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设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9 21:00: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版面设计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版面设计论文

多媒体课件版面设计论文

一、和谐美:形成多媒体课件版面视觉美感的基础

要想使一个课件的版面能给学生愉悦、亲切的视觉美感,那它必须是和谐的。如果某一部分过分地突出,而忽视了其他部分,课件版面的美感就会大大减弱,就不会让人产生沁人心脾的审美愉悦。像比例、疏密、色彩的和谐以及标题与正文、图片与课件版面、装饰手法和留白等一系列的和谐,都是课件版面的设计者在工作实践中力求做到的。(一)比例的和谐处理好课件版面的比例,会产生动人的效果。课件的制作是在软件提供的一个规定的面板内进行的,其比例是4:3,与显示屏的长宽比相吻合。而生物学家发现,人类双眼的视角最佳比例为16:9,在这样的比例下形成的视觉冲击最为逼真、强烈。因此,版面中各单元的长宽比应以16:9的比例为宜。但这并非唯一的选择,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处于竖和横的长方形间的正方形,给人以朴素、公正、客观的感觉,适用于竖和横大致相等的图片;1:2的形式表现出的是一种文雅、高尚的风格。此外,还有2:3和5:9等良好的比例形式。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依据自然规律及自然界的生活条件形成的,因此,自然界最重要法则之一———万有引力定律也会被我们的视觉系统所顾及并因此产生视觉误差,如高与宽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其正方形的一面使人感觉并不是正方的,而是略显宽了一些。另外,对于课件版面来说,重要的视觉中心,也有类似现象,它比“几何中心”略高一些,位于版面自下而上5/8的区域。而几何中心给人的感觉是显得略低了一些,只有视觉中心才是舒服的,才能够符合美学上的要求。(二)疏密的和谐俄国现代绘画创始人康定斯基说:“平面是活的,是有呼吸的……”,[1]在平面上高和低之间存在着感觉上的细微差别,上半部分使人产生轻松、飘动和自由的想象,下半部分则给人以完全相反的感觉:压抑、束缚、受限制,但是稳定、沉重。这种高与低的感觉差别是人类眼睛在平面上受到万有引力(重力)的影响形成的。左和右这两个部分也给人以类似的感觉:左半部分感觉轻松、流动和自由,右半部分感觉紧密、沉重和固定。这在于人的眼睛感到从左到右的运动是自然的,如阅读、书写等,这种条件反射也带到平面上来了。有时受内容的制约,会感觉空间很挤,特别是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1卷狭小的空间。克服拥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疏-密-疏”的布局,这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既不感到疲惫,又渴望受到刺激的舒适状态。“密”的关系给人紧张、窒息和厚重之感,而“疏”则给人一种空间、轻松和秩序之感。这两种关系的互动才能产生和谐的气氛。如果把空白单纯地看作空白,它与疏密相联系,它自身的形状、大小、方向和运动的比例关系决定着课件版面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没有空白,也就没有了文字和图片。空白就好像绘画中的背景和建筑物的环境,它有着烘托和加强主题的作用。如果把空白看作“留白”,将“空白”拿来用在课件的版面之中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则它又与文字和图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满目的文字、图片之间有意留出的空白,意味着文与文、文与图之间的空间转换和节律的停顿,创造了一种疏落有致、清新宜人的意境,让学生的感官有一个短暂的休憩,甚至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效。(三)色彩的和谐色彩的和谐首先是色彩与人的和谐。和谐的色彩使人愉悦,同时也是形成课件版面和谐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色彩能够影响人乃至动物的情绪。[2]比如浅蓝色、淡黄色和橙色能使学生精神集中、情绪稳定。尤其是橙色,能产生活力,还能减少同学之间的对立情绪。但橙色也最容易引起食欲,在饭前的课堂上应控制应用。色彩的亮度也会影响人的心理,暗色会使人觉得沉重,亮色会使人觉得轻松。如黑色具有镇静、安定的作用,在课堂上使用会产生催眠的副作用。色彩的纯度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淡的会使人觉得柔和,深的会使人觉得强硬。如让发怒的人观看粉红色,情绪会很快冷静下来。此外,色彩的和谐还要求各个元素之间的搭配和谐。在课件的彩版设计中,标题与正文之间字体颜色的搭配,标题与标题之间字体颜色的对比,正文文字的颜色与底纹颜色的对比,都有一个色调是否和谐的问题。和谐的搭配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同色搭配,即在课件版面上使用同一种色系的颜色,只在明度方面进行处理,如深红、浅红、粉红等最和谐;二是类似搭配,也就是使用色环上相邻的颜色,或者使用明度、纯度相近的色彩,如白与黄、橙与红等,这是目前最主要的用色方法;三是补色搭配,即采用强弱对比的方式,课件版面以一种颜色为主,配色则使用低纯度的其他颜色。在图文编排的实际操作中,标题和文字的颜色往往可以从该版照片的主色调中抽取,这样会非常和谐。另外,在课件版面中出现两次以上的色块能产生节奏感,给人以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因此,课件版面中一种色块应出现两次以上并彼此呼应、形成联系,从而把课件版面色彩打造成有机的整体。

