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控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9 18:16: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务管控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论文
摘要: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资源多、工期长、施工工种多、复杂交错等特点,也是构成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的主要项目。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在阐述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各大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逐渐扩大,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电建集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力度,才能提高电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新时期背景下,施工单位要想充分做好财务风险管控,就必须充分做好财务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希望对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的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程项目公司简介
某电建集体设计研究院,属于世界500强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在我国西南地地区组建并开展工作,1957年正式成立,主要经营在水利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和市政、道路交通工程的勘察、设计、科研、咨询、总承包等领域,具有国家颁发的专项资质证书40多项,也是我国对外承包商会组织评选认定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领先型企业。
二、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现状
财务管控项目管理论文
一、当前项目管理中财务管控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管理工作自身具有的独立性、集成性,给其财务管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一旦在制度建设、落实措施等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往往项目管理中的财务管控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真正担负起保驾护航的职能。
(一)财务管控工作的非全程性
财务管控的性质决定了其应当从项目立项之初就应当进入项目管理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在不少企业中,往往由于对财务管控认识的不到位,导致财务管控与项目管理工作本末倒置。往往一些企业在项目立项之后才开始设置相应的财务管控制度,来实现项目管理目标。而对于项目立项之前的财务风险分析、财务信息决策辅助等工作给予的关注不够,导致财务管控的非全程性,影响项目管理的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
(二)财务数据整合的非规范性
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决定了财务监控的质量。但在现行制度中,财务数据信息往往以月为单位进行核算,月底由项目建设各部门上报资金流量和支出情况,而后又财务部门进行分析和核算来监督资金流动情况。而一些市场的变化是具有动态性的,这种按月来监管的制度具有很大的时间滞后性,一些问题如果能够及时发现是可以得到解决的,但由于时间差造成了不可弥补的问题。
中国制度公司财务问题研究
2017年12月2日至3日,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17学术年会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会计学院和中山大学现代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承办、广州中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主题为“中国制度背景下公司财务问题研究”,56所高校和13家实务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48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分为主题演讲、大会报告和平行论坛三个阶段。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一、主题演讲与大会报告
广州大学校长、中山大学教授魏明海做了题为“如何构思与描绘一个研究项目”的报告。魏明海教授从全国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引入,通过图表展示了对虚假陈述这个议题的发散思考,进而引出此次演讲的主题。魏教授指出一个研究项目的设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构思,即如何思考;一是描绘,即如何呈现。在整个讲解与分享的过程中,魏教授使用了盈余公告前漂移形成的机理研究的例子帮助参会嘉宾理解与运用。第一,在构思方面,可以通过找出问题卖点、逻辑,画图分解问题、说明问题等方式,从具体问题中凝练出科学问题,探寻现象背后的理论机理;第二,在描绘方面,可按照研究内容逻辑框架图设计、研究内容概括、研究文献整理、研究内容图分解、专题研究内容说明、研究目标与关键问题提炼到研究方案制定的顺序逐步开展,从而清晰呈现问题研究的过程。《会计研究》编辑部刘国强主任发表了关于“新时代会计理论研究”的主题演讲。刘国强结合学习“726”重要讲话和精神心得体会,阐释了“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指出新时代会计理论研究面临的新形式和新要求,提出会计理论研究应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从实践中找选题、用实践作为评价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努力构建中国自己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中国特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刘国强主任还对《会计研究》审稿和学术成果评价中,处理好科学性、规范性与思想性、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介绍了《会计研究》关注的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改革重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等几个方面选题。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蒋占华做了题为“央企国际化经营的财务管控”的演讲。