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舞蹈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9 21:37: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毕业舞蹈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音乐与舞蹈学毕业论文设计分析
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是把专业理论用熟练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针对省属师范类院校的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在全国高校转型发展的环境中适时进行改动势在必行。从毕业论文的撰写、答辩的单一形式拓展为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设计(专场)二选一的形式,既更加贴切专业特点,又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毕业论文;毕业专场;改革实践
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量教师教学水平、学生毕业能力与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是把专业理论用熟练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于2008年和2012年成功遴选为校重点建设学科,2016年音乐与舞蹈学再次成为校重点建设学科。从课程设置、毕业论文、毕业音乐会、教师音乐会、教学公开课、专业技能比赛、实习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其中毕业论文环节以论文写作与答辩,拓展为论文写作和毕业专场音乐会并存的模式,以其为改革重点。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与改革目的
(一)现状。1.论文规范与要求:目前一般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要求基本相同,各学校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过程管理和质量的把控均有一套完备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和《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2.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薄弱与选题的局限性:音乐与舞蹈学各专业特点是技能实践多于理论研究,课程设置技能多于理论,舞台演出是考核学生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学生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现象。毕业论文选题就是一个“坎儿”。关于演唱、演奏、舞蹈动作分析等技术理论的研究基本是重复论述,选择针对某些作品的分析或处理则是老声新弹,对实际的专业指导意义薄弱,与专业实践脱节。指导教师根据学校毕业论文规范的要求,指导学生完成创作,对老师是一种煎熬。学生为完成毕业论文,则带着两个键(ctrl+c和ctrl+v)就来写论文了。复制粘贴、东拼西凑,屡屡出现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双轨制”。(二)改革目的。目前,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音乐学与舞蹈学专业,大多还是以毕业论文形式为主,学生将技能表演的感受化作文字来陈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但体现不出艺术表现水准,忽略了专业实践能力的考量。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有其专业的特殊性,本学科在强调对艺术本体进行较高层次的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开拓性思维和创新理念。“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是培养具有较深的专业艺术理论和表演技能专业人才,舞台实践是必备的实践形式。为更好地体现这一专业特色,音乐系在经过前期听取相关专家建议、充分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从2015年12月开始实施以毕业设计(专场)代替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改革。即毕业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在开题阶段,可在毕业论文撰写(理论研究)和毕业设计(专场)两种形式中选择其一。1.毕业设计(专场)具有专业学术性质,是学生表演水平及组织排演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毕业专场设计、实施和完成过程中,围绕专业特点,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基本要求,所选择的形式与作品体现出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特点。2.结合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近年生源的实际情况(文化分与专业分3:7比例录取),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薄弱,对舞台展示缺乏信心和表演欲望,存在怯场心理和懒惰情绪,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加强指导和鼓励,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自信心,并通过毕业专场的展示进行检验。3.通过毕业设计(专场)的实施,能有效地推进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发展,切实培养出学生“学中演、演中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水平、实践能力、节目编创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改革达到的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舞蹈中的大音希声开题报告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舞蹈所表现的动作、姿态与美的音乐艺术相结合,给人带来了一种美妙的艺术享受,舞蹈从产生起便和音乐结成了最紧密的联系,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舞蹈艺术的概念中,音乐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编创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艺术走向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舞蹈剧目打破了这种传统,出现了在作品中无音乐,无伴奏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对音乐与舞蹈的剥离?是“大音希声”的回归?“大音希声”能否与舞蹈更完美的结合呢?.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回声。“大音希声”赋予了舞蹈以另外的一种美学内涵还是如许多评论家认为的“仅仅是一种虚华、另类”,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舞蹈与“大音希声”
〈一〉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1、配合并帮助舞蹈表达情绪,展现舞蹈内在气质.