二、韵律美:形成多媒体课件版面视觉美感的亮色

优美的艺术,必然具有优美的韵律。缺乏韵律的作品,必然呆滞僵涩,难脱平庸。所以说,韵律是艺术的一种基本表现方法,是所有艺术最基本的力量所在。韵律之于艺术,不仅是外形,更是生命。如人类生活中的走路、划船、打夯等都是以韵律为基础的,正是由于这些千万次重复的动作,人类获得了一定的条件反射,因此,产生对韵律的欣赏情结。但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它要求有组织、有变化的相互交替。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文章,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才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课件的版面设计亦然。这不仅是指版式设计流畅、富有动感,更重要的是编排的内容也要饶有趣味,既有相得益彰的互补,又有对立统一的矛盾,使对抗的双方统一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优美的艺术情调。多媒体版面的韵律美是通过造型、装饰、色彩等体现的,以表现出一种大小、高低、曲直、明暗、虚实、动静、素丽、体量的有序变化,从而形成多媒体版面的韵律美。标题的精心制作、正文的详略得当、图片的清晰有味和装饰的可圈可点,使得整个课件版面充满灵性、诗意和节奏美,能更明确、更完整地体现版面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能够加强人们的视觉印象,使人获得完美的视觉感受。总之,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韵律。从一定意义上讲,韵律对艺术作品的成败与高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立体美:形成多媒体课件版面视觉美感的重心

报章杂志的版式如果呈现明显的层次感,不仅能够方便读者阅读,同时也能提高版面的美感,令版面错落有致,构成立体美。多媒体课件版面的复杂程度虽然不及报章杂志,但也有部分版面是由多个元素构成的,因此,多媒体课件也必须考虑版面的立体美。层次性对一个课件版面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直接体现老师的教学意图,形成视觉中心,同时也能让学生顺利地找到其所需要的信息。课件版面某一局部的强势越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吸引力最大的就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人们在欣赏一个画面时,都会遵循这样的次序:先通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查看全文

视觉时期广告版面设计手段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视觉时代”的来临,广告版面设计者必须遵循视觉规律,使广告成为整个版面的视觉冲击中心且具备强势的抢眼性;按照广告自身的被接受流程,在突出广告自身真实性、可靠性的基础上侧重于设计的策略性和“可接受性”;按照版面设计自身的时空构成原理,在点、线、面之外注重字、形、色等的有效互动,以实现广告效力的时空无限扩展;这是视觉时代,广告版面设计自身经济性和价值性有效统一的前提,也是其具体操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视觉时代广告效力版面设计策略

在一定的文化发展逻辑下,“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海德格尔所预言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到来,视觉时代正处于快速形成与演进之中。在这样一种视觉环境下,我们的广告版面设计如何更好地实现自身经济性和价值性的有效统一,这显然是当前我们广告设计业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笔者试图从其具体操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策略出发来对其展开探讨,以期在当前较为纷繁的广告版面设计中寻找到一定的方法论原则和价值导向。

一、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这一策略强调的是在视觉规律下,广告整体版面设计在其策略目标定位上必须具备视觉竞争力,以适应大众对于视觉快感期待不断提升的要求。也正如贝尔所强调的,“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告自身的价值,我们的广告在版面的设计上就必须有所超越,要坚持一种视觉规律下的强势抢眼策略。