蒋占华从央企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财务风险与管控三个部分进行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央企国际化经营取得了飞速发展和显著成就,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央企国际化经营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但目前央企国际化经营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公路、铁路、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央企数量较多,在高科技领域的较少。此外,我国GDP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这都给央企国际化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在央企“走出去”的过程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与管控是一个重要议题。优化央企国际化经营的财务管控,需完善体系、统一规划、提高效率、建立企业内部防范风险机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玉德做了题为“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调研与反思———基于2017的调查分析”的演讲。他阐释了“降成本”的内涵及其政策要义,分享了研究团队对近年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调研总体情况。他们的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实地调查等方式,发现2014-2016年企业融资成本总体下降,指出我国营商环境有待完善,制度性交易成本仍是各地企业持续永续发展的壁垒,减税降费力度逐渐加大但企业获得感或感受不强且存在地区差别。针对存在问题,他们提出了实体经济企业“降成本”的建议: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构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长效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时评估现行降成本效率,适时出台或调整相关政策。09北京师范大学崔学刚介绍了“股利税与会计稳健性”的会计研究课题,文章利用2013年股利税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背景,考察了股利税改革前后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变化情况。该研究丰富了会计稳健性的研究文献,为我国的税收政策改革和企业会计准则修订提供了政策参考。西南财经大学唐雪松分享了“委托理财与债务融资成本”。文章以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委托理财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和维护银企关系,从而减少债务融资成本的预期相一致。中山大学张俊生做了题为“CEOCreativityandFraudulentFinancialReporting”的报告。研究发现,拥有艺术创造力的CEO会导致更大的欺骗性财务报告,而拥有科学创造力的CEO能够抑制欺骗性的财务报告。暨南大学朱滔报告的主题是“社会信任、经营复杂性与高管薪酬安排———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理论与经验证据”。朱教授结合国企的制度背景,在多任务框架下构建了一个高管薪酬激励的游说模型,在高管薪酬安排中创新性引入了社会信任,拓展了高管薪酬领域的视角,为国企薪酬安排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广州大学张荣武做了“风险投资为何不退出?—基于三方合谋掏空视角”的主题报告。报告探讨了风险投资是否因参与了合谋掏空而长时间留在上市公司。研究为风险投资长期留在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解释,弥补了风险投资与高管间关系研究的不足,补充了合谋掏空的相关文献,为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胡光华报告的主题是“CPAfirm’scloudauditingproviderevaluationandimprovementplanningbasedhybridMADMmodel”,报告提出了一种评价和改进规划模型,为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选择最优的云审计提供者,并通过实证案例研究来说明该模型的应用。在大会论文报告过程中,报告人紧密围绕“会计”、“风险”、“股利”、“创造”、“改革”等关键词,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状况,分别就“股利税”、“委托理财”、“财务造假”、“高管薪酬”、“风险投资”以及“云审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与参会代表就报告的内容进行了互动与交流。代表们提问踊跃,场面热烈。
二、平行论坛
平行论坛分为4个分会场,各分会场交流与讨论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国家战略与企业财务1.“一带一路”与公司财务“一带一路”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行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各专家学者就此背景下财务管理国际化、跨国并购、跨境投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孙毓提到,如何更好地国际化经营是每一个“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需从外汇及政治风险防范、境外税务筹划及资产集中管理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解决。刘静等指出,跨国并购应理性,坚持“脱虚向实”,以降低“走出去”的风控难度,并在“一带一路”政策引导下促进国内产业升级。胡祎琴等表明,我国应加大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和沿线发展中国家的顺向投资,不断优化我国境外投资在全球的空间布局。何思源指出,“一带一路”背景下会计信息化正成为助力中国企业变革创新的重要手段,应大力培育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健全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肖湘构建了基于“宏观差异、时间差异、公司差异及技术差异”四大差异体系下的“一带一路”沿线跨境投资成本综合分析模型。熊检等分析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中面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风险,并提出在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对策、构造良好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协商设置工资标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期促进对外投资的发展。