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基础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5 02:25: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务基础知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础知识《财务管理》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概论: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实施行政事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确立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原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的概念、制定及管理;单位预算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程序;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支出及具体项目的管理。
三.国有资产和负债管理:国有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事业基金、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债的概念及管理要求;应缴财政预算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的管理。
四.财务清算和财务报告:财务清算的原因和分类;清算财产的估价和变现;财务清偿和剩余财产分配。行政单位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年度财务决算的编制和审批。
五.财务分析:财务分析的作用、要求和形式;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盈利能力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杜邦分析体系;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教学新模式研究
摘要:在新时展下,人工智能对各个行业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财会行业中,人工智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及制约,对目前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在教育中也有着重要地位,文章对高校的会计教育培养方式进行分析,提出部分建议,实时更新课本、结合最新信息、更新教育模式、锻炼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等院校;教育培养模式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各个领域中都将人工智能作为工作的辅助作用,人类智能设计的成果在人工智能上完美展现,其可以最大程度的模仿人活动,为人类提供服务,节约了人们的时间,不仅保证了工作的效率还能提升工作质量。在财会专业领域中运用人工智能已经得到较大范围的关注,这不仅是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还是财会专业的创新,这就证明财会专业将和大数据时代完美结合,对财会专业未来发展起到辅助作用,即使现在财务机器人依旧处在起步阶段,但是作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也要担负起时展的重任,因此,现阶段对应用型本科的教育模式创新任务迫在眉睫。
一、人工智能对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的影响
1.以核算为重点的会计教育模式将被淘汰。借助咨询财会专业的公司职员以及学校教师,了解了目前财会专业的现状,针对会计专业的就业职位而言,相关技术人员的就业员工数量已经达到1200万人次,在这其中占比较大的人员即为基层会计人员,基层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就是对会计科目以及会计凭证进行填写,同时编辑会计报表等,就会计性质而言,首先一类就是财务会计,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编制财务报表同时为企业的内部以及外部整理相关信息,另外一类便是管理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的管理层整理编排相关信息,为高管职工们提供精准的决策信息,在会计人员的职工行列,多数都为基础普通的会计人员,其中主要的基础会计知识作为工作技能便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财务智能的出现将会代替部分基础财会专业的技术人员,也会由此造成财会专业的技术人员遭受工作压力,智能化的新时代让多数人从重复的工作中得以解脱,同时也让这些人更加意识到改变自身能力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高等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的相关人才的同时,就部分高校进行举例,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接触的都是基础会计知识以及财务知识,主要练习内容就是如何书写会计分录,整理财务报表等,专业学习的重点就是基础知识的练习,学校的主要目标也是让学生更多练习基本知识,但是在智能化的时代,基础的知识以及基层的会计从业人员数量逐渐增加,但是需求量却逐渐减少,因此就业形势日趋恶劣,和高效率的财会机器人相比,高效培养的基础财会人才缺少在工作中的竞争优势。2.管理会计的教育地位将得到提高。核算以及监督是财会专业的从业人员必要职能,也是绝大部分的会计职员日常从事的工作,但是目前财务机器人的问世,让此类基础技能的职工遭到严峻的就业威胁,财务机器人可以实现核算职能以及整理财务报表的能力,同时,财务机器人和人工计算相比,其存在高效无误的工作优势,这也会让企业经营者不再需要雇佣大量的人工,节约在人工的上成本,这就致使财会专业的就业形势供给远远超于需求,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却是一人难求,在国家层面上考虑此问题,国家大力推广机器人代替传统人工进行财会工作,这对财会专业的就业就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目前财会专业的相关院校就需要对此种情况着重分析,加强在财会专业的管理教育的培养,让基础会计知识占据较小比例,转而主攻管理会计教育的培养、预测、决策等,让学生在学基础会计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在会计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在就业之前提升自身技能,在未来就业时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作出相关专业分析,利用会计职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在智能化就业的今天,提升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3.只重专业理论的会计教育逐渐不再适用。就目前财会专业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了解到高等院校的教育重点依旧在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着重关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却极少关注学生在整体综合素质上的培养,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计划上,主要原则就是对学生构建知识以及能力的思维架构,缺少对管理会计的培养以及计算机行业的锻炼学习,但是随着财会机器人的问世,从事基础会计行业的人员就会遭到严重的就业威胁,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上,管理型以及决策性的同时又兼具计算机能力的人才有着较好的就业竞争力,就高等院校的学生调查结果分析,近70%的学生极少接触计算机知识,管理会计专业很难得到较大范围的重视,即使学校设置管理会计专业以及统计学科和计算机学科,但是学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育,对此类课程的开设以及学习都停留在浅显的了解阶段,基础办公操作,学生多数的心态就是对此门课程的考试不存在问题即可,甚至于部分高校不设置此门课程的学习,这也致使学生在就业中无法将此门知识得到很好的运用,适应不了就业,近80%的学生表示,在校期间缺乏对相关财会技能的锻炼以及学习,多数学生都没模拟过实际就业情况,更多的涉及在理论上的学习,这就使得学生更加难以适应智能化时展的社会,因此,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财会专业的培养上,要注重课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只关注理论知识,缺乏对实践知识的培养,因此在财会专业学习,不能把理论知识作为唯一的教育重点,要把实践和理论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在行业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职会计教学账务处理研究
