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7 16:45: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本土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企业文化本土化与投资效益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各种实用技术一样,都是企业经营中的技术因子,称之为“文化因子”。文化因子从市场拓展能力、内部凝聚能力、经营标准化能力和全面责任能力等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就跨国公司而言,其文化因子具有差异性和兼容性等特征。相对于单纯的母公司文化,本土化能够给跨国公司创造更多的投资效益。跨国公司之所以实施本土化策略,在于以本土化为手段,实现其投资的战略利益。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投资效益
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成员共有的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假定、期望、态度和道德规范。在企业追求其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企业文化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基本原因。从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它已经被公认为影响企业组织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会影响到企业投资效益(SiehlandMartin,1990;KotterandHeskett,199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公司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成为跨国公司。在实践中,所有希望通过海外投资来获取高额回报的跨国公司都面临着如何解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社会、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无视这种差异,而照搬母公司的全套经营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正如戴维•利克斯所说:“凡是跨国公司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相反,那种完全抹去母公司的一切烙印,一味地迎合当地文化的做法,也是不可取。跨国公司一方面需要保持母公司的经营特色,分享母公司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更需要尽快融入到当地的本土文化中,实现企业文化的本土化,从经营理念到经营方式都要适应所在国的国情、制度和传统。无数事实证明,跨国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本土化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投资目的地选择在中国。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加强其设在中国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并不断加快步伐。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拓展业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更多学者从本土化给跨国公司和国内竞争伙伴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从文献方面看,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和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价值判断和伦理层面。无论是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还是本土化的利弊之辩,其研究思路大体如此。
本文不同于以往关于企业文化简单价值判断的逻辑,而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设计、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等各种技术因素视为一类,它们都属于企业经营中的技术因子。正如企业管理实践已经反复证明的那样,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不仅发挥着理念、信仰和道德规范作用,而且是一个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因子,可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投资效益。
本土文化现代设计艺术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我们已经不能简单的把我们的作品作为一个工具或器物来看待,在强调产品实用性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可承载的情感内容,即希望通过产品获得某种情绪感受,满足特定的感情需要,如友情,亲情,寄托希望,向往;展示情趣,格调,追求自然,回归等。产品被要求蕴涵丰富的情感色彩,以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感情需要。
关键词:文化;回归;承载
文化影响现代设计,现代设计传承并表现文化,设计是一个载体,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之上。
一、本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而本土文化本身即是本国人民历代在实践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结、归纳。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曾经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设计师都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但本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学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都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作用。
在人类社会,各国的本土文化都在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在此我们仅以中国为例,以点窥面,从中发现其规律性。在当今世界里,像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也只有中华文化,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也只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不曾中断。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对本土文化情有独钟。我们谈中国本土文化,大体离不开易学文化,离不开儒道,释文化,即儒学、道学、佛学。在东方,或者说主要在中国,各种文化相互通融,数千年相安无事,这本身就说明中华文化巨大的兼容性,也正是这种兼容性才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到了现代社会,中国的文化再传承,中国的设计也在延伸。
