程建设团队,基于茶业文化传承及创新以及沿茶茶叶类技术技艺传承要求,系统设计结构化的课程,基于信息化特征和各类使用者差异化要求,以茶文化和技术技艺传承点为建构线索,科学性、有效性的建设便于学习者快速获取资源、灵活组建课程、丰富冗余的“适、实、微”的学习资源,同时注重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实现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上相关的课程在“能学、辅教、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方面的作用。
二、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平台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与建设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一、中国茶文化的现状分析及新媒体技术的保护优势
(一)中国茶文化的现状分析。目前世界上有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饮茶,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中国是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其他国家的茶树、种茶及制茶技术和品茶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中国被称作“茶的祖国”。纵观中国茶叶史,中国茶叶经历了药用、食用、饮料几个阶段。吴英藩在《浅议用茶起源与发展》一文中引《神农本草》中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充分说明了我国发现茶、利用茶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千年了。2008年11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专家、学者也一致确认神农氏炎帝为中国茶文化的始祖。茶的使用价值在这篇文章中也有体现,吴英藩以《晏子春秋》为据,认为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经有人用茶鲜叶作菜食。林治在《中国茶道》一书中指出三国张辑在《广雅》中的有关茶的记载是我国茶叶加工、品饮及饮茶功效的最早记载。(二)新媒体技术的保护优势。1.手段的先进性手段的先进性主要指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在新媒体时代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VR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界限,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利用该技术为文物提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服务,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生动精确还原文物,增加人们的互动体验。2.受众的广泛性《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从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调查来看,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是其主要方式。相对比1999年全国网民只有700万,庞大的接收传播群体是新媒体传播特有的优势。3.观赏的互动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上下之间和平行之间的双向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社会公众不断扩大的话语空间,使得每一个媒体使用者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同时受众不仅可以自主选择接受信息,还可以进行及时的反馈,影响着信息的生产。新媒体既成为社会公众表达自身诉求的一种途径,也成为相互沟通、获得新知的一种渠道。从传统媒体主导受众型到新媒体的受众主导型的发展,用户地位的提升加大了受众与媒体信息之间的交流,交流性、互动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加深了用户对传播的文化的理解,也推动了信息的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可分为三种,即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非遗形式创新和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传播应用三个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载体转移本质是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原本依附于原生环境或者人得以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媒介载体转移,再储存再传播。媒介载体的转移可以分为信息数字化采集与保护、新媒体动态生态博物馆、虚拟文物修复、复原及演变模拟技术等多个方面。以往由于技术限制,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多采用传统的摄影摄像方法,这种技术手段曾为人类记录保存了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如戏曲、民俗活动记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传统影像资料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霉变导致资料模糊、资料失声、资料遗失等,传统的保护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形态,运用数字摄像、二维三维扫描、3D模型制作、超清摄影等数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数字化采集,把珍贵图画、音乐舞蹈、皮影戏曲、民间体育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据化资料,高保真存储于计算机、互联网。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之一。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就采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了非遗保护中心,对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真实、系统和全方位的记录,针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语料收集研究,利用音频和文字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更加真实安全地对非遗进行保护存档。