[摘要]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的需要,肩负着向市场输送财务人员任务的高校大力招生,导致如今大量会计毕业生流入社会,因此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财务人员成为市场招聘的新要求。如今中职院校中的会计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财务处理能力,使毕业生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关键词]会计教学;中职院校;财务处理;培养
在以往的会计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疏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会计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集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显然中职院校应该在会计学的教学理念上作出改变,以满足社会市场的要求。财务处理能力反映了一个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中职会计教师应该在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财务处理能力的培养。
一、以掌握会计基础知识为基础
会计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许多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是有难度的,学生靠自己理解这些概念往往摸不着头脑。只有在掌握了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了基本而重要的会计知识,深刻理解其内涵,学生财务处理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进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基础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其他与会计相关的资料、期刊,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中职院校和教师可以与公司合作,让学生参观市场公司,了解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应该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中职院校会计教师应该多进行实例讲解。实例可以发挥学生的感性思维,从而学生可以将一些概念性和抽象性强的知识具体化到生活中,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结合,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社会经验还不足,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甚至连工作的基本常识都了解甚少。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将抽象性强的概念和实际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在生活中,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为中职生账务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梳理账户之间的关系为前提
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汇报
培训虽短,但给我的学习轨迹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两天来,我认真聆听了市局领导就强化财务管理、严守财务纪律等方面作的重要讲话以及财务资深专家所做的关于基础会计知识的行政违法处罚条例等会计知识的讲解,增强了我的财务应用能力,受益匪浅。推荐阅读:个人科学发展观心得
这次财务人员学习培训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会计条例、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法等内容。特别是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基础知识的讲解,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使我们财务工作者从中学到了很多。她说到:“现在的进步和变化中,我们的财务知识、条例以及会计法规也在不断的健全和修改中,作为当前的财务工作者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严守会计法规,扎扎实实的把财务工作做好,让我们时刻牢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我深感责任重大,需要学习更新的地方还很多。
现代社会是知识竞争的年代,“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明天”,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知识,才能到达新的高峰。这次培训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市局领导还深入到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问题,我们倍感兴奋,也倍感鼓舞,我觉得他们在百忙之中也抽出时间参加学习,我们,这些财务专业的工作者,更应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为食品药品监管事业服务。
两天时间有限,培训课上不可能讲得太多、太具体,但我将根据这些精髓发散性学习,相信会对我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论文
一、明确中高职会计人才的岗位面向和培养目标
构建一体化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中高职的就业领域和岗位面向。根据我们的调查,中职毕业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主要是当地小微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这里,当地更多的是指县级或更下面的基层区域,在这些地方的一些小微企业,他们需要一个懂会计基础知识的人员进行最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出纳、仓储、收银、记账甚至可能是文秘和统计等工作。而高职毕业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是省级或地级市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需求是不仅能满足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有时也会有一些相关的管理工作需要他们来组织或完成,如成本计算与管理、筹融资工作或所需资料的准备、提供比较规范和完整的企业会计报告以及其它财务文件等。因此,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面向应该是为小微企业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提供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其职业提升的空间应该是在基础岗位工作几年后可提升至企业财务主管岗位。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岗位面向应为中小企业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也可拓展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或在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税务咨询、审计助理等工作。