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经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02:54: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财税经济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财税经济学

财税法的特殊性及改善思考

一、财税法课程的特殊性分析

财税法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其特殊性在于法学和经济学两者融为一体,而且不同质的知识特性相互渗透的深度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难以比拟的,以至于在笔者所亲历的几所各具特色又颇具代表性的高校中,财税法本科教学显示了鲜明的个性特点。

1.财经类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财经类学科、教学、科研等方面比较丰富的资源。不仅有财经类师资力量、专业图书和刊物、实践场所、设施设备等都具有极强的学科专业特性,而且将财税法纳入财经专业,尤其是CPA、财税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结构体系之中,财税法课程就不得不在经济的氛围中,被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理论、微观经济理论、数理逻辑、数学模型、计算公式、技巧、方法等工具进行全方位的翻来覆去地梳理与解读,使初来乍到本不具有专业方向及定位的知识背景的本科生,不仅因其激情、兴趣与偏好,还与经济霸权脱离不了情感瓜葛,更源自于经济学的话语,理论与学术氛围,似乎到财经校园,时时都能呼吸到流动清新的经济气息,处处都能觉察到财富的价值形态变幻无穷的奇妙,财经类本科学生早已在一个被设计成固定模式的财经类专业知识框架体系里被熏陶,使其思维方式无不打上经济或算计的烙印。

因而,财经学校之财经专业本科生在理解财税法时,其思路似行云流水般对财税法的认知也能充分扩充其价值损益的想象空间和来龙去脉。

当然,财经专业本科学生对经济的悟性和敏感,并不能掩盖其对法律规范和法学理论之技术和技巧同样深地介入财税法之中给财经专业学生造成的艰涩与困惑。即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也明显地感到财经学校财经类专业的本科生对法、法律及其规范的理解和反应就较之本校经济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迟钝,这使得他们在把握法律主体及行为的界定上比较困难,这类学生追询的问题,大都是涉及法理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不过,同一所学校,经济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财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其进度相对明显地慢于前者,效果也明显不如前者。由此可见,财经学校内的财经专业与经济法

学专业的本科生在财税法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因为在校园踏内同一块草皮而相得益彰和发展得比较平衡,这里当然涉及到教学计划的设计与课程的科学合理安排问题。

查看全文

我国财税法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法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职业培训和能力训练,在市场导向和学术导向的融合上存在着现实和理想化的较大差距。而财税法的教学,由于学科本身的交叉性和包容性,而随着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实务性和理论性不可偏废的要求,对财税法教学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从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般目标以及法学区别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目标模式入手,以财税法学自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探讨我国财税法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改革途径。

「关键词」财税法人才培养「正文」

一、法学的独立性与法学教育的目标

什么是法律?对于这一命题我们无法得出精确的答案。法律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她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1]特别地在经济学帝国主义弥漫的今天,法学与经济学的交融和借鉴似乎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必然(或曰时尚)。但反观经济学自身的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曾指出,不到一个世纪以前,通常一篇经济学的论文往往以这样的句子开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活的日常交易行为的学科。”而今天,经济学论文通常这样开头:“这篇不可避免的长文致力于一种特殊经济的研究。在这一经济中,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为一些有限的不连续量……只有像拓扑这样一些基本的数学工具才适用”。[2]经济学一步步地成为数学、物理学的分支。

那么法学呢?在20世纪学科融合的思潮中,法学和经济学的联姻可是说是最令人回味的重头戏之一。科斯认为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条件下,法律对于资源配置不再是中性的。法律通过明晰产权,界定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边界和提供行为规范、在提高效率上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波斯纳则以经济效率为法律定向,试图为法律之车铺上一条经济学的轨道,不仅为在法律分析中引进经济学的方法奠定了概念基础,还使法律体系成为随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开放体系。法学与哲学、社会学的交融,又使得法学研究徘徊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边缘。一切的种种,法学的包容性是否使之丧失了自身的性格与魅力。从逻辑的角度看,经常可以看到法学的权利义务观在一点点被成本效益所代替;而从研究的角度看,那种单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的方法,似乎又使得法学研究与正义的理想之间越来越暧昧。法学教育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而综合与独立如何寻求一个适当的平衡?

