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3 23:15: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政税收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小企业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分析
【摘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都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优化而日益增加,但财政税收制度并没有随之进行快速的转变,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论文分析了财政税收制度,对其发展现状及重要性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作用。
【关键词】财政税收制度;中小企业;现状;重要性;扶持作用
1引言
无论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民生建设,还是财政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财政税收制度,但是目前的财政税收制度对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来说,已经无法满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迅速发展。因此,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科学整合的基础上,需要对财务税收制度进行创新与优化,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不断提供合理健全的制度保障,不断扶持其顺利发展。
2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在解决一大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经济效益,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税收入,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被暴露出来,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小企业产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并且缺乏长期有效的资金投入;第二,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划较为模糊,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第三,中小企业承受的税务较高,与其规模不相符;第四,由于各种限制条件导致中小企业引进高技术人才困难,阻碍其迅速发展。
中小企业财政税收制度创新研究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开始不断的完善,中小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加,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需要做出改变,以此来更好的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的要求,将中小企业的良性作用发挥出来,合理的分配收入,对各项资源能源进行调控,使得企业的发展运营状态可以变得更加的稳固,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税收管理制度,让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加的健康,处理好当前我国财政税收制度所面临的问题,改革并创新财政税收制度,提升其制度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效用。
一、财政税收制度创新的内容以及意义
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已有三十多年,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不断完善的时期,总体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头比较好。随着各类中小企业数量的增加,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变得更加的活跃,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经济实体类型,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想要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要尽可能的加快各类中小企业的发展脚步,让中小企业都可以打破传统经济管理制度的束缚。需要改革并创新财政税收制度,统一我国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切实的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状态,同时还应当尽可能的优化财政的支出制度以及预算制度等,完成税收制度的转型工作,处理好传统税收制度的转移支付等问题,让其转移变得更加的规范。找出其所存在的税收立法不健全等问题,让财政税收制度可以更好的服务企业。
二、财政税收制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分析
1.提升中小企业经济。中小企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其在国家经济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需要对财政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以此来从根源上减小中小企业所需要承担的税务,让中小企业的资金可以更加的充裕,切实的维护了中小企业资金链运行的稳定状态,避免其资金链产生断裂的影响,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较为充裕的资金不断的去开拓市场,让自身企业的转型工作可以进展的更加顺畅,同时也可以扩大自己的规模,让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提供就业岗位。我国的人口数量比较大,所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就业压力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的扩招,导致大部分的大学生遭遇了就业困难等问题,就业问题极其的严峻。想要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就必须要增多就业岗位,完成财政税收制度的创新以及改革等工作,和中小企业进行沟通,处理好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难题,让其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3.调整国家产业结构。企业的自主创新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开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受到西方国家技术的影响,其自主创新会过于集中化,高校以及国企之中的自主创新投入会比较大,需要采用财政税收制度的创新改革形式,优惠中小企业的税收,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更为自主的开展创新工作。4.合理配置资源。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分析,如果一味的去追求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最终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根本无法得到保障,若对其的控制力度不足,就会使得总体大型企业毫无生机可言,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对此,我国必须要在发展大型企业的过程中,明确的了解到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势,同时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鼓励和帮助,合理的开展资源的配置工作,最大化的利用各项资源。5.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中小企业的自身实力不足就会影响到企业的日后融资工作。中小企业自身的公共性以及私有性会比较明显,中小企业若采用融资的形式来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实力就会给企业的经营产生极大的风险,所以,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不会参与并进行融资活动,应当合理的采用财务税收制度的长信措施,降低中小企业的担忧,政府要利用该政策措施减小风险。
三、企业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的关系
财政税收制度改革与创新
摘要: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措施之一,税收制度的完善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税收制度也不断完善起来,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在新形势下,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财政税收制度改革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经济;税收制度;改革
