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管理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7:18: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产权管理风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产权管理风险

民办高职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探索

论文摘要:在民办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中,要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尽可能化解其中风险。为此,就要认真分析其现状,客观认识其特点及局限性,科学进行风险管理,从中创建自己知识产权质量保障体系。使之成为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知识产权;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我们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于2001年6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中国广厦控股公司独家投资5亿多元创办,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大专文凭资格的全日制高职学院。学院位于东阳市江北新区,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下设5个二级学院,开设27个专业;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笔者白2006年起,担任学院人事处处长。从中认识到,作为人事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领导,工作当中应重视知识产权管理,特别是化解其中风险。时经多年的积累与思考,拟就此作些议论,粗略地表达自己的管窥所见。

一、民办高职院校知识产权现状分析

知识产权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专有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等两个部分。自1980年中国成为世界产权组织的成员国以来,相继颁布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

高校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登记以及专有技术,等等。涉及面几乎涵盖了科技活动的所有领域。而民办高职院校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查看全文

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意识到要想争夺国内外经济市场,就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以此来提高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这样的市场发展现状,我国的企业也必须重视这个问题,以确保企业的长久发展。但是在目前对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的管理方面,我国的企业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缺少政策支持、投入不足等等影响着其发展,因此必须对其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想在市场竞争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技术和产品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但是在其管理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需要解决。那么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要求,从而有可能出现与法律相违背的不利行为,也就是说法律风险是一种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在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的时候,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法律风险,对法律风险进行科学的控制与管理。

一、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政策支持与引导

纵观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和美国,他们确定了知识产权的发展战略以后,根据国家实际的情况又颁布了一系列指标或者法案,对其企业构建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现有的相关政策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缺乏一套成熟的发展战略。

查看全文

短视频作品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管理模式

摘要:近年来,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其制作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是许多学者和法律工作者正在关注的焦点。站在短视频创作和传播者的立场上,需要解决由于缺乏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在短视频创作过程中无法感知和获取所使用素材的权利,就需要从自身属性、素材来源以及传播方式等角度对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好相应的应对预案。

关键词:短视频;著作权法;法律风险;风险管理

一、短视频作品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

所谓短视频,是指利用视频素材制作形成的短时长(30分钟以内)视频作品。近年来,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大量公司和个人通过制作短视频表达观点、发布需求、宣传产品。由于短视频制作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高,使得大量的相关主体尤其是个人参与到短视频作品的创作中来。短视频创作群体规模的快速膨胀,在催生更多短视频作品的同时,也使得短视频相关法律问题急剧增多。由于部分短视频创作以已有视频为主要创作素材,而这种素材本身就有可能受到《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保护。因此,在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就有可能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进而引发相应的法律风险。首先,关于侵犯作品修改权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由于短视频作品主要以已经制作完成的视频作为主要制作素材,而大多数短视频的创作主题不可能与其使用的素材完全契合,这就使短视频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素材进行修改。[1]这种改变作品原有形式及其包含思想观点或情感倾向的行为,可能涉嫌侵犯素材著作权人的修改权。其次,关于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即便是在完全不改变原有作品的形式和内涵的情况下,只要短视频创作者并非完整引用作品而使作品及其内涵受到歪曲或篡改,那就有可能被视为对著作权人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害。最后,关于侵犯作品获利权①的行为。虽然说有相当一部分短视频创作者的创作行为并不以获益为主要目的,然而其在通过互联网短视频平台发布和传播短视频作品的行为仍有可能获得经济收益。从理论上来说,此类收益与素材作品著作权人的获利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虽然《著作权法》并未对作品获利权作出明确规定,但这种带有明显财产属性的权益仍然可能会获得法院的认可和支持。

