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技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4 06:30: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测绘科技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测类研究型实践教学综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5月18日.下设能源地质系、地质工程与环境系、地球物理与信息系、测绘与土地利用系、遥感与地理信息系。在编教师47人。目前在籍学生分布在地质工程、测绘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统四个专业,2008—2009学年度学院教师共开设本科生考试、考查课程6l门共计2604学时,其中含实验和上机环节的课程38门,实验课234学时,上机课230学时;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不包括毕业实习)共开课21门计51周。众所周知,地测类专业实践性强,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讲授外还要有大量的实验和集中实践与之相配合.以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本文从实验室建设与制度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结合科研选题并加强毕业论文指导等方面介绍学院的经验与探索。
1教学改革与经验
1.1实验室建设与制度建设
按照学校“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学员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队伍、管理模式、设备与环境等方面人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验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与优化。2009年重点建设了地质综合实验室、煤田地质勘探实验室、数字空间信息综合分析实.验室和空间信息采集与数字测绘实验室,累计建设资金356.9万元。实验条件的改善,更新了实验教学内容,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优化了实验教学环境。综合性、设计型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达到了90%。为本科生的集中实践、科研训练、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为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能,逐步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学院成立了地测实验中心,与系级机构平级,由学院统一管理,打通使用。目前已初步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制度(试行)、实验教学管理办法(试行)、学生实验守则(试行)、实验教学规范(试行)等制度外,还初步制定了实习报销制度与原则、实验设备管理和赔偿制度(试行)、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试行)等规范管理文件。通过实验条件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有序、规范运行。
1.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拓展校外实践渠道
建立健全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制度。明确实习基地承担的义务和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实现基地的稳定运行.是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以及适应不断更新的实践教学内容的保障。2009年学院根据人才需求和新形势的要求,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经协商建立了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分别为湖南省煤田地质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青海煤炭地质局、云南煤炭地质勘察院、河南煤炭地质勘探研究院、北京三鼎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地铁地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京煤集团等;此外,学院与神华(北京)遥感勘查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在学生实习与就业方面,神华(北京)遥感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将优先接收学院学生到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安排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仅使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紧密结合,而且拓宽了实践办学途径,弥补了校内实验条件的不足,保证了实践教学的有序运行,也拓展了学生就业渠道和空间。学院重视地质类和测绘类专业的实习和集中实践教学,在实习任务下达之初,学院和各系统一安排部署,指定有经验的带队教师,结合实习基地条件和特点,确定实习内容和要求,准备相应的实习指导书;实习前再召开动员大会,强调实习的意义、明确实习的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实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习进度,努力解决存在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实习后一周内提交符合格式要求的实习报告,根据实习报告质量、实习表现、出勤情况等给出成绩。并召开总结和讲评会,指出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后续有待改进的地方.实习报告全部在学院归档保存。从目前的运行结果看总体效果良好,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为了培养满足新时代创新型高级测绘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笔者所在单位优化测绘工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手段等举措,探讨了紧跟测绘发展趋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培养创新型高级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测绘工程;培养方案;虚拟仿真;创新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测绘事业迅速进步,测绘先驱们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科学事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新时代科技进步,我国测绘科学技术阔步前进,日新月异,测绘技术全面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测绘学科也从单学科发展成多学科综合研究[1]。同时,传统测绘应用场景发生较大变革,测绘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交叉应用和技术融合愈加紧密。为避免培养的测绘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脱节,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力争培养出既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又能紧跟高技术发展趋势的创新型复合型测绘人才。
1测绘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背景
新时代测绘技术全面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社会需求存在巨大变化。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无缝注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演变出更丰富的应用,例如,智慧城市、无人机测绘、三维导航与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融合发展迅速,基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智能制造、穿戴装备、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进入日常生活,测绘高科技新技术让人民生活更加便捷智慧[5]。与此同时,我国在全球地理信息感知、水体和地下空间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库融合升级、数据智能化处理和信息挖掘、测绘卫星数据获取和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领域还存在“卡脖子”问题,高精尖测绘地理信息装备中部分关键核心技术还处于受制于人的困境[6]。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和测绘新技术发展,攻克“卡脖子”问题,人才培养是关键,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2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理念和目标
应用型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在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全国土地确权、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和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等社会需求背景下,为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测绘工程人才,本文结合测绘工程专业特点,论述该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从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新时期下应用型测绘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新时期;测绘工程;人才培养