2.供给侧改革与公司财务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各专家学者也积极深入的研究了供给侧改革对财务战略调整、风险防范等问题。赵栓文从四个角度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下企业应用价值链进行财务战略更新和重构的途径和方法。张嵩珊从供给侧的背景出发,提出了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高存货管理水平、优化资本结构、建立高效MIS等措施,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此外,白晶探讨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三种供应链融资方式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可行性及具体的操作流程,指出供应链融资是解决钢铁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李坤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降低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的诸多措施与建议,以期通过“降杠杆”、“去库存”的方式降低房地产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推动行业改革。(二)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问题是本次年会讨论的热点,该议题收到论文的数量最多。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公开的财务数据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条件。1.公司治理本次年会中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可细分为公司治理基本问题、公司治理与投资、公司治理与筹资和公司治理与分配四个角度。公司治理基本问题主要涵盖内部控制、缓解股东与管理层间的利益冲突等研究方向,有关独立董事的研究较多。高旭冉认为股权激励利于内控有效性,应引起关注;上市公司应同时采用高管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可充分发挥协同作用,其中薪酬激励优先。张迪迪发现,经理人自利行为能引起董事会关注,从而增加独董提名,抑制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毛霁箴发现,CEO的年龄及财务背景特征是影响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而风险偏好对CEO特征与内部人交易的关系存在中介效应。申琪从控股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动机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尤其国有企业控股股东)更倾向于基于追求私有收益动机来选聘独立董事以实现其利益诉求;控股股东通过提名独立董事以实现对经理层的监督,从而降低成本。在公司治理与投资上,如何解决过度投资、提高投资效率是关注的热点。蔡静妮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非效率投资(尤其过度投资)越严重,而分析师关注度越高,过度投资受管理层权力的影响越小;闫永梅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拥有现金时更可能过度投资,从而降低企业价值;季佳宁研究发现,紧缩财政政策下,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会更显著降低企业的投资不足;扩张财政政策下,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则会显著增加过度投资。王玉对D&O责任险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D&O责任险兼具激励效应与监督效应,提高D&O责任险覆盖率、增加告知义务条款会提升投资效率,从而更好地解决公司问题。许罡等研究表明,金融行业超出公司自身经营收益的利润差是导致公司金融化的主要驱动,应在政策上破除金融行业因垄断等而获得超额收益的各种制度安排和土壤,促使上市公司从套利型到创新型的转变。在公司治理与筹资上,如何维持适度长期债务融资、防止过度负债是学者的议题方向。容奕华指出股权制衡能减少因两权分离而发生的过度负债,降低企业成本,是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袁春生等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可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水平,改善债务期限结构,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公司治理与分配上,关于现金分红,甘孜露发现,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及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能抑制非理性现金分红决策。在盈余管理方面,杜英发现,提高货币薪酬能抑制盈余管理,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水平会正向影响盈余管理程度。胡小璐指出,股权激励强度越高,上市国有企业高管的现金持有水平越趋向于目标现金持有水平。2.资本市场黄子伦提出的包含投资者买卖行为的模型表明,投资者的注意力在交易决策中表现出不对称影响,由此造成的购买多于卖出的交易净效应反过来又会产生价格上涨的压力,而网络搜索活动可以缓解噪音交易和信息不对称。而股价崩盘风险方面,于芝麦发现,当学术型独董在独董中占比较大时,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较小,且当独董来自“双一流”高校或是“两院院士”时风险更小;彭情指出,CFO兼任董秘能显著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且董秘为男性且任职年限较短时更显著。(三)企业价值与创新成长本次年会的论文中,有多篇关于企业创新与公司财务的研究。吉利、陶存杰发现,供应商集中度无显著影响,而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创新业绩越好,而企业与大客户之间知识与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会促进企业创新;潘佳佳发现,QFII持股能提高创新效率从而显著提升公司价值,而QFII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也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郭泽光认为股权激励与探索性创新投资之间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与开发性创新投资之间则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权和高市场化程度可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杨华领研究发现,授予核心技术员工股权激励的人数比例与研发产出(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显著正相关,且薪酬状况是调节员工股权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此外,谢思捷对文献梳理后发现,我国学者鲜有区分不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未结合中国特色制度环境,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政策差异下财政政策给企业创新带来影响的机制和路径。