艺术教育研究生学术研究分析
国内外诸多学者都十分重视对教师发展的研究,因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走向。学者史大鹏(2016年)认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汪旭晖(2009年)指出,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持续优化,因而提出了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青年教师是未来教师队伍的希望,李晓菁(2009年)指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环节,并提出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实践和构建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措施。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要从学生时代抓起,陆万昌(2010年)通过分析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师范生教师技能培养水平的一些对策。高丹(2013年)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艺术类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陶蓓(2007年)对艺术类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界定,提出了音乐、舞蹈、美术教师应该掌握的技能。高耀等(2017年)从总体质量和分项质量两个维度对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学科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对艺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目的是梳理他们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以及这些选择的倾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2012到2016年间华东地区设有艺术教育硕士点的几大高校的200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采用归纳分析法,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一)研究样本本文在高校中随机选取了适合研究的200个样本。艺术教育硕士主要分为四大学科门类:音乐、美术、舞蹈、广电传媒(表1)。虽然选择美术方向的研究生几乎是其他方向的2倍,但是总体来说,样本的选取还是比较均匀的。(二)研究过程本文想要解决如下问题:第一,艺术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一般选取哪些问题进行研究?第二,他们在毕业论文中选择了哪些研究方法?第三,研究方法选择的趋势。首先,列出四大艺术学科门类;其次,将这些门类进行对比,挖掘内在关系;最后,揭示研究的总趋势。
二、研究结果
本文按200篇毕业论文的关键词和主要研究内容,将研究生选择研究的艺术教育问题分成9个通用类别,再将其细化为几个子类别(表2)。9个通用类别包括对待艺术活动的态度、参加艺术活动的动力、学校的艺术教育、成年人艺术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艺术教育、艺术教师、艺术集体活动、专业教育、艺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它们是艺术教育研究中的典型问题。对美术、音乐、舞蹈、广电传媒四大方面教育问题的比较性分析,揭示了通用类别和子类别之间的特定关系。美术教育方面研究生感兴趣的6个类别分别是:学校的美术教育、非正规的美术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美术教育、美术的专业化和集体化教育,以及美术作为一种教育的方式。学校的美术教育分为青少年和更高年级的教学方法两个子类别,非正规美术教育分为写意画和写实画两个子类别。艺术整合和博物馆教育只存在于美术教育中。华东地区经常举办一些画展以提高年轻人的审美水平。美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在民间和文化教育背景下得到广泛发展。音乐教育方面研究生感兴趣的类别分别是:创作音乐的动力、学校的音乐教育、成人音乐教育、有特殊需求的人的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音乐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音乐教育类别在学校是使用最广泛的,它包含了很多子类别,如从教学方法到教科书、学习形式、音乐偏好和音乐技能评估。研究显示,艺术教育专业的研究生还对精神疾病患者的音乐教育感兴趣。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音乐教育涉及民族音乐、音乐游戏和乐团。音乐作为文化教育手段的问题,是从合唱团和音乐学校的视角来考察的。舞蹈教育的研究中涉及7个类别,分别是:舞蹈的态度和舞蹈的动力、成年人舞蹈教育和特定需求的舞蹈教育、专业舞蹈教育、舞蹈教师群体、舞蹈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学校的舞蹈教育问题主要包括学生在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和创造力发展。有特殊需求的人群的艺术教育分为两类,一类体残疾,一类是精神障碍。身体残疾的群体主要研究排排舞、民间舞蹈;精神障碍的群体主要研究民族舞蹈和创造性舞蹈。研究生对舞蹈教师教育和当代舞蹈,以及芭蕾的专业化教育同样感兴趣。还有一些调查是关于江苏当地的民间舞蹈群体及其艺术性活动的。广电传媒教育方面研究生感兴趣的主要是学前、小学、中学开展艺术教育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值得关注的是,学生青春期阶段在创造力发展和动力增长方面有很大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包括播音主持、脱口秀等表现。广电传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被普遍认同的。这类艺术教育被列为考查学生艺术天分的标准之一。研究生选择的研究方法相当广泛,包括问卷调查、采访、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学实验、创造性写作、内容分析等(表3)。根据艺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毕业要求,硕士毕业生在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必须采用至少两种研究方法,因此通常学生会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如问卷调查和采访。结果显示,从2012到2016年,问卷调查的使用次数从25降到13,采访的使用次数从12升到21。另一组研究方法有实地考察、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学实验,这些方法使用的次数相对平稳。创造性写作的方法在最后两年没有人使用。从2014年开始才有人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定量方法到定性方法转变的原因,是由于学校不断地把定性教学引入到研究生教育中。
三、结论与建议