本土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论文
一、创设特色文化环境
幼儿自入园后,大部分的生活和学习时间都在园内度过,幼儿园的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幼儿。那么,应如何创设校园特色文化环境,给幼儿搭建学习的平台,让每一角落都融合幼儿园的校园特色文化,让每一个幼儿驻足欣赏,让幼儿感知幼儿园的校园特色文化呢?幼儿园建筑以江南人家的建筑特点为主,墙面用了特质的木纹材质,每幢教学楼一种色调,让人感觉生活在七彩的童话世界里。学校的公告栏、教师风采墙、大厅的屏风等,都融合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元素。走廊上布置了“昆腔雅韵”,让孩子“百戏之祖”—昆曲有所了解,从小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楼梯上,展示着家园亲子制作的特色作品:小桥、流水、人家,纸盘上的周庄,青花瓷绘画作品等,布艺周庄,竹编上的周庄等,每件作品上都有相应的制作者标签,通过活动和成果展示,让孩子体验制作和分享的快乐。中大班的走廊、活动室里,开设了许多水乡商铺:万三家宴、水乡星巴克咖啡、阿婆茶、周庄特产、绣花鞋、农家小吃、四季周庄大舞台、脸谱、照相馆、剪纸坊、中药铺、花茶浦、喜糖铺子、纸盘坊等,原木材质的店铺,琳琅满目的摆设,孩子们和老师们共同制作的玩具等,让人感觉到了浓浓的水乡味道。班级的特色主题墙上,有宣传家乡的历史文化、特产、名胜古迹、名人故事等,也有幼儿参与特色教育的相关活动成果,是老师和幼儿学习和展示的平台。班级的自然角,有水乡所特有的资源:各种植物、动物等,如:蚕豆、葱、蒜、洋葱、萝卜、土豆、山芋、螺丝、乌龟、龙虾、虾、蝌蚪等,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动植物的成长和变化,了解了很多的生活常识,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美术室里,有孩子们和老师、家长们一起制作的具有水乡特色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家园作品,也有精致、漂亮的花船、莲厢棒和花篮,还有种子贴画、布艺贴画、彩沙畅想画等作品。科学发现室里,陈列着水乡所特有的植物标本。孩子们可以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用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对植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声音探索区,各个瓶子里放置了不同的物品,有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的红豆、黄豆、绿豆、黄沙、石子、油菜籽、芝麻等,孩子们通过尝试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探究,发现科学的秘密。学校还开辟了一片种植园地,分别种着各个季节的蔬菜,请幼儿帮助浇水、除草等,然后请幼儿品尝劳动果实,体验和分享劳动的快乐。种植园的旁边,还有饲养角,孩子们每天可以去照顾可爱的小白兔,观察小兔的成长,并学会照顾小动物。通过特色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幼儿能初步感知到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并对家乡有了很好的了解。
二、开发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园本特色课程
如何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有效地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我们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幼儿园的每个年龄段每周定期开展园本课程教学活动,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小班组开设了“我看周庄”,通过介绍家乡的建筑、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特产等,让孩子从小就对家乡有所了解,培养孩子从小就爱家乡,并以家乡为荣。在语言领域,进行童谣的教学活动,将家乡的美创编成童谣,更好地记忆和宣传,传承古镇文化。中班组开设了“我说周庄”,幼儿在小班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特产、历史名人、民俗风情等。在游戏中,开设了水乡旅行社,通过说一说,演一演,可以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好地宣传家乡的美。大班组开设了“我做周庄”,在小班和中班前期的学习后,幼儿对家乡的美能很好地掌握了,通过小手做一做,展示出幼儿心中的家乡。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剪纸、画纸盘、制作稻草人、葫芦上的周庄、泥塑迷你周庄、牛奶盒上的周庄、布艺周庄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家乡的变化和家乡的美,从小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还收集了各年龄段研究的成果,汇编了《我看周庄》、《我说周庄》、《我做周庄》、《好吃的周庄》、《好玩的周庄》、《民俗周庄》、《水乡娃爱周庄》等成果集。
2.在体育活动中渗透本土文化资源。体育活动注意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渗透民间游戏。调查访问长辈们儿时的民间游戏的名称和玩法,老鹰捉小鸡、网小鱼、滚铁环、丢沙包、跳牛皮筋、玩竹梯、舞龙、打莲厢、摇花船、挑花篮、钻草屯、跳稻草垫、跳麻绳格等,孩子们对民间体育游戏好奇、探索的欲望也很强烈,通过学一学,玩一玩,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索不同的玩法,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快乐。
本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使青少年更准确地认识自我,观照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熟悉的情境与经验才能反映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自己为前提。
