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流程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23:51: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务流程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优化研究
摘要: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进行了多年改革,财务管理观念也与时俱进,相对科学与合理的财务流程,是高校财务科学规范化的重要基础。基于流程管理的相关理论,来研究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优化,促进财务管理的观念转变,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优化水平。
关键词:流程管理;高校财务会计;财务流程;信息化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的教育体制也在进行深化改革,在招生教学方面都有着多样的管理方式。近些年来,大多数高校的办学规模在持续扩大,也增加了其财务管理的难度。某些高校在拓展规模的时候,过于追求速度,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比如在教学方面的投入较少,而大肆进行建设其他楼宇。
一、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以及制度现状
(1)高校会计内控制度需要完善。虽然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但是还没有及时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也就使得当前财务会计制度没有及时执行,没有约束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这样就使得高校资产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并且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岗位上,经常出现人员的变动,不能形成有效的业务关联,也使得当中存在着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的情况。这些都会削弱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岗位设置也不合理。比如收付款业务由多人进行处理,采购物品不经验收就直接入账,这些都会滋生腐败现象。并且在财务投资方面缺少评估和监管机制,使得高校资金运用出现问题。另外,高校在日常的财务会计处理中,片面重视货币性资产的管理,却在固定资产盘查和清点工作上出现疏忽。
(2)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高校因为其特殊的管理方式,大多采用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方式,这样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统一领导和财权分配相矛盾的问题。高校财务统一领导也存在着两种极端情况,过于民主或者过于松散。目前高校普遍采用校长负责制,在财权分配上基本是由校长和一些中层干部来进行处理。虽然这种形式对财权有相关规定,但是没有形成相对应的经济责任追究制,在实际的审批权方面,没有达到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对来说只把开源节流责任落实到财务会计人员身上,就不利于高校财务制度的有效建立。
廉政建设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就高校财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单阐述了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并对流程管理的具体时间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流程管理;实践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财务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预算管理不科学。传统管理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从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的编制到预算的执行等都是财务部门一手完成。高校预算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没有相应的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起到协作、监管、评价等作用。编制预算与执行预算截然不同,预算项目没有尽可能细化,预算支出没有科学的定额和标准。预算变更频繁,执行刚性不强,导致预算失控等等。二是资产管理混乱。资产数据失真,高校的固定资产应该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以此有力地保障国有资产有账可寻,有物可查。但由于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建账体系存在差异,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畅,对账困难。导致家底不清,固定资产的财务账目与资产管理部门账目出入很大;资产缺乏统筹安排。高校各部门往往各自为政,一些科研设备等不能实现共享,重复购置等等。
二、流程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缺失
流程管理(process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是一个操作性的定位描述,它主要强调规范化、持续化和系统化。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简单地说,流程是我们按照条理和顺序做事情的经过。如果主体是事件,流程就是做事的先后顺序;如果主体是执行事务的部门或机构,那么流程则是从先后秩序和责任岗位两方面来准确界定本部门应该做的事。进入二十世纪,随着机械化大生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流程管理应运而生,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科技信息社会的到来,流程管理成为管理界学术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的一些企业开始了流程管理的实践。比如,华为公司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再造的成功实施、联想集团流程整合案例等等。而流程管理在事业单位,特别是高校财务管理中还很缺失。举一两个例子。比如:高校的预算管理系统,一些高校仍然没有一套完整的预算管理流程,导致预算工作无据可依,即使有预算管理,也是预算与执行两张皮。在2015年1月施行新的预算法以后,要求各预算单位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这样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客观性等有了新要求。再比如: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试想,如果从编制固定资产购置预算、实施购置到资产的验收、入账、付款再到资产的使用、报废等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流程。那么,一方面高校固定资产的统筹兼备,实验设备的资源共享是可以做到的;另一方面固定资产的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也就易如反掌。
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研究