而财税法学又与会计学、财政学、税收学等存在教育内容上的交叉,在大学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管理类的财务会计和财政学课程的中都涉及到预算制度和一般的税收制度,而这些在法学院系开设的财税法课程中也是必备的教学内容。[3]这种看似重复的课程安排,是否有相一致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而其间的差异并不是简单地从教学大纲就可以区分得出。研究财税法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必须研究法学人才培养的方向究竟是什么,而这又与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本身的独立性密不可分。

查看全文

关于财政学建设的透析

关键词:财政学学科专业特色课程设置

摘要:财政学是我院的重点学科,财政学的学科定位、专业定位等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只有弄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搞好学科建设,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把财政专业办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专业。

一、关于财政学的学科定位问题

过去财政学被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直到目前为止,财政学专业也是经济学科下设的专业之一,这样的定位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上,财政学的内涵已经大大超出了纯经济学的范畴。

首先,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政治范畴。作为经济范畴,财政学主要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部门经济学。它研究社会资源如何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配置、政府如何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提供哪些公共产品等问题;同时,它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主要运用效率准则衡量其经济行为。作为政治范畴,财政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其目的在于实现政府的职能,财政收支规模的大小及活动范围都与政府职能息息相关,随着政府职能的变化而变化,衡量其行为的主要准则是公平,不仅要达到经济公平,更要实现社会公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的职能也在不断的转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使市场中的企业几乎丧失了自主经营的权利;政府职能侧重于经济目标,计划经济集中表现为审批经济、权力经济,政府职能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三位”并存的现象;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职能存在重叠、交叉,与市场经济、WTO所要求的服务观念格格不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主体将由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来承担,政府主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工程、调控宏观经济、公平收入分配、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责。

查看全文

法律经济学方法在国经济法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法律经济学方法在中国经济法总论、反垄断法、食品安全保护法、财税法、金融法等研究中的应用。从而探讨了法律经济学方法与中国经济法之间的关系。指出,法律经济学为中国经济法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广阔的“途径”,要通过供求分析、制度经济学分析、行为法律经济学分析等分析方法应用于中国经济法研究中,推进中国经济法研究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法律经济学;中国经济法;方法;研究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纠纷、经济矛盾还是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相较于过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分析和探讨中国经济法对于企业运行、经济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早在二十年前,我国就有专家指出通过法律经济学方法运用于中国经济法的研究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应用研究还不够广泛,有必要对法律经济学方法和中国经济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一、法律经济学方法在经济法总论研究中的应用

经济法专家学者运用法律经济学为分析和探讨工具,不仅对于经济法中所具有的价值进行了相关的论证,并且对于经济法中具体的制度和规则进行了科学设计。比如说,在经济法总论当中,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法律经济学方法注重以经济法“维护”经济能够运行,而不是依靠其他法律管理,经济法对于国家、政府干预个体经济行为具有明确规定,并结合行政法对国家和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另外,在法律经济学中,通过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从而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公共利益“保驾护航”。有专家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考虑,认为中国经济法对民法、行政法、经济政策等有着路径依赖,从民法、行政法、经济政策中“汲取”经济法的理论依据。有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法机制相对于民法和行政法而言具有更强的解决外部性能力,经济法通过对经济个体进行补贴、减免税收、政策优惠等措施,能使个体经济利益向社会整体收益方向靠拢,能有效减少和避免出现市场失灵等影响。还有专家从“政策”、“法律”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政策”和“法律”都具有交易成本,如果要“二选一”的话则取决于二者间哪个的交易成本,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政策”具有程序简单、兼具灵活性的特点“受到重用”,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交易成本优势被逐渐缩小,相应“法律”交易成本价值在不断提高。有专家认为,经济法打破了传统的民商法中有关平等主体的假设言论,通过多样性的信息工具和其他工具互相弥补各自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不足,达到协调性和系统性相结合。

