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台实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00:10: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摆台实训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下酒店管理教学论文
一、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又称CBE课程模式,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被称之为模块教学,对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一个职业院校的学生,我们要培养他成为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还应该是其能够胜任职业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能力的评估体系由“知识”“态度”“经验”“反馈”等要素构成。
二、职业学校《酒店管理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传统
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求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拥有综合的能力,对于酒店业来说就是要培养中高层次的管理型人才。而现在课堂上理论灌输还是占主导地位,因为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受外界因素影响,对本校定位错误,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大中专院校相同,在因此在授课时就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很少能参与其中与老师共同探讨相关知识。即使有时可以一起对某一个案例进行探讨或情景再现、分析,也都是停留在表层,很少能进行深入的挖掘,探究根源。这样时间一长,我们发现学生的能力并没有真正的提高,反而慢慢的会失去兴趣与动力。同时我们还发现毕业后转行的学生很多,这样也就出现了酒店业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事实上,酒店管理人才对能力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酒店管理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酒店管理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从平时的酒店招聘条件中就会发现大多数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我们也知道之所以能成为优秀的人才是因为有大量的实战经验的积累,还要懂得总结与反思。很多毕业生恰恰缺乏的就是实战的经验,以致使自己处在非常被动的位置。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能力与教学目标脱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与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相对的却是旅游人才缺少。由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毕业生空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技能。为了使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能够与旅游业发展的速度相契合,改革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势在必得。结合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与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阐述了旅游管理实践教学需要做的改善与建设。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思考
现阶段,中国旅游业对高素质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专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除了要求学历与成绩外,更要求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高校内偏重理论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能力的缺乏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无法在毕业之前掌握充足的实践技能,由此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失业率高。实践是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最好最直接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理论与实力兼备的旅游人才,而日渐发展的旅游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为了适应行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该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形式转变。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改善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1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当今的旅游业非常需要高质量的旅游人才,因此,高校应当加速改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使人才输送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1.2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一般为景区、旅行社、酒店等这些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地方,但是,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多为书本知识,实践技能很少,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会在招聘条件上写上“需要有几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或者“有工作经验者优先”。面试官在面试时,常常会询问学生在上学期间是否有过实习经历,并且会详细询问实习内容,所以,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经常因为经验不足无法通过面试。1.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需求。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多为经过多年学习后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的也多是各方面的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对实践技能的需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结构也亟需改变,学生需要的是能够同时教授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的专业教师,而不是只会理论或者只会实践的单科教师。教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要想改变师资力量,就要从源头改变培养学生的方式,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改变首先就要从加重实践教学的比例开始[1]。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学方法改革思考3篇
第一篇
1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一般重视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而严重忽视学生在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能力问题,因此,传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基础知识的教授,其形式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不落的教全就行了,有的学生甚至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只靠硬背下来就行了,对于和现场施工有关的内容,由于教学条件和教学形式的限制,只能说说而已,学生们不会有实际操作或是亲自动手的机会,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们的实际经验积累。因此,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后很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既无理论的感性认知,也没有实践的理性认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围绕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一些实际性的改革。
1.1采用问题教学法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充分调动。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述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的内容时,首先设问:组织施工的方式都由哪些?为什么流水施工方式是最常用的组织施工方式?然后让生思考片刻并能举例后回答。通过事先提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1.2采用研讨式教学法
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训教学方法
[摘要]市场营销学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性很强,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分析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讲授法为主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实训基地和实训室建设滞后,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分析实训教学的特征及意义,提出实施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训教学方法建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营销技能。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学;实训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属于实用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一门学科。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等诸多问题。实训教学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方式。在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开展实训教学,对于有效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讲授法为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法为主,注重讲授理论,强调理论教学,而忽略技能培养。一般而言讲授法主要用于传授理论知识,而对于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学来说,应该以注重技能培养的教学方法为主。这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教学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在汽修专业实训教学的应用