摘要: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而且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理念也在不断进步,而高校想要规范财务最基础的内容就是要具备科学合理的财务流程。本文就流程管理的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优化的方式进行了探究,提高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水平。
关键词:流程管理;高校财务会计;优化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都十分明显,而我国的一些高校教育体制也得到了深化改革,在招生与教学方面的管理方式也比较多样。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大,因此在财务管理方面也逐渐变得困难。当高校拓展自身规模的时候过于重视速度,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少,大多投资到楼宇建设当中。
一、目前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的状况
首先在高校会计内部控制部分需要进行完善,虽然我国的高校教育在不断地发展,但还是没办法与经济改革的速度维持在同一水平,这也就导致高校财务会计制度无法及时更新,没有受到财务管理工作的约束,高校资产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隐患。在高校财务管理岗位中变动比较大,无法形成有效的业务关联,而且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工作人员素质比较低,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管理水平,而且在设置岗位时也不够合理,例如在进行收付款时会由多人进行处理,在采购物品时没有经过验收就直接入库,这样都会在无形中衍生出腐败现象。在进行财务投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管理体制,导致高校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其次就是财务运行机制不健全,高校的管理方式比较特殊,一般是进行统一领导或者是分级管理的模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财权分配与领导分配等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大都使用校长负责制,在财权分配时一般都是校长与学校领导来进行,但是使用这种形式无法将责任进行明确的分配,在审批权利的时候达不到要求,无法有效建立高校财务制度。最后就是财务的监督管理不到位,高等院校是国家出资的,而且也是国家所有,属于交由教育的资产。但是国家在项目投资方面减轻相关效益,没有过多要求资产管理,而且一般都是全权交给高校来负责,既是国家在整个过程中作为投资人的角色,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监督,因此就会有产权不一的情况出现,无法真正有效实行财务监督管理工作。而高校的管理人员不承担一些实际责任,高校在进行资源配置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因此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就不会很细致,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还有就是高校财务人员的结构不完善,在当前市场经济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最重视的还是科研成果的研究,没有将财务会计制度重视起来。而且一些高校中的财务岗位并没有选用相应的人才,在进行搭配的时候岗位不够合理,而且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比较低,无法为高校领导人员的决策做出有效的参考意见,这种情况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影响比较差。只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的发展速度。
二、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优化方式
财务共享模式下高校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企业高速发展要求,许多大企业已经尝试采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企业管理、经营、节约成本、内部控制等方面产生巨大效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很大的进步,高校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一项弊端。高校与企业相似同为一个组织,加强内部控制能力是促进高校管控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本文首先具体分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涵义、功能、现状等;再分析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高校内部控制产生的效率;最后总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财务共享模式;高校;内部控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竞争激烈,兼收并购已成为企业发展常态,企业想要在这样的市场背景成长壮大,应该发展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使得企业获得管理和成本上的优势,很多大型企业认识到:只有能以最小的成本提供企业业务活动的集团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加强集团企业内部控制等成为中国集团企业发展需求。
1.相关概念界定
1.1财务共享服务(FSS)的概念界定。财务共享服务(FSS)起源于19世纪末,核心思想是资源共享,是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在许多大企业和跨国公司中兴起和发展,成为新兴起的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热点。RobertW.Gunn,DavidP.Carberry,Robert.Frigo等在1933年提出共享服务的概念,他们认为共享服务是在增强企业竞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关于企业管理模式改进以及组织创新的管理新思想。陈虎认为,财务共享服务实施需要集团企业专门立项进行处理,而且遵循项目管理的模式的企业需进行专门团队人员组织、运行估计、设计并构建共享模式以及模式运营管理。杨方平指出,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式的创新型管理模式,它不仅仅是对资源进行简单的组合管理以达到资源集中管及降低成本的目的,而是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铸,同时也要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行一致的标准、系统、流程和模式,以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管理效率目的。Bergeron认为财务共享服务(FSS)实质是一种新型半自主的业务单元,其业务内容是经营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财务管理职能。这个新业务单元称为共享服务中(SharedServiceCenter,简称SSC)。