地理国情监测普查是2013年启动的,普查对象是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其中重点要确定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1-2]。全国土地确权包括全国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确权工作,重点工作是确定土地权属,核定土地位置、大小等信息。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2017年启动,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完成[3]。利用更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全面查清全国城乡范围内的每块土地的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获取国土资源管理专题数据,专题分析自然生态状况、建设用地等,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别[4]。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是指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顺应京津冀一体化趋势,努力提升产业适应力、区域协调力、企业融合力、自主创新力和区域聚集力的一种战略,其中,测绘工作是政策制定、建设规划和运营管理的保障。在上述背景下的新时期对测绘人才的需求和以往就会有所不同,根据各个项目对测绘人才的要求,提出能够适应现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1新时期下国家项目对测绘人员素质的要求
1.1地理国情监测普查对测绘人员的要求。地理国情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产业经济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三大部分。其中,自然环境要素是地理国情监测普查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确定土地的大小、范围、位置、地形地貌、建筑物及其构筑物、水系植被等。目前,国家和地方陆续启动了地理国情信息、城镇化建设进程、地表覆盖变化、生态环境等共4大类、19项监测对象;成果形式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分析数据和专题数据等不同类型内容[4]。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是以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以3S技术和其他测绘技术为基本手段,对上述内容进行监测。根据工作流程可将地理国情监测归纳为4种方法,即测绘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评价和预测方法、信息科学方法[5]。在这4种方法中,3S技术作为一种集成技术,贯穿于地理国情监测的信息定位、采集、处理、分析、成果等各个环节[6],为地理国情监测的信息的获取、分析与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所以,为了满足该项目的需要,高校培养学生除了要让他们具备扎实测绘理论知识外,重点要培养学生的3S集成技术及应用,同时还要兼顾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5]。1.2全国土地确权对测绘人员的要求。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目前,全国的土地确权内容主要包括全国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面。该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明确确权范围,依法开展确权工作,规范完善已有土地登记资料,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登记信息化[6]。这就要求高校培养的测绘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测绘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数字化技术和地理信息建设技术,同时兼备土地资源管理管理、土地法学等相关知识。1.3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对测绘人员的要求。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查清全国城乡范围内每块土地的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获取国土资源管理专题数据,专题分析自然生态状况、建设用地等,调查评价耕地质量等别。主要任务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含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不动产权籍调查、基本农田调查、专项调查、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其中,国家部署地方开展不动产权籍调查,其他4项工作由国家组织地方开展,建设4级数据库,并全国汇总。这就对高校测绘人才提出了培养学生对遥感影像的判读和信息提取的能力,培养学生采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3S一体化技术手段和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外业实地调查核实和数据建库工作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GIS软件的训练,加强土地利用分析功能的实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结合其他有关资料,对土地的利用状况、权属状况进行分析。重点对耕地、基本农田、各类建设用地等土地的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及其历年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1.4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对测绘人员的要求。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50人独立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宋清辉认为,国家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列为国家战略,目的就是要打造中国的增长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旨在利用交通先行的优势,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这就对高校测绘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备测绘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点突出在工程测量应用方面,同时还要兼备城市规划、土木建设等方面的项目知识。
2新时期下的应用型测绘人才培养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从生产单位内部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和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在实施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强化对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断的提高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效率。
关键词: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系统控制;分析;研究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系统控制是当前健全测绘质量监督的有效举措,由于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系统控制可以很好的保证测绘产品的质量,以此对于测绘工程的相关主管单位来说,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也是一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监督管理机制,所以我们要对测绘行业的质量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质量是测绘工程的发展核心,只有不断的提升测绘产品的质量,才能够更好的引导我们的测绘工程单位向着高标准、高质量的道路发展。
1.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系统控制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不仅与测绘工程的建设安全息息相关,而且还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更是直接体现了我国实现测绘事业良好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作为测绘单位中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测绘事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重的,因为,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是我国测绘行业赋予测绘工程生产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工作,而且也是测绘行业更具我国法律开展测绘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标准,基于此种情况,测绘工程的相关生产部门还要切实的将测绘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作为加强测绘管理的关键性内容,因此只有全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的职能,全面的推进我国测绘工程管理工作的创新,逐步的提升测绘单位的质量水平。
2.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的现状