因此,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三年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针对就业面向岗位和继续深造所需要的具备熟练完成出纳岗位工作、规范完成小微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专业能力,具有基本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知识和技能及对应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专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三年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针对就业面向岗位,培养能熟练完成中小型企业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税务咨询等业务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与企业管理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在这些岗位工作若干年取得经验和通过一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后,可提升至企业管理岗位从事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个部分。中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包括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出纳实务(可以分别珠算、点钞、小键盘以及票据业务等进行授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实务、成本计算与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税费计算等;专业选修课应包括财经英语、财经应用文、经济法基础知识以及审计基础知识等。高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基础和财政金融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实务、成本计算与管理、财务管理实务、税收筹划、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小企业会计实务、经济法、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统计基础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中职阶段与高职阶段的会计专业课程,总体来说,在课程的设计上,中职应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高职侧重于更深入的知识、技能以及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中职更多的要求掌握该如何做的问题,高职则要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具体到需要进行衔接的课程及其内容,主要是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上,其中又以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最为重要。在以上的课程体系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实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需要解决衔接与配合的问题。下面分别论述:财务会计,不同的院校可能名称不同,如企业财务会计、会计实务、初级或中级财务会计等,其实就是财务会计的内容。结合中高职培养目标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掌握的内容应不超过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所需范围就可以,高职掌握的内容不超过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所需的要求即可。中职阶段掌握的内容可以满足小微企业进行基本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的需要;高职阶段的内容除对中职的内容加以深入以外,最主要的区别是涉及到金融资产业务的核算、投资性房地产业务的处理、减值准备业务的处理、长期负债业务的处理、所得税业务的处理等,以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还涉及到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对会计准则的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就是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好地对会计进行把握,以满足中小企业进行会计管理的需要,上升到管理层面。成本会计,中职的内容应该掌握在制造成本法下的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掌握;高职阶段除了要掌握制造成本法以外,还应该掌握成本差异分析、作业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等,从中职的成本核算层面上升到成本管理、控制和决策的层面。财务管理,中职阶段的内容侧重进行基本的计算和简单的分析;高职阶段除了计算的指标更多以外,还要体现指标之间系统性和分析的全面性。税收实务,中职侧重进行纳税计算,能处理企业日常发生的相对简单的涉税事项;而高职则更多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进行税务管理,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尽量为企业节税。会计电算化,中职要求对个别会计软件进行基本操作就可以;高职则要学会几种主要会计软件的操作,同时还要学会利用软件进行会计管理,即时提供管理所需的各种信息。
镇计生财务工作总结
2009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计生委财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以提高工作效益为核心,以增强业务水平为目标,以紧缩开支为重点,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强基础,抓规范,实现了全年业务制度规范化,经营管理科学化,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了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现将计生办2009年财务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强化组织领导
今年,我镇强化计生财务管理,明确了计生财务分管领导,由财政所会计兼任计生财务会计,设立了计生出纳,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认真参加省、市、区计生委组织的各种财务培训班、努力学习新知识、新业务、使我们的财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培训班学习了审计基础知识、零余额账户的核算管理、财务工作基础知识。我们认真归纳总结了所学的内容,在工作之余进行消化理解。通过学习,不仅丰富了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更加强了财经法律意识。
二、加强日常财务管理。
加大财务基础工作建设,从粘贴票据、装订凭证等最基础的工作抓起,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财务报账流程。按照区计生委检查通知精神,我们又学习了《银行存款管理制度》、《票据及财务印鉴的管理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制度》等,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无乱收费,每月终结都要进行自查、自检工作,逐步完善计生办的财务管理体系。
三、严格执行计生预决算。
水利工程建设财务管理要点分析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施工工序繁琐、施工材料及设备需求多、施工技术要求高的过程,这决定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必定会产生大量的造价成本。如果对造价成本的控制不当,不但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程,还对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做好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对水利工程建设来说是必要和重要的,对整个水利行业来说都有着巨大意义。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水利工程及财务管理的了解,对水利财务管理的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水利;财务管理;要点分析