1980年美国福特公司建立第一个财务共享模式,向世界宣布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型的出现,美孚、壳牌、杜邦等接连建立FSSC;1990年以后强生、保洁、花旗等成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2000年以后,雀巢、海尔、中兴等也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38年发展,在全国500强企业集团中,已有70%的企业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从出现到现在,逐步走向完善成熟,理论界将其分为四种财务模式:基本模式、市场模式、高级市场模式、独立经营模式。1.2高校内部控制概念界定。我国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经30多年,有了较深的经验。内部控制的概念源自企业内部牵制,但如今其内涵早已经超越内部牵制的范畴,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企业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目标在于保证企业经营合法、保证企业资产安全、保证企业信息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等。相对企事业单位而言,高校内部控制比较具有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高校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下政府居中管理转变为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管理模式。高校管理模式逐渐演变,经过多年发展与企业管理模式越发相近。目前,高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人员经验落后等。随着高校腐败案件频频爆发,高校内部控制引起重视,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成为高校管理研究的热点。1.3财务共享模式下高校内部控制的意义。2008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1年财政部再次颁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文件的颁布,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依据,也呼吁了各个企业重视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高校管理模式与企业越发接近,高校管理问题频频出现,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成为高校管理的主要任务。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引进高校内部管控中,可以解放高校员工的劳动力、降低高校管理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高校可以转变传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在高校内部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考核监督等环节进行改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可以将高校的各个业务支持部门整合成为一个全新业务部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SSC)远程服务向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信息,体现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财务共享服务中(FSSC)业务非常广泛,覆盖市场、财务、人力等多个方面,是一个为全部门提供信息的部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可以将分散的在各个支持部门的业务整合在一起,由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处理,减少支持部门所需人力精力,达到增强高校内部控制的实际目的。
2.财务共享模式下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炼化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炼化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随时面临着风险,因此内控与风险管理就成为当前炼化企业管理的热点问题,建立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逐步显现出来[1]。
1炼化企业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1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炼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规避风险将成为炼化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炼化企业的发展,只有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以流程管理为纽带,整理内控与风险管理流程,完善与其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协调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创新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规僻风险,才能提高炼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
1.2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是炼化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就是从炼化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优化完善控制流程,找到适合企业运行的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死角和风险盲区。同时实施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的监督考核机制,使企业的风险管控作用得到加强,规范了炼化企业的运行秩序,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3]。
采购管理系统衔接设计方式
摘要:随着资产数量的提高、资产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简化资产管理的流程,要求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程度。从资产全生命流程管理出发,资产会经历资金落实、采购落实到入库直至处置的管理流程,如何通过多方信息系统实现衔接管理是本文探讨的要点。
关键词: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一、学院资产管理现状与挑战