摘要:由于汽车结构复杂而紧凑,且维修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中职汽修实训教学中往往需要引入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近年来随着各级教学大赛“以赛促教”的作用越发显现,使得信息化教学常规化、常态化。笔者依据课程大纲的要求,积极探索各种信息化技术在汽修实训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中职汽修;实训教学
近年来,职业院校教学大赛的举办激发了教师们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积极性。从创新、探索到常态化实施,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了教师们上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本校汽修专业实际,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适合在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中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1中职汽修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1.1学生现状
(1)对课程很感兴趣,但持续性不长。大多数学生在每个项目的初始阶段很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课堂氛围很浓厚。随着讲解的深入,学生因基础知识的薄弱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导致对接下来的学习失去信心,降低了课堂效率。(2)学习自觉性比较差,动手能力较强。许多学生不能自觉地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需要教师督促。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新鲜感很足,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很快就能完成,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也能顺利完成,实训课程完成度比较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一、充分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教育方针从总体上回答了这个问题。2014年,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提法是对过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法的概括总结,更体现了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的深化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是指掌握技术并能应用操作的人才,是既“会”又“懂”、知行合一的人才,是能够持续发展的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类型的最新界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效性。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首先应调研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需求的种类、规格、技能等;同时还需调研学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偏好、毕业后职业的停留率等。以前我们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倾向于单方面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忽略了对学生就业喜好的考虑。例如酒店对客房和餐饮一线服务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经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除了在实习的时候从事这些岗位的工作外,毕业就业时仍然留在这些岗位工作的很少,这也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停留率非常低。相反,在实习时能够在前台、行政楼层、营销等部门从事高级别的服务和重复性较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时,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停留率就非常高,进一步升职的可能性也大。现在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人才培养规格模糊不清,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与中职学校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丧失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层次特征。因此我们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既要把握酒店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倾向。以笔者所在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我们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后,学生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工作,具备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运用酒店客房管理、餐饮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酒店会计学、公共关系学、等理论知识,具有开展旅游与酒店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技能。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操作技能高、职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星级饭店高级服务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看出,调整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描述比较模糊,针对性不强,到底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一线的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没有表述清楚。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是培养能够从事高星级饭店的高级服务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员。培养目标的明确为后续课程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二、打造师资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师团队,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必然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来源单一、基础薄弱的问题,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限制课程改革成效的薄弱环节。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要求教师既能上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如前厅和客房实训、餐饮实训等,里面涉及到很多实操技能,如前厅接待、客房铺床、餐饮摆台、酒吧调酒、茶艺等,这些技能需要教师具备真实的酒店工作经历才能熟练地指导学生。同时,酒店的服务行业性质又决定了酒店的工作不仅仅是学会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就可以,还需掌握对客服务的技巧,如与客人沟通的技巧、处理客人投诉的技巧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也需要长期的酒店实际工作经验来获取,这也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上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三个可实施的途径:一是通过酒店挂职锻炼、职业能力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等方式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年轻教师,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二是聘请有酒店实际工作经历的酒店专业人才,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三是进行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建设生产经营性的校内实训基地,教师参与到酒店的经营管理中,这样既解决了校内实训场所,又使得现有教师具有酒店实际工作经历,是未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可行发展趋势。