二、短视频作品相关知识产权法律规定及实际案例

要准确了解短视频作品创作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就必须首先对有关法律体系有所了解。究其本质而言,短视频制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风险就是由于触及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主要是著作权法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我国著作权法保护体系采用侵权行为规制模式,即“明确权利类型—界定侵权行为—配置法律责任”的结构。因此,要对短视频制作传播相关知识产权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就必须了解主要由我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规范构建的著作权保护体系。首先,是与短视频创作传播相关的具体著作权,包括著作权的客体和著作权的内容。根据《著作权法》第二条第3、4、6、7项规定,“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等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独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同时,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著作权人就其作品享有“发表、署名、修改、保护作品完整、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等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其次,在短视频创作传播中可能出现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涉及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著作权法》第五十二、五十三条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和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了罗列,其中如第五十二条第6项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此外,《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第11项还以兜底条款的形式,“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将其他虽然并未被《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为著作权案侵权,但涉嫌侵害侵犯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权利的行为纳入《著作权法》的规制范畴。最后,由于短视频创作传播中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产生的法律责任。根据《民法典》《著作权法》《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短视频创作传播中的著作权侵权行为产生的法律责任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等不同领域。民事责任方面,如《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如《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本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民事责任;侵权行为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由主管著作权的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没收、无害化销毁处理侵权复制品以及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违法经营额难以计算或者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刑事责任方面,如《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019年9月,被媒体称为“短视频MCN商用音乐侵权第一案”的VFineMusic、Lullatone诉papitube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第五次开庭并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方制作的短视频配乐未经授权使用了涉案音乐构成侵权,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版权方及音乐人经济损失4000元及合理支出3000元,共计7000元。[2]虽然原告方表示获赔金额远不足以覆盖维权成本,但这个判决却代表着法院可能已经将在短视频中使用其他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行为认定为著作权侵权。

查看全文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及防范

[摘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当下经济社会中的一种新型信贷模式,其通过企业或者个人将自身的专利权、商标著作等作为金融的抵押物,从银行方面获取一定金额的贷款。这种以知识产权为质押贷款的信贷方式使更多中小型企业能够融入到金融领域当中,缓解企业运行当中的经济压力,将其知识产权逐渐向资本化转移,提升中小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对金融视角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论述,为合理使用知识产权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防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

1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现状

我国中小型企业自身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一些科技型的中小型企业还具备自身的创新创造活力,对拉动我国经济活跃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中小型企业受自身企业规模的影响,其实际的资产规模较小,拥有的资产多数为无形知识产权,实际利用程度不大。对于我国传统的不动产贷款而言,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金额较少,限制了该类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内积极开展企业或者个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工作,为促进中小型企业稳定发展制定一系列的政府支持政策,联合商业银行,给予中小型企业充分的便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的不断开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2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2.1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法律法规并没有准确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条例是其漏洞。我国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并不完善。《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中虽然规范了知识产权质押的相关行为,但是其法律还并不完善,不能够合理知道知识产权质押工作稳定开展。例如,在知识产权的使用权上是否能够转让知识产权的使用,法律法规的条例中并没有对应的说明,对于企业专利或者个人专利的使用质押登记较模糊,对商标和著作的使用法律也没有准确的定义。因此,实际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中面临多方面的问题,且问题多数较复杂。当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并不是成熟的信贷品种,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风险。[1]2.2对知识产权实际价值评估上的风险。对知识产权实际价值的评估决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最终能够获取的金额,因此对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属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当中的重要内容,需要以高度的专业化开展评估工作。但是问题是国内还没有统一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系统。国家对无形的知识产权资产价值设置了整体的标准,但是这种总体性的标准并不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不能指导评估工作科学开展,也没有对不停的知识产权其财产价值进行准确评估。此外,在知识产权的评估工作当中,对一些产权和贷款的细节问题的处理方式各异,没有精细的标准给予支持,导致最终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评估出现较大的差异,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同时不合理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也可能造成银行自身的大量资金损失或者不能够满足企业或个人的需求,降低企业的积极性。2.3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经验不足。银行本身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经验不足主要受传统的信贷制定影响。在传统的银行贷款工作当中,借款方需要将提供第三方担保或者以自身的有形资产,例如不动产等进行担保,在质押贷款出现问题时可以以不动产或第三方确保贷款金额的如期缴纳,减少银行承担的风险。对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而言,其只是对无形的资产进行抵押,以未来预见性资金作为担保,各种风险因素较大,且一旦质押品本身出现贬值或者企业自身违约,将会对银行造成不同程度的风险威胁。对银行方面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属于新型的信贷方式,实际工作中缺乏对知识产权质押的科学评估和管理,银行的工作人员没有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也没有相应的经验给予学习,导致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之前的审查工作和准备金等防范措施效果不大,没有积极的风险防范措施给予支持。知识产权质押一旦出现违约或编制风险,则会给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打击。[2]2.4质押物的处置风险。处置知识产权质押物存在的风险主要还是体现在处置难度大,主要是因为想要实现质权非常难,而对于那些传统的不动产抵押贷款中,一旦贷款事宜出现变动,银行对不动产行使使用权,可以弥补银行受到的损失。知识产权的质押物想要变现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进行处置也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其处置。国内的知识产权转让市场还没有打开,整个相关市场范围较小,一些评估和转让的程序较复杂,商业银行本身在这方面就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财务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实际的处置效果并不理想。国内金融诉讼事宜具有审判难、执行落实缓慢的特点,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而言,其融资抵押品的权益涉及多方面内容,各种权益关系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受知识产权市场狭义的影响,执行时间延缓将造成质押的知识产权品价值进一步贬低,最终使商业银行需要面临较大的风险,为了减少风险概率,就不愿意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查看全文