(四)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议题也引起较多关注。宋明亮表明,政治关联越强,债务融资能力越强;而公司社会责任行为履行度越高,越有利于获得债务融资,该行为能促进政治关联和债务融资间的正向关系。何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慈善捐赠行为有助于提升其商业信用水平;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越好,两者的正向关系越弱。范英杰指出,当高管在籍贯地或成长地的企业就职时,企业向注册地的公益支出越多;高管在成长地企业就职时,向该企业注册地的公益支出高于在籍贯地就职时的公益支出。此外,魏巍指出,政府补贴激励企业做产业结构调整,可促进企业成长、加强社会责任。而朱敏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股价异动的抑制效应,对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提供启示。朱敏从资本市场中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入手,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股价异动情况的抑制效应。该研究对缓解当前资本市场中股价同涨同跌的大幅波动、抑制极端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启示和借鉴。(五)企业并购及其它问题除上述研究议题外,学者就企业并购及其它问题做了报告。其中,许艺铧揭示了业绩承诺中存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风险、估值风险、炒作套利风险和承诺方逃避补偿责任风险,并提出应设定适当业绩目标、合理评估标的企业价值、优化承诺条款,以增加对标的原股东及承诺方的约束。梁雯发现,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并购活动愈加频繁;网络中心度越高的独立董事能在并购过程中为公司提供更多咨询建议与信息服务,因而会取得更好的并购绩效。张雪梅结合多种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矿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及分析模型,发现熵权法效果最优。王晨光指出,市场是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应以公司基本面信息为依托,寻找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以降低风险,同时全面把握企业信息,时刻关注国家出台的行业利好政策,预测整体经济走势。
作者:董成杰 唐丹妮 张俊生 单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摘要]针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影响因素,课题组提出4+2+3培养模式,从夯实写作基础、培育科研功底入手,到加强专业训练与写作模拟,再到分类写作实践,最后辅之以管理体制的改革。课题组改进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设置,体现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改革毕业设计的模式,引入多样化的毕业设计类型;完善激励考评机制,促进师生在毕业设计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以上模块,层层递进,力求在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会计本科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教育;4+2+3培养模式
毕业设计为会计专业最后一门实践必修课,也是检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剖析与专业相关的理论问题、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或会计学专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形成专题研究、调查报告或文献综述,体现对专业相关理论或实践的认识,以锻炼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时间管控与合理制订并实施计划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毕业后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教育部在2004年、2005年、2007年、2012年的发文中指出: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需要强化,要基于不同专业的学科特征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模式与监控制度。由于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以一个具体的实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形成前期调查报告作为基础分析资料,然后通过大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或通过问卷进行深入调查,其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与培育学生科研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相符。
一、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科毕业设计是培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环节。然而,笔者对某校会计专业近几届毕业设计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日益严格的管理体制下不仅没有体现出创新实践精神,其毕业设计质量反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首先,在选题方面,表现出选题领域严重不均,理论研究占较大比例,部分选题过于宽泛,选题价值较低,极少结合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研究等特点。根据2012届会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统计资料,财务管理方向的选题比例较大,共165篇,涉及企业并购、业绩评价、融资问题、投资问题等方面。审计方向28篇。财务会计方向选题较少,共有46篇,包括盈余管理、会计舞弊、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这个方向比例相对较低,可能是因为其写作范式较为理论化,难以做实证研究,也就难以体现工作量,难以凑足字数要求。