三、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中的创新使用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是在文化、科学、社会和艺术的多个交叉领域中产生的新课题,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但是新媒体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对非遗文化的一种表面记录。如何深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意义,结合数字时代的文化基因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民族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中的同时,应用新媒体数字化可视化进行数字化文化遗产的研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新的突破点。用新媒体“现代语言”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文化”,才能让古老的技艺不只是停留在手艺的层面,而是迈上更高的文化艺术的台阶。“非遗”纪录片记录的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对“非遗”进行的数字化采集和保存就借用了高保真高清晰的拍摄设备,以真实、朴实、全方位、多角度的镜头语言记录下“非遗”项目最原生态的内容,用镜头让受众认同“非遗”的民族基因,用影像唤醒“非遗”的保护意识。新媒体时代的非遗影片制作指的是在纪录片的方式上扩大加入新媒体短小精悍的影片形式,包括微电影、微视频、秒拍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影片制作。例如纪录片《回荡千年的叹息———川江号子》以及川江号子微视频记录了诞生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流域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谣。这一带地势险峻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川江号子,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等特征。川江号子还把川戏、竹琴、扬琴、金钱板等的调调随手拈来,在“麻辣烫”中秀出了自己的独有风味。学者连波在其著作《国乐飘香》中写道:“川江船工号子犹如一个浓缩了的情感世界……由于川江船工号子所独具的魅力,使之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视频在网上一经播出就受到不少人的追捧,成功将川江号子带入人们的视野,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武强年画与茶文化在网络传播的建议
摘要:以信息化环境为背景,探讨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融合与传播。对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之间的结合,从文化内涵、艺术性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明确认识到两者结合的必要性。随之总结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现状,总结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存在的不足以及存在的挑战,最后提出创新传播形式、设计文化周边产品、创新工艺传授形式、开发新媒体文化产业四点建议,为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结合创造了条件,以期能够在新媒体网络传播中获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武强年画;茶文化;新媒体;网络传播
年画从形式与内容上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民族美术艺术的重要形式,表现出不同地区民俗风情与宗教信仰。年画以生活为背景产生,对于群众而言也是一种精神寄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年画传播受到极大影响。武强年画代表了河北武强县传统民间艺术,也是民间独有的绘画体裁。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武强年画的艺术魅力,其在新媒体网络传播中的渠道也开始创新,而且与茶文化结合,通过不同文化与艺术之间的碰撞,让年轻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挥新媒体网络在武强年画、茶文化结合传播方面的优势,从而加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1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
武强年画最早是在元代前出现,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才有了正式“年画”的定义,其间明代初期的武强年画设计、镌刻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当发展到清代康熙和嘉庆年间,进入到武强年画发展鼎盛阶段,到了2005年武强年画更是被列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因其是在民间产生,所有具有非常浓厚的民间特色。武强年画创作背景非常简约,而且不拘小节,选材也是以民间习俗为主,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武强年画工艺最为显著的特色是采用木版套色水印,构图饱满度非常均匀,装饰和色彩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武强年画色调多以大红大绿为主,整体感觉非常的明快、舒畅,可作为节日装饰,烘托热烈氛围,也有一些比较素雅的山水墨画,可作为家居装饰。新媒体网络传播背景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武强年画,纷纷拓宽传播渠道。而且将武强年画和茶文化结合,不仅使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影响力也得到提升。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从性质上,都属于需要传播的文化载体,但区别在于载体形式不同。通过新媒体网络在传播、传承方面的优势,可以将这两种文化载体整合,例如用武强年画宣传茶文化,或者是在茶产品包装上绘制武强年画,增强文化内涵,利用新媒体网络还可以拓宽宣传范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夯实基础。
2新媒体网络下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传播现状