1.税制改革的成绩
(1)税收体制日趋完善。历经数次改革之后,现阶段我国税收制度日渐完善,逐步构建起相应的税制体制。不仅如此,多部门长期合作,实现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基础的税收主体。多部门在税收体制改革中相互配合,各机构运转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税收结构日益合理。首先现阶段我国所得税比重日益提高,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成果,也表明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出来税收经济调节的作用。其次我国税收额度逐年增长,特别是西部地区,这对我国实现共同小康、共同富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我国环境资源税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我国打造资源节约型社会。(3)税收收入持续增长。与前几年相比,近些年来,我国税收收入逐年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2.税收制度改革现状
虽然我国税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完善的现代税收体系,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税收制度改革的经验不足,难以对税收体制改革保驾护航。忽视了税收其他方面的作用。税收的功能非常多,它能够促进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税收逐步走向旅行筹集收入职能的单一化方向,这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最后我国税收的法治化程度相对较低,税收制度必须依法落实,并与相关税收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够实现税制改革的有效推进。上述内容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中国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剖析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全面实施财政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平稳增长。财政税收体制对具体工作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完善财政税收的各项政策,才能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从财政税收的作用来看,财政税收的实施可以优化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收入分配平衡协调、社会公平正义,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我国在财政税收体制的引导下可以更好的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因此财政税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财政税收的政策体制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完善,只有拥有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我国未来才会拥有更加繁荣的景象。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可以更好的维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财政支出、预算体制、税制转型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了一系列工作的完善和发展,其中主要体现是国库支付方式发生改变,采取了集中模式,集中支付方式对国库的优化提供了重要思路和途径。政府采购一直是各级部门关心的大事,通过财政体制改革,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采购过程更加透明,采购模式更加先进。[1]因此对财政体制改革对深化政策采购制度改革起到积极重要作用。财政绩效管理一直是政府财政改革的焦点问题,通过财政改革促进政府财政绩效考核的完善,对政府财政绩效考核的力度更大,实施方案更加明确,因此财政制度的优化发展对我国政府各项事业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必须积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达到优化政府各项事业的最终目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得到很好的优化,其改变传统的采购模式采取集中采购的管理模式,为政府采购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政府绩效考核的力度加大,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合理的体制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很难实现事业上的突破,根本原因是体制出了问题,没有良好体制的支撑,各项事业很难得到发展。因此为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目标迈进,必须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只有体制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带动其他事业向前发展。伴随着我国财政支出体制的完善,支出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我国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不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其中主要表现在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加大,科技教育人文方面得到空前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大。一系列的财政投入改变了我国以往的社会面貌,加快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向前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财政结构调整和优化之后,社保、卫生、教育等社会公共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以往教育、社保、卫生公共事业财政投入不足,公共事业一直落后的局面。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的地方,通过财政制度的优化,我国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普及,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得到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完善和发展,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财政支持。
财政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方面是预算制度改革,只有加强预算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监督的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完善预算体制改革。财政预算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合理管理模式,促进财政体制的预算合理性,保证财政预算的健康发展。预算体制效率提高是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制度效率建设才能更好的完善效率对改革的积极作用,扩大我国预算体制管理的范围,加强预算体系建设,最终形成一套职能齐全,覆盖范围广的预算管理新举措。国有资本预算制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只有对国有资本预算制度改革才能促进各项预算体系的改革,才能更好的为整个预算体制提供更好的平台,把预算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更好的层次,为服务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必须完善以增值税为主的税务制度改革,建立新流转税制度,为社会主义税收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我国新形势下必须完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品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流转税方向转变,税收制度的正常执行为我国财政收入提供了保证,政府有了收入才能增强调整各项财政政策的能力,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上涨,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建立合理分税制度提供了条件,通过分税制度的完善,促进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提升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提升了各级政府对各项事业的支付能力,同时可以有效的建立转移制度,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补助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补助力度,为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财政体制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正在经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同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总有一些不适应规律要求的缺点,不能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过度强调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财政税收体制的建立完善,而忽略了支出机制的建立,我国地方各级政府财政结构需要进行改进和转变。