二、提高学生学习需求和动机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帮助学生在肯定自己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有热情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会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思维可通过正确的开发乡土资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最终的目标不是累计增加儿童的客观知识,而是为儿童营造一个充满新奇的环境,让儿童学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主动地学习经验和知识。戴尔的经验塔理论也认为学生用其感官亲身参与的直接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虚席兴趣和动机,能促使学生学会用自己所习得的经验继续发现问题,继续发展其学习。
1.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自己探索和发现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定位更多是以体验性学习为主,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自己通过体验和感受来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对自然和社会的真实认识。因为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感受和生活经历来获取乡土知识与经验,因此学校教育课程中增加乡土课程知识和经验,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乐趣,当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现实实际环境联系起来时,会更利于知识的吸收,同时也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认同度,也能更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
2.知识要密切联系实际缺乏乡土知识是目前许多学校传统的教学课程所共存的缺陷,将生活体验与具体的学习经验相割裂甚至是相背离,不利于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更多地融入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系统知识解决复杂的动态的真实的情境。
企业文化跨国公司本土化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各种实用技术一样,都是企业经营中的技术因子,称之为“文化因子”。文化因子从市场拓展能力、内部凝聚能力、经营标准化能力和全面责任能力等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就跨国公司而言,其文化因子具有差异性和兼容性等特征。相对于单纯的母公司文化,本土化能够给跨国公司创造更多的投资效益。跨国公司之所以实施本土化策略,在于以本土化为手段,实现其投资的战略利益。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投资效益
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成员共有的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假定、期望、态度和道德规范。在企业追求其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企业文化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基本原因。从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它已经被公认为影响企业组织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会影响到企业投资效益(SiehlandMartin,1990;KotterandHeskett,199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公司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成为跨国公司。在实践中,所有希望通过海外投资来获取高额回报的跨国公司都面临着如何解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社会、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无视这种差异,而照搬母公司的全套经营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正如戴维•利克斯所说:“凡是跨国公司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相反,那种完全抹去母公司的一切烙印,一味地迎合当地文化的做法,也是不可取。跨国公司一方面需要保持母公司的经营特色,分享母公司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更需要尽快融入到当地的本土文化中,实现企业文化的本土化,从经营理念到经营方式都要适应所在国的国情、制度和传统。无数事实证明,跨国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本土化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投资目的地选择在中国。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加强其设在中国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并不断加快步伐。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拓展业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更多学者从本土化给跨国公司和国内竞争伙伴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从文献方面看,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和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价值判断和伦理层面。无论是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还是本土化的利弊之辩,其研究思路大体如此。
本文不同于以往关于企业文化简单价值判断的逻辑,而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设计、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等各种技术因素视为一类,它们都属于企业经营中的技术因子。正如企业管理实践已经反复证明的那样,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不仅发挥着理念、信仰和道德规范作用,而且是一个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因子,可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投资效益。
本土广告语民族文化发展论文
摘要:广告语是广告作品中的重要因素,广告语的创作与传播都受到文化语境的制约,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广告语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文章指出,我国本土广告语的内容体现了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广告语的艺术形式富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在全球化形势下,我国广告语呈现出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新局面。