市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摘要]会展旅游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旅游产品,因其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文章从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出发,综合考察了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机遇、条件以及面临的不利因素,然后提出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类型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乐山会展旅游旅游产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展旅游逐渐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加入到会展旅游市场竞争中来。据国际联合会统计,会展业每年为全球带来的收入高达2880亿美元。我国各城市也逐步认识到发展会展旅游的重要意义,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都已展开。北京、上海、广州、云南、成都、武汉等省市纷纷提出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建立国际会展中心的战略目标。桂林、深圳、苏州、重庆等城市的会展旅游亦得到了大力发展。2002年5月,在北京还举行了“中国会展旅游发展研讨会”。
乐山的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最具世界影响力。乐山有条件也有必要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促进旅游城市的各项建设,提高城市知名度。
一、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即指国际上通称的“MICETourism”(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包括举办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外围受众变成旅游者。与通常的观光度假型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层次高、逗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摘要:万里茶路是丝绸之路衰败之后,我国再次兴起的一条国际茶路经济带,它是由晋商开辟的,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不仅在中俄蒙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同时为沿线地区带来了重要的经济发展契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万里茶路未能获得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本文主要就万里茶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万里茶路;文化价值;保护利用
从流通的线路、市场以及历史沿革来讲,万里茶路也可以将之称为中蒙俄万里茶路或者中俄万里茶路,它起源于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市,途径蒙古国,最终达到中俄边界的恰克图,由此传入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万里茶路迄今已经延长至13000公里左右,成为实至名归的万里茶路。
1万里茶路的价值
万里茶路,并不仅仅是一个茶叶生产贸易的产业链,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就万里茶路对我国的价值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促进茶叶及其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茶叶是我国的一项特色产业,近年来茶叶的国际贸易越来越兴盛,这在客观上推动着茶叶种植、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发展,促使茶叶产业链更为成熟和完善[1]。在历史上,茶马互市的格局一直存在,因此在茶叶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其他的生活日用品也获得了流通,包括皮毛、药材、陶瓷、铁器等,物流的发展促使资金流的产生,进而使典当行、钱庄、镖局等应运而生,客观上促进了餐饮业、建筑业、服装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繁荣。1.2催生了一批新型城镇及商业街。万里茶路有很多的城镇以及老街,它们的发展和兴盛都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湖南安化、江西九江、河南洛阳、山西高平、河北张家口、内蒙古满洲里、蒙古买卖城、俄罗斯恰克图等城镇,其发育成长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万里茶路的影响。1.3创新了经营管理制度。万里茶路上的各个著名商帮不仅国内外贸易做的十分出色,而且还相互间进行交流沟通,互相借鉴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形成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不断推动着经营机制的创新,管理理念的更新[2]。1.4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前的交流。万里茶路在推动茶叶贸易的过程中,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除了进行茶叶贸易外,还将字画、纸张、笔墨等作为大宗商品,与茶叶一起进行往来买卖。除此之外,茶叶贸易促使在戏曲、收藏、民俗、绘画、诗歌、医学等方面的交流更为频繁,在其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使湘楚文化、秦晋文化、岭南文化、游牧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文化传播。
2万里茶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乐山发展会展旅游论文
一、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即指国际上通称的“MICETourism”(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包括举办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形式。会展旅游的关键是主体的转化,即将会展代表及因会展活动而流动的外围受众变成旅游者。与通常的观光度假型旅游相比,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客人层次高、逗留时间长、消费能力强、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会展旅游在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区域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器与显示器,区域和城市相关产业的辐射器,区域和城市就业人员的接收器等。
二、乐山发展会展旅游的可行性
乐山要发展成为会展中心城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会展旅游的条件。
1.政府大力支持
城市品牌设计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到来,城市间的差异与竞争愈显重要。城市品牌成为地方政府推销、经营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器。本文以笔者为澜沧县城市品牌进行品牌策略制定及视觉化设计的过程为例,研究构成城市品牌的几项不可忽视的元素(笔者称之为E.I.L.A.I.),以及围绕这些元素在实践工作中所展开的实践方法,希望为城市品牌的制定者、设计者提供一个参考方向,进而推动城市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品牌、澜沧、设计策略、形象设计