权益风险研究论文

近几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等财务运营手段,改变资本结构、资产质量,以达到提高公司价值的目的。同时,这一财务活动也带来了财务运营成果的不确定性,在股市上表现为股价的波动。特别在涉及国有股转让等敏感问题时,这一不确定性对公司价值影响更为深远。财务界一般将这种财务运营结果的不确定性,解释为“资本经营风险”,但并没有从理论上研究其本质、内涵。

如按目前财务界认可的风险理论:用公司风险,即财务风险(负债风险)和经营风险,加以解释这种不确定性,似乎并不严密;用市场风险加以涵盖,则更不妥当。如何确切解释这种不确定性,成为目前财务理论研究的一个盲点。从而,在客观上要求财务风险观念要有所突破,树立一种全新的风险观念。

国家财务论、本金理论、所有者财务论的提出,从理论上为解释这一不确定性提供了理论源泉,使权益风险问题得到了逐步澄清。对权益风险的认识,真正起源于国家财务论。国家财务理论认为,“与国有经济多层次性经济体系相适应,国家财务活动也呈现多层次性的特点”,并进一步明确国家财务活动分国有资产产权代表部门、国有资产中介经营公司、国有企业三个层次。从而,一方面,在理论上为以后所有者财务论等理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前两个层次财务经营方式、风险控制等财务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步明确了“两层次的主要财务经营形态是什么”、“该种财务经营有无风险等理论”问题,为初步认识权益风险提供了思想萌芽。本金理论、所有者财务理论的发展完善,则为权益风险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

一、权益风险的概念

我们认为,权益风险可以定义为:产权主体(所有者)进行资本经营等经济活动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对于这一概念需要解释两点:

第一,产生权益风险的经济活动主要是指企业资本经营。这里的资本经营概念是相对生产经营而言的,引用的含义“指买卖资产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并且主要强调产权资本运营。此外,产权主体自身其他一些经济活动也会产生权益风险。

查看全文

信托制度在知识产权的运用探索

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叔信托法律关系

论文摘要:我国虽是知识产权大国,但其利用和转化效率偏低已经成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计划中的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知识产权人可以较为容易的取得知识产权,但其时商业和市场知之甚少,而且与其他时产权不同的是,它的利益实现过程中具有高风险性、高成本性以及极大的不确定性,这都使知识产权人在管理过程中举步维艰。学者们近年来提出了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新途径,即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与信托相结合,不仅可以享受其智力成果带来的丰厚利益并无须负担管理之责,而且有效地拓宽了知识产权流转的途径,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的保值增值。

一、知识产权信托概述

近年来,由于知识产权人本身资金缺乏、知识产权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尤其是中介服务市场不健全等原因,企业、个人手中拥有着大量的闲置专利而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的转化急需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其实,中国知识产权产业化的现状并不复杂,只要在知识产权中介市场做足功夫,健全知识产权交易体制,产业化程度就会明显提高。这就是引入知识产权信托制度,知识产权人通过信托方式委托信托机构经营管理其知识产权,不但可以让知识产权人享受其智力成果带来的丰厚利益,而且也不用负担管理之责。