二、法律经济学方法在反垄断法研究中的应用

查看全文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课程建设探讨

一、引言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保障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通知》从高校本科教学四个环节作出严格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通知》要求“高校要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行为的通知》要求,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要严格实行论文和抽检制度,建立健全盲审制度,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面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现状,有学者争论是否应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饶家辉和张乃生,2014),但是,在贯彻新时代大学教育“以本为本”理念之下,切实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是没有退路可言的。各高校纷纷开展管理制度建设来严控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能够起到严守毕业论文质量底线的目的(侯晓华,2011),也有学者认为完善导师制度,改进指导方法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有效路径(崔嵘等,2013;孔翠英,2018)。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开展毕业论文之前,普遍有“三不知”:不知论文是什么样子的、不知什么是科学研究方法、不知应该怎么选题。本科生的“论文零基础”是造成其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反思本科生培养方案不难发现,针对本科生论文写作和科研方法训练的课程缺位或重视不足,是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低下的关键原因。因此,专门针对毕业论文的相关课程建设,是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必经之路。笔者承担了财政税收类专业本科生《财税计量分析》课程的教学,从2017年起对课程进行改革,将课程目标重新定位于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经过5个学期的持续探索,改革颇有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前期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专业选题储备三方面的缺失。本文以《财税计量分析》为例,从课程建设的视角讨论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首先,本文梳理了财税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偏低的表现,剖析其多层次原因,这为《财税计量分析》课程建设提供了现实背景和重要靶点。然后,本文将详细报告本课程建设情况。最后,以笔者所在学院的财税专业本科毕业生为样本,对《财税计量分析》课程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展望。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笔者汇总了我院财税专业2015届至20共计744篇本科毕业论文,重点分析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写作水平。我们选择了某985大学财税专业的10篇优秀毕业论文作为满分参照,邀请5位专任教师对从744篇论文中随机抽取的100篇论文从选题、研究方法和写作水平三个角度重新打分。结果显示,从年份时间序列上看,论文质量逐年有上升趋势,但总体质量仍偏低,60%的论文严格来说达不到及格线。论文质量低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选题过“大”。以2015届毕业论文为例,大量充斥着诸如“某财政税收问题研究”、“完善我国某税制研究”等题目。部分本科毕业论文的主题堪比博士论文选题,事实上,作为本科生没有足够的能力驾驭如此宏大的题目。第二,研究方法陈旧。财税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经济学研究范式包括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从国内外主流期刊来看,实证研究是当前主流研究范式,其中使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开展的实证研究占比最高。然而,我们的样本中,选择实证研究范式的论文数量极少。2015-2019年间,实证研究论文篇数/总篇数分别为6/175、6/168、6/162、15/115、33/124。第三,写作水平低。我们主要观察了论文结构、格式和绪论部分的文字表达逻辑性,发现各方面都十分欠缺。••论文质量低下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激励制度是其中之一。我院从2017年开始实行论文制度,2018年和2019年的论文质量有显著的提升。但论文总体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还是学生的研究能力不足。我们将观察视角聚焦于此,通过QQ群的投票功能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回访,结合笔者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在毕业论文之前,大多数学生对于论文是十分陌生的。首先,学生普遍不知道论文是什么,在毕业设计之前从来没有阅读过期刊论文,毕业论文选题很多来自搜索知网得到的一些博士论文或硕士论文题目;其次,没有掌握任何一种研究方法,对于如何实现一项研究知之甚少,迫于无奈使用“东拼西凑”方法来完成论文;再次,没有系统的论文写作训练经历。培养方案中针对毕业论文的课程缺位或重视不够是导致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严重不足的直接原因。