另外,由于日常科学研究训练不足,部分学生选题时没有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学术研究背景进行梳理,随便确定选题,导致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选题毫无意义,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其次,在论文质量方面,表现出格式上极不规范,内容上拼凑严重,缺少数据与第一手调查资料等特点。很多论文还存在各式各样的格式问题,如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不规范、字体与段间行距全文不一致,甚至还有很多错别字。内容上,很多学生论文口语化,专业名词的表达不熟悉,语句不通顺,严重影响论文可读性。更有一些论文的研究方法有问题,在适用性、样本要求及内生性控制上存在偏误。此外,论文抄袭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生并没有实地调研,缺少一手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没法进行数据分析就只能拿文字来凑;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平时不写论文,到要交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从网上复制粘贴拼凑自己的论文,根本不可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
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成因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追踪资金的流动数量以及流动方向,能够管控企业资金资源的使用,并且能够借资金流管控实现对业务环节的创新和发展。在统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基础之上提升对财务风险信息的统筹能力,提升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基于此,论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识别;控制
1引言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控的前提是能够全面、精准地识别财务风险的类型、发生概率以及影响程度等。对此,企业需要建设科学的财务风险识别机制,能够及时识别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化环境,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之上制定正确的风险管控措施。
2企业财务风险识别的特点
风险识别工作需要贯穿风险管控过程的全流程和全环节,能够及时反映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动,及时识别风险。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探讨
摘要:最近这几年,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关于高等院校改革的措施,一些耳熟能详的措施包括自主招生、扩招、取消录取批次等等。我国高等院校正迎来新一轮的变革,在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内容,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鉴于我国高等院校的特殊性质,此制度基本上涉及到每一所院校,除及极少部分私立院校。该制度的首要出发点是“责任制”,可以更好的规范经济责任人的作风,严防腐败,同时提高高等院校的财务治理水平。
关键词:高等院校;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建议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制度最早始于1997年,最近一次,教育部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教财[2011]2号)。通知中规定了以下内容:一,高校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的首要职责是进行预算的执行,以及统计其它财政收支的数据,并确保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二,负责管理高校内部的投资情况以及统筹高校的财务状况;三,对重要的经济项目具有决策权,可以编订高校内部的财务制度以及监督其执行状况;对下级单位具有监督权和裁决权。此外,责任人必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与国家政策衔接,遵守国家有关的经济法规,执行好上级的指示;并处置重大的经济决策事项以及做好与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活动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牢牢树立法律意识,杜绝金钱腐败、权力腐败。
二、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所存在的不足
(一)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制度存在众多缺陷
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途径
摘要: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给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企业运营好坏的重要标准,而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收益水平。本文通过当下热门的共享经济企业共享单车为例,分析了财务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密切关联性,指出了共享单车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据此提出改善途径。此研究以探究加强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为目的,从而提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发展;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的发展以收获更多的经济利润为宗旨和原则,为了提升自身在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做好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管控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控制运营成本。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均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加以管控,形成有效的提高途径显得十分关键。
一、财务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密切关联性