体育舞蹈学生就业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
论文以滨州学院舞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为例,以滨州学院舞蹈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通过登录中国知网、维普期刊、学校图书馆、学院阅览室等查阅有关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择业意向、舞蹈学(体育方向)专业学生的相关就业课程改革、择业观和就业指导的期刊论文资料。2.2问卷调查法。应用设计相关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的方法,本次调查共发放85份问卷,其中,回收问卷77份,回收率为90.6%,有效率为90.6%。2.3数理统计法。通过使用excel和统计软件进行调查数据的整理、处理和分析,调查结果及统计表格经相关专业人员审核无误后用于本研究工作的分析和论证。
3结果与分析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开端,一个好的就业岗位可以改变学生自身的命运,从该研究点出发,调查结果如下。3.1舞蹈学专业的毕业生对就业的认知调查。3.2影响舞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选择的因素。3.2.1影响舞蹈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中包括学生自身对就业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择业意向,部分大学生自我观念刻薄死板,存在就业歧视,认为工作一定要与大学所学专业对口,所以在工作选择问题上认死理,不懂变通[1]。还有一部分同学不被现实所打倒,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想自己出去闯一闯,所以选择自主创业,白手起家。3.2.2影响舞蹈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客观因素。当前,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使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成为习惯,家长不肯放手,子女的工作家里就可以直接决定,不需要子女打拼[2]。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一些同学不得不趋于现实,工作与专业不对口、专业被闲置等现象普遍,造成大量专业人才的浪费,导致了社会岗位的不均衡分配[3]。
形式创新毕业设计论文
一、专业特性与毕业考查方式的矛盾凸显
(一)本科培养方案与毕业考查方式的矛盾
在本科培养方案中音乐学方向开设的课程相对全面,但较专业音乐学院中的音乐学的培养计划中授课内容相对基础。尤其在没有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院校没有设定专业理论主修的课程。音乐舞蹈等专业方向更注重的是舞台实践,基础理论课程相对较少。面对学生的文字功底相对薄弱、对理论内容没有较宽视野的现状,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作为对所有专业的毕业考核方式势必造成学术论文的质量下降、论文抄袭或难毕业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二)学生自身条件与考查方式的矛盾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其所学的技能专业领域上。开设的相关理论课程难以在深层次上系统分析某个知识点。个别专业重操作轻理论,这些专业的本科生面对学术论文的考查方式难免产生抵触感。学生在第七学期才开始接触并准备学术论文有些仓促,现状是大多数学生文字功底相对薄弱,没有相应老师作指导,因此完成学术论文困难较大,而在最后一学年中毕业生需要准备就业实习、升学等工作,完成学术论文的时间难免有些紧张。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学生与传统学术论文的考查方式的矛盾凸显。
二、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创新的探索实施
高校舞蹈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舞蹈教育课程结构理论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展开,对当前高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加强理论课程建设,成为高校舞蹈教育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目前,高校舞蹈教育应以怎样的模式来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现代学科与社会需要怎样的专业人才?为培养这些人才我们应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去适应它?诸如此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一、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晚20多年。在国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通常是包含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水平越高其艺术教育机制就越健全。由于我国舞蹈教育的历史原因,造成目前舞蹈教育普遍未完全摆脱中专舞蹈教学模式,它的整体教育体制是中专舞蹈专业学校的演变和延续。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对学生技能的要求和培养上,追求技能的完善和精湛。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确实也为我国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舞蹈人才。如:黄豆豆的跳、转、翻、腾所展现的令人眩目的难度;刘震的闪、转、腾、挪所表现的令人惊叹的轻盈,正是由于他们精湛的舞蹈动作成为了新世纪舞蹈表演技术的典范。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多数高校舞蹈教育与中专舞蹈教育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甚至是中专课程的重复,没有体现出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二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大多已具备相当的技术能力,进入大学后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而更多的是对自身素质的开拓与培养;三是舞蹈教育应摆脱过去遗留下来的师傅带徒弟的科班教育的模式。随着对共性素质的日益关注,舞蹈教学应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的理念上、训练价值的认识等方面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优美的舞蹈,矫健的肢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但同时,舞蹈训练周期长,舞台寿命短,还要面临肢体易老化的问题。培养一名舞蹈表演人才,从十多岁就要开始学习和训练基本功,有的年龄甚至更小,年复一年不能间断。