三、课程建设情况报告

(一)课程基本情况。《财税计量分析》的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开课时间为大三上学期,学生人数20-35,课时52(课堂36+上机16),先修课程为财政学、税收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课程以切实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为目标,训练学生使用微观计量模型对财税领域选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基本能力。课程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第一,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回顾与实证研究思维方式培养(4课时);第二,论文解读(24课时);第三,Stata软件基本操作训练(16课时);第四,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指导(8课时)。通过完整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实证研究思维方式和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进行研究设计、阅读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论文、掌握Stata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自主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应用主流研究方法,写出框架完整、逻辑通顺、形式规范的毕业论文。(二)教学方法。针对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第一,课堂讲授法。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回顾和实证研究思维、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指导均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模式。使用自制讲义,推荐参考书目为《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陈强著)。在教学中大量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建立起实证研究思维,了解选题的方法、论文创新的来源。通过拆解数篇典型的实证研究论文,使学生熟悉论文框架结构,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第二,翻转课堂。论文解读是通向论文写作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最有效的方法。这部分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解读论文。首先,教师要求每个学生课前预先浏览《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四种期刊①近3年发表的所有财税领域论文,根据兴趣从中选出5篇并写出推荐理由。然后,教师讲授解读文献的方法和要点,选择24名学生分别解读指定的1篇论文。每堂课解读1篇文献,约25分钟,教师围绕选题、方法、研究设计和写作三方面进行点评,时间约10分钟,引导学生互动问答约10分钟。未上台解读文献的学生,也由教师指定1篇论文,提交一份2500字以上的书面文献解读报告。第三,实践教学法。Stata软件基本操作训练采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首先,由教师讲授Stata软件的基本操作、微观计量分析的完整过程和常用命令。然后,以教师本人的科研项目为案例,演示一篇论文的数据获取、数据清理、描述统计、回归分析以及结果报告的全过程。最后,教师将学生分为6组,选取具有数据可获得性的6篇发表在顶级中文期刊的论文,将论文所使用的数据或数据来源提供给学生,要求每个小组将论文中的数据分析过程复刻出来。学生利用上机课和课外时间完成作业,分组在课堂上汇报成果,分享遇到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环境保护财税政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却变得日益严峻。诸多迹象表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己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己经受到中国政府和公众的极大关注,环境保护己经被列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问题涉及面很广,需要加以综合治理。

由于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它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劳务,它往往是集体给予免费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因此,环境保护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是难以进行的,需要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强制社会和企业对环境进行保护,并利用经济手段诱导经济主体对污染进行治理。在此过程中,财政政策是其中必不可少、而且也是最重要的政策措施之一。

1、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税收实践,己形成基本框架。

1910年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性问题,为环境保护财税收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准备,但没有给出一个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法。在马歇尔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分析了私人净产出与社会净产出之间的差异,指出污染者需要负担与其污染排放量相当的税收,后人称之为庇古税。“庇古税”理论成为后人通过税收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这种传统价格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考虑产权因素,环境资源产权合一,是“庇古税”理论的前提条件。所以污染者付费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最优,税收方案的选择最终要取决于方案实施的成本。由于边际成本难以计量,“庇古税”存在忽略代际公平、不具有操作性等缺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更多的经济学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保莫和欧兹提出环境与价格标准程序法(1971),巴罗提出了逐步控制法(1979)。在税收方面,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制度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查看全文

第一税案与财税法论文

1998年,中国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之后,又有令人震惊的“三大税案”接连露出水面(注:所谓1998年的“三大税案”,就是各大媒体争相报导的“金华税案”、“恩威税案”和“南宫税案”。三大税案所涉金额均十分巨大,令人震惊。),这使得正在思考如何通过财税手段支持灾后重建的人们更加关注财税领域(注:为了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保障国民经济的8%的增长速度,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强调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以提高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尤其更加关心“三大税案”的发生和处理,税案的成因和防杜,财政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相关的财税领域的法制建设等问题。本文拟从“三大税案”中最具典型性的“第一税案”入手,分析税案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我国财税法存在的相关缺失及其弥补等问题。

“第一税案”的简要案情及其所暴露出的问题

所谓“第一税案”,是一起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犯罪案件,因其发案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犯罪金额之大、造成危害之大(注:从1994年5月到1997年4月,共有218家企业参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活动,受票单位分布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6个计划单列市;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89人,其中包括县委、财税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仅罪犯胡银锋(已执行)一人的案卷摞起来就有11米高;公安机关先期移送的63名犯罪嫌疑人的案卷就有1400多卷,重达1500公斤。),全国罕见,且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第一大税案,故通称“第一税案”;同时,因其发生在浙江省金华县,故又称“金华税案”。