现代社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意味着其能够走得更长远,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良好的优势地位。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与其紧密相关的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先进的企业财务的管理方法与制度。第二,保证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准确性。企业一切活动消耗的资源费用均通过会计核算获得相应的具体数据,在完成准确地分析和整理统计之后,获得精确的数据结果,以供参考。由此不难发现,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高低影响到企业的最终经济收益。那么发挥出企业的财务管理作用的条件有哪些呢?本人认为,首先,应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有效动力,经济利润的不断增加,会帮助企业实现财富的积累,从而最终实现落实制定的发展规划。其次,需加大企业股份的盈余。在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各个股东的资本投入量紧密关联之后发现,运用各股盈余对企业财务目标予以表示的方法,能够规避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宗旨措施中的不足。最后,保证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考虑企业的股东与债权方相关利益的基础上,将企业员工及社会职责等方面的因素也融入考虑的范围,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因此,只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改进财务工作方法,才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二者是紧密关联的。
二、共享单车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县级供电企业财务资产管理措施
【摘要】县级供电企业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基层单位,负责基层电网的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县级供电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设备更新缓慢、人员结构不佳等问题。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后,县级供电企业面临形势政策变化,经营绩效风险叠加,为县级供电企业带来新的挑战。论文分析了县级供电企业财务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1引言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然而,2021年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着内部增长下行压力大、外部经贸风险依然存在的双重压力,而2020年初爆发的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尚未消除。并且伴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国内金融和经济风险都在进一步加大。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电网企业应通过管制类业务和市场化业务双轮驱动,夺取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走出特色发展之路。但是,由于历史沿革和资源禀赋等原因,县级供电企业一直是电网企业链条上的薄弱一环。进入新时期,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电网企业准许成本由政府核定,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回稳向好,但部分农村地区仍面临协调发展困境,电网企业纷纷制定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并推行新管理理念。县级供电企业一方面需要适应上述形势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诸多管理问题,特别是县级供电企业的财务资产管理的问题。县级供电企业应建立一套标准统一、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财务管控流程,构建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可靠,财务管控能够完整有效。
2财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的经营者和人力资源配置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应用型企业的人员素质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部分不发达地区的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机构的改革迟缓,绩效不明显。县级供电部门在体制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一些县级供电部门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造成管理不到位、员工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导致县级供电部门和企业难以有效应对迅速变化的国家电力政策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但供电企业中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主要表现为成本管控力度不强、工程建设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仍然较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没有明显上升。工程建设成本升高的原因有以下2点:一是招标采购项目多,而且需要向下属公司调拨,下属公司由于权力有限,只能进行层层审批,最终经过多重批准才能到执行阶段,拉长了工程建设周期;二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进展,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在县级供电企业成本控制中还存在一个主要问题:旧的管理模式未得到完全改善,管理程序比较繁杂。只有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均经过严格的核算,才能保证成本不升高。但在旧的人工管理模式下,生产、销售、售后、人工等环节预算成本都在升高,很多情况下员工的部分工作精力、时间耗费在走各种繁杂的程序上,导致实质工作效率并不理想,并且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复杂多层次的审批程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各项管理费用,许多资金也在不可控的情况下流失。目前,县级供电企业中普遍存在成本控制管理问题,在成本控制上制度基础有限,且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有待提高。企业领导人员对成本控制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管控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在成本控制上没有做到长远规划,也未能对企业战略予以支撑。作为资本密集型企业,供电企业在输变电设备、电网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特别是近几年,电网设备不断改型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产负债率一直偏高且没有下降趋势。同时,电网企业存在大规模现金流动,电费回收环节产生大额现金流入,支付购电成本、设备建设等又形成大额资金流出,大规模的收与支在企业资金池中形成流动,但由于电网企业性质,大规模的存量资金不能进行短期投资和其他金融性活动,无法形成企业留存收益,资金得不到盘活利用而导致浪费。