做好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对整个水利工程的顺利建设有至关性的作用,能够有效节约水利工程造价成本,实现水利工程的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实现了水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好水利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了解并掌握其要点,在进行水利财务管理之前还要做好财务管理组织建设的准备工作,以实现环环相扣和相互监督及配合财务管理部门系统的构建,进而为水利财务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财务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1.做好财务人员队伍的准备工作
第一,根据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水平,选拔财务管理人才,尽可能选择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水平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也要考虑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利工程知识水平,即水利工程财务管理队伍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较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和水利工程知识;第二,录用时要根据录取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人员的特点,将他们安排到对能够充分发挥他们财务管理能力的职位上,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水利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第三,待水利财务队伍经选拔和录用后,水利建筑单位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和实践性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及水利工程基础知识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1]。
如何转变学生会计思维
一、学生现有会计及管理思维
(一)学生现有会计思维。管理会计授课的对象为大二学生,是经过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具有会计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基础能力,并且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就目前知识获取的内容分析,这些课程传授予学生的内容均为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凡向学生提及“会计专业学生所学的财务知识是什么”“财务工作是什么?”等类似的问题,学生的答案仅局限于会计核算,没能将会计上升至管理层面。(二)学生现有管理思维。学生目前只接受了管理学、财务管理等与管理理论相关的课程,大致知道何为管理,何为财务管理,何种方式的管理为较优管理,但仅局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并未能运用的实践中,且也无条件学以致用。除此之外,学生所学的管理知识还未能将这些理论知识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知识点均处于相互独立分散的状态。例如提及《管理学》,学生就只能回忆起一些管理学课程里的类似SWOT分析等管理学理论分析,提及《财务管理》,学生也只能联想到一些类似终值现值的财务管理知识,而并不能将《管理学》原理运用到《财务管理》中去,达到更为全面的知识融合,形成更高水平的管理能力。
二、管理会计课程概述
(一)管理会计课程学习前提。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安排,学习管理会计课程之前,学生必须先进行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及成本会计等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然后将会计核算知识与管理知识融会贯通,最终通过管理会计的学习,掌握分析的方法,最终作出最优决策。(二)管理会计课程内容。管理会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会计的概述、成本效益分析及变动成本法、量本利分析、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分析、项目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制度及责任会计。从各方面看来,管理会计已跳出会计核算工作,侧重于管理。通过对历史数据的预测分析,作出最优决策,根据决策制定相应的预算并以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时时监管和控制,执行偏离预算时,要及时进行分析和调整,朝着制定的目标发展,最终按照是否完成预算目标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三)管理会计课程目标。管理会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掌握销售和利润的预测、生产、定价、投资的决策、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等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管理会计实务和具体应用方法,从而具备从事现代企业会计的基本能力。管理会计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会计及管理基础的、综合型、应用型的管理会计人才,通过管理会计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会计和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相融合,将基础技能提升至管理层面,让学生既能扎实基础,又能提升管理理念。
三、管理会计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管理会计是在学生入学的第四个学期开课,学生在经历了前三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具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并且通过会计实训的结合,能具有简单独立处理会计账务的能力。但由于在学习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之后,会计水平仅达到了会计核算的水平,未能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二者还处于知识分散的状态。(二)会计管理思维不易形成。1.会计核算本能反应。在进行管理会计的授课过程中,学生思维一直处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负债+所有权益”里,对管理会计里提出的新概念,如“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无法灵活的理解,会本能地将其与会计核算中的成本联系,随后便会提出“这些成本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里怎么找不到呢”的问题。2.对数学计算和模型分析的恐惧。在管理会计的分析和决策过程中,会运用到数学的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属于文科类学生,数学是其相对薄弱的环节,会有“谈数学色变”的恐惧感。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就会出现停顿或错误,从而导致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无法进行。3.会计与财务管理。基础知识不扎实首先,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分析其现金流量,然后结合财务管理的预测决策方法来进行分析。但多数学生在现金流量的学习时,并能够很好的理解现金流量的内容,只能大致的知道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而未能了解现金流量反映的实质。其次,财务管理一直是学生的一门“死亡科目”,它是结合复杂运算和综合分析为一体的管理学科目,并且会涉及到很多新且难以理解的专业性名词,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既理解专业性名词又掌握复杂计算推论后的结果,并加以运用分析的可能非常小,同样是一种一知半解的学习结果。
教师知识与财务管理论文
一、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分析