在高职院校扩招的背景下,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学院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要求,学院资产业务不断增加,全校资产数量逐年上涨。如何统筹运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学院资产的管理关系到学院的发展。学院当前运用浙江省财政厅资产云系统对学院资产的入账、出租、处置等业务进行管理,通过国子系统对学院内部资产的调拨、盘点、内部处置申请等业务进行管理。一方面,随着学院资产总量的逐年增加,如无法实现对资产进行高水平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将导致无法精准有效地管理资产,进而导致资产账卡不一、账实不一等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学院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资产管理如何实现一体化、全生命流程管理,将会影响学院数字化改革进程。针对学院资产管理现状,改进资产管理流程,结合学院财务、采购等系统的设置,改变学院资产粗放式管理模式,加强对学院资产的监管,提高资产管理精细化水平,实现资产的全生命流程管理,是提高学院资产使用效益,进而提高学院管理的整体效益的发展方向。根据学院机构设置,学院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分别由计划财务处和资产管理处负责,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无法实现数据对接。根据现有资产管理模式,资产明细账由资产管理处管理,而财务处仅管理资产大类总账,财务处在完成采购支付后并不记录资产的明细;资产从采购申请、完成采购、报销、入账、日常管理与处置无法实现由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管理,这会导致资产的经费落实、采购报销、入账管理出现脱节现象[1],如财务处根据采购需求老师提出的申请,落实相关经费,此时将第一次明确采购科目,根据经费落实情况和采购科目,由采购人员实施资产采购,最后由资产管理员对资产进行入账,入账后由使用人或管理员管理资产的使用、调拨、处置等流程。由于财务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无法实现数据对接,会导致某些过程出现偏差,如财务根据采购人提出的申请认为本次将采购软件系统而实际仅采购服务等。如何打通财务、采购、资产三方管理系统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学院资产全生命流程管理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二、资产全流程管理流程梳理
学院资产绝大多数来源为采购,财务的资金管理可通过采购系统与资产管理实现对接。根据学院采购流程,当采购申请提出后,需要明确资金来源并落实资金开支渠道、部分需要获取浙江省财政厅的确认书;资金落实后进入采购流程,完成采购及报销、财务完成入账后,通过财政厅资产云系统实现资产入账,资产入账后可以进行使用(如出租出借)、调拨、处置、盘点等业务。根据以上流程,财务系统是整条流程的基石。本文主要探索资产管理系统与采购系统、财务系统实现衔接的可行性。
浅谈财务共享中心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本文就财务共享中心风险控制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从财务共享中心的功能、风险表现、产生风险的原因及解决风险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使其具备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为财务共享体系的整体发展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风险控制;对策
1财务共享中心的功能
一般企业都设有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的财务部门和单独的财务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发现,随着规模地扩大,企业领导层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个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同时企业的财务体系较为涣散,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人力和办公费用上开支过高,各个地方的财务数据不能及时共享,也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这些问题促使了企业开始尝试把下属各子公司的财务业务,特别是低附加值高重复性的工作进行归集,再由独立于各个子公司的财务共享中心统一地对各个子公司业务进行处理,财务共享中心应运而生。财务共享中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受到了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的青睐,并迅速推广了起来。其功能优势明显,汇集企业财务工作,提高工作处理效率。
1.1实施内部控制功能
可以保证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流程合规性、提供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效率降低非核心部门的业务成本,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运营研究
摘要:集团企业建设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目的,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财务运营效率。本文结合A集团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实际情况,分析财务共享的必要性,剖析影响建设的主要因素,并且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举措,对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与运营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运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集团企业成长速度惊人,然而集团企业经营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跨区域或跨行业经营,财务管理成本在上升、财务风险在增大,财务管理能力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财务共享中心肩负着实施企业体系规划计划,统筹共享中心团队建设、优化和运营的全过程,参与企业总体规划、优化项目流程制度,统筹共享中心的运营。因此,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已成为集团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如何建设与运营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财务共享中心,是集团企业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A集团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基本状况
1.1A集团企业推进共享中心建设回顾。A集团企业在深圳、长沙、武汉、北京、株洲,以及海外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是中国电子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专业集团,其核心业务覆盖重要行业自主可控关键基础设施等领域,相关业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掌握众多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在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具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A集团企业的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分为两大板块:一是实现行政人事服务等非财务方面的共享服务;在非财务共享服务体系运营的基础上,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A集团企业先后在深圳、长沙、武汉、北京、株洲,以及海外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等建设了区域共享中心,基本实现了行政人事资源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将非财务的共享服务体系内各地企业共享服务中心企业化模式进行运作。