从视觉规律来看,人类视觉的倒“6”路径决定了版面的视觉中心应该是位于版面的数字中心(即版面的正当中)以上八分之五的部位。在具体操作上则要求我们的广告版面在面积和位置的设计上必须以一种强势的宽度和恰当位置来吸引眼球,依靠主打图像形成视觉冲击力,使其成为整个版面的视觉中心而起到强势抢眼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实现广告的强势抢眼性,设计者在版面的色彩安排上必须注意色彩和谐基调下的适当主色调和中心设计,力图在超强的色彩主色调演绎下,一方面使大众的各种视觉渴望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广告本身能更好的实现其内涵表达的独特性;除此之外,我们设计者也必须要注意避免因刻意追求广告设计的强势抢眼而忽视广告的崇高、理性追求,反对粗俗、反理性、感官无限制刺激化的设计策略。

查看全文

报纸版面变革传播管理论文

[摘要]

版面设计是当今中国报业讨论的热门话题;西方报纸成了各报竞相学习、仿效的对象。本文沿着西方报纸版面发展变革的脉络,从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媒介竞争和学理研究四个方面较深入地分析了报纸版面发展变化的动因,为中国报纸版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版面变革;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媒介竞争;学理研究

自16世纪威尼斯小报(VeniceGazzetta)诞生后至今,西方的近现代报纸已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

最初,报纸的样式与当时的图书非常接近。18世纪逐渐抛弃了标准的图书格式,纷纷采用大型号纸张以扩大版面,但这一时期的报纸除了在纸张的尺寸规格上有所改变外,在印刷和视觉因素(如插图)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19世纪中期。1845年,理查德·霍改良印刷机后,垂直式版面取得了主导地位。这种版面通常以竖栏为基本单位,每栏从版面顶部贯穿至底,字体小,图片小且少,标题几乎都不跨栏,其重要程度只好通过其厚度来显示。19世纪末,竞争激烈的《世界报》(约瑟夫·普利策办)和《纽约新闻报》(赫斯特办)为赢得读者,在版面上突破常规,完全打破栏的限制,横排走文,“水平式版面的革命到来了”。水平版式仍有基本栏的划分,但其行文不再是由上一通到下,而是通过转栏向水平方向拓展,字体的选择范围扩大,横跨几栏的大幅地图也有机会出现在版面上,标题的跨栏也不是罕见现象,其重要程度开始以其长度来体现,图片崭露头角,色彩也已经在报纸上出现。进入20世纪,特别是到了60年代,版面设计受到空前的重视。帕拉佐为《纽约先驱论坛报》施行的改版,将杂志的模式引入了报纸版面:大量留白,大幅照片,内容分区化。7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改版,全面采用模块式版面,使之成为美国报纸的主流版式。80年代,甘尼特报业集团创办的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出现,它以色彩和图片为基础,以大量富含信息的图表来解释新闻,成为西方报纸版面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揭开“重新设计运动”的序幕。

查看全文

多媒体教学论文如何发表

多媒体教育论文主要是关于:图片、印象、文字、音频等数字化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和技巧上的各项问题的处理等。在多媒体教育时要留意相关刊物的选择、事项的要求等问题。

多媒体教育论文可进行投稿的刊物有: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学报、卷宗、空中英语教室、教育科研论坛、光盘技能等等,这些都是多媒体教育中值得投稿的刊物。当然了我们也需要对期刊的各项信息与要求进行相关的了解与把握。

多媒体教育中的论文在投稿发表上要留意的有以下这些问题:

关于多媒体教育论文结构来说首要组成为: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署名、正文、参考文献、注释等。关于这些方面来说细节上的要求是我们最应该留意的方面。

论文标题要求准确、简练、有效的并且标题有必要是论点或中心内容,使标题相符,意义清晰。标题有必要清晰、简练、全面的总结论文。

作者及单位一般以对文章奉献大小排列。作者单位一般要求写至二级来进行作者的排序。

查看全文

法学期刊出版论文格式建议

在人文社科学术研究领域,各学科学术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不统一是个基本的事实,法学就是代表领域之一。法学学术期刊中论文出版格式的不同,其核心差异不在于封面或者具体版面的设置,而在于期刊中论文具体写作格式的巨大差异。论文写作格式的统一,一直是学术界大多学者的重要呼声,然而似乎收效甚微,差异不仅没有任何变化,还有固化的趋势。那么法学学术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统一的难点在哪里,该如何统一,就是需要厘清和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以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收录来源期刊目录(即俗称的“CSSCI”来源期刊)中的法学期刊为例,以其目录中的23类法学期刊为样本,①从论文格式的现状、统一困境和具体建议3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阐释。