伴随社会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各种问题都会集中暴露出来。从制度角度分析,当前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存在很大的限性,税收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较多,导致一系列改革很难实施,财政体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府一直重视税收收入的管理,忽略了非税收收入的管理,税收种类出现了不健全、不完善的状态,很多关系到改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新税种没有纳入国家的管理体制中来,制定税收制度时会有不健全的问题出现。只有全面分析税收种类,健全管理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体制创新。我国当前的税务体制中的增值税和所得税体制不健全,缺少相关的监督跟踪体系,不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增值税和所得税制度建设,为社会主义税收体制健全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当前的税收体制中对资源和环境税重视力度不够,没有完全纳入国家收入体系中去。政府的收入存在不平衡状态,由小向上出现了集中模式,如此状况导致各级地方政府收入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当前税收体制中,分税制度不合理现象严重,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的分配比例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通过制度化来完善。从我国当前的状况来看,企业所得税和各种增值税都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共享管理,此种做法不利于中央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同时也不利于地方政府对税收的管理,各种生产要素很难得到优化配置。
推进财政税收制度革新思索
当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收入可以说是取之于民,并用之于民。但是,具体到如何取以及取多少、向谁取,那就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财政支出向哪里倾斜,应保持怎么样的恰当结构,建立什么样的税收体制,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安定与社会的和谐。可以说,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
那么,面对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固守原来的财政税收制度当然不足取,唯有科学、理性地分析目前的财政税收体制问题,在此基础上求真、务实、创新,勇于解放思想,敢于改革与完善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财政税收体制,才能真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国所推行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加强了市场的宏观调控,维护了经济秩序的稳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1.改进了财政支出体制
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管理制度,实施财政绩效管理制度的变革,在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当中,以集中采购为基本特征的政府采购制度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财政绩效评估等重大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财政管理效率。
健全教育财政税收制度研究
1、研究意义
(1)保障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的资金安排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教育投入问题,我国的财政教育投入逐年加大。在2006年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从2008年和2009年来看,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已连续两年达到了3%的水平,公共教育服务的水平逐渐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教育财政的投入总量与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距4%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应该看到,为了保障公共教育支出,我国政府在每年教育财政预算安排中,一些与教育有关的税费收入直接负担了财政的教育支出成本,如教育税收优惠政策、教育费费附加等。但由于我国目前没有单独的教育税体系,教育类税收综合机制也没有形成,所以税收保障公共教育财政资源的作用亟待挖掘。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财产税一直是国家公共教育财政的主要来源,大约75%的财产税被指定运用于教育。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还是各国教育类税收的普遍做法,如教育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的税收减免部分,成为公共教育投入的有效补充。
世界银行还在《教育部门援助战略》(WorldBankSupportforEducation)中特别强调:“公共财政是教育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教育投入、教育收费、税收以及资金使用效率都与学校的管理和融资密切相关”,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类税收对于公共财政资源的重要性。
我们试图从教育的直接税、税式支出及税收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分析我国教育财政的税源基础及其机制,提供有利于缓解全社会教育经费需求压力的财政收入方案,保障财政性教育投入的增长。
(2)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税体制的需要。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了财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任务。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都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放在重要位置。公共教育是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享受基本受教育的权利。而包括税收在内的财政职能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责和加强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政策手段,在推进公共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虽然于凌云、安体富等强调转移支付机制是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体制保障,但丁元竹指出税收均等化、财政需求均等化等内容同样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需要对我国将建设何种财政能力均等化体制进行研究,要从完善财政体制的角度加以认识。可见,建立有助于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税收体制机制,对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体制有着积极作用。
有关涉农财政税收制度研究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造成了农民增收困难,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鉴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国家财税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旨在探讨一下涉农财政税收政策的有关问题。