众所周知,我国在1994年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税制改革,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税制改革中,增值税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因为它作为一个“中性”税种,具有“道道课征,税不重征”的特点,因而它既不会导致对纳税主体重复征税,又可以使国家获得大量的、稳定的财政收入。正因如此,增值税被认为是财税史上的非常绝妙的制度发明,并被迅速推广到全球的100多个国家。我国每年的增值税收入,已达整个税收收入的50%左右;其覆盖面之广和对于国家财政之重要,使其实际上不仅是我国商品税(也有人称为流转税)的核心,而且在整个税制中也是真正的主体税种。事实上,我国对于增值税一直非常重视,每年都强调要确保以增值税为主的“两税”收入(注:国家强调确保的“两税”,是指增值税和消费税,包括海关在进口环节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并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力保举足轻重的增值税收入的实现。

增值税之所以被公认为“良税”,是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原理。在税额计算方面,各国通行的是“扣税法”,即用销项税额去扣减进项税额。要进行扣税,就必须使用增值税的专用发票(因为进项税额体现在专用发票上),从而使整个商品流转的链条连续不断,并起到计算简便、相互监督等作用。实际上,增值税的专用发票不仅是销售方的计缴税款的依据,也是购货方用以抵扣税款的凭证。正因如此,专用发票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就直接地关系到购销双方的利益,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税收利益。如果存在虚开、代开发票等违法犯罪行为,就会使国家的税收大量流失。因此,许多人是将增值税专用发票视同货币来对待的。

然而,在“金华税案”中,恰恰问题就出在国家三令五申禁止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方面。一个仅有5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95%)的金华县,在1994年至1997年的3年期间,共有218家企业参与虚开增值税发票,共虚开发票65536份,价税合计63.1亿元,其中税额9.2亿元,涉及30个省级行政区,给国家造成税收损失7.5亿元(注:关于“金华税案”的具体案情及处理,可参见:《以身试法法不容-全国第一大税案警示录》,《人民日报》1998年11月6日,第2版;《第一税案始末》,《北京青年报》1998年11月11日,第1版;王祺元:《第一税案如何水落石出》,《北京青年报》1998年11月11日,第3版;钱风元:《增值税:带刺的玫瑰,《经济日报》1998年11月10日,第1版,等等。)。

查看全文

案例法运用财税知识宣传教育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财税法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财税法学教学应以法学特有的“权利义务”角度为根本研究路径;财税法将案例教学与实务实践操作相结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财政税收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税法对于国民的影响是我们所不可想象的、法律法规是法治建设的最基本要件、“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我们现有的法学知识对于研究财税法是远远不够的、财税法课堂的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讲授、财税法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加深对知识的全面深入地掌握、丰富案例、拓展视眼的过程、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伴随着财税法在经济法中的凸现,财税法学逐渐为学者和政府所关注,而坚持权利义务这一基本线索并辅之相关知识的学习才是财税法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传统法学教育弊端所致,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改进财税法教学,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实践机会以保证财税法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财税法权利义务实证分析

一、财税法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政税收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如行政命令等等直接干预经济的行政性手段逐渐为政府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运用财税、金融等间接性手段对国家宏观经济加以调控。因此,不仅仅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我国的国民也对其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而这一热情一方面是来源于财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源于财税与国民生活紧密程度的增强,加之人们逐渐对于税收本质认识的加深,更是给了财税法的发展以强大的动力。