1法学核心期刊出版论文格式的关键差异

法学23部核心期刊出版论文样式在细节方面差异很多,几乎没有任何两部期刊的论文格式是相同的,可谓“春风袭来,五彩缤纷”。如果忽略其版面和具体设置方面的不同,仅从论文行文写作格式上看,其突出差异大致可以总结如下。1.1参考文献位置不同。期刊出版中论文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正文和参考文献。除了正文之外,最为重要的就应当是参考文献了,各个法学期刊在论文形式上,对参考文献的位置安排具有重要差别。根据参考文献是置于整个文档后面作为尾注,还是置于同页位置的底部作为脚注,可以总结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参考文献置于整个正文后面的,这种形式的只有一部期刊,就是《政法论丛》;第二种,参考文献采用同页脚注形式的,共有以《中国法学》为代表的18本法学期刊采用这种模式;第三种,参考文献正文后和同页脚注相混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共有4部法学期刊,它们分别是《法律科学》《现代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具体的参考文献格式种类数量可以参见表1)。1.2目次要求不同。对于有无“目次”的要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有目次要求。这种形式的只有两个期刊,即《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和《清华法学》,但两个期刊目次却也存在差异,比如目次的表格、字体、目次形式、版面设计等也各不相同。第二类,不需要目次。剩余其它的21本法学期刊都是没有“目次”要求的。因此,从两个期刊数量的对比上看,要求“目次”是法学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的个别性要求,不具有普遍性,也没有成为23本之外其它法学期刊的惯例。但如果从特色和具体作用的视角看,目次的存在也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标题拟定能力和具体阐述水平,对论文的整体质量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目次“以小见大”;“目次”的存在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浏览论文的整体架构和逻辑脉络,不仅可以使编辑清晰地看出作者想要论述的重点内容,也可以为选题和外审评阅节省一定的时间,而这也正是要求有“目次”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来讲也就成为有关期刊的重要特色所在了。但很多法学期刊并没有目次要求,其原因就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版面空间问题,其二是传统格式的习惯。1.3脚注编码顺序不同。由于同页脚注和混合模式的脚注是有差异的,因此针对有论文脚注要求的22部法学期刊,将其参考文献模式分为两大类。对于同页脚注模式,其具体的脚注编码顺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每页重新进行编码,这些期刊主要是《行政法学研究》《政法论坛》和《中国刑事法杂志》;第二种,全文按顺序进行编码,不在每页重新编码,剩余的15本期刊都是不需要重新编码的,只需要按顺序编码即可。在混合模式中,具体的脚注编码也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需要每页重新编码,对应的有《法律科学》《现代法学》和《政法论坛》三部期刊;第二类,只要按顺序编码即可的,这一类只有《法学家》一部期刊。除了上述突出的差异外,其实还有很多其它的差异,如参考文献具体格式、标点符号、编码的数字样式、摘要格式、字数多少、关键词格式、题目格式、字体格式、章节布局等。