供电企业工程项目探索
“标准化建设、精益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的发展方向,绍兴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加强和改进工程项目管理,通过合理划分管理职责、理顺管理流程、明确管理标准,极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但是,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依法从严治企持续深化,对项目的规范化、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深入探索实践电网基建、生产维护、技改、营销、小型基建等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1-3],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精益化管控体系,这对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能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项目全过程管理主要做法
1.1细化明确职责分工。1.1.1坚持“谁主管、谁归口、谁负责”。强化责任落实建设部、运检部、营销部、安监部、调控中心、信通分公司、综合服务中心、建元集团等职能部门,是电网建设、技改大修、营销、小型基建等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对项目管理履行全过程责任制,并按照“流程规范、合同约定、管理有序”的原则开展外包管理工作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1.1.2坚持“齐抓共管、协同保障”规范项目管理。发展部、财务部负责项目全面计划、全面预算管理,未列入公司全面计划、全面预算的项目不得实施。物资供应中心负责统筹管理项目承包单位的确定,做好项目实施物资供应工作。安监部负责项目管理的安全监督工作。监察部、审计部负责项目管理的监察与审计工作。运营监测(控)中心负责项目全过程流程监测工作。办公室负责向项目管理活动提供全过程法律支持和保障,并做好资料归档工作。1.1.3坚持“一体化、无差别”规范项目分包管理。建元集团统筹公司所辖集体企业承包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业务承载能力参与市场竞争,依法合规按合同实施承包项目,不得将工程主体、关键性工作专业分包给第三方,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转包、分包。基层各部门及县公司等项目执行单位,要依法合规按程序做好项目实施推进工作。1.2认真落实主要任务。绍兴公司按照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要求,以刚性执行综合计划为目标,抓好项目规划计划、组织实施、验收评价等三个阶段,以及规划可研、计划管理、招投标、项目施工、竣工验收、竣工结算、竣工决算和后评价等八个环节[4-5],保障项目规范有序实施。1.2.1强化项目精益管理。结合国网公司项目管理相关要求,细化出台《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基建、营销、技改大修等项目管理中的共性要求,实现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结算的全过程管控,有效提升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精益度。1.2.2强化规划计划管理。加强项目需求建议征集,做深做细项目可研,强化项目计划管理,精细化项目前期工作,严格执行项目储备要求,未进行项目储备的,原则上不列入项目年度计划。1.2.3强化组织实施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合同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化劳务外包管理和项目实施管控,杜绝应招未招、未招先实施、以包代管等现象,确保项目精心有序实施推进。1.2.4强化验收评价管理。强化项目验收三级管理,严格审核项目结算和竣工决算,深化项目后评价工作,坚决杜绝先结算后完工现象,确保项目优质高效完成。1.3健全完善保障措施。1.3.1强化项目监督管控。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加强项目计划执行的管控,充分发挥运营监测(控)中心的“第三方”预警监测作用,依托ERP系统动态管控项目进度完成情况及项目执行规范性,落实项目销号管理制,确保项目务期必成。安监和监理单位加强对项目的安全和质量管控,通过定期检查和动态核查等方式,确保项目高质量安全实施。1.3.2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绍兴公司财务、监察、审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纵横联动监管体系,通过财务稽核、审计检查、效能监察、合同检查、安全检查、物资检项目计划预算编制细化分解绩效考核信息共享预算控制分析调整图1项目预算闭环管理流程及工作网络查等方式对加强对于项目的协同监督、管理考核,对违反项目全过程管理要求的,将按规定严厉考核并追究责任。1.3.3加强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绍兴公司充分利用网络大学、培训调考等多种方式,分专业组织项目管理学习、掌握管理理论、制度标准,通过管理实践、经验交流等方式锻炼专业管理团队,提升业务能力。建立定期培训与常态化实践锻炼相结合的项目管理专家队伍培养机制,分层建立和完善管理专家库,为项目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提供人才支撑。
2项目全过程管理特色实践