在国外,税法对于国民的影响是我们所不可想象的,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所讲: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税收。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税法的教学和研究也是颇为重视,不论从开设该课程的学校数量还是开设的学时,以及所讲的内容方面等等,都是我们所不及的。诸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的税法的设置位居国家众多项目之首;俄亥俄州大学要求申请法律硕士课程(MasterofLawsPrograms)的申请者,必须是已经修读了联邦个人所得税等课程。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将税法作为一门强制性的课程来设置,只是在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侧重会有所不同。与之相比,我们财税法课程的开设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包括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税务类院校)都是极为有限的,税法课的学时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是54学时,且讲授的内容很多的涉及到财经类等经济方面的内容,对于财税法学的研究和法学所特有的权利义务并为被其所重视。

查看全文

财政税收政策对城市经济的意义

一、转变方式与完善财税之间的联系

(一)粗放模式抑制了财税效果粗放性质的经济进步途径,导致原本有限的城区资源更难以支持住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全面性城市目标的完成。通常而言,粗放方式的发展,片面注重经济速度,不珍惜被损耗的城区资源,破坏了原本十分脆弱的承载环境。这种模式不顾及投入与效果的联系,引发了剧烈的城市经济进展与生态冲突,造成产业与消费的构架失去协调。这样的结果,抑制了财税对策的选取和执行。首先,单纯注重经济的速度和扩展规模,导致财税的目标偏离。受到粗放的进步方式干扰,财税目的也有了偏差,从综合的指标系统,转化为单调的进步目标。过于追求经济的上涨速度,财税变成了直接发展城区经济的途径。强调单一的财源扩展,财税的对策直接干涉单位经营,扭曲为生产盈利型的财税。其次,经济构架平衡的缺失,给财税对策的落实制造了阻碍。长时间以来,行政制约力量较强,市场的各类要素没有发育,许多资源层面的必备生产因素价格被压制,在同行业内获取了偏高的利益。这样的状态,是与经济学的基本性理论不吻合的;这就导致了不少企业在收益的刺激之下,不停扩充着经济所具备的规模,破坏了内在性的经济调和机制。(二)构建集约状态的增长策略城区经济本身的集约增长,是财税调整的必然性规则。为了面对金融层面的国际危机,保持住平稳的城市经济状态,我国政府采纳了积极倾向的财税对策,有序调整了城市的财税策略系统。这种调整的侧重取向,包含了增加财政构造的协调力度,促进城区经济构架的转变。作为协调整体国民经济的侧重点,城市经济的调整,对财税目标设立有了新式要求。财税的基本体制,属于重要的市场机制构成部分,在完善经济的基础性体制层面上,起到了督促和保证的作用。目前,经济模式的转型,受到来自行政和财税的阻挡制约;确保城市经济扭转,就要衡平财税系统,处理好增长途径与财税手段的关联。

二、设置适宜的财税对策

粗放方式的城区经济,是城市进步流程中的瓶颈。从这个角度看,扭转经济增长的途径,选取持续性的集约增长路径,是根本性的调整对策所在。有必要解析运用财税的策略,来扭转经济增长途径的本质性问题。加速城区的经济方式转型,需要设置适宜的经济运转条件。(一)保护经济潜力为了面对各类不利的挑战性因素,维持平稳的城区经济,我们选择了积极性的财税对策,发挥出了这种对策在扩大城市需求、维持经济进展、扭转发展构造、改善城市民生层面的价值。维护增长、促进城区的发展,是财税工作的核心性目的。要扩大赤字的范围和城区的投资,维持较平稳的增长状态,在稳定城区经济的前提下,推动快速和稳步性的发展。在某些城市区域中,外需的进展倾向不是很乐观,居民的消费水准不能提高,企业主动投入的实际能力和愿望都在下降。为了维持住平稳性的增长,有必要保证一种适宜的投入规模,凸显出城市政府在拉动居民投资中的价值。由于财政层面的增收阻碍要素很多,这种增长的实际速度会显著回落。政府可以增大赤字,发行适当比例的建设性国债。同时,要增大预算之内的那部分投资,地方性政府也应当完成有关的项目,保证各种资金已经到位。投资的倾向点要集中于城区的基础性项目,包括改造区域环境、建设保障性质的居民区、改造城区内道路、改造产业层面的技术、扩大居民在各领域的就业等。这样才能提升城市具备的发展潜力。(二)扩大公用投入在城市的进步中,政府负担着维护基本性秩序、推动公共建设的关键性任务。从财税的支付比例观察,许多城市依然未能确立公共属性的财税架构。例如:在各类财税的支出层面,用来建设城区经济的那部分比例虽然得到了协调,但是依旧明显多于文教的支出。在这样的现状下,政府有必要限缩在单纯建设中的职能,更多顾及到基础性的城市设施等公用性投入。要扭转财税的实际职能,督促这种职能朝向公共的属性转变,这样才可以提升公共服务的基本水准。因此,设置专用性的财税金额,多投入公共属性的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城市各地的部门,要确立起公共的财税认识,从思维方面注重公众性的服务,落实财税金额对于公众领域的投入。(三)修补财税机制目前,多数城市维持着间接性质的税收模式。各个级别的税收,关联较多的是增值类型和营业类型的间接税种。然而,这些税种又直接联系着生产与盈利的规模,这很容易造成管理机构盲目设立多样的投资项目、扩展这类投资的涉及面。这样的税收模式,客观上刺激了那种粗放的进步方法,导致政府侧重经济进步的外延。要调整城区实施的税收,就要转向主要依靠直接税种的那种机制。要提升直接税占据的比例数额,缩减传统的间接税种比例,构造税收对策转变的基本构架。通过这样的税收改造,来优化城市税种的分布状态,调节赋税的模式,拓展税收的主导性来源。