教学过程完善测量学教学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从信息化测绘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指出测量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全合理,反映测绘新技术的内容相对较少;与课程配套的仪器设备滞后于测绘科技发展;体现测绘新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内容相对较少;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对测量学课程重视不够等。基于信息化测绘体系,结合林业类学科的特点和要求,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实验实习环节的建设、考核制度、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测量学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林业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
信息化测绘体系涵盖了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表达、更新、应用和服务的全过程,其主要特征为:测绘生产自动化、测绘成果多样化、测绘服务网络化及测绘产品社会化。信息化测绘技术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基础,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是在对地观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等支撑下的有关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服务的所有技术的集合。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农科为主,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大学,测量学是开设面广、实践性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林业类专业如林学、生态学和森林工程等专业都开设测量学课程,测量学课程的授课计划学时依不同专业分别为48学时或64学时,包括课堂授课、课堂实验,外加开课学期末1周或2周的集中实习。
1测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全合理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前景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展望
论文摘要: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1前言
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马西斯教授指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的陆地测量,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2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现状
2.1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成人高等教育测绘工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该文以师范院校培养成人高等教育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背景,对当前测绘工程专业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信阳师范学院的培养模式为例,对理论教学体系、专业实践体系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建设性的探讨,给成人高等教育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实践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理论联系实践,更好地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自复杂问题[1]。因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等重要。多数高等院校认为成人教育的学生普遍来自企业或单位,已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实践教学可以从简,甚至认为实践教学可有可无,这样的认识较片面[2-6]。我国成人教育的学生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大量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设置,不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很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们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成人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强,毕业生很难适应企业特定的岗位要求,在此情况下,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很有必要。目前很多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都开设有测绘工程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7-8]。因此,在教学环节,除了给学生们安排必要的理论课,还需要安排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形成以理论教学、课程设计与专业实习为基础,集中实习与毕业设计为重点的相对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一个很好的保障作用。为此,该文根据测绘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结合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近两年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对成人高等教育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1成人高等教育测绘工程培养现状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资源的深度融合和相应产业的快速发展,测绘科学技术的服务范围也相应地扩展到陆地、海洋、深空、互联网等领域。多尺度、个性化、智能化、全天候的测绘服务型需求会越来越多,比如时空基准统一的四维地理信息服务、泛在位置服务、协同精密定位服务等[9]。为了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测绘科技技术需要不断完善,创新服务意识逐渐增强,测绘科技服务工作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等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各方面对测绘科技服务保障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需要加大对测绘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走访调研,了解到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由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各专业学院抽调专任老师讲课。基于此,大部分继续教育学院都是沿用各专业学院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而继续教育学院的生源质量又达不到全日制大学生的水平,导致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方面显得比较吃力,成人学生自身的行业特色没有很好地挖掘。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很明确。大多数学校都是以全日制教育培养目标为导向,强化理论课程体系的学习,忽视专业实践教学。(2)理论课程体系设置形式化。沿用全日制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而没有根据成人高等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轻视成人学生的教育工作,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效果较差。
2成人高等教育测绘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分析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结合目前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设计思路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的课程活动设计,并结合在教学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出能反映多样化和多层面化的考核项目的综合考核办法。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评价方案
《工程测量》课程是我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本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熟悉地形图的应用,能够从事相关专业中的测量工作,具有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的能力,更好地从事测量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加适应社会需求[1]。
1工程测量课程基本信息
1.1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建筑物变形观测等[2]。该课程教学主体上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教授学生测量基本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正确熟练操作仪器并掌握相关的测量技能,具备解决工程施工能力。
测绘专业合理培养优秀队伍探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现代测绘的内涵;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注重课程设置、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测绘的本质和内涵,接着介绍了在现代测绘的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具体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测绘的本质和内涵,接着介绍了在现代测绘的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具体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