三、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建立课程改革实施的实训保障体系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与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的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大多实行“2+1”或“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在校外酒店实习一年,所有的理论课程均需在校期间完成。很多院校都开始建设理实一体化的课程,通过实训消化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习时的适应能力,达到“实习零距离”。这就需要学校内建有能实现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酒吧等实训项目的专业实训室,目前各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在纷纷投入资金建设,例如: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设有中餐实训室;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有中餐厅服务实训室、西餐厅服务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服务实训室、酒吧服务与调酒实训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设有能容纳50人授课的酒店多功能实操室,能完成酒店餐厅、客房服务技能训练。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建设生产经营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即校内的实训基地为真实的企业,既能完成学生的实习实训,又能提高学校的经济收益,解决建设实训室的资金需要。这种生产经营性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和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对外经营”四大功能需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校外实习基地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依托,是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形式,是“2+1”或“2+0.5+0.5”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基础。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对学生将校内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平台。目前酒店行业人力缺口很大,各种类型的酒店都很希望吸纳实习生,我们应选择星级标准高、管理规范的酒店作为校外合作的基地。例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选择的实训基地有锦江国际大酒店、新城宾馆、喜来登酒店等;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北京盘古七星酒店、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等。这些酒店各具风格、设施完备、管理严格、服务一流。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完成从学生到“酒店人”的角色转变,既提高了专业技能又有了良好的就业平台。
我国市场导向的酒店管理论文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1.职业道德素质比较薄弱。
酒店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及是否遵守纪律和讲究诚实守信对酒店建设和酒店形象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而大多数酒店都比较看重职工职业道德素质。然而目前,很多毕业生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守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还比较薄弱,酒店中违约不讲诚信,或者眼高手低不踏实工作的的人员还时可见到。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较薄弱。
在一定的条件下,学历和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是员工进入酒店的敲门砖,很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会比较重视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具备敬业、实干、肯干的人才十分难能可贵且非常看重当前,然而当前很多毕业生对酒店管理工作都不能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从基层做起。
3.通用能力。
市场导向下的酒店管理论文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1.职业道德素质比较薄弱。
酒店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及是否遵守纪律和讲究诚实守信对酒店建设和酒店形象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而大多数酒店都比较看重职工职业道德素质。然而目前,很多毕业生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守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还比较薄弱,酒店中违约不讲诚信,或者眼高手低不踏实工作的的人员还时可见到。
2.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比较薄弱。
在一定的条件下,学历和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是员工进入酒店的敲门砖,很多企业在选择人才时会比较重视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具备敬业、实干、肯干的人才十分难能可贵且非常看重当前,然而当前很多毕业生对酒店管理工作都不能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地从基层做起。
3.通用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四点一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要: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四点一线”实践教学体系理念,为培养符合酒店业发展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四点一线
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教学体系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突出“校企合作”指导思想的重要表现,也是将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结合的典范。[1]然而,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却非常薄弱,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模式陈旧、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评价缺乏标准,造成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服务技巧等整体实践能力不高,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此,笔者尝试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体系纳入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探索以设置实践教学目标为主线、确定实践教学内容为起点,推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难点、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终点的“四点一线”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线:设置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是核心,因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围绕实践教学目标为主线。传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受课程学时、实训场地以及师资实践能力等的影响,实践教学目标比较单一,认识比较肤浅,往往侧重于操作性的技能训练,如餐饮摆台、托盘、客房整理等单项技能,培养学生熟练的规范性操作技能,[2]这对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显然是不够的。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层次,要紧扣职业能力要素分解提升,培养学生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高的服务技巧和服务创新能力。为此,笔者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确定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理论教学融合实践教学”的工学结合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具有现代酒店业经营管理理念,具备酒店各岗位服务技能和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能够从事业务运转部门现场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开拓与创新创业能力、终身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起点:确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剖析情境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它能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它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表演体会情境、视频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生活引入情境等。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旅游教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业发展初期的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和旅游业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培养模式,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步入成熟的竞争状态中,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变化对旅游职业岗位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不断产生,迫切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企业一线培养更多的以智力技能为主的技术性人才和动作技能为主的技能型人才。在旅游业新的发展状况下,传统的旅游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已经开始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培养既要求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求有旅游管理的专业意识和思维运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旅游管理教育的重任。因此,改革传统的旅游管理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情境教学法”在该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旅游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而产生的。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创设情境教学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创设充实生动、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教学情境,提供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以接纳、包容、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领域,体现人性化的特点。学生作为一个自主学习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寻求与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情境教学法的实例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