三、结语

转变城市区域的经济进步模式,是核心性的城市问题。政府设置适宜的财税对策,能够协调城市地区的整体发展;而选取科学的财税策略,应当有相关的保障性机制系统。如果欠缺了这种全面的保障性对策,那么城市的财税措施就难以被实践。要建立法制的财税保证,如设立综合性强的环境考核手段等。随着经济增长过程的理念调整,人们逐步认可绿色的持续性发展制度,侧重整合科教、法制、产业与经济监督的对策。从这个角度讲,要维持多数城市的集约进步态势,就要深入做好更加充分的财税策略探究。

查看全文

论中国财税改革意义

“里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基础及其实践结果

在享受着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许多美国人眼里,执政于20世纪80年代的罗纳德·里根是他们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其主要功绩有两项:通过推行“里根经济学”奠定美国经济复兴的基础,发动“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赢得冷战胜利。

“里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大支柱:减税、压缩非国防财政支出、紧缩货币供给以便降低通货膨胀、放松管制,这套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通常被认为是“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这个词是赫伯特·斯坦(HerbertStein,1972-1974年任尼克松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创造的,其政策主张是对罗斯福以来美国的官方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反动。

可以说,任何政府的命运都取决于这个政府汲取社会财富和人才的能力,财政问题更是政府时刻都需要面对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人称“财力资源是国家的神经”。正因为如此,任何经济学说尽管都以研究经济增长为标榜,但要登上官方经济学的宝座、把持一个时代的主流话语,就必要对当时政府面临的财政问题拿出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与药方。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的症结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创造和扩大需求,即所谓“需求能够创造自己的供给”。凯恩斯主义者勒纳(AbbaLerner)创立的“功能财政”(FunctionalFinance)学说提出,政府在决定其开支与税收、债务收入与清偿、新货币发行与货币紧缩等政策运用时,应当摆脱传统预算平衡准则的束缚,以保持合适的需求水平和利率水平为准绳。正如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赫勒(WalterW.Heller)所说的那样:“有好赤字,有坏赤字,作为刺激经济的积极行为所造成的、往后又会得到报偿的是好赤字。”与此相反,供给学派信奉萨伊定理:“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认为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过高的边际税率、过多的管制将抑制人们的创业、工作热情,使得人们宁可选择休闲而不愿意去工作。其代表人物、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家阿瑟·拉弗对税率与政府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如下解释(即所谓“拉弗曲线”):税率上升到达某一临界点之前,财政收入将随着税率上升而增长,但增长率递减;到达某一临界点之后,税率上升将导致财政收入递减;因此,减税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推动预算平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