2法学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难以统一的困境

法学期刊出版论文格式统一面临着多样的困境,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格式多样可以预防“一稿多投”;其二,格式多样是期刊特色的体现。但格式多样真的可以预防一稿多投吗?格式多样真的可以成为期刊特色所在吗?2.1“一稿多投”的争议。统一格式的第一重困境就是对于“一稿多投”的争议。论文不得“一稿多发”是基本的学术规范,更是学术应当坚守的基本道德,这已经是学界的基本共识。但论文可否“一稿多投”,却不是一个可以在投稿者和期刊编辑部之间轻易达成共识的问题。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欲达到的目的不同,投稿者和期刊编辑对“一稿多投”的态度不仅难以达成共识,甚至还是相互对立的。因为投稿者正如产品的卖方,其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买方来对其产品表达兴趣,毕竟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这样既可以预防风险(投稿失败),也可以售卖给出价最高的买方(性价比或者排名最好的期刊)。而期刊编辑部正如买方,其当然喜欢货比三家,稿件越多越好,但由于不同期刊对论文的选题和意愿发表的论文内容有明显差异和偏好,有的又有明确的方向性要求,这就导致很多投稿的论文内容并不符合所投期刊在相应时间内的要求,被所投期刊拒稿。但如果很快被拒稿也好,还可以修改后投给其它期刊,但一般期刊都要一个月才可能拒稿,有的时间更长。即使没有被拒稿而过了初审,还要经历外审、编辑审、审委会审,然后才会决定是直接录用还是修改后录用。上述稿件审查过程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以上,很多作者需要快速的反馈和结果,如果一个月还可以等,半年以上除非是约稿,否则是无法等待的,也难以等待。所以“一稿多投”是很多学者抵消审稿期过长,特别是论文是否录用的不确定性结果的一种策略性应对。余德华就认为,一稿多投的原因就包括审稿周期过长、作者难以判定期刊近期选题、编辑部没有回执等方面。[1]很多投稿者为了更好地进行一稿多投,会在写作之后对文章格式进行修改和备份,一般都会制定多套投稿方案,例如多轮投递,一轮两个月等各种策略。论文作者一般会多试几家杂志社,以期望能够在多轮审核中符合某一个或者几个期刊的发表要求,当然符合几个期刊的要求是不能奢望的“运气”,因为对于一般的作者来讲,能有一个期刊有审稿意向和发表意向那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事情了,遑论多个期刊都有意向。这也是有学者认为一稿多投具有一定正当性,甚至是作者基本权利的理由所在。[2]2.2“一稿多投”禁止权的“异化”。反对“一稿多投”的声音大多是从出版单位的视角来发出的,这种声音多认为“一稿多投”是一种学术失范行为,其后果会导致“一稿多发”,扰乱正常的学术秩序,给出版单位带来人力、物力的浪费及不必要的名誉损失。[3]在以上各种反对“一稿多投”的策略失效后,期刊编辑部会动用法律手段,以《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来行使论文初稿的拒绝权。②但这此条文规定是否就是绝对地禁止“一稿多投”,却是模糊的,因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是民事行为的基本权利。其实,很多编辑也只是形式上反对“一稿多投”,其本质目的在于防范“一稿多发”的不诚信行为。[4]虽然“一稿多投”会导致“一稿多发”,但却并不是根本原因所在,“一稿多发”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学者的“自私自利”行为。为了获得学位、职称评选、申请奖项等方面的利益,有的学者甘愿冒着“一稿多发”的危险,修改同一稿件在不同学术期刊上发表,以增加学术成果。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就导致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因此,以禁止“一稿多投”来预防“一稿多发”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预防“一稿多发”就要从学术诚信建设和惩戒方面入手,使作者一旦学术失信就受到全面惩戒,以至于不敢贸然行动。虽然《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但对于期刊出版单位,其肯定会在论文投稿的要求中明确不得“一稿多投”,否则不予顺利投稿,但这明显是一个霸王条款,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地位明显不平等。期刊的强势垄断地位,导致了稿件投递中的地位不平等现象。因为投稿的人太多,而获得认可、能有效发表的期刊数量却也只有数本,法学期刊中“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了杂志社(编辑出版单位)的地位处于明显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各个拥有法学一级博士点的学校在2018年1月8日又迎来了扩充,从40个变为48个。法学一级博士点的扩充,意味着法学博士招生数量的扩充,但这种博士生数量的增加,更会强化已经较为稀少的法学期刊发表资源的竞争,强化竞争当然是有好处的,但这种好处却是期刊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强化了其垄断性,导致一些期刊的腐败。