城市品牌与一般的企业品牌设计不同,城市品牌是由城市内部的诸多要素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直观反映和评价,它反映了城市的意象[1],城市的身份、个性与文化特质。同时,城市品牌的效应并非从一而终,它会因时代、环境、人、国家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介入而产生变化。因此,城市品牌的塑造更强调优先制定因应城市的历史、地域特征及未来发展相适配的品牌策略,再而通过策略引导,将城市的品牌理念及设计“适时”“适地”“适人”地嵌入到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去。(图1)这些年,无论政府部门或是民间机构,都一直尝试以设计或者创新思维来重新诠释地方形象(包括城市、乡镇、村落)。新的思维新方法固然会带来美好的想象和实在的改变,然而,如若在设计之初没有深切了解地方的生活习惯、文化历史、产业结构及环境特征等各方面问题,直接搬移他市做法,其实是对原有资源的另一种破坏。精准提炼的城市品牌策略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凸显其精神、性质、地域及底蕴,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城市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指导作用。2017年,笔者与团队受澜沧县人民政府、澜沧县旅游局的委托,接受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任务,希望借由系统化的资源梳理及设计规划提升澜沧县的城市品牌形象,以期为澜沧县的旅游及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易于传播的城市品牌形象。项目经历漫长的两年时间,团队对澜沧进行了实地踩点考察、历史资料收集、近距离对话沟通,以及具体设计等工作。笔者在此将澜沧项目这两年的经验与设计策略研究一一呈现。
一、城市品牌塑造策略
一个地区的基因与风格是需要深度挖掘及协调整合的。成功的城市品牌建设参与者,需要熟悉对内及对外的沟通协调,清晰城市发展的目的,做好长期规划,制订明确可行的城市品牌策略,进而根据策略引导,向城市里的利益关系人传达一致的信息,配合形象设计、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提升,加上政府持续不断的韧性与努力,各行业人民的支持与配合,才能使城市在品牌打造的环节中每一步都发挥最大的效用。在为澜沧县确定城市品牌策略的过程中,通过考察,团队梳理出关于澜沧的种种关键词: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茶文化、少数民族、西南特色、民族服饰、音乐、宗教、旅游资源,等等。归纳分类是整体设计思维形成的关键一步。基于前期的调研与归纳工作,团队在不断的沟通与讨论中,统一了制定关于城市地域的品牌策略方法——围绕生态、产业、生活品味、艺术与创新五个类别来进行甄别与定制。笔者称此套设计策略为“E.I.L.A.I.”。(图2)1.生态(ECO)生态环境是澜沧这座城市的特有表征之一。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她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澜沧县地处横断山脉怒山山系南段,属亚热带山地立体季风气候,温暖潮湿。整个澜沧县的山区和半山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8.8%,农产有稻、小麦、玉米等,特产栘依果、薏仁米、普洱茶等。澜沧与广阔的南亚热带地区相连接,热带雨林的发育不受海洋飓风的干扰,物种传播也不受海洋的阻隔,因此,澜沧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繁茂的雨林在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2]2.产业(Industry)让澜沧县闻名于世的便是普洱茶。景迈芒景的万亩古茶林是大自然给予澜沧的礼物,被国内外学者称为“世界茶树博物馆”。古茶林有两千年种植历史,自元代起茶叶便销往东南亚等地,给澜沧的少数民族带来的不仅是谋生之路,还有精神文明的润泽——澜沧县也因此作为茶马古道的出发点,让茶叶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所以,古茶林是研究澜沧城市特色不可回避的重要元素,是澜沧的重要经济产业。3.生活品位(LifeStyle)澜沧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民族有拉祜、汉、佤、哈尼、彝、傣、布朗、回等,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75%以上。“从葫芦里诞生的”拉祜族是猎虎的民族,他们热爱用歌舞表达自己;“从石洞里出来的”粗放豪迈的佤族秉持“无酒不成礼”的传统;梯田几乎成为“山上的民族”哈尼族的标志;文武并重的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名扬四海;讲究礼仪的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泼水节和孔雀舞让他们早已家喻户晓;布朗族是“茶的民族”,据说他们是最早开始人工种植茶树的民族,他们茶树老、茶艺多、茶俗浓……澜沧的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独特的存在,风俗各异,着不同的服装,讲不同的方言。描绘澜沧的少数民族,即是描绘一幅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画卷。4.艺术(Art)除了少数民族风情及茶产业的直线延伸,利用生态环境条件来进行艺术植入是未来澜沧城市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打造少数民族专属的公共艺术节成为与委托方探讨城市未来的其中一个可能执行的措施。因此,让艺术成为串联少数民族和澜沧土地的媒介是城市品牌策略中的一个构成部分。通过艺术人文的互动,让旅客除了饱览美景和美食以外,对澜沧产生更多意料之外的兴趣,从而产生在当地停留与消费的念头,由此形成引人注目的艺术节文化旅游模式。5.创新(Innovation)对于澜沧的创新策略,团队统一意见以茶文化为元素来进行,茶叶就像是澜沧体内的基因,茶文化就像是澜沧的性格,是内在的核心。如何表现这一中心?澜沧继续专注从各个维度拓展茶产业,进而把发展的目光延伸至以茶为基底的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等领域。比如,旅客可以参与种茶和收成,在劳作中认识和体验真正的生态农业;可以在品茶、用餐和少数民族的歌舞中感受澜沧的人文与风情;更可以通过专业详实的茶文化遗产的说明路线,以历史为线索理解和认识澜沧。综合E.I.L.A.I.的城市品牌策略,更让我们意识到,澜沧的城市品牌建设不仅要体现澜沧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情,更需要考虑茶产业、茶旅游及茶文化的推广策略,以此凸显澜沧在世界范围无可替代的价值与竞争力。
二、澜沧县城市品牌视觉设计呈现
电视媒体在地方特色文化传播的作用
