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企营销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8 20:16:3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茶企营销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茶企商务英语营销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职场对于人才的选用标准也越来越严苛,复合型的全能人才成为了职场的“香饽饽”。尤其是在全球化大融合的今天,分散的世界日益成为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本文在分别论述了商务英语与对外营销的相关内容后,简要阐释了国内茶企对外营销所面临的问题,并最后结合商务英语就其对外营销的具体策略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商务英语;茶企;对外营销
跨文化交际成为了日常的需要,任何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进行跨过贸易,必须掌握相关领域的商务英语知识,毕竟语言才是沟通的基础。倘若连语言基石都不牢固又如何进行愉快的商务洽谈呢?当前,茶文化的复兴使得我国茶企纷纷走上了国际化的市场道路,不断地开拓海外茶叶市场。然而,进军之路却并不如其所料想的顺畅,不少茶企都败北而归。究其原因,我国茶企的对外营销战略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不善于利用茶文化商务英语对其营销广告进行统筹化设计。
1商务英语与对外营销
1.1商务英语。近年来,随着“地球村”的来临,我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外国公司在我国遍地开花,我国企业也相继入驻世界市场。于是,商务英语这一应用型语言也就应运而生了。而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职场化的生活语言,其几乎囊括了商务知识的方方面面,从管理理念、工作状态到文化元素与英语口语再到职场见闻和日常交际悉数都被纳入了其教学体系之列。因此,商务英语所包含的内容异常广泛。其实,商务英语是一门特定的教学课程,不同于普通的英语考试与专业的能力考试,其是介乎二者之间的综合性语言,着重培养的是人才的语言综合能力素养。然而,商务英语并不是商务与英语的简单结合,其强调的是一种商务交流能力,学习者应该以最准确、清晰以及简洁的商务语言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进而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与问题的圆满解决。因而,从这一层面而言,商务英语的习得者既要具备深厚的商务知识还要有扎实的英语交际能力。1.2对外营销。对外营销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指企业超出本国领域范围而从事的经营销售活动,其与贸易全球化紧密相关。其实,对外营销的本质与国内的市场贸易一样,都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均以满足受众需求为主。对外营销却由于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环境性、必然性以及重要性的特点。对外营销所面向的是国际市场,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里一切都处于不可控的未知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比比皆是。企业在走出国门步入更广阔的舞台后,在灯光打亮之前其完全处于未知的黑暗中,谁也不知道幕布拉起来的那一刻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市场。所以,企业在进行对外营销时,其任何策略的制定都要考虑整个世界的环境因素,而且每一细微的变化都会对其带来毁灭性影响。由此可知,对外营销对于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然而,尽管海外市场波涛汹涌,但其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高风险的同时也蕴藏着高收益,每一个有雄心的企业都想从中分一杯羹。更重要的是,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所积压的产品越来越多,如若不走出国门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那么其所生产的产品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对外营销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当然,对外营销对于企业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是总体而言其正面意义更大。对外营销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广大的空间,使其可以不断地向世界阐释其生产经营理念、向更多的受众展示其产品特色,也能使其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先进的管理经验与营销知识。因此,对外营销对于企业而言又是极为重要的。
2国内茶企对外营销所面临的问题
茶叶品牌建设实践与思考
摘要:茶业品牌经营是实现现代茶业的重要措施。以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大明山”品牌工作实践为例,叙述了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品牌建设的实践与现实意义,总结品牌建设中创新的工作措施与方法,取得的品牌建设成绩,肯定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并期望广西农垦茶业集团的茶叶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实现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广西农垦;茶叶品牌;实践
茶业生产经营是广西农垦农业重要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传统茶业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在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氛围的促进下,广西农垦茶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构转型中,因茶叶产品日益丰富、销售形式和区域改变而形成的结构性过剩问题逐渐凸显。在全面参与市场竞争为企业经营主体形式的前提下,加快广西农垦茶叶品牌的建设成为推动广西农垦茶叶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坚持将“实施品牌战略,走品牌兴企之路”作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确立企业品牌建设同属生产和经营的重要范畴,明确以“稳基地、严管理、强创新、提质量、拓市场”为工作方针,以服务人民做好茶为宗旨,全力打造广西农垦茶叶“大明山”品牌。通过广西农垦广大茶人6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广西农垦茶业“大明山”品牌,成为了“建国以来广西60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名牌农产品”、“广西名牌产品”和“广西著名商标”,品牌价值达2.04亿元。是目前广西区内唯一同时荣登“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百强榜”和“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的茶业企业。
1广西农垦茶业品牌建设的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生产资源对茶企发展有着重要的竞争意义,建设和经营广西农垦茶业品牌离不开这些重要因素。就茶叶产品而言,成就茶叶优良品质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人员素质、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生产加工技术等。广西农垦茶业的资源条件在国内同行中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是形成广西农垦茶业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
1.1茶叶加工原料优越
茶叶产业现状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茶叶现状对策
论文摘要:黄冈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目前存在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经验总结。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茶叶现状对策
论文摘要:黄冈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目前存在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经验总结。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茶叶产业现状发展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茶叶现状对策