因此,如果你是作者,你是要接受期刊禁止“一稿多投”的规定进而顺利投稿呢,还是拒绝这个约定无法顺利投稿呢?很明显大多数作者都选择了前者,这很难说是作者真实意思的表达,因为期刊编辑部与作者之间在地位上明显具有差异,编辑部居于优势地位,作者居于弱势地位(除非是已经成为名家,不愁期刊发表的问题)。这种地位上的差异,就导致了期刊编辑在现实中的重要性日渐提高,编辑的专断权力和论文可否发表的决定权,也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学术腐败现象。虽然有的期刊要求,如果发现“一稿多投”就被纳入黑名单,但事实上,除非是单独“约稿”,否则众多学者都会进行一稿多投。因此,格式不统一并不能杜绝“一稿多投”,也并不是遏制“一稿多发”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但一稿多投会出现多重审稿,浪费审稿资源,造成期刊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刊出中的矛盾,所以防止“一稿多投”就成了各期刊的规范要求,而预防一稿多投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各个期刊不同的论文格式和相关要求,但这种不同期刊拥有不同出版格式的要求是否真的就能防止一稿多投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更有甚者将一稿多投的责任归咎于期刊编辑,[5]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期刊编辑部难以杜绝这种问题,更为重要的原因当然在于论文作者。2.3格式作为期刊特色的“固守”。在法学期刊中,各个期刊都有各自的特色,其特色体现为多个方面,例如论文选题、论文类型、期刊专题设置、部门法专栏、热点探讨、案例评析以及经典书评等特色。但很多期刊却将论文格式也纳入了其中,作为期刊特色之一。一味地坚守论文格式的特色,而不创新期刊出版样式,其本质就是一种异化的固守。期刊出版编辑部为了凸显期刊的各种特色,除了在论文选题和相关讨论方面进行特色设置外,例如《行政法学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其期刊名称就明确了其要发表和选择的论文主题,如没有特别的约稿或者专题会议,这两个期刊的选题基本集中于行政法学和中国刑事法学两个方面。期刊编辑部一般会以各种“特色”来固守和坚持自己期刊的传统形式,而这种传统形式就包含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的传统性,但论文格式的差异在本质上不应当是期刊出版特色。那么什么才是期刊的出版特色呢,最为重要的特色就是期刊论文的选题是否具有前沿性、理论性、可传播性和可争论性,而不是以论文格式的差异作为期刊出版的特色。这种特色一般和版面设计风格、内容选择有关。为了更好地吸引学者,期刊拥有自己的独特的出版风格和论文选题也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所有法学期刊不可能发表的论文选题一模一样,同一化的出版模式也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出版样式是期刊存在的特色之一,但这种样式不能等同于论文格式。对相关期刊出版论文格式的固执,已经逐渐成为阻碍期刊之间相互交流和知识有效传播的“异化”力量。期刊中的论文作为知识的一种有效载体和编码形式,其目的应当是能够有效传播,并且传播得更远、更广,而不是以格式固步自封,阻碍论文知识的传播。期刊发表之后,如何评价学者的期刊质量又以引用率为指标,所以相互之间的引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相互之间引注本身是知识的相互交流,并且是可以擦出火花,碰撞出成果的良好路径。但学术互动与交流却有着严重的困境与现实,不仅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有重要差异,即使在相同类型的期刊之间也差异较大,甚至可以说个个不同。如果有一个有效的格式模版,论文中的各种知识性信息编码是统一的,可以轻松地被其它学者学习和传播,就是最好的格式特色。曾有学者就提出期刊的特色的定位可以遵循地域优势、专业优势进行选题方面的定位。[6]但很多期刊为了保持所谓的特色,却从论文作者的职称方面进行选定,例如,有的要求只接受副高以上职称的文章,在读博士生的文章基本没有进入审稿的可能,除非有自己的导师共同书写并挂名才可能。甚至有的法学期刊为了杜绝这些所谓的挂名导师,已经明确要求不再接受多人共同署名的文章,如《法律科学》2017年9月18日于官网公布,“我刊将不再接受两名及两名以上作者合著署名稿件的投稿,仅接受独立作者署名投稿”。这种以署名体现特色的现象已经开始成了其它期刊的可能效仿的形式。各种期刊还有发刊的侧重点、论题方向等限制,都导致了论文期刊投稿中的难度正在不断增强。这些突出的期刊出版差异和一些其它的众多的差异,使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辑在论文投稿和期刊出版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无谓工作量,特别是修改论文格式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一般作者在进行论文写作时,一般采用一种模式将一篇文章书写完毕,但其投稿过程中却要反复修改为其所要投稿的期刊的格式要求,因为有些期刊有时会直接以“格式不对”拒绝相关作者的投稿,或者拒绝进入审稿环节,导致很多优秀稿件不能得到及时发表,特别是时效性较强的论文更是错过了较好的发表期。