所谓知识产权信托,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为了使自己所属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商品化以实现其增值的目的,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转移给受托人,由信托投资公司代为经营管理、运用或处分该知识产权的一种法律关系。

二、信托制度在知识产权中应用的价值

查看全文

大学生创业风险管理论文

摘要: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的核心武器,大学生在创业期,因知识产权纠纷导致创业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主要原因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忽视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关注。文章对创业不同阶段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风险防范教育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知识产权风险;对策

知识产权风险,是指知识产权在创造、保护、运用、管理环节,出现知识产权侵权、泄露、流失、价值的减少等一系列现象。大多情况是指知识产权侵权风险。[1]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大学生成功创业是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往往会因知识产权风险问题导致创业失败。因此正确认识知识产权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与应对,对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期知识产权风险类别

(一)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1.创业大赛投资风险。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了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此后,创业大赛逐渐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途径。而创业大赛通常采用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其中涉及的技术信息和技术秘密会否泄露往往影响到以后创业的成败。2.仿造侵权风险。创业起步阶段,由于多数大学生经济薄弱,他们多会选择一些低成本、高盈利的创业方式,如仿造。当然,随之而来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则难以规避。我们不难看到市场中的各种山寨手机、精仿鞋、高仿包,会因侵犯他人商标权、外观设计专利权等而惹上官司。另外,傍名牌的背后,凸显的是诚信的缺失、品牌意识的薄弱和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轻视。3.加盟形式风险。加盟包括自愿加盟、委托加盟、特许加盟和免费加盟。加盟是指加盟总部将自己拥有的一些品牌授权给加盟店使用,并向其收取各种经费,如加盟金、权利金和保证金等。而这些经费中相对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知识产权的“许可”。[2]加盟成功后,加盟店便依法获得了加盟总部的相关商标、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许可使用权。但是,多数大学生创业仅仅满足于加盟主提供的一些基本服务,并对其过度信任,忽略了双方相关知识产权权属的约定,一旦发生权属纠纷,往往因举证困难而自食苦果。(二)大学生创业初期阶段。1.出资风险。大学生创业初期主要采取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出资形式,有其自身固有的风险。首先,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均有法定有效期,随着时间的迁移,其出资价值将大打折扣。其次,知识产权的价值易变,就专利来说,随着技术的研发,新的技术产生后,先前专利便会贬值。商标价值的不确定性则使其隐藏的风险更加明显,品牌的树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其毁灭却是一瞬间的。另一方面常因权属不清或存在权利瑕疵而具有多种多样的风险。出资方要尽可能确保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的合法性和完整性,但凡存在权属争议,都将或多或少影响出资的成立。另外,知识产权出资在价值评估方面也存在较多风险。2.商标风险。大学生创业初期,商标意识不强,忽视商标注册,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一定影响力后再去注册商标,可能商标已被抢注,反过来被抢注者起诉商标侵权。(三)大学生创业发展阶段。1.被他人侵权风险。随着企业逐渐的发展壮大,当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或影响力时,就会出现各种仿制品、山寨产品,其凭借价格优势在销售市场和目标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逐渐变大,出现他人侵权,而有些竞争者会采取专利无效、商标撤销等策略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此时能否及时搜集证据,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是大学生创业时需要考虑的。2.新产品研发风险。随着创业不断发展,为了保持更好的竞争态势,创业者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开发新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采购风险和研发风险。一方面,在采购合同中忽视约定知识产权免责条款,导致所采购的原材料或者零部件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商品。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专利检索、专利分析,及时了解技术前沿,造成人力、财力浪费。3.知识产权管理风险。知识产权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权利管理。企业尚未配备相关人员对现有和潜在知识产权进行系统的管理,导致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混乱。二是人员管理。企业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过尽职调查,对于新入职员工未签订保密协议,对于离职员工未签署竞业禁止协议等保密措施。(四)大学生创业成熟阶段。1.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因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未进行可行性分析。例如,企业在出口产品时忽略了海外知识产权申请的重要性,导致本企业技术在产品的出口目的国被事先申请专利,亦或因未对目标国进行专利信息的检索与分析,导致企业产品出口时侵犯他国专利技术。2.知识产权布局风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竞争的方式越来越多元,技术竞争和标准竞争尤为突出。大学生创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产品、市场、企业已具一定规模,此时要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做好知识产权布局。