关键词:本土广告语民族文化特色
前言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给文化下了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文化的核心是传统观念,尤其是它们所带来的价值观念,文化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当今社会,广告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广告语作为广告作品的核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作为语言作品,比广告形象更易受到文化语境的制约,反映所在文化语境的某些特征。国人对传统文化内容与艺术形式有着强烈的认同与喜爱,这种文化心理会影响到广告语的创作,使我国广告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
一、我国本土广告语体现了国人的文化价值观
立足国情本土文化创造建筑室内设计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极少主义概念;衡量作品的准则;中国的建筑文化;西欧建筑文化;极少主义的追求;结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素质与文化修养的提高、通过大量具有挑战性的彻底的研究和实验,一个多样化的艺术产物浮出水面、凡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一不是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物质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材料的更新促进了建筑结构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又促进了建筑形式的演变、从建立新中国到八十年代建筑与家具趋于简化、两河流域的土坯建筑演变成波斯建筑、极少主义艺术的基础是将建筑简化至最基本的成分、“极少主义艺术”的室内设计追求简洁明快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简述当代世界设计潮流,扼要论述了中国与西欧建筑(室内)的历史,概述了极少主义的定义和衡量作品的准则,阐述设计师应立足国情和本土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极少主义艺术;表现主义;自然主义;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素质与文化修养的提高。“设计”已完全深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古有训之:“一室之不制,何以天下国家为”。室内设计也随之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设计思潮百花齐放,各有其说。有的呼吁“人文主义”;有的遵循“简约主义”;还有的倡导“极少主义”等等。
1极少主义概念。
所谓“极少主义”,起源于60年代北美洲的一场现代雕塑运动。它是在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一系列压力所产生的反应,尤其是对同时代与运动所形成的艺术风气的批判。如抽象主义、波普艺术及视幻艺术。因此通过大量具有挑战性的彻底的研究和实验,一个多样化的艺术产物浮出水面。其目的在于以“最少”的手段获得“最大”的张力。确切地说,极少主义艺术如同一股绞合的绳索,以简单、基本的几何结构,去掉多余的装饰元素,追求其最基本的成分。因此,所有的引经据典都被排除在外,除了在特殊场合反复出现的实体造型。它的确涉及到连续性生产的工业水准———或是选择原料(既包括传统原料,也包括工业原料),以便与位置、场地、主体、环境等因素建立密切的联系。
本土化经营下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论文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的必要性
根据跨国公司理论,本土化经营战略可以细分为六部分。这六个部分都会影响到跨国公司的经营效果。第一,员工的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内容,这是本土化经营的根本点。第二,生产的本土化,主要指当地生产场地或者生产线的建造。第三,品牌的本土化,必须拥有企业自有的目的国的品牌经营融合方式,这是快速融入当地市场的最直接办法。第四,营销的本土化,这是从产品销售渠道的角度考虑,也是跨国公司可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同时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第五,研发的本土化,这是发展到成熟阶段后的企业战略选择之一。第六,资本的本土化,不仅可以解决经营活动最重要的资金问题,也是实现全方面跨国经营的长远计划。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跨国企业为什么必须实施本土化经营。
1.市场需求原因。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诉求,提高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终极目标。跨国企业会在全球寻找新兴市场,出于高效率的要求和经营利益驱动,多数企业的受众群体有着独特需求,必须有本土化改造。
2.成本因素。寻求成本最小化,降低综合性生产成本。成本最低化是所有企业永远的追求。理性的经济实体在目的国开展生产经营业务时,最先考虑的就是成本。最初跨国公司的原始产生驱动就是降低成本。但是发展到现代,成本最低化并不是牺牲质量的代名词,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跨国企业的首选。
3.赢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使得经营更为顺利,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必须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这就要具有正面的企业形象和良好的企业知名度。就业、地方生产总值、外资利用率等都是政府绩效的考核目标。
4.更好的融入目的国的民族文化。许多跨国公司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更好的融入目的国的民族文化。尽管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势明显,但是民族文化的唯一性和抵触性也是不可估量的。
我国本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提高,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也让设计人员与广大的消费者意识到是到振兴“中国设计”的时代来了。为此,我们只有挖掘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并为今所用,才能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来。笔者重点通过对国画、汉字艺术方面的粗浅研究,提出本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本土文化平面设计招贴国画汉字