舞蹈是用肢体来表现的艺术,如何能保持专业的持久性,则成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内容结构不应仅限于专业技能,还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创造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我国当代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指出: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演教学与舞蹈创作实习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同步进行的。在他看来,表演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创作实习又必须先“耐心地学习人体动作的基数和简单的比拟性的组合。”要突破传统的模仿和口传身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在舞蹈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的问题。文章阐述了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认为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舞蹈学本科培养目标人才规格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舞蹈艺术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到各省市艺术院校、综合院校都开设不同规模的舞蹈学本科。而且办学方式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招生人数有增无减。在此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凸显出重要意义,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的问题。
一、高师舞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的总体内涵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遵纪守法、敬业乐道、勇于开拓创新。
2、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现代教育观和艺术观,掌握完整的舞蹈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有较宽的知识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达到“一专多能”。
社会需求的舞蹈人才培育诠释
论文关键词:舞蹈人才;社会需求;培养
论文摘要:舞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决定了其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舞蹈人才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因此,各艺术院校要明确社会需求,制定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教育对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截至教育部2009年12月底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艺术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为426409人,每年的预计毕业生数为132986人。面对着如此庞大需要就业的人群,如果艺术院校办学者不了解社会现实与人才需求条件,以及个人需求的变化,很难想象如何确定培养人才目标,并为社会输送急需的人才。当前,艺术院校作为高收费院校之一,缴费者的学生与家长,能够付出高昂的代价,取决于它的社会就业信息,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专业、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未来的社会就业中产生效益,回报自己的高昂代价。而我们的舞蹈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社会发展及个人需求发生了很大的矛盾,需要艺术院校必须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变化,培养出各级各类所需的不同层次的人才。
1舞蹈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舞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特殊的审美功能和认识作用,构成了舞蹈艺术在其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1.1从舞蹈艺术的特殊审美价值看其地位
美育节先进个人汇报材料
年从汉川幼师毕业,进入大悟师范担任音乐舞蹈教师以来,一直工作在音乐舞蹈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为大悟培养了大批从事音乐舞蹈工作的教学人员,目前,全县各中、小学担任音乐教学工作的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来自我的学生,在大悟师范工作期间,创编的舞蹈《放风筝》、《梦江南》在孝感市举办的第一届幼师汇报演出比赛和市艺术节中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创编的其它舞蹈节目在全县各种演出活动中均获一等奖。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在校期间,被选拔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闭幕式演出。毕业以后,不仅一直担任着日常教学工作,还负责起培训全县音乐教师和全县以及各系统的各种文艺晚会的编排,主持和评委等工作,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年作为湖北省第四届黄鹤美育节孝感市音乐优质课的评委。
200年调入大悟一中担任音乐教学工作,在200年市督导评估重点中学工作和200年复评工作中,音乐欣赏公开课得到市督评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200年大悟一中整体搬迁后,在中考生中,招收了大悟有史以来的第批一音乐艺术生,在今年的高考中,音乐生以100%的升学率升入大学学习音乐,为了推动高中音乐课的深入开展,200年参加了县第一届黄鹤美育节公开课的参评,获全县第一名,论文《重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获湖北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孝感赛区二等奖,并参加县美育节文艺节目的辅导选拔以及编排和评委等工作。
由于大悟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县,美育人才相对缺乏,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个国家培养多年的美育工作者,社会所赋予我的一份责任。所以,平时多利用业余时间,对中小学生的钢琴、电子琴及其它音乐活动需求无偿地进行辅导。并长久的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作辅导,为文艺演出担任评委工作。年,在孝感市“英才杯”少儿电子琴大赛中,被授予电子琴优秀教师称号。