3法学期刊出版中论文格式统一的建议

查看全文

小议图书馆网站的创立和维护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建立网站也成为图书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已建成或正在建立自己的网站,以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未来信息网络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中学图书馆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建立自己的网站,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图书馆教书育人的功能,为营造书香校园作贡献。

1网站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现,中小学图书馆规模、设备、设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由原来的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图书馆网站将成为连接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与纽带,一方面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直接通过图书馆网站了解图书馆,共享图书馆资源,享受图书馆提供的阅览、咨询、检索等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站点了解不同读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开发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扩展服务深度和广度。因此,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对于图书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网站建设的条件

网站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配合,图书馆网站建设也不例外。首先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提供计算机、服务器、网络等硬件设施,网页制作需要的各种软件,以及一定的资金;其次需要一批精通网页设计的专业人员,并且具备一种团队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另外,图书馆网站的制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

3网站的建设

查看全文

综合性科技期刊品牌化路径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日新月异的进步,一批批科技期刊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科技期刊体系。如今,我国期刊业的发展已由上世纪的“产品探索期”和“市场探索期”,步入到了21世纪的“品牌探索期”。品牌竞争将成为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而科技期刊也正在进入一个个性化、品牌化的时代。

一、综合性科技期刊瓶颈分析

当前,我国科技期刊主要有三大支柱,即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以刊登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性期刊和以刊登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期刊。学术型期刊得益于我国科学研发水平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核心期刊,不少期刊在国际上颇具盛誉,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而科普类期刊由于选题鲜活、深入群众生活、内容浅显易读,生动活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总体维持着不错的市场占有率,也形成了不少知名品牌。相较之下,以省、市级科技主管部门主办的综合性期刊,囿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其发展却不尽乎人意。综合性科技期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滞后我国的综合性期刊普遍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基本上接受上级部门的单纯行政管理、扶持和干预,难以形成与科技发展同步的期刊质量管理机制,出版单位大多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意识。此外,现行管理体制下科技期刊缺乏退出机制,大批低水准、低质量的期刊充斥市场,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合理布局和总体质量。

2.市场运作程度低下上级科技主管部门所划拨的办刊经费往往比较紧张。由于办刊经费不足,导致杂志社人力资源长期短缺,造成编辑力量分散、资源无法集中的恶果。而封闭的办刊环境,使得大多数期刊均未考虑过疏通发行渠道、开拓广告客户,这进一步造成运作资金的匮乏。另一方面,对于部分锐意进取、处于市场化初期的杂志社而言,主管部门又缺乏应有的扶持力度,导致发行、营销和业务的拓展因资金链条断裂而无法进行。

3.期刊自我定位模糊面对如今的科技期刊格局现状,综合性期刊却定位模糊,摇摆不定。无论是精品学术路线还是大众科普路线,均面临学术性期刊和科普性期刊的强势竞争,既没有稳定的专家稿源,也无法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仅仅停留在“科技部门的喉舌,职称论文的张贴版”阶段,在科技期刊市场化浪潮中显得尤为尴尬。

查看全文

妇联农村副部长竞岗精彩发言

大家好!

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多年来对我关怀和帮助,首先。感谢党组提供这样一个向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

年从大学毕业,今年34周岁。怀着对妇女事业的满腔热爱来到省妇联工作,先后在宣传部任干事,办公室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回顾12年来的工作经历,想由衷地说,妇联把我从一名单纯的大学生培养为成熟的国家干部;妇联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为我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竞聘的职位是农村部副部长。之所以这样选择。

具有这个职位所需要的理论功底和文字综合能力。农村妇女工作一直是妇联工作的重头,首先。省的农村致富典型、双学双比”活动都在全国占有排头位置,这与重视宣传息息相关。今后的工作中,具有理性深度的宣传教育和大量的文字工作仍将是妇联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多年来,注重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较为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妇女理论书籍,并善于将理论应用到工作中撰写了大量新闻报道、典型人物事迹材料;多次参与执委会报告和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写作多篇属名文章、调研报告等综合材料,总文字量约80万字。曾连续3年策划编辑《日报》三八”节专版;撰写的论文曾得到领导的好评;参与了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一书的撰写工作;特别是今年承担全国妇联妇女理论研讨会上杨主席发言文章的起草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圆满完成了任务。几年来,还在《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日报》《通讯》等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近20万字。坚持不懈的勤奋练笔使我能够完成各种文体的写作,可以应对灵活的工作需求。

多年的宣传和综合工作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宣传部期间,其次。积极参与多项大型宣传活动的组织策划,与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事综合工作后,先后担任全国妇联办公厅、省委信息处及《中国妇运》通讯员,都与他结下深厚友谊,获得较高评价。负责机关外事工作,与省外办的同志也建立了友好顺畅的关系。这些工作实践中,真正走出了书本,以机灵智慧和热情诚恳赢得了信任,树立了形象,完成了任务。想,农村妇女工作纵向要协调领导,横向要协调有关部门,面向基层要协调广大妇女群众,对干部的协调能力和人际亲和力有较高的要求,而我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胜任这一岗位要求。