论文摘要:黄冈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目前存在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经验总结。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新时期茶叶机械学课程问题及建议
摘要:茶叶机械学课程是高职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文章介绍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茶叶机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分析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从市场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实训等方面,提升新时期课程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茶叶机械学;课程改革
《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提到目前我国茶叶消费人口达到4.9×108人,茶叶行业开始将消费目标群体由原来的中老年群体转向青年消费群体,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有超过20所高职院校开设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或者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提高,为茶叶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茶叶机械学课程作为高职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所教授的内容对茶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茶叶机械课程在具体的讲授安排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本文主要介绍了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茶叶机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对茶叶机械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茶叶机械学课程教学目的
茶叶机械学是研究茶叶生产各个环节(包括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包装等)所用的机械设备的专业课程,是高职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主要为于提升茶园的规划管理层次、加强茶叶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改善茶叶加工环境,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提升茶叶品质,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1]。茶叶机械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茶叶整个生产过程所需机械的基本结构、操作技能以及维修方式。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2茶叶机械学课程设置的问题
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论文5篇
第一篇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结合了大量实践教学活动,具有应用较强的特点,其基本理论建立在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的探讨,因此必须运用更加现代化的精准的教学手段才能够确保这一专业的教学决策性与管理性得到良好的践行。据笔者对这一专业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将无法实现工商管理专业的最终教学目的,实现该专业的本质教育价值。因此,重点围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进行探索,论述该专业的教学模式建设性价值,并对此进行细致化的阐述。
[关键词]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科学化的综合技术与人文科学融合,使得现代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适应性也在不断增强。为此,必须针对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创新,围绕社会实践性缺口需求提出建设性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同时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密切关注社会人才培养需求,才可以确保现代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端口更贴合市场实际需要。如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社会创造了更大的财富,而这些财富的获取则需要企业具备更多的专业性工商管理人才。为此,在社会人才缺口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工商管理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社会建设性需求,进行教育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现代人才培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严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是为企业输送更多中高层企业管理人才,这一教学方向的特性决定了该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机会的获得。然而,部分高校因外在条件不足,缺少足够的机会将学生输送至各大企业,完成知识技能的实训,因此只能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由于缺少足够的知识运用意识,部分学生很难有效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此外,教材版本与社会实践需求相矛盾也是目前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陈旧的教材版本及理论案例并不利于学生获取社会时事动态。而教材的编写需要多年的实践考察才能完成,因而教材版本经常会出现与社会现实不匹配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即便部分学生在勤奋学习的助力下完成教材书本知识的有效汲取,但是在实践中却经常面临无法使用、不适宜使用的情况,这对学生技能的养成十分不利。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既无法完成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获取,也无法做到个人思维与技能的有效创新。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当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所重点培养的。(二)教学实践环节的缺失。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极为重要的应用性学科,在工商管理的知识体系当中,蕴含了大量帮助学生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内容。然而这些知识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并调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能力。古板的教学思想、单一的教学模式及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不够。实践理论操作环节的缺失,传统教学案例当中的事例陈旧,导致许多学生在了解这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在缺少实践环节的教学体系当中,无法深刻领悟这一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意义。这将严重限制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反思,无法有效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外,由于高校教师多为硕博毕业后直接走进大学校园执教,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及执教经验,必然会导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及教学理念仍停在旧体系当中。学生在旧教学体系当中获取知识,必然无法有效跟进新型工商管理理论。此外,受教学资金有限的影响,部分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缺少足够的硬件设备而将学生的实践活动压缩至非常窘迫的地位。在很多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成绩与能力评定多采用传统笔试形式,这对于学生的活性思维与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十分不利。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县妇联系统半年度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部署下半年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上半年,我县各级妇联组织按照县妇联第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的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抓好妇女转移就业,推进城乡妇女统筹协调发展