一、我国农村财政与税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税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农业税类(包括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税收收入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快0·45个百分点。产生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农业税制设计不合理。我国二元的经济结构决定二元税制结构。现行的农业税类是专门针对农村而设的,它同城市征收制度相比,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对农民有税收歧视。首先,税种性质模糊不清。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来分,我国现行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严格地按我国《农业税条例》的规定,现行农业税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税类。其一,农业税以农业生产收入为课税对象,但计税依据中并未扣除各种成本、费用和损失,与所得税有差异;其二,农业税不仅仅只对农民出售的农副产品课税,还包括农民维持生存的口粮,与流转税也存在差异;其三,农业税以农业收入为课税对象,而不是以土地为课税对象,故也不属于财产税或资源税。因此,农业税的性质很难界定,税种设置本身缺乏科学性。其次,减免税规定不完善。农业税有一些减免税政策,但同其他税种相比,还存在一些漏项。如财政部门将农业税归入所得税,那么,对农户就应参照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确定免征额或允许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事实上,与之相关的内容尚为空白,即使目前正在试行的税费改革方案也没有涉及这些方面的内容。当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两千余元,若农业税也享有公平性要求的免征额或允许扣除成本、费用和损失的金额,则绝大多数农户无需纳税。再次,税负的累退性依然存在。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在取消各种收费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税税率,这种一刀切的办法,不仅无法减少累退性,甚至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换句话说,即使农民平均负担由于取消各种收费而减少,最低或较低收入者的负担也未必减少。实证分析也表明:收入越低的农户,其经营收入来源于农业的收入比例越高,税收负担相对更重。具体表现为:落后省份的税负重于较发达省份的;同一省份纯农户的税负重于其它农户的。
2·财政收入预算的多渠道,造成了制度外财政收入剧增
由于分税制改革并没从根本上扭转政府收入分散化的现状,即政府收入被分割为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国家财政职能弱化。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这种分散化的财政格局使地方财政沦为“吃饭财政”,预算内收入难以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各级地方政府只好通过各种制度外收入来供养人员和进行基本的建设。
当前公共财政税收制度管理研究
一、公共财政的相关问题
汤教授认为尽管公共财政的相关内容存在诸多方面争议,但是总体看,公共财政具有其道理,个人赞同这个提法。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有特定的论述。该论述要求分步实习税制改革,并具体提出了实施分步税制改革的八项具体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包括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国家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整个财政制度。
汤教授认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原则,从理论上讲,是以市场失效和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为标准。因此,只有那些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政府和公共财政应当介入。由此,导出公共财政的介入领域范围。
(一)公共财政的特征和应当介入的领域
公共财政的含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建立的财政收支活动新的机制和新的体制,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公共财政的基本点包括:(1)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2)公共财政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3)非营利性的财政;(4)法制化的财政。
有关国内优化财政税收制度创新研讨
财务税收制度是国民经济的根本,1994年以来的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突破原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在税收体系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财政支出管理及预算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十一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平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社会提供保障。
一、现有财务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财税体制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资源和国有资产收入非税收入没有纳入到政府收入体系的管理范围;税种不健全,部分能够调节社会分配能力的重要税种,如资源与环境税没有纳入到财税体系中,不能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分配一般呈向上集中倾向,在分税制体制安排中,导致财力分配不均,各级地方政府收支划分不合理,不利于中央的宏观调控。
(二)各级政府事权及支出责任改革相对滞后。由于各极政府的财权、财力与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滞后,使地方政府收支缺口较大,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状态较为明显,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三)是预算体制覆盖范围狭窄。相对于税收体制和财政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实质性问题未得到有效落实。总之,作为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体系及分税制体制,现行的税收体制不能够有效适应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深化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的构想
优化财政税收制度改革研究
日前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坚定不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更好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深化我国现有财政体制具体有如下几个建议:
一、财税改革必须由“放权让利”走向“制度创新”
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道关卡,因此,改革的第一步务必是“放权让利”。在农村地区应大力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扩大农民劳动积极性,并实行农副产品的竞争定价,使农民真正得实惠,除此之外,还应调整农业税收结构,减少农民在税收方面的负担等等。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应在适当的情况下提高地方政府的职权范围,促进他们在发展经济、组织招商引资、扩大地方生产等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地方财政的“承包制”,也就是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和职权,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反之,由于职权和责任过度集中,导致宏观经济调控无法落实,这就限制了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史证明是切实有效的,因此务必长期贯彻执行,不断促进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最终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水平以及前进步伐。
1994年开始的财政税收制度改革开展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分级财政体制的试行经实践检验是与市场经济并行不悖的,应继续大力推广。下一步工作中,要继续加强税制改革,强化职权与利益的分配关系,继续推进分税制,规范政府和企业以及个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二、财政职能的转换必须和政府职能的转换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