摘要:福建省图书馆在地方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与海峡卫视合作,借助电视媒体的内容制作优势和传播优势,有效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双方精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成功制作了“福建文化记忆”中的《两岸春节》《丝海探源》《福建茶文化》《丝路百工》等多个系列作品,探索出一条优势互补、与时俱进的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之路。
关键词:电视媒体;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并多次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凸显出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图书馆与海峡卫视合作共建“福建文化记忆”项目为例,就当前融媒体环境下,如何整合电视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提炼与传播,为各地特色文化的有效传播提供参考。
一、“福建文化记忆”项目及其传播概述
(一)“福建文化记忆”项目建设现状。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便有“八闽大地”的美誉,依山傍海,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千百年来八闽大地上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与艺术创作,不断适应本土的气候地理环境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八闽文化,即福建特色文化。“福建文化记忆”项目是福建省图书馆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领导下,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技术,把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文化内容,以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微视频、动漫等形式,建成的数字文化资源品牌,例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丝文化》《畲族文化》等等。这些文化资源品牌通过电视艺术手段,生动翔实地展示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容、思想内涵及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截止到2020年1月,“福建文化记忆”项目规划建设的地方特色文化电视专题片及微视频达776集,已完成的建设量达480集。由福建省图书馆与海峡卫视合作建设的百集大型民间工艺纪录片《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二季在202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上开播,该项目属于“福建文化记忆”规划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项目拍摄、记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海外及带入国内的各种民间工艺,提炼工艺中最核心且不为人知的“独门绝技”,对传承民间工艺和讲好“海丝”故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图书馆乃至全省保护地方文献、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二)“福建文化记忆”项目传播特征。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地方特色文化一般以报纸、期刊、书籍、地方文献等平面媒体的方式传播。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们阅读方式从平面到多媒体的转变,近年来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更多的是借助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对受众产生影响,达到普及、传承的效果,主要体现为三种传播现状。1.传播渠道多元化。现代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提供多元化的渠道,包括电视媒体、门户网站等。2019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福建省图书馆与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新华网福建频道、“学习强国”福建分平台等7家媒体开展了“福建文化记忆”项目的授权推广合作,通过多方渠道,将地方特色文化数字资源建设成果推向社会。2.传播范围广泛化。借助现代媒体,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甚至已经打破了国界限制,呈现全球化的传播趋势。借助海峡卫视在台湾地区的落地优势,6集电视专题片《福建文化记忆•两岸春节》在台湾地区顺利播出,扩大了福建文化对台湾地区的辐射和影响。借助阿联酋“福建影像季”系列纪录片展播活动,12集电视专题片《福建文化记忆•福建茶文化》在中阿卫视展播,促进了福建茶文化在国外的交流与传播。3.文化认同度持续增强。在现代媒体的助攻下,过去相对并不热门、时效并不强的地方文化的曝光率持续增大,地方特色文化逐渐被人们熟知、认同和接受,一些衍生产品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手工技艺项目福安火笼匠人沈瑞光因为《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纪录片的播出一下子“火”了。节目播出不久,沈瑞光一口气卖出了2000多个火笼,老手艺遇上新知音,重新走进现实生活。
二、电视媒体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的合作路径
牙舟陶创新设计价值及路径研究
一、牙舟陶艺术概述
牙舟陶产于黔南州平塘县牙舟镇,距今有六百余年历史,曾担当着西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用陶重要角色。明朝洪武年间,江西人杨正真入黔,在平塘地区建长官司衙署,社会秩序安定,江西迁居平塘地区者众,陶瓷等生产工艺相继传入[1]。牙舟境内盛产优质的“白胶泥”、“紫陶泥”、“高岭土”和“铁矿石”釉原料[2]更是为制陶产业长久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成熟的制陶工艺、充足的物质资源、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一旦碰撞融合,在数十辈手艺人心手相传下,逐步形成了今天牙舟陶粗犷狂放、古朴大方的艺术风格。上世纪七十年代刘雍、尹光中等大批国内美术家被牙舟陶纯朴古雅的特质所吸引,慕名而来。美术家们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把本土民族艺术形式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在牙舟土陶中进行了大胆诠释,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工艺美术陶。如1978年刘雍创作的牙舟美术陶中,十六件入选“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并到日本展出,二十七件入选“全国陶瓷美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就曾专名撰文赞扬牙舟陶在民族化所取得的成就。此后美术家们创作的牙舟陶在国内及德、日、法、丹麦、瑞典等国际大展中多次斩获殊荣,大量陶艺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典藏。到上世纪中后期,牙舟陶虽因美术家们开创的美术陶取得了傲人成绩并一度在陶瓷界炙手可热,但较为原始的牙舟陶手工制造业终抵不住外界工业化量产陶瓷产品、廉价塑料、不锈钢生活用具的竞争,1988年牙舟陶厂倒闭,至此平塘牙舟陶产业进入低迷期,手艺人转行或外出务工,只有寥寥数家家庭作坊苦苦支撑。至于2005年“牙舟陶烧制技艺”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3],沉寂着的牙舟陶被吹开层层历史的尘埃,披着新的光环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牙舟陶未来能否重返往日辉煌,有待时间来的考验。