二是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在体系建设思路上,A集团企业财务部向专业化财务转型,成为财务管理专家及集团管理决策的参谋中枢,将其定位为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的财务外包服务中心,下属按区域原则逐一设立业务部进行两级架构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与成员企业双方通过签订服务协议,按照统一管理规范与操作流程进行集中处理各成员企业会计核算、结算、资金支付、费用报销、会计报表、对账、网上纳税申报等一系列财务交易。财务共享中心运营中强化运营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为集团整体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积累经验。1.2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及认识不足。非财务部门对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认识不足,对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体系的财务管控体系缺乏全面地了解。第二,建设中涉及财务管理模式的调整、财务管权的调整,会触及既有利益群体的格局,遇到重重困难;财务共享等顶层设计进程不能及时通报,成员企业不能及时推进。第三,财务共享业务系统兼容问题。财务共享业务系统具有产业的特殊性,在开发业务系统时需要兼顾集团产业的多样性,对部分特殊业务操作要充分考虑个性化衔接。
2建设与运营财务共享中心的必要性
建筑企业财务共享流程再造分析
【摘要】建筑企业通过财务共享平台将分布于不同地区、不同会计主体的业务通过统一的系统平台、核算方法和操作流程进行有效整合并共享,实现财务业务标准化和流程化,是强化企业战略实施、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管理创新。建设财务共享系统要求对企业现有流程进行再造,需要对企业内部架构的权限、各类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即会产生各种矛盾和困难,要化解这些矛盾和克服这些困难就要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满足财务共享系统的建设和顺利实施。文章通过财务共享流程再造五个因素分析,在财务共享系统下,原本核算复杂、业务流程监控乏力的现象得到全面改善,保证企业管理战略落地有更好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建筑企业;流程再造;财务共享
建筑企业普遍具有核算单位多、作业周期长、管理跨度大的特点,为解决资源分散、管理效率不高的难点,很多建筑企业集团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的做法,建立财务共享系统,这给建筑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管理手段。这一管理理念的核心在于把不同的子分公司或者业务部门同样或相近的财务管理活动,如合同审查、会计账务处理、员工工资福利处理、结算支付以及税务管理等在空间和流程上集中起来,融合到统一的财务共享[1]服务中心中处理,运用规模化经营的理念,通过制定标准化的管理流程降低企业总体管理活动的业务成本,有效地改变规模化发展的财务管控不力现象,提高本企业的会计信息传递、资金集约化等方面的管理水平,规范各单位的业务流程,从而进一步强化建筑企业集团对子分公司及数量庞大的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管。而在财务共享的建设中,首要一点即是对原有的财务和业务管理流程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重新设置,即流程再造。流程再造既要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发展需求,也要满足企业决策信息快速传递的时效性要求,同时还要满足风险识别及风险防控的要求。结合部分企业实际,针对在本企业财务共享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用流程再造原理对五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于建筑企业在财务共享建设中能够顺利实施,为推动企业的高品质、高效率发展提供财务价值创造。
一、当前财务共享模式下流程再造存在的问题
涉及到企业的内部变革、权限的分配、组织架构以及人事的调整,在流程再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流程零散不统一,财务管理风险加大。长期以来,建筑企业集团的业务流程是以法人单位制定的,流程比较零散,各核算单位的流程五花八门,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权限,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业务方向拓展以及管理层级多样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导致财务流程效率降低、内控风险上升,尤其各子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不统一[2],粗放式而又过于庞杂的小流程使企业集团总部在统一协调各级企业和项目的财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当这些现实严重毁损着企业的核心创造力时,势必造成企业管理“人治”风险的逐步加大。(二)流程权限过于单一,快速决策难以发挥。过去的管理流程是以法人单位为界限,不能保证集团战略有效实施。在流程再造过程中,有些企业的管理思维仍以传统的职能或业务层级来进行流程再造,以法人单位为流程界限,这很难将企业集团的战略纳入到子企业或下属项目中,如财务委派制下的财务总监或财务负责人,不能正确行使委派权限,不能代表上级企业完成委派任务,不能充分发挥财务共享系统的“中枢”作用,总部的战略意图常常受阻,企业的决策速度大大减缓,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要求。(三)软件系统不兼容,未能形成协作关系。许多开始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筑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运营效率并未提高,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让很多老员工无所适从,难以理解财务共享主要解决的问题,从思想上排斥财务共享系统建设。原因在于业务部门与财务共享系统各自采用一套软件系统处理数据,不能及时传递沟通信息和协同更正信息,存在一定的壁垒问题,这就造成数据不能共享,重复劳动,财务或业务人员要花很大精力录入业务部门的单据,而且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公司如再投资建立新系统,成本也很高,难以达到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标准,规模效益自然无法显示,流程的效率也无法提高。可见,信息系统是流程再造的重要载体,不能不引起重视。(四)高层沟通不畅通,难以保证最佳效果。流程再造是对旧有流程的全面梳理,是管理理念的革新,需要企业管理层特别是主要管理者的全面配合,没有企业高层管理者对流程再造的深刻理解,很难保证再造出的新流程能够顺利实施并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各级主要管理者需要通过高层会议或者高层培训才能达到共识,共同理解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如果只有部分高层理解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意义,也就无法实现广大管理者集体服从于财务共享流程再造过程。只有财务管理者组织参与财务共享的流程再造工作,很难做到流程再造取得最优结果。
二、流程再造时应考虑的五个因素