2.1以精益化推行项目预算一体化管理。绍兴公司围绕“集约、精益、全面、统筹”核心要求,构建实施“目标有预控、项目有储备、支出有标准、过程强控制、结果严考核”的全面预算闭环管理体系。特别是项目预算管理方面,充分发挥预算的计划、控制、反映、监督和考核职能,以项目经济性、合规性审查为基础,以项目关键节点管控,持续深化项目、资金一体化,按月分析通报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促进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有序衔接,动态跟踪和分析评价,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和效益。2.2依法高效推进主网建设项目。绍兴公司紧紧围绕依法建设、规范管理要求,创建政企合力共建电网机制,按月编制下达电网建设全过程节点计划,发挥基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作用,动态掌控里程碑计划节点实际完成情况,采用项目前期与工程前期相互配合、穿插的工程建设模式,提前成立业主项目部,抓住项目储备、项目核准、初设评审、开工暨投资计划等规范开工管理的重要环节,重点把握初步设计评审关键环节,推动建立跨专业、跨部门的规范开工管理体系,形成依法开工、有序推进、均衡投产的长效工作机制,公司电网建设项目开工、投产计划完成率始终保持100%。2.3深化“两全管理”实现配网全过程管控。绍兴公司以新昌公司为试点,将配网项目纳入“两全管理”平台,按照主网项目管理模块模式,信息化管控配网项目10个关键环节,实现“规划库-储备库-EVA分析(出库)-综合计划执行与跟踪”全程管控配网项目实施,规范并提升县公司配网管理水平。同时,结合工作实际,编制形成《配网项目全过程管理操作手册》,细化明确规划、可研、综合计划、初步设计、施工结算、竣工决算、后评估等7个阶段、59个环节的配电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见图1),构建配网项目全过程管理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强化了运检、发展、物资、审计、财务、设计等专业协同和监督考核,实现了配网项目市、县一体化管理、全过程管控。2.4以进度看板推进技改大修项目精益化。绍兴公司坚持“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统筹安排、讲求实效”的原则,强化技改大修项目标准化流程管理,按照“年度统筹、季度管控、月度细化”原则按时输变电生产计划,项目前期、项目实施、审计等各阶段计划实施时间、完工时间通过上板上墙的方式,落实各项目专人负责制,实时更新工程进度,实时监督工程进展情况,确保项目实施可控、在控,公司年度生产技改大修项目完成率100%。2.5以“经理制”推进营销项目实施。绍兴公司为强化营销项目管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项目管理办法》,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推行营销“项目经理制”,对营销项目实行专业、专人管理,建立营销项目“顺控化”管理流程,从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等方面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考核,实现了营销项目的储备、立项、计划、实施、验收、评价和考核等全过程实施规范管理,使“点多面广”的营销项目实现“可视化”的形象进度展示和规范控制,切实提高营销项目的精益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
3工作成效及总结展望
商业银行业财融合管理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以国内银行业在市场变革的大环境中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为出发点,针对中小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对业务推动中的不足,通过研究国内商业银行从业财融合角度开展的财务转型工作,借鉴其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与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先进经验,提出业财管理模式与建设思路。期望对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业财融合;信息系统;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管理转型
一、业财融合概念与实务研究
业财融合近年来成为财会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又称为业务和财务一体化,汤谷良(2018)对业财融合开展了多角度的分析解读,论证了其所具有的中国本土原创管理会计创新主张。业财融合,并不是财务部门直接参与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是以战略、决策、盈利为核心,构建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匹配的,服从与服务于创造价值、主导战略、控制风险、管理供应链、绩效管理、成本管控等内容的强大中台和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汇集最细粒度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经信息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为企业内部各方面和各环节的管理者与员工提供据以作出决策的信息。国内学者也对业财融合的实务进行了相关研究。关于业财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段君亮(2015)认为财务部门作为参谋部门,掌握公司全面的经营信息,需要与业务部门高效融合、持续协同下发展,有利于公司提质提效,寻求新的增长点,对于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国内商业银行业财融合更多的停留在实务层面的探索,如财务管理转型、财务信息共享等。本文基于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转型升级面临的压力,结合国内先进股份制银行在业财融合方面较好的经验,对商业银行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及建设思路进行探索。
二、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压力
现阶段,世界经济不断融合,国内金融业应对国际地区经济波动的风险控制能力仍需加强;国内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息差收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挤压;同时,科技蓬勃发展、互联网异军突起,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更为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对传统金融业市场形成竞争。同时,巴塞尔协议Ⅲ的推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不断完善监管措施,从规模、增速、占比等维度来实现系统化、动态化的宏观审慎监管,考核结果与各项准入和资质进行挂钩,监管约束持续加强。多种因素叠加,传统商业银行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传统经营模式持续承压,业绩出现分化。高建刚、杨娜(2019)以20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包括工农中建交5家大型商业银行,除恒丰以外的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海银行4家城商行),研究了2008年到2017年的10年间,商业银行在资产、存款和贷款方面所占的比重均逐渐下降;其中,资产由70.47%降至59.41%,存款由73.45%降至59.27%,贷款受到影响相对较小,但也由66.42%降至62.62%。结果表明,传统商业银行垄断程度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