二、大学生创业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契约论文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因而更依赖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这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契约关系与传统企业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高新技术企业正是基于两种资本的新型关系和内在互动规律,否定和摒弃了传统企业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建立起新型的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这是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持续发展的制度保证。本文将在比较研究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契约的本质差异基础上,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所有权安排特征。

一、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契约关系: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比较分析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从雇用关系到合作关系的转变

传统企业的最大特征是生产的资本化,即在企业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本投入比重非常大并远远超过人力资本投入比重;同时,从市场供求关系看,物质资本供应相对稀缺,而人力资本(主要是普通劳动力)相对充足。因此,传统企业的主人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在形式上隶属于物质资本,纳入到物质资本运动中并服从物质资本的需要,支配了物质资本也就支配了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仅是物质资本的运动,即资本增值和创造利润的过程。这样,企业的契约关系表现为物质资本所有者雇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关系。即使是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里,企业经营管理职责由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承担,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投入的股本在公司中转化为公司的法人财产,这种安排仍没改变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是股东的被雇用者的状态,经营者仅被视为股东的人,股东通过董事会或股东会“用手投票”行使企业的控制权,或通过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制约管理者。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这一重要特点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既拥有高科技知识和创新成果又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自身的内部融资自己创立企业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由此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融为一体;第二种方式是拥有创新知识和技术成果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与提供货币资本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共同创立企业和经营管理企业。由于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具有突出的风险性,传统的债务融资并不适用于企业的融资需要,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物质资本主要表现为风险资本,风险资本的突出特点是股权资本融资,其最终目的是赢利退出,而非长期控制企业,一旦创业成功风险投资者将在市场抛售股票以收回资本、获得巨额利润,并开始扶持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前者提供管理能力、创新知识和技术成果,后者提供物质资本,企业的契约关系从一开始就表现为合作关系,而不是雇用与被雇用关系。

查看全文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风险投资必需有可靠的退出机制提供安全保障,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还未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本文对目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风险投资退出遇到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资本市场

这篇论文

科技对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科技发展与产业化主要依靠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作为风险投资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只有建立顺畅完善的退出机制,资本循环和资本增值才能实现。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还未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因此为我国风险投资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刻不容缓。

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现状分析

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总量过少,有过半的投资资金固化在项目上;退出结构也有问题,表现为并购退出比例严重过少。过于简单化、缺乏效率的退出机制严重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退出机制已成为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风险投资成了“即使跑到终点也得不到奖赏的马拉松式长跑”。

查看全文

小议信托制度在知识产权的运用探索

摘要:我国虽是知识产权大国,但其利用和转化效率偏低已经成为我国知识产权战略计划中的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知识产权人可以较为容易的取得知识产权,但其时商业和市场知之甚少,而且与其他时产权不同的是,它的利益实现过程中具有高风险性、高成本性以及极大的不确定性,这都使知识产权人在管理过程中举步维艰。学者们近年来提出了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新途径,即知识产权信托,知识产权与信托相结合,不仅可以享受其智力成果带来的丰厚利益并无须负担管理之责,而且有效地拓宽了知识产权流转的途径,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知识产权信托法律关系

一、知识产权信托概述

近年来,由于知识产权人本身资金缺乏、知识产权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尤其是中介服务市场不健全等原因,企业、个人手中拥有着大量的闲置专利而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我国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知识产权的转化急需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其实,中国知识产权产业化的现状并不复杂,只要在知识产权中介市场做足功夫,健全知识产权交易体制,产业化程度就会明显提高。这就是引入知识产权信托制度,知识产权人通过信托方式委托信托机构经营管理其知识产权,不但可以让知识产权人享受其智力成果带来的丰厚利益,而且也不用负担管理之责。

所谓知识产权信托,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为了使自己所属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商品化以实现其增值的目的,将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转移给受托人,由信托投资公司代为经营管理、运用或处分该知识产权的一种法律关系。

二、信托制度在知识产权中应用的价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