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局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3-25 03:42:00

导语:人保局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保局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的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人才人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服务事项,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贯穿着每个公民的终生,承载着全县100多万人民的期盼。干部形象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特别是窗口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满意度的评价。为此,我局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强化作风建设,通过实践推动,效果初步显现。

一、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

(一)五查五看,升华思想认识。2010年人事和劳动部门整合以来,我局对作风建设工作相当重视,通过开展“五查五看”活动,全方位查找问题、深刻透彻剖析原因、切实升华思想认识,强化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一查思想观念,看是否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高效负责;二查工作作风,看是否存在责任心不强、办事拖拉、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三查政策水平,看是否存在政策理解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执行政策有偏差;四查服务条件,看是否存在硬件配置不到位、软件资料存放不规范;五查执行纪律,看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纪律松散等。

(二)结合职能,抓实“四个着力”。紧密结合部门职能,狠抓“四个着力”,实现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增强的总体目标。一是着力打造务实人社。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完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严格实行“两集中、两到位”、“一条龙”服务。加大治庸问效、治懒问勤、治虚问实、治腐问廉力度,着力解决作风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着力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县社保、医保、就业服务大厅和基层服务窗口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改善服务环境,增强便民服务能力。强化培训学习,提升干部服务水平。严格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积极推进ab岗位办事制,真正让办事企业和群众满意。三是着力提升人才环境。打破框框套套,消除思想障碍,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为各类企业引才、用才、留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想方设法帮助企业人才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四是着力打造廉洁队伍。加大廉政教育、政策业务培训力度,强化廉洁履职意识,提升干部作风修养,提高优质服务观念。强势整肃庸懒散拖,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力清除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现象发生。

(三)借力载体,推进“五大行动”。找准载体,切实推进作风建设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一是运用开展“三提升”活动推动自查自纠行动。对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进行“五查五看”,深入自我剖析、自我查找、自我净化、自我提高,从思想认识的深处和自身言行中找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切实做到提升理念、转变作风、规范言行、优质服务、高效履职。二是运用开展“人社基层建设年”活动推动创建优质服务窗口行动。按照“提升基本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基本制度、完善基础资料、改进系统作风”的总体思路,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规范化建设为基础、运行机制创新为突破的路径,实现人社队伍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基层服务平台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工作效率、群众满意度全面进一步提高的总体目标,努力把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成“实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便捷、运转高效”的便民利民优质示范服务窗口。三是运用“抓党风促政风转作风”专题活动推动开门办公上门服务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改进服务方式、全力搭建密切联系群众的畅通渠道,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推进“环境兴县”战略决策,坚持每月深入联系镇村调研、面向企业群众开门办公、向企业提供上门咨询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和群众的急事、难事,积极推动主动服务行动。四是运用环境兴县电视报刊公开承诺活动推动践诺促诺评诺行动。向企业和群众大力宣传县人社系统“环境兴县”公开承诺,让企业和群众明白公开承诺的内容,主动接受监督;畅通投诉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快速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在服务窗口安装电子评价器,让服务对象当场评价办理业务的满意度,促进干部职工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不折不扣地兑现公开承诺。五是运用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推动整治违纪违规行为行动。紧盯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整合资源,督查推进,做到“哪里有问题就跟踪督查到哪里,哪里难推动就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哪里,哪里不办事就重拳出击惩治到哪里”。规范权力运行,大力整治玩权术、摆架子、滥用职权、与民争利等行为,杜绝设障碍、立门槛、甩脸色的行为发生。

二、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作风建设效果初步显现,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但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监督执行不严格等情况,具体表现如下: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干部职工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认为存在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产生了松懈情绪;有的干部职工认为能够做的工作都做了,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基本可以了,全县组织的各种测评成绩每次都靠前,产生了自满情绪;个别干部职工的群众观念淡薄,认为作风建设是“一阵风”,吹完也就算了,产生了懈怠情绪;有的干部职工认为目前作风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是由于机制体制方面的原因,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再有作为,从而产生了厌倦情绪。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在机关作风建设过程中注重制度建设,虽然作了大量探索,但仍不完善。有的制度只有原则性规定,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指导性;有的制度一般性要求多硬性要求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规定不能干的多干了如何处理的少,从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一些制度上的真空,导致干部职工执行制度好坏一个样,责任处罚不落实。

(三)监督执行不严格。内部监督意识薄弱,认为监督执行是纪检干部的事,不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忽视事前、事中监督教育,在处理时也存在避重就轻、将功抵过等“护短”行为,不愿得罪人和“家丑”外扬,对责任追究不了了之,缺乏较真意识;执纪监督力量薄弱,监督查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让违规违纪者心存侥幸,使作风建设制度执行成为纸上谈兵。

三、建立长效机制的思考

(一)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培植内生外联的作风意识形态。一是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制定学习计划,将作风建设纳入党委中心组和干部职工培训学习重要内容。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的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作风建设的系列要求,随时随地照镜子、整衣冠、清洗思想灰尘,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理念。二是充分运用载体机制。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大会、职工大会,不断强化作风建设要求,形成作风建设是效能建设第一要务的理念;在单位门户网站和公告栏开设作风建设专栏,征集意见建议、宣传先进典型,塑造身边作风新标干;综合运用会议、简报、公开栏等方式加大违纪违规曝光力度,用最新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规范行为,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作风建设良性氛围。

(二)建立健全作风制度机制,构建完备严密的作风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在思想作风上建立思想汇报制度、集中学习制度、心得体会交流制度;在工作作风上制定单位工作规则和工作流程、工作质量和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工作首问负责制、考勤查岗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在领导作风上健全领导班子联系基层调研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政务财务公开制度、个人事项申报制度;在生活作风上从严制定公务接待和出差补助标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八小时以外监督举报制度。把思想教育的“软约束”同制度规范的“硬约束”有机结合起来,以制度规范干部职工行为。二是构建完备严密的作风管理制度体系。按照中央省市县普遍性制度要求,制定本系统具体的制度措施,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杜绝空对空喊,做到实打实做,以制度化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个人作风与单位作风关联责任分析制度,将作风建设的举措和实效作为评定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以责任倒逼制度完善,从而形成领导干部敢抓、必抓、常抓作风建设管理的制度机制。

(三)建立健全考核督查机制,逗硬奖惩严格追责督促执行落实。一是健全刚性考核制度。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对刚性考核制度及时修订,使之始终紧贴工作实际,适应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变化,更有效地发挥对干部职工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健全督查监管机制。健全内部监管制度,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让办事群众监督办理依据、程序、纪律、时限和结果;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强化对工作完成情况、规章制度落实情况、“便民窗口”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建立外部监督制度,广泛发动群众对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服务态度、行政效率、勤政廉洁等方面进行主动监督,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对作风建设工作的监督推动作用。三是严格奖惩追责,确保执行落实。建立奖惩机制,逗硬考核结果,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作风建设的行为,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并予以告诫或限期调离工作岗位;情节严重而造成恶劣影响或后果的,予以组织处理;违纪违规的,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以铁的纪律保障制度执行落实到位。