目前大学本科阶段对财务管理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技能主要体现在:一是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要熟悉我国的大政方针、经济政策、财务法规以及国际相关法规和惯例;三是要受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和技能方面的严格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与会计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一是要有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二是要有很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和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自1999年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不同高校对专业知识的培养重点有各自不同做法。财经类大学一般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大学科下面,整个培养方向是主要在会计学学习的基础上增添一些与财务管理有关的学科,例如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综合类大学一般将财务管理专业放在管理学科下面,与会计学平行作为平行学科,更多的专业学习集中在了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投资学等方面。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如何优化教师知识体系,首先要明确如何优化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明确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会计专业侧重于财务会计学,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财务管理学;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与市场金融学,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学。第二,明确一般财务管理专业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体现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般财务管理专业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定位和课程设置的差异上,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更加强调其学生主要面向实务和实业界,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更加强调实践操作能力,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更加侧重实践与实训课程以及选修课程。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知识构成现状
对于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知识构成的分析,我们对部分同城院校进行了实地走访和咨询,对异地院校进行网络调研,了解各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培养的变动趋势以及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构成。发现目前财务管理教师知识构成有以下特点:
1.财务管理教师队伍中大部分老师主要研究领域是财务会计,初、中、高级财务管理,审计,税法……这些都是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研究这些传统领域的在整个专业构成超过70%,而目前企业较为重视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等课程研究的专业教师较少,较为前沿的金融工具等课程专业教师几乎没有。
2.目前高校大多是普遍强化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环节,其中包含财务与会计方面业务流程的技能训练并加强利用软件工具进行理财业务数据分析、诊断和决策的实训。有的还增加企业各职能和业务协调处理能力的训练,如ERP系统模拟实习、企业沙盘模拟实验等,但讲授这些新开设课程的主要是青年教师,缺乏经验,教学较为刻板,很多老师并没有实战经验,因此课程虽是实训课,但却脱离了实践谈实训。
工业会计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会计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工业会计水平关系到企业经济水平发展,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和工业会计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发展。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为工业会计发展提供了基础依据,工业会计不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它还可以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工业会计;财务管理;策略
随着近几年的变化,经济市场竞争力越发激烈,因此,工业会计要增加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只有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经济中长远生存下来。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就要实行工业会计管理模式,以此增加企业会计的管理水平。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增强工业会计水平,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管理理念,重视会计在企业中作用
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带动了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同时也带动了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工业会计的管理中,经营者要紧跟经济市场的发展速度,丢弃传统的工业会计观念,再与当今的市场经济状况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经济利益。只有正确理解工业会计的相关内容,才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另外,基于市场经济下,市场经济对工业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会计人员不重视,他们认为,平时只要把账记清楚、核算正确,就算完成了,其实不然,他们缺少对工作内容的管理,并且把会记账,与管理会计混为一谈。会计内容和管理经营模式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工作人员对会计工作与管理会计概念的理解不同,从而导致现在这种局面的发生。近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企业财务管理在经济市场中愈发重要。随着现代企业面临的问题逐步增多,社会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再加上企业之间的强烈竞争,企业的生存越发困难。因此,企业要想在经济市场中长久生存,就要改变原有的方针,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传统的企业观念,只会把企业逼上绝境,最终在市场经济中消失。想要实现企业会计的长久留存,会计人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增加管理工作的知识,同时还要创新,以便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最终,才能不被市场经济淘汰。并且,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在财务制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制度的提出,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工作难度。企业在进行管理时,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并与时展要求相结合。才能提升财务人员核算能力,让每个财务工作人员,都能够加入到管理形式中,利用财务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而达到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目的[1]。
二、提高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