十八年来,由于自己辛勤努力的工作和做人的品质,一直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好评,年作为市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并被当选县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委员。今后,我会为大悟美育事业的发展不懈的努力工作着。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思考
摘要:本论文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的探索和思考,目的在于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提高该专业学生自身的舞蹈表达能力和舞蹈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学龄前儿童舞蹈律动、认知成长等方面的专业教学能力,满足幼教行业人才需求。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课程建设;思考
1现状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是针对培养幼儿教师设置的专业,学前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对的是0~6岁的学龄前儿童。学龄前时期是幼儿性格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尝试各种新的改革,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学前教育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学前舞蹈课程属于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随着教育体制发展的新趋势,该课程同样面临着如何改进教学思想体系、课程建设的难题。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沿用舞蹈专业的培养方式,没有明显的专业特点,而学前教育市场需要一专多能并且具有舞蹈艺术特长的人才。针对以上情况的形成原因,笔者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1.1教学目标不明确,方法单一。教学目标是舞蹈课程的核心问题。目前该专业因目标不明确,在实践教学中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以学习舞蹈为教学目标,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学习。另外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是调动学生内驱力最有效的方式,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目标完成的质量。现实中多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依然是教师一招一式教,学生逐个动作学。舞蹈课程结构上呈现固化状态,学生不知道为何而跳舞,动作僵硬、身心分离、周而复始,缺乏趣味性和艺术审美性。1.2教学课时不足。学前教育专业非舞蹈专业课,总学时128学时,每学期32学时,周学时为2学时。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零基础的学前专业学生身体的软开度,舞蹈基本表达技能,舞蹈基本理论知识,认知幼儿身体、心智能力表达与发展的技能知识。内容多时间少,教学课时完全不能满足教学需求。1.3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前教育专业非艺术专业,生源状况参差不齐。学生均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功底较深,舞蹈专业技能浅,极少数学生有舞蹈特长和一定基础,95%学生没有基础,舞蹈课教学从最低起点开始,教学内容简单,进度缓慢,教学目标不能如期完成。
2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提出对策
2.1目标清晰,明确教学。目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主要是为了培养懂舞蹈艺术、了解幼儿特点、能够适应幼儿园教学的一专多能舞蹈人才,而非舞台表演能力人才。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舞蹈技能素养,培养毕业生在幼儿教育领域创新教学上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舞蹈研讨能力。清晰的教学目标,“教”“学”双方在注重动律规格、要领、风格及教学目的步骤同时,还要从文化角度入手,感受独特的舞蹈文化和情感,实现集模仿、致用、理解运用、创新等能力于一体的培养目标。2.2多元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探讨式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探讨式课堂教学法,可以满足学生自身舞蹈素养的培养,也可以满足幼教领域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该教学法将课堂分为三个模块:元素技能学习模块,目的是解决基本技能元素学习;小组研讨模块,鼓励学生挖掘舞蹈背后的支撑点,用批判的角度看待舞蹈,培养学生的研讨能力,目的为幼儿教师做铺垫;元素编创模块,根据第一个模块学习的元素,创编8小节作品,目的是使学生将学习的舞蹈元素,转化为编创应用能力。2.3建立课外链接,辅助课堂教学。课外采用各种方法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辅助教学。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其次小组完成作业,施行带帮式学习任务分层,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互助心理,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压力。最后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增加早功或晚功。针对自身条件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迅速提升其专业能力,这部分学生培养起学习热情,能够很快成为中坚力量,带动起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以课外增加练习的方法可以弥补课时不足,提高教学效率。2.4采用扬长避短教学方法,均衡发展。发挥学生文化基础好的优势,课堂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研讨能力,培养学生身体表达能力及对孩子身心的认知能力。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教学相长均衡发展。例如:第一,实行主题研究,培养探索实践能力;第二,让学生讲解动作,互相纠正动作,培养动作正确发力和表达的判断力。总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毕业论文标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