一、国画艺术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画中线、墨形式的研究,在今后的设计中影响会越来越大。设计不能拒绝传统文化,两者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即中国画的线墨形式应该和现代招贴设计的特征融为一体。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线”与招贴相结合,应首先掌握绘画技巧,然后启迪自己的灵感,对招贴设计有所帮助。线的表现由于粗细、长短、钢柔、曲直不同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招贴设计中,线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有明线和暗线之分,是设计元素中十分重要的一点。线的运用,有助于组织、引导视觉信息、丰富画面。如若能借鉴中国画中线的精髓于招贴中,定会提升招贴的艺术品位。
第二,“墨”与招贴设计相结合,要在形式美感上找出结合点,即注意形式美感。中国水墨画讲究墨色的变化,以墨代色,产生了墨分五色的说法。即焦、浓、重、淡、清。而每一种墨色又有干、湿、浓、淡的变化。在国画理论中,黑墨、彩墨属于“色”,白色是画纸本身的白,也属于色。因此,画家尤其注重对画面空白处的处理。(这点对于招贴的设计也很有启示,即对图底、正副形的设计考虑同样很重要,我们也应该关注空白区域在观者心目中留下的印象。)
文化自信本土化管理学原理论文
摘要:文化自信是管理学本土化的思想基础和哲学阐释。借助文化的深层结构分析,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并借此对中国特有的名词进行解读,剖析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是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基础。最后,提出管理学本土化面临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文化基因;管理学本土化;文化自信
管理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因此,管理学不能闭门造车,管理学的理论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与管理实践的密切关系。然而,目前的管理学研究存在很多问题,最根本的是学术研究与商业世界严重脱节[1],主要原因是由于对“中国情境”和“管理学本土化”以及基于传统文化构建的“东方管理学”等概念和理论的不清晰和争论。这种现状说明对基于本土发展管理理论认知缺失和其逻辑构建的缺失。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管理学对西方主流管理研究范式和定量研究的过度依赖,导致研究“僵化”,而这种僵化不断地得到系统性和体制性的加强,从而将管理学研究和研究者“异化”。因此,“直面中国管理实践”是当今中国管理学界面临的最大挑战[2]。面对现状,很多学者在管理学本土化研究管理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苏东水的中国的东方管理科学、成中英的C理论、成思危的复杂性系统管理、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的M理论,以及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等[3]。可见,这些探索都是中国的文化和管理实践结合研究的尝试。因为在管理理论和研究范式的背后,文化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不能只是依附于西方管理理论,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中国的文化与西方的文化存在诸多差异,必须审慎考察文化差异所产生的关键作用[4]。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深层次的信念结构,这些信念结构是左右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强弱的根源。摆在中国管理学界面前的任务是挖掘并重视这些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信念结构”,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变革”[5]。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和研究贡献在于:第一,阐释中国管理本土化理论和实践背后的理论基础,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和相互的辩证关系。第二,基于文化的深层分析,提出文化基因的概念,并基于此阐释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而这种文化现象是中国管理本土化研究的基础。第三,探讨当下管理学本土化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性下的管理学本土化
“西学东渐”缘于西方的强大,但是盲目地全盘照搬西方理论,则是缘于自我和实践现实的认知缺失。西方基于自身的价值观等来审视外界,但我们不能基于西方的价值观来审视自身。出自经验主义的个人主义是现代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衍生出具有西方特色的自由、民主、法制、人权、资本主义,西方以这些理念定义自己、衡量别人[6]。西方管理理论也是基于这种意识形态对其实践的审视,因此必有其局限性。由于长期引进和学习西方理论,以致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管理研究的学者们缺乏积累与底气,自说自话,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2],甚至在管理学研究中以美国的价值标准来分析和评价中国的管理问题。可见,管理研究者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7],从而就无法获得相应文化的主体性,无法辩证地认识和研究西方和中国管理实践和理论。为此,需要正确对待文化自觉、自信和主体性,了解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为展开管理学本土化研究建立思想根基。目前造成文化自信缺乏的原因是一些人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两个显著的不平衡,一是中西文化比重的不平衡,二是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对中华文化关注不够,而西方文化却占极大比重[8]。然而,如今就经济实践而言,与经济实力相比,我们在文化实力方面所占的份额其实是比较落后的。我国的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但是我们的文化、文化产品差得还很远[9]。这说明两点:第一,我们经济发展的强大实力;第二,不仅是管理学,而且是在更宽泛的文化和人文领域,我们的相关研究都相对滞后和不足。可见,管理学本土化理论建立和发展是实践的需要,也是建立文化主体性的需要,更是文化自信在管理学领域的体现。
二、文化基因:管理学本土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