查看全文

竞选基层妇联副部长演说材料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和同志们多年来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感谢党组提供这样一个向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我今年周岁,年从大学毕业,怀着对妇女事业的满腔热爱来到省妇联工作,先后在宣传部任干事,办公室任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回顾12年来的工作经历,我想由衷地说,是妇联把我从一名单纯的大学生培养为成熟的国家干部;是妇联锻炼了我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为我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我竞聘的职位是农村部副部长。之所以这样选择,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我具有这个职位所需要的理论功底和文字综合能力。农村妇女工作一直是妇联工作的重头,我省的农村致富典型、“双学双比”活动都在全国占有排头位置,这与重视宣传息息相关。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理性深度的宣传教育和大量的文字工作仍将是妇联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多年来,我注重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较为系统地阅读了大量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妇女理论书籍,并善于将理论应用到工作中。撰写了大量新闻报道、典型人物事迹材料;多次参与执委会报告和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写作多篇属名文章、调研报告等综合材料,总文字量约80万字。我曾连续3年策划编辑《省日报》“三八”节专版;撰写的论文曾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参与了《新中国妇女参政的足迹》一书的撰写工作;特别是今年承担全国妇联妇女理论研讨会上杨主席发言文章的起草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圆满完成了任务。几年来,我还在《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省日报》、《省通讯》等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近20万字。坚持不懈的勤奋练笔使我能够完成各种文体的写作,可以应对灵活的工作需求。

其次,多年的宣传和综合工作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宣传部期间,我积极参与多项大型宣传活动的组织策划,与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从事综合工作后,先后担任全国妇联办公厅、省委信息处及《中国妇运》的通讯员,都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获得较高评价。负责机关外事工作,与省外办的同志也建立了友好顺畅的关系。在这些工作实践中,我真正走出了书本,以机灵智慧和热情诚恳赢得了信任,树立了形象,完成了任务。我想,农村妇女工作纵向要协调领导,横向要协调有关部门,面向基层要协调广大妇女群众,对干部的协调能力和人际亲和力有较高的要求,而我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胜任这一岗位要求。

第三,我具有这个职位所需要的不畏艰难、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和勇气。我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具有不讲价钱,敢挑重担,思维活跃、乐于创造的特点。摄影工作我是从头学起,几年来水平不断提高;承担《省妇运》的编辑工作,我把一份工作简报发展为彩封、收费的期刊;负责编辑出版《省妇女联合会》中英文两本画册,从版面设计到文稿翻译付出了大量心血;承担省妇女网的建设工作,自学了大量网络知识,自行设计、编辑网页并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保证了网站准时开通。上述工作并非我的专业所长,但我视挑战为机会,视压力为动力,在工作过程中切实培养了自己创新能力,这也使我迎接新的工作挑战充满了信心。

查看全文

文秘入党转正申请书

尊敬的党支部:

我于20*年*月*日经站党支部大会讨论批准为预备党员,预备期一年,截止到20*年*月*日预备期满,现正式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并就本人预备期间的表现报告如下:

一、牢记宗旨,加强学习,争做政治思想过硬的表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认真学习、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和根本条件,我牢记这一点,在工作笔记本扉页上认真地写下“奉献”二字,时刻提醒自己:奉献、奉献、再奉献,并不断加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预备期的一年里,我先后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年中央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和两个条例、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每学习一项,我都有很深的体会,学习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和两个条例,使我深切认识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勤政政府的基础、是建设廉正政府的关键、是建设务实政府的保证、是建设高效政府的根本。而两个条例的出台,是我们党整顿党内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力举措,是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具体体现,党的这些重要举措使我更加坚定加入这个先进性组织的信念,由此我写出了理论学习研讨文章《学习两个条例,完善监督机制,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三千多字)。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要使发挥重要作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学完之后,我感慨也很多,于是就写出了论文《论科教兴国战略》(五千多字)。之后结合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我又写了论文《关注人的现代化》(三千多字)。对国内外对我党作为执政党的一些微词,我查了大量资料,使自己认识到位,于是写了学习论文《论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的联系与区别》。此外,在学完十六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区委第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之后共写出了5篇学习报告。

我个人感觉,这一年,通过学习,我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党的宗旨有了更新认识,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为理解,对党作为执政党,在巩固其执政之基方面的有效举措大为拥护。

二、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尽善尽美做好本职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