基于ERP应用出版企业管理探究
摘要:本文基于ERP管理软件在出版企业中应用现状分析,对ERP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价值进行了归纳分析及总结,并重点围绕ERP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ERP;出版;企业管理
一、引言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ERP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国际国内ERP软件提供商有很多。目前,在出版行业使用较多的ERP管理软件有北京云章科技有限公司的《云章复合出版ERP管理系统》《云因编辑出版管理系统》,用友公司的ERP、NC管理系统,北京科迪通公司的《出版业ERP系统》,金蝶国际的企业ERP管理软件,南北软件公司的《南北ERP管理系统》,广州晴川公司的《普菲特图书管理软件》,以及SAP公司的mySAPERP等等。总的来说,ERP管理软件在不同程度上为出版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管理效益,通过把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增值流等紧密地集成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转效率。但是,每个出版企业都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有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如何充分发挥ERP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出版经营,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二、ERP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价值
ERP系统管理模式是企业在信息化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繁荣发展的核心管理模式,它在流程管理、财务管理、数据管理、业务协同等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它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以科学的管理体系而非个人能力来驾驭大型组织,让管理变得简单而有效。(一)流程管理。流程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用来定义和控制操作规程、数据流向的基本过程。流程管理渗透了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项业务活动的实施都有着有形或无形的相应操作流程。在出版企业中,ERP软件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将出版工作流程纳入ERP软件系统,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可以完成从选题论证到选题立项、稿件三审、发稿管理、制版登记、封面设计、印制管理、材料采购、用料管理、图书入库、发退货管理、差额管理、库存管理、收付款管理、成本核算、主营结转、作者管理、合同管理等涉及“编辑、印务、发行、人力、财务、物流”六大核心业务的同平台共管。工作流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可以让工作流转清晰透明,上下工序之间相互衔接,信息通畅,业务顺畅,能有效解决过去存在的相互扯皮、人为拖延、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协同配合达到高效,实现业务活动的有序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过去,生产经营数据出自多个部门,数据分散。ERP信息系统可使企业各部分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有效而紧密,通过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记录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在业务处理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业务流的同步记载和数据的一致性。日常收付款、报销等业务的凭证制单工作,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银行对账管理、成本管理、账簿查询、月末结账等全部的财务处理工作均可在ERP财务系统中完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可实现一键生成。企业可以以最少的人力投入、最快的速度,及时、准确、可靠地进行账务处理。通过ERP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根据财务资金现状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及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过去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的状况,便于企业对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和考核。ERP软件为企业财务管理从会计核算型向经营决策型转变提供了便利。(三)数据管理。数据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数据管理是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过程。数据的存储,一是档案化需要,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需要。借助ERP信息系统,出版社可以详实记录生产数据、销售数据、市场数据、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等等,获得第一手档案资料。在信息系统中所建立的数据结构,能更充分地描述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便于数据修改、更新与扩充,同时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与完整性。例如,通过在每个流程每个表单上必填字段的设计,可保证每个环节必要信息的采集。在图书出版的选题、立项、印制、出入库的各阶段,可实现数据的一次输入多次调用,既避免重复劳动,又可保证前后数据的一致性。软件系统的报错提示、逻辑验证,也可以帮助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使数据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四)业务协同。ERP软件是一个在企业内部高度集成的应用系统。数据在各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共享,大量编辑、出版、发行业务通过网上操作和流转,大幅减少了联系、等待、传递的时间,提高了决策审批效率和办理实施速度。结合In-ternet技术、VPN技术,ERP软件可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及时整合实时信息。企业员工通过信息系统可实时了解图书出版、发行、销售、回款等信息,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选题方向,改进出版策略、营销策略,提高图书出版经营的针对性、有效性。在对外联系上,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为ERP系统增加了与版厂、印厂、材料供应商、图书经销商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合作企业间的业务联系,形成了共同发展的产业链,使管理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