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年”的要求,县妇联在年初确定“城市农村统筹、内输外转结合、就业创业并举、培训服务齐抓”的工作思路,以“女性创业真情服务”为主题,大力抓好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创业就业工作,在推进妇女科技致富、创业就业,城乡妇女巾帼建功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妇联组织的作用。
服装设计教学实践论文10篇
第一篇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服装的审美能力也越来越高,促进了服装设计的发展,服装设计教学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之一。然而,就服装设计教学实际情况,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本文就对基于就业导向下的服装设计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就业导向;服装设计教学;教学实践
服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对服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给服装设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服装设计就业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此,在就业指导下,服装设计教学需要应对新形势作出相应改变和实践,本文就对此进行探讨。
一、当前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设计理念方面不足。对于服装设计而言,设计理念是核心所在,对学生设计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学生的设计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从当前服装设计教学实际来看,设计理念落后是严重阻碍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服装设计方面,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对于设计的文化性、人文性等重视不足,在服装材料上投入过多精力,很少体现出设计文化观、价值观等,得到的设计并没有灵魂,只是单纯的材料剪裁拼接,难以取得理想市场效果。(二)设计教学方面不足。从服装设计教学本身来说,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形式单一,依然停留在课堂讲解的层次上,照本宣科,学生得到的只是空洞、抽象的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服装设计的实质,此种教学形式下培养的学生,基本技能严重不足,自然也只能想当然的创作设计,许多设计细节被直接忽视,所设计的作品在实际中存在诸多不足,难以被采用,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二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在服装设计专业中,一些经济管理课程严重占用了专业课时间,服装设计采取的教学案例、内容依然是以往课本上的内容,很少有当前世界服装设计的流行元素、先进理念等内容,与社会存在较大程度脱节,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已经被社会所淘汰,其设计的服装自然也不会被接受[1]。(三)教学管理方面不足。教育管理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服装设计而言,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这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教学授课缺乏标准规范、课程内容没有检验机制、教师专业性缺乏考核等等,这些都会降低服装设计教学质量。
剖析南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同时,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撑。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得到加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斯勒就曾直言不讳地说:“文化被称为21世纪最后一桶金,谁能挖到这桶金,谁就能主宰2l世纪。”在某种程度上,以文化、价值观念为主体的“软实力”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发挥程度,这也使得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际关系竞争中成为了一个关键要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最早提出“软实力”(SoftPower)概念的是美国哈弗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Nye)教授,1990年,他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论文中提出了“软实力”理论。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从整体上来看,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硬实力”是指处于支配地位的各要素总和,包括基本资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无形影响力,“它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它能使别人自愿地跟随你或遵循你所制定的标准或制度,来按你的想法行事。”【2由于“软实力”概念体现出了依靠文化价值观念施加影响、参与国际事务竞争的新思路,自提出以后,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彰显出来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彰显出潜在的驱动力。
美国著名经济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3正因为如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出台促进政策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如英国在1997年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CITF),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法国提出了“文化欧洲”的设想,旨在建立欧洲文化共同体;日本政府在1996年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新加坡在2002年提出了要成为“一个文艺复兴城市”的发展战略;韩国1998年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确立了一整套推动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不遗余力地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传播。在中国,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南昌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
2009年l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两年,南昌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目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得到了发展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得到加强,有利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渐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