二、黔南地区民族文化-牙舟陶创新设计的源泉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旧时夜郎故地,地处贵州中南部,全州面积26197平方千米,州内常住人口328.09万人,涵盖了汉族、苗族、布依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据59.05%,有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全国60%以上的水族聚居于此。呈现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以往落后的交通与欠发达经济等因素,族群间虽有文化生活的交流,但都很好的保存了本民族文化。黔南地区较好地保留了丰富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形式,是活的民族艺术基因库。如水族艺术:文字活化石之称的水书文字、马尾绣、水族剪纸、石雕艺术;苗族艺术:银饰、服饰、苗绣、蜡染;布依族艺术:织锦、枫香染、傩戏等;有丰富的图腾文化,信奉万物有灵,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趣。这些丰富的原生态民族艺术资源为牙舟陶创新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源泉。
三、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牙舟陶创新设计的应用价值
(一)拓展牙舟陶创新设计路径。牙舟陶古老的传统手工业要发展就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不断研发新的产品适应新时期市场导向,满足不同消费群体新需求。牙舟陶在老辈手艺人中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尝试,对生产工艺技术的更新、生产泥料的改良创新提高陶瓷产品性能、新釉料的研发增加产品的新面貌等。上世纪中后期贵州本土美术家尝试把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牙舟陶创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与以往牙舟陶作为生活用陶少装饰的朴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也开拓了牙舟美术陶新领域,开创了牙舟陶设计创新的新路径,给牙舟陶在艺术界带来了很好的声誉。给日渐式微的老手艺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让牙舟陶民间艺人看到了新的希望,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为牙舟陶设计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二)厚实牙舟陶设计文化底蕴。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底蕴的沉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六百余年前自江西制陶技艺的传入,一经落地牙舟,牙舟陶文化的根就深深扎入这块神秘的充满多民族文化奇葩的大地,为牙舟陶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历经数十代手艺人的积淀形成了牙舟陶今天造型质朴、粗狂、神秘、色调古雅、瑰丽多姿中国民间十大名陶之一赞誉。时代虽在发展,人们的审美和物质需求也变得多元并存,但牙舟陶要抵御外界的浮躁不随波逐流,扎根于故土牢牢抓住黔南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艺术门类繁多,审美情趣独特的这个宝藏,不断深入地把地域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牙舟陶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积淀文化底蕴。(三)提升牙舟陶民族品牌形象。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人们越发体会到“民族的即世界的”分量。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企业、奢侈品牌等都到贵州来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提升产品艺术性,塑造品牌形象。牙舟陶作为贵州本土民间名陶,如何在市场化中求得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品牌形象意识,秉持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不断彰显放大,才能打造牙舟陶品牌核心竞争力。这个文化基因就是牙舟陶生长于斯的黔南大地民族文化养分。优秀的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元素内涵与牙舟陶创作巧妙结合,牙舟陶造型中民族图案的融合,民族造型语言的借鉴,民族美学意趣的诠释,很好地展现了民族审美格调,使牙舟陶产品识别度得到提升,对外塑造独特的民族品牌形象。(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政府和学界都在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成熟与深入,特别是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以来,为我国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路线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经历了由“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到“活态化生产性传承创新动态保护”相结合的过程。牙舟陶作为生活用陶及工艺性美术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变迁经历过产业繁荣、式微的更替,但其一直未退出人们日常生活的舞台。其中重要因素便是牙舟陶的创作从未抛弃其赖以生存的黔南地域文化和人们生活审美意趣。新时代语境下,只要把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置身于其孕育生长的黔南地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断寻求滋养发展的养分,结合地区民族元素融合设计,古老的牙舟陶艺术将在创新中得到活态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